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64923U - 一种滚轮陀螺玩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滚轮陀螺玩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864923U CN204864923U CN201520567263.0U CN201520567263U CN204864923U CN 204864923 U CN204864923 U CN 204864923U CN 201520567263 U CN201520567263 U CN 201520567263U CN 204864923 U CN204864923 U CN 20486492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tor
- gyroscope body
- roller
- rollers
- swit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858 star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3042 antagnostic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688 persistenc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702 transmitter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41000893018 Armeria Specie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304 fi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45 las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138 Tear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3 weig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滚轮陀螺玩具,包括有陀螺本体、设置于陀螺本体中的电机和电源、以及位于陀螺本体底部的两滚轮,该电机的转轴与这两滚轮相配合,陀螺本体中设有触发开关,通过旋动陀螺本体使触发开关被触发闭合使电机接通电源带动两滚轮同步向彼此相反的方向转动而实现陀螺旋转,即实现陀螺玩具的旋转启动,故节省了用来发射陀螺的陀螺发射器,既节约成本又方便携带玩耍,操作也简单快捷,提高玩耍乐趣;而且将陀尖结构设计成两滚轮的结构,利用两滚轮的向彼此相反的方向转动而实现陀螺转动,不仅提高陀螺旋转的持久性,也使得陀螺的平稳性更好,还不容易倾倒,特别是应用于对抗比赛中具有更高的获胜率,玩法奇特有趣,能够获得小朋友的青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陀螺玩具,具体说是一种滚轮陀螺玩具。
背景技术
玩具陀螺是很受小朋友喜爱的玩具,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玩具陀螺也在发展变化着,最开始的木陀螺是需要鞭子缠绕发射后通过鞭子抽打加速的,到后来渐渐演变成了通过发射器和拉条相配合来实现发射旋转的手动陀螺玩具,到现有的通过遥控器来控制陀螺转动的电动陀螺玩具。但到目前无论如何变化,都离不开陀螺发射器这一配件,故在携带玩耍时都需要额外带着陀螺发射器,造成携带和玩耍都不方便,而且发射操作繁琐、耗时,影响玩耍乐趣。而对于如何增强陀螺转动时的平稳性问题,目前大多数都是采用对称设计的方式,使陀螺的重心位于中心轴线上,以保证陀螺转动时更为持久平稳,但由于该陀螺玩具的陀尖仍然是位于陀螺中心轴线上的单个尖状体,该陀尖在陀螺旋转时于接触面是相对滑动摩擦,滑动摩擦会影响陀螺的旋转持久性,且陀尖会容易磨损,而且单个陀尖也难以平稳,在对战时受到撞击时容易倾倒。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携带方便,转动平稳,能实现正转或反转启动的滚轮陀螺玩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滚轮陀螺玩具,其特点是包括有陀螺本体、设置于陀螺本体中的电机和电源、以及位于陀螺本体底部的两滚轮,所述电机的转轴与这两滚轮相配合,所述陀螺本体中设有触发开关,所述触发开关包括至少两个离心开关,所有的离心开关均为其启动端朝外地安装在陀螺本体中,通过转动陀螺本体使所有离心开关在旋转离心力作用下被触发启动,所述电机通电带动两滚轮同步向彼此相反的方向转动而实现陀螺旋转。
为了减少误触发的几率,所述离心开关以陀螺本体的中轴为圆心呈放射状排布地安装在陀螺本体中,且离心开关的启动端均朝外并都靠近陀螺本体的边缘位置。
进一步,为了能判断手动转动陀螺本体时是左旋还是右旋而使电机工作时转轴的转向与手动转动的方向相同,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至少一个转向开关,所有的转向开关都是沿着陀螺本体旋转的切线方向安装在陀螺本体中,通过手动转动陀螺本体时,所有离心开关在旋转离心力作用下被触发启动,所述电机开始工作并带动两滚轮同步向彼此相反的方向转动而实现陀螺旋转,根据所有转向开关在旋转离心力作用下所处的方向而控制电机左旋或右旋。
为了避免在某个方位上倾斜陀螺本体使离心开关的滚珠都处于启动端的情况而造成误触发,所述触发开关包括两个离心开关,这两个离心开关均启动端朝外且设置在同一直径上。
进一步的,所述触发开关包括一个转向开关,所述转向开关的两端均为触发端,且两触发端到陀螺本体的轴心的距离是相等的。
本实用新型的离心开关可以是滚珠开关,也可以是陀螺仪,还可以是一端可移动的弹簧开关。当然,其他的通过旋转离心力能够实现触发启动的开关也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离心开关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陀螺本体中设有控制芯片,所述触发开关和电机均通过电路与控制芯片连接,所述触发开关被触发时电路联通所述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发出控制信号控制电机工作而带动陀螺本体旋转。
为了能给电动陀螺玩具加速,增加玩耍乐趣,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电机加速控制装置,所述电机加速控制装置安装在所述陀螺本体中,所述电机加速控制装置与所述电机和电源电连接,通过外界感应或遥控器或加速器来启动电机加速控制装置而实现电机再次工作而带动两滚轮加速旋转。
进一步为了方便携带而采用非接触式感应控制方式,所述电机加速控制装置包括有光敏三极管、光线接收器以及控制芯片,所述陀螺本体的上表面镂空供光敏三极管的光线射出,通过使用者的手遮盖于陀螺本体上方而使光线接收器接收到光敏三极管的反射信号,进而发出加速感应信号给所述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接收到该加速感应信号后发出控制信号控制电机工作而使转动中的两滚轮加速旋转。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电路板,所述电机加速控制装置安装在电路板的上表面,所述触发开关排布在电路板的下表面,所述电路板的下表面还连接有电源开关,所述陀螺本体上对应设有供电源开关伸出的开口。
为了实现可根据需要调整陀螺的性能,所述两滚轮分别通过轮轴连接于陀螺本体底部,所述滚轮可沿着轮轴的轴向移动而调整两滚轮之间的距离,且调整后的两滚轮定位于所移动的位置。当然,本实用新型的两滚轮也可以设计成相对距离固定不动的。
进一步的,所述陀螺本体底部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在两滚轮的位置开有通口,所述通口在滚轮的径向方向所对着的两对称壁上间隔开有至少两个卡接槽,两滚轮分别通过轮轴可转动地连接在一固定套中,所述固定套的两端设有卡接柱,通过固定套的卡接柱与不同位置的卡接槽相卡接而实现将滚轮定位于不同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转轴与滚轮的连接方式为:所述两滚轮设置于电机的转轴两侧,所述两滚轮的轮轴上均套接有一个齿轮盘,所述两齿轮盘分别位于齿轮的两侧且均与转轴上的齿轮相啮合,所述电机转轴转动时齿轮带动两齿轮盘向彼此相反的方向转动而实现两滚轮同步向彼此相反的方向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陀螺本体包括电源盖、上壳和底座,所述电源盖、上壳和底座相固接成一体,所述电机安装于上壳和底座之间,所述电源安装于电源盖和上壳之间,所述滚轮安装于底座的底部中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在底部设有两个与电机转轴相配合的滚轮的陀螺本体中设置有由至少两个离心开关组成的触发开关,故通过转动陀螺本体,使所有离心开关在离心力作用下被触发启动,电机接通电源带动两个滚轮同步向彼此相反的方向转动而实现陀螺旋转,从而实现陀螺玩具的旋转启动,故节省了用来发射陀螺的陀螺发射器,既节约成本又方便携带玩耍,操作也简单快捷,提高玩耍乐趣;而且将陀尖结构设计成两滚轮的结构,利用两滚轮的向彼此相反的方向转动而实现陀螺转动,不仅提高陀螺旋转的持久性,也使得陀螺的平稳性更好,还不容易倾倒,特别是应用于对抗比赛中具有更高的获胜率;进一步的只有在转动陀螺本体的情况下才能使所有离心开关都被触发而使电机带动陀螺玩具旋转启动,故可减少其他非启动操作的动作也使陀螺玩具旋转启动的可能性,提高陀螺玩具中电池的有效使用率;又由于还设有光敏感应的电机加速控制装置,故通过用手在陀螺本体上方挥动即可实现给电机信号,使电机再次工作带动滚轮加速转动,实现陀螺本体旋转加速,故实现了陀螺玩具加速无需利用任何配件来实施,进一步提高了携带和操作的方便性,同时在比赛过程中可对陀螺进行加速操作,故提高了陀螺的可控性,也增加了玩耍的趣味性和竞争的刺激性;通过调节两滚轮的相对距离即可改变陀螺的性能,当两滚轮越靠近,陀螺的转速越快;当两滚轮离得越远,陀螺的平稳衡性更强,故玩家可根据场合的需要调整两滚轮的距离,从而使陀螺更适合相应的场景,保证陀螺旋转更为持久,特别是应用于对抗比赛中具有更高的获胜率,而且该陀螺包含其他多个陀螺的性能,故只需购买一个即可代替多个其他陀螺,大大节省消费成本。本实用新型的滚轮陀螺玩具设计巧妙,适应性强,旋转平稳,对战能力强,性价比高,实现徒手启动和加速陀螺玩具旋转,玩法奇特有趣,能够获得小朋友的青睐。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定位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滚轮陀螺玩具,包括有陀螺本体1、设置于陀螺本体1中的电机4和电源10、以及位于陀螺本体1底部的两滚轮2,该电机4的转轴41与这两滚轮2相配合,陀螺本体1中设有触发开关3,通过旋动陀螺本体1使触发开关3被触发闭合使电机4接通电源10带动两滚轮2同步向彼此相反的方向转动而实现陀螺旋转,即实现陀螺玩具的旋转启动,故节省了用来发射陀螺的陀螺发射器,既节约成本又方便携带玩耍,操作也简单快捷,提高玩耍乐趣;而且将陀尖结构设计成两滚轮2的结构,利用两滚轮2的向彼此相反的方向转动而实现陀螺转动,不仅提高陀螺旋转的持久性,也使得陀螺的平稳性更好,还不容易倾倒,特别是应用于对抗比赛中具有更高的获胜率。
如图2所示,该实用新型的陀螺本体1包括电源盖11、上壳12和底座13,还包括有陀盖14、螺片15、电机座16和电机底板17;如图3或图4所示,该电源盖11、上壳12和底座13相固接成一体,其中电机座16设置在上壳12和底座13之间,电机4安装在电机座16内,该电机底板17从底座13的下方套入与电机座16连接固定,电机底板17和底座13之间通过螺丝锁接;该电机4的转轴41朝下且转轴51伸出到电机底板17的下方,在电机4的转轴41上套设有一齿轮42,通过该齿轮42与两滚轮2连接而带动滚轮2转动;该实用新型还包括有电路板7,电路板7固定在底座13;螺片15也是固定在上壳12和底座13之间的外围位置;该电源10安装于电源盖11和上壳12之间,该实施例的电源10为三节圆柱电池,在上壳12的上表面设有三个电池腔121,这三个电池腔121刚好排成三角形的形状,故可保证上壳12的重心位于中心线上,以进一步提高陀螺的平稳性,该电源盖11中间设有圆孔,上壳12的中间向上凸起,当电源盖11与上壳12相套接时,上壳12的中间凸起伸处到电源盖11的上,该陀盖14与上壳12的凸起相连接,其连接方式与现有的陀螺的陀盖14连接方式一样,从而实现电源盖11与上壳12相固接;该实用新型的滚轮2安装于底座13的底部中间位置。
实施例一:
如图5所示,该实施例的触发开关3包括三个离心开关31,该实施例的离心开关31为滚珠开关,这三个离心开关31的最优排布方案是三个离心开关31均启动端朝外,且以陀螺本体1的中轴为圆心呈120°的放射状排布地安装在电路板7上,且都靠近电路板7的边缘位置,该实施例的电路板7上还设有控制芯片5,滚珠开关31和电机4均通过电路与控制芯片5连接,滚珠开关31被触发时电路联通控制芯片5,该控制芯片5进而发出控制信号控制电机4工作而带动陀螺本体1旋转。该实施例的电机4通过电源开关71控制,该电源开关71为一个三相开关控制,该三相开关连接在电路板7上,该三相开关的中间档是关闭档,右档是当陀螺本体1向任一方向旋转触发启动时,陀螺都会向右旋转触发启动;左档是当陀螺本体1向任一方向旋转触发启动时,陀螺会向左旋转。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触发开关3包括两个离心开关31和一个转向开关32,该实施例的离心开关31同样为滚珠开关,转向开关32也为滚珠开关,这两个离心开关31均启动端朝外,其最佳安装方式是这两个离心开关31设置在同一条直径上,且相对陀螺本体1的中轴对称,这样的设置可避免在某个方位上倾斜陀螺本体1也可能使两个离心开关31的滚珠都处于启动端的情况;该转向开关32是沿着陀螺本体1旋转的切线方向安装在陀螺本体1中,即其两端的启动端到陀螺本体1的轴心的距离是相等的。这三个滚珠开关都是安装在电路板7上的,且都靠近电路板7的边缘位置,该实施例的电路板7上还设有控制芯片5,滚珠开关和电机5均通过电路与控制芯片4连接,当手动旋转陀螺本体1时,离心开关31的滚珠在离心力下都处于启动端时,该控制芯片5进而发出控制信号控制电机4工作,同时,控制芯片5根据手动旋转时转向开关32中滚珠的所在端部,进而控制电机4左旋或右旋,从而可保证电机4工作时转轴41的转向与手动旋转的方向相同,达到了旋转方向可控制的目的。
如图2所示,该实用新型还包括有电机加速控制装置6,该电机加速控制装置6采用光敏感应的非接触式感应控制方式,上述两个实施例的电机加速控制装置6包括有两个光敏三极管61、一个光线接收器62以及一个控制芯片5,该电机加速控制装置6同样安装在电路板7上,为了实现在陀螺上方挥动就能控制陀螺加速,光敏三极管61和光线接收器62均设置在电路板7的上表面,且为了使它们更接近陀螺的上方,在电路板7的上表面上设有三个安装柱72,这两个光敏三极管61和一个光线接收器62就安装在这三个安装柱72上,从而使它们伸出到了上壳12的位置,如图4所示;该处的控制芯片5与上述的和离心开关31电连接的控制芯片5集成为一个芯片,如图5或图6所示;为了保证光敏三极管61的光线能从陀螺本体1上透射出去,该实用新型的电源盖11上对应这两个光敏三极管61和一个光线接收器62的位置设有通孔111,从而保证光敏三极管61的光线能射出和反射后光线能被光线接收器62接收到。通过使用者的手遮盖于陀螺本体1上方而使光线接收器62接收到光敏三极管61的反射信号,进而发出加速感应信号给控制芯片5,该控制芯片5接收到该加速感应信号后发出控制信号控制电机4再次工作而带动两滚轮2加速旋转。
如图2和图3所示,该实用新型的两滚轮2设计成可沿着轮轴21的轴向移动而调整两滚轮2之间的距离,且调整后的两滚轮2定位于所移动的位置。具体是在底座13的下方设有定位板8,对应的在滚轮2上套接有固定套9。如图7所示,该实用新型的定位板8为圆形板体,该定位板8和底座13同样通过螺丝锁接固定,该定位板8在两滚轮2的位置开有通口81供滚轮2穿过,且该通口81的宽度大于滚轮2的宽度而实现滚轮2可在通口81的宽度方向移动,同时该通口81在滚轮2的径向方向所对着的两对称壁(也就是宽度方向的边壁)上间隔开有若干个卡接槽82,该实施例共设有三对卡接槽82;如图8所示,该实施例的固定套9为长方形框体,其宽度比滚轮2的宽度略大一点,其长度略大于滚轮2的直径而略小于定位板8的通口81的长度,在固定套9的宽度方向的边上各对应设有卡接柱91,而在固定套9的两长边中间一体成型有圆环体92。该实施例的滚轮2套置于固定套9的框内,然后通过轮轴21从圆环体92的圆孔和滚轮2中间的轮孔穿过而实现滚轮2与固定套9连接,接着将固定套9的两卡接柱91分别卡接到定位板8的任意一对卡接槽82上,根据固定套9的卡接柱91与不同位置的卡接槽82相卡接而实现两滚轮2的相对距离不相同,从而实现陀螺具有不同的性能。为了方便安装和安装后固定套9不容易脱离定位板8,该实施例将其中一侧壁上的三个卡接槽82均开设有缺口位83,故将固定套9移动到想要的位置后,先将其一端卡接柱91伸入到不带缺口位83的卡接槽82中,然后将另一端的卡接柱91从缺口位83处压入缺口位83所在的卡接槽82中,从而实现固定套9与定位板8相固接,进一步的,该实施例在缺口位83的上边缘处凸设有斜扣边84,故当卡接柱91压入缺口位83时与斜扣边84发生挤压后才进入卡接槽82中,故可避免固定套9的卡接柱91轻易从缺口位83处脱离掉出。如图3所示,该电机4的转轴41与滚轮2的连接方式为:两滚轮2设置于电机4的转轴41两侧,两滚轮2的轮轴21上均套接有一个齿轮盘22,这两齿轮盘22分别位于转轴41的两侧且均两齿轮盘22的齿牙与转轴41上的齿轮42齿牙相啮合,故当电机4转轴41转动时齿轮42带动两齿轮盘22向彼此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实现两滚轮2同步向彼此相反的方向转动。
如图9所示,该电路图所对应的是实施例一的结构设计,该电路图中包含有启动信号检测单元、计数信号检测单元、运算与控制单元以及电机驱动单元,其中启动信号检测单元即为三个离心开关31串联的连接电路,三个离心开关31的滚珠均处于外端的启动端时生成启动信号,该启动信号输入到U1的第3个引脚;计数信号检测单元即为电机加速控制装置6的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为光敏感应电路,其中光敏三极管61为红外线灯,该红外线灯通过U1的第6个引脚控制来收发红外线信号,红外信号输入是通过U1的第7个引脚控制的,红外信号输出是通过U1的第8个引脚控制的;运算与控制单元即为控制芯片5,也就是图中所标的U1芯片;电机驱动单元即为电机4的连接电路,该电机4连接电路分别与U1的第9个引脚和第11个引脚连接,其中第9个引脚为电机反转信号输出,第11个引脚为电机正传信号输出。该实施例的控制芯片5为14脚的芯片U1,除了上述的引脚外,还有第1个引脚为空;第2个引脚为电机正反转信号控制输入,与三相开关相连接;第4个引脚为空;第5个引脚和第12个引脚接地;第10个引脚为电源正输入;第13个引脚为空以及第14个引脚接指示灯。
该滚轮陀螺玩具的实施原理如下:
打开陀螺玩具的电源三相开关71,然后手拿着陀螺本体1在手上或者在接触面上旋转,使离心开关31的滚轮都处于启动端,故得到启动信号输入给控制芯片5,控制芯片5进而控制控制电机4按照三相开关71的开启方向转动而带动两滚轮2向彼此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使陀螺本体1旋转,该电机4在启动后持续工作8秒,之后陀螺在惯性下持续转动;接着可以通过手在陀螺的上方挥动而使光线接收器62收到光敏三极管61的反射信号,进而发出加速感应信号输入给控制芯片5,该控制芯片5接进而控制电机4再次工作8秒,实现对陀螺玩具加速。
尽管本实用新型是参照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这种描述并不意味着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制。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可以预料的,这种的变化应属于所属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滚轮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陀螺本体(1)、设置于陀螺本体(1)中的电机(4)和电源(10)、以及位于陀螺本体(1)底部的两滚轮(2),所述电机(4)的转轴(41)与这两滚轮(2)相配合,所述陀螺本体(1)中设有触发开关(3),所述触发开关(3)包括至少两个离心开关(31),所有的离心开关(31)均为其启动端朝外地安装在陀螺本体(1)中,通过转动陀螺本体(1)使所有离心开关(31)在旋转离心力作用下被触发启动,所述电机(4)通电带动两滚轮(2)同步向彼此相反的方向转动而实现陀螺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开关(31)以陀螺本体(1)的中轴为圆心呈放射状排布地安装在陀螺本体(1)中,且离心开关(31)的启动端均朝外并都靠近陀螺本体(1)的边缘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至少一个转向开关(32),所有的转向开关(32)都是沿着陀螺本体(1)旋转的切线方向安装在陀螺本体(1)中,通过手动转动陀螺本体(1)时,所有离心开关(31)在旋转离心力作用下被触发启动,所述电机(4)开始工作并带动两滚轮(2)同步向彼此相反的方向转动而实现陀螺旋转,根据所有转向开关(32)在旋转离心力作用下所处的方向而控制电机(4)左旋或右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滚轮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开关(3)包括两个离心开关(31),这两个离心开关(31)均启动端朝外且设置在同一直径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滚轮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开关(3)包括一个转向开关(32),所述转向开关(32)的两端均为触发端,且两触发端到陀螺本体(1)的轴心的距离是相等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滚轮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开关(31)为滚珠开关或陀螺仪或一端可移动的弹簧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滚轮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陀螺本体(1)中设有控制芯片(5),所述触发开关(3)和电机(4)均通过电路与控制芯片(5)连接,所述触发开关(3)被触发时电路联通所述控制芯片(5),所述控制芯片(5)发出控制信号控制电机(4)工作而带动陀螺本体(1)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滚轮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电机加速控制装置(6),所述电机加速控制装置(6)安装在所述陀螺本体(1)中,所述电机加速控制装置(6)与所述电机(4)和电源(10)电连接,通过外界感应或遥控器或加速器来启动电机加速控制装置(6)而实现电机(4)再次工作而带动两滚轮(2)加速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滚轮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加速控制装置(6)包括有光敏三极管(61)、光线接收器(62)以及控制芯片(5),所述陀螺本体(1)的上表面镂空供光敏三极管(61)的光线射出,通过使用者的手遮盖于陀螺本体(1)上方而使光线接收器(62)接收到光敏三极管(61)的反射信号,进而发出加速感应信号给所述控制芯片(5),所述控制芯片(5)接收到该加速感应信号后发出控制信号控制电机(4)工作而使转动中的两滚轮(2)加速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滚轮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陀螺本体(1)中设有电路板(7),所述电机加速控制装置(6)安装在电路板(7)的上表面,所述触发开关(3)排布在电路板(7)的下表面,所述电路板(7)的下表面还连接有电源开关(71),所述陀螺本体(1)上对应设有供电源开关(71)伸出的开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滚轮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滚轮(2)分别通过轮轴(21)连接于陀螺本体(1)底部,所述滚轮(2)可沿着轮轴(21)的轴向移动而调整两滚轮(2)之间的距离,且调整后的两滚轮(2)定位于所移动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滚轮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陀螺本体(1)底部设有定位板(8),所述定位板(8)在两滚轮(2)的位置开有通口(81),所述通口(81)在滚轮(2)的径向方向所对着的两对称壁上间隔开有至少两个卡接槽(82),两滚轮(2)分别通过轮轴(21)可转动地连接在一固定套(9)中,所述固定套(9)的两端设有卡接柱(91),通过固定套(9)的卡接柱(91)与不同位置的卡接槽(82)相卡接而实现将滚轮(2)定位于不同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滚轮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滚轮(2)设置于电机(4)的转轴(41)两侧,所述电机(4)的转轴(41)上套接有齿轮(42),所述两滚轮(2)的轮轴(21)上均套接有一个齿轮盘(22),所述两齿轮盘(22)分别位于齿轮(42)的两侧且该齿轮(42)相啮合,所述电机(4)的转轴(41)转动时齿轮(42)带动两齿轮盘(22)向彼此相反的方向转动而实现两滚轮(2)同步向彼此相反的方向转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滚轮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陀螺本体(1)包括电源盖(11)、上壳(12)和底座(13),所述电源盖(11)、上壳(12)和底座(13)相固接成一体,所述电机(4)安装于上壳(12)和底座(13)之间,所述电源(10)安装于电源盖(11)和上壳(12)之间,所述滚轮(2)安装于底座(13)的底部中间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567263.0U CN204864923U (zh) | 2015-07-31 | 2015-07-31 | 一种滚轮陀螺玩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567263.0U CN204864923U (zh) | 2015-07-31 | 2015-07-31 | 一种滚轮陀螺玩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864923U true CN204864923U (zh) | 2015-12-16 |
Family
ID=54809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567263.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864923U (zh) | 2015-07-31 | 2015-07-31 | 一种滚轮陀螺玩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86492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56533A (zh) * | 2015-07-31 | 2015-11-18 | 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滚轮陀螺玩具 |
-
2015
- 2015-07-31 CN CN201520567263.0U patent/CN204864923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56533A (zh) * | 2015-07-31 | 2015-11-18 | 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滚轮陀螺玩具 |
WO2017020391A1 (zh) * | 2015-07-31 | 2017-02-09 | 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滚轮陀螺玩具 |
CN105056533B (zh) * | 2015-07-31 | 2017-08-18 | 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滚轮陀螺玩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56533A (zh) | 一种滚轮陀螺玩具 | |
US7063589B2 (en) | Remote control toy top | |
KR101184023B1 (ko) | 무선 조종 가능한 팽이형 로봇 | |
US7427225B2 (en) | Remote control toy top | |
WO2021073014A1 (zh) | 一种弹射玩具 | |
EP3028753B1 (en) | Hand-held electrically-accelerated yo-yo | |
US20160151716A1 (en) | Toy top | |
CN204864923U (zh) | 一种滚轮陀螺玩具 | |
CN203494153U (zh) | 一种遥控玩具陀螺 | |
KR20150027736A (ko) | 포켓용 수동 가속 요요 | |
EP4013524A1 (en) | A turning device for a ball launcher | |
CN104383686A (zh) | 一种无线遥控陀螺玩具 | |
WO2021073012A1 (zh) | 一种回旋玩具 | |
JP2010246852A (ja) | 遠隔操作コマ玩具 | |
CN204699390U (zh) | 一种趣味裂变的陀螺 | |
CN204699383U (zh) | 一种感应控制分离的组合式玩具陀螺 | |
CN208319968U (zh) | 一种旋拧式陀螺玩具 | |
CN206577376U (zh) | 带内置飞轮的玩具陀螺 | |
WO2016187927A1 (zh) | 一种陀螺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4436666A (zh) | 一种可加速的陀螺玩具装置 | |
CN204293854U (zh) | 一种玩具陀螺的电动加速器 | |
CN206837473U (zh) | 电动加速悠悠球 | |
CN217697900U (zh) | 一种陀螺发射器 | |
CN204447287U (zh) | 一种磁控分离的组合式玩具陀螺 | |
CN211561825U (zh) | 遥控变速陀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818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