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75379U - 饮料灌装生产线中的二合一移位风道装置 - Google Patents
饮料灌装生产线中的二合一移位风道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675379U CN204675379U CN201520221976.1U CN201520221976U CN204675379U CN 204675379 U CN204675379 U CN 204675379U CN 201520221976 U CN201520221976 U CN 201520221976U CN 204675379 U CN204675379 U CN 20467537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displacement box
- bottle
- point
- displac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6
- 235000013361 beverage Nutritio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2211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700022029 GBLP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138 Tear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30 finish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饮料灌装生产线中的二合一移位风道装置,包括:一条主风道、第一分支风道及第二分支风道,第一分支风道与第二分支风道不相互连通,在两条分支风道与主风道之间设置有能使两条分支风道与主风道交替连通的变道机构,变道机构的结构为:在两条分支风道与主风道之间的机架上活动设有移位盒,移位盒在安装于机架上的伸缩气缸的驱动下作前后移动,移位盒内设置有两条相对独立且不相互连通的第一送瓶风道与第二送瓶风道,当伸缩气缸带动移位盒前后移动时,能使移位盒中的第一送瓶风道的两端分别与主风道及第一分支风道相对接或者使移位盒中的第二送瓶风道的两端分别与主风道及第二分支风道相对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维修方便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饮料灌装生产线中吹瓶机到灌装机之间的二合一移位风道
目.0
背景技术
[0002] 吹瓶机、灌装机是饮料灌装生产线中的常用设备,在饮料灌装生产线中,为提高饮料瓶产量,一台灌装机往往与两台吹瓶机相配合,在两台吹瓶机与灌装机之间设置用以输送饮料瓶的二合一风道装置。目前所使用的二合一风道装置的结构为:包括与一台灌装机相连接的一条主风道、以及分别与一台吹瓶机相连接的两条分支风道,两条分支风道逐渐汇合合拢后与主风道连接成一体,在两条分支风道与主风道汇合处的底板上活动设置有能使两条分支风道与主风道交替连通的变道板,变道板由旋转气缸驱动摆动。上述二合一风道装置的缺点是:(1)由于二合一风道装置主要通过变道板来实现两条分支风道与主风道的交替连通,因而对变道板的生产制作要求很高,在变道板生产制作过程中需对其进行不断修正,变道板在多次修正后其前端会变得又细又薄,进而导致饮料瓶经过变道板时不仅易被变道板刮擦而影响瓶子美观,而且也极易发生掉瓶而影响生产的顺利进行;(2)变道板在旋转气缸的驱动下不断左右摆动的过程中极易发生磨损,由于变道板的安装维修困难且造价较高,频繁更换检修变道板不仅工作劳动强度大,而且企业生产使用成本高;(3)由于两条分支风道需逐渐汇合合拢后与主风道连接成一体,这种分支风道与主风道之间的调试修整工序繁琐且安装维修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维修方便、企业生产使用成本低的饮料灌装生产线中的二合一移位风道装置。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的饮料灌装生产线中的二合一移位风道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中的与一台灌装机相连接的一条主风道、以及分别与一台吹瓶机相连接的第一分支风道及第二分支风道,第一分支风道与第二分支风道不相互连通,在两条分支风道与主风道之间设置有能使两条分支风道与主风道交替连通的变道机构,所述变道机构的结构为:在两条分支风道与主风道之间的机架上活动设置有移位盒,移位盒在安装于机架上的伸缩气缸的驱动下作前后移动,移位盒内设置有两条相对独立且不相互连通的第一送瓶风道与第二送瓶风道,当伸缩气缸带动移位盒前后移动时,能使移位盒中的第一送瓶风道的两端分别与主风道及第一分支风道相对接或者使移位盒中的第二送瓶风道的两端分别与主风道及第二分支风道相对接。
[0005] 进一步地,前述的饮料灌装生产线中的二合一移位风道装置,其中:顺着移位盒的移动方向,在移位盒前方的机架上设置有第一减震垫,当伸缩气缸带动移位盒前移至第一送瓶风道的两端正好分别与主风道及第一分支风道相对接的位置时,移位盒的前端正好抵在第一减震垫上。
[0006] 进一步地,前述的饮料灌装生产线中的二合一移位风道装置,其中:顺着移位盒的移动方向,在移位盒的底部后端设置有第二减震垫,在移位盒的后方机架上设置有限位挡板,当伸缩气缸带动移位盒后移至第二送瓶风道的两端正好分别与主风道及第二分支风道相对接的位置时,第二减震垫正好抵在限位挡板上。
[0007] 进一步地,前述的饮料灌装生产线中的二合一移位风道装置,其中:在两条分支风道与主风道之间的机架上设置有直线导轨,移位盒滑动设置在直线导轨上,移位盒在伸缩气缸的驱动下沿直线导轨作前后移动。
[0008]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维修方便、企业生产使用成本低、不易对饮料瓶造成二次伤害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饮料灌装生产线中的二合一移位风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2为图1中所示的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3为图1中所述的饮料灌装生产线中的二合一移位风道装置与灌装机及吹瓶机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3] 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的饮料灌装生产线中的二合一移位风道装置,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于机架I中的与灌装机13相连接的一条主风道2、与第一吹瓶机14相连接的第一分支风道3、以及与第二吹瓶机15相连接的第二分支风道4,第一分支风道3及第二分支风道4不相互连通,在第一分支风道3及第二分支风道4与主风道2之间设置有能使第一分支风道3及第二分支风道4与主风道2交替连通的变道机构,所述变道机构的结构为:在第一分支风道3及第二分支风道4与主风道2之间的机架I上活动设置有移位盒5,移位盒5在安装于机架I上的伸缩气缸8的驱动下作前后移动,移位盒5内设置有两条相对独立且不相互连通的第一送瓶风道6与第二送瓶风道7,当伸缩气缸8带动移位盒5前后移动时,能使移位盒5中的第一送瓶风道6的两端分别与主风道2及第一分支风道3相对接连通或者使移位盒5中的第二送瓶风道7的两端分别与主风道2及第二分支风道4相对接连通;在本实施例中,顺着移位盒5的移动方向,在移位盒5前方的机架I上设置有第一减震垫9,当伸缩气缸8带动移位盒5前移第一送瓶风道6的两端正好分别与主风道2及第一分支风道3相对接的位置时,移位盒5的前端正好抵在第一减震垫9上,这样能避免移位盒5前端与机架I相碰撞而损坏,进而延长了移位盒5的使用寿命,降低企业使用成本;在本实施例中,顺着移位盒5的移动方向,在移位盒5的底部后端设置有第二减震垫10,在移位盒5的后方机架I上设置有限位挡板11,当伸缩气缸8带动移位盒5后移至第二送瓶风道7的两端正好分别与主风道2及第二分支风道4相对接的位置时,第二减震垫10正好抵在限位挡板11上,这样能避免移位盒5后端与机架I相碰撞而损坏,进一步延长了移位盒5的使用寿命,降低企业使用成本;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分支风道3及第二分支风道4与主风道2之间的机架I上设置有直线导轨12,移位盒5滑动设置在直线导轨12上,移位盒5在伸缩气缸8的驱动下沿直线导轨12作前后移动,这样能进一步提高移位盒5的运行稳定性;
[001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15]当需将第一吹瓶机14中的饮料瓶送至灌装机13时,只需使伸缩气缸8的活塞杆向外伸出,伸缩气缸8会同步带动移位盒5沿直线导轨12前移,直至移位盒5中第一送瓶风道6的两端正好分别与主风道2及第一分支风道3相对接,此时经第一吹瓶机14输出的饮料瓶会依次经第一分支风道3、第一送瓶风道6与主风道2进入灌装机13中,并且在伸缩气缸8同步带动移位盒5前移至第一送瓶风道6的两端正好分别与主风道2及第一分支风道3相对接的位置后,移位盒5的前端会抵在第一减震垫9,从而避免移位盒5前端与机架I相碰撞而损坏;当需将第二吹瓶机15中的饮料瓶送至灌装机13时,只需使伸缩气缸8的活塞杆向内缩回,伸缩气缸8会同步带动移位盒5沿直线导轨12后移,直至移位盒5中第二送瓶通道7的两端正好分别与主风道2及第二分支风道4相对接,此时经第二吹瓶机15输出的饮料瓶会依次经第二分支风道4、第二送瓶风道7与主风道2进入灌装机13中,并且在伸缩气缸8同步带动移位盒5后移至第二送瓶通道7的两端正好分别与主风道2及第二分支风道4相对接的位置后,移位盒5底部后端的第二减震垫10正好抵在限位挡板11,避免移位盒5后端与机架I相碰撞而损坏,通过上述操作,即完成了将第一吹瓶机14与第二吹瓶机15中的饮料瓶依次送入灌装机13中;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有:(I)采用设置有两条独立的送瓶风道的移位盒与伸缩气缸相配合代替了传统的变道板,由于不采用变道板,这样就不会对饮料瓶造成二次伤害,同时也避免饮料瓶在输送过程中发生掉瓶,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2)移位盒与伸缩气缸不仅安装维修方便,而且造价相对低廉,降低了企业生产使用成本;(3)两条分支风道呈相对独立不连通设置,使得分支风道与主分道的调试修整简单,安装维修方便。
Claims (4)
1.饮料灌装生产线中的二合一移位风道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中的与一台灌装机相连接的一条主风道、以及分别与一台吹瓶机相连接的第一分支风道及第二分支风道,其特征在于:第一分支风道与第二分支风道不相互连通,在两条分支风道与主风道之间设置有能使两条分支风道与主风道交替连通的变道机构,所述变道机构的结构为:在两条分支风道与主风道之间的机架上活动设置有移位盒,移位盒在安装于机架上的伸缩气缸的驱动下作前后移动,移位盒内设置有两条相对独立且不相互连通的第一送瓶风道与第二送瓶风道,当伸缩气缸带动移位盒前后移动时,能使移位盒中的第一送瓶风道的两端分别与主风道及第一分支风道相对接或者使移位盒中的第二送瓶风道的两端分别与主风道及第二分支风道相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灌装生产线中的二合一移位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顺着移位盒的移动方向,在移位盒前方的机架上设置有第一减震垫,当伸缩气缸带动移位盒前移至第一送瓶风道的两端正好分别与主风道及第一分支风道相对接的位置时,移位盒的前端正好抵在第一减震垫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灌装生产线中的二合一移位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顺着移位盒的移动方向,在移位盒的底部后端设置有第二减震垫,在移位盒的后方机架上设置有限位挡板,当伸缩气缸带动移位盒后移至第二送瓶风道的两端正好分别与主风道及第二分支风道相对接的位置时,第二减震垫正好抵在限位挡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灌装生产线中的二合一移位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两条分支风道与主风道之间的机架上设置有直线导轨,移位盒滑动设置在直线导轨上,移位盒在伸缩气缸的驱动下沿直线导轨作前后移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221976.1U CN204675379U (zh) | 2015-04-14 | 2015-04-14 | 饮料灌装生产线中的二合一移位风道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221976.1U CN204675379U (zh) | 2015-04-14 | 2015-04-14 | 饮料灌装生产线中的二合一移位风道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675379U true CN204675379U (zh) | 2015-09-30 |
Family
ID=54175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221976.1U Active CN204675379U (zh) | 2015-04-14 | 2015-04-14 | 饮料灌装生产线中的二合一移位风道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67537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74568A (zh) * | 2019-11-04 | 2020-02-11 | 江苏中饮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吹灌旋储瓶风道机构 |
-
2015
- 2015-04-14 CN CN201520221976.1U patent/CN20467537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74568A (zh) * | 2019-11-04 | 2020-02-11 | 江苏中饮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吹灌旋储瓶风道机构 |
CN110774568B (zh) * | 2019-11-04 | 2021-08-13 | 江苏中饮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吹灌旋储瓶风道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528286A (zh) | 一种交替自动上料机构 | |
CN204368932U (zh) | 一种交替自动上料机构 | |
CN204223679U (zh) | 推拉送料机构 | |
CN204675379U (zh) | 饮料灌装生产线中的二合一移位风道装置 | |
CN103753800B (zh) | 伺服电机驱动式全自动塑料吹瓶机 | |
CN204508009U (zh) | 自动砂模输送机 | |
CN103722384A (zh) | 一种穆尼晾衣架竖管自动缩管冲孔机 | |
CN203599018U (zh) | 注胶机定位装置 | |
CN204416475U (zh) | 动态护栏及缓冲装置 | |
CN204038453U (zh) | 离线台车维修用移行机 | |
CN205294132U (zh) | 一种高效胶囊顺头及输送装置 | |
CN203695318U (zh) | 一种汽车车门的两轴自动补胶系统 | |
CN201712161U (zh) | 吹瓶机分胚装置 | |
CN202114913U (zh) | 自动吹瓶机 | |
CN204816443U (zh) | 超硬材料合成用组件自动组装的夹爪式组装机构 | |
CN204799717U (zh) | 一种自动弯管机弯管装置 | |
CN204623941U (zh) | 双级奶包单元水平推送装置 | |
CN204896761U (zh) | 一种定距移载机构的推动机构 | |
CN205098588U (zh) | 硅烷密封胶香肠包装产品喷码机的半自动装置 | |
CN105059910B (zh) | 一种定距移载机构的推动机构 | |
CN208218385U (zh) | 一种多道合并卡接风送结构 | |
CN204996904U (zh) | 多工位液压拉伸机 | |
CN204867010U (zh) | 具有双纵向出料功能的开卷落料模具 | |
CN204021848U (zh) | 一种分流装置 | |
CN203945678U (zh) | 塑料箱折弯成型机中的限位导向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