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87633U - 一种真空集热管固定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真空集热管固定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187633U CN205187633U CN201521005224.8U CN201521005224U CN205187633U CN 205187633 U CN205187633 U CN 205187633U CN 201521005224 U CN201521005224 U CN 201521005224U CN 205187633 U CN205187633 U CN 20518763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unting hole
- vacuum heat
- heat collection
- sleeve
- collection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80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749 cleanli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92 crystallographic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792 wa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热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真空集热管固定卡具,包括若干个套筒和固定杆,所述套筒分别套设于待安装的真空集热管外部,且沿所述待安装的真空集热管的轴向方向均匀设置;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套筒之间分别通过所述固定杆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真空集热管固定卡具,能够在吊装的真空集热管外部进行拘束,增强了真空集热管在切向上的强度,解决了在真空集热管的安装过程中,由于其本身长度较长产生较大的切向应力,造成集热管焊缝或者其本身产生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热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集热管固定卡具,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的真空集热管安装过程中使用的固定卡具。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近年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使用。太阳能的利用分为光伏和光热两类,其中光热类主要是利用太阳能产生的热效应,进行取暖、供热以及发电。
太阳能光热发电可分为槽式、塔式和碟式三种主要样式,目前槽式高温太阳能发电相对应用较为广泛。
真空集热管是槽式高温太阳能系统的一个重要结构,目前应用较多的是长度为4m左右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真空集热管的安装程序为:先在地面上将三支真空集热管进行焊接,然后吊装到槽式反射镜支架上进行焊接安装。
在吊装中,由于被焊接的三支真空集热管的总长度能够达到12m左右,而其直径只有十几厘米,真空集热管的最外层又是玻璃制套管,吊装时很可能由于受力不均匀,产生较大的切向应力,致使集热管焊缝或者其本身产生损坏。
另外,被焊接的三支真空集热管与槽式反射镜支架的焊接安装高度在3m甚至更高的高度,在操作过程中,安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真空集热管固定卡具,能够在吊装的真空集热管外部进行拘束,增强了真空集热管在切向上的强度,解决了在真空集热管的安装过程中,由于其本身长度较长产生较大的切向应力,造成集热管焊缝或者其本身产生损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空集热管固定卡具,包括若干个套筒和固定杆,所述套筒分别套设于待安装的真空集热管外部,且沿所述待安装的真空集热管的轴向方向均匀设置;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套筒之间分别通过所述固定杆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前述套筒的外壁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套筒上的安装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前述套筒外壁上沿轴向方向均匀地设有三条凸棱,每条所述凸棱分别沿所述套筒的周向设置,每条所述凸棱上分别设有所述安装孔。
进一步的,每条所述凸棱上沿其周向分别均匀设有多个安装孔,各条所述凸棱上的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双数,各条所述凸棱上的安装孔的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前述安装孔包括数量相同且交替设置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用于连接所述套筒与其相邻的一侧套筒之间的固定杆,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连接该套筒与其相邻的另一侧套筒之间的固定杆。
进一步的,前述固定杆两端依次穿过该端的所述套筒上位于内侧和中部的安装孔,并固定于该端的所述套筒上位于外侧的安装孔内。
进一步的,前述套筒包括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所述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前述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分别通过设置于其侧面的定位部件连接,所述定位部件为设置于所述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侧面的定位孔和螺栓。
进一步的,前述第一半筒的定位孔、第二半筒的定位孔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凹槽和凸台,所述凹槽和凸台配合对所述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进行定位。
进一步的,前述套筒的内壁设有缓冲材料层。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空集热管固定卡具,包括若干个套筒和固定杆,套筒分别套设于待安装的真空集热管外部,每两个相邻的套筒之间分别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在起吊安装过程中,在待安装的真空集热管外部套设多个相互连接的套筒进行拘束,对真空集热管进行保护。从而解决了在集热管安装中,由于设备长度较长,产生较大的切向应力,保证真空集热管在安装过程中不造成损坏,提高了安装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真空集热管固定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真空集热管固定卡具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套筒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套筒;2:固定杆;3:第一半筒;4:第二半筒;5:凸棱;6:安装孔;7:定位孔;8:螺栓;9:真空集热管;10:定位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真空集热管固定卡具,包括若干个套筒1和固定杆2,套筒1分别套设于待安装的真空集热管9外部,且沿待安装的真空集热管9的轴向方向均匀设置,保证受力和施力均匀;每两个相邻的套筒1之间分别通过固定杆2可拆卸连接,先将套筒1分别套在真空集热管9,再对应的连接相邻的两套筒1,使固定卡具的安装和拆卸简单方便。
进一步的,套筒1的外壁上设有安装孔6,固定杆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套筒1上的安装孔6螺纹连接,使固定卡具的各个部件达到可拆卸连接的效果。
进一步的,套筒1外壁上沿轴向方向均匀地设有三条凸棱5,每条凸棱5分别沿套筒1的周向设置,每条凸棱5上分别设有安装孔6。需要说明的是,适当的增加或者减少凸棱5的数量,也可以达到本实施例的效果,三条凸棱5只是一个最优选的方案。凸棱5的设置使固定杆2与真空集热管9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更好地起到保护真空集热管9的作用。
进一步的,每条凸棱5上沿其周向分别均匀设有多个安装孔6,各条凸棱5上的安装孔6的数量为双数,各条凸棱5上的安装孔6的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对应。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为六个安装孔6,如附图1中所示,各个安装孔6沿凸棱5的周向均匀设置,保证与其连接的固定杆2的分布均匀。各条凸棱5上的相对应的安装孔6的位置相对,即各条凸棱5上的相对应的安装孔6的连线与套筒1的轴线平行。
进一步的,安装孔6包括数量相同且交替设置的第一安装孔6和第二安装孔6,第一安装孔6用于连接套筒1与其相邻的一侧套筒1之间的固定杆2,第二安装孔6用于连接该套筒1与其相邻的另一侧套筒1之间的固定杆2。例如,如图2所示,图中的两个套筒1之间的固定杆2分别连接两个套筒1的第一安装孔6,则图中两个套筒1与其外侧的套筒1之间的固定杆2则分别连接套筒1的第二安装孔6,固定杆2与相邻的套筒1上的安装孔6的连接也是依次交替设置的。
进一步的,固定杆2两端依次穿过该端的套筒1上位于内侧和中部的安装孔6,并固定于该端的套筒1上位于外侧的安装孔6内,以图2的两个套筒1之间的固定杆2的左端为例为例,其左端依次穿过位于内侧、中部的安装孔6,即固定杆2的左端穿过其左端的套筒1右侧和中间的凸棱5上的安装孔6,然后固定于位于外侧的安装孔6,即固定于该套筒1左侧的凸棱5上的安装孔6。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套筒1包括第一半筒3和第二半筒4,第一半筒3和第二半筒4可拆卸连接。第一半筒3和第二半筒4的结构和尺寸完全相同且内壁光滑,第一半筒3和第二半筒4可以合并成一个圆筒形状的套筒1。本实施例中,第一半筒3和第二半筒4的内径与真空集热管9外观尺寸接近,长度为大为20cm。
第一半筒3和第二半筒4上分别设有三条凸棱5,且对称的设有三个安装孔6,共可安装六个固定杆2。本实施例中,固定杆2为长度为1m的不锈钢杆,不锈钢杆两端设置螺纹,以配合安装孔6内的螺纹使用。
进一步的,第一半筒3和第二半筒4分别通过设置于其侧面的定位部件连接。本实施例中,定位部件为设置于第一半筒3和第二半筒4侧面的定位孔7和螺栓8。
另外,本实施例中,第一半筒的定位孔、第二半筒的定位孔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凹槽和凸台,凹槽和凸台配合对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进行定位。
进一步的,套筒1的内壁设有缓冲材料层,缓冲材料可以为泡沫等材料,以免破坏真空集热管9外层的玻璃管。
本实施例的安装方法为,将第一半筒3和第二半筒4对扣套在集热管上,第一半筒3和第二半筒4的内侧设有缓冲材料层,用螺栓8将定位孔7固定。其中,螺栓8拧紧圈数已经进行提前实验,并螺纹上预制涂好颜色或镀制好颜色的定位线10,定位线10如图4所示,在安装时保证螺纹上带有颜色的一圈正好完全露出。从而保证第一半筒3和第二半筒4既能够抱紧真空集热管9,又不会因为压力过大破坏真空集热管9外层的玻璃管。
综上所述,焊接后的真空集热管9外部由多个套管进行连续保护,在切向上能够承受较大的应力,保证在吊装时不会因为受力不均造成对真空集热管9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真空集热管固定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套筒和固定杆,所述套筒分别套设于待安装的真空集热管外部,且沿所述待安装的真空集热管的轴向方向均匀设置;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套筒之间分别通过所述固定杆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集热管固定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外壁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套筒上的安装孔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集热管固定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外壁上沿轴向方向均匀地设有三条凸棱,每条所述凸棱分别沿所述套筒的周向设置,每条所述凸棱上分别设有所述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集热管固定卡具,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凸棱上沿其周向分别均匀设有多个安装孔,各条所述凸棱上的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双数,各条所述凸棱上的安装孔的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集热管固定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包括数量相同且交替设置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用于连接所述套筒与其相邻的一侧套筒之间的固定杆,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连接该套筒与其相邻的另一侧套筒之间的固定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空集热管固定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两端依次穿过该端的所述套筒上位于内侧和中部的安装孔,并固定于该端的所述套筒上位于外侧的安装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真空集热管固定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包括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所述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真空集热管固定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分别通过设置于其侧面的定位部件连接,所述定位部件为设置于所述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侧面的定位孔和螺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真空集热管固定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筒的定位孔、第二半筒的定位孔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凹槽和凸台,所述凹槽和凸台配合对所述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进行定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集热管固定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内壁设有缓冲材料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005224.8U CN205187633U (zh) | 2015-12-07 | 2015-12-07 | 一种真空集热管固定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005224.8U CN205187633U (zh) | 2015-12-07 | 2015-12-07 | 一种真空集热管固定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187633U true CN205187633U (zh) | 2016-04-27 |
Family
ID=55780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1005224.8U Active CN205187633U (zh) | 2015-12-07 | 2015-12-07 | 一种真空集热管固定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18763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62025A (zh) * | 2017-05-09 | 2018-11-23 | 天津滨海光热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集热管吊运工具的应用 |
-
2015
- 2015-12-07 CN CN201521005224.8U patent/CN20518763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62025A (zh) * | 2017-05-09 | 2018-11-23 | 天津滨海光热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集热管吊运工具的应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521406U (zh) | 槽式直热式太阳能热发电装置 | |
CN102252303A (zh) | 太阳能蒸汽动力装置 | |
CN106225261B (zh) | 一种塔式太阳能电站接收器结构及接收方法 | |
JP2013242083A (ja) | ハイブリッド型太陽熱温水器システム | |
CN205187633U (zh) | 一种真空集热管固定卡具 | |
CN104843369A (zh) | 一种太阳能光热发电熔盐储罐电加热结构 | |
CN201827868U (zh) | 一种太阳能蒸汽发生装置 | |
CN103453682A (zh) | 集热管及使用该集热管的分离膜层式热管集热器 | |
CN206055983U (zh) | 一种塔式太阳能电站接收器结构 | |
CN105444413A (zh) | 一种电力燃烧装置 | |
CN206176780U (zh) |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 | |
CN201866944U (zh) | 高效光热吸收系统 | |
CN202267253U (zh) | 一种下集箱内置的吸热器 | |
CN205026791U (zh) | 一种多功能家庭太阳能供热系统 | |
CN202419970U (zh) | 一种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接收器 | |
CN110173903B (zh) | 一种基于半圆形集热器的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 |
CN203366129U (zh) | 一种自动追日功能的实现装置 | |
CN202419967U (zh) | 一种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接收器 | |
CN212745552U (zh) | 一种光热发电用蒸汽输送管道 | |
CN203893473U (zh) | 用于安装太阳能槽式反光镜玻璃的可调支撑臂 | |
RU101778U1 (ru) | Парогенератор | |
CN204751074U (zh) | 一种太阳能光热发电熔盐储罐电加热结构 | |
CN214701703U (zh) | 一种回转窑筒体冷却及余热利用装置 | |
CN202676639U (zh) | 高温真空太阳集热管加热棒及加热棒支撑装置 | |
CN218787667U (zh) | 一种可提高换热效果的冷却水循环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