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56472U - 一种提高赛车操纵稳定性的空气动力学套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赛车操纵稳定性的空气动力学套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256472U CN205256472U CN201521059177.5U CN201521059177U CN205256472U CN 205256472 U CN205256472 U CN 205256472U CN 201521059177 U CN201521059177 U CN 201521059177U CN 205256472 U CN205256472 U CN 2052564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g
- external member
- fin
- end plate
- empenn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Aerodynamic Tests, Hydrodynamic Tests, Wind Tunnels, And Water Tanks (AREA)
Abstract
一种提高赛车操纵稳定性的空气动力学套件,包括尾翼及前定风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采用上下两片式翼片,且尾翼翼片两端采用大的端板并向下延伸,同时在端板上增加百叶结构,这样的结构可以兼顾风阻与下压力,优化确定基本翼型;充分考虑下压力,设计尾翼和前定风翼整体方案;采用阳模碳纤维敷制工艺,有效减轻套件重量;采用支杆与可调拉索配合固定,提高连接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动力学研究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应用于大学生方程式赛车以提高其操作稳定性的空力动力学套件及其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早在上世纪60年代,F1赛车上就出现了尾翼等空气动力学套件,其目的是增加整车下压力,从而提高赛车操纵稳定性;除尾翼外,F1赛车还装有前定风翼和底部扩散器等空气动力学套件,能够将赛车底部的气流梳理后快速导出,在底部形成低压区,从而使高速行驶的赛车紧贴地面。目前,许多运动型轿车也设计安装有尾翼,又称“尾部扰流器”,主要作用是减少汽车高速行驶时的尾部升力,从而有效解决过度转向以及后轮附着力减少等问题。
自2010年举办第一届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以来,参赛车队逐年增加,近两年多家车队均开展了空气动力学组件的设计,但其在赛事中出现了诸如重量过大、断裂、阻力增加以及安装不稳等问题,而且其所产生的下压力效果随设计方案、制造工艺、安装方法的不同而又较大差别。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提高赛车操纵稳定性的空气动力学套件,从翼型的设计着手,兼顾空气动力学套件的下压力效果和风阻特性,设计赛车前定风翼和尾翼;以轻量化为目标改进制造工艺并提高安装稳固性。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提高赛车操纵稳定性的空气动力学套件,包括尾翼及前定风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采用上下两片式翼片,且尾翼翼片两端采用大端板并向下延伸,同时在大端板上增加百叶结构,所述前定风翼采用一片整体式主翼外加两片分开式襟翼,即主翼两端设有端板,两端板处各增加第一襟翼、第二襟翼上下两片襟翼。
所述翼片前缘半径和后缘半径分别为3mm和0.3mm。
尾翼采用可调长度交叉拉索和碳纤维支杆与车架本体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兼顾风阻与下压力,优化确定基本翼型;充分考虑下压力,设计尾翼和前定风翼整体方案;采用阳模碳纤维敷制工艺,有效减轻套件重量;采用支杆与可调拉索配合固定,提高连接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所采用基本翼型及参数;
图2尾翼结构示意图;
图3前定风翼结构示意图;
图4尾翼固定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2、图3,一种提高赛车操纵稳定性的空气动力学套件,包括尾翼及前定风翼,尾翼采用上下两片式翼片5,且尾翼翼片两端采用大端板6并向下延伸,同时在大端板上增加百叶结构7。翼片5前缘半径和后缘半径分别为3mm和0.3mm。前定风翼采用一片整体式主翼外加两片分开式襟翼,即主翼8两端设有端板12,两端板处各增加第一襟翼9、第二襟翼10上下两片襟翼。第二襟翼10设有开槽11。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1)基本翼型优化设计方案:首先初步设计基本翼型,以典型机翼为基础进行适当修正,采用CFD方法比较不同攻角、翼片前缘与后缘的弧形半径、翼片长度与厚度等参数对空气动力学性能的影响。最终综合风阻和下压力效果,确定各基本参数,单翼型及其参数如图1所示;前缘半径和后缘半径分别为3mm和0.3mm。
(2)尾翼设计方案:所设计单片翼型如图1所示,在优选的单翼型基础上,出于操纵稳定性需求,设计尾翼方案。因为尾翼属于赛车中高度最高的部分,所产生的阻力也是最大的。本实用新型中,尾翼采用了上下两片式翼片5,且尾翼翼片两端采用大的端板6并向下延伸,可以确保在过弯时气流也能稳定的通过翼片,而不至于向两边分散。同时在端板上增加百叶结构7,其作用是给翼尖泄压,减少所产生的涡流。结合尾翼空气动力学性能分析结果以及出于稳定性考虑,尾翼翼片适当增加厚度。尾翼方案如图2所示。
(3)前定风翼设计方案:如图3所示;前定风翼的设计方案除了尽可能产生下压力外,还应该考虑将气流导离轮胎并为前制动盘提供足够的散热气流。本实用新型中,前定风翼方案为一片整体式主翼外加两片分开式襟翼,即主翼8两端设有端板,两端板处各增加第一襟翼9、第二襟翼10上下两片襟翼,相对于两片翼,三片翼产生的翼尖涡流较少。为了有效减少前翼后部的压差梯度,可以在第二襟翼10采用开槽处理。翼型角度应确保不会使翼片失速;所采用翼片间距应确保能够产生足够涡流区。前定风翼方案如图3所示。端板应尽量大,可以确保翼片表面气流运动的稳定性。
(4)加工制造方案:出于轻量化考虑,为了尽可能减轻前定风翼和尾翼的重量,优化尾翼和前定风翼的加工制造工艺,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全碳纤维敷制的加工工艺,具体为:前翼尾翼使用阳模方法,即用碳纤维板或者铝板切割出形状,再采用热线弓切割泡沫,并使用泡沫胶粘接,最终直接在泡沫表面敷碳纤维即可。与端板的固定可以采用预埋螺母或者在内侧直接粘接螺母和垫片。
(5)固定连接方案:考虑空气动力学套件与赛车本体的连接可靠性,本实用新型采用碳纤维支杆2和可调拉索3进行尾翼的固定,将其固接在车架钢管4上;采用螺栓、螺母和吊耳固定前定风翼,尾翼连接固定方案如图4所示:1:尾翼最底层翼片;2:四根碳纤维支杆,连接支撑尾翼与车架;3:两条可调节拉索;4:车架钢管,由图可知,尾翼最底层翼片通地过四根碳纤维支杆和两条可调节拉索与车架钢管固定。
Claims (4)
1.一种提高赛车操纵稳定性的空气动力学套件,包括尾翼及前定风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采用上下两片式翼片,且尾翼翼片两端采用大端板并向下延伸,同时在大端板上增加百叶结构,所述前定风翼采用一片整体式主翼外加两片分开式襟翼,即主翼两端设有端板,两端板处各增加第一襟翼、第二襟翼上下两片襟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赛车操纵稳定性的空气动力学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翼片前缘半径和后缘半径分别为3mm和0.3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赛车操纵稳定性的空气动力学套件,其特征在于:尾翼采用可调长度交叉拉索和碳纤维支杆与车架本体连接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赛车操纵稳定性的空气动力学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襟翼设有开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059177.5U CN205256472U (zh) | 2015-12-18 | 2015-12-18 | 一种提高赛车操纵稳定性的空气动力学套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059177.5U CN205256472U (zh) | 2015-12-18 | 2015-12-18 | 一种提高赛车操纵稳定性的空气动力学套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256472U true CN205256472U (zh) | 2016-05-25 |
Family
ID=55998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1059177.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56472U (zh) | 2015-12-18 | 2015-12-18 | 一种提高赛车操纵稳定性的空气动力学套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25647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80311A (zh) * | 2015-12-18 | 2016-04-13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 一种提高赛车操纵稳定性的空气动力学套件及其设计方法 |
-
2015
- 2015-12-18 CN CN201521059177.5U patent/CN20525647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80311A (zh) * | 2015-12-18 | 2016-04-13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 一种提高赛车操纵稳定性的空气动力学套件及其设计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741228B (zh) | 一种高升阻比可变尾翼的赛车空气动力学套件 | |
CN105905277B (zh) | 一种采用后缘支撑翼的飞行器气动布局 | |
CN108394476B (zh) | 鲨鱼鳍型fsae赛车尾翼 | |
CN101596934B (zh) | 一种翼梢涡扩散装置 | |
CN105480311A (zh) | 一种提高赛车操纵稳定性的空气动力学套件及其设计方法 | |
CN202023688U (zh) | 一种钝尾缘风力机叶片 | |
US20170233065A1 (en) | Curved wingtip for aircraft | |
CN206031758U (zh) | 一种联翼式布局机翼的新型无人机 | |
CN107226140A (zh) | 一种fsae赛车空气动力学套件 | |
CN207826548U (zh) | 一种高效低噪旋翼 | |
CN108974326B (zh) | 一种仿生波浪前缘翼梢小翼装置 | |
CN104742987A (zh) | 一种fsae赛车空气动力学套件 | |
CN101885381A (zh) | 带凹坑的机翼 | |
CN201224495Y (zh) | 150座级干线客机的机翼翼梢小翼 | |
CN109367795A (zh) | 机身双侧进气高速飞行器气动布局 | |
CN106828872B (zh) | 采用支撑尾翼的高后翼高空长航时串列翼飞行器气动布局 | |
CN208149467U (zh) | 鲨鱼鳍型fsae赛车尾翼 | |
CN202953169U (zh) | 一种民用客机的新型匙形融合式翼梢小翼 | |
CN206265174U (zh) | 一种高升阻比可变尾翼的赛车空气动力学套件 | |
CN204488985U (zh) | 一种赛车变截面尾翼 | |
CN205256472U (zh) | 一种提高赛车操纵稳定性的空气动力学套件 | |
CN205633013U (zh) | 一种旋转风轮环量控制型机翼 | |
CN105460087B (zh) | 一种一体化附加侧翼的方程式赛车扩散器 | |
CN109263855B (zh) | 一种采用后缘支撑翼的超大展弦比飞行器气动布局 | |
CN104443344A (zh) | 一种联结翼构型的客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25 Termination date: 2017121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