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76882U - 插座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插座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76882U
CN205376882U CN201521079338.7U CN201521079338U CN205376882U CN 205376882 U CN205376882 U CN 205376882U CN 201521079338 U CN201521079338 U CN 201521079338U CN 205376882 U CN205376882 U CN 2053768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flat board
pedestal
terminal
se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7933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侑伦
侯斌元
廖崇甫
苏瑞
向冬
陈龙飞
翁允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anced Connectek Shenzhen Ltd
Original Assignee
Advanced Connectek Shenzhe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vanced Connectek Shenzhen Ltd filed Critical Advanced Connectek Shenzhen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7933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768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768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76882U/zh
Priority to TW105219565U priority patent/TWM542875U/zh
Priority to US15/389,923 priority patent/US9847595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Sealing between contact members and housing, e.g. sealing inse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0Contacts spaced along planar side wall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7/00Four or more pol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插座电连接器,包括屏蔽外壳、绝缘本体、复数第一平板端子、复数第二平板端子、第一充胶凹槽及复数第一凹凸结构;屏蔽外壳覆盖绝缘本体,复数第一、第二平板端子设置绝缘本体上;复数第一凹凸结构环绕形成在屏蔽外壳之内壁面,各第一凹凸结构对应于绝缘本体外壁周围设置,使密封体有效沾黏于各第一凹凸结构上,避免密封体溢流至屏蔽外壳前侧,造成屏蔽外壳与绝缘本体之间的缝隙未被密封体封闭的问题,即透过各第一凹凸结构供密封体附着,同时密封体完全覆盖缝隙,达到可靠的防水效果。

Description

插座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插座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一般电连接器接口为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简称USB)为普遍为大众所使用,并以USB2.0传输规格发展至现今为传输速度更快的USB3.0传输规格。
现有USBType-C电连接器的外型、结构、端子接触方式、端子数目、各端子的距离(Pitch)、各端子的分配(PinAssignment),都和目前的USB电连接器截然不同。目前的USBType-C插座电连接器包含有设置在胶芯上之复数平板端子,胶芯外部覆盖有外铁壳等结构。
然而,现有USBType-C电连接器的中空状外铁壳与胶芯之间会形成缝隙,一般以防水胶灌入缝隙进行封闭,防止水气从缝隙渗透,然而,一般外铁壳的内壁面呈现光滑表面,当防水胶灌入缝隙会持续渗入,不易在该缝隙紧密沾黏在外铁壳的内壁面上,使缝隙未被封闭,水气仍可从缝隙渗透。是以,如何解决现有结构的问题,即为相关业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座电连接器,包括屏蔽外壳、绝缘本体、复数第一平板端子、复数第二平板端子及复数第一凹凸结构;屏蔽外壳包含框体与贯穿于框体内部之容置槽,框体两侧分别形成插接侧及焊接侧;绝缘本体设置于框体之容置槽,绝缘本体包含基座及舌板,舌板自基座一侧延伸,基座为在焊接侧的位置处与框体内壁面之间形成内缝隙;复数第一平板端子包含复数第一平板讯号端子、至少一第一平板电源端子及至少一第一平板接地端子,且各第一平板端子设置于基座及舌板;复数第二平板端子包含复数第二平板讯号端子、至少一第二平板电源端子及至少一第二平板接地端子,且各第二平板端子设置于基座及舌板;复数第一凹凸结构环绕形成在框体之内壁面,各第一凹凸结构对应于基座外壁周围设置而分布于内缝隙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框体的端部在焊接侧位置处为突出基座的侧面而形成第一充胶凹槽。并且,插座电连接器更包括密封体,密封体装填于第一充胶凹槽,密封体渗入内缝隙至各第一凹凸结构。此外,屏蔽外壳更包含壳体,壳体覆盖于框体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插座电连接器更包括包覆外壳,覆盖于框体,包覆外壳的端部在焊接侧位置处为突出基座的侧面而形成第二充胶凹槽。并且,插座电连接器更包括密封体,密封体装填于第二充胶凹槽,密封体渗入内缝隙至各第一凹凸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包覆外壳的内壁面为在焊接侧的位置处与框体外壁面之间形成外缝隙。并且,插座电连接器更包括复数第二凹凸结构,各第二凹凸结构环绕形成在框体之外壁面,各第二凹凸结构对应于包覆外壳的内壁面设置而分布于外缝隙中。此外,插座电连接器更包括密封体,密封体装填于第二充胶凹槽,密封体渗入外缝隙至各第二凹凸结构。
本实用新型亦提供一种插座电连接器,包括屏蔽外壳、绝缘本体、复数第一平板端子、复数第二平板端子及包覆外壳;屏蔽外壳包含框体与贯穿于框体内部之容置槽,框体两侧分别形成插接侧及焊接侧;绝缘本体设置于框体之容置槽,绝缘本体包含基座及舌板,舌板自基座一侧延伸,其中基座位于框体的端部,且框体之焊接侧位置突出基座的侧面而形成第一充胶凹槽;各第一平板端子设置于基座及舌板;各第二平板端子设置于基座及舌板;及包覆外壳覆盖于框体,包覆外壳的端部在焊接侧位置处为突出基座的侧面而形成第二充胶凹槽,其中第二充胶凹槽包含第一充胶凹槽。
通过屏蔽外壳内壁面的复数第一凹凸结构设计,让屏蔽外壳的内壁面形成粗糙表面,使密封体有效沾黏于各第一凹凸结构上,避免密封体溢流至框体之容置槽前侧,造成内缝隙未被密封体封闭的问题,即透过各第一凹凸结构供密封体附着,同时密封体完全覆盖内缝隙,达到可靠的防水效果。并且,通过框体外壁面的复数第二凹凸结构设计,让框体外壁面形成粗糙表面,使密封体有效沾黏于各第二凹凸结构上,避免密封体溢流至框体之容置槽前侧,造成外缝隙未被密封体封闭的问题,即透过各第二凹凸结构供密封体附着,同时密封体完全覆盖外缝隙,达到可靠的防水效果。
另外,通过插座电连接器之复数上排平板端子与复数下排平板端子呈上下颠倒,上排的复数接触段之排列方式左右相反于下排的复数接触段之排列方式,提供插头电连接器正向插接于插座电连接器之内部时,插头电连接器之端子可与上排的复数接触段连接,而插头电连接器反向插接于插座电连接器之内部时,插头电连接器之端子亦可与下排的复数接触段连接,插座电连接器具有不限制插头电连接器正向或反向插接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之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之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之前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组装前之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之组装后之外观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凹凸结构之侧视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之分解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之第一凹凸结构之侧视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具有第二凹凸结构之侧视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三实施例之分解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三实施例之侧视放大图。
符号说明
100..................插座电连接器
11....................屏蔽外壳
112..................容置槽
113..................插接框口
115..................插接侧
116..................焊接侧
121..................框体
121a................内壁面
121b................外壁面
1211................端部
123..................第一充胶凹槽
124..................壳体
2.....................绝缘本体
21....................基座
211..................内缝隙
22....................舌板
221..................第一面
222..................第二面
223..................前侧面
25....................后侧板块
31....................第一平板端子
311..................第一平板讯号端子
3111................第一对第一平板讯号端子
3112................第二对第一平板讯号端子
3113................第三对第一平板讯号端子
312..................第一平板电源端子
313..................第一平板接地端子
3141................第一功能侦测端子
3142................第一扩充端子
315..................第一接触段
316..................第一焊接段
317..................第一连接段
41....................第二平板端子
411..................第二平板讯号端子
4111................第一对第二平板讯号端子
4112................第二对第二平板讯号端子
4113................第三对第二平板讯号端子
412..................第二平板电源端子
413..................第二平板接地端子
4141................第二功能侦测端子
4142................第二扩充端子
415..................第二接触段
416..................第二焊接段
417..................第二连接段
51....................第一凹凸结构
52....................第二凹凸结构
6.....................包覆外壳
61....................第二充胶凹槽
611..................端部
63....................外缝隙
7.....................接地片
71....................板件
72....................接触部
73....................扣钩结构
8.....................密封体。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插座电连接器100的第一实施例,图1为外观示意图。本实施例之插座电连接器100为以沉板方式与电路板结合作说明,即电路板一侧端缘形成破孔造型,而插座电连接器100位于该破孔并延伸接合在电路板侧端的安装方式,但不以此为限。在此,插座电连接器100为符合USBType-C连接接口规格,插座电连接器100包含屏蔽外壳11、绝缘本体2、复数第一平板端子31、复数第二平板端子41及复数第一凹凸结构51。
参照图2,为分解示意图,屏蔽外壳11为一中空壳体,屏蔽外壳11包含框体121与一贯穿形成于框体121内部之容置槽112,框体121两侧分别形成插接侧115及焊接侧116,插接侧115对接插头电连接器,焊接侧116焊接结合电路板,在此,框体121为一环形壁结构。然而,屏蔽外壳11为多件式结构所组成时,屏蔽外壳11进一步包括有壳体124,而壳体124覆盖于框体121外部,框体121可以是通过冲压模具以抽引工艺的方式形成无缝隙之中空状的环形壁,抑或是,框体121可以是通过一金属板件折弯形成具有缝隙之中空状的环形壁结构,并且,壳体124进一步可为一半环形壁结构,半环形壁结构的截面概呈ㄇ形外观的外壳,半环形壁结构覆盖结合在框体121上方与两侧而作为一外层壳体结构。并且,框体121之插接侧115形成有圆弧型之插接框口113,插接框口113与容置槽112相连通。
参照图2,为分解示意图,绝缘本体2设置于框体121之容置槽112中,绝缘本体2主要由基座21、舌板22所组成,在此,舌板22自基座21一侧延伸,基座21为在焊接侧116的位置处与框体121内壁面121a之间形成内缝隙211。
参照图2,为分解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绝缘本体2更包括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相组装而成,即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组合完成而形成基座21与舌板22构形,此外,绝缘本体2亦可以嵌入成型(insert-molding)的方式直接形成一体式构形的基座21及舌板22,并且,基座21及舌板22中结合有接地片7。在此,第一板体嵌入成型(insert-molding)结合复数第一平板端子31、第二板体嵌入成型(insert-molding)复数第二平板端子41。
参照图2、图4及图5,图4为组装前之分解示意图,图5为组装后之外观示意图。在此,舌板22位于框体121之容置槽112内部的前侧,基座21位于框体121之容置槽112内部的后侧,其中框体121的端部1211在焊接侧116位置处为突出基座21的侧面而形成第一充胶凹槽123,意即,基座21的后侧面并未与框体121之后侧端缘齐平,基座21装入在容置槽112内部而基座21与框体121的截面观之概呈凹字型外观。
参照图2及图3,图3为前视示意图,舌板22具有两个相对的平面,其一面为第一面221,另一面为第二面222,并且,第一面221与第二面222于靠近插接框口113之一端以前侧面223相连接,换言之,前侧面223靠近插接框口113并分别垂直地连接第一面221与第二面222。
参照图4及图5,本实施例中,绝缘本体2更包括后侧板块25,后侧板块25自基座21后侧的中央处朝外延伸,并且,后侧板块25自第一充胶凹槽123突出于框体121之容置槽112外,使第一充胶凹槽123形成一环形通道。所谓环形通道,由基座21、后侧板块25与框体121的截面观之,环形通道由基座21、后侧板块25与框体121所围成基座21构成信道结构的底面、后侧板块25与框体121构成信道结构的左右侧面,基座21、后侧板块25与框体121共同界定一凹字型的信道结构。
请参考图4、图5及图6,图6为第一凹凸结构之侧视放大图。本实施例中,复数第一凹凸结构51环绕形成在框体121之内壁面121a,各第一凹凸结构51对应于基座21外壁周围设置而分布于内缝隙211中。复数第一凹凸结构51可以是等距或不等距排列之压制工艺形成的纹路,可以是相互平行(非重迭)或非平行排列(重迭),形状可以是矩形、三角形等。
请参考图4、图5及图6,第一充胶凹槽123供灌入液体状的密封体8,密封体8溢入环形通道让绝缘本体2后侧布满密封体8,内缝隙211完全被密封体8封闭,意即,密封体8装填于第一充胶凹槽123,密封体8渗入内缝隙211至各第一凹凸结构51,通过各第一凹凸结构51的结构设计,让屏蔽外壳11的内壁面形成粗糙表面,使密封体8有效沾黏于各第一凹凸结构51上,避免密封体8溢流至框体121之容置槽112前侧,造成内缝隙211未被密封体8封闭的问题,即透过各第一凹凸结构51供密封体8附着,同时密封体8完全覆盖内缝隙211,达到可靠的防水效果。
请参考图4、图5及图6,本实施例中,密封体8为一液体经由烘干成型成硬化的防水胶块结构,密封体8成型前为填满于内缝隙211与第一充胶凹槽123,且密封体8溢入信道结构而填满框体121之容置槽112后侧,并且,密封体8覆盖于基座21之后侧面与框体121之内壁面121a之间的缝隙。此外,待密封体8烘干成型后,使水气等无法从屏蔽外壳11前侧之插接框口113渗入容置槽112至屏蔽外壳11后侧。当插座电连接器100安装在电子产品的插孔中时,水气无法由插座电连接器100渗入到电子产品内部而影响内部电路板上零件的运作。
参阅图2、图3及表1(表1为端子脚位定义示意表):
,复数第一平板端子31分别包含复数第一平板讯号端子311、至少一第一平板电源端子312及至少一第一平板接地端子313。由复数第一平板端子31之前视观之,由左侧至右侧的端子排列依序为第一平板接地端子313(Gnd)、第一对第一平板讯号端子3111(TX1+-,差动讯号端子,用以传输高速讯号)、第一平板电源端子312(Power/VBUS)、第一功能侦测端子3141(CC1,用以侦测正反插的功能与辨认CABLE的功能)、第二对第一平板讯号端子3112(D+-,差动讯号端子,用以传输低速讯号)、第一扩充端子3142(SBU1,可增加定义成其它用途使用)、第一平板电源端子312(Power/VBUS)、第三对第一平板讯号端子3113(RX2+-,差动讯号端子,用以传输高速讯号)及第一平板接地端子313(Gnd)。在此,为组成十二支第一平板端子31而符合传输USB3.0讯号。此外,在一些实施态样中,可省略最左侧之第一平板接地端子313(Gnd)或最右侧之第一平板接地端子313(Gnd),或者进一步省略第一扩充端子3142(SBU1,可增加定义成其它用途使用)等,可进一步从十二支即减少至七支而达到简化端子数量的作用。此外,上述最右侧之第一平板接地端子313(Gnd)亦可替换成第一平板电源端子312(Power/VBUS),第一平板电源端子312(Power/VBUS)用以传输电源使用,在此,第一平板电源端子312(Power/VBUS)之宽度可等于第一平板讯号端子311之宽度,非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态样中,第一平板电源端子312(Power/VBUS)之宽度亦可大于第一平板讯号端子311之宽度,因此可使用在需要传输大电流使用的电子产品。
参阅图2、图3及表1,复数第一平板端子31位于基座21及舌板22上方而构成上排复数端子,在此,复数第一平板端子31与第一板体相结合,各第一平板端子31包含第一接触段315、一第一连接段317及一第一焊接段316,该第一连接段317设置于该基座21及该舌板22,该第一接触段315自该第一连接段317一侧延伸而位于舌板22之第一面221,该第一焊接段316自该第一连接段317另一侧延伸而穿出于该基座21。复数第一平板讯号端子311位于舌板22而传输一组第一讯号(即USB3.0讯号),复数第一焊接段316穿出于基座21的底面,并且,复数第一焊接段316为弯折成水平状而成为SMT型式或DIP型式接脚使用。
参阅图2、图3及表1,复数第二平板端子41分别包含复数第二平板讯号端子411、第二平板电源端子412及第二平板接地端子413。由复数第二平板端子41之前视观之,由右侧至左侧的端子排列依序为第二平板接地端子413(Gnd)、第一对第二平板讯号端子41111(TX2+-,差动讯号端子,用以传输高速讯号)、第二平板电源端子412(Power/VBUS)、第二功能侦测端子4141(CC2,用以侦测正反插的功能与辨认CABLE的功能)、第二对第二平板讯号端子4112(D+-,差动讯号端子,用以传输低速讯号)、第二扩充端子4142(SBU2,可增加定义成其它用途使用)、第二平板电源端子412(Power/VBUS)、第三对第二平板讯号端子4113(RX1+-,差动讯号端子,用以传输高速讯号)及第二平板接地端子413(Gnd)。在此,为组成十二支第二平板端子41而可符合传输USB3.0讯号。此外,在一些实施态样中,可省略最左侧之第二平板接地端子413(Gnd)或最右侧之第二平板接地端子413(Gnd),或者进一步省略第二扩充端子4142(SBU2,可增加定义成其它用途使用)等,可进一步从十二支即减少至七支而达到简化端子数量的作用。此外,上述最左侧之第二平板接地端子413(Gnd)亦可替换成第二平板电源端子412(Power),第二平板电源端子412用以传输电源使用,在此,第二平板电源端子412(Power)之宽度可等于第二平板讯号端子411之宽度,非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态样中,第二平板电源端子412之宽度亦可大于第二平板讯号端子411之宽度,因此可使用在需要传输大电流使用的电子产品。
参阅图2、图3及表1,复数第二平板端子41位于基座21及舌板22下方而构成下排复数端子,在此,复数第二平板端子41与第二板体相结合,复数第一平板端子31相对排在复数第二平板端子41的外围,各第二平板端子41包含一第二接触段415、一第二连接段417及一第二焊接段416,该第二连接段417设置于该基座21及该舌板22,该第二接触段415自该第二连接段417一侧延伸而位于舌板22之第二面222,该第二焊接段416自该第二连接段417另一侧延伸而穿出于该基座21。复数第二平板讯号端子411位于舌板22而传输一组第二讯号(即USB3.0讯号),复数第二焊接段416穿出于基座21的底面,并且,复数第二焊接段416为弯折成水平状而成为SMT型式接脚使用。
请再参考图2、图3及表1,本实施例中,由复数第一平板端子31与复数第二平板端子41的排列方式可知,复数第一平板端子31与复数第二平板端子41分别设置在舌板22之第一面221及第二面222,并且,复数第一平板端子31与复数第二平板端子41以容置槽112之中心点为对称中心而彼此点对称,所谓的点对称,是指根据该对称中心作为旋转中心而将复数第一平板端子31与复数第二平板端子41旋转180度后,旋转后的复数第一平板端子31与复数第二平板端子41完全重合,意即,旋转后的复数第一平板端子31为位于复数第二平板端子41之原本排列位置,而旋转后的复数第二平板端子41为位于复数第一平板端子31之原本排列位置。换言之,复数第一平板端子31与复数第二平板端子41呈上下颠倒,复数第一接触段315之排列方式左右相反于复数第二接触段415之排列方式。其中,插头电连接器正向插接于插座电连接器100之内部,用以传输一组第一讯号,亦可反向插接于插头电连接器于插座电连接器100之内部,用以传输一组第二讯号,而一组第一讯号之传输规格为符合一组第二讯号之传输规格。具有不限制正向或反向将插头电连接器插接于插座电连接器100之内部进行传输讯号的作用。
请再参考图2、图3及表1,本实施例中,由复数第一平板端子31及复数第二平板端子41之前视观之,复数第一平板端子31之排列位置对应于复数第二平板端子41之排列位置。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插头电连接器具有复数上下弹性端子时,插座电连接器100可省略复数第一平板端子31或复数第二平板端子41,当省略第一平板端子31时,插头电连接器正向或反向插接于插座电连接器100,插头电连接器的复数上下弹性端子之其中之一皆可与第二平板端子41接触,当省略第二平板端子41时,插头电连接器正向或反向插接于插座电连接器100,插头电连接器的复数上下弹性端子之其中之一皆可与第一平板端子31接触,亦可不限制正向或反向插接于插头电连接器于插座电连接器100之内部的作用。
参阅图2、图3及表1,本实施例中,复数第一焊接段316与复数第二焊接段416穿出于基座21之外部而分开排列,排列方式可以是复数第一焊接段316与复数第二焊接段416分别成为双排平行数组,抑或是,复数第二焊接段416分开成双排非对称式的数组,搭配单排之复数第一焊接段316概略形成三排使用。
参阅图2、图3及表1,本实施例中,由复数第一平板端子31及复数第二平板端子41之前视观之,各第一平板端子31之排列位置对应于各第二平板端子41之排列位置。也就是说,第一接触段315之排列位置对齐复数第二接触段415之排列位置,非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态样中,各第一平板端子31之排列位置与各第二平板端子41之排列位置可进一步形成错位。也就是说,各第一接触段315之排列位置与各第二接触段415之排列位置形成错开,当复数第一接触段315与复数第二接触段415在传输讯号时,以错开排列的位置关系,有效改善串音讯号干扰的效果。特别说明的是,插头电连接器之复数端子亦需对应于插座电连接器100之复数第一平板端子31及复数第二平板端子41的位置排列设置,使插头电连接器之复数上第二平板端子41可对应接触到复数第一平板端子31及复数第二平板端子41进行传输电源或讯号。
上述之实施例中,复数第一平板端子31或复数第二平板端子41为各别可符合传输USB3.0讯号仅是举例。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运用在传输USB2.0讯号时,以复数第一平板端子31为例,复数第一平板端子31可省略第一对第一平板讯号端子3111(TX1+-,差动讯号端子)、第三对第一平板讯号端子3113(RX2+-,差动讯号端子),仅至少保留第二对第一平板讯号端子3112(D+-,差动讯号端子)与第一平板电源端子312(Power/VBUS),作为传输USB2.0讯号使用。以复数第二平板端子41为例,复数第二平板端子41亦可省略第一对第二平板讯号端子4111(TX2+-,差动讯号端子)、第三对第二平板讯号端子4113(RX1+-,差动讯号端子),仅至少保留第二对第二平板讯号端子4112(D+-,差动讯号端子)与第二平板电源端子412(Power/VBUS),作为传输USB2.0讯号使用。
参阅图2及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插座电连接器100进一步设置有接地片7,位于绝缘本体2,接地片7包含板件71及复数接触部72,板件71位于复数第一接触段315与复数第二接触段415之间,亦即,板件71成型在基座21与舌板22中而介于复数第一接触段315与复数第二接触段415之间。另外,复数接触部72可自板体两侧向下延伸出基座21底部,复数接触部72接触电路板的复数接点,同时,复数接触部72亦可自板件71两侧向后延伸出基座21后侧,复数接触部72接触屏蔽外壳11。当复数第一接触段315与复数第二接触段415在传输讯号时,可通过接地片7的隔离,改善串音讯号干扰的问题,同时,亦可利用接地片7位于舌板22而提升舌板22本身的结构强度。此外,复数接触部72垂直向下延伸出基座21而成为DIP型式接脚使用,即复数接触部72外露于基座21而接触电路板。另外,接地片7包括复数扣钩结构73,复数扣钩结构73突出于舌板22之两侧,当插头电连接器插接于插座电连接器100之内部时,插头电连接器之两侧的卡扣弹片会扣住复数扣钩结构73,可避免插头电连接器之两侧的卡扣弹片摩擦到舌板22之两侧而造成舌板22的磨损,此外,通过复数突出状抵持部与屏蔽外壳11接触而提供卡扣弹片进行传导而接地的作用。
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插座电连接器100进一步设置有复数导电片,复数导电片为金属材质之长条板件,以上方之导电片设置于基座21上方,以下方之导电片设置于基座21下方。当插接于插头电连接器于插座电连接器100之内部时,插头电连接器之屏蔽壳体的前端会接触到导电片,使插头电连接器之屏蔽壳体与插座电连接器100之屏蔽外壳11通过导电片而有效作传导,进而可降低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EMI)的问题。
参照图7及图8,为插座电连接器100的第二实施例,图7为分解示意图,图8为第一凹凸结构之侧视放大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最大差别在于:通过包覆外壳6加以形成第二充胶凹槽61,与第一实施例通过该框体121加以形成第一充胶凹槽123不同;本实施例更包括包覆外壳6,包覆外壳6替换第一实施例的壳体124,在此,包覆外壳6为一塑料材质制成的外壳,包覆外壳6覆盖于框体121,包覆外壳6的端部611在焊接侧116位置处为突出基座21的侧面而形成第二充胶凹槽61,密封体8可装填于第二充胶凹槽61,密封体8渗入内缝隙211至各第一凹凸结构51。
参照图9,为具有第二凹凸结构之侧视放大图。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框体121进一步更包括复数第二凹凸结构52,各第二凹凸结构52环绕形成在框体121之外壁面121b,而包覆外壳6的内壁面为在焊接侧116的位置处与框体121外壁面121b之间形成外缝隙63,各第二凹凸结构52对应于包覆外壳6的内壁面设置而分布于外缝隙63中。复数第二凹凸结构52可以是等距或不等距排列之压制工艺形成的纹路,可以是相互平行(非重迭)或非平行排列(重迭),形状可以是矩形、三角形等。通过框体121外壁面121b的复数第二凹凸结构52设计,让框体121外壁面121b形成粗糙表面,使密封体8有效沾黏于各第二凹凸结构52上,避免密封体8溢流至框体121之容置槽112前侧,造成外缝隙63未被密封体8封闭的问题,即透过各第二凹凸结构52供密封体8附着,同时密封体8完全覆盖外缝隙63,达到可靠的防水效果。
参照图10及图11,为插座电连接器100的第三实施例,图10为分解示意图,图11为侧视放大图。本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最大差别在于:基座21位于框体121的端部1211,且框体121之焊接侧116位置突出基座21的侧面而形成第一充胶凹槽123,而包覆外壳6覆盖于框体121,包覆外壳6的端部611在焊接侧116位置处为突出基座21的侧面而形成第二充胶凹槽61,其中第二充胶凹槽61包含第一充胶凹槽123,意即,形成的第二充胶凹槽61所容纳密封体8的区域含盖第一充胶凹槽123。
当第二充胶凹槽61灌入液体状的密封体8时,密封体8溢入绝缘本体2后侧而布满,内缝隙211完全被密封体8封闭,并且,密封体8布满框体121之外壁面121b与包覆外壳6的内壁面之间的外缝隙63,达到可靠的防水效果。
通过屏蔽外壳内壁面的复数第一凹凸结构设计,让屏蔽外壳的内壁面形成粗糙表面,使密封体有效沾黏于各第一凹凸结构上,避免密封体溢流至框体之容置槽前侧,造成内缝隙未被密封体封闭的问题,即透过各第一凹凸结构供密封体附着,同时密封体完全覆盖内缝隙,达到可靠的防水效果。并且,通过框体外壁面的复数第二凹凸结构设计,让框体外壁面形成粗糙表面,使密封体有效沾黏于各第二凹凸结构上,避免密封体溢流至框体之容置槽前侧,造成外缝隙未被密封体封闭的问题,即透过各第二凹凸结构供密封体附着,同时密封体完全覆盖外缝隙,达到可靠的防水效果。
另外,通过插座电连接器之复数上排平板端子与复数下排平板端子呈上下颠倒,上排的复数接触段之排列方式左右相反于下排的复数接触段之排列方式,提供插头电连接器正向插接于插座电连接器之内部时,插头电连接器之端子可与上排的复数接触段连接,而插头电连接器反向插接于插座电连接器之内部时,插头电连接器之端子亦可与下排的复数接触段连接,插座电连接器具有不限制插头电连接器正向或反向插接的作用。

Claims (10)

1.一种插座电连接器,包括:
一屏蔽外壳,包含一框体与一贯穿于该框体内部之容置槽,该框体两侧分别形成插接侧及焊接侧;
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设置于该框体之该容置槽,该绝缘本体包含一基座及一舌板,该舌板自该基座一侧延伸,该基座为在焊接侧的位置处与该框体内壁面之间形成一内缝隙;
复数第一平板端子,各该第一平板端子设置于该基座及该舌板;
复数第二平板端子,各该第二平板端子设置于该基座及该舌板;及
复数第一凹凸结构,各该第一凹凸结构环绕形成在该框体之内壁面,各该第一凹凸结构对应于该基座外壁周围设置而分布于该内缝隙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的端部在焊接侧位置处为突出该基座的侧面而形成一第一充胶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密封体,该密封体装填于该第一充胶凹槽,该密封体渗入该内缝隙至各该第一凹凸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包覆外壳,覆盖于该框体,该包覆外壳的端部在焊接侧位置处为突出该基座的侧面而形成一第二充胶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密封体,该密封体装填于该第二充胶凹槽,该密封体渗入该内缝隙至各该第一凹凸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外壳的内壁面为在焊接侧的位置处与该框体外壁面之间形成一外缝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复数第二凹凸结构,各该第二凹凸结构环绕形成在该框体之外壁面,各该第二凹凸结构对应于该包覆外壳的内壁面设置而分布于该外缝隙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密封体,该密封体装填于该第二充胶凹槽,该密封体渗入该外缝隙至各该第二凹凸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外壳更包含一壳体,该壳体覆盖于该框体外。
10.一种插座电连接器,包括:
一屏蔽外壳,包含一框体与一贯穿于该框体内部之容置槽,该框体两侧分别形成插接侧及焊接侧;
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设置于该框体之该容置槽,该绝缘本体包含一基座及一舌板,该舌板自该基座一侧延伸,其中该基座位于该框体的端部,且该框体之焊接侧位置突出该基座的侧面而形成一第一充胶凹槽;
复数第一平板端子,各该第一平板端子设置于该基座及该舌板;
复数第二平板端子,各该第二平板端子设置于该基座及该舌板;及
一包覆外壳,覆盖于该框体,该包覆外壳的端部在焊接侧位置处为突出该基座的侧面而形成一第二充胶凹槽,其中该第二充胶凹槽包含该第一充胶凹槽。
CN201521079338.7U 2015-12-23 2015-12-23 插座电连接器 Active CN2053768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79338.7U CN205376882U (zh) 2015-12-23 2015-12-23 插座电连接器
TW105219565U TWM542875U (zh) 2015-12-23 2016-12-22 插座電連接器
US15/389,923 US9847595B2 (en) 2015-12-23 2016-12-23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79338.7U CN205376882U (zh) 2015-12-23 2015-12-23 插座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76882U true CN205376882U (zh) 2016-07-06

Family

ID=56259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79338.7U Active CN205376882U (zh) 2015-12-23 2015-12-23 插座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847595B2 (zh)
CN (1) CN205376882U (zh)
TW (1) TWM542875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25865B1 (ja) * 2014-11-14 2016-05-2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防水コネクタ
JP6452529B2 (ja) * 2015-04-10 2019-01-1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107046206B (zh) * 2017-01-23 2021-07-2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D835047S1 (en) * 2017-02-14 2018-12-04 Molex, Llc Connector
JP6840636B2 (ja) * 2017-07-19 2021-03-10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防水コネクタ
TWM555077U (zh) * 2017-09-18 2018-02-01 Advanced Connectek Inc 插座電連接器
DE102017122591A1 (de) 2017-09-28 2019-03-28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Elektrische Verbindungseinrichtung und Dichtanordnung für einen elektrischen Verbinder sowie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CN107834252B (zh) * 2017-11-10 2020-06-05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JP7128696B2 (ja) * 2018-09-18 2022-08-31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111048927B (zh) * 2018-10-12 2023-02-2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9638547B (zh) * 2018-12-06 2020-07-24 昆山杰顺通精密组件有限公司 防溢胶的正反插usb插座
KR20210046549A (ko) 2019-10-18 2021-04-28 미쓰미덴기가부시기가이샤 전기 커넥터 및 전자 디바이스
JP1663237S (zh) * 2020-02-14 2020-07-06
CN113314879B (zh) * 2020-02-26 2023-01-2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连接器
CN211700715U (zh) 2020-03-27 2020-10-16 东莞立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D969082S1 (en) * 2020-03-27 2022-11-08 Dongguan Leader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604503U (zh) * 2020-07-31 2020-11-21 連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插座電連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99940A (en) * 1992-07-14 1994-04-05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IC card
CN104838545B (zh) * 2012-12-28 2017-03-08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防水连接器
TWI568105B (zh) * 2015-09-09 2017-01-21 慶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187140A1 (en) 2017-06-29
TWM542875U (zh) 2017-06-01
US9847595B2 (en) 2017-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76882U (zh) 插座电连接器
TWI606653B (zh) 插座電連接器
CN204809444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04633074U (zh) 插头电连接器及插座电连接器
CN204216260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04720605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04858148U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04517007U (zh) 插座电连接器
TWM537745U (zh) 插座電連接器
CN204992033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106356678A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105428854A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104852186A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104852199A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107516781A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104518321A (zh) 插头电连接器
CN104868282A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104682137A (zh) 插头电连接器
CN105449434A (zh) 电连接器
CN204315812U (zh) 防水型插座电连接器
CN204809454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04809498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05069953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05595516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06480825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