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57408U - 一种衬套立柱焊接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衬套立柱焊接工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057408U CN205057408U CN201520734126.1U CN201520734126U CN205057408U CN 205057408 U CN205057408 U CN 205057408U CN 201520734126 U CN201520734126 U CN 201520734126U CN 205057408 U CN205057408 U CN 2050574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
- fixed head
- panel
- column
- base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244 mal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Butt Welding And Welding Of Specific Art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衬套立柱焊接工装,包括:底板、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板及两个管支架,固定支架设置在底板的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固定支架包括垂直于底板的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固定在底板的另一端;两个管支架固定设置在底板上,并位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管支架上开设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的轴线垂直于第一固定板。该焊接工装能确保衬套立柱焊接后的垂直度和其他尺寸达到图纸要求,省略后面机加工过程,提高了结构生产率,降低了加工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衬套立柱焊接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连接结构件的加工方式一般为先焊接,然后再机加工。因为焊接变形较大,焊接后的零件的精度无法满足安装的需要。焊接后的机加工保证了零件的尺寸和精度,但增加了加工成本。对于精度要求不高的连接结构件,采用机加工进行后期处理显得比较浪费。
现有技术中的焊接方法进行衬套立柱焊接产生的结构变形比较大,垂直度精度无法达到图纸要求,而通过机加工改善结构形状和垂直度精度,加工过程相对费时,生产效率低,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衬套立柱焊接工装,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衬套立柱结构变形比较大,垂直度精度无法达到图纸要求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确保衬套立柱焊接后的垂直度和其他尺寸达到图纸要求,省略后面机加工过程,提高了结构生产率,降低了加工成本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衬套立柱焊接工装,所述衬套立柱包括:立柱、端板及折板;所述端板固定在所述立柱的一端;所述折板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固定在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的筋板;所述第一面板固定在所述立柱的另一端;所述焊接工装包括:
底板;
固定支架,固定于所述底板的一端;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垂直于所述底板的第一固定板;
第二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底板的另一端;
两个管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所述管支架上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固定板;
其中,当进行所述衬套立柱焊接时,将所述端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立柱放置在所述两个管支架的弧形凹槽内,所述第二面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最后将所述立柱与端板及第一面板焊接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两个管支架平行设置,其中一个所述管支架靠近所述固定支架,另一个靠近所述第二固定板;
所述管支架包括:第一横板及两块竖板;
所述第一横板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两块竖板分别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一横板的两侧;所述竖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平行设置;所述竖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立柱外形相适应的所述弧形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第二横板及两块肋板;
所述第二横板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板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二横板的侧边;
所述肋板同时所述第一固定板及第二横板垂直固定连接;所述两块肋板并排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端板上开设有孔径与所述立柱外径相同的圆孔;所述圆孔外分布4个通孔;
所述第一固定板对应所述端板4个通孔的位置开设4个螺纹孔;
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端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厚度大于所述端板的厚度。
作为优选,所述折板的第二面板上设置4个通孔;
所述第二固定板对应所述第二面板4个通孔的位置开设4个螺纹孔;
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二面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面板的厚度。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板及所述管支架的材质选用Q235钢。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垂直度公差控制在0.1以内。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底板、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板及两个管支架的工装结构,焊接时,将端板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上,立柱放置在两个管支架的弧形凹槽内,第二面板固定在第二固定板上,最后将立柱与端板及第一面板焊接固定,能有效控制端板与第二面板的垂直度公差控制在0.5以内,同时,保证衬套立柱其他尺寸满足图纸要求。这样,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衬套立柱结构变形比较大,垂直度精度无法达到图纸要求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确保衬套立柱焊接后的垂直度和其他尺寸达到图纸要求,省掉焊接后的机加工过程,提高了结构生产率,降低了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衬套立柱焊接工装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的衬套立柱焊接工装的右视图;
图3为图1中的衬套立柱焊接工装的俯视图;
图4为图1中的衬套立柱焊接工装的B-B向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衬套立柱的结构示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衬套立柱的尺寸标注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衬套立柱与焊接工装的装配图。
(图示中各标号代表的部件依次为:1固定支架、2管支架、3底板、4第二固定板、5第一固定板、6竖板、7端板、8立柱、9折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衬套立柱焊接工装,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衬套立柱结构变形比较大,垂直度精度无法达到图纸要求的技术问题,通过采用底板、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板及两个管支架的工装结构,实现了确保衬套立柱焊接后的垂直度和其他尺寸达到图纸要求,省略后面机加工过程,提高了结构生产率,降低了加工成本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衬套立柱焊接工装,参见附图5和6,衬套立柱包括:立柱8、端板7及折板9;端板7固定在立柱8的一端;折板9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固定在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的筋板;第一面板固定在立柱8的另一端;参见附图1或7,该焊接工装包括:底板3、固定支架1、第二固定板4及两个管支架2;焊接时,底板3放置在焊接平台上,底板3宽度为G。固定支架1设置在底板3的一端,与底板3固定连接;参见附图2和4,固定支架1包括垂直于底板的第一固定板5,第一固定板5到底板3另一端的距离为C;第二固定板4固定在底板3的另一端,参见附图3,第一固定板5到第二固定板4的距离为E;两个管支架2固定设置在底板3上,并位于第一固定板5和第二固定板4之间;管支架2上开设有弧形凹槽;两个管支架2的弧形凹槽的轴线共线且垂直于第一固定板5。
其中,当进行衬套立柱焊接时,将端板7固定在第一固定板5上,立柱8放置在两个管支架2的弧形凹槽内,第二面板固定在第二固定板4上,最后将立柱8与端板7及第一面板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参见附图3,两个管支架2平行设置,位于固定支架1与第二固定板4之间,其中一个管支架2靠近固定支架1,另一个靠近第二固定板4,两个管支架2的间距小于立柱8的长度,管支架2的宽度等于底板3的宽度。管支架2包括:第一横板及两块竖板6;第一横板与底板3固定连接;两块竖板6分别垂直固定在第一横板的两侧;竖板6与第一固定板5平行设置;竖板6上开设有与立柱外形相适应的弧形凹槽,而且圆弧的直径K等于立柱8的外径,圆弧的中心离底板的距离L等于立柱8轴心到第二面板的距离加上第二固定板4的厚度M。
进一步的,参见附图1和3,固定支架1还包括:第二横板及两块肋板;第二横板与底板3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5垂直固定在第二横板的侧边;肋板同时第一固定板5及第二横板垂直固定连接;两块肋板并排设置。端板7上开设有孔径与立柱8外径相同的圆孔;圆孔外呈矩形分布4个通孔;矩形的长度为I,宽度为H。第一固定板5对应端板4个通孔的位置开设4个螺纹孔,孔径为N;下排螺纹孔与第二横板的距离为J,第一固定板5与端板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5的厚度大于端板7的厚度,这样焊接过程中焊接的热量通过第一固定板5快速的传递出去,从而减少端板7的变形,同时第一固定板5也相当于增加了焊接位置板的厚度,这样端板7也不容易造成焊接变形。
进一步的,参见附图5和6,折板9的第二面板上设置4个通孔,四个通孔呈矩形布置。第二固定板4对应第二面板4个通孔的位置开设4个螺纹孔,呈矩形,矩形长度为F,孔径为P;第一固定板5与第二固定板4的右排螺纹孔之间的距离为D。第二固定板4与第二面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4的厚度M大于第二面板的厚度,设定M=15mm,这样焊接过程中焊接的热量通过第二固定板4快速的传递出去,从而减少折板9第二面板的变形,同时第二固定板4也相当于增加了焊接位置板的厚度,这样折板9也不容易造成焊接变形。
进一步的,底板3、固定支架1、第二固定板4及管支架2的材质选用Q235钢。衬套立柱材料为304,304材料受热变形较大,该焊接工装的材料采用Q235,Q235受热变形比304小,同时,材料成本上也要便宜的多。第一固定板5与第二固定板4的垂直度公差控制在0.1以内。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衬套立柱焊接工装的结构特征进行详细说明:
衬套立柱包括:立柱8、端板及折板,具体的尺寸为:参见附图6,端板7到折板9的总长度为1024mm,端板7到折板9第二面板外侧通孔的距离为1020mm;端板7到折板9第一面板的距离为932mm;第二面板上下两排通孔的间距为140mm;折板9的宽度为165mm,孔径为Φ14mm;端板7上下两排通孔的间距为125mm,左右两排通孔的间距为70mm,孔径为Φ11mm;立柱8的外径为Φ101.6mm;立柱8轴心到第二面板的距离为83mm。
焊接工装包括:底板3、固定支架1、第二固定板4及两个管支架2,具体的尺寸为:
第一固定板5到底板3另一端的距离C=1024mm。
第一固定板5与第二固定板4右排螺纹孔之间的距离D=1020mm。
第一固定板5到第二固定板4的距离E=932mm。
第二固定板4的4个螺纹孔呈矩形,矩形长度F=140mm;底板3宽度为G=165mm;螺纹孔的孔径P与第二面板的通孔对应,选用M14螺纹孔。
第一固定板5上呈矩形分布的4个螺纹孔,矩形的长度H=125mm,宽度I=70mm;螺纹孔的孔径N与端板通孔对应,选用M10螺纹孔。
第一固定板5中下排螺纹孔与第二横板的距离J=83+M-H/2=35.5mm。
竖板上弧形凹槽的圆弧直径K=101.6mm;圆弧的中心离底板的距离L等于立柱8轴心到第二板面的距离加上第二固定板4的厚度M,即L=83+15=98mm。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底板3、固定支架1、第二固定板4及两个管支架2的工装结构,焊接时,将端板7固定在第一固定板5上,立柱8放置在两个管支架2的弧形凹槽内,第二面板固定在第二固定板4上,最后将立柱8与端板7及第一面板焊接固定,能有效控制端板7与第二面板的垂直度公差控制在0.5以内,同时,保证衬套立柱其他尺寸满足图纸要求。这样,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衬套立柱结构变形比较大,垂直度精度无法达到图纸要求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确保衬套立柱焊接后的垂直度和其他尺寸达到图纸要求,省掉焊接后的机加工过程,提高了结构生产率,降低了加工成本。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衬套立柱焊接工装,所述衬套立柱包括:立柱、端板及折板;所述端板固定在所述立柱的一端;所述折板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固定在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的筋板;所述第一面板固定在所述立柱的另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工装包括:
底板;
固定支架,固定于所述底板的一端;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垂直于所述底板的第一固定板;
第二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底板的另一端;
两个管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所述管支架上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固定板;
其中,当进行所述衬套立柱焊接时,将所述端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立柱放置在所述两个管支架的弧形凹槽内,所述第二面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最后将所述立柱与端板及第一面板焊接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管支架平行设置,其中一个所述管支架靠近所述固定支架,另一个靠近所述第二固定板;
所述管支架包括:第一横板及两块竖板;
所述第一横板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两块竖板分别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一横板的两侧;所述竖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平行设置;所述竖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立柱外形相适应的所述弧形凹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第二横板及两块肋板;
所述第二横板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板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二横板的侧边;
所述肋板同时所述第一固定板及第二横板垂直固定连接;所述两块肋板并排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板上开设有孔径与所述立柱外径相同的圆孔;所述圆孔外分布4个通孔;
所述第一固定板对应所述端板4个通孔的位置开设4个螺纹孔;
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端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厚度大于所述端板的厚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板的第二面板上设置4个通孔;
所述第二固定板对应所述第二面板4个通孔的位置开设4个螺纹孔;
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二面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面板的厚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板及所述管支架的材质选用Q235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垂直度公差控制在0.1以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734126.1U CN205057408U (zh) | 2015-09-21 | 2015-09-21 | 一种衬套立柱焊接工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734126.1U CN205057408U (zh) | 2015-09-21 | 2015-09-21 | 一种衬套立柱焊接工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057408U true CN205057408U (zh) | 2016-03-02 |
Family
ID=55384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734126.1U Active CN205057408U (zh) | 2015-09-21 | 2015-09-21 | 一种衬套立柱焊接工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05740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55020A (zh) * | 2017-12-25 | 2019-07-02 | 江苏电科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气箱配件焊接装置 |
CN112676748A (zh) * | 2020-12-28 | 2021-04-20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加工立柱用的连接板定位工装及其施工方法 |
-
2015
- 2015-09-21 CN CN201520734126.1U patent/CN20505740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55020A (zh) * | 2017-12-25 | 2019-07-02 | 江苏电科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气箱配件焊接装置 |
CN112676748A (zh) * | 2020-12-28 | 2021-04-20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加工立柱用的连接板定位工装及其施工方法 |
CN112676748B (zh) * | 2020-12-28 | 2022-09-20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加工立柱用的连接板定位工装及其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476242B (zh) | 用于在数控龙门铣床上定位动车组构架的辅助工装 | |
CN103143828B (zh) | 轨道车辆侧墙骨架组装点焊一体化工装 | |
CN205057408U (zh) | 一种衬套立柱焊接工装 | |
KR102107855B1 (ko) | 공작기계의 베드 | |
CN204700590U (zh) | 一种用于垂直加工的定位治具 | |
CN206578478U (zh) | 一种钢板焊接夹具 | |
CN102489940B (zh) | 载货汽车前悬组合铸件的加工工艺 | |
CN202917618U (zh) | 大型平板天线阵框架 | |
CN102091952A (zh) | 一种铣转向节臂平面的工装 | |
CN206047467U (zh) | 组焊一体式箱型焊装夹具 | |
CN211136103U (zh) | 一种利用滚动轴定位曲面板的焊接工装 | |
CN103612057A (zh) | 一种除尘器胎架工装平台 | |
CN206253836U (zh) | 一种适用于三维激光切割机的料片切割支撑模 | |
CN102814678A (zh) | 一种差速器钻孔工装 | |
CN203062134U (zh) | 一种曳引机架底座体焊接夹具 | |
CN204603639U (zh) | 气簧式全承载车架前段骨架专用焊接夹具 | |
CN108080780B (zh) | 一种仓储笼底盘满焊工装 | |
CN210360048U (zh) | 一种地铁铝合金枕梁焊接成型装置 | |
CN103753095A (zh) | 空间焊接夹具 | |
CN201677149U (zh) | 制造冷床区齿条横移支座的专用工装 | |
CN206083489U (zh) | 同向双边折弯机 | |
CN202845558U (zh) | 一种异厚度折弯用插片模具 | |
CN204397245U (zh) | 阳极钢爪组装焊接工装夹具 | |
CN205057560U (zh) | 汽车前悬挂支架铣面及钻孔夹具 | |
CN206065778U (zh) | 一种大、中型客车后围蒙皮组焊工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101111 No.3, Xingguang 4th Street, Tongzhou Park optical Mechatronics industrial base, Zhongguancun Science Park, Tongzh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Zhongli Machinery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CHONGLEE MACHINERY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111 No.3, Xingguang 4th Street, Tongzhou Park optical Mechatronics industrial base, Zhongguancun Science Park, Tongzh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CHONGLEE MACHINERY ENGINEERING Co.,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