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23730U - 一种龙门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龙门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023730U CN205023730U CN201520563234.7U CN201520563234U CN205023730U CN 205023730 U CN205023730 U CN 205023730U CN 201520563234 U CN201520563234 U CN 201520563234U CN 205023730 U CN205023730 U CN 20502373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 portal frame
- chassis
- tube
- crossbe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龙门架,属于吊装技术领域。该龙门架包括:横梁、两根支撑立柱和两个底盘。本实用新型通过横梁、两根支撑立柱和两个底盘之间可拆卸,当不需要对设备进行升降作业时,横梁、两根支撑立柱和两个底盘分体存放,节省存放的空间,而需要对设备进行升降作业时,在需要对设备进行升降作业的位置将横梁、两根支撑立柱和底盘组装起来,通过倒链挂在吊耳上对设备进行升降作业,操作人员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可以搭建本实用新型,且可通过调节两根支撑立柱的长度而调节本实用新型的高度,克服场地限制,避免通过多人手抬肩扛实现对设备的升降作业,从而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避免发生危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龙门架。
背景技术
在管道输油系统中,起点站是为了实现管道运输而建在油田、炼油厂或港口附近的作业站场,其主要作用是接收来自油田、油船的原油或来自炼油厂的成品油,并经计量、加压或加热处理后输往下一站。其中,起点站的设备主要有泵组、阀门组、油品计量和标定装置、油罐区、油品加热装置以及水、电、燃料供给设备和消防设备等。在管道输油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经常需要对设备进行安装、保养和检修,需要对设备进行升降作业。
由于起点站需要进行升降作业的设备较多,在起点站搭建固定的高处作业平台受到起点站的场地限制,故目前在起点站对设备进行升降作业时常通过多人手抬肩扛,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且危险性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在起点站对设备进行升降作业时常通过多人手抬肩扛,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且危险性较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龙门架。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龙门架,所述龙门架包括:横梁、两根支撑立柱和两个底盘;
所述横梁上固定设有吊耳;
所述两根支撑立柱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横梁的两端,且所述两根支撑立柱的轴线均垂直于所述横梁的轴线,所述两根支撑立柱的另一端对应地固定在所述两个底盘上,所述两根支撑立柱的长度均可调节;
所述龙门架通过所述两个底盘稳定放置在地面上;
所述横梁、所述两根支撑立柱和所述两个底盘之间可拆卸;
通过调节所述两根支撑立柱的长度调节所述龙门架的高度,通过所述吊耳悬挂倒链。
进一步地,所述两根支撑立柱中的每根支撑立柱均包括至少两节支撑管,所述至少两节支撑管中的每节支撑管均包括内管和外管;
所述至少两节支撑管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且所述至少两节支撑管中位于最上方的支撑管的内管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所述至少两节支撑管中位于上方的支撑管的外管与位于其下方的支撑管的内管固定为一体,所述至少两节支撑管中的每节支撑管的外管均对应地套在其内管外部且与之固定连接,所述至少两节支撑管中位于最下方的支撑管的外管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每节支撑管的外管与其内管之间通过销轴固定连接;
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的管壁上均设有至少两个通孔,所述至少两个通孔沿所述内管或所述外管的轴向排列,所述销轴从外至内依次穿过所述每节支撑管的外管的管壁上的通孔和其内管的管壁上的通孔。
具体地,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的管壁上均设有三个通孔。
具体地,所述两根支撑立柱中的每根支撑立柱均包括两节支撑管。
进一步地,所述龙门架还包括四根支撑拉筋;
所述四根支撑拉筋中的两根支撑拉筋对应所述两根支撑立柱中的一根支撑立柱,且所述四根支撑拉筋中的每根支撑拉筋的一端均固定在与之相应的支撑立柱上,另一端固定在与所述支撑立柱相应的底盘上,所述每根支撑拉筋、与所述支撑立柱相应的底盘及与所述每根支撑拉筋相应的支撑立柱之间形成直角三角形,且所述两根支撑拉筋分置在与之相应的支撑立柱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每个底盘均包括主体支撑板、滚动部及撑地部;
所述主体支撑板与对应的支撑立柱固定连接;
所述滚动部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撑板的底部,通过所述滚动部带动所述龙门架移动;
所述撑地部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撑板的底部,在使用状态下,通过所述撑地部防止所述滚动部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滚动部包括两个万向轮支撑架和两个万向轮;
所述两个万向轮支撑架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撑板上,所述两个万向轮对应安装在所述两个万向轮支撑架上,通过所述两个万向轮带动所述龙门架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撑地部包括两根调节螺杆、两根调节螺杆手柄及两块螺杆撑地钢板,所述两根调节螺杆、所述两根调节螺杆手柄及所述两块螺杆撑地钢板一一对应;
所述主体支撑板上设有两个螺孔,所述两根调节螺杆分别穿过所述两个螺孔,所述两根调节螺杆手柄对应设置在所述两根调节螺杆的一端,所述两块螺杆撑地钢板对应设置在所述两根调节螺杆的另一端,所述撑地部通过所述两块螺杆撑地钢板与地面接触。
具体地,所述主体支撑板由槽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横梁、两根支撑立柱和两个底盘之间可拆卸,当不需要对设备进行升降作业时,横梁、两根支撑立柱和两个底盘分体存放,节省存放的空间,而需要对设备进行升降作业时,在需要对设备进行升降作业的位置将横梁、两根支撑立柱和底盘组装起来,通过倒链挂在吊耳上对设备进行升降作业,操作人员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可以搭建本实用新型,且可通过调节两根支撑立柱的长度而调节本实用新型的高度,克服场地限制,避免通过多人手抬肩扛实现对设备的升降作业,从而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避免发生危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龙门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横梁,
2支撑立柱,
21支撑管,211内管,212外管,
3底盘,
31滚动部,311万向轮支撑架,312万向轮,
32撑地部,321调节螺杆手柄,322调节螺杆,323螺杆撑地钢板,
33主体支撑板,
4支撑拉筋,
5销轴,
6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龙门架,该龙门架包括:横梁1、两根支撑立柱2和两个底盘3;
横梁1上固定设有吊耳6;
两根支撑立柱2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横梁1的两端,且两根支撑立柱2的轴线均垂直于横梁1的轴线,两根支撑立柱2的另一端对应地固定在两个底盘3上,两根支撑立柱2的长度均可调节;
龙门架通过两个底盘3稳定放置在地面上;
横梁1、两根支撑立柱2和两个底盘3之间可拆卸;
通过调节两根支撑立柱2的长度调节龙门架的高度,通过吊耳6悬挂倒链。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当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设备进行升降作业时,先将两个底盘3分别置于地面上,将两根支撑立柱2分别固定在横梁1的两端,再将两根支撑立柱2的另一端固定在相应的底盘3上,从而完成对本实用新型的安装。
根据设备所需的升降高度调节本实用新型整体的高度,然后将倒链挂在吊耳6上,倒链的一端与设备固定连接,操作人员用手拉动倒链的另一端或者通过机械设备拉动倒链的另一端,便可通过本实用新型起吊设备。
当不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横梁1、两根支撑立柱2和两个底盘3拆卸后分别存放,减少存放本实用新型所需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通过横梁1、两根支撑立柱2和两个底盘3之间可拆卸,当不需要对设备进行升降作业时,横梁1、两根支撑立柱2和两个底盘3分体存放,节省存放的空间,而需要对设备进行升降作业时,在需要对设备进行升降作业的位置将横梁1、两根支撑立柱2和底盘3组装起来,通过倒链挂在吊耳6上对设备进行升降作业,操作人员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可以搭建本实用新型以对设备进行升降作业,且可通过调节两根支撑立柱2的长度而调节本实用新型的高度,克服场地限制,避免通过多人手抬肩扛实现对设备的升降作业,从而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避免发生危险。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根支撑立柱2中的每根支撑立柱2均包括至少两节支撑管21,至少两节支撑管21中的每节支撑管21均包括内管211和外管212;
至少两节支撑管21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且至少两节支撑管21中位于最上方的支撑管21的内管211与横梁1固定连接,至少两节支撑管21中位于上方的支撑管21的外管212与位于其下方的支撑管21的内管211固定为一体,至少两节支撑管21中的每节支撑管21的外管212均对应地套在其内管211外部且与之固定连接,至少两节支撑管21中位于最下方的支撑管21的外管212与底盘3固定连接。
其中,为了确保连接稳固,位于最上方的支撑管21的内管211与横梁1通过焊接固定为一体,位于最下方的支撑管21的外管212与底盘3通过焊接固定为一体,位于上方的外管212与位于其下方的内管211固定为一体,便于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支撑管21的数量而调节本实用新型的高度。
其中,优选地,两根支撑立柱2中的每根支撑立柱2均包括两节支撑管21,结构简单,连接稳固。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每节支撑管21的外管212与其内管211之间通过销轴5固定连接;
内管211和外管212的管壁上均设有至少两个通孔,至少两个通孔沿内管211或外管212的轴向排列,销轴5从外至内依次穿过每节支撑管21的外管212的管壁上的通孔和其内管211的管壁上的通孔。
其中,优选地,内管211和外管212的管壁上均设有三个通孔。通过销轴5插入外管212和内管211的管壁上的不同通孔中,一节支撑管21可以有三种长度选择方案,从而调节本实用新型的高度。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也可在外管212的内壁和内管211的外壁上设置螺纹,通过调节外管212和内管211的配合长度来调节本实用新型的高度。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龙门架还包括四根支撑拉筋4;
四根支撑拉筋4中的两根支撑拉筋4对应两根支撑立柱2中的一根支撑立柱2,且四根支撑拉筋4中的每根支撑拉筋4的一端均固定在与之相应的支撑立柱2上,另一端固定在与支撑立柱2相应的底盘3上,每根支撑拉筋4、与支撑立柱2相应的底盘3及与每根支撑拉筋4相应的支撑立柱2之间形成直角三角形,且两根支撑拉筋4分置在与之相应的支撑立柱2的两侧。
通过四根支撑拉筋4分别与相应的支撑立柱2和底盘3之间构成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四根支撑拉筋4也可做成两根支撑立柱2的肋板。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每个底盘3均包括主体支撑板33、滚动部31及撑地部32;
主体支撑板33与对应的支撑立柱2固定连接;
滚动部31设置在主体支撑板33的底部,通过滚动部31带动龙门架移动;
撑地部32设置在主体支撑板33的底部,在使用状态下,通过撑地部32防止滚动部31运动。
其中,主体支撑板33由槽钢制成,通过槽钢的两侧边对四根支撑拉筋4进行限位,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槽钢的宽度为100毫米。
通过滚动部31带动本实用新型移动,从而减轻操作人员搬动本实用新型所需的力,且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还可将设备挂在倒链上后通过移动本实用新型而移动设备,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通过在主体支撑板33底部设置撑地部32,当对设备进行升降作业时,撑地部32与地面接触,防止滚动部31继续运动而存在安全隐患。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滚动部31包括两个万向轮支撑架311和两个万向轮312;
两个万向轮支撑架311分别设置在主体支撑板33上,两个万向轮312对应安装在两个万向轮支撑架311上,通过两个万向轮312带动龙门架移动。
其中,万向轮支撑架311通过固定连杆设置在主体支撑板33上,固定连杆的一端与主体支撑板33固定连接,万向轮支撑架311设置在固定连杆的另一端,万向轮312固定在万向轮支撑架311上,通过万向轮312带动本实用新型运动,操作比较灵活,进一步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撑地部32包括两根调节螺杆322、两根调节螺杆手柄321及两块螺杆撑地钢板323,两根调节螺杆322、两根调节螺杆手柄321及两块螺杆撑地钢板323一一对应;
主体支撑板33上设有两个螺孔,两根调节螺杆322分别穿过两个螺孔,两根调节螺杆手柄321对应设置在两根调节螺杆322的一端,两块螺杆撑地钢板323对应设置在两根调节螺杆322的另一端,撑地部32通过两块螺杆撑地钢板323与地面接触。
其中,通过调节螺杆手柄321带动调节螺杆322运动,利用杠杆原理,减轻操作人员调节调节螺杆322所需的力。
当调节调节螺杆322时,调节螺杆322与螺孔配合,可调节主体支撑板33的底面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对设备进行升降作业过程中,螺杆撑地钢板323与地面接触,万向轮312悬空,使本实用新型平衡,且防止万向轮312随意转动,而当不需要对设备进行升降作业时,螺杆撑地钢板323离开地面,万向轮312在地面上滚动,便于通过万向轮312的滚动来使本实用新型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龙门架整体宽1500毫米,高2500毫米,内管211的直径为1.5寸,外管212的直径为2寸,横梁1采用宽度为100毫米的槽钢制成,支撑拉筋4为直径为1.5寸的钢管或厚度为30毫米的钢板,调节螺杆322的长度为300毫米且直径为20mm,万向轮312及万向轮支撑架311总高为250毫米。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龙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架包括:横梁、两根支撑立柱和两个底盘;
所述横梁上固定设有吊耳;
所述两根支撑立柱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横梁的两端,且所述两根支撑立柱的轴线均垂直于所述横梁的轴线,所述两根支撑立柱的另一端对应地固定在所述两个底盘上,所述两根支撑立柱的长度均可调节;
所述龙门架通过所述两个底盘稳定放置在地面上;
所述横梁、所述两根支撑立柱和所述两个底盘之间可拆卸;
通过调节所述两根支撑立柱的长度调节所述龙门架的高度,通过所述吊耳悬挂倒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支撑立柱中的每根支撑立柱均包括至少两节支撑管,所述至少两节支撑管中的每节支撑管均包括内管和外管;
所述至少两节支撑管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且所述至少两节支撑管中位于最上方的支撑管的内管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所述至少两节支撑管中位于上方的支撑管的外管与位于其下方的支撑管的内管固定为一体,所述至少两节支撑管中的每节支撑管的外管均对应地套在其内管外部且与之固定连接,所述至少两节支撑管中位于最下方的支撑管的外管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龙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节支撑管的外管与其内管之间通过销轴固定连接;
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的管壁上均设有至少两个通孔,所述至少两个通孔沿所述内管或所述外管的轴向排列,所述销轴从外至内依次穿过所述每节支撑管的外管的管壁上的通孔和其内管的管壁上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龙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的管壁上均设有三个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龙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支撑立柱中的每根支撑立柱均包括两节支撑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架还包括四根支撑拉筋;
所述四根支撑拉筋中的两根支撑拉筋对应所述两根支撑立柱中的一根支撑立柱,且所述四根支撑拉筋中的每根支撑拉筋的一端均固定在与之相应的支撑立柱上,另一端固定在与所述支撑立柱相应的底盘上,所述每根支撑拉筋、与所述支撑立柱相应的底盘及与所述每根支撑拉筋相应的支撑立柱之间形成直角三角形,且所述两根支撑拉筋分置在与之相应的支撑立柱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底盘均包括主体支撑板、滚动部及撑地部;
所述主体支撑板与对应的支撑立柱固定连接;
所述滚动部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撑板的底部,通过所述滚动部带动所述龙门架移动;
所述撑地部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撑板的底部,在使用状态下,通过所述撑地部防止所述滚动部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龙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部包括两个万向轮支撑架和两个万向轮;
所述两个万向轮支撑架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撑板上,所述两个万向轮对应安装在所述两个万向轮支撑架上,通过所述两个万向轮带动所述龙门架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龙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地部包括两根调节螺杆、两根调节螺杆手柄及两块螺杆撑地钢板,所述两根调节螺杆、所述两根调节螺杆手柄及所述两块螺杆撑地钢板一一对应;
所述主体支撑板上设有两个螺孔,所述两根调节螺杆分别穿过所述两个螺孔,所述两根调节螺杆手柄对应设置在所述两根调节螺杆的一端,所述两块螺杆撑地钢板对应设置在所述两根调节螺杆的另一端,所述撑地部通过所述两块螺杆撑地钢板与地面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龙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撑板由槽钢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563234.7U CN205023730U (zh) | 2015-07-30 | 2015-07-30 | 一种龙门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563234.7U CN205023730U (zh) | 2015-07-30 | 2015-07-30 | 一种龙门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023730U true CN205023730U (zh) | 2016-02-10 |
Family
ID=55256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563234.7U Active CN205023730U (zh) | 2015-07-30 | 2015-07-30 | 一种龙门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02373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92053A (zh) * | 2018-09-18 | 2018-11-27 | 苏州艾士德机械有限公司 | 能够调节吊位的起吊装置 |
CN109595447A (zh) * | 2018-12-21 | 2019-04-09 |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 一种卧式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涡流检测装置吊装工具 |
-
2015
- 2015-07-30 CN CN201520563234.7U patent/CN20502373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92053A (zh) * | 2018-09-18 | 2018-11-27 | 苏州艾士德机械有限公司 | 能够调节吊位的起吊装置 |
CN109595447A (zh) * | 2018-12-21 | 2019-04-09 |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 一种卧式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涡流检测装置吊装工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51500B (zh) | 电线散线收放器 | |
CN108163634B (zh) | 一种电力电缆铺设装置 | |
CN205023730U (zh) | 一种龙门架 | |
CN102011484B (zh) | 顶部旋转高空作业台架 | |
CN204873592U (zh) | 一种可移动龙门式起重吊装架 | |
CN201793330U (zh) | 龙门式吊架装置 | |
CN203818129U (zh) | 一种装载机前桥维修托盘 | |
CN210480416U (zh) | 一种输电线路电缆放线装置 | |
CN208631793U (zh) | 一种电缆放线装置 | |
CN203241594U (zh) | 一种地埋式光缆交接箱气动升降装置 | |
CN206125686U (zh) | 管片构造筋存放料架 | |
CN204508671U (zh) | 变压器提升装置 | |
CN205241083U (zh) | 一种底部引进塔身及顶升装置的塔式起重机 | |
CN210682737U (zh) | 高度可调且便于省力放线的电缆盘放线支架 | |
CN204138202U (zh) | 悬臂吊简易吊装装置 | |
CN204237458U (zh) | 一种电力设备省力起吊器具 | |
CN203439928U (zh) | 用于挂栓葫芦吊的支撑装置 | |
CN204211387U (zh) | 一种吊架装置 | |
CN208087150U (zh) | 组合式可调支架 | |
CN202704925U (zh) | 通风风管吊装装置 | |
CN207618981U (zh) | 一种油罐用施工吊篮的吊起装置 | |
CN204947549U (zh) | 一种电缆转盘支架 | |
CN202094563U (zh) | 管母起吊和固定用支架 | |
CN206172869U (zh) | 一种板坯辊道电机的更换装置 | |
CN219217043U (zh) | 一种用于线盘放线的组合支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