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01935U - 空气源热泵水循环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空气源热泵水循环散热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901935U CN204901935U CN201520657146.3U CN201520657146U CN204901935U CN 204901935 U CN204901935 U CN 204901935U CN 201520657146 U CN201520657146 U CN 201520657146U CN 204901935 U CN204901935 U CN 20490193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source
- heat pump
- pipe
- source heat
- water circul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源热泵水循环散热器。所述空气源热泵水循环散热器包括:空气源热泵主机、热水转换装置及水循环散热器;热水转换装置内设置换热管,水循环散热器内设置导热管;空气源热泵主机通过输送管和返回管与热水转换装置内的换热管两端连接;热水转换装置的出水口和入水口通过一组进水管和回水管与水循环散热器的导热管两端连接。本实用新型安装简单;采用空气能作为热源,整个取暖散热过程清洁、无污染;对热能的利用效率高、热量转换过程无损失、节能效果好;取暖散热过程不需要使用油、煤、燃气等燃料,整体安全性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源热泵水循环散热器。
背景技术
传统水循环散热器所需要的循环热水都是由燃气锅炉、燃油锅炉、燃煤、电热水器等设备制备的水热,这些热水锅炉均分别存在排污严重(如油、煤、燃气等),普遍能耗高,安全性差(如电、燃气)。
空气源热泵,作为热泵技术的一种,有“大自然能量的搬运工”的美誉,有着使用成本低、易操作、采暖效果好、安全、干净等多重优势。以无处不在的空气中的能量作为主要动力,通过少量电能驱动压缩机运转,实现能量的转移,无需复杂的配置、昂贵的取水、回灌或者土壤换热系统和专用机房,能够逐步减少传统采暖给大气环境带来的大量污染物排放,保证采暖功效的同时兼顾节能环保的目的。
空气源热泵作为冷/热源的空调系统,因其简单方便、节能效果好,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2014年开始,在我国北方地区提倡“节能减排”的形势下,正大力推广用这种空调系统解决供热问题,行业发展非常迅速。
空气源热泵是由电动机驱动的,利用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工作原理,以环境空气为冷(热)源制取冷(热)风或者冷(热)水的设备,主要零部件包括热侧换设备、热源侧换热设备及压缩机等。空气源热泵利用空气中的热量作为低温热源,经过传统空调器中的冷凝器或蒸发器进行热交换,然后通过循环系统,提取或释放热能,利用机组循环系统将能量转移到建筑物内,满足用户对生活热水、地暖或空调等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污染、热效率高的空气源热泵水循环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源热泵水循环散热器,包括:空气源热泵主机、热水转换装置及水循环散热器;
所述热水转换装置内设置换热管,水循环散热器内设置导热管;
所述空气源热泵主机通过一组输送管和返回管与热水转换装置内的换热管两端连接;
所述热水转换装置的出水口和入水口通过一组进水管和回水管与水循环散热器的导热管两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水循环散热器还包括:设置在热水转换装置与水循环散热器之间的回水管上的循环泵。
进一步的,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水循环散热器还包括:设置在空气源热泵主机出口端的控制阀门,能够更好的控制空气源热泵主机的启停。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管外设置密集排布的散热翅片,各散热翅片间平行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管为蛇形盘管或回字形盘管,采用单层或多层方式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管内的循环介质为氟利昂,所述导热管内的循环介质为水。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管及散热翅片的表面涂覆超导热纳米涂层,以增强散热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热水转换装置外包覆隔热保温层,防止热量损失。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管和返回管采用铜管,所述进水管和回水管采用金属材料或PE材料,所述导热管采用金属材料,如铸铁、铜、钢或铜铝合金。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源热泵主机、热水转换装置及水循环散热器之间的管路均采用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安装简单,散热器安装与传统方法相同,不需要额外的技术或工艺;
(2)采用空气能作为热源,整个取暖散热过程清洁、无污染,符合现阶段国家倡导的绿色环保的理念;
(3)本实用新型对热能的利用效率高、热量转换过程无损失、节能效果好;
(4)取暖散热过程不需要使用油、煤、燃气等燃料,也不需要大功率的用电,整体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源热泵水循环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空气源热泵主机;2-热水转换装置;
3-水循环散热器;4-循环泵;
501-输送管;;502-返回管;
601-进水管;602-回水管;
7-换热管;8-导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传统水循环散热器所需要的循环热水都是由燃气锅炉、燃油锅炉、燃煤、电热水器等设备制备的水热,这些热水锅炉均分别存在排污严重(如油、煤、燃气等),普遍能耗高,安全性差(如电、燃气)。
空气源热泵,作为热泵技术的一种,有“大自然能量的搬运工”的美誉,有着使用成本低、易操作、采暖效果好、安全、干净等多重优势。以无处不在的空气中的能量作为主要动力,通过少量电能驱动压缩机运转,实现能量的转移,无需复杂的配置、昂贵的取水、回灌或者土壤换热系统和专用机房,能够逐步减少传统采暖给大气环境带来的大量污染物排放,保证采暖功效的同时兼顾节能环保的目的。
空气源热泵是由电动机驱动的,利用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工作原理,以环境空气为冷(热)源制取冷(热)风或者冷(热)水的设备,主要零部件包括热侧换设备、热源侧换热设备及压缩机等。空气源热泵利用空气中的热量作为低温热源,经过传统空调器中的冷凝器或蒸发器进行热交换,然后通过循环系统,提取或释放热能,利用机组循环系统将能量转移到建筑物内,满足用户对生活热水、地暖或空调等需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源热泵水循环散热器,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解释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源热泵水循环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的空气源热泵水循环散热器,包括空气源热泵主机1、热水转换装置2、水循环散热器3、循环泵4以及各器件之间的连接管路。
热水转换装置2内设置换热管7,空气源热泵主机1通过输送管501和返回管502与热水转换装置2内的换热管7两端密封连接。
换热管7内的介质是氟利昂。
热水转换装置2外设置一层隔热保温层,以减少换热过程中的热量损失。隔热保温层可以是内外金属或塑料壳体与中间保温层的组合结构。保温层可以采用挤塑型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具有承重强、导热系数低、重量轻的优点。
热水转换装置2的容积可以根据水循环散热器3的散热量进行设计,如50L~200L。
换热管7为蛇形盘管或回字形盘管,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多层布置,尽可能的增加换热面积。
水循环散热器3内设置导热管8,热水转换装置2的出水口和入水口通过进水管601和回水管602与水循环散热器3的导热管8两端连接。其中,热水转换装置2的出水口设置在热水转换装置2的上部,入水口设置在热水转换装置2的下部,以实现充分换热。
为了更好的实现介质循环,还在回水管602上串接一个循环泵4。
导热管8和水循环散热器3内采用水作为循环介质。
为了实现更好的控制,可以在空气源热泵主机1出口端设置控制阀门。
为了实现更快的散热,可以在导热管8外设置密集排布的散热翅片,还可以在导热管8及散热翅片的表面涂覆超导热纳米涂层,以提高散热效率。
散热翅片彼此间平行布置,相邻两个散热翅片的的间距为1mm~20mm。
输送管501和返回管502采用铜管,进水管601、回水管602采用金属材料(如铜管)或PE材料,导热管8采用金属材料(如铸铁、铜、钢、铜铝合金等)。
工作时,空气源热泵主机1由电动机驱动,利用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工作原理,以空气中的热量作为低温热源,经过传统空调器中的冷凝器或蒸发器进行热交换,然后通过循环系统,提取或释放热能,利用机组循环系统将能量转移到热水转换装置2内,加热热水转换装置2中的循环水,并将加热后的循环水通过循环泵4的工作,送至水循环散热器3的导热管8中,并往复循环。热水通过在导热管8内流动,将产生的热能导通在散热翅片上,由室内自然空气流动及热辐射原理直接散发到室内实现供暖,做到无热能损失。
为了方便安装,在水循环散热器3的背面设置多个挂钩。实际操作中,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固定件或固定方式,如螺栓连接、焊接等方式。或者在水循环散热器3的底面设置安装架,将其直接支撑在地面上。
水循环散热器3的典型外观尺寸为:宽500~2000mm,长800~5000mm,厚40~120mm,具体大小可以根据室内面积进行设计计算。
本实用新型安装简单,散热器安装与传统方法相同,不需要额外的技术或工艺;
本实用新型可以取代传动的暖气或取暖装置,不用在地面或地面以下安装,体积簿小、质量轻,安装在不影响室内美观的墙壁上即可,非常简便易实施;
可以只采用水作为循环介质,采用空气能作为热源,整个取暖散热过程清洁、无污染,符合现阶段国家倡导的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理念;
本实用新型对热能的利用效率高、热量转换过程无损失、节能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采用空气源热泵作为热量生成来源,取暖散热过程不需要使用油、煤、燃气等燃料,也不需要大功率的用电,整体安全性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空气源热泵水循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源热泵主机、热水转换装置及水循环散热器;
所述热水转换装置内设置换热管,水循环散热器内设置导热管;
所述空气源热泵主机通过一组输送管和返回管与热水转换装置内的换热管两端连接;
所述热水转换装置的出水口和入水口通过一组进水管和回水管与水循环散热器的导热管两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水循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热水转换装置与水循环散热器之间的回水管上的循环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水循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空气源热泵主机出口端的控制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水循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外设置密集排布的散热翅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水循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为蛇形盘管或回字形盘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水循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内的循环介质为氟利昂,所述导热管内的循环介质为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水循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及散热翅片的表面涂覆超导热纳米涂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水循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转换装置外包覆隔热保温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水循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和返回管采用铜管,所述进水管和回水管采用金属材料或PE材料,所述导热管采用金属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水循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主机、热水转换装置及水循环散热器之间的管路均采用密封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657146.3U CN204901935U (zh) | 2015-08-27 | 2015-08-27 | 空气源热泵水循环散热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657146.3U CN204901935U (zh) | 2015-08-27 | 2015-08-27 | 空气源热泵水循环散热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901935U true CN204901935U (zh) | 2015-12-23 |
Family
ID=54924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657146.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01935U (zh) | 2015-08-27 | 2015-08-27 | 空气源热泵水循环散热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90193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97424A (zh) * | 2020-04-23 | 2020-07-10 | 山东爱森特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用换热管、套管换热器以及空气温度调节系统 |
-
2015
- 2015-08-27 CN CN201520657146.3U patent/CN20490193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97424A (zh) * | 2020-04-23 | 2020-07-10 | 山东爱森特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用换热管、套管换热器以及空气温度调节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944920U (zh) | 超导太阳能热泵热水洗浴采暖系统 | |
CN101822185B (zh) | 一种热泵机组供蔬菜大棚采暖系统 | |
CN202149531U (zh) | 燃气采暖热水炉与空气源热泵组合式供水供暖装置 | |
CN204648753U (zh) | 一种三联供与热泵余热利用耦合系统 | |
CN106918070A (zh) | 内置电磁加热器的蓄热式导热油采暖系统 | |
CN202350377U (zh) | 太阳能热泵制热与光伏发电一体化装置 | |
CN204103859U (zh) | 光伏光热用翅片式风循环装置 | |
CN204901935U (zh) | 空气源热泵水循环散热器 | |
CN201828020U (zh) | 太阳能-空气双热源型热泵热水器 | |
CN206709194U (zh) | 一种利用太阳能的节能供热装置 | |
CN201885448U (zh) | 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 | |
CN201973957U (zh) | 储能空调热水器 | |
CN202133136U (zh) | 一种阳台壁挂太阳能热水系统 | |
CN104390377B (zh) | 一种环路热管型光伏光热一体墙 | |
CN202947315U (zh) | 一种利用光能、空气能结合的热泵热水机系统 | |
CN203258734U (zh) | 太阳能地板采暖系统 | |
CN206944310U (zh) | 内置电磁加热器的蓄热式导热油采暖系统 | |
CN201640094U (zh) | 一种热泵机组供蔬菜大棚采暖系统 | |
CN104930585A (zh) | 双超导壁挂式散热片 | |
CN202452566U (zh) | 一种太阳能供暖与热水系统 | |
CN211551764U (zh) | 石墨烯电热膜节能供暖系列设备 | |
CN220852298U (zh) | 一种无供冷需求的供能系统 | |
CN204630089U (zh) | 利用空调室外机热量的太阳能热水器 | |
CN201628403U (zh) | 一种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 | |
CN210107815U (zh) | 一种地源热泵能效提升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23 Termination date: 201808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