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71179U - 一种耐磨的汽车转向节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磨的汽车转向节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871179U CN204871179U CN201520631961.2U CN201520631961U CN204871179U CN 204871179 U CN204871179 U CN 204871179U CN 201520631961 U CN201520631961 U CN 201520631961U CN 204871179 U CN204871179 U CN 20487117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ive shaft
- wall
- axis hole
- groove
- annul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Sea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磨的汽车转向节,包括转向节本体和支撑臂,该转向节本体设有与驱动轴配合的轴孔,该轴孔一端内壁开设有轴承孔,轴孔另一端具有朝外延伸的环形沿边,转向节本体与驱动轴之间设有衬套,衬套包括罩设于环形沿边之外的衬套本体,该衬套本体上还设有插入轴孔的套体结构,该套体结构具有与驱动轴适配的套体内孔。本实用新型避免异物从转向节与驱动轴之间的间隙进入,对两者之间的连接面甚至前轮轴承造成磨损,从而达到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耐磨的汽车转向节。
背景技术
转向节是汽车转向桥上的主要零件,转向节在汽车行驶状态下,承受着多变的冲击载荷。现有技术中的转向节包括本体结构,该本体结构设有与驱动轴配合的轴孔,该轴孔内壁开设有轴承孔,驱动轴安装于该轴孔中且轴承孔与驱动轴之间设有前轮轴承。由于现有技术中的转向节与驱动轴以及轮胎安装连接,当汽车在涉水涉泥的路面上行驶时,水、泥土、沙子等异物容易通过转向节与驱动轴的安装间隙进入前轮轴承,对两者之间的连接面甚至前轮轴承造成磨损,降低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磨的汽车转向节,该汽车转向节避免异物从转向节与驱动轴之间的间隙进入,对两者之间的连接面甚至前轮轴承造成磨损,从而达到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磨的汽车转向节,包括转向节本体和支撑臂,该转向节本体设有与驱动轴配合的轴孔,该轴孔一端内壁开设有轴承孔,轴孔另一端具有朝外延伸的环形沿边,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节本体与驱动轴之间设有衬套,所述衬套包括罩设于环形沿边之外的衬套本体,该衬套本体上还设有插入轴孔的套体结构,该套体结构具有与驱动轴适配的套体内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套体结构设有若干凹槽,该凹槽朝轴孔内壁的端面设有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套体结构上的凹槽沿周向间隔分布,且凹槽朝轴孔内壁的端面开有I型缝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环形沿边外周设有凸起环壁,该凸起环壁设有螺纹纹理,所述衬套本体罩设于该环形沿边之外且衬套本体具有与该凸起环壁配合的V型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套体结构的端部具有朝转向节支撑臂方向延伸的倾斜端面,且该倾斜端面与支撑臂外壁贴合。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转向节本体的轴孔壁与驱动轴之间设置衬套来避免轴孔壁与驱动轴之间的接触面受到异物磨损,另外,衬套具有包覆于轴孔环形沿边之外的衬套本体,避免了异物从两者的接触间隙之间进入,尤其是该衬套本体的端部具有与支撑臂外壁贴合的倾斜端面;再者,衬套的套体结构外壁开设有间隔分布的凹槽,即使有异物进入到轴孔壁中,异物会落入到套体结构的凹槽中,避免异物对轴孔壁的磨损,凹槽上表面的I型缝隙,可以起到隔离作用,异物可以从该缝隙落入凹槽中,当其掉落后,上表面恢复原状,起到隔离轴孔壁与异物,避免两者直接接触所带来的磨损;另外,上述衬套本体与环形沿边的凸起环壁之间形成紧密的防滑配合,保障连接牢固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转向节与驱动轴以及轴承之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转向节结构立体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衬套结构剖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附图3的A-A向的结构视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附图1中B的放大图;
转向节本体1、轴孔12、环形沿边121、凸起环壁122、轴承2、支撑臂3、衬套4、衬套本体41、套体结构42、凹槽421、I型缝隙422、倾斜端面423、套体内孔424、驱动轴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5所示是耐磨的汽车转向节,包括转向节本体1和支撑臂3,该转向节本体1设有与驱动轴5配合的轴孔12,该轴孔12一端内壁开设有轴承2孔,轴孔12另一端具有朝外延伸的环形沿边121,转向节本体1与驱动轴5之间设有衬套4,衬套4包括罩设于环形沿边121之外的衬套本体41,该衬套本体41上还设有插入轴孔12的套体结构42,该套体结构42具有与驱动轴5适配的套体内孔424,驱动轴5一端位于轴孔12中,且轴承2孔中设有套于驱动轴5上的轴承2,驱动轴5的另一端则穿过位于轴孔12中的套体内孔424朝外伸出。
进一步的,上述套体结构42设有若干凹槽421,该凹槽421朝轴孔12内壁的端面设有开口。
再进一步的,上述套体结构42上的凹槽421沿周向间隔分布,且凹槽421朝轴孔12内壁的端面开有I型缝隙422,该I型缝隙422构成上述凹槽421的开口。
进一步的,上述环形沿边121外周设有凸起环壁122,该凸起环壁122设有螺纹纹理,衬套本体41罩设于该环形沿边121之外且衬套本体41具有与该凸起环壁122配合的V型槽。
进一步的,上述套体结构42的端部具有朝转向节支撑臂3方向延伸的倾斜端面423,且该倾斜端面423与支撑臂3外壁贴合。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转向节本体1的轴孔12壁与驱动轴5之间设置衬套4来避免轴孔12壁与驱动轴5之间的接触面受到异物磨损,另外,衬套4具有包覆于轴孔12环形沿边121之外的衬套本体41,避免了异物从两者的接触间隙之间进入,尤其是该衬套本体41的端部具有与支撑臂3外壁贴合的倾斜端面423;再者,衬套4的套体结构42外壁开设有间隔分布的凹槽421,即使有异物进入到轴孔12壁中,异物会落入到套体结构42的凹槽421中,避免异物对轴孔12壁的磨损,凹槽421上表面的I型缝隙422,可以起到隔离作用,异物可以从该缝隙落入凹槽421中,当其掉落后,上表面恢复原状,起到隔离轴孔12壁与异物,避免两者直接接触所带来的磨损;另外,上述衬套本体41与环形沿边121的凸起环壁122之间形成紧密的防滑配合,保障连接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或者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耐磨的汽车转向节,包括转向节本体和支撑臂,该转向节本体设有与驱动轴配合的轴孔,该轴孔一端内壁开设有轴承孔,轴孔另一端具有朝外延伸的环形沿边,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节本体与驱动轴之间设有衬套,所述衬套包括罩设于环形沿边之外的衬套本体,该衬套本体上还设有插入轴孔的套体结构,该套体结构具有与驱动轴适配的套体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的汽车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结构设有若干凹槽,该凹槽朝轴孔内壁的端面设有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磨的汽车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结构上的凹槽沿周向间隔分布,且凹槽朝轴孔内壁的端面开有I型缝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的汽车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沿边外周设有凸起环壁,该凸起环壁设有螺纹纹理,所述衬套本体罩设于该环形沿边之外且衬套本体具有与该凸起环壁配合的V型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磨的汽车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结构的端部具有朝转向节支撑臂方向延伸的倾斜端面,且该倾斜端面与支撑臂外壁贴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631961.2U CN204871179U (zh) | 2015-08-20 | 2015-08-20 | 一种耐磨的汽车转向节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631961.2U CN204871179U (zh) | 2015-08-20 | 2015-08-20 | 一种耐磨的汽车转向节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871179U true CN204871179U (zh) | 2015-12-16 |
Family
ID=54815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63196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71179U (zh) | 2015-08-20 | 2015-08-20 | 一种耐磨的汽车转向节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87117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25514A (zh) * | 2021-08-25 | 2021-10-22 | 湖南省洪江市安达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环形加强型汽车转向节臂 |
-
2015
- 2015-08-20 CN CN201520631961.2U patent/CN20487117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25514A (zh) * | 2021-08-25 | 2021-10-22 | 湖南省洪江市安达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环形加强型汽车转向节臂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203407U (zh) | 车桥油封 | |
CN202209422U (zh) | 轴承油封 | |
CN204871179U (zh) | 一种耐磨的汽车转向节 | |
CN204587011U (zh) | 基于多通道式主销润滑机构的盘式前桥 | |
CN202203404U (zh) | 装载机桥轮毂油封 | |
CN203532546U (zh) | 一种新型轮毂轴承单元密封结构 | |
CN202203403U (zh) | 工程机械轮边油封 | |
CN202209423U (zh) | 轮边油封 | |
CN202203406U (zh) | 工程机械轮边油封 | |
CN205533767U (zh) | “z”型端面接触式密封滚轮轴承 | |
CN202203405U (zh) | 驱动桥轮毂油封 | |
CN205736751U (zh) | 一种自平衡轮组系统 | |
CN203211379U (zh) | 一种转向节 | |
CN202707840U (zh) | 一种便于油封拆装的万向节 | |
CN202203408U (zh) | 驱动桥轮毂油封 | |
CN207063028U (zh) | 一种摆动架及包括该摆动架的地下铲运车 | |
CN204878380U (zh) | 具有特殊密封圈的分离式轴承座 | |
CN204967482U (zh) | 轮毂防水电机 | |
CN204978927U (zh) | 一种支重轮 | |
CN218913463U (zh) | 一种适用于低速的吸嘴轮总成 | |
CN204197205U (zh) | 一种四轮沙滩车制动踏板转动配合结构 | |
CN204452648U (zh) | 一种履带收割机的支重轮装置 | |
CN211054861U (zh) | 一种渣土车轮对 | |
CN218316904U (zh) | 一种沙滩车旋转体 | |
CN203401874U (zh) | 割草机前轮轴承的安装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Termination date: 20160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