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24915U - 输煤装置及具有其的循环流化床 - Google Patents

输煤装置及具有其的循环流化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24915U
CN205424915U CN201620107145.6U CN201620107145U CN205424915U CN 205424915 U CN205424915 U CN 205424915U CN 201620107145 U CN201620107145 U CN 201620107145U CN 205424915 U CN205424915 U CN 2054249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l
spread wind
wind pipe
defeated device
burner hear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0714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楠
徐连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XIANYANG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China Shenhua Coal to Liquid Chemical Co Ltd
China Energy Investment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XIANYANG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China Shenhua Coal to Liquid Chemical Co Ltd
Shenhua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XIANYANG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China Shenhua Coal to Liquid Chemical Co Ltd, Shenhua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XIANYANG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0714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249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249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249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煤装置及具有其的循环流化床。该输煤装置包括:用于填装煤燃料的进煤部;落煤部,设置在进煤部的出煤端的下方,以收集由进煤部输送来的煤燃料,煤燃料通过落煤部输送至燃烧炉膛;播煤风机;第一播煤风管,第一播煤风管的第一端与播煤风机的出风口连接,第一播煤风管的第二端与落煤部相连通;输煤装置还包括:增压风机及第二播煤风管,第二播煤风管的第一端与增压风机的出风口连接,第二播煤风管的第二端与落煤部的进风口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锅炉因播煤风风压偏小而造成压火、停运的问题。

Description

输煤装置及具有其的循环流化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输煤装置及具有其的循环流化床。
背景技术
CG180-9.8/540-MX型循环流化床,是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新型锅炉,可以燃用烟煤、无烟煤、褐煤等多种燃料,燃烧效率高达95%~99%。该循环流化床的给煤方式通过给煤机配合播煤风(由二次风管接入)将燃料煤送入炉膛。循环流化床的燃料煤的用量达到每炉每班消耗混合料(即燃料煤)160t左右,耗料较多。因大部分混合料是露天放置的,在阴雨天时,混合料较潮湿,常常出现棚煤现象,即煤炭湿度大,在输送过程中发生结块现象,阻塞供煤系统,从而影响了锅炉的燃烧效率。上述情况如不及时处理会出现停炉事故,既影响了正常生产工作,又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工作人员将煤燃料装填在煤斗11′中,接着煤燃料落在皮带输煤机12′的皮带上,然后煤燃料被输送至膨胀节21′中。煤燃料在由皮带输煤机12′的皮带落入膨胀节21′的过程中,播煤风机30′的播煤风由播煤风管40′(播煤风管40′内的风量由挡板41′进行调节)通入膨胀节21′,然后将煤燃料吹送来供给到炉膛100′中(直接吹送进炉膛的一次风辅助燃料进行燃烧供热)。在循环流化床运行的过程中,常出现播煤风风压偏小的情况,对煤燃料(即混合料)的输送造成影响。而且,在煤中水分≥13%的情况下,设置在给皮带输煤机12′后的膨胀节21′的落煤管22′的弯头部位经常产生棚煤、堵煤现象,从而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甚有时至会因断煤而造成锅炉被迫压火,造成非计划停运锅炉的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煤装置及具有其的循环流化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锅炉因播煤风风压偏小而造成压火、停运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输煤装置,包括:用于填装煤燃料的进煤部;落煤部,设置在进煤部的出煤端的下方,以收集由进煤部输送来的煤燃料,煤燃料通过落煤部输送至燃烧炉膛;播煤风机;第一播煤风管,第一播煤风管的第一端与播煤风机的出风口连接,第一播煤风管的第二端与落煤部相连通;输煤装置还包括:增压风机及第二播煤风管,第二播煤风管的第一端与增压风机的出风口连接,第二播煤风管的第二端与落煤部的进风口连接。
进一步地,落煤部包括:膨胀节,第一播煤风管的第二端与第二播煤风管的第二端均与膨胀节连通;落煤管,落煤管的第一端与膨胀节连接,落煤管的第二端与燃烧炉膛连接。
进一步地,输煤装置还包括送炉膛风管,送炉膛风管的第一端与增压风机的出风口连接,送炉膛风管的第二端连接在落煤管上。
进一步地,送炉膛风管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送炉膛风管内的风量大小的控制阀。
进一步地,落煤管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落煤管段和第二落煤管段,第一落煤管段与第二落煤管段成角度连接,且第一落煤管段与膨胀节连接,第二落煤管段与燃烧炉膛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播煤风管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一播煤风管内的风量大小的第一挡风板。
进一步地,第二播煤风管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二播煤风管内的风量大小的第二挡风板。
进一步地,第一播煤风管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二播煤风管上,且第一播煤风管的第二端位于第二挡风板与膨胀节之间。
进一步地,进煤部包括煤斗和皮带输煤机,煤斗设置在皮带输煤机的皮带的第一端的上方,其中,落煤部设置在皮带输煤机的皮带的第二端的下方以收集由皮带输煤机的皮带输送来的煤燃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循环流化床,包括输煤装置,输煤装置为前述的输煤装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煤燃料(即含有煤的混合料)装填在进煤部中,然后由进煤部输送至落煤部,煤燃料从落煤部进入炉膛内进行燃烧放热。该输煤装置具有播煤风机和第一播煤风管,播煤风机将风从第一播煤风管中通入落煤部中,煤燃料被吹送进炉膛中,在输送煤燃料的过程中,潮湿的煤燃料会发生棚煤现象,此时利用增压风机增大通入落煤部的用于吹送煤燃料的风压和风量,从而避免在落煤部处发生棚煤的情况,使得炉膛中持续输送进新的煤燃料,且在一次风(新鲜的助燃风)辅助下进行燃烧供热,从而保证了锅炉(即流化床)的持续运行,由于该输煤装置利用增压风机使煤燃料在落煤部得到充分干燥、细化以及混合,从而提高了煤燃料燃烧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输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输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进煤部;20、落煤部;
30、播煤风机;40、第一播煤风管;
50、增压风机;60、第二播煤风管;
21、膨胀节;22、落煤管;
70、送炉膛风管;71、控制阀;
221、第一落煤管段;222、第二落煤管段;
41、第一挡风板;61、第二挡风板;
11、煤斗;12、皮带输煤机;
100、炉膛。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煤装置,其中,该输煤装置包括用于填装煤燃料的进煤部10,落煤部20、播煤风机30、第一播煤风管40、增压风机50及第二播煤风管60。落煤部20设置在进煤部10的出煤端的下方,以收集由进煤部10输送来的煤燃料,煤燃料通过落煤部20输送至燃烧炉膛100,第一播煤风管40的第一端与播煤风机30的出风口连接,第一播煤风管40的第二端与落煤部20相连通,进一步地,第二播煤风管60的第一端与增压风机50的出风口连接,第二播煤风管60的第二端与落煤部20的进风口连接。优选地,进煤部10包括煤斗11和皮带输煤机12,煤斗11设置在皮带输煤机12的皮带的第一端的上方,其中,落煤部20设置在皮带输煤机12的皮带的第二端的下方以收集由皮带输煤机12的皮带输送来的煤燃料。工作人员将混合料装填在煤斗11中,然后混合料括在皮带输煤机12的皮带的第一端上,这样混合料被运动的皮带输送至皮带的第二端(即进煤部10的出煤端),然后,混合料从皮带落下,直接落入落煤部20中。
工作人员将煤燃料(即含有煤的混合料)装填在进煤部中,然后由进煤部内的输送机构输送至落煤部,煤燃料从落煤部进入燃烧煤燃料的炉膛内进行燃烧放热。该输煤装置具有播煤风机和第一播煤风管,播煤风机将风从第一播煤风管中通入落煤部中,将煤燃料吹送进炉膛中,在落煤部中进行输送煤燃料的过程中,潮湿的煤燃料会发生棚煤现象,此时利用增压风机增大通入落煤部的用于吹送煤燃料的风压和风量,从而避免在落煤部处发生棚煤的情况,使得炉膛中持续输送进新的煤燃料,且在一次风(新鲜的助燃风,直接吹送进燃烧炉膛100内进行助燃)辅助下进行燃烧供热,从而保证了锅炉即流化床的持续运行,由于该输煤装置利用增压风机使煤燃料在落煤部得到充分干燥、细化以及混合,从而提高了煤燃料燃烧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落煤部20包括膨胀节21和落煤管22,其中,第一播煤风管40的第二端与第二播煤风管60的第二端均与膨胀节21连通,落煤管22的第一端与膨胀节21连接,落煤管22的第二端与燃烧炉膛100连接。由于在输送混合料的过程中,播煤风机30以及其他的输煤装置均在运行当中,这必然引起输煤装置的输煤管路的振动,为了降低振动的影响,利用膨胀节21具有的弹性挠性作用,使得输煤装置的振动得到缓解,并且,膨胀节21具有降低噪声的作用。混合料从皮带的第二端输出后直接落入膨胀节21中,然后有膨胀节21输送至落煤管22中,混合料顺着落煤管22,并在播煤风机30和增压风机50的共同风压作用下,混合料被输送进燃烧炉膛100内进行燃烧。
具体地,为了进一步对落入膨胀节21的混合料进行吹送,并使得混合料混合的更加充分,因而输煤装置还包括送炉膛风管70,送炉膛风管70的第一端与增压风机50的出风口连接,送炉膛风管70的第二端连接在落煤管22上。混合料在落煤管22中由送炉膛风管70内的风进一步吹干并混合,然后进入燃烧炉膛100内进行燃烧,从而使得混合料的燃烧效率高。
为了控制送炉膛风管70内的风量大小,使得混合料在吹送的过程不会造成风量过大而造成送料不均或燃烧炉膛100内的火焰被过大的风压造成燃烧效率降低的情况,因而送炉膛风管70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送炉膛风管70内的风量大小的控制阀71。这样,工作人员通过控制阀71可以简便地控制送炉膛风管70内的风量,从而避免了送料不均以及燃烧效率降低的情况发生。
具体地,落煤管2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落煤管段221和第二落煤管段222,第一落煤管段221与第二落煤管段222成角度连接,且第一落煤管段221与膨胀节21连接,第二落煤管段222与燃烧炉膛100连接。这样,从膨胀节21落下的混合料进入第一落煤管段221后,混合料会与第二落煤管段222发生碰撞,碰撞后的混合料被进一步细化,有利于被送炉膛风管70内的风进行吹送,也有利于提高燃烧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播煤风管40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一播煤风管40内的风量大小的第一挡风板41,第二播煤风管60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二播煤风管60内的风量大小的第二挡风板61。这样,工作人员在增压风机50投入运行后,对播煤风机30与增压风机50在同一位置处的进风风量进行控制,将第一挡风板41的开度调小,并将第二挡风板61的开度调大,从而使得进入膨胀节21内的风量、风压得到适当调整,从而使得混合料从分混合,以加大热循环。
为了简化第一播煤风管40、第二播煤风管60与膨胀节21之间的连通关系,因而第一播煤风管40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二播煤风管60上,且第一播煤风管40的第二端位于第二挡风板61与膨胀节21之间。这样,播煤风机30与增压风机50吹送的风就可以从同一个进风口吹送至膨胀节21内对混合料进行吹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循环流化床,包括输煤装置,输煤装置为前述的输煤装置。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保证了锅炉(即流化床)的持续运行,由于该输煤装置利用增压风机使煤燃料在落煤部得到充分干燥、细化以及混合,从而提高了煤燃料燃烧效率,从而彻底杜绝了因煤质较湿而出现的棚煤现象导致流化床非正常停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输煤装置,包括:
用于填装煤燃料的进煤部(10);
落煤部(20),设置在所述进煤部(10)的出煤端的下方,以收集由所述进煤部(10)输送来的所述煤燃料,所述煤燃料通过所述落煤部(20)输送至燃烧炉膛(100);
播煤风机(30);
第一播煤风管(40),所述第一播煤风管(40)的第一端与所述播煤风机(30)的出风口连接,所述第一播煤风管(40)的第二端与所述落煤部(20)相连通;
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煤装置还包括:
增压风机(50)及第二播煤风管(60),所述第二播煤风管(60)的第一端与所述增压风机(50)的出风口连接,所述第二播煤风管(60)的第二端与所述落煤部(20)的进风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煤部(20)包括:
膨胀节(21),所述第一播煤风管(4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播煤风管(60)的第二端均与所述膨胀节(21)连通;
落煤管(22),所述落煤管(22)的第一端与所述膨胀节(21)连接,所述落煤管(22)的第二端与所述燃烧炉膛(10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煤装置还包括送炉膛风管(70),所述送炉膛风管(70)的第一端与所述增压风机(50)的出风口连接,所述送炉膛风管(70)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落煤管(2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炉膛风管(70)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送炉膛风管(70)内的风量大小的控制阀(7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煤管(2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落煤管段(221)和第二落煤管段(222),所述第一落煤管段(221)与所述第二落煤管段(222)成角度连接,且所述第一落煤管段(221)与所述膨胀节(21)连接,所述第二落煤管段(222)与所述燃烧炉膛(10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播煤风管(40)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播煤风管(40)内的风量大小的第一挡风板(4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播煤风管(60)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二播煤风管(60)内的风量大小的第二挡风板(6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播煤风管(40)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播煤风管(60)上,且所述第一播煤风管(40)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挡风板(61)与所述膨胀节(21)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煤部(10)包括煤斗(11)和皮带输煤机(12),所述煤斗(11)设置在所述皮带输煤机(12)的皮带的第一端的上方,其中,所述落煤部(20)设置在所述皮带输煤机(12)的皮带的第二端的下方以收集由所述皮带输煤机(12)的皮带输送来的所述煤燃料。
10.一种循环流化床,包括输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煤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输煤装置。
CN201620107145.6U 2016-02-02 2016-02-02 输煤装置及具有其的循环流化床 Active CN2054249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07145.6U CN205424915U (zh) 2016-02-02 2016-02-02 输煤装置及具有其的循环流化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07145.6U CN205424915U (zh) 2016-02-02 2016-02-02 输煤装置及具有其的循环流化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24915U true CN205424915U (zh) 2016-08-03

Family

ID=56539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07145.6U Active CN205424915U (zh) 2016-02-02 2016-02-02 输煤装置及具有其的循环流化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2491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46624A (zh) * 2017-07-27 2017-10-13 韩明龙 一种防火抗风压输煤器
CN108592074A (zh) * 2018-04-08 2018-09-28 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落煤管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46624A (zh) * 2017-07-27 2017-10-13 韩明龙 一种防火抗风压输煤器
CN108592074A (zh) * 2018-04-08 2018-09-28 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落煤管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0897B (zh) 一种褐煤的过热蒸汽强化循环分级粉碎提质工艺及其系统
CN101761933B (zh) 抽低温炉烟干燥乏气热风复合送粉烟煤贫煤普适型制粉系统
CN103216840B (zh) 燃煤锅炉磨煤机中储式降低氮氧化物系统
CN104344398B (zh) 中间储仓式热风送粉制粉系统
CN203687076U (zh) 燃煤锅炉中储式热一次风换热式回粉碾磨制粉系统
CN102889608B (zh) 烟气预干燥褐煤风扇磨直吹式制粉系统
CN101761920A (zh) 一种利用煤粉热解气再燃的低NOx燃烧方法及装置
CN107213771A (zh) 烟气再循环和sncr相结合的生物质直燃装置
CN102418920B (zh) 一种掺烧工业废渣循环流化床发电锅炉
CN102345967B (zh) 多级脉冲式蔗渣干燥系统
CN109569183A (zh) 一种双系列烧结系统烟气综合循环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
CN205424915U (zh) 输煤装置及具有其的循环流化床
CN103175198B (zh) 循环流化床锅炉连续补充床料装置
CN201753345U (zh) 一种褐煤的过热蒸汽强化循环分级粉碎提质系统
CN103712225A (zh) 应用于中小型煤粉工业锅炉的制粉系统
CN102588996B (zh) 富氧燃烧系统
CN201246739Y (zh) 循环流化床锅炉上的干燥电石渣脱硫系统
CN203586193U (zh) 中间储仓式热风送粉制粉系统
CN101081349A (zh) 一种燃煤热风脱硫系统
CN110157845B (zh) 一种高炉矿粉喷吹方法及系统
CN104132359A (zh) 开式制粉蒸汽暖风型锅炉机组及其发电系统
CN103712226A (zh) 应用于中小型煤粉工业锅炉的循环制粉系统
CN203731459U (zh) 一种应用于中小型煤粉工业锅炉的循环制粉系统
CN205717287U (zh) 热风和乏气双介质送粉高效锅炉燃烧设备
CN205747964U (zh) 流化床锅炉负荷调节及低氮燃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