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66395U - 一种修枝机的刀片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修枝机的刀片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266395U CN205266395U CN201521089437.3U CN201521089437U CN205266395U CN 205266395 U CN205266395 U CN 205266395U CN 201521089437 U CN201521089437 U CN 201521089437U CN 205266395 U CN205266395 U CN 20526639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gnate
- pruner
- utility
- blade structure
- mod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41000668709 Dipterocarpus costatus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08425 Protein Deficienc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修枝机的刀片结构,包括刀体及设置于刀体尾部的刀柄,刀体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利齿,刀体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钝齿,钝齿从其根部到外端呈宽度递减的阶梯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工作时能够对粗细程度不同的树枝进行过滤切割,不易卡死,切割效率较高,适用范围较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修枝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修枝机的刀片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修枝机是一种由电机驱动,通过偏心轮将旋转运动转换成上、下刀片往复运动,用来切割各种灌木、绿篱的工具。市场上常见的修枝机刀片,参见图1,其结构通常包括刀体I’、设置于刀体I’尾部的刀柄2’,刀体I’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利齿3’,刀体I’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钝齿4’。安装时将两片相同的刀片叠置在一起,使一个刀片的利齿3’与另一个刀片的钝齿4’接触配合,并通过刀柄2’将叠置后的刀片安装在修枝机的机体上,当切割树枝时,通过利齿3 ’与钝齿4 ’互相配合,以到达切割的目的。
[0003]为了提高切割的效果,现有的修枝机刀片通常是在钝齿4’的两个侧缘对称设置有切割凹部41’,参见图2。这种刀片通过在钝齿4’上设置切割凹部41’,虽然提高了刀片的切割力度,但是在切割过程中却容易因树枝的粗细程度不同,而使树枝卡入切割凹部41’内而造成刀片卡死的现象,不仅降低了切割效率,甚至还易造成电机的损坏,影响了修枝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不易卡死、切割效率较高、适用范围较广的修枝机的刀片结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修枝机的刀片结构,包括刀体及设置于所述刀体尾部的刀柄,所述刀体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利齿,所述刀体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钝齿,所述钝齿从其根部到外端呈宽度递减的阶梯状。
[0007]进一步地,所述钝齿的同一侧边上从所述钝齿的根部到外端依次设置有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台阶通过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台阶相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台阶与所述钝齿的外端端部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台阶。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台阶通过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三台阶相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台阶与所述钝齿的外端端部之间设置有圆弧面。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修枝机的刀片结构,通过将钝齿设置为从其根部到外端呈宽度递减的阶梯状,采用这种结构,工作时能够对粗细程度不同的树枝进行过滤切割。具体地说,切割过程中,较细的树枝可以通过钝齿的根部(宽度较宽,使得钝齿和另一刀片的相应利齿之间的间距相对较小)与利齿配合实现切割,而较粗的树枝则可以通过钝齿的外端(宽度较窄,使得钝齿与相应利齿之间的间距相对较大)与利齿配合实现切割,从而有效避免了刀片出现卡死的现象,不仅提高了切割效率,保护了电机,延长了修枝机的使用寿命,而且还增大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简单合理。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现有修枝机刀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现有修枝机刀片的钝齿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图3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图4的尺寸标注示意图;
[0018]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7是图6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8是图7的尺寸标注示意图。
[0021] 图1至图8中:
[0022] I’、刀体;2’、刀柄;3’、利齿;4’、钝齿;41’、切割凹部;
[0023] 1、刀体;2、刀柄;3、利齿;4、钝齿;5、第一台阶;6、第二台阶;7、第一斜面;8、第三台阶;9、第二斜面;10、圆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5 ]如图3至图8所示的一种修枝机的刀片结构,包括刀体I及设置于刀体I尾部的刀柄2,刀体I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利齿3,刀体I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钝齿4,钝齿4从其根部到外端呈宽度递减的阶梯状。采用上述结构,有效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能够对粗细程度不同的树枝进行过滤切割。
[0026]具体地说,切割过程中,较细的树枝可以通过钝齿4的根部(宽度较宽,使得钝齿4和另一刀片的相应利齿3之间的间距相对较小)与利齿3配合实现切割,而较粗的树枝则可以通过钝齿4的外端(宽度较窄,使得钝齿4与相应利齿3之间的间距相对较大)与利齿3配合实现切割,从而有效避免了刀片出现卡死的现象,不仅提高了切割效率,保护了电机,延长了修枝机的使用寿命,而且还增大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0027] 实施例一:
[0028]参见图3至图5,钝齿4的同一侧边上从钝齿4的根部到外端依次设置有第一台阶5和第二台阶6,优选地,第一台阶5通过第一斜面7与第二台阶6相连接,第一斜面7与第一台阶5之间的夹角α为30〜60度,更具体地说,本实施例优选第一斜面7与第一台阶5之间的夹角α为40度;第一台阶5与第二台阶6之间的横向距离L为I〜3毫米,更具体地说,本实施例优选第一台阶5与第二台阶6之间的横向距离L为2毫米。
[0029]通过设置第一台阶5和第二台阶6,使得本实用新型工作时能够对两种不同粗细的树枝进行切割,有效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通过设置第一斜面7,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工作性能的稳定性。
[0030] 实施例二:
[0031]参见图6至图8,钝齿4的同一侧边上从钝齿4的根部到外端依次设置有第一台阶5、第二台阶6及第三台阶8,优选地,第一台阶5通过第一斜面7与第二台阶6相连接,第一斜面7与第一台阶5之间的夹角α为30〜60度,更具体地说,本实施例优选第一斜面7与第一台阶5之间的夹角α为40度;第一台阶5与第二台阶6之间的横向距离L为I〜3毫米,更具体地说,本实施例优选第一台阶5与第二台阶6之间的横向距离L为2毫米;第二台阶6通过第二斜面9与第三台阶8相连接,第二斜面9与第二台阶6之间的夹角β为30〜60度,更具体地说,本实施例优选第二斜面9与第二台阶6之间的夹角β为40度;第二台阶6与第三台阶8之间的横向距离L’为I〜3毫米,更具体地说,本实施例优选第二台阶6与第三台阶8之间的横向距离L’为2毫米;第三台阶8与钝齿4的外端端部之间设置有圆弧面10。
[0032] 通过设置第三台阶8,进一步地增大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通过设置第二斜面9,也有效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工作性能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圆弧面10,有效避免了划伤手部,安全性能更高。
[003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修枝机的刀片结构,包括刀体及设置于所述刀体尾部的刀柄,所述刀体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利齿,所述刀体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钝齿,其特征在于:所述钝齿从其根部到外端呈宽度递减的阶梯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枝机的刀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钝齿的同一侧边上从所述钝齿的根部到外端依次设置有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修枝机的刀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通过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台阶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修枝机的刀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台阶与所述钝齿的外端端部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台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修枝机的刀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台阶通过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三台阶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修枝机的刀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台阶与所述钝齿的外端端部之间设置有圆弧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089437.3U CN205266395U (zh) | 2015-12-24 | 2015-12-24 | 一种修枝机的刀片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089437.3U CN205266395U (zh) | 2015-12-24 | 2015-12-24 | 一种修枝机的刀片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266395U true CN205266395U (zh) | 2016-06-01 |
Family
ID=56051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1089437.3U Active CN205266395U (zh) | 2015-12-24 | 2015-12-24 | 一种修枝机的刀片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266395U (zh) |
-
2015
- 2015-12-24 CN CN201521089437.3U patent/CN20526639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266395U (zh) | 一种修枝机的刀片结构 | |
CN204443218U (zh) | 一种农机刀盘 | |
CN203708895U (zh) | 修枝机高效切割刀片 | |
CN205020957U (zh) | 倒角刀 | |
CN201986675U (zh) | 一种切丝机刀片 | |
CN202943646U (zh) | 一种带锯齿的美工刀 | |
CN203031713U (zh) | 一种牙签削尖和削纹机 | |
CN202263970U (zh) | 螺杆转子铣刀 | |
CN205324819U (zh) | 错齿刀 | |
CN201543896U (zh) | 一种高强钢棒切断机的动刀 | |
CN204335408U (zh) | 一种嫁接刀 | |
CN204711241U (zh) | 一种采用圆柱刃带后刀面的单晶金刚石刀具 | |
CN203834271U (zh) | 一种分切机用切刀 | |
CN203470991U (zh) | 焊接式双刃外排削钻头 | |
CN201815756U (zh) | 一种超长铰刀 | |
CN203411139U (zh) | 一种折页机刀片 | |
CN203600320U (zh) | 一种商标裁切机的刀片 | |
CN205309340U (zh) | 一种w型聚晶立方氮化硼刀片 | |
CN202037666U (zh) | 一种带红外线瞄准器的刀锯 | |
CN201640401U (zh) | 甘蔗剥叶刀 | |
CN206140634U (zh) | 一种硬质合金圆锯片的锯齿结构 | |
CN204381457U (zh) | 一种可转位双面复合pcbn刀片 | |
CN202607012U (zh) | 加工清根螺纹的硬质合金刀片 | |
CN202952279U (zh) | 一种切藕刀 | |
CN204366139U (zh) | 一种平面加工刀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