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88032U - 一种处理整流二极管生产废水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处理整流二极管生产废水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188032U CN205188032U CN201520993079.2U CN201520993079U CN205188032U CN 205188032 U CN205188032 U CN 205188032U CN 201520993079 U CN201520993079 U CN 201520993079U CN 205188032 U CN205188032 U CN 20518803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coagulation device
- efficient air
- equalizing tank
- ad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处理整流二极管生产废水的装置,污染水原水通过污水进水管与调节池连接,调节池出水管通过调节池提升泵和中和混凝装置进水管与中和混凝装置连接,中和混凝装置与PAM加药装置连接,与PAC加药装置连接,与加酸装置连接、与加碱装置连接,通过中和混凝装置排泥管与高效气浮装置连接,通过中和混凝装置回流管与调节池连接,高效气浮装置通过高效气浮装置排水管与监护池连接,通过高效气浮装置排泥管与污泥池连接,监护池通过监护池不达标水回流管与调节池连接,监护池通过出水达标排放管排出。本实用新型去除重金属、酸碱、氟化物反应效率高,运行效果好,自动化控制,投资少,运行费用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废水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处理整流二极管生产废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整流二极管是一种将交流电能转变为直流电能的半导体器件。在生产整流二极管过程中的切割、蚀刻、研磨、清洗等工段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废水污染物种类多,成分复杂,一般都包括大量酸碱、重金属元素和氟化物等,处理难度较大。
目前实施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对污水排放的限值有严格的要求。尽管传统废水处理工艺很成熟,但是对于包含大量酸碱、重金属元素和氟化物并且排放量分段以及排放成分不定的整流二极管生产废水,不但耗时耗力,还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分开修建多个不同污水处理收集池分别处理最终才达到排放标准。存在投入成本多,处理效率较低等缺点。因此提出一种适合于处理整流二极管生产废水的新工艺及装置,使废水达到排放的标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整流二极管生产废水的装置,使废水中pH达标,重金属元素、浊度、氟化物有很好的去除率,达到污水排放的各项指标要求,以达到投资省、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稳定、便于管理和操作、完全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一种处理整流二极管生产废水的装置,由调节池、监护池、污泥池、高效气浮装置、PAC加药装置、PAM加药装置、中和混凝装置、加酸装置、加碱装置、调节池搅拌机、调节池提升泵、pH调节反馈系统、PAC投加泵、PAM投加泵、酸投加泵、碱投加泵和各种管道组成,其特征在于:污染水原水通过污水进水管与调节池连接,调节池出水管通过调节池提升泵和中和混凝装置进水管与中和混凝装置连接,中和混凝装置通过PAM投加管与PAM加药装置连接,中和混凝装置通过PAC投加管与PAC加药装置连接,中和混凝装置通过酸投加管与加酸装置连接,中和混凝装置通过碱投加管与加碱装置连接,中和混凝装置通过中和混凝装置排泥管与高效气浮装置连接,中和混凝装置通过中和混凝装置回流管与调节池连接;高效气浮装置通过高效气浮装置排水管与监护池连接,高效气浮装置通过高效气浮装置排泥管与污泥池连接;污泥池通过污泥排放管到下一个流程;监护池通过监护池不达标水回流管与调节池连接,监护池通过出水达标排放管排出。
调节池中安装有搅拌机、pH在线监测仪器和液位计,中和混凝装置中安装有pH在线监测仪器并通过pH调节反馈系统反馈到加酸装置和加碱装置,监护池安装pH在线监测仪器。
PAM加药装置上设置PAM投加泵,PAC加药装置上设置PAC投加泵,加酸装置上设置酸投加泵,加碱装置上设置碱投加泵。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第一、采用三段去除重金属、酸碱、氟化物反应,去除效率高,药剂投加少;第二、采用中和混凝进行分离,运行效果好;第三、整套处理装置易于实行自动化控制,便于运行管理和维护;第四、该装置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占地面积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调节池搅拌机、2.调节池、3.监护池、4.污泥池、5.高效气浮装置、6.PAC加药装置、7.PAM加药装置、8.中和混凝装置、9.加酸装置、10.加碱装置、11.污水进水管、12.调节池出水管、13.调节池提升泵、14.中和混凝装置进水管、15.中和混凝装置回流管、16.监护池不达标水回流管、17.出水达标排放管、18.污泥排放管、19.中和混凝装置排泥管、20.高效气浮装置排水管、21.高效气浮装置排泥管、22.PAM投加管、23.PAC投加管、24.碱投加管、25.酸投加管、26.pH调节反馈系统、27.PAC投加泵、28.PAM投加泵、29.酸投加泵、30.碱投加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污染水原水通过污水进水管11进入到调节池2中,通过调节池搅拌机1对污染水原水进行预处理调节,再通过调节池提升泵13经由调节池出水管12和中和混凝装置进水管14进入到中和混凝装置8中;中和混凝装置8通过PAM投加管22与PAM加药装置7连接,其中通过PAM投加泵28进行投加;中和混凝装置8通过PAC投加管23与PAC加药装置6连接,其中通过PAC投加泵27进行投加;中和混凝装置8通过酸投加管25与加酸装置9连接,其中通过酸投加泵29进行投加;中和混凝装置8通过碱投加管24与加碱装置10连接,其中通过碱投加泵30进行投加;中和混凝装置8通过中和混凝装置排泥管19与高效气浮装置5连接,中和混凝装置8通过中和混凝装置回流管15与调节池2连接;高效气浮装置5通过高效气浮装置排水管20进入到监护池3中,高效气浮装置5通过高效气浮装置排泥管21进入到污泥池4中;污泥池4通过污泥排放管到下一个流程;监护池3通过监护池不达标水回流管16与调节池2连接,监护池3通过出水达标排放管17排出。
调节池2中安装有pH在线监测仪器和液位计,中和混凝装置8中安装有pH在线监测仪器并通过pH调节反馈系统26反馈到加酸装置9和加碱装置10,监护池3安装pH在线监测仪器。
Claims (3)
1.一种处理整流二极管生产废水的装置,由调节池、监护池、污泥池、高效气浮装置、PAC加药装置、PAM加药装置、中和混凝装置、加酸装置、加碱装置、调节池搅拌机、调节池提升泵、pH调节反馈系统、PAC投加泵、PAM投加泵、酸投加泵、碱投加泵和各种管道组成,其特征在于:污染水原水通过污水进水管(11)与调节池(2)连接,调节池出水管(12)通过调节池提升泵(13)和中和混凝装置进水管(14)与中和混凝装置(8)连接,中和混凝装置(8)通过PAM投加管(22)与PAM加药装置(7)连接,中和混凝装置(8)通过PAC投加管(23)与PAC加药装置(6)连接,中和混凝装置(8)通过酸投加管(25)与加酸装置(9)连接,中和混凝装置(8)通过碱投加管(24)与加碱装置(10)连接,中和混凝装置(8)通过中和混凝装置排泥管(19)与高效气浮装置(5)连接,中和混凝装置(8)通过中和混凝装置回流管(15)与调节池(2)连接;高效气浮装置(5)通过高效气浮装置排水管(20)与监护池(3)连接,高效气浮装置(5)通过高效气浮装置排泥管(21)与污泥池(4)连接;污泥池(4)通过污泥排放管(18)到下一个流程;监护池(3)通过监护池不达标水回流管(16)与调节池(2)连接,监护池(3)通过出水达标排放管(17)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整流二极管生产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池(2)中安装有搅拌机(1)、pH在线监测仪器和液位计,中和混凝装置(8)中安装有pH在线监测仪器并通过pH调节反馈系统(26)反馈到加酸装置(9)和加碱装置(10),监护池(3)安装pH在线监测仪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整流二极管生产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PAM加药装置(7)上设置PAM投加泵(28),PAC加药装置(6)上设置PAC投加泵(27),加酸装置(9)上设置酸投加泵(29),加碱装置(10)上设置碱投加泵(3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993079.2U CN205188032U (zh) | 2015-12-04 | 2015-12-04 | 一种处理整流二极管生产废水的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993079.2U CN205188032U (zh) | 2015-12-04 | 2015-12-04 | 一种处理整流二极管生产废水的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188032U true CN205188032U (zh) | 2016-04-27 |
Family
ID=55781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993079.2U Active CN205188032U (zh) | 2015-12-04 | 2015-12-04 | 一种处理整流二极管生产废水的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18803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34131A (zh) * | 2017-07-25 | 2017-10-10 | 金寨益企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农田灌溉用重金属去除设备 |
-
2015
- 2015-12-04 CN CN201520993079.2U patent/CN20518803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34131A (zh) * | 2017-07-25 | 2017-10-10 | 金寨益企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农田灌溉用重金属去除设备 |
CN107234131B (zh) * | 2017-07-25 | 2020-09-15 | 安徽省枫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农田灌溉用重金属去除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944631A (zh) | 高浓度切削液污水的预处理方法 | |
CN203904144U (zh) |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 |
CN204138467U (zh) | 一体化油田污水综合处理装置 | |
CN103214111A (zh) | 石灰石和石膏的湿法脱硫废水处理装置 | |
CN203256063U (zh) | 一种喷水织机废水处理回用组合设备 | |
CN205188032U (zh) | 一种处理整流二极管生产废水的装置 | |
CN203654440U (zh) | 一种污水收集系统 | |
CN201962153U (zh) | 高效气浮一体化净水设备 | |
CN219751997U (zh) | 一种新型反渗透智慧运行高效回收装置 | |
CN204981428U (zh) | 一种含氟污水处理装置 | |
CN104003553A (zh) | 用于铅蓄电池废水的除铅设备 | |
CN203048699U (zh) | 一种反渗透一体机 | |
CN204982058U (zh) | 一种高效环保脱脂槽 | |
CN211419858U (zh) |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 |
CN205007706U (zh) | 一种污水与废渣分离装置 | |
CN205007733U (zh) | 一种人造石车间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3513397U (zh) | 一种新型的工业给水处理装置 | |
CN203674910U (zh) | 一种清理电机水垢的装置 | |
CN204824451U (zh) | 可移动式压裂返排液处理净化系统 | |
RU111842U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чистки жидкостей | |
CN211255504U (zh) | 一种弹簧生产废水的处理系统 | |
CN210736469U (zh) | 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系统 | |
CN102765851A (zh) | 一种贮罐洗罐的污水处理装置 | |
CN214327353U (zh) | 废水有机物高效回收装置 | |
CN202427208U (zh) | 过滤型循环水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731 Address after: 550081 floor 10, A 10, Quan Lin square, 196 Fushui South Road, Guiyang, Guizhou. Co-patentee after: Guizhou Zhongche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atentee after: Guizhou Gree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550002 floor 10, A 10, Quan Lin square, 196 Fushui South Road, Guiyang, Guizhou Patentee before: Guizhou Gree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