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颌骨碎骨取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整形美容外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用于下颌角整形手术中将从下颌骨上切除的碎骨取出的器具。
背景技术
下颌骨呈弓形,由水平的下颌体和垂直的下颈升支组成。下颌体与下颌升支相交部称为下颌角。下颌角大小个体差异较大,一般为120°左右,外观看起来,应没有明显棱角,而下颌角肥大者,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情况:一是下颌角的角度过小,呈现"国"字脸,对于女性按东方审美观市言就显得缺乏美感。二是下颌骨外翻增厚,使得脸形呈梯形,对于女性而言从侧面看似男性的下颌角,缺乏柔和、流畅的轮廓,同样缺乏美惑。下颌角肥大并非病态,仅属于影响人体外在美的一种发育上的缺憾,因此,无须医学治疗,但其缺憾可通过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得以矫正。
在下颌骨整形手术中先使用骨锯等工具将需要切除的下颌骨切除形成碎骨,另外在截骨过程中也可能产生一些碎骨,这些碎骨都必须全部取出,现有的取骨工具结构与普通手术钳相类似,操作费时费力,不容易控制夹持力度,同时对操作空间的要求高,而下颌骨整形手术的切口非常小,空间极为有限,进而给术者带来很大的不便,以致有时为取出全部碎骨而不得不扩大切口,增大了被术者的手术风险,对被术者的后期护理和恢复极为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轴向开合夹紧的下颌骨碎骨取出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下颌骨碎骨取出装置,用于下颌骨整形手术中,包括钳杆部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钳杆部端部的钳夹部以及手柄部;
所述钳杆部包括固定钳杆和滑动套设在所述固定钳杆上的滑动钳杆,所述滑动钳杆可相对所述固定钳杆轴向往复运动;
所述手柄部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钳杆一端的固定手柄以及通过旋转销与所述固定手柄铰接连接的活动手柄,使得所述活动手柄可以相对所述固定手柄转动;
所述活动手柄与滑动钳杆之间设置有跟随所述活动手柄转动以驱动所述滑动钳杆相对所述固定钳杆滑动的拨动板;
所述滑动钳杆靠近所述活动手柄一端开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拨动板的拉槽,所述拨动板一端与所述活动手柄固定连接,所述拨动板另一端卡入所述拉槽,并且所述拨动板通过所述旋转销与所述固定手柄铰接连接;
所述钳夹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钳杆另一端的固定钳夹以及设置在所述滑动钳杆远离所述手柄部一端的滑动钳夹;
所述活动手柄通过所述滑动钳杆驱动所述滑动钳夹向所述固定钳夹抵近使得所述钳夹部闭合,实现对碎骨的夹持。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固定钳杆上轴向开设有燕尾槽,所述滑动钳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燕尾槽相配套的梯形导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燕尾槽底面设置有多个漏孔。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固定钳夹与滑动钳夹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增加夹持力的摩擦纹。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固定钳夹与滑动钳夹端部分别设置有切肌刃。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固定手柄与活动手柄之间设置有套设在所述旋转销上的卷簧,使得所述钳夹部的常态处于打开状态,方便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固定手柄与活动手柄上分别设置有压簧,所述压簧相互压紧使得所述钳夹部的常态处于打开状态,方便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滑动钳夹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固定钳夹的横截面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简单,只需要握紧手柄部即可在相对位置不变的情况下使得固定钳夹与滑动钳夹的轴向相对运动闭合钳夹部可实现对碎骨的夹持,避免手术中术者手臂的不必要动作,能适应术中各种不同情况,且操作简便,从而达到提高手术操作的便捷性;同时由于手柄部与钳夹部不在同一轴线上,对操作空间的要求低,能够在极小的切口内对碎骨进行夹持并取出,并且不会对术者的实现造成遮挡,使得术者在手术中具有良好的视界,有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下颌骨碎骨取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固定钳杆与固定钳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滑动钳杆与滑动钳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钳杆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实施例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下颌骨碎骨取出装置,用于在下颌骨整形手术中将切除的碎骨从切口中取出,包括钳杆部1以及分别设置在钳杆部1端部的钳夹部2以及手柄部3,具体的,手柄部3与钳杆部1呈L型设置,钳夹部2与手柄部3反向设置在钳杆部1上。钳杆部1包括固定钳杆11和滑动套设在固定钳杆11上的滑动钳杆12,滑动钳杆12可相对固定钳杆11轴向往复运动,以驱动钳夹部2动作。手柄部3包括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在固定钳杆11一端的固定手柄31以及通过旋转销5与固定手柄31铰接连接的活动手柄32,使得活动手柄32可以相对固定手柄31转动。活动手柄32与滑动钳杆12之间设置有跟随活动手柄32转动以驱动滑动钳杆12相对固定钳杆11滑动的拨动板4。滑动钳杆12靠近活动手柄32一端开设有用于连接拨动板4的拉槽121,拨动板4一端与活动手柄32固定连接,拨动板4另一端卡入拉槽121,并且拨动板4通过旋转销5与固定手柄31铰接连接;其中,拨动板4也可以与活动手柄32制成一体结构,简化整体结构。钳夹部2包括设置在固定钳杆11另一端的固定钳夹21以及设置在滑动钳杆12远离手柄部3一端的滑动钳夹22;活动手柄32通过滑动钳杆12驱动滑动钳夹22向固定钳夹21抵近使得钳夹部2闭合,实现对碎骨的夹持。
参照图2、图4,为使得滑动钳杆12与固定钳杆11之间位置的稳定性以及相对滑动的精度,参照图2、图3,固定钳杆11上轴向开设有燕尾槽111,滑动钳杆12上设置有与燕尾槽111相配套的梯形导轨122。
参照图5,在手术过程中,血液以及手术使用到的清洗液等会进入到固定钳杆11的燕尾槽111内,有可能会出现卡滞等不利情况,为避免上述不利情况,燕尾槽111底面和/或者固定钳夹21与滑动钳夹22上设置有多个漏孔7。
参照图3和图4,整形手术中切除的废骨都比较湿滑,特别是因为钳夹的夹持力不好把控,很容易因为夹持力过大而滑落,对手术造成不利影响,固定钳夹21与滑动钳夹22的夹持面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增加夹持力的摩擦纹211、221。固定钳夹21与滑动钳夹22端部分别设置有切肌刃,在紧急情况下可以直接使用该切肌刃清除骨刺以及为剥离完全的组织等,保证整形手术的顺利进行。
参照图1,由于固定钳夹21和滑动钳夹22是相对运动的部件,为在使用过程中使得固定钳夹21和滑动钳夹22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固定手柄31与活动手柄32之间设置有套设在旋转销5上的卷簧,卷簧的一端抵接在固定手柄31上,卷簧的另一端抵接在活动手柄32上,使得钳夹部2的常态处于打开状态,方便操作。在另一实施例中,固定手柄31与活动手柄32上分别设置有通过螺钉固定的压簧6,压簧6相互压紧使得钳夹部2的常态处于打开状态,方便操作。
参照图2、图3和图4,在整形手术中切除的下颌骨都是不规则的碎骨,为保证对此类碎骨的稳定夹持,钳夹部2采用的滑动钳夹22的横截面积小于固定钳夹21的横截面积,通过较大截面积的固定钳夹21护住碎骨,然后再通过较小面积的滑动钳夹22夹持住碎骨,形成一个类似三角的受力结构,形成对碎骨的稳定夹持。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简单,只需要握紧手柄部3即可在相对位置不变的情况下使得固定钳夹21与滑动钳夹22的轴向相对运动闭合钳夹部2可实现对碎骨的夹持,避免手术中术者手臂的不必要动作,能适应术中各种不同情况,且操作简便,从而达到提高手术操作的便捷性;同时由于手柄部3与钳夹部2不在同一轴线上,对操作空间的要求低,能够在极小的切口内对碎骨进行夹持并取出,并且不会对术者的实现造成遮挡,使得术者在手术中具有良好的视界,有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