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11079U - 汽车稳定杆双头一次锻压成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汽车稳定杆双头一次锻压成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711079U CN204711079U CN201520437436.7U CN201520437436U CN204711079U CN 204711079 U CN204711079 U CN 204711079U CN 201520437436 U CN201520437436 U CN 201520437436U CN 204711079 U CN204711079 U CN 20471107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orging
- frame
- fixed seat
- workpiece
- stabilizer b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Landscapes
- For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稳定杆双头一次锻压成型装置,能对汽车稳定杆坯件在两端进行同步加工,镦粗、锻压两道工序同步进行,生产效率高,成品质量稳定。其机架内设置有工件夹紧装置、镦粗装置、锻压装置。镦粗装置包括左、右挤压缸及左、右镦粗横向模座。工件夹紧装置包括固定在纵向液压缸A的活塞杆上的上固定座A;还包括左、右上夹紧模具,和左、右下夹紧模具。锻压装置包括固定在纵向液压缸B的活塞杆上的上固定座B;上固定座B上固定有左、右上锻造成型模,机架上设置有与左、右上锻造成型模匹配的左、右下锻造成型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生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稳定杆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稳定杆两端通过紧固螺栓与摆臂支架连接固定到车架上,稳定杆的两端需锻造成一定形状,中间加工安装孔;现有工艺是通过平锻机或冲床分两次锻造成型,速度慢,生产线效益低,因缺少定位装置稳定杆长度和两端面平行度难控制,废品率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稳定杆双头一次锻压成型装置,能对汽车稳定杆坯件在两端进行同步加工,镦粗、锻压两道工序同步进行,生产效率高,成品质量稳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稳定杆双头一次锻压成型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设置有工件夹紧装置,用于沿机架长度方向夹紧工件;还包括与工件夹紧装置匹配的镦粗装置,用于对夹紧后的工件末端进行镦粗;还包括与镦粗装置匹配的锻压装置,用于对镦粗后的工件末端锻压成型。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将汽车稳定杆坯件固定在工件夹紧装置上,对其两端加工部位进行局部加热后,通过镦粗装置对汽车稳定杆坯件两端进行同步镦粗作业,然后通过锻压装置对镦粗后的工件末端锻压成型。其镦粗、锻压两道工序同步进行,生产效率高,成品质量稳定。作业过程中只需要对加工部位进行局部加热,降低加工成本。本实用新型对汽车稳定杆坯件两端进行同步镦粗,在坯件长度方向受力均匀,长度方向夹紧要求低,工件两端加工量一致。本实用新型能保证工件尺寸和形位公差,适应于批量生产。
所述的镦粗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左、右挤压缸,所述左、右挤压缸的活塞杆末端设置有左、右镦粗横向模座。
所述的工件夹紧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内的上固定座A,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至少一个纵向液压缸A,所述上固定座A固定在纵向液压缸A的活塞杆上;所述上固定座A与机架之间还设置有多个导向柱A;所述上固定座A上固定有左、右上夹紧模具,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左、右上夹紧模具匹配的左、右下夹紧模具。
上述技术方案可保证上固定座A沿机架高度方向行走,坯件定精确性高。
所述的锻压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内的上固定座B,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至少一个纵向液压缸B,所述上固定座B固定在纵向液压缸B的活塞杆上;所述上固定座B与机架之间还设置有多个导向柱B;所述上固定座B上固定有左、右上锻造成型模,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左、右上锻造成型模匹配的左、右下锻造成型模。
所述镦粗装置与锻压装置匹配,从而使得镦粗后的工件末端能够锻压成型。
上述汽车稳定杆双头一次锻压成型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工件放置在两个左、右下夹紧模具之上,然后纵向液压缸A同步工作,驱动左、右上夹紧模具下降,与左、右下夹紧模具配合,限制工作仅可沿其长度方向位移;
B、左、右挤压缸同步工作,从两端推压工件,使工作停留在居中位置,然后左、右挤压缸回位;
C、对工件加工部位进行局部加热;
D、左、右挤压缸同步工作,从两端对工件进行同步镦粗;
E、纵向液压缸B下降,左、右上锻造成型模匹配的左、右下锻造成型模配合,对工件末端的已镦粗部位进行锻压成型。
上述操作过程可由PLC装置进行控制,纵向液压缸A,左、右挤压缸,纵向液压缸B的行走顺序、工作时间均可自动控制,生产效率高。
上述方法中,左、右挤压缸工作两次,第一次进行工件长度方向的定位,第二次进行镦粗作业,从而使得在步骤A中,工件只需要大致摆放在左、右下夹紧模具的居中位置,简化了工序,提高了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稳定杆双头一次锻压成型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沿B-B线的剖视图;
图4是工件与工件夹紧装置的配合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稳定杆双头一次锻压成型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内设置有工件夹紧装置,用于沿机架1长度方向夹紧工件;还包括与工件夹紧装置匹配的镦粗装置,用于对夹紧后的工件末端进行镦粗;还包括与镦粗装置匹配的锻压装置,用于对镦粗后的工件末端锻压成型。
所述的镦粗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左、右挤压缸3、3’,所述左、右挤压缸3、3’的活塞杆末端设置有左、右镦粗横向模座30、30’。
所述的工件夹紧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1内的上固定座A20,还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两个纵向液压缸A22,所述上固定座A20固定在纵向液压缸A22的活塞杆上;所述上固定座A20与机架1之间还设置有四个导向柱A23;所述上固定座A20上固定有左、右上夹紧模具21、2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与左、右上夹紧模具21、21’匹配的左、右下夹紧模具24、24’。
所述的锻压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1内的上固定座B40,还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至少两纵向液压缸B42,所述上固定座B40固定在纵向液压缸B42的活塞杆上;所述上固定座B40与机架1之间还设置有四个导向柱B43;所述上固定座B40上固定有左、右上锻造成型模41、4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与左、右上锻造成型模41、41’匹配的左、右下锻造成型模44、44’。
本实施例中,被加工工件4为汽车稳定杆坯件,其形状为一圆钢管。
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汽车稳定杆双头一次锻压成型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将工件4放置在两个左、右下夹紧模具24、24’之上,然后两个纵向液压缸A22同步工作,驱动左、右上夹紧模具21、21’下降,与左、右下夹紧模具24、24’配合,限制工件仅可沿其长度方向位移。
如图4、图5可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沿左、右上夹紧模具21、21’的截面设置有半圆形槽,左、右下夹紧模具24、24’ 的截面也设置有半圆形槽,左上夹紧模具21与左下夹紧模具24、右上夹紧模具21’与右下夹紧模具24’分别组成圆形夹具体,并与工件4间隙配合,从而使得工件4被夹紧后,沿长度方向可产生位移,但在其余方向均不能位移,从而在不影响加工精度的前提下便于工件定位。
B、左、右挤压缸3、3’同步工作,从两端推压工件4,使工作停留在居中位置,然后左、右挤压缸3、3’回位。本步骤中,左、右挤压缸3、3’的行程应保证:左、右镦粗横向模座30、30’之间间距等于工件4长度。
C、对工件4加工部位进行局部加热。
D、左、右挤压缸3、3’同步工作,从两端对工件4进行同步镦粗;本步骤中,左、右挤压缸3、3’的行程应保证:左、右镦粗横向模座30、30’之间间距达到加工后工件4的长度要求。
E、纵向液压缸B42下降,左、右上锻造成型模41、41’匹配的左、右下锻造成型模44、44’配合,对工件末端的已镦粗部位进行锻压成型。
上述操作过程可由PLC装置进行控制,纵向液压缸A22,左、右挤压缸3、3’,纵向液压缸B42的行走顺序、工作时间均可自动控制。
如图4可见,上述方法中,左、右挤压缸3、3’工作两次,第一次进行工件长度方向的定位,第二次进行镦粗作业,从而使得在步骤A中,工件4只需要大致摆放在左、右下夹紧模具24、24’的居中位置,简化了工序,提高了精度。
本实施例中,沿汽车稳定杆双头一次锻压成型装置的宽度方向,镦粗装置与锻压装置平行的设置,便于坯件依次完成镦粗与锻压。所述的上固定座A20与上固定座B40、液压缸A22与液压缸B42、导向柱A23与导向柱B43、左挤压缸3与3’均采用相同规格,部件互换率高,节省设备成本。
Claims (4)
1.一种汽车稳定杆双头一次锻压成型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内设置有工件夹紧装置,用于沿机架(1)长度方向夹紧工件;还包括与工件夹紧装置匹配的镦粗装置,用于对夹紧后的工件末端进行镦粗;还包括与镦粗装置匹配的锻压装置,用于对镦粗后的工件末端锻压成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稳定杆双头一次锻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镦粗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左、右挤压缸(3、3’),所述左、右挤压缸(3、3’)的活塞杆末端设置有左、右镦粗横向模座(30、3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稳定杆双头一次锻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件夹紧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1)内的上固定座A(20),还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至少一个纵向液压缸A(22),所述上固定座A(20)固定在纵向液压缸A(22)的活塞杆上;所述上固定座A(20)与机架(1)之间还设置有多个导向柱A(23);所述上固定座A(20)上固定有左、右上夹紧模具(21、2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与左、右上夹紧模具(21、21’)匹配的左、右下夹紧模具(24、24’)。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汽车稳定杆双头一次锻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锻压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1)内的上固定座B(40),还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至少一个纵向液压缸B(42),所述上固定座B(40)固定在纵向液压缸B(42)的活塞杆上;所述上固定座B(40)与机架(1)之间还设置有多个导向柱B(43);所述上固定座B(40)上固定有左、右上锻造成型模(41、4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与左、右上锻造成型模(41、41’)匹配的左、右下锻造成型模(44、4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437436.7U CN204711079U (zh) | 2015-06-25 | 2015-06-25 | 汽车稳定杆双头一次锻压成型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437436.7U CN204711079U (zh) | 2015-06-25 | 2015-06-25 | 汽车稳定杆双头一次锻压成型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711079U true CN204711079U (zh) | 2015-10-21 |
Family
ID=54310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437436.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711079U (zh) | 2015-06-25 | 2015-06-25 | 汽车稳定杆双头一次锻压成型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71107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89310A (zh) * | 2015-06-25 | 2015-09-09 | 安庆市汇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汽车稳定杆双头一次锻压成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06001288A (zh) * | 2016-07-29 | 2016-10-12 | 安庆市汇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车辆i型推力杆整体热铆压装置 |
-
2015
- 2015-06-25 CN CN201520437436.7U patent/CN20471107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89310A (zh) * | 2015-06-25 | 2015-09-09 | 安庆市汇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汽车稳定杆双头一次锻压成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06001288A (zh) * | 2016-07-29 | 2016-10-12 | 安庆市汇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车辆i型推力杆整体热铆压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23096B (zh) | 汽车桥壳类件的半滑动式液压胀形工艺及其模具 | |
CN110976587A (zh) | 一种超大截面差连续多波管件的成形方法与装置 | |
CN103264265A (zh) | 一种刹车轮的挤压成形工艺 | |
CN102806293A (zh) | 多向模锻压力机 | |
CN204711079U (zh) | 汽车稳定杆双头一次锻压成型装置 | |
CN204974783U (zh) | 车轮螺母多工位挤压模具 | |
CN103447449B (zh) | 适用于多工位冷镦机离线快速换模的机构 | |
CN204430108U (zh) | 卧式全液压柔性预镦机 | |
CN105522038A (zh) | 汽车钣金件斜锲冲孔模具 | |
CN209849698U (zh) | 一种金属支架用冲压模具 | |
CN102172758A (zh) | 垂直分模水平夹紧多模腔成形卧式钻杆加厚液压机 | |
CN202264067U (zh) | 用于连杆的生产装置 | |
CN204294758U (zh) | 蛇形弹簧一次成型模具 | |
CN104889310A (zh) | 汽车稳定杆双头一次锻压成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4015392A (zh) | 一种l型多功能油压机及工作方法 | |
CN210280534U (zh) | 一种非对称断面钢轨镦粗装置 | |
CN102615127A (zh) | 金属管类零件的冷挤压成形装置 | |
CN206810881U (zh) | 结晶器圆铜管复合式多工位挤压模具 | |
CN102248367A (zh) | 用于连杆的生产方法和生产装置 | |
CN106077289A (zh) | 矿用托盘一次成型液压机 | |
CN106077254A (zh) | 矿用托盘一次成型液压机 | |
CN113333584B (zh) | 一种冲模设备 | |
CN205733835U (zh) | 一种热墩加工螺塞的生产线 | |
CN206028384U (zh) | 一种半挂车整体轴管预应力矫直成形装置 | |
CN206242534U (zh) | 一种伺服数控多工位三向挤压液压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231400 Tongxiang Road, Tongche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qing City, Anhui Province (anqing Huitong Auto Parts Co., Ltd.) Patentee after: Anqing Huitong Auto Parts Co., Ltd Address before: 231400, Anhui Tongche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qing Xiang Road Patentee before: Anqing Correspondent automobile component Co., Ltd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