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79245U - 一种用于处理家具废水的微生物电解池-芬顿联合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处理家具废水的微生物电解池-芬顿联合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779245U CN204779245U CN201520404068.6U CN201520404068U CN204779245U CN 204779245 U CN204779245 U CN 204779245U CN 201520404068 U CN201520404068 U CN 201520404068U CN 204779245 U CN204779245 U CN 20477924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zone
- fenton
- fenton oxidation
- aerobic
- cathode electr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2351 wastewate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44000005700 microbiome Specie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205 fragrance Substances 0.000 title 1
- 230000003647 oxi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8000007254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0000000813 microbi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9000010802 sludg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273 a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65 wastewater treat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5416 organic mat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868 electroly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20005610 lign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060 me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37149 energy metabol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1100000331 toxic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588 tox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76 aerato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71 biolog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50000001768 cat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271 coa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345 coag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301 hydroly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20477 pH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6 comp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394 floccul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76 industrial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440 industrial was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500 inorganic miner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92 inorganic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31 large-scale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07 miner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7522 mineralic aci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7524 organic aci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20 organic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161 pass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57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3839 salt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处理家具废水的微生物电解池-芬顿联合处理装置,装置包括厌氧折流板反应区、好氧区、芬顿氧化区、二沉区。厌氧折流板反应区包括三个隔室;好氧区和芬顿氧化区中设有空气泵,二沉区中设有污泥回流泵与挡泥板;厌氧折流板反应区、好氧区与芬顿氧化区内分别设置有阳极电极、第一阴极电极、第二阴极电极三种电极,电极通过外电路与电源相连接。进水依次经好氧区、芬顿氧化区与二沉区处理后排放。该一体化系统不仅在原有的微生物处理技术上起到了极大的强化作用,而且通过利用微生物电解池为芬顿氧化区提供H2O2,解决了传统芬顿氧化工艺能耗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家具废水处理的新技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家具废水的微生物电解池-芬顿联合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家具生产是我国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工业水平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手工作坊式木制家具生产逐渐转变成工业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同时由于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木制家具需求量迅速扩大,家具企业的数量也急剧增长。然而,一直以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都未得到有效治理。木材加工时的木段切割剥皮工序、木材蒸煮工序、干燥冲洗工序等均会产生废水。其中,锯末废水是木材在切割过程中,为降低切割温度而冲洗切削表面的废水,其中主要污染物为木材冲洗过程中溶出的油脂与锯末,其COD较低而悬浮物浓度很高;烘干蒸煮废水是木材在蒸煮工艺段所产生的废水,其中主要污染物为蒸煮过程中溶出的有机物质与人工添加物质,其COD和悬浮物浓度都很高;木材淋洗水是在干燥冲洗工序段产生的废水,其中主要污染物为冲洗过程中溶入水中的有机物质。木材加工废水中有机物含量高,其中木质素及树脂类化合物所占比重高,使得废水的可生化性差。而常规的废水处理方法不能有效处理这些有毒有害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难以完全达到相关的排放标准,易对环境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如何将废水中的木质素及树脂类化合物溶出,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是治理木材加工废水首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目前常用的方法为化学混凝法、水解酸化法、电解法或厌氧生物处理法等。化学混凝法为目前的主流,常采用的絮凝剂有有机无机酸类、简单无机盐类、高分子类以及一些天然矿物质、工业废料等。但目前尚且没有性能良好的絮凝剂产品,使用单一的沉淀絮凝剂效果往往不理想,很多试验是无机高分子加有机高分子混合处理,投入药剂量较大,药剂成本往往占处理成本的50%以上。且处理后与木质素混杂,甚至改变木质素结构,分离木质素困难,限制了木质素的应用,造成新的污染,实际上是污染转移。水解酸化通常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预处理,但其缺点是对有机物的去除率较低,一般不超过20%,对废水可生化性的提升效果有限。微电解法和厌氧法均能提高废水可生化性,但微电解法可能导致铁碳的板结与钝化,还会产生废渣等二次污染问题。厌氧法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但厌氧污泥驯化时间较长,降解速度相对较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并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家具废水的微生物电解池-芬顿联合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处理家具废水的微生物电解池-芬顿联合处理装置,该装置的装置外壳内依次设有厌氧折流板反应区、好氧区、芬顿氧化区二沉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之间由不锈钢板半隔开,厌氧折流板反应区分为第一隔室、第二隔室和第三隔室,每个隔室顶部均设有导气管,厌氧折流板反应区上部设有进水口,二沉区上部设有出水口,厌氧折流板反应区内设有折流板,好氧区、芬顿氧化区内均设有曝气头,曝气头外接空气泵,二沉区内设有导流板与挡泥板,二沉区底部设置污泥回流泵,回流的污泥流向好氧区,厌氧折流板反应区内设有阳极电极,好氧区内设有第一阴极电极,芬顿氧化区内设有第二阴极电极,阳极电极分别与第一阴极电极和第二阴极电极通过不锈钢丝并联,阳极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第一阴极电极和第二阴极电极均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装置外壳的材料采用不锈钢板。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厌氧折流板反应区、好氧区、芬顿氧化区、二沉区四个区域体积比分别3:2:2:1。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好氧区、芬顿氧化区和二沉区之间的隔板下部封死,上部与装置外壳顶部间留有12cm高度。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二沉区中设有导流板,距芬顿氧化区与二沉区之间的隔板距离为7cm,导流板下部留有12cm高度。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好氧区中的曝气头固定在好氧区和芬顿氧化区之间的隔板上,距离隔板底部17cm,气水比为12:1。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芬顿氧化区中的曝气头固定在芬顿氧化区和二沉区之间的隔板上,距离装置外壳底部17cm,气水比为12:1。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二沉区内设有挡泥板,挡泥板与装置外壳底部的夹角为60°。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的阳极电极、第一阴极电极、第二阴极电极均采用碳毡作为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强化家具废水高级氧化处理与生物处理的同时节约能源。本工艺在厌氧-好氧-沉淀的基础上,通过芬顿氧化作用和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可以进行废水的处理,同时由于微生物电解池系统作用,提高了废水降解的效果。
厌氧折流板反应区由于阳极上的产电微生物的富集,在外加电压的作用生物活性会明显提高,从而使污染物降解速率明显提高。
阴极所在的好氧区由于接受了从阳极通过外电路传递而来的电子,使得自身自身的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得到加强,从而使污染物降解速率明显提高。
阴极所在的芬顿氧化区由于接受了从阳极通过外电路传递而来的电子,与质子和曝气头产生的氧气反应生成H2O2,故该法对难生物降解有机物的降解比较彻底,不产生或基本不产生中间有毒有害物质。
本实用新型在厌氧-好氧-沉淀的基础上,引入了微生物电解池系统、微生物电解池与芬顿耦合系统。通过在厌氧折流板反应区内放置阳极碳毡,好氧区和芬顿氧化区内放置阴极碳毡,厌氧折流板反应区中的阳极与好氧区中的阴极、厌氧折流板反应区中的阳极与芬顿氧化区中的阴极通过不锈钢丝并联并通过导线与电源相连接。在微生物电解池系统的作用下,厌氧折流板反应区中的微生物活性明显增加,降解污染物速率将极大提高,产生的电子通过外电路输送到好氧区中,好氧区的微生物得到由外电路输送来的电子,自身的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得到加强,污水处理效果也将极大提高。在微生物电解池与芬顿耦合系统的作用下,厌氧折流板反应区中的微生物活性明显增加,污染物降解效率将极大提高,产生的电子通过外电路输送到芬顿氧化区中,芬顿氧化区的阴极得到由外电路输送来的电子,并与质子和曝气头产生的氧气反应,生成H2O2,故该法不用外加H2O2,因此降低了处理费用,并从根本上避免了H2O2在运输和储藏上潜在的危害,同时对有机物的降解比较彻底,不产生或基本不产生中间有毒有害物质。故该种用于处理家具废水的微生物电解池-芬顿联合处理工艺在污水处理达标与节能减排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处理家具废水的微生物电解池-芬顿联合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用于处理家具废水的微生物电解池-芬顿联合处理工艺流程图。
图中,装置外壳1、厌氧折流板反应区2、好氧区3、芬顿氧化区4、二沉区5、进水口6、出水口7、导气管8、不锈钢板9、折流板10、导流板11、挡泥板12、空气泵13、曝气头14、污泥回流泵15、阳极电极16、第一阴极电极17、第二阴极电极18、电源19、不锈钢丝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处理家具废水的微生物电解池-芬顿联合处理装置,该装置的装置外壳1内依次设有厌氧折流板反应区2、好氧区3、芬顿氧化区4二沉区5四个区域,每个区域之间由不锈钢板9半隔开,厌氧折流板反应区2分为第一隔室201、第二隔室202和第三隔室203,每个隔室顶部均设有导气管8,厌氧折流板反应区2上部设有进水口6,二沉区5上部设有出水口7,厌氧折流板反应区2内设有折流板10,废水从厌氧折流板反应区2上部进水口6进水,依次流过三个隔室,以降解某些好氧生物处理难以降解的有机物,废水流经过程中利用外电路对各电极进行通电,厌氧折流板反应区2中的阳极电极16上产电微生物富集,在外加电压的作用生物活性会明显提高,从而使污染物降解速率明显提高,厌氧折流板反应区2中产生的气体通过导气管8排出。好氧区3、芬顿氧化区4内均设有曝气头14,曝气头14外接空气泵13,二沉区5内设有导流板11与挡泥板12,二沉区5底部设置污泥回流泵15,回流的污泥流向好氧区3,厌氧折流板反应区2内设有阳极电极16,好氧区3内设有第一阴极电极17,芬顿氧化区4内设有第二阴极电极18,阳极电极16分别与第一阴极电极17和第二阴极电极18通过不锈钢丝20并联,阳极电极16与电源19的正极相连,第一阴极电极17和第二阴极电极18均与电源19的负极相连。厌氧折流板反应区2的出水通过导流板11流入好氧区3,通过曝气头14进行鼓风曝气,好氧微生物通过好氧代谢将家具废水中的可生物降解有机物降解为稳定无机物。通电后,阳极电极16不断通过外电路向第一阴极电极17传递电子,使得好氧区微生物的自身的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得到加强,从而使污染物降解速率明显提高。而在芬顿氧化区4内,曝气头14不断对芬顿氧化区4进行曝气,芬顿氧化区4中的第二阴极电极18也与第一阴极电极17一样,不断接受从阳极电极16通过外电路传递而来的电子,与质子和曝气头产生的氧气反应生成H2O2,因此该法对难生物降解有机物的降解比较彻底,并且不产生或基本不产生中间有毒有害物质,使出水达标。
厌氧折流板反应区中的阳极的原理为:微生物在外电压的作用下降解家具废水中的有机物,由产电菌产生的电子及阳离子分别通过外电路及水相流向阴极,以增强阴极微生物的活性并且保持着电荷的平衡。
好氧区中的阴极的原理为:微生物利用由厌氧折流板反应区通过外电路传来的电子与随水相流动的阳离子使自身活性被增强,污染物的降解速率相对于没有通电的情况来说有了明显的提高。
Fenton氧化区中的阴极的原理为:芬顿氧化区的阴极利用外电路输送的电子,与质子和曝气头产生的氧气反应生成H2O2,生成的H2O2能迅速外加Fe2+反应生成·OH和Fe3+,利用·OH无选择性的强氧化能力达到对难降解有机物去除的目的。
装置外壳1的材料采用不锈钢板。厌氧折流板反应区2、好氧区3、芬顿氧化区4、二沉区5四个区域体积比分别3:2:2:1。好氧区3、芬顿氧化区4和二沉区5之间的隔板9下部封死,上部与装置外壳1顶部间留有12cm高度。二沉区5中设有导流板11,距芬顿氧化区4与二沉区5之间的隔板9距离为7cm,导流板11下部留有12cm高度。好氧区3中的曝气头14固定在好氧区3和芬顿氧化区4之间的隔板9上,距离隔板底部17cm,气水比为12:1。芬顿氧化区4中的曝气头14固定在芬顿氧化区4和二沉区5之间的隔板9上,距离装置外壳1底部17cm,气水比为12:1。二沉区5内设有挡泥板12,挡泥板12与装置外壳1底部的夹角为60°。所述的阳极电极16、第一阴极电极17、第二阴极电极18均采用碳毡作为材料。
本实用新型重点在于引入了微生物电解池系统与微生物电解池与芬顿耦合系统。在厌氧折流板反应区内放置阳极碳毡,好氧区及芬顿氧化区内放置阴极碳毡,并将厌氧折流板反应区中的阳极与好氧区中的阴极、厌氧折流板反应区中的阳极与芬顿氧化区中的阴极并联。在由厌氧折流板反应区与好氧区构成的微生物电解池系统的作用下,厌氧折流板反应区中的微生物活性明显增加,污染物降解效率将极大提高,产生的电子通过外电路输送到好氧区中,好氧区的微生物得到由外电路输送来的电子,自身的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得到增强,污水处理效果也将极大提高。在由厌氧折流板反应区与芬顿氧化区构成的微生物电解池与芬顿耦合系统的作用下,厌氧折流板反应区中的微生物生物活性与电活性均会增加,污染物降解效率也极大的提高,产生的电子通过外电路输送到芬顿氧化区中,芬顿氧化区的阴极利用外电路输送的电子,与质子和曝气头产生的氧气反应生成H2O2,故该法不用外加H2O2,因此降低了处理费用,并从根本上避免了H2O2在运输和储藏上潜在的危害,同时对难生物降解有机物的降解比较彻底,并且不产生或基本不产生中间有毒有害物质。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用于处理家具废水的微生物电解池-芬顿联合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家具废水从厌氧折流板反应区2上部进水口6进水,依次流过厌氧折流板反应区2第一隔室201、第二隔室202和第三隔室203,对废水进行厌氧处理,以降解好氧生物处理难以降解的有机物;
2)在厌氧折流板反应区2中设置阳极电极16,在好氧区3和芬顿氧化区4内分别设置第一阴极电极17和第二阴极电极18,阳极电极16与电源19的正极相连,第一阴极电极17和第二阴极电极18均与电源19的负极相连。对三个电极进行通电,利用外加电压后的阳极电极16富集产电微生物,提高生物活性,从而提高污染物降解速率,厌氧折流板反应区2中产生的气体通过导气管8排出;厌氧折流板反应区2的出水通过导流板11流入好氧区3;
3)通过曝气头14对好氧区3中的废水进行曝气,好氧微生物通过好氧代谢将家具废水中的可生物降解有机物降解为稳定无机物;好氧区3中的第一阴极电极17接受从阳极电极16通过外电路传递而来的电子,加强自身的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提高污染物降解速率;
4)将好氧区3的出水排入芬顿氧化区4进行芬顿氧化,通过曝气头14将O2通入芬顿氧化区4,同时利用芬顿氧化区4中的第二阴极电极18接受从阳极电极16通过外电路传递而来的电子,与质子和曝气头产生的氧气反应生成H2O2,彻底降解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
5)芬顿氧化区4的出水排入二沉区5并通过挡泥板12进行泥水分离,回流污泥通过二沉区5底部设置的污泥回流泵15流向好氧区3,出水通过二沉区5上部的出水口7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在厌氧--好氧-沉淀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微生物电解池系统、微生物电解池与芬顿耦合系统极大的提高了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并且微生物电解池与芬顿耦合系统不用外加H2O2,因此降低了处理费用,并从根本上避免了H2O2在运输和储藏上潜在的危害,既可以强化家具废水的高级氧化及生物处理又具有节能减排效果,是一种可以大规模推广的新技术。
Claims (9)
1.一种用于处理家具废水的微生物电解池-芬顿联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外壳(1)内依次设有厌氧折流板反应区(2)、好氧区(3)、芬顿氧化区(4)和二沉区(5)四个区域,每个区域之间由不锈钢板(9)半隔开,厌氧折流板反应区(2)分为第一隔室(201)、第二隔室(202)和第三隔室(203),每个隔室顶部均设有导气管(8),厌氧折流板反应区(2)上部设有进水口(6),二沉区(5)上部设有出水口(7),厌氧折流板反应区(2)内设有折流板(10),好氧区(3)、芬顿氧化区(4)内均设有曝气头(14),曝气头(14)外接空气泵(13),二沉区(5)内设有导流板(11)与挡泥板(12),二沉区(5)底部设置污泥回流泵(15),回流的污泥流向好氧区(3),厌氧折流板反应区(2)内设有阳极电极(16),好氧区(3)内设有第一阴极电极(17),芬顿氧化区(4)内设有第二阴极电极(18),阳极电极(16)分别与第一阴极电极(17)和第二阴极电极(18)通过不锈钢丝(20)并联,阳极电极(16)与电源(19)的正极相连,第一阴极电极(17)和第二阴极电极(18)均与电源(19)的负极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家具废水的微生物电解池-芬顿联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外壳(1)的材料采用不锈钢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家具废水的微生物电解池-芬顿联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厌氧折流板反应区(2)、好氧区(3)、芬顿氧化区(4)、二沉区(5)四个区域体积比分别3:2: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家具废水的微生物电解池-芬顿联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好氧区(3)、芬顿氧化区(4)和二沉区(5)之间的隔板(9)下部封死,上部与装置外壳(1)顶部间留有12cm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家具废水的微生物电解池-芬顿联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二沉区(5)中设有导流板(11),距芬顿氧化区(4)与二沉区(5)之间的隔板(9)距离为7cm,导流板(11)下部留有12cm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家具废水的微生物电解池-芬顿联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好氧区(3)中的曝气头(14)固定在好氧区(3)和芬顿氧化区(4)之间的隔板(9)上,距离隔板底部17cm,气水比为1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家具废水的微生物电解池-芬顿联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芬顿氧化区(4)中的曝气头(14)固定在芬顿氧化区(4)和二沉区(5)之间的隔板(9)上,距离装置外壳(1)底部17cm,气水比为1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家具废水的微生物电解池-芬顿联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二沉区(5)内设有挡泥板(12),挡泥板(12)与装置外壳(1)底部的夹角为6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家具废水的微生物电解池-芬顿联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极电极(16)、第一阴极电极(17)、第二阴极电极(18)均采用碳毡作为材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404068.6U CN204779245U (zh) | 2015-06-12 | 2015-06-12 | 一种用于处理家具废水的微生物电解池-芬顿联合处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404068.6U CN204779245U (zh) | 2015-06-12 | 2015-06-12 | 一种用于处理家具废水的微生物电解池-芬顿联合处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779245U true CN204779245U (zh) | 2015-11-18 |
Family
ID=54519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40406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79245U (zh) | 2015-06-12 | 2015-06-12 | 一种用于处理家具废水的微生物电解池-芬顿联合处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779245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44697A (zh) * | 2015-06-12 | 2015-09-30 | 浙江大学 | 用于处理家具废水的微生物电解池-Fenton联合处理装置及工艺 |
CN108751627A (zh) * | 2018-05-08 | 2018-11-06 | 华中科技大学 | 中性芬顿调理剩余污泥微生物电解产氢回收磷的方法 |
CN110282706A (zh) * | 2019-06-26 | 2019-09-27 | 南京润科环境有限公司 | 一种芬顿氧化反应处理装置 |
-
2015
- 2015-06-12 CN CN201520404068.6U patent/CN20477924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44697A (zh) * | 2015-06-12 | 2015-09-30 | 浙江大学 | 用于处理家具废水的微生物电解池-Fenton联合处理装置及工艺 |
CN108751627A (zh) * | 2018-05-08 | 2018-11-06 | 华中科技大学 | 中性芬顿调理剩余污泥微生物电解产氢回收磷的方法 |
CN110282706A (zh) * | 2019-06-26 | 2019-09-27 | 南京润科环境有限公司 | 一种芬顿氧化反应处理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59876A (zh) | 二甲基乙酰胺废水无害化处理方法 | |
CN101805095B (zh) | 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与回用方法 | |
CN203319806U (zh) | 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电解除磷装置 | |
CN104118931A (zh) | 一种新型电生物耦合净水系统及净水方法 | |
CN202390287U (zh) | 处理印染废水的内置铁炭uasb-sbr联用系统 | |
CN104496008B (zh) | 一种电化学-生物耦合处理有机废水的设备及方法 | |
CN201817307U (zh) | 一体化脱氮除磷电解装置 | |
CN110818036A (zh) | 一种强化铁炭微电解联合过硫酸盐深度处理造纸废水的方法 | |
CN204779245U (zh) | 一种用于处理家具废水的微生物电解池-芬顿联合处理装置 | |
CN102674505B (zh) | 一种利用电芬顿反应处理有机污水的专用设备 | |
CN109336328A (zh) | 一种生物电化学同步脱氮除磷装置及其方法 | |
CN104944697B (zh) | 用于处理家具废水的微生物电解池‑Fenton联合处理装置及工艺 | |
CN115557556A (zh) | 一种面向初期雨水和城市溢流污染的电絮凝耦合臭氧催化氧化快速净化水处理技术 | |
CN104909514A (zh) | 太阳能驱动微生物电解池强化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一体化系统 | |
CN107662976B (zh) | 一种高效厌氧降解垃圾焚烧渗沥液中富里酸的方法 | |
CN202063797U (zh) | 一种高浓度印染废水的处理系统 | |
CN108083557A (zh) | 一种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艺 | |
CN108996810B (zh) | 一种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零排放系统及处理方法 | |
CN203781882U (zh) | 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氧化絮凝复合床装置 | |
CN206255960U (zh) | 一种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 |
CN102923828A (zh) | 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 |
CN203173927U (zh) | 电化学与微电解联合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装置 | |
CN102249486B (zh) | 处理印染废水的电化学-生物法联用装置及废水处理方法 | |
CN105174611A (zh) | 一种应用于处理污水的高效节能污水处理装置 | |
CN205773912U (zh) |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 Termination date: 20210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