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08784U - 回流式新风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回流式新风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208784U CN205208784U CN201520826410.1U CN201520826410U CN205208784U CN 205208784 U CN205208784 U CN 205208784U CN 201520826410 U CN201520826410 U CN 201520826410U CN 205208784 U CN205208784 U CN 2052087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fresh air
- air
- treatment unit
- wet treat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流式新风处理系统,包括热湿处理单元以及将经热湿处理单元处理后的一部分空气回流到与空气入口的空气混合后再进入热湿处理单元的回流通道,回流通道与热湿处理单元并排设置且回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热湿处理单元的空气进出口连通,经热湿处理单元处理后的另一部分空气进入后级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新风回流的方法,进行新风的循环处理,大大降低了新风实际处理的焓差,从而实现新风的高效除湿与深度除湿;简单巧妙,效果明显。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流式新风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在空调系统中,新风除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特别是高温高湿地区(夏季),新风除湿的效果与程度,对后级空调机组的运行与控制、对整个空调系统的运行与控制会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同时,新风的深度除湿是空调系统的节能运行的一个重要技术。
而目前,所有的新风除湿系统或新风除湿机组基本都是新风直流的形式,即新风经过前级、后级(或者更多级)传热传质设备(如表冷器、喷淋室、转轮、液体吸附、固体吸附等)后便进入后面的系统。现有的技术仅仅关注了这些传热传质设备本身的效率,而忽略了一个问题:新风要处理到目标状态,其焓差非常大,这种过大的焓差使得设备在运行时,实际上达不到设计计算的状态,即新风直流的经过这些传热传质设备后,实际的传热传质不充分,其终态达不到设计要求或是相差很远。这种问题经常的体现在新风机组设计选型时,往往风量小而需要的制冷量却非常大从而选不到合适的机组或是表冷器的排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回流式新风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回流式新风处理系统,包括热湿处理单元以及将经热湿处理单元处理后的一部分空气回流到与热湿处理单元空气入口的空气混合后再进入热湿处理单元的回流通道,回流通道与热湿处理单元并排设置且回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热湿处理单元的空气进出口连通,经热湿处理单元处理后的另一部分空气进入后级系统,热湿处理单元为一个或串联的多个。
进一步地,回流通道上设置有调节机构或回流风机。
进一步地,热湿处理单元为表面式换热器(包括水介质、制冷剂介质、蒸汽介质)、液体喷淋式传热传质设备(包括喷水、各种吸湿溶液)、固体吸收式传热传质设备、热管式换热器、电热器或转轮。
进一步地,新风处理系统与壳体安装时,回流通道与热湿处理单元均内设于壳体内部,或者回流通道外置于壳体外。
进一步地,后级系统包括均流、过滤、消声、除菌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新风回流的方法,进行新风的循环处理,大大降低了新风实际处理的焓差,从而实现新风的高效除湿与深度除湿;简单巧妙,效果明显;回流新风与室外新风混合后,达到了一个中间状态,这样就缩小了处理前与处理后的焓差,比如回流风量与新风量之比是1:1,处理焓差就降为原来的一半,这样就明显提高了热湿处理的效率和处理的深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a中,室外新风经机组处理后,一部分回流到室外新风入口;图b中,室外新风经两台(或多台)机组串接处理后,一部分回流到前级新风机的室外新风入口处;
图3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6、图7是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21.第一表冷器,22.第二表冷器,31.前表冷器,32.前挡水板,33.后表冷器,34.后挡水板,35.送风机,36.回流风机,37.调节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如图2示,热湿处理单元均采用目前常用的普通新风机组。图a中,室外新风经机组处理后,一部分回流到室外新风入口;图b中,室外新风经两台(或多台)机组串接处理后,一部分回流到前级新风机的室外新风入口处。
实施例2
如图3示,热湿处理单元采用目前常用的深度除湿新风机组。新风经机组处理后,一部分回流到室外新风入口。第一表冷器21为水表冷器,第二表冷器22为氟表冷器(即采用制冷循环的蒸发器)。
实施例3
如图4示,回流式深度除湿新风机是回流式新风系统的一个集成实例。室外新风经过滤等功能段处理后,与回流新风在混合室内混合,温度与含湿量均达了一个较低的状态,然后进入前表冷器31进行降温除湿,再经前挡水板32挡水后进入后表冷器33,在后表冷器33中进一步降温除湿,再经后挡水板34挡水后进入风机段;风机段内的新风一部分由送风机35送入到后级功能段,另一部分由回流风机36经调节机构37送回到混合室内。回流风的风量可由回流风机36变频调节或调节机构37进行调节。前表冷器31是水表冷器,后表冷器33是氟表冷器。
实施例4
如图5示,与实施例3相比,只采用送风机,没有回流风机。在压力作用下,部分降温除湿后的新风由风量调节机构调节后回流到混合室。这样做的不利之处是送风机需要承担所有压头下的全部风量,这不利于节能。如果新风机组承担的压头并不大时,就可以采用此简化的形式。
实施例5
当把回流通道外置时,又可以有如图6、7所示的两种形式。外置的风管、调节机构、回流风机可以在施工时现场安装,而无需在工厂加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直流式新风除湿机相比,回流混合明显降低了新风处理的焓差。例如:南京地区的夏季空调工况,室外空调计算干球温度是34.9℃,室外空调计算湿球温度是28.1℃,如果要将新风深度除湿到11℃,95%相对湿度状态,则焓差约为59.1kJ/kg。当采用两级表冷时,平均每级表冷焓差接近30kJ/kg,实践表明,表冷器的处理最佳焓差为15kJ/kg左右或更小,所以现有直流式的新风除湿机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当采用1:1回流技术时,回流混合后需要处理的焓差为原来的一半,即29.6kJ/kg,再经过两级表冷,则每级表冷焓差不到15kJ/kg,如果回流量再大,则这个焓差会更小,从而使表冷器处于最佳的降温除湿状态。
与此同时,回流风量是可调的,当室外状态改变时,可以通过调整回流风量来适应这种变化,以使降温除湿设备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5)
1.一种回流式新风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热湿处理单元以及将经热湿处理单元处理后的一部分空气回流到与热湿处理单元空气入口的空气混合后再进入热湿处理单元的回流通道,回流通道与热湿处理单元并排设置且回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热湿处理单元的空气进出口连通,经热湿处理单元处理后的另一部分空气进入后级系统,热湿处理单元为一个或串联的多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流式新风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回流通道上设置有调节机构或回流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流式新风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热湿处理单元为表面式换热器、液体喷淋式传热传质设备、固体吸收式传热传质设备、热管式换热器、电热器或转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流式新风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新风处理系统与壳体安装时,回流通道与热湿处理单元均内设于壳体内部,或者回流通道外置于壳体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流式新风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后级系统包括均流、过滤、消声、除菌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826410.1U CN205208784U (zh) | 2015-10-23 | 2015-10-23 | 回流式新风处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826410.1U CN205208784U (zh) | 2015-10-23 | 2015-10-23 | 回流式新风处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208784U true CN205208784U (zh) | 2016-05-04 |
Family
ID=55846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82641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08784U (zh) | 2015-10-23 | 2015-10-23 | 回流式新风处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20878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32285A (zh) * | 2019-08-26 | 2021-03-02 |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通风除湿一体机、通风除湿方法及风力发电机组 |
CN114396651A (zh) * | 2017-08-18 | 2022-04-2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立式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2015
- 2015-10-23 CN CN201520826410.1U patent/CN20520878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396651A (zh) * | 2017-08-18 | 2022-04-2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立式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CN112432285A (zh) * | 2019-08-26 | 2021-03-02 |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通风除湿一体机、通风除湿方法及风力发电机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91646B (zh) | 蒸发制冷冷水机组 | |
CN205655422U (zh) | 相变换热和压缩制冷复合冷却系统 | |
CN202204076U (zh) | 一种适用于动物房的热回收型空调箱 | |
CN205065912U (zh) | 适用于数据中心的热管-热回收型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 |
CN204084700U (zh) | 适用于机房大小环境的转轮与蒸发冷却机组结合的空调 | |
CN104197447B (zh) | 转轮除湿与蒸发冷却相结合的机房大小环境空调系统 | |
CN103953988B (zh) | 压入管式逆流露点间接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联合空调机组 | |
CN104676782B (zh) | 一种多级叉流的溶液调湿空气处理装置 | |
CN107166585A (zh) | 一种深井水与蒸发冷却相结合的空调系统 | |
CN205316557U (zh) | 一种双板双冷源智能新风机组 | |
CN203116206U (zh) | 立管式模块化蒸发冷却冷水机组 | |
CN205119549U (zh) | 多功能热泵型蒸发式冷凝空调机组 | |
CN104613574A (zh) | 基于能量梯级利用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 |
CN105020807B (zh) | 过冷型热泵式溶液调湿与蒸发冷却复合的空调系统 | |
CN207778663U (zh) | 适用于数据中心的立管式间接蒸发自然冷却供冷系统 | |
CN104374028A (zh) | 蒸发冷一体机双系统机组 | |
CN204329216U (zh) | 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相结合的一体化空调机组 | |
CN205208784U (zh) | 回流式新风处理系统 | |
CN205505259U (zh) | 蒸发冷却-机械制冷联合的数据机房用节能型空调系统 | |
CN202149571U (zh) | 一种新风机组 | |
CN105588244A (zh) | 立式多级吸附式新风处理塔 | |
CN103292398B (zh) | 一种集成吹风型空调与辐射末端复合空调系统 | |
CN205980700U (zh) | 高效热回收的热闪干系统 | |
CN212108844U (zh) | 基于转轮式热回收、间接蒸发冷却及机械制冷的空调机组 | |
CN205747257U (zh) | 立式多级吸附式新风处理塔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04 Termination date: 2019102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