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97198U - 线材自动插入设备 - Google Patents
线材自动插入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597198U CN204597198U CN201520156465.6U CN201520156465U CN204597198U CN 204597198 U CN204597198 U CN 204597198U CN 201520156465 U CN201520156465 U CN 201520156465U CN 204597198 U CN204597198 U CN 2045971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
- wire rod
- fixture block
- connector
- signal indic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862 numbness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17 oper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线材自动插入设备,其包括支撑板及固定件,连接器藉由固定件固定于支撑板上,其还包括插入机构,插入机构包括线材夹具、驱动件及检测件,线材夹具具有导线槽,导线穿过导线槽并固定,线材夹具呈滑动的设置于支撑板上;驱动件驱动线材夹具作往复运动;检测件具有电源及信号指示器,电源与信号指示器串联并形成检测电路,线材的每一根导线独立对应一检测电路,检测电路的一端与导线的自由端电性连接,检测电路的另一端与连接器的端子电性连接;通过插入机构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准确、稳定的将线材插入连接器内,且还具有对是否合格进行检测的功能,以到达高品质、高效率装配及降低对人体损害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的装配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将线材自动插入连接器并能检测是否合格的线材自动插入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子产品的需求方向更加倾向于多功能、性能好且携带便捷,促进电子工程技术的革新与发展。在电子工程技术中连接器已经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元件,该类连接器一般用于连接两个有源器件,传输电流或信号,应用广泛。由于科技发展,连接器的用途由原来的的办公、生活等领域逐渐多元化并正在向高精尖领域扩张,由原来的普遍用于各种打印机打印头与主板之间的连接,绘图仪、扫描仪、复印机、音响、液晶电器(电视,电脑等的显示器)、传真机、各种影碟机等产品的信号传输及板板连接,逐步向高端电子产品、航空、航天、国防等高精尖领域发展。
目前使用的连接器一般具有多个并列设置的金属端子,而在连接器生产装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将线材的每根导线上的压接端插入连接器的端子槽中与连接器的金属端子进行电性连接。
目前,对于线材的插入,国内主要还是以人工为主,由人来完成装配的工作,该工作模式的弊端是:(1)装配人员工作量大、效率低下、出错率高;(2)采用人工作业方式,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及设备,严重浪费成本及空间,高品质高效率难以实现;(3)人手需要长期使用较大的力进行插入,随着工作时间的持续,人手会感觉疼痛、麻木和疲劳,从而对装配人员造成身体的损害;(4)无法对插入的线材是否合格进行检测,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为后续质检、维修及维护等工序带来极大的麻烦。
所以,如何减轻装配人员劳动强度、简化劳动复杂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装配过程中的品质及高效性、以及增加是否合格的检测结果,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研究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材自动插入设备,该线材自动插入设备能够快速、准确、稳定的将线材插入连接器内,且还具有对是否合格进行检测的功能,以到达高品质、高效率装配及降低对人体损害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材自动插入设备,该线材自动插入设备用于将线材的压接端插入连接器的端子槽中与连接器的端子电性连接,所述线材自动插入设备包括支撑板及固定件,所述连接器藉由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其中,还包括插入机构,所述插入机构包括线材夹具、驱动件及检测件,所述线材夹具具有与所述线材的导线对应的导线槽,所述线材的导线穿过所述导线槽并固定,所述线材夹具呈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驱动件具有凸伸出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线材夹具连接,所述驱动件藉由所述输出轴驱动所述线材夹具作往复运动;所述检测件具有电源及信号指示器,所述电源与所述信号指示器串联并形成检测电路,所述线材的每一根导线独立对应一所述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的一端与所述导线的自由端电性连接,所述检测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器的端子电性连接。
较佳地,所述线材夹具包括上夹块及下夹块,所述上夹块与所述下夹块的一端部相互枢接,所述上夹块位于所述下夹块的正上方,所述上夹块上开设有与所述线材的导线对应的上缺口,所述下夹块上开设有与所述上缺口对应的下缺口,所述上缺口与所述下缺口对接形成所述导线槽。
较佳地,所述线材夹具还包括上扣合件和下扣合件,所述上夹块压于所述下夹块上时,所述上扣合件与所述下扣合件相互卡合。
较佳地,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与所述线材夹具的滑动方向的夹角呈锐角。
较佳地,所述信号指示器为发光器、发声器或显示器。
较佳地,所述信号指示器为LED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线材自动插入设备,设置有插入机构,该插入机构包括包括线材夹具、驱动件及检测件,当需要对连接器插入线材时,首先藉由固定件将连接器固定于支撑板上,其次将线材的导线的压接端一一对应的放置于连接器的端子槽口处,然后将靠近压接端的导线一一对应的穿过线材夹具导线槽内并固定,再则通过驱动件推动固定有导线的线材夹具朝连接器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导线的压接端一一对应的插入连接器的导线槽中与端子电性连接,进而实现线材的自动插入,解决了人工进行插入所带来的诸多技术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检测件能有效的对插入连接器的线材的导线是否合格进行检测,当信号指示器能发出指示信号时,则表示与该信号指示器电性连接的导线插入合格,信号指示器不能发出指示信号时,则表示与该信号指示器电性连接的导线插入不合格;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线材自动插入设备能够快速、准确、稳定的将线材插入连接器内,且还具有对是否合格进行检测的功能,以到达高品质、高效率装配及降低对人体损害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利用本实用新型线材自动插入设备进行线材插入前的分解视图。
图2是图1中线材夹具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将线材的压接端放置于连接器的端子槽的槽口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线材夹具夹紧图3中的线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驱动件推动图4中线材夹具而使压接端穿过端子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线材自动插入设备用于将线材100的所有导线10的压接端11插入连接器20的端子槽21中与连接器20的端子22电性连接,所述导线10的一端为压接端11,所述导线的另一端为去除外层的自由端12,所述线材自动插入设备包括支撑板、固定件及插入机构30,所述连接器20藉由所述固定件(图中未示)固定于所述支撑板(图中未示)上,所述插入机构30包括线材夹具31、驱动件及检测件32,所述线材夹具31具有与所述线材100的导线10对应的导线槽311,即一根导线10对应一个导线槽311,所述线材100的导线10穿过所述导线槽311并被线材夹具31夹持固定,所述线材夹具31呈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驱动件(图中未示)具有凸伸出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线材夹具31连接,所述驱动件藉由所述输出轴驱动所述线材夹具31作往复运动;所述检测件32具有电源321及信号指示器322,所述电源321与所述信号指示器322串联并形成检测电路,所述线材100的每一根导线10独立对应一所述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的一端与所述导线10的自由端12电性连接,所述检测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器20的端子22电性连接。当需要对连接器20插入线材100时,首先藉由固定件将连接器200固定于支撑板上,其次将线材100的导线10的压接端11一一对应的放置于连接器20的端子槽21口处;然后将靠近压接端11的导线10一一对应的穿过线材夹具31的导线槽311内,并夹紧该线材夹具31从而实现对导线10的固定;再则通过驱动件推动固定有导线10的线材夹具31朝连接器20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导线10的压接端11一一对应的插入连接器20的导线槽21中与端子22电性连接,进而实现线材100的自动插入,解决了人工进行插入所带来的诸多技术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检测件32能有效的对插入连接器20的线材100的导线10是否合格进行检测,当信号指示器322能发出指示信号时,则表示与该信号指示器322电性连接的导线10插入合格,信号指示器322不能发出指示信号时,则表示与该信号指示器322电性连接的导线10插入不合格;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线材自动插入设备能够快速、准确、稳定的将线材插入连接器内,且还具有对是否合格进行检测的功能,以到达高品质、高效率装配及降低对人体损害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信号指示器322所发出的指示信号能直接被工作人员看见、听见或感触的信号均可;另,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采用现有的能将连接器固定的夹具即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板采用现有的板状件即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件可以为现有的气缸、马达等能提供直线往复运动的动力机构即可,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不需任何创造性的劳动即可从现有技术中选择适合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支撑板及驱动件,因此不再赘述。以下继续结合图1-图5对本实用新型的线材自动插入设备作一详细的说明:
继续结合图1及图2所示,为了方便简单的实现线材夹具对导线的固定;所述线材夹具31包括上夹块31a及下夹块31b,所述上夹块31a与所述下夹块31b的左端部枢接,所述上夹块31a位于所述下夹块31b的正上方,所述上夹块31a上开设有与所述线材100的导线10对应的上缺311a口,所述下夹块31b上开设有与所述上缺口311a对应的下缺口311b,所述上缺口311a与所述下缺口311b对接形成所述导线槽311;具体地,当线材100的导线10对应放置于下夹块31b的下缺口311b内时,沿图1所示的箭头F方向转动上夹块31a,从而使得上夹块31a压于下夹块31b上,进而导线10被夹持于由上缺口311a与下缺口311b对接形成的导线槽311中,从而实现线材夹具31对导线10的固定。
继续结合图1及图2所示,为了使得上夹块31a及下夹块31b在能更好的固定导线10;所述线材夹具31还包括上扣合件312和下扣合件313,所述上夹块31a压于所述下夹块31b上时,所述上扣合件312与所述下扣合件313相互卡合;具体地,所述上扣合件312上开设有卡槽(图中未标),所述下扣合件313上凸伸出可伸入卡槽内卡合的卡凸(图中未标),当沿图1所示的箭头F方向转动上夹块31a时,卡凸逐渐插入卡槽内,最终上夹块31a及下夹块31b藉由卡槽与卡凸的卡合而实现锁定,从而线材夹具31能稳定的将导线10固定;当需要将导线10从线材夹具31中解除时,沿图1所示的箭头F的反方向用力转动上夹块31a,即可解除卡槽与卡凸的卡合连接,并继续转动上夹块31a,进而可将导线10从线材夹具31中拿出。
较佳者,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与所述线材夹具31的滑动方向的夹角呈锐角。
较佳者,所述信号指示器322为发光器、发声器或显示器;具体地,当信号指示器322为发光器时,当信号指示器322发光时,表示与该信号指示器322电性连接的导线10插入合格,当信号指示器322不发光时,表示与该信号指示器322电性连接的导线10插入不合格,需要重新进行或者作为废品处理;当信号指示器322为发声器时,当信号指示器322发出声音时,表示与该信号指示器322电性连接的导线10插入合格,当信号指示器322不发出声音时,表示与该信号指示器322电性连接的导线10插入不合格,需要重新进行或者作为废品处理;当信号指示器322为显示器时,当信号指示器322显示图像时,表示与该信号指示器322电性连接的导线10插入合格,当信号指示器322不显示图像时,表示与该信号指示器322电性连接的导线10插入不合格,需要重新进行或者作为废品处理。值得注意的是,具有上述功能的发光器、发声器及显示器,直接可从现有技术中选择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无需任何创造性的劳动即可从现有技术中选择使用。
继续结合图3-图5所示,为了使得信号指示器322使用寿命长、成本低且信号指示效果显著,所述信号指示器322为LED灯。
结合图1-图5所示,对本实用新型的线材自动插入设备的操作步骤作一详细的说明:(1)按照如图1所示,将线材100的各导线10整理排布好,并且使得所有导线的压接端11位于靠近线材夹具31的一侧;(2)将线材夹具31的上夹块31a沿图1所示的箭头F的反方转动至完全张开状,并将导线10一一对应的放置于下夹块31b的下缺口311b内;(3)将导线10的压接端11一一对应的放置于连接器20的端子槽21的槽口中,(具体为:将压接端11的端部稍微插入端子槽中),详见图3所示;(4)在图3所示的状态的基础上,沿图1所示的箭头F的方向转动上夹块31a,使得上夹块31a与下夹块31b卡合,从而线材夹具31将导线固定;(5)首先将电源321与信号指示器322串联形成检测电路,然后将检测电路的一端与导线的自由端12电性连接,将检测电路的另一端与端子22电性连接,具体电性连接详见图4所示;(6)在图5所示的基础上,启动驱动件,驱动件推动夹持有导线10的线材夹具31朝连接器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导线10的压接端11穿过端子槽21,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快速、准确、稳定的将线材自动插入连接器内,实现高效率装配及降低对人体损害的目的;同时当信号指示器322发出指示信号时,表示穿过端子槽21的导线10的压接端11与端子22接触实现了电性连接,从而使得信号指示器322及电源321所在的检测电路形成闭合回路,该闭合回路详见图5所示,进而电源321与信号指示器322接通,因此信号指示器322发出指示信号时,表示与该信号指示器322电性连接的导线10插入合格,反之当信号指示器322不发出指示信号时,则表示与该信号指示器322电性连接的导线10插入不合格,需要重新进行或者作为废品处理,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对是否合格进行检测的功能,实现高品质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操作步骤的顺序不是唯一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操作步骤进行合理的变动,以适应实际的生产需求,故在此不详细阐述可变动的步骤。
继续结合图5所示,当利用本实用新型将导线10插入连接器20后,即可解除线材夹具31对导线10的夹持固定,准备进行下一次导线的插入,本实用新型可一次进行一排导线10的插入,当连接器20具有多排端子槽21时,需要重复进行多次的插入;同时,导线10插入连接器20的端子槽21后,导线10靠近连接器20的部分具有呈向上弯曲的弧形部13(图5所示的弧形部为其俯视图),当导线10受力拉伸时,由于具有该弧形部13,导线13可被拉长一部分,有效的防止插入连接器20的压接端11被拉出连接器20,抗拉伸的缓冲作用显著。
另,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连接器20与端子22的结构及二者的连接关系,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在此不再作详细的说明。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线材自动插入设备,用于将线材的压接端插入连接器的端子槽中与连接器的端子电性连接,所述线材自动插入设备包括支撑板及固定件,所述连接器藉由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入机构,所述插入机构包括:
线材夹具,所述线材夹具具有与所述线材的导线对应的导线槽,所述线材的导线穿过所述导线槽并固定,所述线材夹具呈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具有凸伸出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线材夹具连接,所述驱动件藉由所述输出轴驱动所述线材夹具作往复运动;及
检测件,所述检测件具有电源及信号指示器,所述电源与所述信号指示器串联并形成检测电路,所述线材的每一根导线独立对应一所述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的一端与所述导线的自由端电性连接,所述检测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器的端子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自动插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夹具包括上夹块及下夹块,所述上夹块与所述下夹块的一端部相互枢接,所述上夹块位于所述下夹块的正上方,所述上夹块上开设有与所述线材的导线对应的上缺口,所述下夹块上开设有与所述上缺口对应的下缺口,所述上缺口与所述下缺口对接形成所述导线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材自动插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夹具还包括上扣合件和下扣合件,所述上夹块压于所述下夹块上时,所述上扣合件与所述下扣合件相互卡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自动插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与所述线材夹具的滑动方向的夹角呈锐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自动插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指示器为发光器、发声器或显示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自动插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指示器为LED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56465.6U CN204597198U (zh) | 2015-03-19 | 2015-03-19 | 线材自动插入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56465.6U CN204597198U (zh) | 2015-03-19 | 2015-03-19 | 线材自动插入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597198U true CN204597198U (zh) | 2015-08-26 |
Family
ID=53933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156465.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97198U (zh) | 2015-03-19 | 2015-03-19 | 线材自动插入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597198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32586A (zh) * | 2016-11-09 | 2017-03-22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大同供电公司 | 一种导线自动压接装置 |
CN110727055A (zh) * | 2019-10-16 | 2020-01-24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抚顺供电公司 | 一种光纤熔接线序识别器 |
CN110994329A (zh) * | 2019-12-06 | 2020-04-10 | 广州市亿源机电有限公司 | 线束自动识别插孔装置及方法 |
CN113648537A (zh) * | 2021-08-13 | 2021-11-16 | 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导线推进器组件 |
CN114498249A (zh) * | 2020-11-12 | 2022-05-13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线材安装装置及线材安装方法 |
-
2015
- 2015-03-19 CN CN201520156465.6U patent/CN20459719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32586A (zh) * | 2016-11-09 | 2017-03-22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大同供电公司 | 一种导线自动压接装置 |
CN106532586B (zh) * | 2016-11-09 | 2017-12-15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大同供电公司 | 一种导线自动压接装置 |
CN110727055A (zh) * | 2019-10-16 | 2020-01-24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抚顺供电公司 | 一种光纤熔接线序识别器 |
CN110994329A (zh) * | 2019-12-06 | 2020-04-10 | 广州市亿源机电有限公司 | 线束自动识别插孔装置及方法 |
CN114498249A (zh) * | 2020-11-12 | 2022-05-13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线材安装装置及线材安装方法 |
CN114498249B (zh) * | 2020-11-12 | 2024-03-0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线材安装装置及线材安装方法 |
CN113648537A (zh) * | 2021-08-13 | 2021-11-16 | 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导线推进器组件 |
CN113648537B (zh) * | 2021-08-13 | 2025-05-30 | 北京品驰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导线推进器组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597198U (zh) | 线材自动插入设备 | |
CN204885785U (zh) | 全自动线束穿防水栓压接端子机用穿防水栓装置 | |
CN202894685U (zh) | 一种管卡自动装配机构 | |
CN206042549U (zh) | 插件机用整形校正装置 | |
CN203697636U (zh) | 高端摄像模组fpc贴片固定治具 | |
CN202727543U (zh) | 一种跑台丝印机的网板固定夹具 | |
CN204349194U (zh) | 一种线束端子自动组装机 | |
CN203390800U (zh) | 一种用于组装伞柄的夹具 | |
CN207301536U (zh) | 一种背光通用性点亮治具 | |
CN204558989U (zh) | 线缆分线操作台 | |
CN204817224U (zh) | 销轴分选机 | |
CN206422263U (zh) | 一种rj45网络水晶头转接装置 | |
CN204706746U (zh) | 电动网线压线钳 | |
CN204012127U (zh) | 一种具有测试网线导通功能的压线钳 | |
CN203551795U (zh) | 螺母漏料检测装置 | |
CN208190144U (zh) | 一种二次电缆剥皮工具 | |
CN208335965U (zh) | 一种平板变压器骨架及具有该骨架的平板变压器 | |
CN108344966B (zh) | 单相分体式电能表用检定转换组件及电能表检定插接装置 | |
CN204230797U (zh) | 集成电子线束 | |
CN205510665U (zh) | 一种插件机的插件头机构 | |
CN212372010U (zh) | 适用于测试治具的快速装夹结构 | |
CN205958697U (zh) | 一种pcba板的测试装置 | |
CN203266181U (zh) | 一种快速装夹夹具 | |
CN203941059U (zh) | 一种万能试验机用夹持装置 | |
CN205538449U (zh) | 一种用于折弯的插头引线夹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26 Termination date: 20160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