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33406U - 一种基于用户身份特征识别的电子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用户身份特征识别的电子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833406U CN204833406U CN201520576514.1U CN201520576514U CN204833406U CN 204833406 U CN204833406 U CN 204833406U CN 201520576514 U CN201520576514 U CN 201520576514U CN 204833406 U CN204833406 U CN 20483340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nic lock
- user identity
- controller
- identificatio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用户身份特征识别的电子锁,包括:电子锁端,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一无线通讯模块、驱动马达、机械锁;以及电子钥匙端,包括第二控制器、第二无线通讯模块、以及用户识别模块。本实用新型在电子锁的电子钥匙端设置有用户识别模块,如人脸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语音识别模块等,在电子钥匙丢失时,需要进一步验证用户特征信息才能开启电子锁端,若非本人则不能打开,大大增强了电子锁的安全性能。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蓝牙连接电子锁端及电子钥匙端,也进一步提高了电子锁的安全性能及稳定性能。本实用新型在安保装置及物联网应用技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保装置及物联网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用户身份特征识别的电子锁。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企业用户,家庭用户对安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各种电子锁系统应运而生。
电子锁是一种用电子控制电路和电磁执行机构相结合组成的新式锁具。电子锁的开锁方式多样,保密性强,既可以用卡片或插头等特定物作钥匙,也可以不用钥匙,按照一组密码同时或顺序地按下按钮或拨动开关,控制电磁执行机构,将电子锁打开。在密码中还可以安排一些破坏键和报警键,误按它们不但不能在一定时间内打开锁,而且可以进行报警。使用电子锁,一旦钥匙丢失或密码泄露,更改钥匙和密码是很容易的。因此,电子锁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应用于各个领域。
然而,现有的电子锁如果在电子钥匙端(如IC卡、手机、ipad等)丢失时,会出现钥匙泄露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电子锁的安全性能,以适应用户的需求。
鉴于以上原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高安全性能的新型的电子锁,以满足用户对电子锁安全性能日益提升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用户身份特征识别的电子锁,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锁安全性能不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用户身份特征识别的电子锁,所述电子锁包括:电子锁端,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一无线通讯模块、驱动马达、机械锁,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驱动马达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器,所述机械锁连接于所述驱动马达;以及电子钥匙端,包括第二控制器、第二无线通讯模块、以及用户识别模块,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及用户识别模块连接于所述第二控制器;所述用户识别模块用于对用户身份特征进行采集,所述第二控制器对采集的用户身份特征进行验证,并在验证通过时控制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向所述电子锁端发送开锁密钥,所述第一控制器通过第一无线通讯模块接收开锁密钥后进行验证,并在验证通过时控制所述驱动马达对机械锁进行开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用户身份特征识别的电子锁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及第二无线通讯模块为基于蓝牙的无线通讯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用户身份特征识别的电子锁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子锁端还包括与控制器相连的按键装置,用于对所述电子锁端进行激活或休眠。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锁端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的提示电路,用于提示电子锁端处于激活状态或休眠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用户身份特征识别的电子锁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子锁端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的重置电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用户身份特征识别的电子锁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控制器内置有密钥存储器,用于存储用户设定的开锁密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用户身份特征识别的电子锁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用户识别模块为人脸识别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用户身份特征识别的电子锁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用户识别模块为指纹识别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用户身份特征识别的电子锁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用户识别模块为语音识别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用户身份特征识别的电子锁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子锁端包括门锁、车锁以及箱包锁的其中一种。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用户身份特征识别的电子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电子锁的电子钥匙端设置有用户识别模块,如人脸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语音识别模块等,在电子钥匙丢失时,需要进一步验证用户特征信息才能开启电子锁端,若非本人则不能打开,大大增强了电子锁的安全性能。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蓝牙连接电子锁端及电子钥匙端,也进一步提高了电子锁的安全性能及稳定性能。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提高电子锁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在安保装置及物联网应用技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用户身份特征识别的电子锁的总体框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用户身份特征识别的电子锁的电子锁端的结构框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用户身份特征识别的电子锁的采用人脸识别的电子钥匙端的结构框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用户身份特征识别的电子锁的采用指纹识别的电子钥匙端的结构框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用户身份特征识别的电子锁的采用语音识别的电子钥匙端的结构框图。
元件标号说明
1电子锁端
11第一控制器
12驱动马达
13机械锁
14蓝牙
15按键装置
16提示电路
17重置电路
2电子钥匙端
21第二控制器
22蓝牙
23人脸识别模块
24指纹识别模块
25语音识别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请参阅图1~图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用户身份特征识别的电子锁,所述电子锁包括:电子锁端1,包括第一控制器11、第一无线通讯模块、驱动马达12、机械锁13,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驱动马达12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器11,所述机械锁13连接于所述驱动马达12;以及电子钥匙端2,包括第二控制器21、第二无线通讯模块、以及用户识别模块,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及用户识别模块连接于所述第二控制器21。所述第一控制器11内置有密钥存储器,用于存储用户设定的开锁密钥,所述用户识别模块用于对用户身份特征进行采集,所述第二控制器21对采集的用户身份特征进行验证,并在验证通过时控制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向所述电子锁端1发送开锁密钥,所述第一控制器11通过第一无线通讯模块接收开锁密钥后进行验证,并在验证通过时控制所述驱动马达12对机械锁13进行开锁。
如图1~图3所示,作为示例,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及第二无线通讯模块为基于蓝牙14及22的无线通讯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蓝牙14及22为蓝牙4.0;所述电子钥匙端2的开锁密钥需要经过第二控制器21进行AES加密后再通过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蓝牙)发送至所述电子锁端1,电子锁端1的第一控制器11通过第一无线通讯模块接收到加密的开锁密钥后,需要对其进行解密以生成最终的开锁密钥。
如图2所示,所述电子锁端1还包括与控制器相连的按键装置15,用于对所述电子锁端1进行激活或休眠。进一步地,所述电子锁端1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的提示电路16,用于提示电子锁端1处于激活状态或休眠状态。
如图2所示,所述电子锁端1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的重置电路17,用于在电子锁故障时对其进行重置。
作为示例,所述电子锁端1包括门锁、车锁以及箱包锁的其中一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锁端1为门锁。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识别模块为人脸识别模块23,用于通过电子钥匙端2的摄像头对用户的脸部特征进行采集。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锁的操作方法包括:
1)通过所述电子钥匙端2对电子锁端1设置开锁密钥,并将所述开锁密钥存储于所述电子锁端1的第一控制器11中的密钥存储器中,以供后续调用;
2)需要开锁时,通过所述按键装置15将电子锁端1按至激活状态,将其蓝牙14打开;
3)电子密钥端(如手机)开启蓝牙22并于所述电子锁端1建立蓝牙连接;
4)所述电子钥匙端2对用户的脸部特征进行采集,并通过所述第二控制器21对该脸部特征进行识别,若识别通过,则所述电子密钥端通过蓝牙将加密的开锁密钥发送至电子锁端1;若不通过,则不发送;
5)若上述的用户脸部特征通过验证,则所述电子锁端1接收所述开锁密钥并解密,对所述开锁密钥进行验证,若验证成功,则所述第一控制器11控制所述驱动马达12将所述机械锁13打开,完成开锁,若验证失败,则继续保持锁定状态。
实施例2
如图1、2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用户身份特征识别的电子锁,其基本结构及操作如实施例1,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识别模块为指纹识别模块24,用于通过指纹传感器对用户的指纹进行采集。
实施例3
如图1、2及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用户身份特征识别的电子锁,其基本结构及操作如实施例1,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识别模块为语音识别模块25,用于通过麦克风对用户的声音进行采集。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用户身份特征识别的电子锁,所述电子锁包括:电子锁端1,包括第一控制器11、第一无线通讯模块、驱动马达12、机械锁13,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驱动马达12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器11,所述机械锁13连接于所述驱动马达12;以及电子钥匙端2,包括第二控制器21、第二无线通讯模块、以及用户识别模块,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及用户识别模块连接于所述第二控制器21。所述用户识别模块用于对用户身份特征进行采集,所述第二控制器21对采集的用户身份特征进行验证,并在验证通过时控制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向所述电子锁端1发送开锁密钥,所述第一控制器11通过第一无线通讯模块接收开锁密钥后进行验证,并在验证通过时控制所述驱动马达12对机械锁13进行开锁。本实用新型在电子锁的电子钥匙端2设置有用户识别模块,如人脸识别模块23、指纹识别模块24、语音识别模块25等,在电子钥匙丢失时,需要进一步验证用户特征信息才能开启电子锁端1,若非本人则不能打开,大大增强了电子锁的安全性能。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蓝牙连接电子锁端1及电子钥匙端2,也进一步提高了电子锁的安全性能及稳定性能。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提高电子锁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在安保装置及物联网应用技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用户身份特征识别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锁包括:
电子锁端,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一无线通讯模块、驱动马达、机械锁,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驱动马达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器,所述机械锁连接于所述驱动马达;
电子钥匙端,包括第二控制器、第二无线通讯模块、以及用户识别模块,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及用户识别模块连接于所述第二控制器;
所述用户识别模块用于对用户身份特征进行采集,所述第二控制器对采集的用户身份特征进行验证,并在验证通过时控制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向所述电子锁端发送开锁密钥,所述第一控制器通过第一无线通讯模块接收开锁密钥后进行验证,并在验证通过时控制所述驱动马达对机械锁进行开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用户身份特征识别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及第二无线通讯模块为基于蓝牙的无线通讯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用户身份特征识别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锁端还包括与控制器相连的按键装置,用于对所述电子锁端进行激活或休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用户身份特征识别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锁端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的提示电路,用于提示电子锁端处于激活状态或休眠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用户身份特征识别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锁端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的重置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用户身份特征识别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器内置有密钥存储器,用于存储用户设定的开锁密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用户身份特征识别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识别模块为人脸识别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用户身份特征识别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识别模块为指纹识别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用户身份特征识别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识别模块为语音识别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用户身份特征识别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锁端包括门锁、车锁以及箱包锁的其中一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576514.1U CN204833406U (zh) | 2015-08-03 | 2015-08-03 | 一种基于用户身份特征识别的电子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576514.1U CN204833406U (zh) | 2015-08-03 | 2015-08-03 | 一种基于用户身份特征识别的电子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833406U true CN204833406U (zh) | 2015-12-02 |
Family
ID=54690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576514.1U Active CN204833406U (zh) | 2015-08-03 | 2015-08-03 | 一种基于用户身份特征识别的电子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833406U (zh)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30612A (zh) * | 2017-03-20 | 2017-07-07 | 黄思颖 | 智能钥匙以及智能识别系统 |
CN107564134A (zh) * | 2016-07-01 | 2018-01-09 | 深圳会当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安全锁系统 |
CN108242089A (zh) * | 2016-12-23 | 2018-07-03 | 上海新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基于猫眼的电子锁系统 |
CN108242092A (zh) * | 2016-12-23 | 2018-07-03 | 上海新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具有模块化电子钥匙端的电子锁 |
CN108242093A (zh) * | 2016-12-23 | 2018-07-03 | 上海新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基于数字认证的电子锁及数字认证方法 |
CN108240140A (zh) * | 2016-12-23 | 2018-07-03 | 上海新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电子锁及所述电子锁的数字认证方法 |
CN108242091A (zh) * | 2016-12-23 | 2018-07-03 | 上海新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基于数字信号传输的电子锁及开锁方法 |
CN108891413A (zh) * | 2018-07-03 | 2018-11-27 |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 车载防疲劳驾驶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09087410A (zh) * | 2017-06-13 | 2018-12-25 | 苏州今道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电子锁 |
CN109345665A (zh) * | 2018-09-18 | 2019-02-15 | 金邦达有限公司 | 一种分离式新型智能门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CN109598833A (zh) * | 2019-01-18 | 2019-04-09 | 泰华智慧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光缆交接箱体的智能锁控制系统 |
-
2015
- 2015-08-03 CN CN201520576514.1U patent/CN20483340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64134A (zh) * | 2016-07-01 | 2018-01-09 | 深圳会当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安全锁系统 |
CN108242091A (zh) * | 2016-12-23 | 2018-07-03 | 上海新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基于数字信号传输的电子锁及开锁方法 |
CN108242089A (zh) * | 2016-12-23 | 2018-07-03 | 上海新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基于猫眼的电子锁系统 |
CN108242092A (zh) * | 2016-12-23 | 2018-07-03 | 上海新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具有模块化电子钥匙端的电子锁 |
CN108242093A (zh) * | 2016-12-23 | 2018-07-03 | 上海新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基于数字认证的电子锁及数字认证方法 |
CN108240140A (zh) * | 2016-12-23 | 2018-07-03 | 上海新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电子锁及所述电子锁的数字认证方法 |
CN108240140B (zh) * | 2016-12-23 | 2020-02-07 | 上海新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电子锁及所述电子锁的数字认证方法 |
CN108242093B (zh) * | 2016-12-23 | 2020-06-16 | 上海新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基于数字认证的电子锁及数字认证方法 |
CN106930612A (zh) * | 2017-03-20 | 2017-07-07 | 黄思颖 | 智能钥匙以及智能识别系统 |
CN106930612B (zh) * | 2017-03-20 | 2019-05-14 | 黄思颖 | 智能钥匙以及智能识别系统 |
CN109087410A (zh) * | 2017-06-13 | 2018-12-25 | 苏州今道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电子锁 |
CN108891413A (zh) * | 2018-07-03 | 2018-11-27 |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 车载防疲劳驾驶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09345665A (zh) * | 2018-09-18 | 2019-02-15 | 金邦达有限公司 | 一种分离式新型智能门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CN109598833A (zh) * | 2019-01-18 | 2019-04-09 | 泰华智慧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光缆交接箱体的智能锁控制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833406U (zh) | 一种基于用户身份特征识别的电子锁 | |
CN105089367B (zh) | 一种基于远程服务器的电子锁 | |
CN204406513U (zh) | 一种动态密码锁系统 | |
CN104318647A (zh) |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门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4901805B (zh) | 一种身份鉴权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4123769B (zh) | 一种安全智能锁的开锁、关锁控制方法 | |
CN205121680U (zh) | 基于智能终端的蓝牙门锁系统 | |
CN203596046U (zh) | 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门锁装置 | |
CN101741565A (zh) | 一种ic卡应用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7945336A (zh) | 一种智能车锁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204946143U (zh) | 一种基站在线认证门禁系统 | |
CN103401771A (zh) | 网络隔离方法及系统 | |
CN104301523A (zh) | 基于手机终端的智能锁设备及开锁方法 | |
CN205068524U (zh) | 一种智能门禁系统 | |
CN116349202A (zh) | 利用伪随机数的相互认证 | |
CN206292898U (zh) | 一种多重验证安防系统 | |
CN105227583B (zh) | 一种密钥加密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 | |
CN205012795U (zh) | 一种基于单键脉冲的电子锁 | |
CN102413146A (zh) | 基于动态码的客户端授权登录方法 | |
CN103324878A (zh) | 远程控制手持设备的开锁权限 | |
CN204965562U (zh) | 一种可通过远程电子端操作的手机门禁系统 | |
CN105429951A (zh) | 一种电子密码锁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 |
CN105649469B (zh) | 一种智能保险柜双密码控制系统 | |
CN103678972A (zh) | 一种权限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103067172A (zh) | 一种信息安全管理方法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