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96564U - 张紧装置及带式输送机 - Google Patents
张紧装置及带式输送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896564U CN204896564U CN201520477191.0U CN201520477191U CN204896564U CN 204896564 U CN204896564 U CN 204896564U CN 201520477191 U CN201520477191 U CN 201520477191U CN 204896564 U CN204896564 U CN 20489656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 tensioning
- guide slot
- lozenges
- wedge sha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7937 lozeng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8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1131 transform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10000000887 Fac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08425 Protein Deficienc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92 crystallographic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642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张紧装置及带式输送机,其中,张紧装置设置在工程设备的机架上以张紧皮带,其包括:皮带定位支架、张紧支架、定向槽以及定位调节装置,定向槽固定设置在机架上,张紧支架通过定位调节装置设置在定向槽内并能够在定向槽内滑动,皮带定位支架在定向槽内能够与张紧支架接触形成限位机构,限位机构能够将皮带定位支架向张紧支架运动的位移转变成向定向槽内壁运动的位移,张紧支架和定向槽共同限制皮带定位支架的运动。该张紧装置使得皮带定位支架与张紧支架和接触定向槽接触,皮带定位支架向张紧支架方向的运动和向定向槽方向的运动被限制,快速便捷地实现了对皮带的张紧,具有较好的可实施性和较高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张紧装置及带式输送机。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是物料运输的关键部件,其中皮带张紧机构是实现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正常工作的关键部件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带式输送机皮带张紧机构主要包括滚筒支架a1、调整螺栓a2、锁紧螺母a3、上螺栓a4、左螺栓a5和右螺栓a6。滚筒支架a1的固定杆a12插接在机架a7的固定槽内,滚筒架a11用于安装张紧皮带的滚筒。皮带张紧机构的工作过程为:通过扳手扭转调整螺栓a2,调整螺栓a2推动固定杆a12以使滚筒支架a1向右侧移动,滚筒架a11张紧皮带;待皮带张紧后,锁紧螺母a3锁紧调整螺栓a2,然后拧紧上螺栓a4,以在高度方向上压紧滚筒支架a1,继而拧紧左螺栓a5和右螺栓a6,以在水平方向上压紧滚筒支架a1。该皮带张紧结构采用上螺栓a4、左螺栓a5和右螺栓a6分别沿水平和垂直方向压紧滚筒支架a1,避免滚筒支架a1在机架a7的固定槽内晃动。
现有的皮带张紧机构需要设置并调节四组螺栓才可实现皮带张紧,操作复杂;在安装过程中,由于受皮带的遮挡,拧紧上螺栓a4、左螺栓a5和右螺栓a6较为不便,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结构操作流程复杂,操作量大的技术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张紧装置及带式输送机,能够快速便捷地实现对皮带的张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张紧装置,该张紧装置设置在工程设备的机架上以张紧皮带,其包括:皮带定位支架、张紧支架、定向槽以及定位调节装置,定向槽固定设置在机架上,张紧支架通过定位调节装置设置在定向槽内并能够在定向槽内滑动,皮带定位支架在定向槽内能够与张紧支架接触形成限位机构,限位机构能够将皮带定位支架向张紧支架运动的位移转变成向定向槽内壁运动的位移,张紧支架和定向槽共同限制皮带定位支架的运动。
在该基本的技术方案中,定位调节装置用于调整张紧支架在定向槽内的位置,皮带定位支架在定向槽内与张紧支架接触形成的限位机构使得皮带定位支架向张紧支架运动的位移转变成向定向槽内壁运动的位移,皮带定位支架与张紧支架接触,皮带定位支架向张紧支架方向的运动被限制,皮带定位支架与定向槽接触,皮带定位支架向定向槽方向的运动被限制,避免了皮带定位支架在定向槽内的晃动,保证了皮带定位支架的连接稳定性,通过定位调节装置来调节皮带定位支架相对于车架的位置以实现对皮带的张紧。该种实现方式快速便捷地实现了对皮带的张紧,具有较好的可实施性和较高的可靠性。,。
优选地,限位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皮带定位支架和张紧支架上的第一楔形支架和第二楔形支架,第一楔形支架和第二楔形支架均设有相互配合的楔形面以及与定向槽配合的接触面。
在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限位机构选用楔形支架由第一楔形支架和第二楔形支架构成,当皮带定位支架在定向槽内向张紧支架运动时,第一楔形支架和第二楔形支架的楔形面接触配合,皮带定位支架向张紧支架方向的运动被限制,第一楔形支架和第二楔形支架的接触面与定向槽的内壁接触,皮带定位支架向定向槽方向的运动被限制,避免了皮带定位支架在定向槽内的晃动,保证了皮带定位支架的连接稳定性。楔形支架的楔形面易于加工,可实施性好,具有易于实现限制定位的优点。
进一步地,楔形面至少与定向槽的长度方向的一个平行面呈预设锐角。
在该改进的技术方案中,将第一楔形支架和第二楔形支架的楔形面加工成至少与定向槽的长度方向的一个平行面呈预设锐角,皮带定位支架向张紧支架运动的位移转变成向定向槽至少一个方向的内壁运动的位移,使得皮带定位支架和张紧支架的接触面与定向槽的内壁接触,更好地避免了皮带定位支架在定向槽内的晃动。
进一步地,楔形面包括设置在第一楔形支架上的第一楔形面和第二楔形面,以及设置在第二楔形支架上的第三楔形面和第四楔形面,第一楔形面和第三楔形面相对定向槽的槽向的垂直面呈第一预设锐角,第二楔形面和第四楔形面相对定向槽的槽向的水平面呈第二预设锐角。
在该改进的技术方案中,相对定向槽的槽向的垂直面呈第一预设锐角的第一楔形面和第三楔形面接触配合,皮带定位支架向张紧支架运动的位移转变成向定向槽的槽向的垂直面方向运动位移,第一楔形支架和第二楔形支架的接触面与定向槽的垂直面上的内壁接触,皮带定位支架向定向槽的槽向的垂直面方向的运动被限制;相对定向槽的槽向的水平面呈第二预设锐角的第二楔形面和第四楔形面接触配合,皮带定位支架向张紧支架运动的位移转变成向定向槽的槽向的水平面方向运动位移,第一楔形支架和第二楔形支架的接触面与定向槽的水平面上的内壁接触,皮带定位支架向定向槽的槽向的水平面方向的运动被限制,皮带定位支架向定向槽的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的运动被限制,通过在两个方向上设置楔形面就能够避免了皮带定位支架在定向槽内的晃动,该种结构易于实施,可靠性较高。
进一步地,第一楔形面和第二楔形面呈圆滑过渡相接,第三楔形面和第四楔形面呈圆滑过渡相接。
在该改进的技术方案中,圆滑过渡相接的第一楔形面和第二楔形面以及第三楔形面和第四楔形面使得第一楔形支架和第二楔形支架的接触更加平稳,也易于拆卸,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进一步地,第一楔形支架和/或第二楔形支架为空心板结构。
在该改进的技术方案中,将第一楔形支架和/或第二楔形支架加工成空心板结构能够在保证机械强度的前提下节约第一楔形支架和第二楔形支架的加工成本。
优选地,第一楔形支架和/或第二楔形支架为向定向槽折弯的折弯板。
在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将第一楔形支架和/或第二楔形支架加工成向定向槽折弯的折弯板,折弯板的折弯面与定向槽的内壁接触,便于加工第一楔形支架和/或第二楔形支架且能够节省材料。
优选或可选地,限位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皮带定位支架和张紧支架的楔形支架和张紧支架板,楔形支架和张紧支架板均设有与定向槽配合的接触面,张紧支架板上设有与楔形支架的楔形面相接触配合的斜板。
在该优选或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楔形支架和张紧支架板组成限位机构,张紧支架板上的斜板与楔形支架的楔形面相配合接触,使得皮带定位支架向张紧支架运动的位移转变成向定向槽内壁运动的位移,皮带定位支架与张紧支架接触,皮带定位支架向张紧支架方向的运动被限制,皮带定位支架与定向槽接触,皮带定位支架向定向槽方向的运动被限制,该种结构也避免了皮带定位支架在定向槽内的晃动,保证了皮带定位支架的连接稳定性。
优选地,定位调节装置包括张紧螺栓、张紧固定板、第一调整螺母以及第二调整螺母,张紧螺栓固定设置在张紧支架上,张紧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机架上且设有螺栓孔,张紧螺栓穿过螺栓孔将第一调整螺母和第二调整螺母设置在张紧固定板的两端,通过转动第一调整螺母和第二调整螺母来调整张紧支架在定向槽内的位置。
在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机架上设置具有螺栓孔的张紧固定板,张紧螺栓穿过螺栓孔将第一调整螺母和第二调整螺母设置在张紧固定板的两端,利用第一调整螺母和第二调整螺母来调整张紧螺栓的位置从而实现对张紧支架在定向槽内的位置调整,该种形式结构的定位调节装置易于实现且便于调节,能够稳定地对张紧支架进行固定,具有较好的可实施性。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地提供了一种带式输送机,该输送机具有上述的张紧装置。
在该基本的技术方案中,该张紧装置尤其适用于带式输送机。
由此,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张紧装置,该张紧装置通过在定向槽内皮带定位支架与张紧支架接触形成的限位机构,使得皮带定位支架向张紧支架运动的位移转变成向定向槽内壁运动的位移,皮带定位支架与张紧支架接触,皮带定位支架向张紧支架方向的运动被限制,皮带定位支架与定向槽接触,皮带定位支架向定向槽方向的运动被限制,避免了皮带定位支架在定向槽内的晃动,保证了皮带定位支架的连接稳定性,通过定位调节装置来调节皮带定位支架相对于车架的位置以实现对皮带的张紧。该种实现方式快速便捷地实现了对皮带的张紧,具有较好的可实施性和较高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式输送机相应地也具有上述有益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的带式输送机皮带张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滚筒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张紧装置一实施例的正视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张紧装置一实施例的俯视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张紧装置一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张紧装置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张紧装置中张紧支架一实施例在正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张紧装置中张紧支架一实施例在俯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9和图10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张紧装置中张紧支架一实施例在右视角度和左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张紧装置中皮带定位支架一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张紧装置中皮带定位支架一实施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张紧装置中皮带定位支架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是为了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和带来的技术效果有更进一步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由于现有的皮带张紧机构需要设置并调节四组螺栓才可实现皮带张紧,操作复杂,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张紧装置,该张紧装置通过在定向槽内皮带定位支架与张紧支架接触形成的限位机构,使得皮带定位支架向张紧支架运动的位移转变成向定向槽内壁运动的位移,皮带定位支架与张紧支架接触,皮带定位支架向张紧支架方向的运动被限制,皮带定位支架与定向槽接触,皮带定位支架向定向槽方向的运动被限制,避免了皮带定位支架在定向槽内的晃动,保证了皮带定位支架的连接稳定性,通过定位调节装置来调节皮带定位支架相对于车架的位置以实现对皮带的张紧。该种实现方式快速便捷地实现了对皮带的张紧,具有较好的可实施性和较高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张紧装置的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张紧装置设置在工程设备的机架10上以张紧皮带(图中未示出),张紧装置包括:皮带定位支架1、张紧支架2、定向槽101以及定位调节装置,定向槽101固定设置在机架10上,张紧支架2通过定位调节装置设置在定向槽101内并能够在定向槽101内滑动,皮带定位支架1在定向槽101内能够与张紧支架2接触形成限位机构,限位机构能够将皮带定位支架1向张紧支架2运动的位移转变成向定向槽101内壁运动的位移,张紧支架2和定向槽101共同限制皮带定位支架1的运动。
在该示意性的实施例中,定位调节装置用于调整张紧支架2在定向槽101内的位置,皮带定位支架1在定向槽101内与张紧支架2接触形成的限位机构使得皮带定位支架1向张紧支架2运动的位移转变成向定向槽101内壁运动的位移,皮带定位支架1与张紧支架2接触,皮带定位支架1向张紧支架2方向的运动被限制,皮带定位支架1与定向槽101接触,皮带定位支架1向定向槽101方向的运动被限制,避免了皮带定位支架1在定向槽101内的晃动,保证了皮带定位支架1的连接稳定性,通过定位调节装置来调节皮带定位支架1相对于车架1的位置以实现对皮带的张紧。该种实现方式快速便捷地实现对皮带的张紧,具有较好的可实施性和较高的可靠性。
作为限位机构的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在本实用新型构张紧装置的一个优选的示意性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限位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皮带定位支架1和张紧支架2上的第一楔形支架12和第二楔形支架21,第一楔形支架12和第二楔形支架21均设有相互配合的楔形面以及与定向槽101配合的接触面。结合图11和图13所示,皮带定位支架1包括用于安装滚筒的滚筒弯板11以及设置在滚筒弯板两端的连接平板13和14,连接平板13与第一楔形支架12固定连接。在该实现方式中,限位机构由第一楔形支架12和第二楔形支架和21构成,当皮带定位支架1在定向槽101内向张紧支架2运动时,第一楔形支架12和第二楔形支架21的楔形面接触配合,皮带定位支架1向张紧支架2方向的运动被限制,第一楔形支架12和第二楔形支架21的接触面与定向槽101的内壁接触,皮带定位支架1向定向槽101方向的运动被限制,避免了皮带定位支架1在定向槽101内的晃动,保证了皮带定位支架1的连接稳定性。在该实施方式中,楔形面易于配合,实现了将皮带定位支架1向张紧支架2运动的位移转变成向定向槽101内壁运动的位移,定向槽101又能够作为限制机构限制皮带定位支架1在定向槽101内的晃动,相较于现有的运用多个螺栓来固定皮带定位支架,简化了张紧装置的结构且该限制方式是自适应的,不需要拧动螺栓,大大简化了操作流程,而且楔形支架的楔形面易于加工,可实施性好,具有易于实现限制定位的优点。
为了更好地保证皮带定位支架1稳定地固定在定向槽101内,在本实用新型张紧装置一个优选的示意性实施例中,楔形面至少与定向槽101的长度方向的一个平行面呈预设锐角。楔形面与定向槽101的长度方向的一个平行面呈预设锐角,则皮带定位支架1向张紧支架2运动的位移转变成向该平面方向运动的位移,定向槽101作为限制机构能够限制皮带定位支架1在垂直于该平面方向上的运动,同理地,当楔形面与定向槽101的长度方向的至少两个平行面呈预设锐角时,定向槽101能够限制皮带定位支架1在垂直于这些平面方向上的运动,这就对皮带定位支架1向定向槽101方向运动形成全方位的限制,更加有效地保证皮带定位支架1稳定地固定在定向槽101内,避免了皮带定位支架1在定向槽101内的晃动。
考虑到定向槽101的结构形式为矩形槽,对上述优选实施例做出了进一步改进,如图7~图13所示,楔形面包括设置在第一楔形支架12上的第一楔形面C和第二楔形面D,以及设置在第二楔形支架21上的第三楔形面A和第四楔形面B,第一楔形面C和第三楔形面A相对定向槽101的槽向的垂直面呈第一预设锐角β,第二楔形面D和第四楔形面B相对定向槽101的槽向的水平面呈第二预设锐角α。其中,楔形面可以是第一楔形支架12和第二楔形支架21上直接加工,也可以是在第一楔形支架12和第二楔形支架21上设置斜板结构来形成楔形面,以图7~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为例,第三楔形面A、第四楔形面B以及第一楔形面C是直接加工而成的楔形面,而第二楔形面D是通过在第一楔形支架12设置支撑斜板15来形成楔形面,设置支撑斜板15便于形成楔形面,在实际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方便程度来设置不同形式的楔形面。
在该优选的示意性实施例中,相对定向槽101的槽向的垂直面呈第一预设锐角β的第一楔形面C和第三楔形面A接触配合,皮带定位支架1向张紧支架2运动的位移转变成向定向槽101的槽向的垂直面方向运动位移,第一楔形支架12和第二楔形支架21的接触面与定向槽101的垂直面上的内壁接触,皮带定位支架1向定向槽101的槽向的垂直面方向的运动被限制;而相对定向槽101的槽向的水平面呈第二预设锐角α的第二楔形面D和第四楔形面C接触配合,皮带定位支架1向张紧支架2运动的位移转变成向定向槽101的槽向的水平面方向运动位移,第一楔形支架12和第二楔形支架21的接触面与定向槽101的水平面上的内壁接触,皮带定位支架1向定向槽101的槽向的水平面方向的运动被限制,皮带定位支架1向定向槽101的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的运动被限制,通过在该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设置楔形面就能够全方位地避免了皮带定位支架1在定向槽101内的晃动,该种结构易于实施,可靠性较高。其中,第一楔形面C和第二楔形面D最好呈圆滑过渡相接,第三楔形面A和第四楔形面B也最好呈圆滑过渡相接,圆滑过渡相接的第一楔形面C和第二楔形面D以及第三楔形面A和第四楔形面B使得第一楔形支架12和第二楔形支架21的接触更加平稳,也易于拆卸,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当然,楔形面也可以只与定向槽101的长度方向的一个平行面呈预设锐角,例如有一个平面与定向槽101的槽向的垂直面和水平面均呈45°夹角且平行于定向槽101的长度方向,此时楔形面与该平面呈预设锐角,皮带定位支架1向张紧支架2运动的位移转变成向该平面方向运动的位移,而向该平面方向运动的位移又可以正交分解成分别向定向槽101的槽向的垂直面和水平面方向运动的位移,定向槽101能够限制皮带定位支架1在垂直于该垂直面和水平面方向上的运动,对皮带定位支架1向定向槽101内壁方向运动形成有效的限制,保证皮带定位支架1稳定地固定在定向槽101内。
作为对上述优选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如图7~图13所示,第一楔形支架12和/或第二楔形支架21为空心板结构。将第一楔形支架12和/或第二楔形支架21加工成空心板结构能够在保证机械强度的前提下节约第一楔形支架12和第二楔形支架21的加工成本,也符合现有的轻量化设计需求。更优选地,如图7、图9以及图12所示,第一楔形支架12和/或第二楔形支架21最好为向定向槽101折弯的折弯板,将第一楔形支架12和/或第二楔形支架21加工成向定向槽折弯的折弯板,折弯板的折弯面形成接触面与定向槽的内壁接触,这样便于加工第一楔形支架12和/或第二楔形支架21且能够进一步地节省材料。
作为限位机构的另一种优选的或可选的实现方式,限位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皮带定位支架1和张紧支架2的楔形支架和张紧支架板(图中未示出),楔形支架和张紧支架板均设有与定向槽101配合的接触面,张紧支架板上设有与楔形支架的楔形面相接触配合的斜板。在该实现方式中,楔形支架和张紧支架板组成限位机构,张紧支架板上的斜板与楔形支架的楔形面相配合接触,使得皮带定位支架1向张紧支架2运动的位移转变成向定向槽101内壁运动的位移,皮带定位支架1与张紧支架2接触,皮带定位支架1向张紧支架2方向的运动被限制,皮带定位支架1与定向槽101接触,皮带定位支架1向定向槽101方向的运动被限制,该种结构也能够避免皮带定位支架1在定向槽101内的晃动,保证了皮带定位支架的连接稳定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3~图6所示,定位调节装置可以优选地包括张紧螺栓3、张紧固定板102、第一调整螺母6以及第二调整螺母8,张紧螺栓3固定设置在张紧支架2上,张紧固定板102固定设置在机架10上且设有螺栓孔103,张紧螺栓3穿过螺栓孔103将第一调整螺母6和第二调整螺母8设置在张紧固定板102的两端,通过转动第一调整螺母6和第二调整螺母8来调整张紧支架2在定向槽101内的位置。其中张紧螺栓3固定设置在张紧支架2上可以通过在张紧支架2上的张紧连接板22开有通孔23并设置固定螺母5来实现,通过在机架10上设置具有螺栓孔103的张紧固定板102,张紧螺栓3穿过螺栓孔103将第一调整螺母6和第二调整螺母8设置在张紧固定板102的两端,如图4~图6所示,可以在固定螺母5、第一调整螺母6和第二调整螺母8上设置垫片5、7、9来保证链接稳定性。利用第一调整螺母6和第二调整螺母8来调整张紧螺栓3的位置从而实现对张紧支架2在定向槽101内的位置调整,该种形式结构的定位调节装置易于实现且便于调节,能够稳定地对张紧支架2进行固定,具有较好的可实施性。当然,定位调节装置也可以是通过直接拧动螺栓来改变张紧支架2在定向槽101内的位置的结构形式,还可以通过设置油缸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带式输送机,该带式输送机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张紧装置。由于本实用新型张紧装置能够简化张紧装置的结构,大大简化操作流程,快速便捷地实现对皮带的张紧,相应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式输送机也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在此也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的实施例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出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例如限位机构或定位调节装置还可以是其他的结构形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等效替换和变型仍落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张紧装置,设置在工程设备的机架(10)上以张紧皮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皮带定位支架(1)、张紧支架(2)、定向槽(101)以及定位调节装置,所述定向槽(101)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所述张紧支架(2)通过所述定位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定向槽(101)内并能够在所述定向槽(101)内滑动,所述皮带定位支架(1)在所述定向槽(101)内能够与张紧支架(2)接触形成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能够将所述皮带定位支架(1)向所述张紧支架(2)运动的位移转变成向定向槽(101)内壁运动的位移,所述张紧支架(2)和所述定向槽(101)共同限制所述皮带定位支架(1)的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皮带定位支架(1)和所述张紧支架(2)上的第一楔形支架(12)和第二楔形支架(21),所述第一楔形支架(12)和所述第二楔形支架(21)均设有相互配合的楔形面以及与所述定向槽(101)配合的接触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面至少与所述定向槽(101)的长度方向的一个平行面呈预设锐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面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楔形支架(12)上的第一楔形面(C)和第二楔形面(D),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楔形支架(21)上的第三楔形面(A)和第四楔形面(B),所述第一楔形面(C)和所述第三楔形面(A)相对所述定向槽(101)的槽向的垂直面呈第一预设锐角,所述第二楔形面(D)和所述第四楔形面(B)相对所述定向槽(101)的槽向的水平面呈第二预设锐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楔形面(C)和所述第二楔形面(D)呈圆滑过渡相接,所述第三楔形面(A)和所述第四楔形面(B)呈圆滑过渡相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楔形支架(12)和/或所述第二楔形支架(21)为空心板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楔形支架(12)和/或所述第二楔形支架(21)为向所述定向槽(101)折弯的折弯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皮带定位支架(1)和所述张紧支架(2)的楔形支架和张紧支架板,所述楔形支架和所述张紧支架板均设有与所述定向槽(101)配合的接触面,所述张紧支架板上设有与所述楔形支架的楔形面相接触配合的斜板。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调节装置包括张紧螺栓(3)、张紧固定板(102)、第一调整螺母(6)以及第二调整螺母(8),所述张紧螺栓(3)固定设置在所述张紧支架(2)上,所述张紧固定板(102)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且设有螺栓孔(103),所述张紧螺栓(3)穿过所述螺栓孔(103)将所述第一调整螺母(6)和所述第二调整螺母(8)设置在所述张紧固定板(102)的两端,通过转动所述第一调整螺母(6)和所述第二调整螺母(8)来调整所述张紧支架(2)在所述定向槽(101)内的位置。
10.一种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张紧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477191.0U CN204896564U (zh) | 2015-07-03 | 2015-07-03 | 张紧装置及带式输送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477191.0U CN204896564U (zh) | 2015-07-03 | 2015-07-03 | 张紧装置及带式输送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896564U true CN204896564U (zh) | 2015-12-23 |
Family
ID=54918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47719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96564U (zh) | 2015-07-03 | 2015-07-03 | 张紧装置及带式输送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89656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68139A (zh) * | 2015-07-03 | 2016-06-15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张紧装置及带式输送机 |
-
2015
- 2015-07-03 CN CN201520477191.0U patent/CN20489656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68139A (zh) * | 2015-07-03 | 2016-06-15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张紧装置及带式输送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113161B1 (en) | Variable led display screen | |
CN204896564U (zh) | 张紧装置及带式输送机 | |
CN201228161Y (zh) | 胶带运输机胶带纠偏装置 | |
CN108910587A (zh) | 一种钢带加工用纠偏装置 | |
CN109625955A (zh) | 一种板材移送翻转机构 | |
CN208732246U (zh) | 一种钢带加工用纠偏装置 | |
CN102616547B (zh) | 大倾角皮带运输机 | |
CN106494822B (zh) | 一种转弯角度可调的转弯输送设备 | |
CN202367385U (zh) | 手机主板定位装置 | |
CN105668139B (zh) | 张紧装置及带式输送机 | |
CN204324328U (zh) | 一种印花板上料导向装置 | |
CN101998927A (zh) | 用于传送器密封件的夹持装置 | |
CN202163835U (zh) | 皮带输送机的张紧装置 | |
CN103057942A (zh) | 可调槽角导料槽 | |
CN208103231U (zh) | 具有导向功能的运输皮带拉 | |
CN204096485U (zh) | 带式输送机及其输送带张紧装置 | |
CN204727127U (zh) | 一种皮带机底托辊悬挂装置 | |
CN205393366U (zh) | 落料模与拉延模物料滑料机构 | |
CN210851312U (zh) | 一种产品覆膜定位夹具及覆膜机 | |
CN204914386U (zh) | 一种用于橡胶压扁机上的进料装置 | |
CN204587912U (zh) | 色选机用浮动护边 | |
CN212143931U (zh) | 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立辊丝杆 | |
CN204568698U (zh) | 板材输送导向装置 | |
CN209278803U (zh) | 一种可调式贴墙安装机构 | |
JP2018128122A (ja) | 接続位置調整金具とそれを用いた架台取付金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23 Termination date: 202007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