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20945U - 透水混凝土道路 - Google Patents
透水混凝土道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420945U CN205420945U CN201620104671.7U CN201620104671U CN205420945U CN 205420945 U CN205420945 U CN 205420945U CN 201620104671 U CN201620104671 U CN 201620104671U CN 205420945 U CN205420945 U CN 20542094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pervious concrete
- layer structure
- road
- connecting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2466 permeate Substances 0.000 title 1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8
- 239000002344 surfac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2209 hydrophob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10426 asphal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380 pervious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0000003487 anti-permeabilit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4746 geotexti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365 glass fib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41000521257 Hydrop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06010030113 Oedem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465754 Metazo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22 epoxy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73 ground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005700 microbiom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7 polyepox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0 reinforced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透水混凝土道路,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底基层结构;防渗反滤层结构;疏水层结构,其自下而上包括:至少一层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层、防水层、排水层以及竖直设置并与所述排水层固定连接的多个透水连接杆;过渡层结构,其为三层复合结构;以及面层结构,其自下而上包括透水混凝土层和透水沥青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基层结构上部设置防渗反滤层结构,避免水渗入底基层结构中,选用混凝土材料的排水层和连接杆,能够及时的将水排向地下排水处理系统中,即可以快速排水,也可以减少积水对底基层结构的损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水混凝土道路。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城市道路逐步被钢筋混凝土房屋、大型基础设施、各种不透水的场地和透水性极差的混凝土路面所覆盖,在人们提供经济效益和生活质量的同时,亦给环境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其中,透水型路面的城市道路以其生态、环保的优势而逐渐受到推广,透水型路面对于防止城市内涝、补充地下水并保障水质、改善城市热环境以及吸声降噪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因其具有良好的渗水性和保湿性,既兼顾了人类活动对于硬化地面的使用要求,又能透过自身性能接近天然草坪和土壤地面的生态优势,减轻了对大自然的破坏程度,使透水混凝土路面以下的动植物及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从而能进一步保障城市的良好生态环境。
目前,建设的透水路面,存在以下缺陷:
1、通过在路基下埋设排水管进行排水,场地有限难以施工,成本较高,且后期保养维护麻烦;
2、道路透水能力有限,排水不及时,在遇到雨天时容易积水,有碍城市的交通;
3、大量透进底基,浸蚀底基,易使其老化开裂。
因此,亟需一种透水、排水效果好、施工简单、成本低廉的透水型道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水混凝土道路,其通过在底基层结构上部设置防渗反滤层结构,避免水渗入底基层结构中,选用混凝土材料的排水层和连接杆,能够及时的将水排向地下排水处理系统中,即可以快速排水,也可以减少积水对底基层结构的损坏。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透水混凝土道路,其从下到上依次包括:
底基层结构,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厚度比为1.8:2.5:2的素土夯实层、级配碎石层和水泥稳定土层;
防渗反滤层结构,其为防渗水泥或反滤土工布铺设而成;
疏水层结构,其自下而上包括:至少一层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层、防水层、排水层以及竖直设置并与所述排水层固定连接的多个透水连接杆,所述防水层沿道路横向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弓形铺设,最高点与所述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层的距离为50mm,且位于道路中心线上;所述排水层为透水混凝土材料,其厚度均匀的铺设在所述防水层的弧面上,形成与所述防水层形状一致的弓形,两边延伸至道路两侧并与地下排水处理系统连通,所述排水层上部铺设有土工布;所述连接杆为透水混凝土制成的圆柱状结构,其下端固设在所述排水层上,所述连接杆的外部包裹有土工布;
过渡层结构,其为三层复合结构,下层由重量比为1.2:1的碎石和粗砂形成,中层由重量比为0.5:2的碎石和粗砂形成,上层由重量比为1.5:1的碎石和粗砂形成,所述下层的下表面与所述排水层的弧面紧贴,上表面为水平设置,使得所述下层形成中间薄两边厚的结构;任一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向上延伸并伸入所述上层的中部;以及
面层结构,其自下而上包括透水混凝土层和透水沥青层。
优选的是,所述的透水混凝土道路,至少一层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层为三层。
优选的是,所述的透水混凝土道路,所述底基层结构和所述面层结构的厚度比为3:1。
优选的是,所述的透水混凝土道路,所述过渡层结构和所述面层结构之间铺设有粗砂找平层。
优选的是,所述的透水混凝土道路,所述防水层与所述防渗反滤层结构之间铺设有粒径为30~40mm的天然石子。
优选的是,所述的透水混凝土道路,所述防渗反滤层结构和底基层结构之间设置有呈梅花形布置的锚筋,所述锚筋的横向和纵向间距均为50~60cm。
优选的是,所述的透水混凝土道路,所述连接杆的上端齐平,且横向和纵向间距均为60~70cm。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基层结构上部铺设防渗反滤层结构,避免水渗入至底基层结构中,始终保持底基层结构的干燥环境,选用混凝土材料制得的排水层和连接杆,能够及时的将水排至地下排水处理系统中,且施工简单、成本低廉,弓形结构的排水层具有排水快速及时的优点,混凝土材料的制得的排水层和连接杆上有许多小孔,加快水的排出,在排水层上部铺设土工布和在连接杆外部包裹土工布,避免排水层和连接杆上的小孔被沙石堵塞,从而影响排水效果;
第二、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具有很高的抗变形能力,断裂延伸率小于3%,避免疏水层结构在水流冲击下的变形移位;选用3层合理且经济实用性强;
第三、设计三层复合结构的过渡层结构,上层为透水性最好,使得面层结构的水及时排出,避免面层结构出现积水影响交通,中层为保水性最好,将面层结构流下来的水保存在中层,过渡层具有透水、保水的功能,即满足面层的及时排出,又不会使得水流太大损坏排水层;
第四、本实用新型中的面层结构选用透水性强的透水混凝土层和透水沥青层的组合,结实且透水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操作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透水混凝土道路,其从下到上依次包括:
底基层结构1,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厚度比为1.8:2.5:2的素土夯实层、级配碎石层和水泥稳定土层;
防渗反滤层结构10,其为防渗水泥或反滤土工布铺设而成;
疏水层结构,其自下而上包括:至少一层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层2、防水层3、排水层4以及竖直设置并与所述排水层4固定连接的多个透水连接杆9,所述防水层3沿道路横向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弓形铺设,最高点与所述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层2的距离为50mm,且位于道路中心线上;所述排水层4为透水混凝土材料,其厚度均匀的铺设在所述防水层3的弧面上,形成与所述防水层3形状一致的弓形,两边延伸至道路两侧并与地下排水处理系统连通,所述排水层4上部铺设有土工布;所述连接杆9为透水混凝土制成的圆柱状结构,其下端固设在所述排水层4上,所述连接杆9的外部包裹有土工布;
过渡层结构,其为三层复合结构,下层5由重量比为1.2:1的碎石和粗砂形成,中层6由重量比为0.5:2的碎石和粗砂形成,上层7由重量比为1.5:1的碎石和粗砂形成,所述下层5的下表面与所述排水层4的弧面紧贴,上表面为水平设置,使得所述下层5形成中间薄两边厚的结构;任一所述连接杆9的上端向上延伸并伸入所述上层7的中部;以及
面层结构8,其自下而上包括透水混凝土层和透水沥青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基层结构1上部铺设防渗反滤层结构10,避免水渗入至底基层结构1中,始终保持底基层结构1的干燥环境,选用混凝土材料制得的排水层4和连接杆9,能够及时的将水排至地下排水处理系统中,且施工简单、成本低廉,弓形结构的排水层4具有排水快速及时的优点,混凝土材料的制得的排水层4和连接杆9上有许多小孔,加快水的排出,在排水层4上部铺设土工布和在连接杆9外部包裹土工布,避免排水层4和连接杆9上的小孔被沙石堵塞,从而影响排水效果。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透水混凝土道路,至少一层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层2为三层,设计合理。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透水混凝土道路,所述底基层结构1和所述面层结构8的厚度比为3:1。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透水混凝土道路,所述过渡层结构和所述面层结构8之间铺设有粗砂找平层。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透水混凝土道路,所述防水层3与所述防渗反滤层结构10之间铺设有粒径为30~40mm的天然石子,增强防水层3的结构稳定性。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透水混凝土道路,所述防渗反滤层结构10和底基层结构1之间设置有呈梅花形布置的锚筋,所述锚筋的横向和纵向间距均为50~60cm,锚筋固定,施工简单,且稳固牢靠。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透水混凝土道路,所述的透水混凝土道路,所述连接杆9的上端齐平,且横向和纵向间距均为60~70cm,增大连接杆9与过渡层结构中的水的接触面积,快速及时的排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水混凝土道路,除防渗反滤层结构外,其他四个结构中均为多层设计,且层与层之间通过环氧树脂粘接,路面的水通过面层结构8的透水沥青层和透水混凝土层,过渡层结构的上层7由重量比为1.2:1的碎石和粗砂形成,能够将面层结构8流下的水快速排出,避免路面积水,从而影响交通,中层6由重量比为0.5:2的碎石和粗砂形成,具有很好的保水性,水流从上层7进入中层6,流速变慢,下层5由重量比为1.2:1的碎石和粗砂形成,透水性和排水性优于中层6,过渡层结构可以调节底面水流的流速,即保证水快速的排出,又避免急流的水冲刷排水层4,导致排水层4的损坏,混凝土材料的连接杆9伸入上层7中,连接杆9上有许多孔隙,具有导水功能,加快水流的排出,排水层4为弓形结构,为水流提供向下的流通轨迹,迅速及时的排至地下排水处理系统,连接杆9和排水层4外部设土工布,避免孔隙堵塞影响排水效果,防水层3将水阻隔在疏水层结构中,三层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层2,避免疏水层结构在流水冲击下的变形移位,防渗反滤层结构10,避免水渗入底基层结构1中,导致积水浸蚀底基。三层结构设计的底基层结实稳固。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7)
1.一种透水混凝土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道路从下到上依次包括:
底基层结构,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厚度比为1.8:2.5:2的素土夯实层、级配碎石层和水泥稳定土层;
防渗反滤层结构,其为防渗水泥或反滤土工布铺设而成;
疏水层结构,其自下而上包括:至少一层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层、防水层、排水层以及竖直设置并与所述排水层固定连接的多个透水连接杆,所述防水层沿道路横向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弓形铺设,最高点与所述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层的距离为50mm,且位于道路中心线上;所述排水层为透水混凝土材料,其厚度均匀的铺设在所述防水层的弧面上,形成与所述防水层形状一致的弓形,两边延伸至道路两侧并与地下排水处理系统连通,所述排水层上部铺设有土工布;所述连接杆为透水混凝土制成的圆柱状结构,其下端固设在所述排水层上,所述连接杆的外部包裹有土工布;
过渡层结构,其为由下层、中层和上层形成的三层复合结构,所述下层的下表面与所述排水层的弧面紧贴,上表面为水平设置,使得所述下层形成中间薄两边厚的结构;任一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向上延伸并伸入所述上层的中部;以及
面层结构,其自下而上包括透水混凝土层和透水沥青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混凝土道路,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层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层为三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混凝土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基层结构和所述面层结构的厚度比为3: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混凝土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层结构和所述面层结构之间铺设有粗砂找平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混凝土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与所述防渗反滤层结构之间铺设有粒径为30~40mm的天然石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混凝土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反滤层结构和底基层结构之间设置有呈梅花形布置的锚筋,所述锚筋的横向和纵向间距均为50~60c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混凝土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上端齐平,且横向和纵向间距均为60~70c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104671.7U CN205420945U (zh) | 2016-02-02 | 2016-02-02 | 透水混凝土道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104671.7U CN205420945U (zh) | 2016-02-02 | 2016-02-02 | 透水混凝土道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420945U true CN205420945U (zh) | 2016-08-03 |
Family
ID=56540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10467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20945U (zh) | 2016-02-02 | 2016-02-02 | 透水混凝土道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420945U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42561A (zh) * | 2018-06-22 | 2018-11-20 | 宁夏荣光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防裂排水道路的施工方法 |
CN111139703A (zh) * | 2020-01-15 | 2020-05-12 | 长安大学 | 一种道路表面不设路拱的透水道路结构 |
CN112095379A (zh) * | 2020-08-07 | 2020-12-18 |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防沉降路基的施工方法 |
CN113718584A (zh) * | 2021-08-19 | 2021-11-30 | 天津亚平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透水道路施工方法 |
CN113981767A (zh) * | 2021-12-03 | 2022-01-28 |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城市非机动车道路面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CN114635324A (zh) * | 2022-03-30 | 2022-06-17 |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沥青路面及其施工方法 |
-
2016
- 2016-02-02 CN CN201620104671.7U patent/CN20542094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42561A (zh) * | 2018-06-22 | 2018-11-20 | 宁夏荣光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防裂排水道路的施工方法 |
CN108842561B (zh) * | 2018-06-22 | 2020-05-12 | 宁夏荣光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防裂排水道路的施工方法 |
CN111139703A (zh) * | 2020-01-15 | 2020-05-12 | 长安大学 | 一种道路表面不设路拱的透水道路结构 |
CN112095379A (zh) * | 2020-08-07 | 2020-12-18 |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防沉降路基的施工方法 |
CN112095379B (zh) * | 2020-08-07 | 2021-12-14 |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防沉降路基的施工方法 |
CN113718584A (zh) * | 2021-08-19 | 2021-11-30 | 天津亚平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透水道路施工方法 |
CN113981767A (zh) * | 2021-12-03 | 2022-01-28 |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城市非机动车道路面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CN113981767B (zh) * | 2021-12-03 | 2022-11-29 |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城市非机动车道路面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CN114635324A (zh) * | 2022-03-30 | 2022-06-17 |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沥青路面及其施工方法 |
CN114635324B (zh) * | 2022-03-30 | 2024-04-30 |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沥青路面及其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420945U (zh) | 透水混凝土道路 | |
CN103510441B (zh) | 防止寒区公路水损破坏的立体排水路基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06352331U (zh) | 海绵城市理念的下凹式绿地结构 | |
CN203498721U (zh) | 一种防止寒区公路水损破坏的立体排水路基结构 | |
CN205474683U (zh) | 一种园林景观透水路面 | |
CN206681021U (zh) | 一种多功能边坡加固结构 | |
CN110904979A (zh) | 一种高速公路路堑边坡生态防护系统 | |
CN207032427U (zh) | 一种适用于老旧小区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 |
CN109826065A (zh) | 一种高填方路基防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7062672U (zh) | 一种透水铺装结构 | |
CN206680830U (zh) | 一种高速公路中央隔离带排水系统 | |
CN204608556U (zh) | 一种透水铺面 | |
CN109680582A (zh) | 一种透水园林道路结构 | |
CN204608544U (zh) | 一种透水铺面的保水层 | |
CN205295848U (zh) | 一种稳固型生态透水铺装系统 | |
CN104594155A (zh) | 透水铺面的铺设方法 | |
CN208023406U (zh) | 一种沥青桥面排水结构 | |
CN203113863U (zh) | 多层结构水池 | |
CN216379837U (zh) |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生态排水系统 | |
CN214656073U (zh) | 一种海绵城市天然透水采石铺装结构 | |
CN111455755B (zh) | 可防路基软化的高速公路路基结构 | |
CN204898453U (zh) | 快速排水路基结构 | |
CN210826976U (zh) | 一种海绵体园林废弃物透水路面 | |
CN107354989A (zh) | 一种适用于老旧小区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 |
CN106368096A (zh) | 一种透水路面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530000 Fengling Qilinbao B Unit 1121, No. 11 Guiya Road, Qingxiu District, Nanning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GUANGXI JINLIAND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30021 Minority Avenue 166, Qingxiu District, Nanning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No. 0701, Upper East International T3 Building Patentee before: GUANGXI JINLIAND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Ltd.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