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16866U - 输电线路电缆终端立体引下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电线路电缆终端立体引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116866U CN205116866U CN201520877951.7U CN201520877951U CN205116866U CN 205116866 U CN205116866 U CN 205116866U CN 201520877951 U CN201520877951 U CN 201520877951U CN 205116866 U CN205116866 U CN 2051168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m
- cross
- cable
- axis
- transmission l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Suspension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电缆终端立体引下装置,包括钢管杆和设置于钢管杆侧部的电缆终端平台;钢管杆包括杆身、内端与杆身相连接且轴线在杆身的剖面上的投影不重合的三层横担,三层横担分别为上横担、中横担和下横担;电缆终端平台包括电缆终端平台主杆、安装于电缆终端平台主杆上且与三层横担的外端相竖直对应的电缆终端头-避雷器安装平台,经三层横担转接为竖直向下方向的三根电力线分别在各自与电缆终端头-避雷器安装平台相交处对应连接一根电力电缆的一端部,电力电缆的另一端部入地。本实用新型能够使架空线路的引下线之间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且其外观更加协调美观,接线施工清晰便利,不会过多占用土地,节约投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变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工程中的将架空的电力线转接至入地的电力电缆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110kV双回路架空线广泛分布,而且在城市地段经常需将架空线接入相关电缆终端装置后改为电缆入地。通常情况下采用在现有形式的架空线电力杆塔上改装部分构件,用以安装相应的跳线棒式绝缘子、避雷器及电缆终端等相关装置,用引下线将裸导线引接至电缆终端接头。由于各种电气装置均安装在杆塔上,同时需要与裸导线之间作各种连接,外观上不够协调美观,同时给投运后的带电检修、维护等作业造成诸多不便。而个别工程中,相关单位基于带电检修、维护作业便利性考虑,采用在架空线尽头分别建立两基杆塔,将双回路架空线各分出一回路引到单独的杆塔上再引接至电缆终端的方案,这样又造成了相应的投资和占地面积增加,形成一定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约投资和占地面积且便于带电检修、维护等作业的输电线路电缆终端立体引下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输电线路电缆终端立体引下装置,用于将架空的电力线转接至入地的电力电缆,所述输电线路电缆终端立体引下装置包括钢管杆和设置于所述钢管杆侧部的电缆终端平台;
所述钢管杆包括竖直设置的杆身、内端与所述杆身相连接且轴线在所述杆身的剖面上的投影不重合的三层横担,三层所述横担分别为上横担、中横担和下横担,三层所述横担的外端分别连接一根所述电力线并将所述电力线由水平方向转为竖直向下方向;
所述电缆终端平台包括电缆终端平台主杆、安装于所述电缆终端平台主杆上且与三层所述横担的外端相竖直对应的电缆终端头-避雷器安装平台,经三层所述横担转接为竖直向下方向的三根电力线分别在各自与所述电缆终端头-避雷器安装平台相交处对应连接一根电力电缆的一端部,所述电力电缆的另一端部入地。
所述横杆为一水平设置的直杆件,三层所述横担的外端位于所述横杆所对应的一矩形区域中。
所述上横担的轴线和所述中横担的轴线在所述杆身的剖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与所述中横担的轴线和所述下横担的轴线在所述杆身的剖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相等。
所述上横担的轴线和所述中横担的轴线在所述杆身的剖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所述中横担的轴线和所述下横担的轴线在所述杆身的剖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均为30°。
所述中横担的轴线与水平方向电力线的轴线的夹角为直角。
所述杆身上相轴对称地设置有两组所述三层横担,每组所述三层横担对应连接一个电力线回路中的三条相线;所述杆身两侧设置有两个所述电缆终端平台。
所述横担的外端设置有水平方向的耐张绝缘子串和竖直方向的跳线绝缘子串,所述电力线依次连接所述耐张绝缘子串的端部和所述跳线绝缘子串的端部从而由水平方向转为竖直向下方向。
经三层所述横担转接为竖直向下方向的三根电力线各自经过过渡线夹和户外电缆终端头而对应连接所述电力电缆;所述户外电缆终端头设置于所述电缆终端头-避雷器安装平台上;每个所述过渡线夹通过导线对应连接有一个避雷器,所述避雷器设置于所述电缆终端头-避雷器安装平台上。
每根所述电力电缆均连接有接地电缆,各所述接地电缆均连接至设置在所述电缆终端平台主杆上的电缆接地箱。
竖直向下方向的所述电力线经棒式绝缘子固定,所述棒式绝缘子通过棒式绝缘子横担而与所述杆身相连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输电线路电缆终端立体引下装置用于将架空的电力线引接至入地的电力电缆,其能够使架空线路的引下线之间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且其外观更加协调美观,接线施工清晰便利,不会过多占用安装面积,较节约投资。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接线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构件的主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构件的A-A剖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构件的右视图。
以上附图中:1、钢管杆;2、电缆终端平台;3、纵向支撑;4、上横担;5、中横担;6、下横担;7、耐张绝缘子串;8、跳线绝缘子串;9、棒式绝缘子横担;10、棒式绝缘子;11、电缆终端平台主杆;12、电缆终端头-避雷器安装平台;13、过渡线夹;14、户外电缆终端头;15、电力电缆;16、避雷器;17、导线;18、接地电缆;19、电缆接地箱;20、电力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一种用于将110kV双回路的架空的电力线转接至入地的电力电缆的输电线路电缆终端立体引下装置,包括钢管杆1和设置于钢管杆1侧部的电缆终端平台2。
钢管杆1包括杆身3和三层横担。杆身3相对于钢管杆1的安装面(如地面)竖直设置,其采用下端管径大于上端管径的钢管。杆身3的底端具有沿其径向的连接板,连接板上开有螺栓孔,从而可以通过螺栓与安装面相紧固,且在连接板上设置有环绕所述杆身3分布且沿其轴向设置的加劲板。三层横担分布与杆身3的上半部分,一组三层横担沿杆身3的轴向由上至下依次为上横担4、中横担5和下横担6。相邻两层横担之间的在纵向上的间距相等。各横担均采用杆件,其内端与杆身3通过连接组件相连接。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杆身3上的第一部分和设置在横担内端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通过多个螺栓相连接。第一部分包括沿杆身3的轴向延伸的若干个环向板、垂直环向板即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一对相平行的第一腹板。第二部分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端板、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端板的一面上并能够分别与一对第一腹板相贴靠的一对第二腹板,横担设置在端板的另一面上。相贴靠的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之间对应地开设有螺栓孔,从而使得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与该螺栓孔相匹配的螺栓而实现连接。一组三层横担的轴线在杆身3的剖面上的投影不重合,上横担4的轴线和中横担5的轴线在杆身3的剖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与中横担5的轴线和下横担6的轴线在杆身3的剖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相等。通常,上横担4的轴线和中横担5的轴线在杆身3的剖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中横担5的轴线和下横担6的轴线在杆身3的剖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均取30°即可,使得一组三层横担沿杆身3大致呈螺旋上升的形式排布。由于本实施例是用于110kV双回路中的装置,因此,在杆身3上相轴对称地设置有两组三层横担,每组三层横担对应连接一个电力线20回路中的三条相线。一组的三层横担的长度并不相同,而是上横担4和下横担6的长度相同且长于中横担5的长度,使得三层横担的外端处于一个狭长的矩形区域中。通常中横担5的长度选用3.2m左右,这样可以使得三层横担中相邻的两层横担的外端的水平距离保持1.6m左右。三层横担的外端分别连接一根电力线20,并将水平电力线20由水平方向转为竖直向下方向。横担的外端设置有水平方向的耐张绝缘子串7和竖直方向的跳线绝缘子串8,电力线20依次连接耐张绝缘子串7的端部和跳线绝缘子串8的端部从而由水平方向转为竖直向下方向。通常,使中横担5的轴线与水平方向电力线20的轴线的夹角为直角而连接各条电力线20,故而,上横担4的轴线、中横担5的轴线和下横担6的轴线分别与架空的水平方向的电力线20的轴心方向呈60°、90°、120°夹角。在杆身3的中部,设置有一个棒式绝缘子横担9,安装加上并设多个棒式绝缘子10,使得经横担转接而竖直向下的电力线20经过对应的棒式绝缘子10而固定。
电缆终端平台2设置于钢管杆1的侧部,由于本实施例是用于110kV双回路中的装置,其钢管杆1设置了两组三层横担,故需要设置两个电缆终端平台2,它们对称地设置于钢管杆1的杆身3的两侧,并分别与两组三层横担相对应。电缆终端平台2的高度低于钢管杆1的高度。
电缆终端平台2包括竖直设置于安装面上的电缆终端平台主杆11、安装在电缆终端平台主杆11上的电缆终端头-避雷器安装平台12,电缆终端头-避雷器安装平台12与三层横担的外端相竖直对应。电缆终端头-避雷器安装平台12至少包括一水平设置的直杆件,而三层横担的外端位于横杆所对应的一矩形区域中,经三层横担转接为竖直向下方向的三根电力线20在分别经过棒式绝缘子10固定后,再分别在各自与电缆终端头-避雷器安装平台12相交处对应经过渡线夹13和户外电缆终端头14而连接一根电力电缆15的一端部,电力电缆15的另一端部入地,电力电缆15可以固定在电缆终端平台主杆11上或与电缆终端平台主杆11相连接的固定架上。户外电缆终端头14安装在电缆终端头-避雷器安装平台12上,电缆终端头-避雷器安装平台12还可以包括另一附属杆件,该附属杆件上具有与户外电缆终端头14相对应设置的若干个避雷器16,与户外电缆终端头14相对应连接的过渡线夹13通过导线17对应连接一个避雷器16。每根电力电缆15均连接有接地电缆18,各接地电缆18均连接至设置在电缆终端平台主杆11上的电缆接地箱19。
本实用新型结合以往的工程实践,新设计一型110kV双回路架空线引接至电缆终端钢管杆1装置,使两回路架空线路的引下线之间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平行垂直向下连接至电缆终端头14,另外在钢管杆1两侧分别设置独立的电缆终端平台主杆11,用于安放电缆终端接头及避雷器16等装置。经过改进设计后,外形更加协调美观,接线施工清晰,便利,且当一回线路检修、维护时,不影响另外一回线路正常运行。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输电线路电缆终端立体引下装置,用于将架空的电力线转接至入地的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电线路电缆终端立体引下装置包括钢管杆和设置于所述钢管杆侧部的电缆终端平台;
所述钢管杆包括竖直设置的杆身、内端与所述杆身相连接且轴线在所述杆身的剖面上的投影不重合的三层横担,三层所述横担分别为上横担、中横担和下横担,三层所述横担的外端分别连接一根所述电力线并将所述电力线由水平方向转为竖直向下方向;
所述电缆终端平台包括电缆终端平台主杆、安装于所述电缆终端平台主杆上且与三层所述横担的外端相竖直对应的电缆终端头-避雷器安装平台,经三层所述横担转接为竖直向下方向的三根电力线分别在各自与所述电缆终端头-避雷器安装平台相交处对应连接一根电力电缆的一端部,所述电力电缆的另一端部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电缆终端立体引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为一水平设置的直杆件,三层所述横担的外端位于所述横杆所对应的一矩形区域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电线路电缆终端立体引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担的轴线和所述中横担的轴线在所述杆身的剖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与所述中横担的轴线和所述下横担的轴线在所述杆身的剖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电线路电缆终端立体引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担的轴线和所述中横担的轴线在所述杆身的剖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所述中横担的轴线和所述下横担的轴线在所述杆身的剖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均为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电缆终端立体引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横担的轴线与水平方向电力线的轴线的夹角为直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电缆终端立体引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身上相轴对称地设置有两组所述三层横担,每组所述三层横担对应连接一个电力线回路中的三条相线;所述杆身两侧设置有两个所述电缆终端平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电缆终端立体引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担的外端设置有水平方向的耐张绝缘子串和竖直方向的跳线绝缘子串,所述电力线依次连接所述耐张绝缘子串的端部和所述跳线绝缘子串的端部从而由水平方向转为竖直向下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电缆终端立体引下装置,其特征在于:经三层所述横担转接为竖直向下方向的三根电力线各自经过过渡线夹和户外电缆终端头而对应连接所述电力电缆;所述户外电缆终端头设置于所述电缆终端头-避雷器安装平台上;每个所述过渡线夹通过导线对应连接有一个避雷器,所述避雷器设置于所述电缆终端头-避雷器安装平台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电缆终端立体引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电力电缆均连接有接地电缆,各所述接地电缆均连接至设置在所述电缆终端平台主杆上的电缆接地箱。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电缆终端立体引下装置,其特征在于:竖直向下方向的所述电力线经棒式绝缘子固定,所述棒式绝缘子通过棒式绝缘子横担而与所述杆身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877951.7U CN205116866U (zh) | 2015-11-06 | 2015-11-06 | 输电线路电缆终端立体引下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877951.7U CN205116866U (zh) | 2015-11-06 | 2015-11-06 | 输电线路电缆终端立体引下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116866U true CN205116866U (zh) | 2016-03-30 |
Family
ID=55572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87795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16866U (zh) | 2015-11-06 | 2015-11-06 | 输电线路电缆终端立体引下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116866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98201A (zh) * | 2015-11-06 | 2016-02-03 | 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 | 输电线路电缆终端立体引下装置 |
CN105846381A (zh) * | 2016-05-31 | 2016-08-10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新型全绝缘35kV电缆登杆装置 |
CN105846382A (zh) * | 2016-05-31 | 2016-08-10 | 上海电瓷厂有限公司 | 全绝缘35kV电缆登杆装置 |
CN108824936A (zh) * | 2018-06-25 | 2018-11-16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双回路“x”型横担布置电缆终端钢管杆 |
CN112049502A (zh) * | 2020-09-10 | 2020-12-08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双回路钢管杆塔架空线路直拉引下结构 |
-
2015
- 2015-11-06 CN CN201520877951.7U patent/CN20511686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98201A (zh) * | 2015-11-06 | 2016-02-03 | 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 | 输电线路电缆终端立体引下装置 |
CN105846381A (zh) * | 2016-05-31 | 2016-08-10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新型全绝缘35kV电缆登杆装置 |
CN105846382A (zh) * | 2016-05-31 | 2016-08-10 | 上海电瓷厂有限公司 | 全绝缘35kV电缆登杆装置 |
CN105846382B (zh) * | 2016-05-31 | 2017-12-26 | 上海电瓷厂有限公司 | 全绝缘35kV电缆登杆装置 |
CN105846381B (zh) * | 2016-05-31 | 2018-01-02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一种全绝缘35kV电缆登杆装置 |
CN108824936A (zh) * | 2018-06-25 | 2018-11-16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双回路“x”型横担布置电缆终端钢管杆 |
CN112049502A (zh) * | 2020-09-10 | 2020-12-08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双回路钢管杆塔架空线路直拉引下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98201B (zh) | 输电线路电缆终端立体引下装置 | |
CN205116866U (zh) | 输电线路电缆终端立体引下装置 | |
CN107706871A (zh) | 架空配电线路 | |
CN105178682A (zh) | 双回路单侧开断电缆引下直线塔 | |
CN105102090A (zh) | 利用架空地线和特高压中性线的兼用线的具有特高压中性线和低压中性线的分离设置结构的配电线路的施工方法 | |
CN104242208B (zh) |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双回电缆终端钢管杆 | |
CN204691371U (zh) | 一种110kV电缆双回线路终端塔 | |
CN203951136U (zh) | 架空输电导线与电缆的转接连线装置 | |
CN104314355B (zh) | 一种横担异形的t接钢管杆 | |
CN207518244U (zh) | 一种220kV双回架空线路电缆开断杆 | |
CN204089116U (zh) |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双回电缆终端钢管杆 | |
CN107294034B (zh) | 电缆终端杆 | |
CN206128808U (zh) | 一种新型单回路电缆终端塔 | |
CN107386771B (zh) | 一种110kV架空线路前后电缆式双回钢管杆式终端塔 | |
CN204754412U (zh) | 一种单侧横担同时下两回电缆的终端杆 | |
CN106555499A (zh) | 既有单回路耐张铁塔电缆引下杆 | |
CN206922201U (zh) | 换流变压器网侧进线专用金具结构 | |
CN105098694A (zh) | 一种基于配电网典型设计的架空避雷线架设方法 | |
CN206091522U (zh) | 既有单回路耐张铁塔电缆引下杆 | |
CN212478731U (zh) | 一种高海拔地区带检修平台的三回路电缆终端铁塔 | |
CN205046930U (zh) | 一种单回路正逆相序变换角钢塔 | |
CN105155910B (zh) | 一种采用v字型组合串的单回路开断钢管杆塔 | |
CN205046907U (zh) | 双回路开断四回电缆引下塔 | |
CN205583618U (zh) | 单回路配电架空线路接线杆及其接线结构 | |
CN202434988U (zh) | 10kV跌落熔丝电缆验电接地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3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