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07840U - 玻璃管 - Google Patents

玻璃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07840U
CN204607840U CN201520015512.5U CN201520015512U CN204607840U CN 204607840 U CN204607840 U CN 204607840U CN 201520015512 U CN201520015512 U CN 201520015512U CN 204607840 U CN204607840 U CN 2046078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shaping dies
glass tubing
sheet glass
tub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1551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和田正纪
小谷修
池本政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1551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078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078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0784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玻璃管及还能够适宜制造具有较大的直径的玻璃管、厚度较大的玻璃管的玻璃管的制造方法。将玻璃板(11)配置在具有横剖面呈圆形的外周面(12)的成形模具(10)之上。进行通过加热玻璃板(11)利用玻璃板(11)的自重而使玻璃板(11)变形,而使玻璃板(11)变形成沿着成形模具(10)的外周面(12)的上侧部分的形状的第一变形工序。在第一变形工序之后,进行通过位于成形模具(10)的一侧的第一按压构件(21)将玻璃板(11)的一侧部分向成形模具(10)侧按压,通过位于成形模具(10)的另一侧的第二按压构件(22)将玻璃板(11)的另一侧部分向成形模具(10)侧按压,由此使玻璃板(11)变形成环状的第二变形工序。在第二变形工序之后,进行通过将面对面的两个端部(31、32)接合而得到玻璃管(40)的接合工序。

Description

玻璃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管的制造方法以及玻璃管。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在荧光灯等中所使用的玻璃管主要通过丹纳法来制造。然而,在丹纳法中,对于能够制造的玻璃管的直径及玻璃管的厚度存在制约。例如,难以通过丹纳法来制造直径大、厚度大的玻璃管。具体而言,丹纳法为,向绕倾斜的轴线旋转的圆筒状的成形体的侧面供给熔融玻璃并将从所述成形体流下的熔融玻璃沿横向管拉制的成形方法。因此,当通过丹纳法拉制直径大、厚度大的玻璃管时,因自重而发生挠曲,从而难以制造笔直的玻璃管。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41263号公报
因此,期待一种能够适宜制造具有较大直径的玻璃管、厚度较大的玻璃管的新的方法。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的方法,即,通过加热并按压配置在具有横剖面呈C字状的外表面的成形模具之上的玻璃平板,将其压附于成形模具的外表面而成形,由此制造出横剖面呈C字状的玻璃材料。
本发明人发现,在应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方法来制造玻璃管的情况下会产生特有的问题,难以以较高的形状精度制造玻璃管。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宜制造具有较大的直径的玻璃管、厚度较大的玻璃管的玻璃管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管的制造方法包括:将玻璃板配置在具有横截面呈圆形的外周面的成形模具之上的工序;通过对玻璃板进行加热利用玻璃板的自重而使玻璃板变形,从而使玻璃板变形成沿着成形模具的外周面的上侧部分的形状的第一变形工序;在第一变形工序之后,通过位于成形模具的一侧的第一按压构件将玻璃板的一侧部分向成形模具侧按压,通过位于成形模具的另一侧的第二按压构件将玻璃板的另一侧部分向成形模具侧按压,由此使玻璃板变形成环状的第二变形工序;以及在第二变形工序之后,通过将面对面的两个端部接合而得到玻璃管的接合工序。这样,能够适宜制造具有较大的直径的玻璃管、厚度较大的玻璃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管的制造方法中,优选为,在第二变形工序中,将第一以及第二按压构件向成形模具按压并使其沿着成形模具的外周面朝向下方移动。这样,容易使玻璃板变形成沿着成形模具的外周面的下侧部分的形状,因此能够制造高形状精度的玻璃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管的制造方法中,优选为,一边对第一以及第二按压构件进行冷却一边进行第二以及第三变形工序。这样,不易在玻璃板表面上形成有第一以及第二按压构件的痕迹,因此能够制造更高形状精度的玻璃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管的制造方法中,优选为,在第二变形工序之后、且接合工序之前,进行通过第三按压构件沿着成形模具的径向向成形模具侧按压面对面的两个端部的第三变形工序。这样,容易使面对面的两个端部附近的形状变形成沿着成形模具的外周面的形状,因此能够制造更高形状精度的玻璃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管的制造方法中,优选为,一边对成形模具进行冷却一边进行变形工序。这样,即使通过按压构件将未与成形模具接触的能够变形的部分向成形模具按压,已经与成形模具接触的部分被冷却而固化成沿着成形模具的外周面的形状从而不会变形。因此,能够制造更高形状精度的玻璃管。另外,不易在玻璃板表面上形成成形模具的痕迹,因此能够制造更高形状精度的玻璃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管的制造方法中,优选为,以通过位移限制构件向成形模具按压玻璃板的位于成形模具的上方的部分的状态进行第二变形工序。这样,能够防止在通过按压构件向成形模具按压未与成形模具接触的能够变形的部分而成形时已经成形的部分从成形模具浮起,因此能够制造更高形状精度的玻璃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管的制造方法中,优选为,以通过第一位移限制构件向成形模具按压玻璃板的位于成形模具的上方的部分中的位于成形模具的中心轴的一侧的部分、并且通过第二位移限制构件向成形模具按压玻璃板的位于成形模具的上方的部分中的位于成形模具的中心轴的另一侧的部分的状态,进行第二按压工序。这样,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在通过按压构件向成形模具按压未与成形模具接触的能够变形的部分而成形时已经成形的部分从成形模具浮起,因此能够制造更高形状精度的玻璃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管的制造方法中,优选为,以通过第三位移限制构件向成形模具按压玻璃板的位于成形模具的中心轴的上方的部分的状态,进行第二和/或第三变形工序。这样,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在通过按压构件向成形模具按压未与成形模具接触的能够变形的部分而成形时已经成形的部分从成形模具浮起,因此能够制造更高形状精度的玻璃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管的制造方法中,优选为,一边对位移限制构件进行冷却一边进行第二以及第三变形工序。这样,在玻璃板表面上不易形成有位移限制构件的痕迹,因此能够制造更高形状精度的玻璃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管的制造方法中,优选为,在接合工序中,将面对面的两个端部激光接合。这样,能够高精度控制加热范围,因此能够实现仅对接合部分进行的局部加热从而能够抑制接合时的玻璃管的热变形,因而能够制造更高形状精度的玻璃管。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管的制造方法,能够制造厚度为1mm以上的玻璃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管的制造方法,能够制造内径为50mm以上的玻璃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管的制造方法中,接合工序可以包含:横跨面对面的两个端部而配置接合材料的工序、使接合材料熔化而将面对面的两个端部接合的工序。这样,能够可靠地将面对面的两个端部接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管的制造方法中,可以使玻璃板的端部薄于玻璃板的其他部分。这样,能够防止接合部的厚度与其他部分相比超出所需而变得过大。
在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管的制造方法中,接合材料可以由玻璃材料构成。这样,容易进行面对面的两个端部的接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玻璃管通过上述玻璃管的制造方法制造。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玻璃管为圆筒状的玻璃管。就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玻璃管的外周面而言,外周面包括自由表面和非自由表面。这样,能够具有优异的光入射性能和散热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玻璃管的内周面也可以为非自由表面。这样,能够具有优异的散热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玻璃管接合部可以比玻璃管的其他部分厚。这样,接合强度提高,因此能够提高玻璃管的强度。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能够适宜制造具有较大的直径的玻璃管、厚度较大的玻璃管的玻璃管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配置工序的简略图的剖视图。
图2为用于说明第一变形工序的简略图的剖视图。
图3为用于第二变形工序的简略图的剖视图。
图4为第二变形工序结束后的玻璃板的简略图的剖视图。
图5为图4的V部分的简略图的剖视图。
图6为用于说明第三变形工序的简略图的剖视图。
图7为图6的VII部分的简略图的剖视图。
图8为第一~第三变形工序后的玻璃板的简略图的剖视图。
图9为制造出的玻璃管的简略图的剖视图。
图10为用于说明通过按压构件按压玻璃板整体的情况的简略图的断面图。
图11为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配置工序的简略图的剖视图。
图12为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接合工序的简略图的剖视图。
图13为用于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接合工序的简略图的剖视图。
图14为用于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接合工序的简略图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  成形模具
11  玻璃板
12  外周面
13  模具主体
14  脱模层
15  圆弧状部
16  第一平板部
17  第二平板部
21  第一按压构件
22  第二按压构件
23  第一位移限制构件
24  第二位移限制构件
25  第三位移限制构件
31、32 端部
33  第三按压构件
40  玻璃管
41  第一部分
42  第二部分
43  第三部分
44  接合部
45  接合材料
46  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的一例进行说明。但是,下述的实施方式仅为示例。本实用新型完全不限定于下述实施方式。
另外,在实施方式等中所参照的各附图中,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实际上具有相同功能的构件。另外,实施方式等中所参照的附图是示意性地描绘的附图。存在附图所描绘的物体的尺寸的比率等与现实的物体的尺寸的比率等不同的情况。在附图彼此间也存在物体的尺寸比率等不同的情况。具体的物体的尺寸比率等应当参考以下的说明来判断。
(第一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横剖面为圆形的玻璃管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所制造的玻璃管的厚度及内径并不特别限定。所制造的玻璃管的厚度例如能够设为1~20mm。所制造的玻璃管的内径例如能够设为50~1000mm。
所制造的玻璃管可以为内径沿着长度方向恒定的圆筒管,也可以为具有内径互不相同的部分的管。
(配置工序)
图1为用于说明配置工序的简略图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首先,将玻璃板11配置在成形模具10之上。以在从成形模具10的中心轴的延伸方向观察时,玻璃板11的长度方向的中心位于成形模具10的中心轴C的上方的方式配置玻璃板11。因此,位于玻璃板11的中心轴C的一侧的部分的长度与位于玻璃板11的中心轴C的另一侧的部分的长度实质相等。
玻璃板11为玻璃管的母材。因此,能够根据欲制造的玻璃管的内径来确定玻璃板11的长度。优选为,玻璃板11的厚度与欲制造的玻璃管的厚度实质相同。
玻璃板11的形状并不特别限定。从获得具有高形状精度的玻璃管的角度出发,优选为,玻璃板11为平板状,具体而言为矩形板状。
构成玻璃板11的玻璃的种类并不特别限定。玻璃板11例如可以为,硅酸盐系玻璃、硼硅酸盐系玻璃、磷酸盐系玻璃、硼磷酸盐系玻璃等。玻璃板11也可以为结晶性玻璃。在该情况下,能够制造由结晶化玻璃形成的玻璃管。
成形模具10的外周面12构成成形面。外周面12的形状尺寸与欲制造的玻璃管的内周面的形状尺寸对应。外周面12的横剖面形状为圆形。外周面12的直径与欲制造的玻璃管的内径实质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成形模具10具备筒状的模具主体13、脱模层14。模具主体13可以由例如金属、陶瓷构成。模具主体13的外周面被脱模层14覆盖。通过该脱模层14提高成形模具10与玻璃管的脱模性。脱模层14能够通过例如由铝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形成的织布以及不织布等而构成。
优选为,成形模具10构成为能够冷却。例如,优选为,能够向模具主体13的内部空间供给空气等制冷剂。在本实施方式中,一边对成形模具10进行冷却一边进行配置工序、后述的第一~第三变形工序。
(第一变形工序)
图2为用于说明第一变形工序的简略图的剖视图。在配置工序之后进行第一变形工序。在第一变形工序中,通过对玻璃板11进行加热,利用玻璃板11的自重而使玻璃板11变形。其结果为,玻璃板11变形成沿着成形模具10的外周面12的上侧部分的形状。变形后的玻璃板11具有:沿着成形模具10的外周面12的上侧部分的圆弧状部15、与圆弧状部15的一侧端部连接的第一平板部16、与圆弧状部15的另一侧端部连接的第二平板部17。由于圆弧状部15与被冷却的成形模具10接触,因此圆弧状部15的温度比软化点低。因此,圆弧状部15处于固化的状态。另一方面,第一以及第二平板部16、17与成形模具10互不接触。因此,第一以及第二平板部16、17的温度比圆弧状部15的温度高。第一以及第二平板部16、17处于能够变形的温度区域。第一以及第二平板部16、17由于各自的自重而沿着铅直方向从圆弧状部15朝向下方延伸。
在第一变形工序中,优选为,例如,对玻璃板11进行气氛加热。能够以较高的均匀性对玻璃板11的整体进行加热,从而使玻璃板的变形变得容易。
玻璃板11的加热温度只需为玻璃板11因自重而变形成沿着成形模具10的外周面12的形状的程度的温度而并不特别限定。玻璃板11的加热温度例如能够设为从玻璃板11的软化温度-150℃到玻璃板11的软化温度+50℃的范围内,更优选设为从玻璃板11的软化温度-100℃到玻璃板11的软化温度的范围内。如果玻璃板11的加热温度过低,则玻璃难以变形。另一方面,如果加热温度过高,则即使玻璃板11与被冷却的成形模具10接触,玻璃板11也不会固化,从而在进行后述的第二以及第三变形工序时,容易发生变形。因此,难以得到形状精度高的玻璃管。另外,即使玻璃板11接触被冷却的成形模具10,成形模具10的痕迹也容易附着在玻璃板11,因此难以得到高形状精度的玻璃管。
(第二变形工序)
图3为用于说明第二变形工序的简略图的剖视图。接下来,在第二变形工序中,利用第一按压构件21对第一平板部16进行成形,利用第二按压构件22对第二平板部17进行成形。
第一按压构件21位于成形模具10的一侧。通过该第一按压构件21,将作为玻璃板11的一侧部分的第一平板部16向成形模具10的外周面12按压。具体而言,首先,将第一按压构件21按压于第一平板部16的上端部、或者圆弧状部15与第一平板部16的边界部附近。接下来,一边将第一按压构件21向成形模具10侧按压一边使其沿着成形模具10的外周面12朝向下方移动。由此,如图4所示,使第一平板部16实质上整体变形成沿着成形模具10的外周面12的形状。需要说明的是,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成形模具10被冷却,因此第一平板部16自与成形模具10接触的部分起开始冷却而固化。
第二按压构件22位于成形模具10的另一侧。通过该第二按压构件22,将作为玻璃板11的另一侧部分的第二平板部17向成形模具10的外周面12按压。具体而言,首先,将第二按压构件22按压于第二平板部17的上端部、或者圆弧状部15与第一平板部17的边界部附近。接下来,一边将第二按压构件22向成形模具10侧按压一边使其沿着成形模具10的外周面12朝向下方移动。由此,如图4所示,使第二平板部17实质上整体变形成沿着成形模具10的外周面12的形状。需要说明的是,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成形模具10被冷却,因此第二平板部17自与成形模具10接触的部分起开始冷却而固化。
优选为,以向第一以及第二按压构件21、22供给制冷剂等方式,一边对第一以及第二按压构件21、22进行冷却一边进行第二变形工序。这样,不易在玻璃管40的表面形成第一以及第二按压构件21、22的痕迹,从而能够制造高形状精度的玻璃管。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通过位移限制构件23~25按压玻璃板11的位于成形模具10之上的圆弧状部15的状态进行第二变形工序。具体而言,在第二变形工序中,通过第一位移限制构件23按压圆弧状部15中的位于成形模具10的中心轴C的一侧的部分。因此,第一位移限制构件23与第二按压构件22大致对置。在第二变形工序中,通过第二位移限制构件24按压圆弧状部15中的位于成形模具10的中心轴C的另一侧的部分。因此,第二位移限制构件24与第一按压构件21大致对置。并且,在第二变形工序中,通过第三位移限制构件25按压圆弧状部15的位于中心轴C的上方的部分。
在对第一以及第二平板部16、17进行按压而成形时,存在玻璃板11的已经成形的部分从成形模具10浮起的情况。这样会导致得到的玻璃管的形状精度降低。在本实施方式中,以通过位移限制构件23~25按压圆弧状部15的状态进行第二变形工序。因此,在第二变形工序中,能够抑制玻璃板11的已经成形的部分与成形模具10分离。因此,能够制造具有更高形状精度的玻璃管40。
优选为,以向第一~第三位移限制构件23~25供给制冷剂等方式,一边对第一~第三位移限制构件23~25进行冷却一边进行第二变形工序以及后述的第三变形工序。这样,由于不易在玻璃管40的表面形成第一~第三位移限制构件23~25的痕迹,因此能够制造更高形状精度的玻璃管。
如图4以及图5所示,即使第一按压构件21与第二按压构件22移动至相互接触的位置,第一以及第二按压构件21、22也不会与玻璃板11的端部31、32接触。因此,在进行了第二变形工序后,端部31、32也没有成为沿着成形模具10的外周面12的形状。端部31、32仍然呈平板状。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以及第二按压构件21、22与第一~第三位移限制构件23~25的形态只需为能够适宜按压玻璃板11的形状而不特别限定。优选为,第一以及第二按压构件21、22与第一~第三位移限制构件23~25的成形模具10的中心轴C方向上的长度比玻璃板11的沿成形模具10的中心轴C方向上的长度长。这样,能够遍及成形模具10的中心轴C方向均匀地按压玻璃板11,因此能够制造高形状精度的玻璃管。第一以及第二按压构件21、22与第一~第三位移限制构件23~25例如可以为圆柱状、圆筒状等。后述的第三按压构件33例如也可以为圆柱状、圆筒状等。
另外,这里“按压”均是指,沿与成形模具10的中心轴C平行并且与成形模具10的外表面12垂直的方向按压各构件。
(第三变形工序)
图6为用于说明第三变形工序的简略图的剖视图。图7为图6的VII部分的简略图的剖视图。
接下来,如图6、7所示,通过位于中心轴C的下方的第三按压构件33沿着成形模具10的径向向成形模具10侧按压面对面的两个端部31、32。由此将端部31、32分别成形成沿着成形模具10的外周面12的形状。通过以上的工序,如图8所示,得到成形成大致圆筒状的玻璃板11。
通过进行该第三变形工序,能够将玻璃板11的端部也高精度地成形。因此,能够制造具有高形状精度的玻璃管。
在第三变形工序中,也通过第一~第三位移限制构件23~25按压圆弧状部15。第三位移限制构件25与第三按压构件33沿上下方向对置。
(接合工序)
接下来,将成形成大致圆筒状的玻璃板11从成形模具10上取下。之后,将面对面的端部31以及端部32相互接合而形成接合部44。其结果为,能够完成如图9所示这种大致圆筒状的玻璃管40。端部31与端部32的接合例如能够利用激光器、燃烧器、卤素灯等来进行。其中,优选利用激光器接合端部31、32。这是由于,在利用激光器的情况下,能够减小加热部分的面积,因此容易得到具有高形状精度的玻璃管40。
然而,还可以考虑不通过玻璃板的自重使玻璃板变形而通过遍及整周使按压构件进行按压并移动由此来成形玻璃管。在该情况下,在通过图10所示的按压构件121、122按压玻璃板111的位于成形模具110之上的部分时,存在玻璃板111相对于成形模具110的位置发生变化的情况。在通过使按压构件121、122进行按压并移动由此使玻璃板111实质上整体变形的情况下,为了防止玻璃板111相对于成形模具110的位置发生变化,需要根据玻璃板111相对于成形模具110的位移量来调节按压构件121、122的移动范围。然而,实际上难以调节按压构件121、122的移动范围。换句话说,难以通过按压构件121、122对玻璃板111实质上整体进行按压并移动。因此,难以得到高形状精度的玻璃管。另外,如图10所示,在玻璃板111相对于成形模具110的位置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玻璃板111的加热温度较高,而达到玻璃板111的软化点以上,因此端部131在成形后容易因自重而再次向下方侧变形。从该观点出发,也难以得到高形状精度的玻璃管。这样,如果玻璃板111相对于成形模具110的位置发生变化,则难以制造具有高形状精度的玻璃管。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利用按压构件21、22进行成形的第二变形工序之前,在第一变形工序中通过自重使玻璃板11变形。在该第一变形工序中,玻璃板11相对于成形模具10不进行位移。另外,在第一变形工序结束后,玻璃板11与成形模具10以较大的面积面接触。因此,在第二变形工序中,玻璃板11也不易相对于成形模具10进行位移。这样,通过在第二变形工序之前进行利用自重使玻璃板11变形的第一变形工序,能够抑制玻璃板11相对于成形模具10的位移。其结果为,能够制造具有高形状精度的玻璃管40。
本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玻璃管的制造方法还适用于任意尺寸的玻璃管的制造。本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玻璃管的制造方法还适用于例如厚度为1mm以上的玻璃管、内径为50mm以上的玻璃管这种难以通过丹纳法制造的玻璃管的制造。
图9所示的玻璃管40具有:由圆弧状部15构成的横剖面呈大致半圆状的第一部分41、由第一平板部16构成的第二部分42、由第二平板部17构成的第三部分43。第二部分42与第三部分43通过接合部44接合。第一部分41的外周面不与按压构件21、22接触,因此为自由表面。另一方面,第二以及第三部分42、43的外周面与第一按压构件21或者第二按压构件22接触,因此为非自由表面。这样,玻璃管40的外周面具有自由表面和非自由表面。因此,在将玻璃管40用作太阳光聚光管等光学部件的情况下,优选为,将玻璃管40中的第一部分41主要配置在光入射的一侧。玻璃管40的外周面包含表面粗糙度大的非自由表面,并且内周面整体也是表面粗糙度大的非自由表面,因此玻璃管40具有优异的散热性。因此,玻璃管40适合用于太阳光聚光管等。
(第二实施方式)
图11为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玻璃板的配置工序的简略的剖视图。图12为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接合工序的简略图的剖视图。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在面对面的两个端部31、32的接合中使用接合材料45的示例进行说明。
如图11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配置在成形模具10之上的玻璃板11的两个端部31、32比玻璃板11的其他部分薄。具体而言,在玻璃板11的两端部31、32的位于成形模具10的相反侧的角部设置有横剖面呈大致三角形状的切口。因此,端部31、32朝向前端侧而尖端变细。换言之,端部31、32的厚度朝向前端侧而逐渐减小。切口的形状并不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设置横剖面呈矩形状的切口。
如图12所示,在进行第一以及第二变形工序后,端部31与端部32面对面。因此,由端部31的切口和端部32的切口形成槽46。
在接合工序中,将接合材料45配置于槽46。接合材料45横跨端部31与端部32而配置。接合材料45为用于接合端部31与端部32的构件。接合材料45只需为能够适宜接合端部31与端部32的材料而不特别限定。接合材料45例如可以由玻璃材料、陶瓷材料、金属材料等构成。其中,如果接合材料45为玻璃,则接合材料容易熔化,因此接合变得容易。
接合材料45的形状也不特别限定。接合材料45例如可以为圆柱状、棱柱状等柱状,也可以为圆管状、方管状等管状,还可以为颗粒状、粉体状、膏状等。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使用圆柱状的玻璃棒来作为接合材料45的示例进行说明。
接下来,使接合材料45熔化而将端部31与端部32接合。使接合材料45熔化的方法并不特别限定。例如,能够利用激光器、燃烧器、卤素灯等使接合材料45熔化。其中,优选为,利用激光器使接合材料45熔化。通过使用激光器,能够高精度地控制加热范围。
可以仅对接合材料45照射激光,也可以除接合材料45以外还对玻璃板11照射激光。
如以上说明所述,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端部31与端部32的接合中使用接合材料45。因此,能够增大接合部44的厚度。由此,能够提高接合部44的强度。然而,从防止接合部44的厚度超出所需而变得过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使端部31、32薄于玻璃板11的其他部分。
另外,通过使端部31、32薄于玻璃板11的其他部分,能够形成槽46。通过将接合材料45配置于槽46,能够横跨面对面的两个端部31、32而配置接合材料。另外,能够抑制接合材料45位移并且能够可靠地接合面对面的两个端部31、32。
(第三实施方式)
图13为用于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接合工序的简略图的剖视图。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在变形工序中以端部31与端部32相接的方式使玻璃板11变形的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在使用接合材料45的情况下,如图13所示,也可以以端部31与端部32分离的方式使玻璃板11变形。在该情况下,也能够适宜地接合端部31与端部32。另外,在该情况下,熔化后的接合材料45容易通过端部31与端部32的间隙而到达背面侧。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接合部44的强度。
(第四实施方式)
图14为用于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接合工序的简略图的剖视图。
在第二以及第三实施方式中,对在端部31、32设置有切口的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14所示,也可以不在端部31、32双方设置切口。在该情况下,优选为,端部31与端部32分离。这是由于能够抑制接合材料45位移。

Claims (5)

1.一种玻璃管,其为圆筒状的玻璃管,且外周面包括自由表面和非自由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管,其中,
内周面为非自由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管,其中,
所述玻璃管具有将周向上的两端部相互接合而成的接合部,所述接合部比所述玻璃管的其他部分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管,其中,
所述玻璃管是厚度为1mm以上的玻璃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管,其中,
所述玻璃管是内径为50mm以上的玻璃管。
CN201520015512.5U 2015-01-09 2015-01-09 玻璃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078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15512.5U CN204607840U (zh) 2015-01-09 2015-01-09 玻璃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15512.5U CN204607840U (zh) 2015-01-09 2015-01-09 玻璃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07840U true CN204607840U (zh) 2015-09-02

Family

ID=53960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1551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07840U (zh) 2015-01-09 2015-01-09 玻璃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078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16018A (zh) * 2020-01-11 2020-05-08 冀志超 一种弯曲装置及玻璃热弯炉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16018A (zh) * 2020-01-11 2020-05-08 冀志超 一种弯曲装置及玻璃热弯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93226B (zh) 一种锂电池极耳热压成型方法
CN102689458A (zh) 蜂窝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66162B (zh) 一种双层透明塑料板激光焊接方法
WO2016078099A1 (zh) 非晶合金构件与非金属构件结合的方法及制品
CN204607840U (zh) 玻璃管
CN101596559A (zh) 三通管的锻造反挤压工艺
CN203254655U (zh) 一种pp-r管材与管件热熔承插连接用熔接器模头
CN102896478A (zh) 一种铝合金散热器高频焊管的生产方法
TWI690380B (zh) 異形複雜金屬製品的製造方法及異形複雜金屬製品
CN107695214A (zh) 一种轻量化板材的激光加热平底无铆连接成形装置及工艺
CN204257739U (zh) 一种锂电池极耳热压成型装置
JP6311504B2 (ja) ガラス管の製造方法
CN106466712A (zh) 选择性三维成型方法
CN205780386U (zh) 一种冷挤压工艺成形的车用花键轴套零件
CN106271034B (zh) 包层第一壁等温正反复合挤压和真空扩散焊复合制造方法
CN204504221U (zh) 一种基于激光熔融的打印喷头装置
CN108455833A (zh) 通过再成形制造具有非圆形截面的玻璃管的方法
CN201702943U (zh) 一种塑料管网的焊接设备
CN203994457U (zh) 一种改善模温的模具
CN109808186A (zh) 一种热塑性蜂窝复合板焊接设备以及成型方法
CN103165404A (zh) 扩展装置及部件的制造方法
CN101863124A (zh) 一种塑料管网的焊接方法及焊接设备
CN101549949B (zh) 一体化熔接无盲区汽车后视镜的熔接方法
CN204398315U (zh) 一种透镜成型机
CN203604857U (zh) 一种异径管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