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25502U - 热泵机组及具有其的中央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热泵机组及具有其的中央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25502U
CN205425502U CN201521035288.2U CN201521035288U CN205425502U CN 205425502 U CN205425502 U CN 205425502U CN 201521035288 U CN201521035288 U CN 201521035288U CN 205425502 U CN205425502 U CN 2054255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ervoir
source pump
condenser
utility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3528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超
刘开胜
杨崇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Chongqing Midea Gener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Chongqing Midea Gener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Chongqing Midea Gener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3528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255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255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255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泵机组及具有其的中央空调器,所述热泵机组包括:冷凝器和蒸发器;储液器,所述储液器设有进液管和排液管,所述进液管与所述蒸发器连通,所述排液管与所述冷凝器相连;回液管,所述回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液器的底部相连,所述回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热泵机组的压缩机的低压侧相连;以及旁通管,所述旁通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凝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蒸发器相连。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泵机组在制冷工况下,储液器中的冷媒可以快速地进入到循环系统中,提高了系统的性能,且不必增加冷媒的充注量。

Description

热泵机组及具有其的中央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泵机组及具有其的中央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风冷热泵机组,当机组处于热泵运行时,由于冷凝器容积很小,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冷凝成液体后需要及时排出,否则经过冷凝生成的液体会淹没部分换热管,使冷凝器的有效传热面积减少,导致冷凝器的传热效率降低,影响机组的稳定性和性能,故需要设置储液器。
现有的技术方案及缺点:
1、制冷制热循环系统的冷媒均经过储液器的方案,此方案需增加系统冷媒充注量,导致成本增加;
2、制热时循环系统中的冷媒经过储液器,制冷时循环系统中的冷媒不经过储液器的方案,此方案制冷开机运行时,储液器中的冷媒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全部参与系统循环,在此之前,系统性能极低、且稳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热泵机组,该热泵机组在制冷工况下,储液器中的冷媒可以快速地进入到循环系统中,提高了系统的性能,且不必增加冷媒的充注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热泵机组的中央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泵机组,包括:冷凝器和蒸发器;储液器,所述储液器设有进液管和排液管,所述进液管与所述蒸发器连通,所述排液管与所述冷凝器相连;回液管,所述回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液器的底部相连,所述回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热泵机组的压缩机的低压侧相连;以及旁通管,所述旁通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凝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蒸发器相连;其中在所述热泵机组制热时,冷媒经过所述蒸发器、所述储液器进入到所述冷凝器中,且所述回液管和旁通管不导通;在所述热泵机组制冷时,冷媒通过所述冷凝器和所述旁通管进入到所述蒸发器中,所述储液器中的冷媒通过所述回液管进入到所述压缩机的低压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泵机组,通过在储液器上设置回液管,可以使得热泵机组在制冷工况下,储液器中的冷媒快速地进入到循环系统中,提高了系统的性能、且稳定性高,且不必增加冷媒的充注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热泵机组的成本。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泵机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热泵机组还包括: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蒸发器相连,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旁通管相连,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进液管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排液管与所述冷凝器之间设置有第一阀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回液管上设置有第二阀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旁通管上设置有第三阀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排液管上设置有回液孔,所述回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回液孔相连,所述回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低压侧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液管设置在所述储液器的顶部,所述排液管设置在所述储液器的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液管和所述排液管均设置在所述储液器的顶部,且所述排液管伸入到所述储液器的内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热泵机组为风冷热泵机组或水冷热泵机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中央空调器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热泵机组,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中央空调器设置有上述的热泵机组,因此可以有效提高中央空调器的性能,且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央空调器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泵机组工作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泵机组制热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泵机组制冷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液器的示意图;
图5是图4圈示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液器与回液管配合的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液器与回液管配合的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储液器与回液管配合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热泵机组100,
冷凝器110,蒸发器120,
储液器130,进液管131,排液管132,回液孔101,
回液管140,旁通管150,第三阀体151,
三通阀160,第一端口161,第二端口162,第三端口163,
第一阀体170,第二阀体18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8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泵机组100进行详细描述,该热泵机组100可以为风冷热泵机组和水冷热泵机组,但不限于此。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泵机组100可以包括冷凝器110、蒸发器120、储液器130、回液管140和旁通管150。其中,压缩机190与冷凝器110和蒸发器120分别通过四通阀相连。
当热泵机组100处于制热运行时,由于冷凝器110容积很小,制冷剂在冷凝器110中冷凝成液体后需要及时排出,否则经过冷凝生成的液体会淹没部分换热管,使冷凝器110的有效传热面积减少,导致冷凝器110的传热效率降低,影响热泵机组100的稳定性和性能。
因此需要设置储液器130来储存多余的制冷剂,储液器130设有进液管131和排液管132,制冷剂可以从进液管131进入到储液器130中,并能从排液管132排出。
进液管131与蒸发器120连通,排液管132与冷凝器110相连。也就是说,无论是在制冷或制热工况下,进液管131都与蒸发器120连通;在制热工况下,排液管132与冷凝器110连通,储液器130中的冷媒可以通过排液管132进入到冷凝器110中;在制冷工况下,排液管132与冷凝器110不连通。
如图1和图3所示,回液管140的一端与储液器130的底部相连,回液管140的另一端与热泵机组100的压缩机190的低压侧(例如,可以为压缩机190的进气端或气液分离器)相连。旁通管150的一端与冷凝器110相连,旁通管150的另一端与蒸发器120相连,可以说旁通管150是与进液管131、储液器130和排液管132这一冷媒通路并列的通路。
下面简单描述热泵机组100在制热工况和制冷工况的工作过程。
制热工况:
如图2所示,循环系统中冷媒经过蒸发器120、储液器130进入到冷凝器110中,此时回液管140和旁通管150不导通。循环系统中的冷媒必须经过储液器130才能从蒸发器120进入到冷凝器110中,储液器130可以用来储存多余的冷媒,且储液器130中的冷媒不会经过回液管140进入到整个循环系统中。
制冷工况:
如图3所示,在制冷工况下,循环系统需要较多的冷媒,为了提升热泵机组100整体的性能,储液器130中不宜储存冷媒,因此需要将储液器130中的冷媒导入到整个循环系统中。
循环系统中的冷媒通过冷凝器110和旁通管150进入到蒸发器120中,排液管132与冷凝器110不导通,储液器130中的冷媒通过回液管140进入到压缩机190的低压侧。
换言之,在制冷工况下,循环系统中的冷媒不经过储液器130,而是直接通过旁通管150从冷凝器110进入到蒸发器120中。需要注意的是,此时进液管131与蒸发器120之间是连通的,储液器130中的冷媒可以分为两部分进入到整个循环系统中,其中大部分冷媒通过回液管140进入到压缩机190的低压侧,另外一小部分冷媒由于储液器130处于较高的温度下而汽化而通过进液管131进入到蒸发器120中,即进入到了整个循环系统中。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储液器130中的冷媒可以在制冷工况下迅速进入到整个循环系统中,提高了系统性能、稳定性高,且不必增加冷媒的充注量,降低了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泵机组100,通过在储液器130上设置回液管140,可以使得热泵机组100在制冷工况下,储液器130中的冷媒快速地进入到循环系统中,提高了系统的性能、且稳定性高,且不必增加冷媒的充注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热泵机组100的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热泵机组100可以包括三通阀160,三通阀160具有第一端口161、第二端口162和第三端口163,第一端口161与蒸发器120相连,第二端口162与旁通管150相连,第三端口163与进液管131相连。可选地,三通阀160可以为三通电磁阀。
在制热工况下,三通阀160的第一端口161与第三端口163打开,第二端口162关闭,蒸发器120中的冷媒可以通过第一端口161和第三端口163进入到储液器130中,进而进入到冷凝器110中;在制冷工况下,三通阀160的第一端口161、第二端口162和第三端口163均打开,冷媒经由旁通管150、第二端口162和第一端口161进入到蒸发器120中,储液器130中的小部分冷媒汽化通过进液管131和第三端口163进入到蒸发器120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排液管132与冷凝器110之间设置有第一阀体170。冷媒在从储液器130向冷凝器110流动时,第一阀体170打开;冷媒在从冷凝器110向储液器130流动时,第一阀体170关闭;也就是说,在热泵机组100处于制热工况时,排液管132与冷凝器110之间导通,在热泵机组100处于制冷工况时,排液管132与冷凝器110之间不导通,冷凝器110中的冷媒无法通过排液管132进入到储液器130中。可选地,第一阀体170可以为单向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回液管140上设置有第二阀体180。在制热工况下,第二阀体180关闭,进而回液管140不导通,储液器130内的冷媒无法通过回液管140进入到压缩机190的低压侧;在制冷工况下,第二阀体180打开,回液管140导通,储液器130内的冷媒可以通过回液管140进入到压缩机190的低压侧。可选地,第二阀体180为电磁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旁通管150上设置有第三阀体151。在制热工况下,第三阀体151关闭,蒸发器120内的冷媒只能通过储液器130进入到冷凝器110中;在制冷工况下,第三阀体151打开,冷凝器110内的冷媒通过旁通管150直接进入到蒸发器120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排液管132上设置有回液孔101,回液管140的一端与回液孔101相连,回液管140的另一端与压缩机190的低压侧相连。由此,储液器130的底部只设置有排液管132,回液管140设置在排液管132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8所示,进液管131设置在储液器130的顶部,排液管132设置在储液器130的底部。进液管131不必完全伸入到储液器130的底部,该储液器130适用于“制热工况系统冷媒经过储液器130,制冷工况系统冷媒不经过储液器130”的方案。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如图6和图7所示,进液管131和排液管132也可以均设置在储液器130的顶部,但是排液管132应该伸入到储液器130的内底部。这样,在热泵机组100处于制热工况时,储液器130底部的冷媒才可以通过排液管132进入到冷凝器110中。
下面简单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央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央空调器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热泵机组10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中央空调器设置有上述的热泵机组100,因此可以有效提高中央空调器的性能,且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央空调器的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凝器和蒸发器;
储液器,所述储液器设有进液管和排液管,所述进液管与所述蒸发器连通,所述排液管与所述冷凝器相连;
回液管,所述回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液器的底部相连,所述回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热泵机组的压缩机的低压侧相连;以及
旁通管,所述旁通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凝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蒸发器相连;其中
在所述热泵机组制热时,冷媒经过所述蒸发器、所述储液器进入到所述冷凝器中,且所述回液管和旁通管不导通;在所述热泵机组制冷时,冷媒通过所述冷凝器和所述旁通管进入到所述蒸发器中,所述储液器中的冷媒通过所述回液管进入到所述压缩机的低压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蒸发器相连,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旁通管相连,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进液管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与所述冷凝器之间设置有第一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液管上设置有第二阀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管上设置有第三阀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上设置有回液孔,所述回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回液孔相连,所述回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低压侧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设置在所述储液器的顶部,所述排液管设置在所述储液器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和所述排液管均设置在所述储液器的顶部,且所述排液管伸入到所述储液器的内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机组为风冷热泵机组或水冷热泵机组。
10.一种中央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机组。
CN201521035288.2U 2015-12-14 2015-12-14 热泵机组及具有其的中央空调器 Active CN2054255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35288.2U CN205425502U (zh) 2015-12-14 2015-12-14 热泵机组及具有其的中央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35288.2U CN205425502U (zh) 2015-12-14 2015-12-14 热泵机组及具有其的中央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25502U true CN205425502U (zh) 2016-08-03

Family

ID=56515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35288.2U Active CN205425502U (zh) 2015-12-14 2015-12-14 热泵机组及具有其的中央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255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35041A (zh) * 2019-01-11 2020-07-21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压缩式制冷系统与冷藏冷冻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35041A (zh) * 2019-01-11 2020-07-21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压缩式制冷系统与冷藏冷冻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59004B (zh) 热交换器
CN104422210B (zh) 用于变频空调的制冷系统和具有该制冷系统的变频空调
CN104833010B (zh) 热回收多联机的室外机及热回收多联机
CN105241134A (zh) 气液分离器、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运行方法
CN202002233U (zh) 除湿机
CN204787445U (zh) 蒸发器和具有其的冷水机组
CN107421161A (zh) 热泵式饮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热泵式饮水装置
CN105066519A (zh) 一种干式蒸发器及具有该干式蒸发器的制冷系统
CN203501523U (zh) 一种降膜式螺杆冷水机组
CN205425502U (zh) 热泵机组及具有其的中央空调器
CN204987560U (zh) 一种双蒸发器制冷系统中的强制回油加热结构
CN104236146B (zh) 制冷循环系统
CN203533990U (zh) 分配集液装置及具有它的换热系统和风冷机组
CN204787379U (zh) 使用蒸发式冷凝器的离心式冷水机组
CN205227953U (zh) 气液分离器及具有其的冷冻循环装置、制冷系统
CN208901508U (zh) 对流辐射复合换热系统及换热设备
CN204100650U (zh) 平行流换热器和空调器
CN207487162U (zh) 水冷机组
CN108988109A (zh) 用于激光器的双温水冷机
KR101658223B1 (ko) 축냉 시스템
CN101545697A (zh) 吸收式热泵
CN201724476U (zh) 一种汽车空调用平行流冷凝器
CN204787173U (zh) 一种换热器、空调系统及集流管
CN204063693U (zh) 空调器
CN203489537U (zh) 一种蒸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