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09935U - 一种双工位双主轴加工机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工位双主轴加工机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309935U CN205309935U CN201520714086.4U CN201520714086U CN205309935U CN 205309935 U CN205309935 U CN 205309935U CN 201520714086 U CN201520714086 U CN 201520714086U CN 205309935 U CN205309935 U CN 20530993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mechanism
- clamping
- feed unit
- coordinate
- sup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Turn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双工位双主轴加工机床,双工位双主轴加工机床包括机座,其结构特征是所述机座上设置有用于装夹工件的第一装夹机构和第二装夹机构,第一装夹机构与第二装夹机构相对设置;第一进给机构位于第一装夹机构的旁边,第一夹持盘设置在第一进给机构上;第一加工刀具设置在第一夹持盘上;第二进给机构位于第二装夹机构的旁边,第二夹持盘设置在第二进给机构上;第二加工刀具设置在第二夹持盘上。第一装夹机构设置在第一三坐标进给单元上,第一三坐标进给单元设置在机座上,第一三坐标进给单元包括用于驱动第一装夹机构沿三个互相垂直方向运动的数控直线轴。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加工效率高、加工质量好的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工位双主轴加工机床。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2292082U于2012年07月04日公开了一种双工位双主轴立式加工中心的结构,包括三坐标进给单元、旋转交换工作台,通过一套电气控制系统、液压系统、排屑及冷却过滤系统以及外防护,将旋转交换工作台固定在三坐标进给单元中床身的前部,构成一台完整的专用数控机床;三坐标进给单元有三个互相垂直的数控直线轴,X、Y轴为水平轴,Z轴为竖直轴;X轴是使Y轴、Z轴左右移动的数控直线轴,以实现刀具左右位置的调整;Y轴是使Z轴前后移动的数控直线轴,Y轴垂直于X轴和Z轴,以实现刀具前后不同位置的调整;Z轴平行于刀具轴线方向、是使刀具上下移动的数控直线轴,以实现刀具对工件的切削;旋转交换工作台的B轴为数控回转轴,其回转轴线平行于Z轴,使工作台沿B轴回转,以实现工件加工工位和装卸工位的交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加工效率高、加工质量好的双工位双主轴加工机床,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双工位双主轴加工机床,包括机座,其结构特征是所述机座上设置有用于装夹工件的第一装夹机构和第二装夹机构,第一装夹机构与第二装夹机构相对设置;
第一进给机构位于第一装夹机构的旁边,第一夹持盘设置在第一进给机构上;第一加工刀具设置在第一夹持盘上;
第二进给机构位于第二装夹机构的旁边,第二夹持盘设置在第二进给机构上;第二加工刀具设置在第二夹持盘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装夹机构设置在第一三坐标进给单元上,第一三坐标进给单元设置在机座上,第一三坐标进给单元包括用于驱动第一装夹机构沿三个互相垂直方向运动的数控直线轴。
进一步,所述第一进给机构设置在第二三坐标进给单元上,第二三坐标进给单元设置在机座上,第二三坐标进给单元包括用于驱动第一进给机构沿三个互相垂直方向运动的数控直线轴。
进一步,所述第二装夹机构设置在第三三坐标进给单元上,第三三坐标进给单元设置在机座上,第三三坐标进给单元包括用于驱动第二装夹机构沿三个互相垂直方向运动的数控直线轴。
进一步,所述第二进给机构设置在第四三坐标进给单元上,第四三坐标进给单元设置在机座上,第四三坐标进给单元包括用于驱动第二进给机构沿三个互相垂直方向运动的数控直线轴。
进一步,所述第一装夹机构的转速与第二装夹机构的转速相同。
进一步,所述第一装夹机构的轴线与第二装夹机构的轴线同轴设置。
进一步,所述机座上或者机座的旁边设置有用于取放工件的机械手;
其中,机械手为一个,该机械手位于第一装夹机构的旁边、第二装夹机构的旁边或第一装夹机构与第二装夹机构之间;
或者,机械手包括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第一机械手位于第一装夹机构的旁边,第二机械手位于第二装夹机构的旁边。
进一步,所述机座的旁边还设置有工件转运平台或工件输送带。
一种双工位双主轴加工机床的操作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将工件夹持在第一装夹机构上,第一装夹机构夹持工件的一端,通过装夹在第一夹持盘上的第一加工刀具对工件的中部以及另一端进行加工;
步骤二,通过第一三坐标进给单元驱动第一装夹机构将经过第一次加工后的工件传递到第二装夹机构,由第二装夹机构夹持工件的另一端,通过装夹在第二夹持盘上的第二加工刀具对工件的一端及中部进行加工;
步骤三,在第一装夹机构将经过第一次加工后的工件传递到第二装夹机构之后,第一装夹机构在第一三坐标进给单元的驱动下复位,将另一工件夹持在第一装夹机构上,第一装夹机构夹持另一工件的一端,通过装夹在第一夹持盘上的第一加工刀具对另一工件的中部以及另一端进行加工;
步骤四,重复步骤二至步骤三。
本实用新型中的机座上设置有用于装夹工件的第一装夹机构和第二装夹机构,第一装夹机构与第二装夹机构相对设置;第一进给机构位于第一装夹机构的旁边,第一夹持盘设置在第一进给机构上;第一加工刀具设置在第一夹持盘上;第二进给机构位于第二装夹机构的旁边,第二夹持盘设置在第二进给机构上;第二加工刀具设置在第二夹持盘上;于是,不用操作人员手动操作,即可实现工件的连续加工,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装夹机构的转速与第二装夹机构的转速相同;第一装夹机构的轴线与第二装夹机构的轴线同轴设置;故而,在将工件由第一装夹机构传递到第二装夹机构时,不会出现碰撞或工件掉落的情形,在提高加工效率的基础上,确保了加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在机座上或者机座的旁边设置有用于取放工件的机械手;故而,通过机械手可以实现自动取放工件,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本实用新型在机座的旁边还设置有工件转运平台或工件输送带,通过工件转运平台或工件输送带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加工效率高、加工质量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左视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立体示意图。
图中:1为机座,2为第一装夹机构,3为第一进给机构,4为第一夹持盘,5为第二夹持盘,6为第二进给机构,7为第二装夹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2,本双工位双主轴加工机床,包括机座1,所述机座1上设置有用于装夹工件的第一装夹机构2和第二装夹机构7,第一装夹机构2与第二装夹机构7相对设置;第一进给机构3位于第一装夹机构2的旁边,第一夹持盘4设置在第一进给机构3上;第一加工刀具设置在第一夹持盘4上;第二进给机构6位于第二装夹机构7的旁边,第二夹持盘5设置在第二进给机构6上;第二加工刀具设置在第二夹持盘5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夹机构2设置在第一三坐标进给单元上,第一三坐标进给单元设置在机座1上,第一三坐标进给单元包括用于驱动第一装夹机构2沿三个互相垂直方向运动的数控直线轴。
所述第一进给机构3设置在第二三坐标进给单元上,第二三坐标进给单元设置在机座1上,第二三坐标进给单元包括用于驱动第一进给机构3沿三个互相垂直方向运动的数控直线轴。
所述第二装夹机构7设置在第三三坐标进给单元上,第三三坐标进给单元设置在机座1上,第三三坐标进给单元包括用于驱动第二装夹机构7沿三个互相垂直方向运动的数控直线轴。
所述第二进给机构6设置在第四三坐标进给单元上,第四三坐标进给单元设置在机座1上,第四三坐标进给单元包括用于驱动第二进给机构6沿三个互相垂直方向运动的数控直线轴。
以上的三坐标进给单元,包括第一三坐标进给单元、第二三坐标进给单元、第三三坐标进给单元和第四三坐标进给单元,都具有沿X、Y和Z轴运动的驱动机构,并能带动与其相接的第一装夹机构2、第一进给机构3、第二装夹机构7或第二进给机构6分别沿X、Y和Z轴运动,以实现加工目的。
所述第一装夹机构2的转速与第二装夹机构7的转速相同。
所述第一装夹机构2的轴线与第二装夹机构7的轴线同轴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装夹机构2和第二装夹机构7既可以为三爪装夹机构,也可以为四爪装夹机构。
所述机座1上或者机座1的旁边设置有用于取放工件的机械手。该机械手的设定,可以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机械手为一个,该机械手位于第一装夹机构2的旁边、第二装夹机构7的旁边或第一装夹机构2与第二装夹机构7之间。该第一种情况适应于机座比较小的情形。
第二种情况:机械手包括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第一机械手位于第一装夹机构2的旁边,第二机械手位于第二装夹机构7的旁边。该第二种情况适应于机座比较大的情形。
所述机座1的旁边还设置有工件转运平台或工件输送带。
工作时,可以通过机械手从工件转运平台或工件输送带上取放工件。
一种双工位双主轴加工机床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将工件夹持在第一装夹机构2上,第一装夹机构2夹持工件的一端,通过装夹在第一夹持盘4上的第一加工刀具对工件的中部以及另一端进行加工。
步骤二,通过第一三坐标进给单元驱动第一装夹机构2将经过第一次加工后的工件传递到第二装夹机构7,由第二装夹机构7夹持工件的另一端,通过装夹在第二夹持盘5上的第二加工刀具对工件的一端及中部进行加工。
步骤三,在第一装夹机构2将经过第一次加工后的工件传递到第二装夹机构7之后,第一装夹机构2在第一三坐标进给单元的驱动下复位,将另一工件夹持在第一装夹机构2上,第一装夹机构2夹持另一工件的一端,通过装夹在第一夹持盘4上的第一加工刀具对另一工件的中部以及另一端进行加工。
步骤四,重复步骤二至步骤三。
具体操作时,可以在用于控制加工机床工作的中控器内设置加工工序以及各相关机构的进给量,通过控制软件来操作加工机床的具体动作。中控器能够控制上述的各机构以及各驱动机构工作与否。
Claims (9)
1.一种双工位双主轴加工机床,包括机座(1),其特征是所述机座(1)上设置有用于装夹工件的第一装夹机构(2)和第二装夹机构(7),第一装夹机构(2)与第二装夹机构(7)相对设置;
第一进给机构(3)位于第一装夹机构(2)的旁边,第一夹持盘(4)设置在第一进给机构(3)上;第一加工刀具设置在第一夹持盘(4)上;
第二进给机构(6)位于第二装夹机构(7)的旁边,第二夹持盘(5)设置在第二进给机构(6)上;第二加工刀具设置在第二夹持盘(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双主轴加工机床,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装夹机构(2)设置在第一三坐标进给单元上,第一三坐标进给单元设置在机座(1)上,第一三坐标进给单元包括用于驱动第一装夹机构(2)沿三个互相垂直方向运动的数控直线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双主轴加工机床,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进给机构(3)设置在第二三坐标进给单元上,第二三坐标进给单元设置在机座(1)上,第二三坐标进给单元包括用于驱动第一进给机构(3)沿三个互相垂直方向运动的数控直线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双主轴加工机床,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装夹机构(7)设置在第三三坐标进给单元上,第三三坐标进给单元设置在机座(1)上,第三三坐标进给单元包括用于驱动第二装夹机构(7)沿三个互相垂直方向运动的数控直线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双主轴加工机床,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进给机构(6)设置在第四三坐标进给单元上,第四三坐标进给单元设置在机座(1)上,第四三坐标进给单元包括用于驱动第二进给机构(6)沿三个互相垂直方向运动的数控直线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双主轴加工机床,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装夹机构(2)的转速与第二装夹机构(7)的转速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双主轴加工机床,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装夹机构(2)的轴线与第二装夹机构(7)的轴线同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双主轴加工机床,其特征是所述机座(1)上或者机座(1)的旁边设置有用于取放工件的机械手;
其中,机械手为一个,该机械手位于第一装夹机构(2)的旁边、第二装夹机构(7)的旁边或第一装夹机构(2)与第二装夹机构(7)之间;
或者,机械手包括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第一机械手位于第一装夹机构(2)的旁边,第二机械手位于第二装夹机构(7)的旁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双主轴加工机床,其特征是所述机座(1)的旁边还设置有工件转运平台或工件输送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714086.4U CN205309935U (zh) | 2015-09-15 | 2015-09-15 | 一种双工位双主轴加工机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714086.4U CN205309935U (zh) | 2015-09-15 | 2015-09-15 | 一种双工位双主轴加工机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309935U true CN205309935U (zh) | 2016-06-15 |
Family
ID=56188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714086.4U Active CN205309935U (zh) | 2015-09-15 | 2015-09-15 | 一种双工位双主轴加工机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309935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96115A (zh) * | 2015-09-15 | 2015-12-30 | 中山市睿望达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工位双主轴加工机床及其操作方法 |
CN113084205A (zh) * | 2021-04-22 | 2021-07-09 | 深圳市升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双头加工同轴度车床 |
-
2015
- 2015-09-15 CN CN201520714086.4U patent/CN20530993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96115A (zh) * | 2015-09-15 | 2015-12-30 | 中山市睿望达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工位双主轴加工机床及其操作方法 |
CN113084205A (zh) * | 2021-04-22 | 2021-07-09 | 深圳市升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双头加工同轴度车床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997240B2 (ja) | 複数の刃物台を備える自動旋盤 | |
CN106736630B (zh) | 五面体加工机 | |
CN202763616U (zh) | 一种光学透镜铣磨加工自动装夹机械手装置 | |
CN103801976A (zh) | 自动搬运夹手总成 | |
CN109228767B (zh) | 一种动柱式自动上下料玻璃精雕机及其工作方法 | |
CN102785144A (zh) | 一种光学透镜铣磨加工自动装夹机械手装置 | |
US9751174B2 (en) | Multiple tool changer for machining center | |
JP2019010726A (ja) | 工作物を機械加工する工作機械 | |
CN205309935U (zh) | 一种双工位双主轴加工机床 | |
CN211565082U (zh) | 一种正倒立式车铣复合机床 | |
CN103465110A (zh) | 三主轴立式加工中心机床结构 | |
CN112917155A (zh) | 一种正倒立式车铣复合机床 | |
CN103121176B (zh) | 用于完整加工轴形工件的方法和机床 | |
JPS5856701A (ja) | 工作機械 | |
CN109996630B (zh) | 车床以及用于车削工件的方法 | |
CN201815729U (zh) | 十字轴万向节铣槽装置 | |
CN203711861U (zh) | 一种用于曲面加工的数控立式车床 | |
CN105196115A (zh) | 一种双工位双主轴加工机床及其操作方法 | |
CN203390552U (zh) | 一种金属加工中心机 | |
CN210849441U (zh) | 多工位专用机床 | |
EP0453710A2 (en) | Lathe and grinder apparatus with two or more side-by-side arranged manipulator-interfaced dual-spindle units | |
CN209035623U (zh) | 一种用于线齿轮加工的专用立式数控铣床 | |
CN215701774U (zh) | 一种机床桁架的伺服旋转机械手 | |
CN206795828U (zh) | 带有成品区的自动上料设备 | |
CN210849474U (zh) | 一种十字轴专用的无心外圆磨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