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39525U - 一种便携起卧式挡车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起卧式挡车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239525U CN205239525U CN201521067096.XU CN201521067096U CN205239525U CN 205239525 U CN205239525 U CN 205239525U CN 201521067096 U CN201521067096 U CN 201521067096U CN 205239525 U CN205239525 U CN 2052395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ffle
- frame
- shaft
- car
- baffle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起卧式挡车器,包含有机架、挡板、操作杆、轴和弹簧,所述机架固定在枕木上,所述挡板底部固定连接一套筒,所述机架上固定设置轴,所述挡板的套筒套设于轴上,所述挡板的迎着矿车出洞方向的一面顶部短棱上固定设置两个滚动轮,所述挡板迎着矿车进洞方向的一面活动连接一凹形操作杆,所述挡板底部的套筒两端与轴之间分别连接有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主要利用了杠杆和弹簧复位来控制挡板的起卧,矿车出洞时推倒挡板,顺利通过后挡板在弹簧的作用下直立复位,防止跑车,矿车进洞时,手压操作杆使挡板平卧,矿车顺利进洞,然后挡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再次直立复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装快捷,成本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挡车器,具体的说是一种便携起卧式挡车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矿山开采深度增加及开采条件的变化,斜井串车提升的工作量也随之不断加重。为防止跑车事故的发生,各斜井都安装了挡车器,主要防止由于断绳,断销,未连挂等原因引起的跑车事故,保证斜井的运输安全。现在普遍使用的挡车器是通过人工操作拉杆实现挡车器的拉起和下放,该装置安装繁琐,成本高,对坏境要求比较高,大面积使用费时费力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起卧式挡车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安装和操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起卧式挡车器,包含有机架、挡板、操作杆、轴和弹簧,所述机架固定在枕木上,所述挡板底部固定连接一套筒,所述机架上固定设置轴,所述挡板的套筒套设于轴上,所述挡板的迎着矿车出洞方向的一面顶部短棱上固定设置两个滚动轮,所述挡板迎着矿车进洞方向的一面活动连接一凹形操作杆,所述挡板底部的套筒两端与轴之间分别连接有复位弹簧。
在矿车出洞方向一侧的下一个枕木上固定安装一对凹形固定装置,所述一对凹形固定装置与机架固定连接。
所述操作杆设置为凹形,其靠近挡板的一端通过铰链与一短钢杆铰接,所述短钢杆的另一端通过固定铰链与挡板铰接,所述操作杆的凹形部分穿过铁轨,操作操作杆将挡板(11)平卧。
本实用新型主要利用了杠杆和弹簧复位来控制挡板的起卧,矿车出洞时推倒挡板,顺利通过后挡板在弹簧的作用下直立复位,防止跑车,矿车进洞时,手压操作杆使挡板平卧,矿车顺利进洞,然后挡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再次直立复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装快捷,成本低,挡车器灵敏度高,符合行业规范要求,有效实现了挡车效果,提高了斜井运输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该便携起卧式挡车器,包含有机架13、挡板11、操作杆14、轴5和弹簧7,所述机架13固定在枕木1上,所述挡板11底部固定连接一套筒,所述机架13上固定设置轴5,所述挡板11的套筒套设于轴5上,所述挡板11的迎着矿车出洞方向的一面顶部短棱上固定设置两个滚动轮6,所述挡板11迎着矿车进洞方向的一面活动连接一凹形操作杆14,所述挡板11底部的套筒两端与轴5之间分别连接有复位弹簧7。
作为优选的方式,在矿车出洞方向一侧的下一个枕木上固定安装一对凹形固定装置3,所述一对凹形固定装置3与机架13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的方式,所述操作杆14设置为凹形,其靠近挡板11的一端通过铰链8与一短钢杆9铰接,所述短钢杆9的另一端通过固定铰链10与挡板11铰接,所述操作杆14的凹形部分穿过铁轨,操作操作杆14将挡板11平卧。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安装过程如下:
选取矩形挡板11,将挡板11底部焊接套筒,将整体套在轴5上,套筒内部镶嵌轴承12;制作机架13,将轴5与机架13配合固定安装,通过固定螺栓将机架13与枕木1固定好,在矿车出洞方向一侧的下一个枕木上固定安装一对凹形固定装置3,并通过固定螺栓4将机架13与其固定,进而增加挡车器整体的稳定性;选取一对相同的滚动轮6,固定安装在挡板11迎着矿车出洞方向的一面顶部短棱上,选取合适的复位弹簧7,分别安装于套筒两端与轴5之间;操作杆14设置为凹形,其凹形部分穿过铁轨,靠近挡板11的一端与短钢杆9铰接,所述短钢杆9的另一端通过固定铰链与挡板11铰接。
矿车出洞时,矿车的前下部作用于滚动轮6将挡板11推倒,继而矿车顺利通过,当矿车通过后,挡板11在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恢复原状,矿车不能向下运动,防止了跑车事故的发生。矿车进洞时,手压操作杆14,使挡板11平卧,让矿车顺利进洞,进洞后挡板11在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恢复原状,可防止矿车跑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稳定性。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便携起卧式挡车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机架(13)、挡板(11)、操作杆(14)、轴(5)和弹簧(7),所述机架(13)固定在枕木(1)上,所述挡板(11)底部固定连接一套筒,所述机架(13)上固定设置轴(5),所述挡板(11)的套筒套设于轴(5)上,所述挡板(11)的迎着矿车出洞方向的一面顶部短棱上固定设置两个滚动轮(6),所述挡板(11)迎着矿车进洞方向的一面活动连接一凹形操作杆(14),所述挡板(11)底部的套筒两端与轴(5)之间分别连接有复位弹簧(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起卧式挡车器,其特征在于,在矿车出洞方向一侧的下一个枕木上固定安装一对凹形固定装置(3),所述一对凹形固定装置(3)与机架(1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起卧式挡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14)设置为凹形,其靠近挡板(11)的一端通过铰链(8)与一短钢杆(9)铰接,所述短钢杆(9)的另一端通过固定铰链(10)与挡板(11)铰接,所述操作杆(14)的凹形部分穿过铁轨(2),操作操作杆(14)将挡板(11)平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067096.XU CN205239525U (zh) | 2015-12-21 | 2015-12-21 | 一种便携起卧式挡车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067096.XU CN205239525U (zh) | 2015-12-21 | 2015-12-21 | 一种便携起卧式挡车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239525U true CN205239525U (zh) | 2016-05-18 |
Family
ID=55938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1067096.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239525U (zh) | 2015-12-21 | 2015-12-21 | 一种便携起卧式挡车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239525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38217A (zh) * | 2015-12-21 | 2016-03-30 | 山东科技大学 | 一种便携起卧式挡车器 |
RU2694881C1 (ru) * | 2018-08-24 | 2019-07-17 |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подвижного состава (АО "ВНИКТИ") | Рычажно-пружи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варианты) и способ закрепления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го подвижного состава |
-
2015
- 2015-12-21 CN CN201521067096.XU patent/CN205239525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38217A (zh) * | 2015-12-21 | 2016-03-30 | 山东科技大学 | 一种便携起卧式挡车器 |
CN105438217B (zh) * | 2015-12-21 | 2019-02-12 | 山东科技大学 | 一种便携起卧式挡车器 |
RU2694881C1 (ru) * | 2018-08-24 | 2019-07-17 |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подвижного состава (АО "ВНИКТИ") | Рычажно-пружи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варианты) и способ закрепления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го подвижного состава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239525U (zh) | 一种便携起卧式挡车器 | |
CN203127614U (zh) | 双重四连杆自动纠偏装置 | |
CN204978646U (zh) | 一种矿用急救担架猴车 | |
CN204173859U (zh) | 双柱龙门举升机用安全锁结构 | |
CN203978449U (zh) | 一种隧道衬砌台车的顶升机构 | |
CN203672586U (zh) | 方向盘抗冲击实验装置 | |
CN105438217B (zh) | 一种便携起卧式挡车器 | |
CN105584507A (zh) | 一种土木工程用拖车 | |
CN204038587U (zh) | 水平型大载荷停止器 | |
CN205293966U (zh) | 一种用于确保手推车能被输送系统正确装夹输送的装置 | |
CN204872497U (zh) | 一种新型压带轮装置 | |
CN103253492A (zh) | 一种皮带抓捕器 | |
CN202575615U (zh) | 电梯轿厢平台的防翻转装置 | |
CN203269264U (zh) | 一种升降机用缓冲装置 | |
CN202967844U (zh) | 一种自动扶梯盖板防盗机构 | |
CN103711090B (zh) | 一种可移动插拔式活动防护栏 | |
CN206633769U (zh) | 扣压式公交车快速逃生安全护栏 | |
CN203742628U (zh) | 单体支柱防倒装置 | |
CN205274548U (zh) | 一种煤输送带支架 | |
CN214943107U (zh) | 一种大型自动流水线护栏支撑架 | |
CN203920990U (zh) | 电动自行车防侧翻支架 | |
CN205275038U (zh) | 一种用于核电的长导向柱运输的支架系统 | |
CN203470472U (zh) | 用于轧机机架的对夹式吊具 | |
CN203372258U (zh) | 复杂运输环境中适应任意坡度且可调限速捕车器 | |
CN206598791U (zh) | 一种可翻转汽车保安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