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47604U -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和低压无功补偿系统 - Google Patents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和低压无功补偿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947604U CN204947604U CN201520719225.2U CN201520719225U CN204947604U CN 204947604 U CN204947604 U CN 204947604U CN 201520719225 U CN201520719225 U CN 201520719225U CN 204947604 U CN204947604 U CN 2049476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w
- compensating circuit
- phase
- compensator capable
- dihedr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576 supplementa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1 transform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30—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和低压无功补偿系统,该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包括:主开关(3)、星形不平衡电容补偿电路(4)和角形平衡电容补偿电路(5),角形平衡电容补偿电路(5)通过三个主开关(3)分别连接于三相交流电的A相、B相和C相上,星形不平衡电容补偿电路(4)的一端通过三个主开关(3)分别连接于三相交流电的A相、B相和C相上,另一端连接于零线。该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和低压无功补偿系统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合格的电能进行输送的问题,实现了不合格电能的无功补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型高精度低压无功补偿的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低压无功补偿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低压无功补偿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城市居民和商业用电为400V电网〈包括农网)系统,其主要通过10KV送电系统进行电压变换而来,且往往是在一条线路上接有几台甚至二、三十台容量大小不等的配电变压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使得一方面在同区域的居民用电量大幅增长‘促使了原区域的公用变电站容量需增大。另一方面,因其感性负荷设备的大幅推广使用,并伴随着电力电子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力新技术〈如节能节电装置的变频改造〉、新设备的不断涌现和广泛使用。将大大降低供电质量:无功损耗的增加,功率因数的下降,谐波的产生,等等。这些不合格的电能输送会影响到用户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严重时会造成用电设备损坏,给用户带来损失。
那么设计一种可以实现低压无功补偿的装置成为一种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和低压无功补偿系统,该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和低压无功补偿系统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合格的电能进行输送的问题,实现了不合格电能的无功补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压无功补偿装置,该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包括:主开关、星形不平衡电容补偿电路和角形平衡电容补偿电路,角形平衡电容补偿电路通过三个主开关分别连接于三相交流电的A相、B相和C相上,星形不平衡电容补偿电路的一端通过三个主开关分别连接于三相交流电的A相、B相和C相上,另一端连接于零线。
优选地,该低压无功补偿装置还包括:配电箱体,配电箱体形成一个绝缘的空腔,主开关、星形不平衡电容补偿电路和角形平衡电容补偿电路设置于配电箱体的内部。
优选地,角形平衡电容补偿电路包括:
第一过零触发模块和三个串联成一条回路的第一补偿电容,三个第一补偿电容的两两之间分别通过第一过零触发模块连接于相对应的三个主开关远离三相交流电的一端。
优选地,角形平衡电容补偿电路还包括:
三个第一熔断器和三个第一电抗器,三个第一熔断器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一一对应的三个主开关,另一端连接于第一过零触发模块的一端,第一过零触发模块的另一端连接于三个第一电抗器的一端,三个第一电抗器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一一对应的三个第一补偿电容的两两之间。
优选地,星形不平衡电容补偿电路还包括:
第二过零触发模块、三个第二补偿电容、三个第二熔断器和三个第二电抗器,三个第二熔断器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一一对应的三个主开关,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过零触发模块的一端,第二过零触发模块的另一端连接于三个第二电抗器的一端,三个第二电抗器的另一端分别一一对应连接于三个第二补偿电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压无功补偿系统,该低压无功补偿系统包括:综合控制器、SVG电能质量模块和根据上述的低压无功补偿装置,主开关为多个无触点开关,且与无触点开关相连接的角形平衡电容补偿电路的数量为多个,SVG电能质量模块连接于三相交流电中,以检测并计算三相交流电所需的电容补偿精度;
综合控制器被配置成分别连接于SVG电能质量模块和多个无触点开关,以根据三相交流电所需的电容补偿精度的计算结果控制无触点开关的打开或闭合。
优选地,该低压无功补偿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风机,温度传感器设置于配电箱中以感应配电箱中的实际温度,综合控制器被配置成连接于温度传感器以接收实际温度,并判断当实际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大小,综合控制器被配置成连接于风机,当判定实际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综合控制器控制风机旋转散热。
优选地,该低压无功补偿系统还包括:功能表,功能表连接于综合控制器,以接收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信号和SVG电能质量模块的信号并进行显示。
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通过星形不平衡电容补偿电路和角形平衡电容补偿电路的设计,使得低压无功补偿变得简单,灵活,通过控制主开关就可以控制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工作,实现低压无功补偿,并且安装调试方便,提高了电网的有效供电量,降低了电能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配电箱体外部的结构图;
图2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配电箱体内部的结构图;以及
图3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电路连接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综合控制器2功能表
3主开关4星形不平衡电容补偿电路
5角形平衡电容补偿电路6SVG电能质量模块
VT1第一过零触发模块VT2第二过零触发模块
C1第一补偿电容C2第二补偿电容
FU1第一熔断器FU2第二熔断器
L1第一电抗器L2第二电抗器
KT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压无功补偿装置,该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包括:主开关3、星形不平衡电容补偿电路4和角形平衡电容补偿电路5,所述角形平衡电容补偿电路5通过三个所述主开关3(附图3中的附图标记为SB)分别连接于三相交流电的A相、B相和C相上,所述星形不平衡电容补偿电路4的一端通过三个所述主开关3分别连接于所述三相交流电的A相、B相和C相上,另一端连接于零线。
本实用新型控制简单,灵活,安装调试方便,提高电网供电量,降低电能损失,节能降耗。
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特别使用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来实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该低压无功补偿装置还可以包括:配电箱体,所述配电箱体形成一个绝缘的空腔,所述主开关3、星形不平衡电容补偿电路4和角形平衡电容补偿电路5设置于所述配电箱体的内部。
通过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可以实现与外部绝缘的功能,并且可以将主开关3、星形不平衡电容补偿电路4和角形平衡电容补偿电路5固定安装,让结构更加的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角形平衡电容补偿电路5可以包括:
第一过零触发模块VT1和三个串联成一条回路的第一补偿电容C1,三个所述第一补偿电容C1的两两之间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过零触发模块VT1连接于相对应的三个所述主开关3远离所述三相交流电的一端。
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实现三相交流电的三角补偿。
在该种实施方式中,为了保护电路,所述角形平衡电容补偿电路5还可以包括:
三个第一熔断器FU1和三个第一电抗器L1,三个所述第一熔断器FU1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一一对应的三个所述主开关3,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过零触发模块VT1的一端,所述第一过零触发模块VT1的另一端连接于三个所述第一电抗器L1的一端,三个所述第一电抗器L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一一对应的三个所述第一补偿电容C1的两两之间。
在该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星形不平衡电容补偿电路4还包括:
第二过零触发模块VT2、三个第二补偿电容C2、三个第二熔断器FU2和三个第二电抗器L2,三个所述第二熔断器FU2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一一对应的三个所述主开关3,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过零触发模块VT2的一端,所述第二过零触发模块VT2的另一端连接于三个所述第二电抗器L2的一端,三个所述第二电抗器L2的另一端分别一一对应连接于三个所述第二补偿电容C2。
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实现星形不平衡电容的补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低压无功补偿系统,该低压无功补偿系统包括:综合控制器1、SVG电能质量模块6和根据上述的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所述主开关3为多个无触点开关,且与所述无触点开关相连接的所述角形平衡电容补偿电路5的数量为多个,所述SVG电能质量模块6连接于所述三相交流电中,以检测并计算所述三相交流电所需的电容补偿精度;
所述综合控制器1被配置成分别连接于所述SVG电能质量模块6和多个所述无触点开关,以根据所述三相交流电所需的电容补偿精度的计算结果控制所述无触点开关的打开或闭合。
本实用新型控制简单,灵活,安装调试方便,提高电网供电质量,功率因数可以提高到0.98以上。降低电能损失,节能降耗,并可实现智能自动投切功能。通过上述综合控制器1的设置,让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实现自动化控制
在该种实施方式中,由于不合格的电能输送,会使电动机、变压器、电子元器件等电气设备附加损耗和发热,使设备温度升高,效率降低,绝缘加速老化,缩短使用寿命,甚至遭损坏;降低供用电设备的继电保护、控制以及检测装置的工作精度和可靠性等,特此,该低压无功补偿系统还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KT和风机,所述温度传感器KT设置于所述配电箱中以感应所述配电箱中的实际温度,所述综合控制器1被配置成连接于所述温度传感器KT以接收所述实际温度,并判断当所述实际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大小,所述综合控制器1被配置成连接于所述风机,当判定所述实际温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时,所述综合控制器1控制所述风机旋转散热。
在该种实施方式中,为了让测量值可以进行显示,该低压无功补偿系统还可以包括:功能表2,所述功能表2连接于所述综合控制器1,以接收所述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信号和所述SVG电能质量模块6的信号并进行显示。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8)
1.一种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包括:主开关(3)、星形不平衡电容补偿电路(4)和角形平衡电容补偿电路(5),所述角形平衡电容补偿电路(5)通过三个所述主开关(3)分别连接于三相交流电的A相、B相和C相上,所述星形不平衡电容补偿电路(4)的一端通过三个所述主开关(3)分别连接于所述三相交流电的A相、B相和C相上,另一端连接于零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低压无功补偿装置还包括:配电箱体,所述配电箱体形成一个绝缘的空腔,所述主开关(3)、星形不平衡电容补偿电路(4)和角形平衡电容补偿电路(5)设置于所述配电箱体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形平衡电容补偿电路(5)包括:
第一过零触发模块(VT1)和三个串联成一条回路的第一补偿电容(C1),三个所述第一补偿电容(C1)的两两之间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过零触发模块(VT1)连接于相对应的三个所述主开关(3)远离所述三相交流电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形平衡电容补偿电路(5)还包括:
三个第一熔断器(FU1)和三个第一电抗器(L1),三个所述第一熔断器(FU1)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一一对应的三个所述主开关(3),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过零触发模块(VT1)的一端,所述第一过零触发模块(VT1)的另一端连接于三个所述第一电抗器(L1)的一端,三个所述第一电抗器(L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一一对应的三个所述第一补偿电容(C1)的两两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星形不平衡电容补偿电路(4)还包括:
第二过零触发模块(VT2)、三个第二补偿电容(C2)、三个第二熔断器(FU2)和三个第二电抗器(L2),三个所述第二熔断器(FU2)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一一对应的三个所述主开关(3),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过零触发模块(VT2)的一端,所述第二过零触发模块(VT2)的另一端连接于三个所述第二电抗器(L2)的一端,三个所述第二电抗器(L2)的另一端分别一一对应连接于三个所述第二补偿电容(C2)。
6.一种低压无功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低压无功补偿系统包括:综合控制器(1)、SVG电能质量模块(6)和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所述主开关(3)为多个无触点开关,且与所述无触点开关相连接的所述角形平衡电容补偿电路(5)的数量为多个,所述SVG电能质量模块(6)连接于所述三相交流电中,以检测并计算所述三相交流电所需的电容补偿精度;
所述综合控制器(1)被配置成分别连接于所述SVG电能质量模块(6)和多个所述无触点开关,以根据所述三相交流电所需的电容补偿精度的计算结果控制所述无触点开关的打开或闭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压无功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低压无功补偿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KT)和风机,所述温度传感器(KT)设置于所述配电箱中以感应所述配电箱中的实际温度,所述综合控制器(1)被配置成连接于所述温度传感器(KT)以接收所述实际温度,并判断当所述实际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大小,所述综合控制器(1)被配置成连接于所述风机,当判定所述实际温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时,所述综合控制器(1)控制所述风机旋转散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压无功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低压无功补偿系统还包括:功能表(2),所述功能表(2)连接于所述综合控制器(1),以接收所述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信号和所述SVG电能质量模块(6)的信号并进行显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719225.2U CN204947604U (zh) | 2015-09-15 | 2015-09-15 |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和低压无功补偿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719225.2U CN204947604U (zh) | 2015-09-15 | 2015-09-15 |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和低压无功补偿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947604U true CN204947604U (zh) | 2016-01-06 |
Family
ID=55014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719225.2U Active CN204947604U (zh) | 2015-09-15 | 2015-09-15 |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和低压无功补偿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94760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05457A (zh) * | 2015-09-15 | 2016-02-03 | 安徽佑赛科技有限公司 |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和低压无功补偿系统 |
CN110015435A (zh) * | 2019-04-12 | 2019-07-16 | 亿航智能设备(广州)有限公司 | 电动航空器及其散热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
2015
- 2015-09-15 CN CN201520719225.2U patent/CN20494760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05457A (zh) * | 2015-09-15 | 2016-02-03 | 安徽佑赛科技有限公司 |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和低压无功补偿系统 |
CN110015435A (zh) * | 2019-04-12 | 2019-07-16 | 亿航智能设备(广州)有限公司 | 电动航空器及其散热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0015435B (zh) * | 2019-04-12 | 2021-08-03 | 亿航智能设备(广州)有限公司 | 电动航空器及其散热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71241A (zh) | 一种低压无功补偿柜 | |
CN103475032B (zh) | 一种智能配用电柔性控制系统 | |
CN204947604U (zh) |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和低压无功补偿系统 | |
CN203398795U (zh) | 一种低压无功功率动态补偿装置 | |
CN102545232A (zh) | 一种分散式智能无功补偿箱 | |
CN103941192A (zh) | 储能电站测试负载 | |
CN104578433A (zh) | 一种可切换的电力储能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5305457A (zh) |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和低压无功补偿系统 | |
CN103354361A (zh) | 低压三相负荷自动调平衡装置 | |
CN202260466U (zh) | 低压动态无功功率三相单相混合滤波补偿装置 | |
CN204760195U (zh) | 一种节能型油浸式电力变压器 | |
CN202159979U (zh) | 智能无功功率调节补偿设备 | |
CN205178610U (zh) | 一种风电控制电路 | |
CN201846009U (zh) | 变压器用综合控制柜 | |
CN203339714U (zh) | 一种智能型低压无功补偿装置 | |
CN203491701U (zh) | 一种抗谐波智能集成电力电容器 | |
CN202737470U (zh) | 基于模块化设计的节能型智能化低压无功补偿控制系统 | |
CN104333242A (zh) | 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测试用大功率直流源 | |
CN202679284U (zh) | 智能电子式起动柜 | |
CN203607728U (zh) | 一种箱式变电站 | |
CN203491700U (zh) | 一种智能集成电力电容器 | |
CN202737336U (zh) | 低压智能综合配电柜 | |
CN204464970U (zh) | 通用便携式无功补偿装置 | |
CN202586346U (zh) | 智能抗谐波补偿综合模块 | |
CN208904663U (zh) | 光伏箱变电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241008 Anhui Province, Wuhu City Jiuhua Jiujiang District Road No. 118 Patentee after: Anhui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241000 Anhui province Wuhu City Jiuhua Road No. 118 Patentee before: Anhui USEM Technology Co., Ltd.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