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19663U - 暴雨储水下渗系统 - Google Patents
暴雨储水下渗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919663U CN204919663U CN201520558595.2U CN201520558595U CN204919663U CN 204919663 U CN204919663 U CN 204919663U CN 201520558595 U CN201520558595 U CN 201520558595U CN 204919663 U CN204919663 U CN 2049196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inwater
- water
- flood
- river
- row mou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4
- 230000008595 infiltr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1764 infiltr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JEGUKCSWCFPDGT-UHFFFAOYSA-N h2o hydrate Chemical compound O.O JEGUKCSWCFPDGT-UHFFFAOYSA-N 0.000 claims 5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9000010813 municipal solid was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8235 industrial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424 Flood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213 purified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6 geotexti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19 gre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一种暴雨储水下渗系统,包括雨水泄洪道、雨水净化装置、清水水箱及洪水调蓄池,该雨水泄洪道具有第一排水口及第二排水口,该第二排水口高于该第一排水口,使小雨时仅该第一排水口能将雨水排出,而暴雨时该第一排水口来不及将雨水排出而导致的水位上升至该第二排水口时,雨水会自然由该第二排水口溢出,该雨水净化装置连接到该第一排水口,可供将该第一排水口排出的雨水进行净化以取得较干净的雨水,该清水水箱具有一进水口连接到该雨水净化装置,供导入净化后的较干净雨水进行储存以供应各种用途,该洪水调蓄池连通到该第二排水口,供收集由该第二排水口导入的雨水;藉由上述结构使其具有良好防涝及储水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暴雨储水下渗系统方面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可在小雨时能将雨水集流后净化以收集较干净的雨水,而当暴雨时则除可将部分雨水净化干净后再收集外,亦可同时使多余来不及净化的雨水溢流到洪水调蓄池之中,以使其具有良好的防涝及储水功能的暴雨储水下渗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城市雨水的收集方式是利用屋面雨水集蓄系统,收集尚未落地的雨水,并将其经过净化后储存在容器中作为非饮用水以供用于家庭或公共场所等。然而,此种雨水收集方式仅能收集到少量的雨水,而且一旦大雨或暴雨时,则无法及时将雨水净化,而会使大部分的水被直接排掉,因此其储水效果不佳。尤其是,在暴雨时更是因城市中的大量雨水会来不及被净化收集,而使得雨水无法获得有效的疏导及排除,所以更是容易因此出现水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雨水收集系统存在着雨水储存效果不佳,使得暴雨时不具防涝效果而易发生水灾等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暴雨储水下渗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暴雨储水下渗系统,其包括:雨水泄洪道,具有第一排水口及第二排水口,该第二排水口的位置高于该第一排水口;雨水净化装置,连接到该第一排水口;清水水箱,具有进水口连接到该雨水净化装置;以及洪水调蓄池,连通到该第二排水口,供收集由该第二排水口导入的雨水。
所述雨水泄洪道的底部处设有两端斜向延伸至该雨水泄洪道两侧壁的集流槽道,该集流槽道的一端高另一端低,该第一排水口位于该集流槽道较低的一端。
所述雨水泄洪道中靠近该第二排水口处具有数道拦污栅。
所述两相邻拦污栅之间的间隔为10-30m,且高度低于该雨水泄洪道的深度。
所述雨水净化装置包含雨水净化器、初雨排除器及油水分离器,该雨水净化器与该第一排水口连接,该初雨排除器连接在该雨水净化器之后,该油水分离器连接在该初雨排除器之后,该油水分离器通过该进水口与该清水水箱相连。
所述雨水净化器包含桶体及净化网,该桶体内部分隔出上容室及下容室,该上容室具有入流口连接到该第一排水口以供将雨水导入,底部具有落水孔贯通到该下容室,该下容室具有出流口连接到该初雨排除器,该下容室的底部具有排污口,该净化网为上、下贯通的管状,其上端开口连接该落水孔,下端开口连接该排污口,该入流口导入至该上容室的雨水由该落水孔以螺旋状下落。
所述清水水箱具有至少一清水溢水口,该清水溢水口的位置低于该进水口,当该清水水箱中的水位上升到一预定高度时雨水经由该清水溢水口溢出。
所述洪水调蓄池具有至少一洪水溢水口,当该洪水调蓄池的水位上升到一预定高度时,雨水经由该洪水溢水口溢出。
所述洪水调蓄池中设置有潜水泵。
所述第一排水口、该第二排水口、该雨水净化装置、该清水水箱及该洪水调蓄池的数量依实际需要进行增加。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暴雨储水下渗系统,是在小雨时能利用该雨水泄洪道的第一排水口将雨水集流后导入雨水净化装置中进行净化,然后再将净化后的较干净的雨水导入该净水水箱之中进行储存,以供应冲厕、绿化、工业用水、人工喷泉等各种用途。当暴雨时,则由于该第一排水口无法及时将雨水排出,所以该雨水泄洪道中的雨水除一部分经该第一排水口导送到该雨水净化装置中进行净化外,其它的大量雨水则会使水位上升而由第二排水口溢流到该洪水调蓄池中。因此,本系统具有良好的防涝及储水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右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雨水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雨水泄洪道11第一排水口
12第二排水口13集流槽道
14拦污栅
20雨水净化装置21雨水净化器
22初雨排除器23油水分离器
24桶体240上容室
241下容室242入流口
243落水孔244出流口
245排污口25净化网
30清水水箱31进水口
32清水溢水口40洪水调蓄池
41洪水溢水口42入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3所示,显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暴雨储水下渗系统包括雨水泄洪道10、雨水净化装置20、清水水箱30及洪水调蓄池40。其中:
该雨水泄洪道10可使雨水朝向末端流动,该雨水泄洪道10具有第一排水口11及第二排水口12。该雨水泄洪道10靠近末端的底部处设有较深且两端斜向延伸至该雨水泄洪道10两侧壁的集流槽道13,该集流槽道13形成一端高一端低的状态,该第一排水口11位于该集流槽道13较低的一端,该第二排水口12位于雨水泄洪道10的末端,且该第二排水口12的设置位置高于该第一排水口11,使该第一排水口11来不及将雨水排出而导致该雨水泄洪道10中的水位上升至该第二排水口12时,可使雨水自然由该第二排水口12溢出。该雨水泄洪道10中靠近该第二排水口12处具有三道拦污栅14以将雨水泄洪道10中的垃圾拦住,该三道拦污栅14之间的相邻间隔为10-30m,且高度低于该雨水泄洪道10的深度,其可为雨水泄洪道10深度的2/5至1/2。
该雨水净化装置20连接到该第一排水口11,可供将该第一排水口11排出的雨水进行净化,以取得较干净的雨水。
该清水水箱30具有进水口31及数个清水溢水口32。该进水口31连接该雨水净化装置20,可供将净化后的较干净雨水导入该清水水箱30中以供应各种用途,如冲厕、绿化、工业用水、人工喷泉等。该清水溢水口32的位置低于该进水口31,当该清水水箱30中的水位上升到一预定高度时可藉由该清水溢水口32使雨水溢出,该清水溢水口32可使溢出的雨水直接下渗至附近地下,或是可连接到一下渗笼道(图中未示),以藉由该下渗笼道将雨水导引至适当的远处及深度处以使其下渗到地下。
该洪水调蓄池40连通到该第二排水口12,以供收集由该第二排水口12导入的雨水。该洪水调蓄池40的周面具有数个洪水溢水口41,当该洪水调蓄池40的水位上升到一预定高度时可藉由该洪水溢水口41使雨水溢出,该洪水溢水口41溢出的雨水直接下渗至附近地下,或是可连接到一下渗笼道(图中未示),以藉由该下渗笼道将雨水导引至适当的远处及深度处以使其下渗到地下,当附近的地质皆不适合雨水下渗时,甚至可将溢出的雨水导流到河流湖泊或市政下水道。在本发明中,是可于该洪水调蓄池40中设置潜水泵,以供用于将其中的雨水抽出直接利用,或是经过净化系统净化后再供作它用。
请再配合参阅图4所示,指出该雨水净化装置20包含雨水净化器21、初雨排除器22及油水分离器23。其中:
该雨水净化器21可供将由该第一排水口11导入的雨水中较大的杂质净化出来使其排入至市政污水管中,以取得较干净的雨水。
该初雨排除器22连接在该雨水净化器21之后可供将下雨初始一段时间的雨水排除掉。
该油水分离器23连接在该初雨排除器22之后,可供将雨水中的油脂与水分离,然后将较干净的雨水从该进水口31导引入该净水水箱30之中。
在图4中更指出,该雨水净化器21包含桶体24及净化网25。该桶体24内部区分出上容室240及下容室241,该上容室240的周面具有入流口242可供连接到该第一排水口11以将雨水导入该上容室240之中,该上容室240的底部具有落水孔243贯通到该下容室241,该下容室241的周面具有出流口244连接到该初雨排除器22,且底部具有排污口245连接到市政污水管以供将雨水中较大的杂质排出,该净化网25呈上、下贯通的管状,其上端开口连接该落水孔243,下端开口连接该排污口245。该入流口242导入至该上容室240的雨水由该落水孔243呈螺旋状方式下落,使雨水中较大的杂质被该净化网25挡住而向下落入排污口245中,而较干净的雨水则可透过该净化网25流入该下容室241中并由该出流口244流到该初雨排除器22中。
请参阅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其结构与前述的实施例大致相同,差别仅在于该雨水泄洪道10是直接于槽壁上开设有该第一排水口11及该第二排水口12,且该第二排水口12的位置高于该第一排水口11。该洪水调蓄池40具有入水口42,该第一排水口11利用一向下倾斜的水管连接到该雨水净化装置20,该第二排水口12利用另一水管连接到该洪水调蓄池40的入水口42。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暴雨储水下渗系统,是在小雨时能利用该雨水泄洪道10的第一排水口11将雨水集流后导入雨水净化装置20中进行净化,然后再将净化后的较干净的雨水导入该净水水箱30之中进行储存,以供应冲厕、绿化、工业用水、人工喷泉等各种用途。当暴雨时,则由于该第一排水口11无法及时将雨水排出,所以该雨水泄洪道10中的雨水除一部分经该第一排水口11导送到该雨水净化装置20中进行净化外,其它的大量雨水则会使水位上升而由第二排水口12溢流到该洪水调蓄池40中。因此,本系统可因此具有良好的防涝及储水功能。而且,该雨水泄洪道10中的雨水溢入该洪水调蓄池40前会先经过该三道拦污栅14将雨水中的垃圾拦住,以使垃圾不会流入该洪水调蓄池40之中,而只需定时清理该拦污栅14即可。而且,每年暴雨次数不多,该雨水泄洪道10两侧亦可做成绿化带并设置阶梯供人进入休憩活动,亦可做露天阳沟,供容易保持干净,如果有车辆或行人跌入的危险时,亦可做成格栅加盖。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下渗笼道由材质为不易腐蚀的下渗管笼所组成,外部再包一层土工布,使其可易于承受上方与侧面泥土压力,即使少量变形也不影响功能,而且亦可供将雨水导引到适当位置再下渗到土地之中。该第一排水口11、该第二排水口12、该雨水净化装置20、该清水水箱30及该洪水调蓄池40的数量可依实际需要进行增加,以进一步提升防涝及储水的效果,此不再另加以赘述。
Claims (10)
1.一种暴雨储水下渗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雨水泄洪道,具有第一排水口及第二排水口,该第二排水口的位置高于该第一排水口;
雨水净化装置,连接到该第一排水口;
清水水箱,具有进水口连接到该雨水净化装置;以及
洪水调蓄池,连通到该第二排水口,供收集由该第二排水口导入的雨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暴雨储水下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泄洪道的底部处设有两端斜向延伸至该雨水泄洪道两侧壁的集流槽道,该集流槽道的一端高另一端低,该第一排水口位于该集流槽道较低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暴雨储水下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泄洪道中靠近该第二排水口处具有数道拦污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暴雨储水下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相邻拦污栅之间的间隔为10-30m,且高度低于该雨水泄洪道的深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暴雨储水下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净化装置包含雨水净化器、初雨排除器及油水分离器,该雨水净化器与该第一排水口连接,该初雨排除器连接在该雨水净化器之后,该油水分离器连接在该初雨排除器之后,该油水分离器通过该进水口与该清水水箱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暴雨储水下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净化器包含桶体及净化网,该桶体内部分隔出上容室及下容室,该上容室具有入流口连接到该第一排水口以供将雨水导入,底部具有落水孔贯通到该下容室,该下容室具有出流口连接到该初雨排除器,该下容室的底部具有排污口,该净化网为上、下贯通的管状,其上端开口连接该落水孔,下端开口连接该排污口,该入流口导入至该上容室的雨水由该落水孔以螺旋状下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暴雨储水下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水箱具有至少一清水溢水口,该清水溢水口的位置低于该进水口,当该清水水箱中的水位上升到一预定高度时雨水经由该清水溢水口溢出。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暴雨储水下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洪水调蓄池具有至少一洪水溢水口,当该洪水调蓄池的水位上升到一预定高度时,雨水经由该洪水溢水口溢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暴雨储水下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洪水调蓄池中设置有潜水泵。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暴雨储水下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口、该第二排水口、该雨水净化装置、该清水水箱及该洪水调蓄池的数量依实际需要进行增加。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558595.2U CN204919663U (zh) | 2015-07-30 | 2015-07-30 | 暴雨储水下渗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558595.2U CN204919663U (zh) | 2015-07-30 | 2015-07-30 | 暴雨储水下渗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919663U true CN204919663U (zh) | 2015-12-30 |
Family
ID=54968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558595.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19663U (zh) | 2015-07-30 | 2015-07-30 | 暴雨储水下渗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919663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03117A (zh) * | 2015-07-30 | 2017-05-24 | 誊录企业有限公司 | 暴雨储水下渗系统 |
CN106759766A (zh) * | 2016-12-02 | 2017-05-31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截留净化系统及施工方法 |
CN106759646A (zh) * | 2016-12-14 | 2017-05-31 |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海绵城市路面雨水收集系统及安装方法 |
CN106759788A (zh) * | 2016-12-13 | 2017-05-31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一种海绵城市洪水调蓄回用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2015
- 2015-07-30 CN CN201520558595.2U patent/CN20491966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03117A (zh) * | 2015-07-30 | 2017-05-24 | 誊录企业有限公司 | 暴雨储水下渗系统 |
CN106759766A (zh) * | 2016-12-02 | 2017-05-31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截留净化系统及施工方法 |
CN106759766B (zh) * | 2016-12-02 | 2019-10-01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截留净化系统及施工方法 |
CN106759788A (zh) * | 2016-12-13 | 2017-05-31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一种海绵城市洪水调蓄回用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CN106759788B (zh) * | 2016-12-13 | 2019-09-17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一种海绵城市洪水调蓄回用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CN106759646A (zh) * | 2016-12-14 | 2017-05-31 |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海绵城市路面雨水收集系统及安装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727714U (zh) | 海绵城市生态渗滤系统 | |
KR100990483B1 (ko) | 초기우수 보관 처리 시스템 | |
CN202017224U (zh) | 分流式屋面雨水自动弃流装置 | |
CN206233333U (zh) | 一种初期雨水过滤、沉淀、弃流及收集处理系统 | |
CN108265807A (zh) | 防淤积沉淀清污管道接入弃流雨水井 | |
CN203514395U (zh) | 一种能自动适应水位变化抽取洁净雨水的弃流系统 | |
CN204919663U (zh) | 暴雨储水下渗系统 | |
CN104878825B (zh) | 一种大容量蓄水管道雨水蓄排系统和蓄排方法 | |
CN103408156A (zh) | 立交桥雨水净化与收集利用综合方法与系统 | |
KR101574644B1 (ko) | 이물질이 함유된 초기빗물을 배제한 우수 집수장치 | |
CN102635157A (zh) | 一种虹吸式雨水排放与回收系统 | |
CN209011273U (zh) | 一种地埋式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 |
CN204919661U (zh) | 雨水收集结构 | |
CN207277485U (zh) | 海绵城市排洪系统 | |
CN107514045A (zh) | 下凹式绿地 | |
CN203238699U (zh) | 水力式雨水自动回收装置 | |
KR20130011103A (ko) | 빗물관리시설장치 | |
CN215906695U (zh) | 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 | |
CN104878823A (zh) | 一种合流管道初期雨水截流蓄排系统及蓄排方法 | |
CN102418380B (zh) | 一种沉泥巢 | |
CN209412895U (zh) | 一种景观化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 |
CN207959465U (zh) | 防淤积沉淀清污管道接入弃流雨水井 | |
CN103967107B (zh) | 适合于建筑雨水利用的初期雨水弃流井 | |
CN110029721A (zh) | 一种具有排污及初雨调蓄功能的管涵结合截污结构 | |
CN206512835U (zh) | 雨水井垃圾收集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30 Termination date: 2020073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