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44843U - 一种上肢锻炼器械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肢锻炼器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44843U
CN204744843U CN201520329176.1U CN201520329176U CN204744843U CN 204744843 U CN204744843 U CN 204744843U CN 201520329176 U CN201520329176 U CN 201520329176U CN 204744843 U CN204744843 U CN 2047448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hinged
gear
nut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2917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32917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448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448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4484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b>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器材,具体涉及一种上肢锻炼器械。包括:机架,高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上肢强迫锻炼装置,上肢伸缩锻炼装置,上肢扭转锻炼装置;该上肢锻炼器械上的上肢强迫锻炼装置、上肢伸缩锻炼装置、上肢扭转锻炼装置均布设置在机架上,通过高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对上肢强迫锻炼装置、上肢伸缩锻炼装置、上肢扭转锻炼装置进行高度和角度的调节,灵活性更强,能够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着。同时上肢强迫锻炼装置方便使用者进行上肢强迫锻炼,上肢伸缩锻炼装置方便使用者进行上肢伸缩锻炼,上肢扭转锻炼装置方便使用者进行上肢扭转锻炼,上肢锻炼的方式更加多样化。</b>

Description

一种上肢锻炼器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器材,具体涉及一种上肢锻炼器械。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需要更多的健身保持健康的身体和愉悦的心情。现有的很多健身器材可以锻炼人体力量与柔韧性,增加耐力,提高协调,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能力,从而使身体强健,但是缺少一种对上肢力量和关节综合锻炼的器材。
如中国发明申请公布号(CN102988151A)公开了一种上肢训练器,它包括机架、曲柄、连杆和摇杆,所述机架上固定安装一减速电机,所述曲柄一端与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杆一端相铰接;所述摇杆一端铰接在所述连杆的中部,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机架上。该上肢训练器可通过电动机的协调运转,帮助人们进行上肢强迫训练,增强上肢运动能力,但该上肢训练器功能比较单一,灵活性较差,应用范围较窄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对上肢锻炼的方式更加多样化的上肢锻炼器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肢锻炼器械,包括:机架,高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上肢强迫锻炼装置,上肢伸缩锻炼装置,上肢扭转锻炼装置;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数量为三个,均匀分布设置在机架上;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的数量与高度调节机构的数量相同,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安装在高度调节机构上;所述上肢强迫锻炼装置、上肢伸缩锻炼装置、上肢扭转锻炼装置分别设置在角度调节机构上;
所述上肢强迫锻炼装置包括有:第一支撑架,第一动力件,第一圆柱凸轮,第一滚子,齿条,第一齿轮,第一平行四边形连杆,第一把手;所述第一动力件安装在第一支撑架上,所述第一动力件与第一圆柱凸轮动力连接,所述第一滚子安装在第一圆柱凸轮上并与齿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齿条两侧并与齿条啮合;所述第一平行四边形连杆、第一把手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第一平行四边形连杆与第一支撑架铰接并与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把手与第一平行四边形连杆固定连接;
所述上肢伸缩锻炼装置包括有:第二支撑架,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二平行四边形连杆,第二把手;所述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均活动安装在第二支撑架上,所述第三齿轮、第二平行四边形连杆、第二把手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第三齿轮对称安装在第二齿轮两侧并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平行四边形连杆与第二支撑架铰接并与第三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把手与第二平行四边形连杆固定连接;
所述上肢扭转锻炼装置包括有:第三支撑架,间距调节机构,第三平行四边形连杆;所述间距调节机构安装在第三支撑架上;所述第三平行四边形连杆的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在间距调节机构上,所述第三平行四边形连杆连接有扭转机构总成,所述扭转机构总成包括有:第二圆柱凸轮,滚筒状滚子架,第二滚子;所述第二圆柱凸轮上均匀开设有一个以上的波浪状凹槽,所述第二滚子的数量与凹槽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二滚子安装在滚子架上,所述滚子架通过第二滚子安装在凹槽活动套装在第二圆柱凸轮上,所述滚子架固定连接有第三把手。
进一步,所述间距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一手轮,第一蜗杆,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杆、第一蜗轮均活动安装在第三支撑架上,所述第一蜗轮对称安装在第一蜗杆两侧并与第一蜗杆啮合,所述第一手轮与第一蜗杆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平行四边形连杆与第三支撑架铰接并与第一蜗轮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上肢伸缩锻炼装置还包括有:伸缩柱,弹簧,压板,偏心盘;所述弹簧、第二齿轮依次套装在伸缩柱上,所述伸缩柱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架上,所述伸缩柱的另一端与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偏心盘设置在压板上。
进一步,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二手轮,第二蜗杆,第二蜗轮,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连杆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所述第二手轮活动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第二手轮与第二蜗杆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蜗轮与第二蜗杆啮合并与第一铰接座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二蜗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连杆架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二铰接座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连杆架的另一端铰接。
进一步,所述角度调节机构为第一角度调节机构或第二角度调节机构;
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三手轮,第一螺母,第二螺母,第一双向丝杆,第一支撑架座,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所述第一螺母、第二螺母活动安装在连杆架上,所述第一双向丝杆依次穿入所述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内并与第三手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杆分别与连杆架、第一支撑架座铰接,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螺母铰接,所述第五连杆的一端与第二螺母铰接,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五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后并与第一支撑架座铰接;
所述第二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有:第四手轮,第三螺母,第四螺母,第二双向丝杆,第二支撑架座;所述第三螺母与连杆架铰接,所述第四螺母与第二支撑架座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架座与连杆架铰接,所述第二双向丝杆穿入所述第三螺母、第四螺母内并与第四手轮同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动力件包括有:电机,第三蜗杆,第三蜗轮;所述第三蜗轮与电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三蜗轮与第三蜗杆啮合连接,所述第一圆柱凸轮与第三蜗轮同轴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齿条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与第一滚子铰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上肢锻炼器械,该上肢锻炼器械上的上肢强迫锻炼装置、上肢伸缩锻炼装置、上肢扭转锻炼装置均布设置在机架上,通过高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对上肢强迫锻炼装置、上肢伸缩锻炼装置、上肢扭转锻炼装置进行高度和角度的调节,灵活性更强,能够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着。同时上肢强迫锻炼装置方便使用者进行上肢强迫锻炼,上肢伸缩锻炼装置方便使用者进行上肢伸缩锻炼,上肢扭转锻炼装置方便使用者进行上肢扭转锻炼,上肢锻炼的方式更加多样化。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上肢锻炼器械的整体布局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上肢锻炼器械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上肢锻炼器械另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上肢锻炼器械中上肢强迫锻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上肢锻炼器械中上肢伸缩锻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上肢锻炼器械中上肢伸缩锻炼装置自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上肢锻炼器械中上肢伸缩锻炼装置未自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上肢锻炼器械中上肢扭转锻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上肢锻炼器械中扭转机构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上肢锻炼器械图9中沿A-A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上肢锻炼器械图9中沿B-B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机架;2、上肢强迫锻炼装置;3、上肢伸缩锻炼装置;4、上肢扭转锻炼装置;5、第一支撑架;6、第一圆柱凸轮;7、第一滚子;8、齿条;9、第一齿轮;10、第一平行四边形连杆;11、第一把手;12、第二支撑架;13、第二齿轮;14、第三齿轮;15、第二平行四边形连杆;16、第二把手;17、第三支撑架;18、第三平行四边形连杆;19、第二圆柱凸轮;20、滚子架;21、第二滚子;22、凹槽;23、第三把手;24、第一手轮;25、第一蜗杆;26、第一蜗轮;27、伸缩柱;28、弹簧;29、压板;30、偏心盘;31、第二手轮;32、第二蜗杆;33、第二蜗轮;34、第一铰接座;35、第二铰接座;36、连杆架;37、第一连杆;38、第二连杆;39、第三手轮;40、第一螺母;41、第二螺母;42、第一双向丝杆;43、第一支撑架座;44、第三连杆;45、第四连杆;46、第五连杆;47、第四手轮;48、第三螺母;49、第四螺母;50、第二双向丝杆;51、第二支撑架座;52、电机;53、第三蜗杆;54、第三蜗轮;55、推杆;56、扭转机构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1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肢锻炼器械,包括:机架1,高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上肢强迫锻炼装置2,上肢伸缩锻炼装置3,上肢扭转锻炼装置4;该高度调节机构的数量为三个,均匀分布设置在机架1上;该角度调节机构的数量与高度调节机构的数量相同,该角度调节机构安装在高度调节机构上;该上肢强迫锻炼装置2、上肢伸缩锻炼装置3、上肢扭转锻炼装置4分别设置在角度调节机构上,具体参见图1,该三个锻炼装置两两之间呈120°分布在机架1周围,稳定性较高,避免一个装置由于重心位置偏离不稳定。
具体参见图4,该上肢强迫锻炼装置2包括有:第一支撑架5,第一动力件,第一圆柱凸轮6,第一滚子7,齿条8,第一齿轮9,第一平行四边形连杆10,第一把手11;该第一动力件安装在第一支撑架5上,该第一动力件与第一圆柱凸轮6动力连接,该第一滚子7安装在第一圆柱凸轮6上并与齿条8固定连接;该第一齿轮9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齿条8两侧并与齿条8啮合;该第一平行四边形连杆10、第一把手11的数量均为两个,该第一平行四边形连杆10与第一支撑架5铰接并与第一齿轮9固定连接,该第一把手11与第一平行四边形连杆10固定连接,该齿条8固定连接有推杆55,该推杆55与第一滚子7铰接连接;该第一动力件包括有:电机52,第三蜗杆53,第三蜗轮54;该第三蜗轮54与电机52动力连接,该第三蜗轮54与第三蜗杆53啮合连接,该第一圆柱凸轮6与第三蜗轮54同轴固定连接;使用时,电机52依次带动第三蜗杆53、第三蜗轮54继而带动第一圆柱凸轮6旋转,第一圆柱凸轮6旋转带动齿条8循环上下移动,第一齿轮9带动第一平行四边形连杆10来回移动,手握第一把手11,双臂被强迫作伸缩运动,强迫锻炼有益于对特殊人群实现康复性训练。
具体参见图5,该上肢伸缩锻炼装置3包括有:第二支撑架12,第二齿轮13,第三齿轮14,第二平行四边形连杆15,第二把手16;该第二齿轮13、第三齿轮14均活动安装在第二支撑架12上,该第三齿轮14、第二平行四边形连杆15、第二把手16的数量均为两个,该第三齿轮14对称安装在第二齿轮13两侧并与第二齿轮13啮合,该第二平行四边形连杆15与第二支撑架12铰接并与第三齿轮14固定连接,该第二把手16与第二平行四边形连杆15固定连接;作为一种优选,该上肢伸缩锻炼装置3还包括有:伸缩柱27,弹簧28,压板29,偏心盘30;该弹簧28、第二齿轮13依次套装在伸缩柱27上,该伸缩柱27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架12上,该伸缩柱27的另一端与压板29固定连接,该偏心盘30设置在压板29上。参见图6,当偏心盘30下压实现自锁时,第三齿轮14与第二齿轮13啮合,第三齿轮14旋转方向相同,两个第二平行四边形连杆15总是一前一后运动,手握第二把手16,双臂实现轮流伸缩运动;参见图7,当偏心盘30松开未自锁时,在弹簧28的弹力作用下,第三齿轮14与第二齿轮13分离,手握第二把手16,双臂实现任意伸缩运动;该上肢伸缩锻炼装置3的锻炼方式选择性多,使得双臂得到更好、更合适的伸缩锻炼方式。
具体参见图8-11,该上肢扭转锻炼装置4包括有:第三支撑架17,间距调节机构,第三平行四边形连杆18;该间距调节机构安装在第三支撑架17上;该第三平行四边形连杆18的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在间距调节机构上,该第三平行四边形连杆18连接有扭转机构总成56,该扭转机构总成56包括有:第二圆柱凸轮19,滚筒状滚子架20,第二滚子21;该第二圆柱凸轮19上均匀开设有一个以上的波浪状凹槽22,该第二滚子21的数量与凹槽22的数量相同,该第二滚子21安装在滚子架20上,该滚子架20通过第二滚子21安装在凹槽22活动套装在第二圆柱凸轮19上,该滚子架20固定连接有第三把手23。其中,该间距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一手轮24,第一蜗杆25,第一蜗轮26;该第一蜗杆25、第一蜗轮26均活动安装在第三支撑架17上,该第一蜗轮26对称安装在第一蜗杆25两侧并与第一蜗杆25啮合,该第一手轮24与第一蜗杆25同轴固定连接;该第三平行四边形连杆18与第三支撑架17铰接并与第一蜗轮26固定连接。使用时,转动第一手轮24,依次带动第一蜗杆25、第一蜗轮26,使得与第一蜗轮26固定连接的两个第三平行四边形连杆18同时向内或向外移动,调节两个第三平行四边形连杆18之间的间距,由于蜗轮蜗杆具有自锁作用,调节完成后两个第三平行四边形连杆18之间的间距固定不变,可以适用不同身高的使用着;手握推动第三把手23,滚子架20通过第二滚子21安装在凹槽22活动套装在第二圆柱凸轮19上,推动滚子架20沿第二圆柱凸轮19轴向运动,在推动过程中,第二滚子21由于波浪状凹槽22的引导,滚子架20发生转动,实现扭转锻炼的效果,对上肢关节、肌肉都有一定的锻炼效果。
其中,具体参见图2-3,该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二手轮31,第二蜗杆32,第二蜗轮33,第一铰接座34,第二铰接座35,连杆架36,第一连杆37,第二连杆38;该第二手轮31活动安装在机架1上,该第一铰接座34、第二铰接座35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该第二手轮31与第二蜗杆32同轴固定连接,该第二蜗轮33与第二蜗杆32啮合并与第一铰接座34铰接;该第一连杆37的一端与第二蜗轮33固定连接,该第一连杆37的另一端与连杆架36的一端铰接,该第二连杆38的一端与第二铰接座35铰接,该第二连杆38的另一端与连杆架36的另一端铰接;使用时,转动第二手轮31依次带动第二蜗杆32、第二蜗轮33,使得由第一连杆37、连杆架36、第二连杆38、机架1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移动,调节连杆架36的高度,平行四边形结构保证连杆架36始终垂直于地面,不发生偏转,高度调整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蜗轮蜗杆具有自锁作用,调整好后,位置不再发生变化。
该角度调节机构可以为第一角度调节机构或第二角度调节机构。
其中,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三手轮39,第一螺母40,第二螺母41,第一双向丝杆42,第一支撑架座43,第三连杆44,第四连杆45,第五连杆46;该第一螺母40、第二螺母41活动安装在连杆架36上,该第一双向丝杆42依次穿入该第一螺母40、第二螺母41内并与第三手轮39同轴固定连接,该第三连杆44分别与连杆架36、第一支撑架座43铰接,该第四连杆45的一端与第一螺母40铰接,该第五连杆46的一端与第二螺母41铰接,该第四连杆45的另一端与第五连杆46的另一端铰接后并与第一支撑架座43铰接;使用时,转动第三手轮39,第一双向丝杆42旋转使得第一螺母40、第二螺母41同时向内或向外移动,通过第四连杆45、第五连杆46铰接,调节第一支撑架座43与连杆架36的角度,角度调节起到上肢全面的锻炼效果。
该第二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有:第四手轮47,第三螺母48,第四螺母49,第二双向丝杆50,第二支撑架座51;该第三螺母48与连杆架36铰接,该第四螺母49与第二支撑架座51铰接,该第二支撑架座51与连杆架36铰接,该第二双向丝杆50穿入该第三螺母48、第四螺母49内并与第四手轮47同轴固定连接;使用时,转动第四手轮47带动第二双向丝杆50旋转,第三螺母48、第四螺母49同时向内或向外移动,调节第二支撑架座51与连杆架36之间的角度;由于第一角度调节机构或第二角度调节机构调节效果较为相近,肢强迫锻炼装置2、上肢伸缩锻炼装置3、上肢扭转锻炼装置4可自由选择采用第一角度调节机构或第二角度调节机构进行角度调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上肢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高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上肢强迫锻炼装置,上肢伸缩锻炼装置,上肢扭转锻炼装置;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数量为三个,均匀分布设置在机架上;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的数量与高度调节机构的数量相同,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安装在高度调节机构上;所述上肢强迫锻炼装置、上肢伸缩锻炼装置、上肢扭转锻炼装置分别设置在角度调节机构上;
所述上肢强迫锻炼装置包括有:第一支撑架,第一动力件,第一圆柱凸轮,第一滚子,齿条,第一齿轮,第一平行四边形连杆,第一把手;所述第一动力件安装在第一支撑架上,所述第一动力件与第一圆柱凸轮动力连接,所述第一滚子安装在第一圆柱凸轮上并与齿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齿条两侧并与齿条啮合;所述第一平行四边形连杆、第一把手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第一平行四边形连杆与第一支撑架铰接并与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把手与第一平行四边形连杆固定连接;
所述上肢伸缩锻炼装置包括有:第二支撑架,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二平行四边形连杆,第二把手;所述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均活动安装在第二支撑架上,所述第三齿轮、第二平行四边形连杆、第二把手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第三齿轮对称安装在第二齿轮两侧并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平行四边形连杆与第二支撑架铰接并与第三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把手与第二平行四边形连杆固定连接;
所述上肢扭转锻炼装置包括有:第三支撑架,间距调节机构,第三平行四边形连杆;所述间距调节机构安装在第三支撑架上;所述第三平行四边形连杆的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在间距调节机构上,所述第三平行四边形连杆连接有扭转机构总成,所述扭转机构总成包括有:第二圆柱凸轮,滚筒状滚子架,第二滚子;所述第二圆柱凸轮上均匀开设有一个以上的波浪状凹槽,所述第二滚子的数量与凹槽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二滚子安装在滚子架上,所述滚子架通过第二滚子安装在凹槽活动套装在第二圆柱凸轮上,所述滚子架固定连接有第三把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肢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一手轮,第一蜗杆,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杆、第一蜗轮均活动安装在第三支撑架上,所述第一蜗轮对称安装在第一蜗杆两侧并与第一蜗杆啮合,所述第一手轮与第一蜗杆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平行四边形连杆与第三支撑架铰接并与第一蜗轮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上肢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伸缩锻炼装置还包括有:伸缩柱,弹簧,压板,偏心盘;所述弹簧、第二齿轮依次套装在伸缩柱上,所述伸缩柱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架上,所述伸缩柱的另一端与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偏心盘设置在压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上肢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二手轮,第二蜗杆,第二蜗轮,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连杆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所述第二手轮活动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第二手轮与第二蜗杆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蜗轮与第二蜗杆啮合并与第一铰接座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二蜗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连杆架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二铰接座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连杆架的另一端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上肢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为第一角度调节机构或第二角度调节机构;
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三手轮,第一螺母,第二螺母,第一双向丝杆,第一支撑架座,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所述第一螺母、第二螺母活动安装在连杆架上,所述第一双向丝杆依次穿入所述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内并与第三手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杆分别与连杆架、第一支撑架座铰接,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螺母铰接,所述第五连杆的一端与第二螺母铰接,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五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后并与第一支撑架座铰接;
所述第二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有:第四手轮,第三螺母,第四螺母,第二双向丝杆,第二支撑架座;所述第三螺母与连杆架铰接,所述第四螺母与第二支撑架座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架座与连杆架铰接,所述第二双向丝杆穿入所述第三螺母、第四螺母内并与第四手轮同轴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上肢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件包括有:电机,第三蜗杆,第三蜗轮;所述第三蜗轮与电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三蜗轮与第三蜗杆啮合连接,所述第一圆柱凸轮与第三蜗轮同轴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上肢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与第一滚子铰接连接。
CN201520329176.1U 2015-05-21 2015-05-21 一种上肢锻炼器械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7448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29176.1U CN204744843U (zh) 2015-05-21 2015-05-21 一种上肢锻炼器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29176.1U CN204744843U (zh) 2015-05-21 2015-05-21 一种上肢锻炼器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44843U true CN204744843U (zh) 2015-11-11

Family

ID=54459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29176.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744843U (zh) 2015-05-21 2015-05-21 一种上肢锻炼器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448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0050A (zh) * 2015-05-21 2015-07-29 王妍 一种上肢锻炼器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0050A (zh) * 2015-05-21 2015-07-29 王妍 一种上肢锻炼器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46286B2 (en) Foldable and track-changeable training chair for coordinated exercises of upper and lower limbs
CN102727364B (zh) 电动智能拉筋器
CN204840147U (zh) 一种上下肢康复椅
CN203803048U (zh) 一种双翼式俯卧撑健身器
CN104905936A (zh) 一种上下肢康复椅
CN104800050A (zh) 一种上肢锻炼器械
CN109045597B (zh) 一种适用于康复和健身的锻炼装置
CN202699533U (zh) 电动智能拉筋器
CN103933706A (zh) 仰卧式引体向上装置
CN204744843U (zh) 一种上肢锻炼器械
CN203458729U (zh) 一种手摇式上肢练习器
CN107693302A (zh) 一种手脚同步锻炼的复健椅
CN208081471U (zh)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CN108744410A (zh) 一种形体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
CN104856865B (zh) 腿肚敲击器
CN110152267B (zh) 一种太极推手功力训练器
CN211535464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上肢康复训练器
CN210992827U (zh) 一种便携式锻炼腿力的体育机械
CN109925668A (zh) 一种腿部训练装置
CN104548504B (zh) 自控升降拉伸健身器
CN110665184B (zh) 一种俯卧撑训练用腿部支撑架
CN208339749U (zh) 一种按摩座椅
CN202478096U (zh) 可前后、上下直线运动的康健训练装置
CN206518815U (zh) 一种便携式健身器材
CN105031890A (zh) 一种坐式瘦手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