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47672U - 基于电感储能的串联电池组双向无损均衡电路 - Google Patents

基于电感储能的串联电池组双向无损均衡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47672U
CN204947672U CN201520710324.4U CN201520710324U CN204947672U CN 204947672 U CN204947672 U CN 204947672U CN 201520710324 U CN201520710324 U CN 201520710324U CN 204947672 U CN204947672 U CN 2049476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electronic circuit
battery pack
output
battery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1032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龙云
郭向伟
陈凌宇
黄志臻
杨会州
郭红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152071032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476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476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476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电感储能的串联电池组双向无损均衡电路,其中串联电池组均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电池单体为上电池组,下半部分电池单体为下电池组。每个电池单体与一个均衡子电路相连接,总均衡子电路跨接在电源与地之间,每一个均衡子电路又与控制电路相连接。通过控制均衡子电路中上下桥MOSFET的通断与电感的储能作用,该电路可以实现电池组充放电过程中的动态均衡,改善串联电池组不均衡的现象,提高电池组的可用容量,减小串联电池组的维修和更换周期,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因此该电路适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或蓄能电站中的蓄能装置的电池管理系统。

Description

基于电感储能的串联电池组双向无损均衡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串联电池组均衡技术,具体涉及适用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或蓄能电站中的蓄能装置的基于电感储能的串联电池组双向无损均衡电路。
背景技术
串联电池组在经过多个充放电循环后,各电池单体的剩余容量的分布大致会出现三种情况:个别电池单体的剩余容量偏高;个别电池单体的剩余容量偏低;个别电池单体的剩余容量偏高和个别电池单体的剩余容量偏低。
针对上述三种情况,国内外学者均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如针对个别电池单体的剩余容量偏高的情况,有研究者提出了并联电阻分流法,它通过控制相应的开关器件将剩余容量偏高的电池模块的能量通过电阻消耗掉,该方法将能量白白浪费掉,并且在均衡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热,增加了电池热管理的负荷。也有研究者提出了双向DC-DC均衡法、同轴变压器均衡法等均衡电路,这些电路都采用了变压器,增加了均衡电路的成本。
目前锂离子电池组均衡控制的方法,根据均衡过程中电路对能量的消耗情况,可分为能量耗散型和能量非耗散型两大类;按照均衡功能分类,可分为充电均衡、放电均衡和动态均衡。充电均衡是指在充电过程中的均衡,一般是在电池组单体电压达到设定值时开始均衡,通过减小充电电流防止过充电;放电均衡是指在放电过程中的均衡,通过向剩余能量低的电池单体补充能量来防止过放电;动态均衡方式结合了充电均衡和放电均衡的优点,是指在整个充放电过程中对电池组进行的均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串联电池组的电池管理系统中采用基于电感储能的串联电池组双向无损均衡电路,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基于电感储能的串联电池组双向充放电均衡电路,其中串联电池组均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的所有电池单体组成上电池组,下半部分的所有电池单体组成下电池组;当电池单体总数n为偶数时,上下部分的电池单体数均为n/2,当电池单体总数n为奇数时,上电池组的单体数为(n+1)/2,下电池组的单体数为(n-1)/2;所有电池单体由上至下分别依次命名为B1、B2、B3、……Bn,B1的正极接电源,Bn的负极接地;每个电池单体均与一个均衡子电路相连接;均衡子电路的数量为n+1,其中n均衡子电路相应的与n个电池单体连接,另一个均衡子电路作为总均衡子电路,总均衡子电路与上电池组和下电池组的分界点即公共点连接;每个均衡子电路由两个带续流二极管的MOSFET以及储能电感构成。
进一步优化地,每个均衡子电路均各自包括上桥臂MOSFET和下桥臂MOSFET,上桥臂MOSFET的源极与下桥臂MOSFET的漏极均和储能电感的一端相连;上桥臂MOSFET的漏极作为第一输出端,上桥臂MOSFET的栅极作为第二输出端,下桥臂MOSFET的栅极作为第三输出端,下桥臂MOSFET的源极作为第四输出端,L的另一端作为第五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相连接,MOSFET的开通和关断由控制电路控制;与上电池组的电池单体连接的均衡子电路中,第一输出端与该对应的电池单体正极相连,第五输出端与对应电池单体负极相连,第四输出端接地;与下电池组的电池单体连接的均衡子电路中,第五输出端与该对应电池单体正极相连,第四输出端与对应电池单体负极相连,第一输出端接电源;总均衡子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接电源,第四输出端接地,第五输出端接上电池组与下电池组的公共点。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电池单体为电池模块,电池模块为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或超级电容器。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频率的大小根据所控制的电路储能电感的电感值、MOSFET的开关损耗、电池单体电压、电池单体容量而定。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驱动信号的占空比满足使储能电感在每个信号周期内复位,即储能电感的电流先从零开始上升,最后又下降到零。
均衡子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充电过程中,若上电池组中的Bi电池单体端电压为所有单体最高,为了避免对Bi过充电,在一个PWM周期内,使Bi对应的均衡子电路Si上桥臂MOSFETSia导通,则电流通过Sia、Si的储能电感Li以及Bi,Bi放电为Li储存能量;Sia开通一定时间后使其关断,此时电流通过Si下桥臂MOSFETSib的续流二极管、Li及Bi+1、Bi+2……Bn,Li释放能量至Bi+1、Bi+2……Bn,实现了能量从Bi到Bi+1、Bi+2……Bn的转移。而若下电池组中的Bj电池单体端电压为所有单体最高,为了避免对Bj过充电,在一个PWM周期内,使Bj对应的均衡子电路Sj下桥臂MOSFETSjb导通,则电流通过Sjb、Sj的储能电感Lj以及Bj,Bj放电为Lj储存能量;Sjb开通一定时间后使其关断,此时电流通过Sj上桥臂MOSFETSja的续流二极管、Lj及B1、B2……Bi-1,Lj释放能量至B1、B2……Bi-1,实现了能量从Bj到B1、B2……Bi-1的转移。
在放电过程中,若上电池组中的Bi单体端电压为所有单体最低,为了避免Bi过放电,在一个PWM周期内,使Bi对应的均衡子电路Si下桥臂MOSFETSib导通,则电流通过Sib、Si的储能电感Li以及Bi+1、Bi+2……Bn,Bi+1、Bi+2……Bn放电为Li储存能量;Sib开通一定时间后使其关断,此时电流通过Si上桥臂MOSFETSia的续流二极管、Li及Bi,Li释放能量至Bi,实现了能量从Bi+1、Bi+2……Bn到Bi的转移。而若下电池组中的Bj单体端电压为所有单体最低,为了避免对Bj过放电,在一个PWM周期内,使Bj对应的均衡子电路Sj上桥臂MOSFETSja导通,则电流通过Sja、Sj的储能电感Lj以及B1、B2……Bj-1,B1、B2……Bj-1放电为Lj储存能量;Sja开通一定时间后使其关断,此时电流通过Sj下桥臂MOSFETSjb的续流二极管、Lj及Bj,Lj释放能量至Bj,实现了能量从B1、B2……Bj-1到Bj的转移。
总均衡子电路对上电池组与下电池组进行整体均衡,与其他均衡子电路同时工作。在充电过程中,若上电池组平均端电压大于下电池组平均端电压,在一个PWM周期内,使总均衡子电路上桥臂MOSFETSa导通,则电流通过上桥臂MOSFETSa、总均衡子电路储能电感L以及上电池组,上电池组放电为L储存能量;上桥臂MOSFETSa开通一定时间后使其关断,此时电流通过总均衡子电路下桥臂MOSFETSb的续流二极管、L及下电池组,L释放能量至下电池组,实现了能量从上电池组到下电池组的转移;若下电池组平均端电压大于上电池组平均端电压,在一个PWM周期内,使总均衡子电路下桥臂MOSFETSb导通,则电流通过下桥臂MOSFETSb、总均衡子电路储能电感L以及下电池组,下电池组放电为L储存能量;下桥臂MOSFETSb开通一定时间后使其关断,此时电流通过总均衡子电路上桥臂MOSFETSa的续流二极管、L及上电池组,L释放能量至上电池组,实现了能量从下电池组到上电池组的转移;在放电过程中,若上电池组平均端电压小于下电池组平均端电压,在一个PWM周期内,使总均衡子电路下桥臂MOSFETSb导通,则电流通过下桥臂MOSFETSb、总均衡子电路储能电感L以及下电池组,下电池组放电为L储存能量;下桥臂MOSFETSb开通一定时间后使其关断,此时电流通过总均衡子电路上桥臂MOSFETSa的续流二极管、L及上电池组,L释放能量至上电池组,实现了能量从下电池组到上电池组的转移;若下电池组平均端电压小于上电池组平均端电压,在一个PWM周期内,使总均衡子电路上桥臂MOSFETSa导通,则电流通过上桥臂MOSFETSa、总均衡子电路储能电感L以及上电池组,上电池组放电为L储存能量;上桥臂MOSFETSa开通一定时间后使其关断,此时电流通过总均衡子电路下桥臂MOSFETSb的续流二极管、L及下电池组,L释放能量至下电池组,实现了能量从上电池组到下电池组的转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均衡电路来保证电池组中的单体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不出现过充电和过放电,改善串联电池组不均衡的现象,提高电池组的可用容量,减小串联电池组的维修和更换周期,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降低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和蓄能电站的运行成本。在充电过程中,当电池组中任何一个单体能量过高时,可以将此单体的能量均衡给电池组其它所有剩余单体;在放电过程中,当电池组中任何一个单体能量过低时,可以将电池组其它所有剩余单体的能量均衡给这个能量过低的单体。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串联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中采用上述无损动态电池均衡技术,能保证每个电池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不出现过充电和过放电,改善串联电池组不均衡的现象,提高电池组的可用容量,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降低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和电站中蓄电池储能系统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电感储能的串联电池组双向无损均衡电路的原理图。
图2是均衡子电路原理图。
图3是以4节电池为例的均衡电路原理图。
图4是以4节电池为例的均衡子电路Si在充电过程中的工作原理图。
图5是以4节电池为例的均衡子电路Si在放电过程中的工作原理图。
图6是以4节电池为例的总均衡子电路S在充电过程中的工作过程原理图。
图7是以4节电池为例的总均衡子电路S在放电过程中的工作过程原理图。
图8是以4节电池为例的均衡电路充电仿真实验中各电池单体的电压波形图。
图9是以4节电池为例的均衡电路放电仿真实验中各电池单体的电压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只涉及均衡电路部分,控制电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照现有具体应用的电路参数值编程实现和设定的)。
图1是基于电感储能的串联电池组双向无损均衡电路的原理图。其中,串联电池组均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电池单体为上电池组,下半部分电池单体为下电池组;当电池单体总数n为偶数时,上下部分电池单体数均为n/2,当电池单体总数n为奇数时,上电池组单体数为(n+1)/2,下电池组单体数为(n-1)/2;电池单体由上至下分别命名为B1、B2、B3、……Bn,B1的正极接VCC,Bn的负极接地GND。每个电池单体均与一个均衡子电路相连接,而均衡子电路的总数为n+1,多出的一个总均衡子电路跨接在电源VCC与地GND之间。
图2是均衡子电路原理图。每个均衡子电路由两个带续流二极管的MOSFET以及储能电感L构成,其中上桥臂MOSFETSa的源极和下桥臂MOSFETSb的漏极和储能电感L的一端相连;上桥臂MOSFETSa的漏极作为第一输出端a,上桥臂MOSFETSa的栅极作为第二输出端b,下桥臂MOSFETSb的栅极作为第三输出端c,下桥臂MOSFETSb的源极作为第四输出端d,L的另一端作为第五输出端e;第二输出端b、c与控制电路相连接,使MOSFET的开通和关断由控制电路控制;与上电池组单体连接的均衡子电路,a端与对应电池单体正极相连,e端与对应电池单体负极相连,d端接地GND;与下电池组单体连接的均衡子电路,e端与对应电池单体正极相连,d端与对应电池单体负极相连,a端接VCC;总均衡子电路a端接电源VCC,d端接地GND,e端接上电池组与下电池组的公共点k。
图3是以4节电池为例的均衡电路原理图。电池单体总数n=4,上下部分电池单体数均为2,电池单体由上至下分别命名为B1、B2、B3、B4,B1、B2、B3、B4分别与均衡子电路S1、S2、S3、S4相连接,总均衡子电路S跨接在电池组两端。
仅作为实例,图4是以4节电池为例的均衡子电路Si在充电过程中的工作原理图。若上电池组中的B1单体端电压为所有单体最高,为了避免对B1过充电,在一个PWM周期内,使S1上桥臂MOSFETS1a导通,则电流ic1通过S1a、S1的储能电感L1以及B1,B1放电为L1储存能量;S1a开通一定时间后使其关断,此时电流id1通过S1下桥臂MOSFETS1b的续流二极管、L1及B2、B3、B4,L1释放能量至B2、B3、B4,实现了能量从B1到B2、B3、B4的转移。
图5是以4节电池为例的均衡子电路Si在放电过程中的工作原理图。若下电池组中的B3单体端电压为所有单体最低,为了避免对B3过放电,在一个PWM周期内,使S3上桥臂MOSFETS3a导通,则电流ic3通过S3a、S3的储能电感L3以及B1、B2,B1、B2放电为L3储存能量;S3a开通一定时间后使其关断,此时电流id3通过S3下桥臂MOSFETS3b的续流二极管、L3及B3,L3释放能量至B3,实现了能量从B1、B2到B3的转移。
图6是以4节电池为例的总均衡子电路S在充电过程中的工作过程原理图。若上电池组平均端电压大于下电池组平均端电压,在一个PWM周期内,使S上桥臂MOSFETSa导通,则电流ic通过上桥臂MOSFETSa、S的储能电感L以及上电池组,上电池组放电为L储存能量;上桥臂MOSFETSa开通一定时间后使其关断,此时电流id通过S下桥臂MOSFETSb的续流二极管、L及下电池组,L释放能量至下电池组,实现了能量从上电池组到下电池组的转移。
图7是以4节电池为例的总均衡子电路S在放电过程中的工作过程原理图。若上电池组平均端电压小于下电池组平均端电压,在一个PWM周期内,使S下桥臂MOSFETSb导通,则电流ic通过下桥臂MOSFETSb、总均衡子电路储能电感L以及下电池组,下电池组放电为L储存能量;下桥臂MOSFETSb开通一定时间后使其关断,此时电流id通过S上桥臂MOSFETSa的续流二极管、L及上电池组,L释放能量至上电池组,实现了能量从下电池组到上电池组的转移。
图8是以4节电池为例的均衡电路充电仿真实验中各电池单体的电压波形图。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频率的大小根据所控制的电路储能电感的电感值、MOSFET的开关损耗、电池单体电压、电池单体容量而定;控制电路的输出驱动信号的占空比满足使储能电感在每个信号周期内复位,即储能电感的电流先从零开始上升,最后又下降到零。由图8可知,各电池单体通过均衡电路实现了电压均衡。图9是以4节电池为例的均衡电路放电仿真实验中各电池单体的电压波形图,可知各电池单体通过均衡电路实现了电压均衡。

Claims (3)

1.基于电感储能的串联电池组双向充放电均衡电路,其特征在于:串联电池组均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的所有电池单体组成上电池组,下半部分的所有电池单体组成下电池组;当电池单体总数n为偶数时,上下部分的电池单体数均为n/2,当电池单体总数n为奇数时,上电池组的单体数为(n+1)/2,下电池组的单体数为(n-1)/2;所有电池单体由上至下分别依次命名为B1、B2、B3、……Bn,B1的正极接电源(VCC),Bn的负极接地(GND);每个电池单体均与一个均衡子电路相连接;均衡子电路的数量为n+1,其中n均衡子电路相应的与n个电池单体连接,另一个均衡子电路作为总均衡子电路,总均衡子电路与上电池组和下电池组的分界点即公共点(k)连接;每个均衡子电路由两个带续流二极管的MOSFET以及储能电感(L)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感储能的串联电池组双向充放电均衡电路,其特征在于:每个均衡子电路均各自包括上桥臂MOSFET(Sa)和下桥臂MOSFET(Sb),上桥臂MOSFET(Sa)的源极与下桥臂MOSFET(Sb)的漏极均和储能电感的一端相连;上桥臂MOSFET(Sa)的漏极作为第一输出端(a),上桥臂MOSFET(Sa)的栅极作为第二输出端(b),下桥臂MOSFET(Sb)的栅极作为第三输出端(c),下桥臂MOSFET(Sb)的源极作为第四输出端(d),L的另一端作为第五输出端(e);第二输出端(b)、第三输出端(c)与控制电路相连接,MOSFET的开通和关断由控制电路控制;与上电池组的电池单体连接的均衡子电路中,第一输出端(a)与该对应的电池单体正极相连,第五输出端(e)与对应电池单体负极相连,第四输出端(d)接地(GND);与下电池组的电池单体连接的均衡子电路中,第五输出端(e)与该对应电池单体正极相连,第四输出端(d)与对应电池单体负极相连,第一输出端(a)接电源(VCC);总均衡子电路的第一输出端(a)接电源(VCC),第四输出端(d)接地(GND),第五输出端(e)接上电池组与下电池组的公共点(k)。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感储能的串联电池组双向充放电均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为电池模块,电池模块为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或超级电容器。
CN201520710324.4U 2015-09-14 2015-09-14 基于电感储能的串联电池组双向无损均衡电路 Active CN2049476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10324.4U CN204947672U (zh) 2015-09-14 2015-09-14 基于电感储能的串联电池组双向无损均衡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10324.4U CN204947672U (zh) 2015-09-14 2015-09-14 基于电感储能的串联电池组双向无损均衡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47672U true CN204947672U (zh) 2016-01-06

Family

ID=55015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10324.4U Active CN204947672U (zh) 2015-09-14 2015-09-14 基于电感储能的串联电池组双向无损均衡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4767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40998A (zh) * 2015-09-14 2015-12-09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电感储能的串联电池组双向无损均衡电路
CN111200306A (zh) * 2020-01-11 2020-05-26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新型的电池组均衡电路拓扑及均衡策略
CN112054572A (zh) * 2020-08-20 2020-12-08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全桥电路的锂电池电压均衡装置及其均衡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40998A (zh) * 2015-09-14 2015-12-09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电感储能的串联电池组双向无损均衡电路
CN105140998B (zh) * 2015-09-14 2018-06-19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电感储能的串联电池组双向无损均衡电路
CN111200306A (zh) * 2020-01-11 2020-05-26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新型的电池组均衡电路拓扑及均衡策略
CN111200306B (zh) * 2020-01-11 2023-06-13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新型的电池组均衡电路拓扑及均衡策略
CN112054572A (zh) * 2020-08-20 2020-12-08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全桥电路的锂电池电压均衡装置及其均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40998B (zh) 基于电感储能的串联电池组双向无损均衡电路
CN203660604U (zh)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均衡管理系统
CN107733007B (zh) 一种电池组双目标直接均衡电路及均衡方法
CN106786880A (zh) 一种新型分层均衡电路
CN105226733A (zh) 一种电池组主动-被动混合均衡架构及其方法
CN102593893A (zh) 一种实现电池组均衡放电的系统
CN101976876A (zh) 实现在充电过程中对电池均衡的装置及方法
CN104201731A (zh) 一种基于电感储能的串联电池组双向充放电均衡电路
CN106712191A (zh) 基于外部储能单元与lc准谐振的电池组均衡电路及方法
CN103457325A (zh) 一种直接式锂离子电池无损均衡电路及均衡控制方法
CN107147162A (zh) 一种基于电感电容准谐振的均衡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4868532A (zh) 一种基于Cuk斩波电路双向桥臂的串联蓄电池组双向能量均衡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5391130B (zh) 基于多相交错变换器的电池均衡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203104011U (zh) 一种蓄电池或电容充放电管理均衡系统
CN204947672U (zh) 基于电感储能的串联电池组双向无损均衡电路
CN202872396U (zh) 一种基于电感储能的串联电池组充放电均衡电路
CN106712168A (zh) 一种基于电感储能的并联电池组双向无损均衡电路
CN102832667A (zh) 一种基于电感储能的串联电池组充放电均衡电路
CN105529777A (zh) 一种易于扩展的2n电池组均衡电路
CN103036277A (zh) 一种动力和储能电池组的均衡电路
CN102684259A (zh) 一种高时效的电池组非能耗恒流均衡系统及其方法
CN102673422B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能量系统构型及其车辆储能控制系统
CN106602648A (zh) 一种基于电感储能的串联电池组双向无损均衡的改良电路
CN102832666A (zh) 一种基于电感储能的串联电池组放电均衡电路
CN204068357U (zh) 一种4节串联电池组双向充放电均衡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