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89569U - 锁闭器 - Google Patents

锁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89569U
CN205189569U CN201520897541.9U CN201520897541U CN205189569U CN 205189569 U CN205189569 U CN 205189569U CN 201520897541 U CN201520897541 U CN 201520897541U CN 205189569 U CN205189569 U CN 2051895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draw
rotating shaft
square
fixture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9754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詹立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ianmao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ianmao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ianmao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ianmao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9754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895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895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895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闭器。锁闭器包括:设有第一卡槽的微通风锁块;设有配合槽及第二卡槽的导正块;传动杆包括功能段及锁闭段,功能段包括瘦长部及长孔部,瘦长部用于容置于配合槽内,长孔部上设有长孔及配合件,以通过执手手柄控制传动杆沿其轴向往复移动,锁闭段上设有与一锁块可拆卸连接的锁点;拉杆一端通过第一转轴固定于靠近瘦长部的锁闭段上,另一端设有与第一卡槽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卡块,拉杆的中部设有与第二卡槽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卡块;连接杆一端转动连接于拉杆上,且其位于拉杆上的连接点位于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之间,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设于长孔上,第二转轴能沿传动杆的轴向在长孔内往复移动。上述锁闭器能使门或窗处于微通风状态。

Description

锁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门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锁闭器。
背景技术
在建筑门窗技术领域,需要用到锁闭器来实现门窗的平开(门窗打开状态,室内与室外可以快速换气)及锁闭(门窗处于关闭状态,可以认为室内与室外不换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门窗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希望门窗能处于多种状态以满足不同的需求,而现有的锁闭器通常只能使得门窗处于平开及锁闭这两种状态下。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实现微通风的锁闭器。
一种锁闭器,所述锁闭器用于安装于门或窗上,所述门或窗包括框架及用于封堵所述框架的活动页,所述框架上设有至少两个锁块,并呈直线间隔排布,所述活动页上设有可旋转的执手手柄,所述执手手柄一端设有拨动件;
所述锁闭器包括:
微通风锁块,用于设于所述框架上,并位于所述锁块之间,所述微通风锁块上设有第一卡槽;
导正块,用于设于所述活动页上,所述导正块相对的两表面上分别设有配合槽及第二卡槽,所述配合槽及所述第二卡槽的延伸方向相同;以及
传动件,包括传动杆、拉杆及连接杆;
其中,所述传动杆包括位于中间的功能段及位于两端的锁闭段,所述功能段包括瘦长部及长孔部,所述瘦长部用于容置于所述配合槽内,所述长孔部上设有沿所述传动杆的轴向延伸的长孔以及与所述拨动件配合的配合件,以通过所述执手手柄控制所述传动杆沿其轴向往复移动,每一锁闭段上设有用于与一锁块可拆卸连接的锁点;
所述拉杆一端通过第一转轴固定于靠近所述瘦长部的锁闭段上,另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槽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卡块,且所述第一卡块能在所述第一卡槽内沿所述第一卡槽的轴向往复移动,所述拉杆的中部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卡槽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卡块,且所述第二卡块能在所述第二卡槽内沿所述第二卡槽的轴向往复移动;
所述连接杆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拉杆上,且其位于所述拉杆上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第二卡块之间,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活动连接于所述长孔处,所述第二转轴能沿所述传动杆的轴向在所述长孔内往复移动。
上述锁闭器能实现锁闭、微通风及平开三个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如下特征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配合槽与所述第二卡槽连通;以及
所述配合件位于所述长孔与所述瘦长部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如下特征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拨动件为拨叉,所述配合件为拨钉;以及
所述第一卡块为工字钉,所述第二卡块为铆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正块一侧内陷形成与所述第二卡槽连通的缺口,以便所述第二卡块通过所述缺口进入所述第二卡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如下特征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传动件还包括第一配件组,所述第一配件组包括第一胶垫圈及弹簧,所述第一转轴一端设有第一帽体部,所述第一胶垫圈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胶垫圈上,所述弹簧穿设于所述传动杆上,所述拉杆穿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并卡于所述第一帽体部与所述弹簧之间;
所述传动件还包括第二配件组,所述第二配件组包括第二胶垫圈及第二胶垫片,所述第二胶垫圈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胶垫片套设于所述第二胶垫圈上,所述第二转轴一端设有第二帽体部,所述第二胶垫圈穿设于所述长孔内,所述传动杆位于所述第二帽体部与所述第二胶垫片之间,所述第二转轴穿设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并使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二胶垫片远离所述第二帽体部的一侧;以及
所述连接杆通过第三转轴与所述拉杆连接,所述第三转轴一端设有第三帽体部,所述锁闭器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三转轴上的第一胶垫片,所述第三转轴穿设于所述连接杆上,且所述第一胶垫片与所述第三帽体部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杆的两侧,所述第三转轴穿设所述拉杆的中部上,并使所述拉杆位于所述第一胶垫片远离所述第三帽体部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及所述第三转轴均为铆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如下特征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微通风锁块包括第一方块及第二方块,所述第一方块一端内陷形成第一U形槽,所述第二方块一端内陷形成第二U形槽,所述第一方块与所述第二方块层叠设置,所述第一方块远离所述第一U形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方块远离所述第二U形槽的一端为所述微通风锁块的两端,所述第一U形槽与所述第二U形槽相对设置,并构成所述微通风锁块的第一卡槽;以及
所述导正块包括方块状本体、第一横条及第二横条,所述方块状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一横条及所述第二横条间隔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上,并形成所述配合槽,所述第二表面上形成有所述第二卡槽,所述方块状本体具有功能侧,所述功能侧位于所述第二横条远离所述第一横条的一侧之外,所述功能侧内陷形成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且与所述第二卡槽连通的缺口,以便所述第二卡块通过所述缺口进入所述第二卡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块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方块的宽度,所述第一方块远离所述第二方块的表面为第一安装表面,所述第一方块远离所述第一U形槽的一端为第一固定端,所述第二方块靠近所述第一方块的表面为第二安装表面,所述第二方块远离所述第二U形槽的一端为第二固定端;
所述第二卡槽将所述方块状本体位于所述第二横条之外的部分划分为两个凸耳;
所述锁闭器还包括固定件组,所述固定件组包括第一固定柱、固定块、第二固定柱及第三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端中,且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安装表面并固定于所述框架上,所述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二安装表面上,所述第二固定柱穿设于所述第二固定端中,且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块且露出部分用于固定于所述框架上;所述第三固定柱穿设于所述凸耳中,且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表面并固定于所述活动页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柱为沉头自攻螺钉,所述第二固定柱为沉头机丝,所述第三固定柱为内六角丝机。
一种锁闭器,所述锁闭器用于安装于门或窗上,所述门或窗包括框架及用于封堵所述框架的活动页;
所述锁闭器包括:
至少两个锁块,用于设于所述框架上,并呈直线间隔排布;
微通风锁块,用于设于所述框架上,并位于所述锁块之间,所述微通风锁块上设有第一卡槽;
导正块,用于设于所述活动页上,所述导正块相对的两表面上分别设有配合槽及第二卡槽,所述配合槽及所述第二卡槽的延伸方向相同;
执手手柄,用于与所述活动页可转动连接,所述执手手柄一端设有拨动件;以及
传动件,包括传动杆、拉杆及连接杆;
其中,所述传动杆包括位于中间的功能段及位于两端的锁闭段,所述功能段包括瘦长部及长孔部,所述瘦长部用于容置于所述配合槽内,所述长孔部上设有沿所述传动杆的轴向延伸的长孔以及与所述拨动件配合的配合件,以通过所述执手手柄控制所述传动杆沿其轴向往复移动,每一锁闭段上设有用于与一锁块可拆卸连接的锁点;
所述拉杆一端通过第一转轴固定于靠近所述瘦长部的锁闭段上,另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槽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卡块,且所述第一卡块能在所述第一卡槽内沿所述第一卡槽的轴向往复移动,所述拉杆的中部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卡槽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卡块,且所述第二卡块能在所述第二卡槽内沿所述第二卡槽的轴向往复移动;
所述连接杆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拉杆上,且其位于所述拉杆上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第二卡块之间,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活动连接于所述长孔处,所述第二转轴能沿所述传动杆的轴向在所述长孔内往复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锁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锁闭器的分解图;
图3为图1中的微通风锁块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导正块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导正块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锁闭器进行进一步描述。
如图1及图2所示,一实施方式的锁闭器10,包括微通风锁块12、导正块14、传动件16及固定件组18。其中,固定件组18包括第一固定柱18a、固定块18b、第二固定柱18c及第三固定柱18d。
锁闭器10用于安装于门或窗上。门或窗包括框架及用于封堵框架的活动页。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活动页一侧与框架的一侧可转动连接。活动页通常会自带可旋转的执手手柄,此时,上述锁闭器10可以不包括执手手柄,只需在执手手柄一端设置拨动件即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门或窗上没有预先设置可旋转的执手手柄时,上述锁闭器10也可以包括可旋转的执手手柄。
框架上设有至少两个锁块,多个锁块呈直线间隔排布。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窗扇为例,窗扇的框架上自带有两个锁块,从而上述锁闭器10可以不包括锁块。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门或窗上没有预先设置锁块时,上述锁闭器10也可以包括锁块。
如图1-3所示,微通风锁块12用于设于框架上,并位于锁块之间。微通风锁块12上设有第一卡槽12a。其中,微通风锁块12通过第一固定柱18a固定于框架上。固定块18b位于微通风锁块12靠近框架的一侧上,第二固定柱18c穿设于微通风锁块12中,且其一端穿过固定块18b且露出部分用于固定于框架上,另一端用于与拉杆200接触。也即微通风锁块12通过第一固定柱18a及第二固定柱18c固定于框架上。
如图2、图4及图5所示,导正块14用于设于活动页上。导正块14相对的两表面上分别设有配合槽14a及第二卡槽14b,配合槽14a及第二卡槽14b的延伸方向相同。其中,导正块14通过第三固定柱18d固定于活动页上。
传动件16包括传动杆100、拉杆200、连接杆300、第一配件组400、第二配件组500及第三配件组600。
传动杆100用于设于活动页上,且其上的一段位于配合槽14a内。通过第一配件组400使得拉杆200一端与传动杆100可转动连接。通过第二配件组500使得连接杆300一端与传动杆100可转动连接,且第二配件组500能沿传动杆100的轴向往复移动。通过第三配件组600使得拉杆200与连接杆300可转动连接。从而传动杆100、拉杆200及连接杆300三者配合能相对转动并形成三角形的轮廓,具体如图1所示。传动杆100、拉杆200及连接杆300三者也能相对转动并重合形成直线的轮廓,此时,传动杆100、拉杆200、连接杆300、微通风锁块12及导正块14形成直线的轮廓。
在本实施方式中,传动杆100包括位于中间的功能段110及位于两端的锁闭段120。功能段110用于与执手手柄、导正块14、拉杆200及连接杆300连接,锁闭段120用于与锁块连接。
功能段110包括瘦长部112及长孔部114。瘦长部112用于容置于配合槽14a内。长孔部114上设有沿传动杆100的轴向延伸的长孔1142以及与拨动件配合的配合件1144,以通过执手手柄控制传动杆100沿其轴向往复移动。也即使得瘦长部112可以在配合槽14a内沿传动杆100的轴向往复移动。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配合件1144位于长孔1142与瘦长部112之间。拨动件为拨叉,配合件1144为拨钉。
每一锁闭段120上设有用于与一锁块可拆卸连接的锁点122。也即锁点122能进入锁块以达成锁扣状态,也能从锁块中出来以达成解锁状态。锁扣状态下,活动页与框架锁合,无法开启活动页;解锁状态下,可相对框架转动活动页,以开启活动页使活动页处于微通风状态或平开状态。
拉杆200一端通过第一配件组400固定于靠近瘦长部112的锁闭段120上,另一端设有用于与第一卡槽12a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卡块210,且第一卡块210能在第一卡槽12a内沿第一卡槽12a的轴向往复移动。也即第一卡块210可以进入第一卡槽12a内,可以从第一卡槽12a中出来。而当传动杆100、拉杆200、连接杆300及微通风锁块12重合,且瘦长部112在配合槽14a内沿传动杆100的轴向往复移动时,第一卡块210可以在第一卡槽12a内沿传动杆100的轴向往复移动。
拉杆200的中部设有用于与第二卡槽14b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卡块220,且第二卡块220能在第二卡槽14b内沿第二卡槽14b的轴向往复移动。也即第二卡块220可以进入第二卡槽14b内,也可以从第二卡槽14b中出来。而当传动杆100、拉杆200、连接杆300及微通风锁块12三者重合,且瘦长部112在配合槽14a内沿传动杆100的轴向往复移动时,第二卡块220可以在第二卡槽14b内沿传动杆100的轴向往复移动。
连接杆300一端转动连接于拉杆200上,且其位于拉杆200上的连接点位于第一卡块210与第二卡块220之间,另一端通过第二配件组500活动连接于传动杆100的长孔1142处。当以410为轴心相对100转动200时,300另一端(也即500)可沿传动杆100的轴向在长孔1142内移动。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卡块210为工字钉,第二卡块220为铆钉。
第一配件组400包括第一转轴410、第一胶垫圈420及弹簧430。第一转轴410一端设有第一帽体部(图未标)。第一胶垫圈420套设于第一转轴410上。弹簧430套设于第一胶垫圈420上。弹簧430穿设于传动杆100上。拉杆200穿设于第一转轴410上并卡于第一帽体部与弹簧430之间,由此实现拉杆200的该相应一端与传动杆100的转动连接。
第二配件组500包括第二转轴510、第二胶垫圈520及第二胶垫片530。第二转轴510一端设有第二帽体部(图未标)。第二胶垫圈520套设于第二转轴510上。第二胶垫片530套设于第二胶垫圈520上。第二胶垫圈520穿设于长孔1142内,传动杆100位于第二帽体部与第二胶垫片530之间。第二转轴510穿设连接杆300的一端,并使连接杆300位于第二胶垫片530远离第二帽体部的一侧,由此实现连接杆300一端与传动杆100的转动连接,且使得当传动杆100、拉杆200及连接杆300形成三角形时,第二转轴510能沿传动杆100的轴向在长孔1142内往复移动。
第三配件组600包括第三转轴610及第一胶垫片620。第三转轴610一端设有第三帽体部(图未标)。第一胶垫片620套设于第三转轴610上。第三转轴610穿设于连接杆300上,且第一胶垫片620与第三帽体部分别位于连接杆300的两侧。第三转轴610穿设拉杆200的中部,并使拉杆200位于第一胶垫片620远离第三帽体部的一侧,由此实现拉杆200的中部与连接杆300的转动连接。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转轴410、第二转轴510及第三转轴610均为铆钉。
进一步,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微通风锁块12包括第一方块12b及第二方块12c。第一方块12b一端内陷形成第一U形槽(图未标),第二方块12c一端内陷形成第二U形槽(图未标)。第一方块12b及第二方块12c层叠设置,第一方块12b远离第一U形槽的一端与第二方块12c远离第二U形槽的一端为微通风锁块12的两端。第一U形槽与第二U形槽相对设置,并构成微通风锁块12的第一卡槽12a。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块12b的宽度小于第二方块12c的宽度。第一方块12b远离第二方块12c的表面为第一安装表面12d,第一方块12b远离第一U形槽的一端为第一固定端12e。第二方块12c靠近第一方块12b的表面为第二安装表面12f,第二方块12c远离第二U形槽的一端为第二固定端12g。
第一固定柱18a穿设于第一固定端12e上形成的孔12h中,且一端穿过第一安装表面12d并固定于框架上。固定块18b位于第二安装表面12f上。第二固定柱18c穿设于第二固定端12g中,且一端穿过固定块18b且露出部分用于固定于框架上。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柱18a为沉头自攻螺钉,第二固定柱18c为沉头机丝。
进一步,如图4及图5所示,第二卡槽14b与配合槽14a连通。
进一步,导正块14一侧内陷形成与第二卡槽14b连通的缺口14c,以便第二卡块220通过缺口14c进入第二卡槽14b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借助外力提升拉杆200相对于导正块14的高度,进而提高第二卡块220相对于导正块14的高度,从而使得第二卡块220可以从第二卡槽14b的上方进入第二卡槽14b,此时,缺口14c可以省略。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导正块14包括方块状本体14d、第一横条14e及第二横条14f。方块状本体14d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14g及第二表面14h。第一横条14e及第二横条14f间隔设于第一表面14g上,并形成配合槽14a。第二表面14h上形成有第二卡槽14b。
与配合槽14a连通且正对的连通孔14f。方块状本体14d具有功能侧14i,功能侧14i位于第二横条14f远离第一横条14e的一侧之外。功能侧14i内陷形成缺口14c。具体的,缺口14c贯穿第一表面14g及第二表面14h且与第二卡槽14b连通。
缺口14c将方块状本体14d位于第二横条14f之外的部分划分为两个凸耳14j。第三固定柱18d穿设于凸耳14j中,且一端穿过第一表面14g并固定于活动页上。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固定柱18d为内六角丝机。
使用上述锁闭器10时,通过执手手柄来调节门或窗的锁闭状态、平开状态及微通风状态。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窗户的活动页的上侧转动连接框架的上侧为例进行说明。此种情况下,活动页的下侧使得被拉动以靠近或远离操作者,从而以使框架呈闭合或开启状态。锁闭器10的导正块14及传动件16安装在活动页的右侧,微通风锁块12及锁块安装在框架的右侧。当旋转执手手柄至向下位置时(处于六点钟位置),锁闭器10处于锁闭状态;当向上旋转执手手柄至水平位置时(处于九点钟位置),锁闭器10处于微通风状态;当继续向上旋转执手手柄至向上位置时(处于十二点钟位置)时,锁闭器10处于平开状态。
通常窗的初始状态为锁闭状态,此时,执手手柄位置向下。当需要在锁闭、微通风及平开状态之间转换时,旋转执手手柄,传动杆100即相对于导正块14会产生移动。具体如下:
当锁闭器10处于锁闭状态时,锁点122进入锁块内,与锁块连接,拉杆200与传动杆100重合,第二转轴510与长孔1142远离瘦长部112的一端接触,连接杆300及配合槽14a的槽底位于拉杆200与传动杆100之间,瘦长部112靠近长孔1142的一端与导正块14接触,第一卡块210位于第一卡槽12a内的一端(靠近固定块18b的一端,也即第二U形槽的槽底),第二卡块220位于第二卡槽14b内,且第二卡块220与缺口14c错位(也即不能通过相对传动杆100正常转动拉杆200使得第二卡块220从第二卡槽14b内出来),此时,拉杆200不与微通风锁块12连接。在锁闭状态,不能开启门或窗。
当从锁闭状态向微通风状态转换时,旋转执手手柄,传动杆100相对于导正块14移动,锁点122与锁块分离。当执手手柄位于水平位置后,第一卡块210位于第一卡槽12a内的另一端(远离固定块18b的一端,也即第二U形槽的开口端),第二卡块220与缺口14c正对。拉动拉杆200,第二卡块220从缺口14c处出来,使得传动杆100、拉杆200及连接杆300形成三角形,此时第二转轴510与长孔1142靠近瘦长部112的一端接触。推动门或窗的活动页,使得门或窗开启一定的缝隙后,此时,第一卡块210位于第一卡槽12a两端之间的任一位置或者位于靠近固定块18b的一端(也即第一卡块210往回移动,第一卡块210越靠近固定块18b,开启的缝隙越大)。当缺口14c省略时,此时可以通过外力,使第二卡块220从第二卡槽14b内出来。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当门或窗处于微通风状态时,门或窗能开启的最大缝隙为9厘米左右。
当从微通风状态向平开状态转换时,先在外力的作用下,使得门或窗关闭从而使得传动杆100与拉杆200重合,在此过程中,传动杆100与导正块14之间没有相对移动,第一卡块210能回到远离固定块18b的一端处,第二卡块220能从缺口14c处进入第二卡槽14b中,进而传动杆100与拉杆200能重合。再旋转执手手柄,使传动杆100相对于导正块14移动,当执手手柄位于向上位置后,导正块14与瘦长部112远离长孔1142的一端接触,第一卡块210从第一卡槽12a中(第二U形槽的开口端)出来,此时为平开状态。在平开状态下,门或窗可以完全打开。
上述微通风锁块12的结构采用配合型材槽口快速安装设计,安装方便且位置可调。上述导正块14的结构配合型材槽口,并采用内六角丝机固定,方便调节安装位置又不会损坏型材。因此上述锁闭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锁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闭器用于安装于门或窗上,所述门或窗包括框架及用于封堵所述框架的活动页,所述框架上设有至少两个锁块,并呈直线间隔排布,所述活动页上设有可旋转的执手手柄,所述执手手柄一端设有拨动件;
所述锁闭器包括:
微通风锁块,用于设于所述框架上,并位于所述锁块之间,所述微通风锁块上设有第一卡槽;
导正块,用于设于所述活动页上,所述导正块相对的两表面上分别设有配合槽及第二卡槽,所述配合槽及所述第二卡槽的延伸方向相同;以及
传动件,包括传动杆、拉杆及连接杆;
其中,所述传动杆包括位于中间的功能段及位于两端的锁闭段,所述功能段包括瘦长部及长孔部,所述瘦长部用于容置于所述配合槽内,所述长孔部上设有沿所述传动杆的轴向延伸的长孔以及与所述拨动件配合的配合件,以通过所述执手手柄控制所述传动杆沿其轴向往复移动,每一锁闭段上设有用于与一锁块可拆卸连接的锁点;
所述拉杆一端通过第一转轴固定于靠近所述瘦长部的锁闭段上,另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槽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卡块,且所述第一卡块能在所述第一卡槽内沿所述第一卡槽的轴向往复移动,所述拉杆的中部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卡槽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卡块,且所述第二卡块能在所述第二卡槽内沿所述第二卡槽的轴向往复移动;
所述连接杆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拉杆上,且其位于所述拉杆上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第二卡块之间,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活动连接于所述长孔处,所述第二转轴能沿所述传动杆的轴向在所述长孔内往复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特征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配合槽与所述第二卡槽连通;以及
所述配合件位于所述长孔与所述瘦长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特征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拨动件为拨叉,所述配合件为拨钉;以及
所述第一卡块为工字钉,所述第二卡块为铆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正块一侧内陷形成与所述第二卡槽连通的缺口,以便所述第二卡块通过所述缺口进入所述第二卡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特征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传动件还包括第一配件组,所述第一配件组包括第一胶垫圈及弹簧,所述第一转轴一端设有第一帽体部,所述第一胶垫圈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胶垫圈上,所述弹簧穿设于所述传动杆上,所述拉杆穿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并卡于所述第一帽体部与所述弹簧之间;
所述传动件还包括第二配件组,所述第二配件组包括第二胶垫圈及第二胶垫片,所述第二胶垫圈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胶垫片套设于所述第二胶垫圈上,所述第二转轴一端设有第二帽体部,所述第二胶垫圈穿设于所述长孔内,所述传动杆位于所述第二帽体部与所述第二胶垫片之间,所述第二转轴穿设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并使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二胶垫片远离所述第二帽体部的一侧;以及
所述连接杆通过第三转轴与所述拉杆连接,所述第三转轴一端设有第三帽体部,所述锁闭器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三转轴上的第一胶垫片,所述第三转轴穿设于所述连接杆上,且所述第一胶垫片与所述第三帽体部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杆的两侧,所述第三转轴穿设所述拉杆的中部上,并使所述拉杆位于所述第一胶垫片远离所述第三帽体部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及所述第三转轴均为铆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特征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微通风锁块包括第一方块及第二方块,所述第一方块一端内陷形成第一U形槽,所述第二方块一端内陷形成第二U形槽,所述第一方块与所述第二方块层叠设置,所述第一方块远离所述第一U形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方块远离所述第二U形槽的一端为所述微通风锁块的两端,所述第一U形槽与所述第二U形槽相对设置,并构成所述微通风锁块的第一卡槽;以及
所述导正块包括方块状本体、第一横条及第二横条,所述方块状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一横条及所述第二横条间隔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上,并形成所述配合槽,所述第二表面上形成有所述第二卡槽,所述方块状本体具有功能侧,所述功能侧位于所述第二横条远离所述第一横条的一侧之外,所述功能侧内陷形成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且与所述第二卡槽连通的缺口,以便所述第二卡块通过所述缺口进入所述第二卡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块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方块的宽度,所述第一方块远离所述第二方块的表面为第一安装表面,所述第一方块远离所述第一U形槽的一端为第一固定端,所述第二方块靠近所述第一方块的表面为第二安装表面,所述第二方块远离所述第二U形槽的一端为第二固定端;
所述第二卡槽将所述方块状本体位于所述第二横条之外的部分划分为两个凸耳;
所述锁闭器还包括固定件组,所述固定件组包括第一固定柱、固定块、第二固定柱及第三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端中,且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安装表面并固定于所述框架上,所述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二安装表面上,所述第二固定柱穿设于所述第二固定端中,且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块且露出部分用于固定于所述框架上;所述第三固定柱穿设于所述凸耳中,且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表面并固定于所述活动页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柱为沉头自攻螺钉,所述第二固定柱为沉头机丝,所述第三固定柱为内六角丝机。
10.一种锁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闭器用于安装于门或窗上,所述门或窗包括框架及用于封堵所述框架的活动页;
所述锁闭器包括:
至少两个锁块,用于设于所述框架上,并呈直线间隔排布;
微通风锁块,用于设于所述框架上,并位于所述锁块之间,所述微通风锁块上设有第一卡槽;
导正块,用于设于所述活动页上,所述导正块相对的两表面上分别设有配合槽及第二卡槽,所述配合槽及所述第二卡槽的延伸方向相同;
执手手柄,用于与所述活动页可转动连接,所述执手手柄一端设有拨动件;以及
传动件,包括传动杆、拉杆及连接杆;
其中,所述传动杆包括位于中间的功能段及位于两端的锁闭段,所述功能段包括瘦长部及长孔部,所述瘦长部用于容置于所述配合槽内,所述长孔部上设有沿所述传动杆的轴向延伸的长孔以及与所述拨动件配合的配合件,以通过所述执手手柄控制所述传动杆沿其轴向往复移动,每一锁闭段上设有用于与一锁块可拆卸连接的锁点;
所述拉杆一端通过第一转轴固定于靠近所述瘦长部的锁闭段上,另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槽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卡块,且所述第一卡块能在所述第一卡槽内沿所述第一卡槽的轴向往复移动,所述拉杆的中部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卡槽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卡块,且所述第二卡块能在所述第二卡槽内沿所述第二卡槽的轴向往复移动;
所述连接杆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拉杆上,且其位于所述拉杆上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第二卡块之间,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活动连接于所述长孔处,所述第二转轴能沿所述传动杆的轴向在所述长孔内往复移动。
CN201520897541.9U 2015-11-11 2015-11-11 锁闭器 Active CN2051895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97541.9U CN205189569U (zh) 2015-11-11 2015-11-11 锁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97541.9U CN205189569U (zh) 2015-11-11 2015-11-11 锁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89569U true CN205189569U (zh) 2016-04-27

Family

ID=55782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97541.9U Active CN205189569U (zh) 2015-11-11 2015-11-11 锁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895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48660A (zh) * 2020-06-30 2020-09-11 深圳好博窗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微通风结构和通风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48660A (zh) * 2020-06-30 2020-09-11 深圳好博窗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微通风结构和通风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13951U (zh) 一种窗户
CN205189569U (zh) 锁闭器
CN203334869U (zh) 一种多功能窗开闭装置
CN203462893U (zh) 一种上悬窗开闭装置
CN203499474U (zh) 用于窗户平开和推拉的连接组件及安装该连接组件的窗户
CN204609487U (zh) 一种新型的防止从猫眼开启防盗门的门锁
CN205314807U (zh) 一种可自动上锁的旋转窗
CN203097614U (zh) 双向翻转式玻璃窗
CN205314723U (zh) 推拉门窗的防误撞条形锁
CN201687346U (zh) 隐藏式窗户
CN204002490U (zh) 用于推拉门窗上的纱窗结构
CN202945862U (zh) 一种可上下调节通风的围栏
CN203499465U (zh) 可向室内旋转开闭的窗户
CN103556894B (zh) 一种平开式门窗传动锁
CN203394285U (zh) 一种方便安装与清洗的推拉窗
CN203716809U (zh) 与外旋窗配合的防蚊纱窗
CN208089033U (zh) 极简门窗用锁具
CN203783296U (zh) 推拉限位器
CN203603642U (zh) 一种平开式门窗传动锁
CN213063326U (zh) 一种新型景观推拉窗
CN112282616A (zh) 一种防误触的断桥门窗
CN205638057U (zh) 一种带平开门的推拉门
CN205314801U (zh) 一种防压差自闭合门
CN205532172U (zh) 防虫防雨卷帘门窗
CN203035054U (zh) 一种磁铁滑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