CN205457954U - 电动窗帘 - Google Patents
电动窗帘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457954U CN205457954U CN201620115846.4U CN201620115846U CN205457954U CN 205457954 U CN205457954 U CN 205457954U CN 201620115846 U CN201620115846 U CN 201620115846U CN 205457954 U CN205457954 U CN 20545795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rtain
- inductive probe
- electrically driven
- power motor
- master control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窗帘。该电动窗帘包括主控制器、第一感应探测器、动力马达、窗帘滑轨和窗帘。所述第一感应探测器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动力马达电连接,所述窗帘滑轨与所述窗帘滑动连接。当所述第一感应探测器在工作范围内检测到移动物体进出时,所述第一感应探测器发送第一脉冲信号至所述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脉冲信号发送操作指令至所述动力马达,所述动力马达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控制窗帘的拉开或收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窗帘与现有的电动窗帘相比,能够在用户靠近窗帘时自动拉开窗帘,而在用户远离时自动收起窗帘,避免了用户需要手动操作的繁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动窗帘。
背景技术
窗帘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居家产品,具有遮光、保护隐私的功能,可以说是家家户户必备。
现有的窗帘往往需要人走到跟前后手动拉开或收起,使用起来较为繁琐,拉动过程中如果用力过大还有可能损坏窗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窗帘,以改善现有的窗帘需要手动拉开或收起,操作较为繁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窗帘,包括主控制器、第一感应探测器、动力马达、窗帘滑轨和窗帘,所述第一感应探测器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动力马达电连接,所述窗帘滑轨与所述窗帘滑动连接,当所述第一感应探测器在工作范围内检测到移动物体进出时,所述第一感应探测器发送第一脉冲信号至所述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脉冲信号发送操作指令至所述动力马达,所述动力马达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控制窗帘的拉开或收起。
优选地,上述的电动窗帘中,所述窗帘与所述窗帘滑轨通过滑环连接。
所述窗帘与所述窗帘滑轨可以通过滑环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滑环可以减小窗帘与窗帘滑轨的摩擦。
可以理解,可以通过滑环来连接所述窗帘与所述窗帘滑轨,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如滚轮来连接所述窗帘与所述窗帘滑轨,所述窗帘与所述窗帘滑轨的具体连接方式不应该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优选地,上述的电动窗帘中,所述窗帘与所述动力马达通过滚轮与滚链的方式相连接。
具体地,可以包括两个滚轮,所述两个滚轮由所述滚链连动,所述两个滚轮包括主动轮与从动轮,所述动力马达可以带动所述主动轮。
当所述动力马达带动所述主动轮时,所述滚链随着所述主动轮的转动而移动,所述从动轮也随着滚链的带动而移动。所述窗帘与所述滚链固定连接,当所述滚链移动时,所述窗帘随着滚链的移动而移动。
所述窗帘还可以包括左右两侧,所述左侧的窗帘与所述滚链的下部相连接,所述右侧的窗帘可以与所述滚链的上部相连接。当滚链移动时,所述滚链的上部与所述滚链的下部向相反的方向相移动。故可以实现左右两侧窗帘的拉开或收起。
优选地,上述的电动窗帘中,所述第一感应探测器为微波感应器。
所述微波感应器又可以称微波雷达,是利用电磁波的多普勒原理来做的。任何波都有反射的特性,当一定频率的波碰到阻挡物的时候,就会有一部分的波被反射回来。如果阻挡物是静止的,反射波的波长就是恒定的,如果阻挡物是向波源运动,反射波的波长就比波源的波长来得短;如果阻挡物是向远离波源的方向运动,反射波的波长就比波源的波长来的长。波长的变化,就意味着频率的变化。微波感应正是通过反射波的变化知道有运动物体逼近或远离的。
故所述第一感应探测器可以使用微波感应器,可以理解,所述第一感应探测器还可以使用其他的感应器,所述第一感应探测器的具体类型不应该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优选地,上述的电动窗帘中,所述第一感应探测器为红外线感应器。
所述红外线感应器是基于红外线技术的自动控制产品。当有人进入感应范围时,传感器可以探测到人体红外光谱的变化,自动接通负载,人不离开感应范围,将持续接通;人离开后,延时自动关闭负载。
故所述第一感应探测器具体可以使用红外线感应器。
可以理解,所述第一感应探测器可以使用红外线感应器,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感应探测器,所述第一感应探测器的具体类型不应该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优选地,上述的电动窗帘中,还包括第二感应探测器和遥控器,所述第二感应探测器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当所述第二感应探测器接收到所述遥控器的遥控信号时,所述第二感应探测器发送第二脉冲信号至所述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脉冲信号发送操作指令至所述动力马达,所述动力马达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控制窗帘的拉开或收起。
当用户欲远距离实现所述电动窗帘的拉开或收起时,可以使用所述遥控器对所述第二感应探测器发出遥控信号。此时,用户可以在远离所述电动窗帘的状态时实现对电动窗帘的控制。
优选地,上述的电动窗帘中,还包括单刀双掷开关,所述单刀双掷开关包括动端、第一不动端以及第二不动端,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动端与电源相连,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一不动端与所述第一感应探测器相连,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不动端与所述第二感应探测器相连。
单刀双掷开关可以实现遥控器控制与自动感应两种模式的切换以及优化,可以避免两者同时导通时导致接收到两个相同信号而使得主控制器崩溃的情况。
可以理解,可以使用单刀双掷开关来避免接收信号较多而出现主控制器崩溃的情况,也可以在程序中设置优先级,例如将遥控器控制的优先级设置为高于自动感应的优先级,故使用单刀双掷开关来实现两种模式的优化不应该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优选地,上述的电动窗帘中,所述遥控器设置有模式切换按钮,所述模式切换按钮用于控制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导通与关断。
具体可以在遥控器设置模式切换按钮来实现单刀双掷开关的导通与关断,当用户点按所述遥控器的模式切换按钮时,可以实现单刀双掷开关导通所述遥控器遥控模式而关断自动感应模式,当用户再次点按所述遥控器的模式切换按钮时,可以实现单刀双掷开关关断所述遥控器遥控模式而导通自动感应模式。
优选地,上述的电动窗帘中,所述滚链为铁质滚链。
铁质滚链使得所述滚链在移动过程中不容易因强度较低而断裂。
可以理解,所述滚链可以为铁质滚链,也可以为其他材质的滚链如钢制滚链,所述滚链的具体材质不应该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优选地,上述的电动窗帘中,还包括计时单元,所述计时单元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所述计时单元用于记录窗帘拉开或收起时的时间。
所述计时单元可以明确的显示窗帘拉开时所需要的时间或窗帘收起时所需要的时间。若拉开或收起时的时间超过预先设定的范围时,有可能是计时单元或者所述电动窗帘的其他部件出现了故障,故计时单元可以起到提醒用户电动窗帘是否出现故障的作用。
可以理解,可以通过设置计时单元来实现检测所述电动窗帘是否出现故障,也可以通过设置故障报警单元来检测所述电动窗帘是否会出现故障,检测电动窗帘是否出现故障的方式不应该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窗帘包括主控制器、第一感应探测器、动力马达、窗帘滑轨和窗帘。所述第一感应探测器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动力马达电连接,所述窗帘滑轨与所述窗帘滑动连接。当所述第一感应探测器在工作范围内检测到移动物体进出时,所述第一感应探测器发送第一脉冲信号至所述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脉冲信号发送操作指令至所述动力马达,所述动力马达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控制窗帘的拉开或收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窗帘与现有的电动窗帘相比,能够在用户靠近窗帘时自动拉开窗帘,而在用户远离时自动收起窗帘,避免了用户需要手动操作的繁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动窗帘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动窗帘的结构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电动窗帘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电动窗帘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汇总如下:
第一感应探测器110;主控制器120;动力马达130;窗帘140;遥控器150;第二感应探测器160;计时单元170;
滚轮220;主动轮221;从动轮222;滚链2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窗帘,包括第一感应探测器110、主控制器120、动力马达130、窗帘滑轨(图未示)和窗帘140,所述第一感应探测器110与所述主控制器120电连接,所述主控制器120与所述动力马达130电连接,所述窗帘滑轨与所述窗帘140滑动连接,当所述第一感应探测器110在工作范围内检测到移动物体进出时,所述第一感应探测器110发送第一脉冲信号至所述主控制器120,所述主控制器120根据所述第一脉冲信号发送操作指令至所述动力马达130,所述动力马达130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控制窗帘140的拉开或收起。
具体地,所述窗帘140与所述窗帘滑轨可以通过滑环连接。所述滑环可以减小窗帘140与窗帘滑轨的摩擦。
可以理解,可以通过滑环来连接所述窗帘140与所述窗帘滑轨,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如滚轮220来连接所述窗帘140与所述窗帘滑轨,所述窗帘140与所述窗帘滑轨的具体连接方式不应该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所述窗帘140与所述动力马达130可以通过滚轮220与滚链230的方式相连接。
具体地,可以包括两个滚轮220,所述两个滚轮220由所述滚链230连动,详情请参见图3和图4。所述两个滚轮220包括主动轮221与从动轮222,所述动力马达130可以带动所述主动轮221。
当所述动力马达130带动所述主动轮221时,所述滚链230随着所述主动轮221的转动而移动,所述从动轮222也随着滚链230的带动而移动。所述窗帘140与所述滚链230固定连接,当所述滚链230移动时,所述窗帘140随着滚链230的移动而移动。
所述窗帘140还可以包括左右两侧,所述左侧的窗帘140与所述滚链230的下部相连接,所述右侧的窗帘140可以与所述滚链230的上部相连接,详情请参见图3。当滚链230移动时,所述滚链230的上部与所述滚链230的下部向相反的方向相移动。故可以实现左右两侧窗帘140的拉开或收起。
所述窗帘140还可以只包括一个窗帘140,详情请参见图4。该窗帘140与所述滚链230的下部相连接。当所述滚链230移动时,所述窗帘140随着滚链230的移动而移动。
所述第一感应探测器110具体可以为微波感应器。所述微波感应器又可以称微波雷达,是利用电磁波的多普勒原理来做的。任何波都有反射的特性,当一定频率的波碰到阻挡物的时候,就会有一部分的波被反射回来。如果阻挡物是静止的,反射波的波长就是恒定的,如果阻挡物是向波源运动,反射波的波长就比波源的波长来得短;如果阻挡物是向远离波源的方向运动,反射波的波长就比波源的波长来的长。波长的变化,就意味着频率的变化。微波感应正是通过反射波的变化知道有运动物体逼近或远离的。
故所述第一感应探测器110可以使用微波感应器,可以理解,所述第一感应探测器110还可以使用其他的感应器,所述第一感应探测器110的具体类型不应该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所述第一感应探测器110也可以为红外线感应器。所述红外线感应器是基于红外线技术的自动控制产品。当有人进入感应范围时,传感器可以探测到人体红外光谱的变化,自动接通负载,人不离开感应范围,将持续接通;人离开后,延时自动关闭负载。故所述第一感应探测器110具体可以使用红外线感应器。
可以理解,所述第一感应探测器110可以使用红外线感应器,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感应探测器,所述第一感应探测器110的具体类型不应该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电动窗帘还可以包括第二感应探测器160和遥控器150,详情请参见图2。所述第二感应探测器160与所述主控制器120电连接,当所述第二感应探测器160接收到所述遥控器150的遥控信号时,所述第二感应探测器160发送第二脉冲信号至所述主控制器120,所述主控制器120根据所述第二脉冲信号发送操作指令至所述动力马达130,所述动力马达130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控制窗帘140的拉开或收起。
当用户欲远距离实现所述电动窗帘的拉开或收起时,可以使用所述遥控器150对所述第二感应探测器160发出遥控信号。此时,用户可以在远离所述电动窗帘的状态时实现对电动窗帘的控制。
上述的电动窗帘还可以包括单刀双掷开关(图未示)。所述单刀双掷开关包括动端、第一不动端以及第二不动端,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动端与电源相连,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一不动端与所述第一感应探测器110相连,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不动端与所述第二感应探测器160相连。
单刀双掷开关可以实现遥控器150控制与自动感应两种模式的切换以及优化,可以避免两者同时导通时导致接收到两个相同信号而使得主控制器120崩溃的情况。
可以理解,可以使用单刀双掷开关来避免接收信号较多而出现主控制器120崩溃的情况,也可以在程序中设置优先级,例如将遥控器150控制的优先级设置为高于自动感应的优先级,故使用单刀双掷开关来实现两种模式的优化不应该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所述遥控器150还可以设置有模式切换按钮,所述模式切换按钮用于控制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导通与关断。
具体可以在遥控器150设置模式切换按钮来实现单刀双掷开关的导通与关断。当用户点按所述遥控器150的模式切换按钮时,可以实现单刀双掷开关导通所述遥控器150遥控模式而关断自动感应模式;当用户再次点按所述遥控器150的模式切换按钮时,可以实现单刀双掷开关关断所述遥控器150遥控模式而导通自动感应模式。
所述滚链230可以为铁质滚链230。铁质滚链230使得所述滚链230在移动过程中不容易因强度较低而断裂。
可以理解,所述滚链230可以为铁质滚链230,也可以为其他材质的滚链230如钢制滚链230,所述滚链230的具体材质不应该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上述的电动窗帘中,还包括计时单元170,所述计时单元170与所述主控制器120连接,所述计时单元170用于记录窗帘140拉开或收起时的时间。
所述计时单元170可以明确的显示窗帘140拉开时所需要的时间或窗帘140收起时所需要的时间。若拉开或收起时的时间超过预先设定的范围时,有可能是计时单元170或者所述电动窗帘的其他部件出现了故障,故计时单元170可以起到提醒用户电动窗帘是否出现故障的作用。
可以理解,可以通过设置计时单元170来实现检测所述电动窗帘是否出现故障,也可以通过设置故障报警单元来检测所述电动窗帘是否会出现故障,检测电动窗帘是否出现故障的方式不应该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窗帘包括主控制器120、第一感应探测器110、动力马达130、窗帘滑轨和窗帘140。所述第一感应探测器110与所述主控制器120电连接,所述主控制器120与所述动力马达130电连接,所述窗帘滑轨与所述窗帘140滑动连接。当所述第一感应探测器110在工作范围内检测到移动物体进出时,所述第一感应探测器110发送第一脉冲信号至所述主控制器120,所述主控制器120根据所述第一脉冲信号发送操作指令至所述动力马达130,所述动力马达130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控制窗帘140的拉开或收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窗帘与现有的电动窗帘相比,能够在用户靠近窗帘140时自动拉开窗帘140,而在用户远离时自动收起窗帘140,避免了用户需要手动操作的繁琐。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上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上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10)
1.一种电动窗帘,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器、第一感应探测器、动力马达、窗帘滑轨和窗帘,所述第一感应探测器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动力马达电连接,所述窗帘滑轨与所述窗帘滑动连接,当所述第一感应探测器在工作范围内检测到移动物体进出时,所述第一感应探测器发送第一脉冲信号至所述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脉冲信号发送操作指令至所述动力马达,所述动力马达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控制窗帘的拉开或收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与所述窗帘滑轨通过滑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与所述动力马达通过滚轮与滚链的方式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探测器为微波感应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探测器为红外线感应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窗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感应探测器和遥控器,所述第二感应探测器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当所述第二感应探测器接收到所述遥控器的遥控信号时,所述第二感应探测器发送第二脉冲信号至所述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脉冲信号发送操作指令至所述动力马达,所述动力马达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控制窗帘的拉开或收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窗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刀双掷开关,所述单刀双掷开关包括动端、第一不动端以及第二不动端,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动端与电源相连,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一不动端与所述第一感应探测器相连,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不动端与所述第二感应探测器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器设置有模式切换按钮,所述模式切换按钮用于控制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导通与关断。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滚链为铁质滚链。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电动窗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计时单元,所述计时单元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所述计时单元用于记录窗帘拉开或收起时的时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115846.4U CN205457954U (zh) | 2016-02-04 | 2016-02-04 | 电动窗帘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115846.4U CN205457954U (zh) | 2016-02-04 | 2016-02-04 | 电动窗帘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457954U true CN205457954U (zh) | 2016-08-17 |
Family
ID=56675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115846.4U Active CN205457954U (zh) | 2016-02-04 | 2016-02-04 | 电动窗帘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457954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20916A (zh) * | 2017-04-01 | 2017-06-13 | 成都美美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窗帘的自动感应控制装置 |
CN108345227A (zh) * | 2018-01-17 | 2018-07-31 | 深圳市博孚机电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窗帘的控制方法 |
CN108413583A (zh) * | 2018-03-07 | 2018-08-17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人感装置、空调器以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
2016
- 2016-02-04 CN CN201620115846.4U patent/CN20545795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20916A (zh) * | 2017-04-01 | 2017-06-13 | 成都美美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窗帘的自动感应控制装置 |
CN108345227A (zh) * | 2018-01-17 | 2018-07-31 | 深圳市博孚机电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窗帘的控制方法 |
CN108413583A (zh) * | 2018-03-07 | 2018-08-17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人感装置、空调器以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457954U (zh) | 电动窗帘 | |
CN205026748U (zh) | 抽屉式微波炉 | |
CN202660849U (zh) | 一种红外线控制滑动门开关的商用冷柜 | |
GB2293466A (en) | Safety apparatus for a closable part in a motor vehicle | |
CA2912102C (en) | Alignment of obstacle detection components | |
US20130160956A1 (en) | Electric curtain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and curtain opening and clos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 |
CA2582753C (en) | Movable light for use with a movable barrier operator | |
US10633907B2 (en) | Edge sensor for movable barrier | |
US20100089388A1 (en) | Aperture closure apparatus | |
CN107121947A (zh) | 自动感应伸缩智能开关 | |
CN105120548A (zh) | 抽屉式微波炉 | |
KR100782978B1 (ko) | 엘시디(lcd) 모니터용 자동책상 | |
US9123484B2 (en) | Half-automatic switch | |
CN208418084U (zh) | 一种智能滑轨电视交互展示系统 | |
CN208769115U (zh) | 吊柜自动升降装置 | |
CN203515290U (zh) | 一种卷帘门控制装置 | |
CN115142770A (zh) | 一种智能谷仓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设备及介质 | |
CN202718895U (zh) | 人体感应及温度控制电风扇 | |
CN104007686A (zh) | 一种基于蓝牙和微处理器的室内电器遥控系统 | |
CN209926712U (zh) | 一种冷库的智能化小门 | |
CN108711857A (zh) | 一种谐波治理装置 | |
CN208499572U (zh) | 一种橡胶管生产的盘管转运装置 | |
CN219984706U (zh) | 具有活体监测功能的步入式环境温度箱 | |
JP2014005698A (ja) | 開閉装置 | |
CN211321239U (zh) | 一种智能磁力启动器综合保护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