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77526U - 矿用双向泄压风门 - Google Patents
矿用双向泄压风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877526U CN204877526U CN201520640174.4U CN201520640174U CN204877526U CN 204877526 U CN204877526 U CN 204877526U CN 201520640174 U CN201520640174 U CN 201520640174U CN 204877526 U CN204877526 U CN 2048775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oor
- air door
- main door
- pressure release
- door leaf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井下的通风设施,具体为一种可双向开启的、具有防爆泄压功能的矿用双向泄压风门,包括修筑于巷道断面的门框(1),所述门框内安装对开式的两个主门扇(1)及驱动机构;每个主门扇(1)上镶嵌安装辅门(3),所述辅门(3)通过转轴(6)与主门扇(2)连接,所述转轴(6)与主门扇(2)的连接区域对称安装有驱动辅门(3)向正反两侧转动的弹簧(7),所述弹簧(7)的数量大于等于4个。当井下风门两侧某一侧发生瓦斯爆炸时,风门的辅门在冲击波的作用下会自动开启泄压,从而保证风门不被冲击波破坏,同时确保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通风设施不被损坏,从而提高矿井防灾抗灾能力,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井下的通风设施,具体为一种可双向开启的、具有防爆泄压功能的矿用双向泄压风门。
背景技术
风门是煤矿井下通风安全管理的主要设施之一,是一种应用广泛、数量很多的设施,它对矿井安全生产、通风系统正常运行和灾害治理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井下巷道的某些地点,必须安装至少两道常闭风门。当车辆和行人通过时,应是一道开启一道关闭,禁止同时敞开,既便于通行,也不会造成风流短路。它具体承担着避免进风系统和回风系统的风流短路,同时又不影响两系统间的过车和行人的作用。目前井下风门在发生瓦斯爆炸时,因风门的单向开启性,造成了冲击波彻底毁坏风门及各种通风设施,通风系统的损坏造成了大量人员死伤和矿井财产损坏,不利于矿井防灾,也为矿井灾后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
发明内容
通过全面了解和检索,目前井下风门在发生瓦斯爆炸时,因风门的单向开启性,造成了冲击波彻底毁坏风门及各种通风设施,通风系统的损坏造成了大量人员死伤和矿井财产损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向泄压风门。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矿用双向泄压风门,包括修筑于巷道断面的门框,所述门框内安装对开式的两个主门扇及驱动机构(该现有的驱动机构主要包括气动装置和连杆结构驱动主门扇沿导轨转动打开和闭合)。每个主门扇上镶嵌安装辅门,所述辅门通过转轴与主门扇连接,所述转轴与主门扇的连接区域对称安装有驱动辅门向正反两侧转动的弹簧,所述弹簧的数量大于等于4个。
在正常情况下,人员和车辆通过风门时,按动主门扇的气动装置开关,连杆机构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产生相反方向的力矩,从而将主门扇朝相反方向打开。风门辅门通过转轴与主门扇连接,辅门可以自由向正反两侧转动,转动角度不小于120°,在转轴与主门连接区域安装有可以向正反两侧转动的弹簧,每个转轴内弹簧数量不小于4个,在静止状态下时,转轴内的弹簧受力相等,将辅门固定不动,辅门及主门扇形成一个整体。当风门两侧任意一侧发生瓦斯爆炸,爆炸形成的冲击波撞击在风门上时,受冲击的风门侧受力增大,转轴内的弹簧受力,辅门向未受冲击侧转动,风门辅门被打开,从而泄压,泄压后的风门在弹簧的作用下又自动关闭,从而保障风门不被冲击波破坏,同时确保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通风设施不被损坏。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双向泄压风门可安装在煤矿井下,当井下风门两侧某一侧发生瓦斯爆炸时,风门的辅门在冲击波的作用下会自动开启泄压,从而保证风门不被冲击波破坏,同时确保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通风设施不被损坏,从而提高矿井防灾抗灾能力,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适应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门框,2-连杆机构,3-主门扇,4-主门扇合页,5-辅门,6-转轴,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矿用双向泄压风门,如图1所示,即在传统风门基础上改造的新型风门,通过门框、连杆机构、主门扇、导轨为一体的利用气动装置完成转动开启的通风设施。具体包括修筑于巷道断面的门框1,所述门框内安装对开式的两个主门扇1及驱动机构;每个主门扇1上镶嵌安装辅门3,所述辅门3通过转轴6与主门扇2连接,所述转轴6与主门扇2的连接区域对称安装有驱动辅门3向正反两侧转动的弹簧7,所述弹簧7的数量大于等于4个。
在主门扇上镶嵌辅门,风门辅门通过转轴与主门连接,辅门可以自由向正反两侧转动,转动角度不小于120°,在转轴与主门连接区域安装有可以向正反两侧转动的弹簧,每个转轴内弹簧数量不小于4个,在静止状态下时,转轴内的弹簧受力相等,将辅门固定不动,辅门及主门扇形成一个整体。当风门两侧任意一侧发生瓦斯爆炸,爆炸形成的冲击波撞击在风门上时,受冲击的风门侧受力增大,转轴内的弹簧受力,辅门向未受冲击侧转动,风门辅门被打开,从而泄压,泄压后的风门在弹簧的作用下又自动关闭。可起到双向泄压、防突、防爆的作用,确保瓦斯爆炸时、煤与瓦斯突出时,风门完好无损。
双向泄压风门的辅门可根据主门大小进行选择,一般辅门大小为主门的的一半左右,辅门通过转轴与主门门扇连接固定在一起,转轴内安装有弹簧,弹簧强度通过试验选择,确保风门在试验过程中,正常风压不能将辅门吹开。在需要修建风门的巷道中,用砖、水泥、沙修建风门墙体,风门门框镶嵌在墙体内,风门主门扇的栓插入门框上的转到槽内,主门上部的连杆机构与门框相连,通过启动装置箱控制风门开关。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中。
Claims (2)
1.一种矿用双向泄压风门,包括修筑于巷道断面的门框(1),所述门框内安装对开式的两个主门扇(1)及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主门扇(1)上镶嵌安装辅门(3),所述辅门(3)通过转轴(6)与主门扇(2)连接,所述转轴(6)与主门扇(2)的连接区域对称安装有驱动辅门(3)向正反两侧转动的弹簧(7),所述弹簧(7)的数量大于等于4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双向泄压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门(3)的面积为主门扇(2)面积的一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640174.4U CN204877526U (zh) | 2015-08-24 | 2015-08-24 | 矿用双向泄压风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640174.4U CN204877526U (zh) | 2015-08-24 | 2015-08-24 | 矿用双向泄压风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877526U true CN204877526U (zh) | 2015-12-16 |
Family
ID=54821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640174.4U Active CN204877526U (zh) | 2015-08-24 | 2015-08-24 | 矿用双向泄压风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877526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73039A (zh) * | 2018-12-22 | 2019-02-22 | 福州大学 | 一种矿山巷道风门泄压阀及其工作方法 |
CN110397464A (zh) * | 2019-06-11 | 2019-11-01 | 太原理工大学 | 一种用于煤矿主通风系统的防冻对开式风门 |
CN110439606A (zh) * | 2019-08-30 | 2019-11-12 | 贵州大学 | 一种泄压式防突风门 |
CN113495034A (zh) * | 2021-07-28 | 2021-10-12 | 陕西乾元统天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煤矿防爆门的试验方法 |
-
2015
- 2015-08-24 CN CN201520640174.4U patent/CN20487752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73039A (zh) * | 2018-12-22 | 2019-02-22 | 福州大学 | 一种矿山巷道风门泄压阀及其工作方法 |
CN110397464A (zh) * | 2019-06-11 | 2019-11-01 | 太原理工大学 | 一种用于煤矿主通风系统的防冻对开式风门 |
CN110397464B (zh) * | 2019-06-11 | 2024-03-26 | 太原理工大学 | 一种用于煤矿主通风系统的防冻对开式风门 |
CN110439606A (zh) * | 2019-08-30 | 2019-11-12 | 贵州大学 | 一种泄压式防突风门 |
CN113495034A (zh) * | 2021-07-28 | 2021-10-12 | 陕西乾元统天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煤矿防爆门的试验方法 |
CN113495034B (zh) * | 2021-07-28 | 2024-03-01 | 陕西乾元统天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煤矿防爆门的试验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877526U (zh) | 矿用双向泄压风门 | |
CN103266837B (zh) | 地铁单洞双线区间超大尺寸单扇防护密闭隔断门 | |
CN101824998B (zh) | 双向泄压风门 | |
CN102678177A (zh) | 煤矿灾害远程控制自动快速封闭装置 | |
CN105927274A (zh) | 一种斜井和平井自复式防爆门 | |
CN101629490B (zh) | 煤矿井下掘进巷道全风压借风方法 | |
CN201679512U (zh) | 对开式电控气动防夹风门 | |
CN200992926Y (zh) | 推拉式气动控制救灾门 | |
CN105089690A (zh) | 一种新型煤矿立风井防爆门 | |
CN202300524U (zh) | 平井和斜井自行复位防爆门 | |
CN207332929U (zh) | 便于行人通过的矿用风门 | |
CN102418556A (zh) | 斜井和平硐自重复位防爆门 | |
CN204311941U (zh) | 一种带有辅门的避难硐体防护门 | |
CN205370648U (zh) | 一种设有副门的安全易寻矿用防爆门 | |
CN200992928Y (zh) | 吊桥式气动控制救灾门 | |
CN204827133U (zh) | 一种隧道设备洞室和逃生通道的防护门 | |
CN212406783U (zh) | 一种煤矿人机共用的单轨吊机车风门 | |
CN203891915U (zh) | 矿用无压风门 | |
CN202250188U (zh) | 综合预防回采工作面“一通三防”事故装备 | |
CN202451217U (zh) | 斜井和平硐自重复位防爆门 | |
CN214660306U (zh) | 一种简易风门闭锁缓冲装置 | |
CN206495689U (zh) | 一种矿用弧面气动门 | |
CN204941590U (zh) | 一种煤矿井下全自动无压风门 | |
CN202215285U (zh) | 综合预防采掘工作面“一通三防”事故装备 | |
CN202215287U (zh) | 综合预防回采工作面“一通三防”事故装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