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72923U - 气动增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动增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172923U CN205172923U CN201520988219.7U CN201520988219U CN205172923U CN 205172923 U CN205172923 U CN 205172923U CN 201520988219 U CN201520988219 U CN 201520988219U CN 205172923 U CN205172923 U CN 20517292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ssure release
- pneumatic booster
- pressure
- passage
- pump hou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0000001702 transmitter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39000002828 fuel tank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5000015927 pasta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0282 Nail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动增压装置,包括气动增压泵,气动增压泵包括泵体,泵体内设置有高压阀体,高压阀体包括阀腔,泵体的上部设置有连通阀腔的出油通道,泵体的下部设置有连通阀腔的进油通道,泵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使气动增压泵增压的增压气缸,泵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使气动增压泵泄压的泄压气缸,泵体上还设置有连通阀腔的泄压回油通道以及流体通道,流体通道与压力变送器相连;还包括油箱,进油通道通过进油管与油箱相连,泄压回油通道与油箱相连;气动增压泵由增压气缸驱动进行增压,即油液从进油通道进入阀腔,再从出油通道流出,进入夹模器或者其他需要增压的装置,实现增压的功能;泄压气缸用于对气动增压泵进行泄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压器领域,尤其涉及气动增压装置。
背景技术
气动工具,例如打钉枪、气动马达、气压缸、气动起子等,其动力源一般是由气压泵提供,传统的气压泵有最大气压力输出值的限制,因此,气压值愈大,气压泵的体积愈大,进而使得气压泵的生产成本较大,同时噪音也大,所占用的空间也大。此外,需要使用气压的地点,例如组装成品的生产线,离气压泵的置放处往往距离较远,常常为由一楼到二楼或者三楼的情况,也有一个气压泵同时供应多处使用的情况,以上所述的气压泵使用情形,皆会令使用时的气压值低于所需要的气压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压力可以控制的气动增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气动增压装置,包括气动增压泵,气动增压泵包括泵体,泵体内设置有高压阀体,高压阀体包括阀腔,泵体设置有连通阀腔的出油通道,泵体的下部设置有连通阀腔的进油通道,泵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使气动增压泵增压的增压气缸,泵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使气动增压泵泄压的泄压气缸,泵体上还设置有连通阀腔的泄压回油通道以及流体通道,流体通道与压力变送器相连;还包括油箱,进油通道通过进油管与油箱相连,泄压回油通道与油箱相连。
气动增压泵由增压气缸驱动进行增压,即油液从进油通道进入阀腔,再从出油通道流出,进入夹模器或者其他需要增压的装置,实现增压的功能;泄压气缸用于对气动增压泵进行泄压,即阀腔内的油液从泄压回油通道流回油箱内,油箱与气动增压泵为集成结构,结构小巧紧凑,占用空间小,使用方便。
进一步的是:所述进油通道内设置有单向进油装置,单向进油装置包括设置在进油通道内的第一钢珠座、设置在第一钢珠座上的第一钢珠以及设置在第一钢珠以及第一钢珠座之间的第一弹簧,进油通道由第一钢珠封口;所述出油通道内设置有单向出油装置,单向出油装置包括设置在出油通道内的第二钢珠座、设置在第二钢珠座的油液入口处的第二钢珠以及设置在第二钢珠以及第二钢珠座之间的第二弹簧,出油通道由第二钢珠封口。
进一步的是:所述增压气缸包括与泵体相连的增压缸体,增压缸体内设置有增压活塞以及与增压活塞相连的增压活塞杆,增压活塞杆的底部位于所述阀腔内,增压活塞杆与泵体滑动配合,增压活塞杆与泵体密封连接,增压活塞杆上套设有增压端弹簧,增压端弹簧的一端抵靠在增压活塞上,增压端弹簧的另一端抵靠在增压缸体上;当增压活塞向远离所述泵体的方向滑动时,进油通道打开,油液从进油通道进入阀腔;当增压活塞向靠近所述泵体的方向滑动时,出油通道打开,油液从出油通道流出。
进一步的是:所述增压活塞杆的底部设置有增压导套。
进一步的是:所述增压气缸的进气口以及出气口之间连接有消音片。
进一步的是:所述泄压气缸包括与泵体相连的泄压缸体,泄压缸体内设置有泄压活塞以及与泄压活塞相连的泄压活塞杆;所述泵体设置有连通阀腔以及泄压缸体的泄压流体通道,泄压流体通道的出油口设置有堵头以及泄压块,泄压块位于堵头的内侧,泄压块开设有泄压块流体通道,所述泄压活塞杆与堵头滑动配合,泄压活塞杆与堵头密封连接,泄压活塞杆的底部抵靠在泄压块上;当泄压活塞杆推动泄压块与堵头分离时,所述泄压流体通道打开,油液通过泄压流体通道以及泄压回油通道流回油箱。
进一步的是:所述泄压活塞杆上套设有泄压端弹簧,泄压端弹簧的一端抵靠在泄压活塞上,泄压端弹簧的另一端抵靠在泄压缸体上。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电磁换向阀,电磁换向阀设置在所述油箱上,电磁换向阀的一个出口与所述增压气缸的进气口相连,电磁换向阀的另一个出口与所述泄压气缸的进气口相连。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气源,气源与电磁换向阀的进气口相连。
进一步的是:所述油箱设置有油面镜,所述进油管的进油口连接有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气动增压泵由增压气缸驱动进行增压,即油液从进油通道进入阀腔,再从出油通道流出,进入夹模器或者其他需要增压的装置,实现增压的功能;泄压气缸用于对气动增压泵进行泄压,即阀腔内的油液从泄压回油通道流回油箱内,油箱与气动增压泵为集成结构,结构小巧紧凑,占用空间小,使用方便;压力变送器用于控制气动增压泵的油压在设定的范围内,使得气动增压装置更加安全,且可以持续提供所需要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气动增压装置示意图;
图2为气动增压装置主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气动增压装置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泵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泵体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6为泄压块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泵体1,阀腔10,进油通道11,出油通道12,泄压回油通道13,流体通道14,压力变送器15,第一钢珠16,第一弹簧17,第二钢珠18,第二弹簧19,增压气缸2,增压缸体21,增压活塞22,增压活塞杆23,增压端弹簧24,增压导套25,消音片26,泄压气缸3,泄压流体通道30,泄压缸体31,泄压活塞32,泄压活塞杆33,堵头34,泄压块35,泄压块流体通道36,泄压端弹簧37,油箱4,油面镜41,过滤器42,进油管43,电磁换向阀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加以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气动增压装置,包括气动增压泵,气动增压泵包括泵体1,泵体1内设置有高压阀体,高压阀体包括阀腔10,泵体1设置有连通阀腔10的出油通道12,泵体1的下部设置有连通阀腔10的进油通道11,泵体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使气动增压泵增压的增压气缸2,泵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使气动增压泵泄压的泄压气缸3,泵体1上还设置有连通阀腔10的泄压回油通道13以及流体通道14,流体通道14与压力变送器15相连;还包括油箱4,进油通道11通过进油管43与油箱4相连,泄压回油通道13与油箱4相连;气动增压泵由增压气缸2驱动进行增压,即油液从进油通道11进入阀腔10,再从出油通道12流出,进入夹模器或者其他需要增压的装置,实现增压的功能;泄压气缸3用于对气动增压泵进行泄压,即阀腔10内的油液从泄压回油通道13流回油箱4内,油箱4与气动增压泵为集成结构,结构小巧紧凑,占用空间小,使用方便;压力变送器15用于控制气动增压泵的油压在设定的范围内,使得气动增压装置更加安全,且可以持续提供所需要的压力。
所述进油通道11内设置有单向进油装置,单向进油装置包括设置在进油通道11内的第一钢珠座、设置在第一钢珠座上的第一钢珠16以及设置在第一钢珠16以及第一钢珠座之间的第一弹簧17,进油通道11由第一钢珠16封口;阀腔10内压力减小时,第一钢珠16与第一钢珠座分离,进油通道11打开,油液从油箱4流经进油通道11,进入阀腔10内部,再由出油通道12流出;所述出油通道12内设置有单向出油装置,单向出油装置包括设置在出油通道12内的第二钢珠座、设置在第二钢珠座的油液入口处的第二钢珠18以及设置在第二钢珠座以及第二钢珠18之间的第二弹簧19,出油通道12由第二钢珠封口;阀腔10内压力增大时,进油通道11由第一钢珠16封口,第二钢珠18与第二钢珠座分离,出油通道12打开,油液从出油通道12流出;具体的,出油通道包括设置在泵体1的一侧的第一出油通道以及与第一出油通道的出油口相连的第二出油通道,第二出油通道的出油口位于泵体1的顶面,第一出油通道内设置有单向出油装置。
为了提高增压的效果以及速度,所述增压活塞杆23的底部设置有增压导套25;增压导套25与阀腔10滑动配合。
所述增压气缸2的进气口以及出气口之间连接有消音片26;在增压气缸2进气进行增压动作后,高压气体从消音片26释放,同时在增压端弹簧24的弹簧力的作用下,增压气缸2的增压活塞22以及增压活塞杆23复位。
所述增压气缸2包括与泵体1相连的增压缸体21,增压缸体21内设置有增压活塞22以及与增压活塞22相连的增压活塞杆23,增压活塞杆23的底部位于所述阀腔10内,增压活塞杆23与泵体1滑动配合,增压活塞杆23与泵体1密封连接,增压活塞杆23上套设有增压端弹簧24,增压端弹簧24的一端抵靠在增压活塞22上,增压端弹簧24的另一端抵靠在增压缸体21上;当增压活塞22向远离所述泵体1的方向滑动时,进油通道11打开,油液从进油通道进入阀腔10;当增压活塞22向靠近所述泵体1的方向滑动时,油液从出油通道12流出;当增压气缸21的驱动机构驱动增压活塞22以及增压活塞杆23向远离泵体1的方向滑动时,阀腔10内的压力减小,出油通道12由第二钢珠18封口,第一钢珠16与第一钢珠座分离,进油通道11打开,油液从油箱4进入阀腔10内;当增压气缸21的驱动机构驱动增压活塞22以及增压活塞杆23向靠近泵体1的方向滑动时,阀腔10内压力增大,进油通道11由第一钢珠16封口,第二钢珠18与第二钢珠座分离,出油通道12打开,油液从阀腔10流向出油通道12。
所述泄压气缸3包括与泵体1相连的泄压缸体31,泄压缸体31内设置有泄压活塞32以及与泄压活塞32相连的泄压活塞杆33;所述泵体1设置有连通阀腔10以及泄压缸体31的泄压流体通道30,泄压流体通道30的出油口设置有堵头34以及泄压块35,泄压块35位于堵头34的内侧,泄压块35开设有泄压块流体通道36,所述泄压活塞杆33与堵头34滑动配合,泄压活塞杆33与堵头34密封连接,泄压活塞杆33的底部抵靠在泄压块35上;当泄压活塞杆33推动泄压块35与堵头34分离时,所述泄压流体通道30打开,油液通过泄压流体通道30以及泄压回油通道13流回油箱4;一般情况下,堵头34与泄压块35紧密接触,泄压流体通道30不通,当泄压气缸31的驱动机构驱动泄压活塞32以及泄压活塞杆33向靠近泵体1的方向滑动时,泄压块35与堵头34分离,泄压流体通道30打开,油液从阀腔10流经泄压块流体通道26、泄压流体通道30以及泄压回油通道13流回油箱4,实现泄压。
所述泄压活塞杆33上套设有泄压端弹簧37,泄压端弹簧37的一端抵靠在泄压活塞32上,泄压端弹簧37的另一端抵靠在泄压缸体31上;泄压端弹簧37用于在泄压时其缓冲作用,有效保护泄压气缸3,同时在泄压完成后,在泄压端弹簧37的作用下,泄压气缸3的泄压活塞32以及泄压活塞杆33复位。
还包括电磁换向阀5,电磁换向阀5设置在所述油箱4上,电磁换向阀5的一个出口与所述增压气缸2的进气口相连,电磁换向阀5的另一个出口与所述泄压气缸3的进气口相连;通过电磁换向阀5控制气动增压装置的气动增压泵的增压以及泄压,只能是单独的增压气缸2动作,或者是单独的泄压气缸3动作,使得气动增压装置更加安全有效。
还包括气源,气源与电磁换向阀5的进气口相连,气源可以是空压机,用于为气动增压装置的增压气缸2以及泄压气缸3提供高压气体。
为了方便观察油箱中的油液量,所述油箱4设置有油面镜41。所述进油管43的进油口连接有过滤器42,对进入气动增压装置的油液进行过滤,可以有效保护气动增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气动增压装置,气动增压泵由增压气缸驱动进行增压,即油液从进油通道进入阀腔,再从出油通道流出,进入夹模器或者其他需要增压的装置,实现增压的功能;泄压气缸用于对气动增压泵进行泄压,即阀腔内的油液从泄压回油通道流回油箱内,油箱与气动增压泵为集成结构,结构小巧紧凑,占用空间小,使用方便;压力变送器用于控制气动增压泵的油压在设定的范围内,使得气动增压装置更加安全,且可以持续提供所需要的压力。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气动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动增压泵,气动增压泵包括泵体,泵体内设置有高压阀体,高压阀体包括阀腔,泵体设置有连通阀腔的出油通道,泵体的下部设置有连通阀腔的进油通道,泵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使气动增压泵增压的增压气缸,泵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使气动增压泵泄压的泄压气缸,泵体上还设置有连通阀腔的泄压回油通道以及流体通道,流体通道与压力变送器相连;还包括油箱,进油通道通过进油管与油箱相连,泄压回油通道与油箱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通道内设置有单向进油装置,单向进油装置包括设置在进油通道内的第一钢珠座、设置在第一钢珠座上的第一钢珠以及设置在第一钢珠以及第一钢珠座之间的第一弹簧,进油通道由第一钢珠封口;所述出油通道内设置有单向出油装置,单向出油装置包括设置在出油通道内的第二钢珠座、设置在第二钢珠座的油液入口处的第二钢珠以及设置在第二钢珠以及第二钢珠座之间的第二弹簧,出油通道由第二钢珠封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动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气缸包括与泵体相连的增压缸体,增压缸体内设置有增压活塞以及与增压活塞相连的增压活塞杆,增压活塞杆的底部位于所述阀腔内,增压活塞杆与泵体滑动配合,增压活塞杆与泵体密封连接,增压活塞杆上套设有增压端弹簧,增压端弹簧的一端抵靠在增压活塞上,增压端弹簧的另一端抵靠在增压缸体上;当增压活塞向远离所述泵体的方向滑动时,进油通道打开,油液从进油通道进入阀腔;当增压活塞向靠近所述泵体的方向滑动时,出油通道打开,油液从出油通道流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动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活塞杆的底部设置有增压导套。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动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气缸的进气口以及出气口之间连接有消音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气缸包括与泵体相连的泄压缸体,泄压缸体内设置有泄压活塞以及与泄压活塞相连的泄压活塞杆;所述泵体设置有连通阀腔以及泄压缸体的泄压流体通道,泄压流体通道的出油口设置有堵头以及泄压块,泄压块位于堵头的内侧,泄压块开设有泄压块流体通道,所述泄压活塞杆与堵头滑动配合,泄压活塞杆与堵头密封连接,泄压活塞杆的底部抵靠在泄压块上;当泄压活塞杆推动泄压块与堵头分离时,所述泄压流体通道打开,油液通过泄压流体通道以及泄压回油通道流回油箱。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动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活塞杆上套设有泄压端弹簧,泄压端弹簧的一端抵靠在泄压活塞上,泄压端弹簧的另一端抵靠在泄压缸体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磁换向阀,电磁换向阀设置在所述油箱上,电磁换向阀的一个出口与所述增压气缸的进气口相连,电磁换向阀的另一个出口与所述泄压气缸的进气口相连。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动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源,气源与电磁换向阀的进气口相连。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设置有油面镜,所述进油管的进油口连接有过滤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988219.7U CN205172923U (zh) | 2015-12-02 | 2015-12-02 | 气动增压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988219.7U CN205172923U (zh) | 2015-12-02 | 2015-12-02 | 气动增压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172923U true CN205172923U (zh) | 2016-04-20 |
Family
ID=55736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988219.7U Active CN205172923U (zh) | 2015-12-02 | 2015-12-02 | 气动增压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17292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43371A (zh) * | 2015-12-02 | 2016-03-30 | 苏州格莱富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气动增压装置 |
-
2015
- 2015-12-02 CN CN201520988219.7U patent/CN20517292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43371A (zh) * | 2015-12-02 | 2016-03-30 | 苏州格莱富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气动增压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878464A3 (en) | Vehicle height adjustment apparatus | |
CN204263603U (zh) | 一种手动及自动两用的风压调整控制系统 | |
CN201696246U (zh) | 一种气动液压泵 | |
CN205172923U (zh) | 气动增压装置 | |
CN201776935U (zh) | 一种两套液压系统结构的液压机 | |
CN203571146U (zh) | 一种气体减压器 | |
CN105443371A (zh) | 气动增压装置 | |
CN205315403U (zh) | 一种高效的液压动力装置 | |
CN204572610U (zh) | 一种新型发动机液压启动阀组以及由其建立的液压启动系统 | |
CN205578380U (zh) | 连续式多级增压缸结构 | |
CN204877820U (zh) | 一种液体增压泵 | |
CN201059380Y (zh) | 一种燃气减压阀 | |
CN205173572U (zh) | 气控阀 | |
CN203404150U (zh) | 手动调节快慢速泵油的阀体结构 | |
CN105889168A (zh) | 一种节能型增压回转缸 | |
CN202579386U (zh) | 限速液压锁 | |
CN201368313Y (zh) | 一种电动黄油注油器 | |
CN203906415U (zh) | 一种增压器 | |
CN205172851U (zh) | 气动增压泵 | |
CN204783502U (zh) | 一种气液增压泵 | |
WO2017162154A1 (zh) | 气动多级加压装置 | |
CN203272272U (zh) | 超高压增压器 | |
CN205858831U (zh) | 一种节流单向节流阀 | |
CN203835829U (zh) | 微型氮气增压机 | |
CN204200774U (zh) | 超高压液压泵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