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59889U - 一种便携式折叠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折叠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59889U
CN205059889U CN201520845821.5U CN201520845821U CN205059889U CN 205059889 U CN205059889 U CN 205059889U CN 201520845821 U CN201520845821 U CN 201520845821U CN 205059889 U CN205059889 U CN 2050598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vot link
tube fixing
fixing mechanism
mentioned
c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4582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勇进
Original Assignee
李勇进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李勇进 filed Critical 李勇进
Priority to CN20152084582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598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598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5988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车,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方便携带的便携式折叠车。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折叠车包括车底座、前行走轮、后行走轮、车手把机构、车手把连接座、车座转动座、双头转动枢纽、转动连杆、车座、第一套管固定机构、第二套管固定机构和第三套管固定机构。优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收放,占用空间小,生产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折叠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车,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方便携带的便携式折叠车。
背景技术
现今折叠自行车foldingbicycle或是可折叠的电动自行车motorizedbicycle/electricbicycle,其具有便于携带的特性,更能够结合铁路、公路、船舶、飞机等大众运输方式,进行通勤、旅游以及休闲运动。同时,近年来因全球气候暖化变迁,环保意识逐渐高涨,地球环保议题极受关注,无污染的折叠自行车以及较汽机车更加经济环保的电动自行车也具有极大的商机。
为了方便收纳折叠和便于携带,折叠车所具有的折叠机构应设置于车体的何处、应使用何种的折叠方式、折叠次数应是多少次等因素,这些因素都需要多方设计与考虑。更重要的是,折叠车不仅要考虑收纳后的体积,更必须兼顾整个车体结构于展开使用后的强度和骑乘安全,因此设计和制造的难度较传统自行车高。
现有技术的折叠车各个零件机构的连接部分大多零件较多,且这些零件易磨损,加工工艺也比较繁琐,生产成本也比较大,且大多分车辆折叠后都只能采用手提的方式进行携带,这样就增加了使用者外出携带的称重量。
有鉴于上述传统折叠车设计上的问题无法有效的解决与克服,因此本申请人提出本专利申请,以解决前述问题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折叠车,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折叠车各个零件机构的连接部分大多零件较多,且这些零件易磨损,加工工艺也比较繁琐,生产成本也比较大,且大多分车辆折叠后都只能采用手提的方式进行携带,这样就增加了使用者外出携带的称重量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携式折叠车,包括车底座、前行走轮、后行走轮、车手把机构、车手把连接座、车座转动座、双头转动枢纽、转动连杆、车座、第一套管固定机构、第二套管固定机构和第三套管固定机构;
上述车底座前端设有转动座,上述车手把连接座转动安装在转动座上,上述车手把机构转动安装在车手把连接座上端,上述前行走轮转动安装在车手把连接座的下端,上述后行走轮转动安装在上述车底座底部后端;
上述车座转动座安装在车底座顶部的后端,上述双头转动枢纽一端转动安装在车座转动座上,另一端与上述转动连杆转动连接,上述车座下端与上述转动连杆远离双头转动枢纽的一端转动连接;
上述第一套管固定机构套设在车手把机构外,可沿车手把机构向下移动,并覆盖住上述车手把连接座与车手把机构的连接处并固定;上述第二套管固定机构套设在上述转动连杆外,可沿转动连杆向下移动,并可移动至上述双头转动枢纽外,并覆盖住上述车座转动座与双头转动枢纽的连接处及上述转动连杆与双头转动枢纽的连接处并固定;上述第三套管固定机构套设在上述转动连杆外,可沿转动连杆向上移动,并可移动至上述转动连杆的上端与车座的连接处并固定。
进一步,上述车手把机构包括车把连杆和两个车把,上述车把连杆下端转动安装在上述车手把连接座上端,上述两个车把分别转动安装在上述车把连杆上端的两侧,上述第一套管固定机构套设在车把连杆外,可沿车把连杆向下移动,并覆盖住上述车手把连接座与车把连杆的连接处并固定。
进一步,上述车座底部设置有撑头,上述撑头下端转动连接上述转动连杆的上端,上述第三套管固定机构套设在上述转动连杆外,可沿转动连杆向上移动,并可移动至上述转动连杆的上端与撑头的连接处并固定。
进一步,上述车底座的前侧或后侧通过撑杆固定有辅助行走轮。
进一步,上述车底座两侧的至少一侧上转动安装有推动手柄。
进一步,上述车底座两侧的至少一侧上安装有地撑机构。
进一步,上述第一套管固定机构、第二套管固定机构和第三套管固定机构均包括套管主体及安装在套管主体外周上的拧紧螺丝,上述拧紧螺丝与套管主体螺纹连接并可将套管主体固定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收放,占用空间小,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折叠车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折叠车的去掉推动手柄和地撑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折叠车的折叠状态下去掉车手把机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折叠车的折叠状态下去掉推动手柄和地撑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折叠车的折叠后直立推动状态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折叠车的车手把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折叠车的双头转动枢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车底座,2、前行走轮,3、后行走轮,4、车手把机构,5、车手把连接座,6、车座转动座,7、双头转动枢纽,8、转动连杆,9、车座,10、第一套管固定机构,11、第二套管固定机构,12、第三套管固定机构,13、套管主体,14、拧紧螺丝,91、撑头,101,转动座,102、转动支架,103、辅助行走轮,104、推动手柄,105、地撑机构,41、车把连杆,42、车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至7所示,本实施例的便携式折叠车包括车底座1、前行走轮2、后行走轮3、车手把机构4、车手把连接座5、车座转动座6、双头转动枢纽7、转动连杆8、车座9、第一套管固定机构10、第二套管固定机构11和第三套管固定机构12;
上述车底座1前端设有转动座101,上述车手把连接座5转动安装在转动座101上,上述车手把机构4转动安装在车手把连接座5上端,上述前行走轮2转动安装在车手把连接座5的下端,上述后行走轮3转动安装在上述车底座1底部后端;
上述车座转动座6安装在车底座1顶部的后端,上述双头转动枢纽7一端转动安装在车座转动座6上,另一端与上述转动连杆8转动连接,上述车座9下端与上述转动连杆8远离双头转动枢纽7的一端转动连接;
上述第一套管固定机构10套设在车手把机构4外,可沿车手把机构4向下移动,并覆盖住上述车手把连接座5与车手把机构4的连接处并固定;上述第二套管固定机构11套设在上述转动连杆8外,可沿转动连杆8向下移动,并可移动至上述双头转动枢纽7外,并覆盖住上述车座转动座6与双头转动枢纽7的连接处及上述转动连杆8与双头转动枢纽7的连接处并固定;上述第三套管固定机构12套设在上述转动连杆8外,可沿转动连杆8向上移动,并可移动至上述转动连杆8的上端与车座9的连接处并固定。
上述车手把机构4包括车把连杆41和两个车把42,上述车把连杆41下端转动安装在上述车手把连接座5上端,上述两个车把42分别转动安装在上述车把连杆41上端的两侧,上述第一套管固定机构10套设在车把连杆41外,可沿车把连杆41向下移动,并覆盖住上述车手把连接座5与车把连杆41的连接处并固定。
上述车座9底部设置有撑头91,上述撑头91下端转动连接上述转动连杆8的上端,上述第三套管固定机构12套设在上述转动连杆8外,可沿转动连杆8向上移动,并可移动至上述转动连杆8的上端与撑头91的连接处并固定。
上述车底座1的前侧或后侧通过撑杆102固定有辅助行走轮103,当直立行走时,辅助行走轮103可在水平面内360度转动,方便推动、调节方向。
上述车底座1两侧的至少一侧上转动安装有推动手柄104。
上述车底座1两侧的至少一侧上安装有地撑机构,再车辆停放时,保证整个车体的平衡。
上述第一套管固定机构10、第二套管固定机构11和第三套管固定机构12均包括套管主体13及安装在套管主体13外周上的拧紧螺丝14,上述拧紧螺丝14与套管主体13螺纹连接并可将套管主体13固定住。
本实施例的便携式折叠车在折叠时,先将两个车把42向下转动折叠使其贴靠在车把连杆41上,之后,将车把连杆41向下转动折叠使其贴靠在车底座1上,下一步,将双头转动枢纽7沿着车底座1的横向转动折叠,贴靠在车底座1上,之后,再将转动连杆8向着车底座1转动折叠,完成整个折叠收放的过程;使用时,打开折叠状态,之后将第一套管固定机构10,第二套管固定机构11,第三套管固定机构12分别移动至与其对应的零件转动连接处,将转动结点完全套住,之后通过拧紧螺丝14拧紧固定在转动结点外,使其不会发生转动;上述便携式折叠车可在折叠之后将整个车体直立,通过辅助行走轮103及前行走轮2或后行走轮3的配合,再通过推动手柄104推动使整个车体可直立行走,方便携带挪动,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折叠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收放,占用空间小,生产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便携式折叠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底座(1)、前行走轮(2)、后行走轮(3)、车手把机构(4)、车手把连接座(5)、车座转动座(6)、双头转动枢纽(7)、转动连杆(8)、车座(9)、第一套管固定机构(10)、第二套管固定机构(11)和第三套管固定机构(12);
所述车底座(1)前端设有转动座(101),所述车手把连接座(5)转动安装在转动座(101)上,所述车手把机构(4)转动安装在车手把连接座(5)上端,所述前行走轮(2)转动安装在车手把连接座(5)的下端,所述后行走轮(3)转动安装在所述车底座(1)底部后端;
所述车座转动座(6)安装在车底座(1)顶部的后端,所述双头转动枢纽(7)一端转动安装在车座转动座(6)上,另一端与所述转动连杆(8)转动连接,所述车座(9)下端与所述转动连杆(8)远离双头转动枢纽(7)的一端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套管固定机构(10)套设在车手把机构(4)外,可沿车手把机构(4)向下移动,并覆盖住所述车手把连接座(5)与车手把机构(4)的连接处并固定;所述第二套管固定机构(11)套设在所述转动连杆(8)外,可沿转动连杆(8)向下移动,并可移动至所述双头转动枢纽(7)外,并覆盖住所述车座转动座(6)与双头转动枢纽(7)的连接处及所述转动连杆(8)与双头转动枢纽(7)的连接处并固定;所述第三套管固定机构(12)套设在所述转动连杆(8)外,可沿转动连杆(8)向上移动,并可移动至所述转动连杆(8)的上端与车座(9)的连接处并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手把机构(4)包括车把连杆(41)和两个车把(42),所述车把连杆(41)下端转动安装在所述车手把连接座(5)上端,所述两个车把(42)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车把连杆(41)上端的两侧,所述第一套管固定机构(10)套设在车把连杆(41)外,可沿车把连杆(41)向下移动,并覆盖住所述车手把连接座(5)与车把连杆(41)的连接处并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座(9)底部设置有撑头(91),所述撑头(91)下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连杆(8)的上端,所述第三套管固定机构(12)套设在所述转动连杆(8)外,可沿转动连杆(8)向上移动,并可移动至所述转动连杆(8)的上端与撑头(91)的连接处并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底座(1)的前侧或后侧通过撑杆(102)固定有辅助行走轮(103)。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底座(1)两侧的至少一侧上转动安装有推动手柄(104)。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底座(1)两侧的至少一侧上安装有地撑机构(105)。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固定机构(10)、第二套管固定机构(11)和第三套管固定机构(12)均包括套管主体(13)及安装在套管主体(13)外周上的拧紧螺丝(14),所述拧紧螺丝(14)与套管主体(13)螺纹连接并可将套管主体(13)固定住。
CN201520845821.5U 2015-10-28 2015-10-28 一种便携式折叠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598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45821.5U CN205059889U (zh) 2015-10-28 2015-10-28 一种便携式折叠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45821.5U CN205059889U (zh) 2015-10-28 2015-10-28 一种便携式折叠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59889U true CN205059889U (zh) 2016-03-02

Family

ID=55386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45821.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59889U (zh) 2015-10-28 2015-10-28 一种便携式折叠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598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29961U (zh) 便捷折叠自行车
JP3189969U (ja) 折りたたみ式三角警告板
CN204124275U (zh) 一种便携式代步机
CN206218106U (zh) 新型分体式电动滑板车
CN205059889U (zh) 一种便携式折叠车
CN204383694U (zh) 一种多功能折叠电动车
CN204309989U (zh) 一种新型的折叠电动车
CN204587179U (zh) 一种带鞍座的可折叠式电动滑板车
CN201923264U (zh) 一种可折叠成箱体的电动滑板车
CN104691684A (zh) 一种便携式折叠电动车
CN205769896U (zh) 可折叠的交通工具
CN204161577U (zh) 一种可折叠自行车
CN201721571U (zh) 一种可折叠电动自行车
CN201559763U (zh) 一种自行车的折叠结构
CN202213606U (zh) 一种折叠工作车
CN205769874U (zh) 可折叠的代步交通工具
CN204956802U (zh) 折叠电动车
CN205113388U (zh) 一种新型可调节力矩的运输车设备
CN204587177U (zh) 一种坐立两用式折叠滑板车
CN208278235U (zh) 一种三轮商用车
CN209889037U (zh) 一种便携式手提箱折叠电动滑板车
CN204137168U (zh) 电动车后轮支撑架
CN204236713U (zh) 折叠式电动车
CN204197176U (zh) 折叠式自行车
CN203381658U (zh) 多功能折叠式旅行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2

Termination date: 2016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