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46558U - 新型导体绞合工艺软电缆 - Google Patents
新型导体绞合工艺软电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946558U CN204946558U CN201520670199.9U CN201520670199U CN204946558U CN 204946558 U CN204946558 U CN 204946558U CN 201520670199 U CN201520670199 U CN 201520670199U CN 204946558 U CN204946558 U CN 20494655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exible
- conductor
- layer
- periphery
- core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49 fil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32 cross lin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5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9954 brai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425 crystalli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712 crystall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894 electron beam technolo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MYMOFIZGZYHOMD-UHFFFAOYSA-N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O MYMOFIZGZYHOM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904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tin hydride Chemical compound [Sn]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491 wire dra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10000003491 Sk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314 lubric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61 lu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54 pick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70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800 matu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型导体绞合工艺软电缆,包括若干软导线、包覆在所述若干软导线外周上的外护套层以及填充在所述若干软导线与外护套层之间的填充物料,每一软导线包括一软导芯体以及依次包覆在所述软导芯体外周上的一绝缘网带层和一导体屏蔽层,在所述若干软导线的外周与外护套层之间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第一屏蔽层、内护套层、第二屏蔽层以及金属编织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软导芯体设置屏蔽层和软导线外周上设置两层屏蔽层,从而屏蔽电缆输电产生的电场,避免了电路造成的谐波污染及电磁干扰影响对电梯的控制,从而杜绝了由此带来的失控风险及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变频器用新型导体绞合工艺软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交流调速技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各种交流调速技术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电梯的交流调速控制也日益完善,交流变压变频调速是电梯的一种理想调速方法。作为变速变频控制装置变频器以其成熟的技术和高可靠性应用于电梯控制系统中。但变频器的使用会对电路造成严重的污染,以谐波污染最为典型。
传统的电缆由于屏蔽性能较差,电路造成的谐波污染及电磁干扰都会造成对电梯其他控制部件的干扰,影响到电梯运行中的控制稳定性,严重的还会造成电梯运行中的安全隐患。这就需要对传统的电缆的结构做出改进和调整,安装在变频器与变频电机连接的线路上,以减少变频器对电路造成的污染。
为此,申请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的电缆的屏蔽性能较差而引起电路的谐波污染及电磁干扰的问题,现提供一种具有优异屏蔽性能的电梯变频器用新型导体绞合工艺软电缆。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新型导体绞合工艺软电缆,包括若干软导线、包覆在所述若干软导线外周上的外护套层以及填充在所述若干软导线与外护套层之间的填充物料,其特征在于,每一软导线包括一软导芯体以及依次包覆在所述软导芯体外周上的一绝缘网带层和一导体屏蔽层,在所述若干软导线的外周与外护套层之间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第一屏蔽层、内护套层、第二屏蔽层以及金属编织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软导线为三根,三根软导线的中心呈正三角形设置,相邻的两根软导线的导体屏蔽层的外圆面相互接触且形成用于填充所述填充物料的空间,所述填充物料填充在所述空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一软导线的软导体与其相对应的绝缘网带层之间设置有一隔热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填充物料为防火型填充物料。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软导芯体设置屏蔽层和软导线外周上设置两层屏蔽层,从而屏蔽电缆输电产生的电场,避免了电路造成的谐波污染及电磁干扰影响对电梯的控制,从而杜绝了由此带来的失控风险及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中给出的是一种新型导体绞合工艺软电缆,包括三根软导线100、填充物料200、第一屏蔽层300、内护套层400、第二屏蔽层500、金属编织层600以及外护套层700。
每一根软导线100包括一软导芯体110、一绝缘网带层120以及一导体屏蔽层130,绝缘网带层120和导体屏蔽层130依次包覆在软导体110的外周上。三根软导线100的中心呈正三角形设置,相邻的两根软导线100的导体屏蔽层130的外圆面相互接触且形成物料填充空间,填充物料200填充在该空间内。填充物料200优选地采用防火性填充物料。三根软导线100采用主线芯对称结构,能够带来更好的电磁相容性,对抑制电磁干扰起到一定的作用,抵消高次谐波中的奇次频率,提高电缆的抗干扰性,减少了整个系统中的电磁辐射。另外,导体屏蔽层130的材料可以有多种选择,只要能够起到屏蔽电场及静电的作用,都可适用。比如,采用铝塑复合带绕包层作为导体屏蔽层130,起到预先屏蔽部分电场及静电的作用。
在软导芯体110的外周上喷涂有一隔热膜111,该隔热膜111位于软导体110与绝缘网带层120之间,隔热膜111起到隔热作用。
第一屏蔽层300、内护套层400、第二屏蔽层500、金属编织层600以及外护套层700依次包覆在三根软导线100的外周上。其中,第一屏蔽层300和第二屏蔽层500的材料可以有多种选择,只要能够起到屏蔽电场及静电的作用,都可适用。比如,采用铝塑复合带绕包层作为第一屏蔽层300和第二屏蔽层500。本实用新型采用两层屏蔽层的设置,增大了屏蔽电场及静电的作用,防止电缆输电产生的电场或者静电荷堆积产生的电场影响到电缆外部其他电梯控制部件,从而避免了对电梯控制造成干扰。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导体绞合工艺软电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拉丝处理,选用高纯度无氧铜杆,然后将高纯度无氧铜杆经拉丝机拉制成铜丝,拉丝过程中将拉丝润滑液的温度控制在50℃,pH值控制在6.75,浓度为0.35%。
2)退火镀锡处理,将步骤1)中的铜丝进行退火,然后依次进行烘干、冷却、酸洗、镀锡、润滑和收线,镀锡时采用的锡不低于2号锡锭,比重为6.5g/cm3,抗拉强度19.0N/mm2,电阻率≤0.2Ω.mm2/m,电导率15%。
3)束丝处理,取步骤2)中的镀锡铜丝19根,按照“1+6+12”的排列方式通过单节距束绞机进行绞合形成软导芯体110,所述“1+6+12”的排列方式是指:中间为一根、次外层为六根和外层为十二根同心正规绞合,然后在软导芯体110的外周上喷涂一层隔热材料,并在软导芯体110的外周上形成一隔热层111。
4)绝缘网带层绕包处理,选取厚度为0.05mm的绝缘网带,然后通过绕包装置将步骤3)所得到的软导芯体110外绕包一层绝缘网带120。
5)导体屏蔽层绕包处理,选取厚度为0.05mm的屏蔽网带,然后通过绕包装置将步骤4)所得到的软导芯体110外绕包一层屏蔽网带130。
6)第一屏蔽屏层绕包处理,选取厚度为0.1mm的屏蔽网带,然后通过绕包装置在三根由步骤5)所得到的软导线100的外周绕包两层屏蔽网带300。
7)内护套层挤包处理,通过挤出机在步骤6)得到的成缆线芯的外周挤包内护套层400,为了消除非极性材料结晶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必须将挤出后的内护套层400浸入水槽中进行分段冷却,其水槽内的水的温度控制在60℃。
8)内护套层辐照处理,对步骤7)得到的内护套层400进行辐照交联得到辐照交联的内护套层,辐照交联工艺中的辐照剂量为13Mrad,电子束能量为2.0MeV,束流为15mA,这样可以提高内护套层400的耐温等级、耐应力开裂、耐溶剂等性能。
9)第二屏蔽层绕包处理,选取厚度为0.1mm的屏蔽网带,然后通过绕包装置在步骤8)所得到的成缆线芯的外周绕包两层屏蔽网带500。
10)金属编织层编织处理,首先设定编织机的编织角度为45°且编织密度不小于85%,然后在步骤9)所得到的成缆线芯的外周上编织形成金属编织层600。
11)外护套层挤包处理,通过挤出机在步骤9)得到的成缆线芯的外周挤包外护套层700,为了消除非极性材料结晶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必须将挤出后的内护套层400浸入水槽中进行分段冷却,其水槽内的水的温度控制在60℃。
12)内护套层辐照处理,对步骤11)得到的外护套层700进行辐照交联得到辐照交联的外护套层,辐照交联工艺中的辐照剂量为13Mrad,电子束能量为2.0MeV,束流为15mA,这样可以提高内护套层400的耐温等级、耐应力开裂、耐溶剂等性能。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导体绞合工艺软电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拉丝处理,选用高纯度无氧铜杆,然后将高纯度无氧铜杆经拉丝机拉制成铜丝,拉丝过程中将拉丝润滑液的温度控制在45~55℃,pH值控制在6.5,浓度为0.3%。
2)退火镀锡处理,将步骤1)中的铜丝进行退火,然后依次进行烘干、冷却、酸洗、镀锡、润滑和收线,镀锡时采用的锡不低于2号锡锭,比重为6.0g/cm3,抗拉强度18.0N/mm2,电阻率≤0.2Ω.mm2/m,电导率15%。
3)束丝处理,取步骤2)中的镀锡铜丝19根,按照“1+6+12”的排列方式通过单节距束绞机进行绞合形成软导芯体110,所述“1+6+12”的排列方式是指:中间为一根、次外层为六根和外层为十二根同心正规绞合,然后在软导芯体110的外周上喷涂一层隔热材料,并在软导芯体110的外周上形成一隔热层111。
4)绝缘网带层绕包处理,选取厚度为0.05mm的绝缘网带,然后通过绕包装置将步骤3)所得到的软导芯体110外绕包一层绝缘网带120。
5)导体屏蔽层绕包处理,选取厚度为0.05mm的屏蔽网带,然后通过绕包装置将步骤4)所得到的软导芯体110外绕包一层屏蔽网带130。
6)第一屏蔽屏层绕包处理,选取厚度为0.05mm的屏蔽网带,然后通过绕包装置在三根由步骤5)所得到的软导线100的外周绕包两层屏蔽网带300。
7)内护套层挤包处理,通过挤出机在步骤6)得到的成缆线芯的外周挤包内护套层400,为了消除非极性材料结晶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必须将挤出后的内护套层400浸入水槽中进行分段冷却,其水槽内的水的温度控制在50℃。
8)内护套层辐照处理,对步骤7)得到的内护套层400进行辐照交联得到辐照交联的内护套层,辐照交联工艺中的辐照剂量为12Mrad,电子束能量为1.5MeV,束流为10mA,这样可以提高内护套层400的耐温等级、耐应力开裂、耐溶剂等性能。
9)第二屏蔽层绕包处理,选取厚度为0.05mm的屏蔽网带,然后通过绕包装置在步骤8)所得到的成缆线芯的外周绕包两层屏蔽网带500。
10)金属编织层编织处理,首先设定编织机的编织角度为40°且编织密度不小于85%,然后在步骤9)所得到的成缆线芯的外周上编织形成金属编织层600。
11)外护套层挤包处理,通过挤出机在步骤9)得到的成缆线芯的外周挤包外护套层700,为了消除非极性材料结晶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必须将挤出后的内护套层400浸入水槽中进行分段冷却,其水槽内的水的温度控制在50℃。
12)内护套层辐照处理,对步骤11)得到的外护套层700进行辐照交联得到辐照交联的外护套层,辐照交联工艺中的辐照剂量为12Mrad,电子束能量为1.5MeV,束流为10mA,这样可以提高内护套层400的耐温等级、耐应力开裂、耐溶剂等性能。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导体绞合工艺软电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拉丝处理,选用高纯度无氧铜杆,然后将高纯度无氧铜杆经拉丝机拉制成铜丝,拉丝过程中将拉丝润滑液的温度控制在55℃,pH值控制在7.0,浓度为0.4%。
2)退火镀锡处理,将步骤1)中的铜丝进行退火,然后依次进行烘干、冷却、酸洗、镀锡、润滑和收线,镀锡时采用的锡不低于2号锡锭,比重为7.0g/cm3,抗拉强度,20.0N/mm2,电阻率≤0.2Ω.mm2/m,电导率15%。
3)束丝处理,取步骤2)中的镀锡铜丝37根,按照“1+6+12+18”的排列方式通过单节距束绞机进行绞合形成软导芯体110,所述“1+6+12+18”的排列方式是指:中间为一根、次外层为六根、第三层为十二根和最外层为十八根同心绞合,绞合中最外层为左向,相邻层绞合方向相反,绞合完成后得到软导芯体110,然后在软导芯体110的外周上喷涂一层隔热材料,并在软导芯体110的外周上形成一隔热层111。
4)绝缘网带层绕包处理,选取厚度为0.15mm的绝缘网带,然后通过绕包装置将步骤3)所得到的软导芯体110外绕包一层绝缘网带120。
5)导体屏蔽层绕包处理,选取厚度为0.15mm的屏蔽网带,然后通过绕包装置将步骤4)所得到的软导芯体110外绕包一层屏蔽网带130。
6)第一屏蔽屏层绕包处理,选取厚度为0.15mm的屏蔽网带,然后通过绕包装置在三根由步骤5)所得到的软导线100的外周绕包两层屏蔽网带300。
7)内护套层挤包处理,通过挤出机在步骤6)得到的成缆线芯的外周挤包内护套层400,为了消除非极性材料结晶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必须将挤出后的内护套层400浸入水槽中进行分段冷却,其水槽内的水的温度控制在70℃。
8)内护套层辐照处理,对步骤7)得到的内护套层400进行辐照交联得到辐照交联的内护套层,辐照交联工艺中的辐照剂量为14Mrad,电子束能量为2.5MeV,束流为20mA,这样可以提高内护套层400的耐温等级、耐应力开裂、耐溶剂等性能。
9)第二屏蔽层绕包处理,选取厚度为0.15mm的屏蔽网带,然后通过绕包装置在步骤8)所得到的成缆线芯的外周绕包两层屏蔽网带500。
10)金属编织层编织处理,首先设定编织机的编织角度为50°且编织密度不小于85%,然后在步骤9)所得到的成缆线芯的外周上编织形成金属编织层600。
11)外护套层挤包处理,通过挤出机在步骤9)得到的成缆线芯的外周挤包外护套层700,为了消除非极性材料结晶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必须将挤出后的内护套层400浸入水槽中进行分段冷却,其水槽内的水的温度控制在70℃。
12)内护套层辐照处理,对步骤11)得到的外护套层700进行辐照交联得到辐照交联的外护套层,辐照交联工艺中的辐照剂量为14Mrad,电子束能量为2.5MeV,束流为20mA,这样可以提高内护套层400的耐温等级、耐应力开裂、耐溶剂等性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4)
1.新型导体绞合工艺软电缆,包括若干软导线、包覆在所述若干软导线外周上的外护套层以及填充在所述若干软导线与外护套层之间的填充物料,其特征在于,每一软导线包括一软导芯体以及依次包覆在所述软导芯体外周上的一绝缘网带层和一导体屏蔽层,在所述若干软导线的外周与外护套层之间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第一屏蔽层、内护套层、第二屏蔽层以及金属编织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导体绞合工艺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导线为三根,三根软导线的中心呈正三角形设置,相邻的两根软导线的导体屏蔽层的外圆面相互接触且形成用于填充所述填充物料的空间,所述填充物料填充在所述空间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导体绞合工艺软电缆,其特征在于,每一软导线的软导体与其相对应的绝缘网带层之间设置有一隔热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导体绞合工艺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料为防火型填充物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670199.9U CN204946558U (zh) | 2015-08-31 | 2015-08-31 | 新型导体绞合工艺软电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670199.9U CN204946558U (zh) | 2015-08-31 | 2015-08-31 | 新型导体绞合工艺软电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946558U true CN204946558U (zh) | 2016-01-06 |
Family
ID=55013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670199.9U Active CN204946558U (zh) | 2015-08-31 | 2015-08-31 | 新型导体绞合工艺软电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94655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97073A (zh) * | 2015-08-31 | 2015-11-25 | 上海长顺电梯电缆有限公司 | 新型导体绞合工艺软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053925A (zh) * | 2017-12-25 | 2018-05-18 | 扬州曙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水下用电缆 |
-
2015
- 2015-08-31 CN CN201520670199.9U patent/CN20494655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97073A (zh) * | 2015-08-31 | 2015-11-25 | 上海长顺电梯电缆有限公司 | 新型导体绞合工艺软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053925A (zh) * | 2017-12-25 | 2018-05-18 | 扬州曙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水下用电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240810A (zh) | 三代非能动核电站和缓环境用1e级电缆及生产方法 | |
CN105741958A (zh) | 纳米石墨烯低压电力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4946558U (zh) | 新型导体绞合工艺软电缆 | |
CN200983281Y (zh) | 数据电源复合电缆 | |
CN107731416B (zh) | 一种特种聚氯乙烯绝缘电子线的制造方法及电子线 | |
CN206412103U (zh) | 同轴特种大电流脉冲电缆 | |
CN105097073A (zh) | 新型导体绞合工艺软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006282A (zh) | 一种智慧能源动车组用薄壁电缆及其生产工艺 | |
CN204480707U (zh) | 一种铜塑镍带铠装乙丙烯护套电机引接电缆 | |
CN202153457U (zh) | 一种抗干扰高屏蔽高速数据线 | |
CN202650631U (zh) | 一种航空航天用电缆 | |
CN202339747U (zh) | 一种rvvp屏蔽电源控制线 | |
CN204792117U (zh) | 抗水树、耐火、防腐、防水110kV及以上塑料绝缘电力电缆 | |
CN202615913U (zh) | 一种漆包铜线芯舰船用电力电缆 | |
CN203871065U (zh) | 一种中空型透气电缆 | |
CN207587427U (zh) | 一种高抗干扰室外防水网络复合电缆 | |
CN203562227U (zh) | 一种冶金用耐高温电力电缆 | |
CN206401055U (zh) | 一种利于保护绝缘层的异型导体绞合电缆 | |
CN205582608U (zh) | 纳米石墨烯低压电力电缆 | |
CN204792154U (zh) | 一种铅护套铜丝屏蔽复合型高压电力电缆 | |
CN204045234U (zh) | 三代非能动核电站和缓环境用1e级电缆 | |
CN104051071A (zh) | 中空型透气电缆及其制造工艺 | |
CN204229881U (zh) | 一种新型变频电缆 | |
CN205264364U (zh) | 一种铜丝编织屏蔽绝缘柔性电缆 | |
CN102800400A (zh) | 一种漆包铜线芯舰船用电力电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