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63204U - 一种急诊救护用缓震呼吸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急诊救护用缓震呼吸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563204U CN204563204U CN201520256133.5U CN201520256133U CN204563204U CN 204563204 U CN204563204 U CN 204563204U CN 201520256133 U CN201520256133 U CN 201520256133U CN 204563204 U CN204563204 U CN 2045632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unting seat
- pipeline mounting
- bradyseism
- outer ring
- artifici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急诊救护用缓震呼吸器,包括输氧管、人工输气管、管线安装座和面罩,所述管线安装座的下侧外圈密封连接有面罩,所述管线安装座的上部左右两侧分别导通设有人工输气管和输氧管,所述管线安装座的凸台下部中心位置固定有内杆,所述内杆的下侧外圈滑动套接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上侧外圈设有分泌物吸附罩,所述管线安装座上设有呼吸频率采集器,且呼吸频率采集器上设有显示屏,所述输氧管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软管、一号阀门和加热盘管,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设有气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结构的改变,大大提升了病人使用时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更好的为急诊患者服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急诊救护用缓震呼吸器。
背景技术
在急诊内科出现呼吸障碍的患者并不少见,及时有效的供氧是急诊内科病人的必要措施,因此,一般在急诊内科都配备有呼吸面罩。由于现有的呼吸面罩只能用于供氧,不能用于人工呼吸,当病人自主呼吸困难时,医生们就要摘下病人的呼吸面罩,为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不仅会浪费时间,延误病人的急救,而且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存在交叉感染的隐患,不利于医患双方人员的健康。此外,现有的呼吸面罩不能监测病人的呼吸频率,因此,不能够根据病人呼吸的变化作出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
中国专利公开号(204233572U)公开了一种急诊内科用呼吸面罩,包括面罩,所述面罩的弧顶部位固定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顶端连接有人工呼吸嘴;所述人工呼吸嘴的下方设有人工呼吸单向阀;所述导气管通过三通连接件连接有输氧管,所述输氧管上设有输氧单向阀;所述面罩上设有带显示屏的呼吸频率采集器,所述呼吸频率采集器镶嵌安装在面罩的壳壁上;所述面罩的底部连接有分泌物溢流管,分泌物溢流管的外端连接有分泌物采集袋,本实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面罩缺少缓冲装置,当病人惊醒时,容易造成肢体擦伤,且氧气的输送频率和温度无法实时进行自主调节,影响病人的心肺复苏,且缺少气体过滤装置,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同时缺少口腔插管,影响病人的辅助呼吸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诊救护用缓震呼吸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急诊救护用缓震呼吸器,包括内杆、呼吸频率采集器、加热盘管、气囊、输氧管、人工输气管、显示屏、管线安装座、分泌物吸附罩、面罩和套管,所述管线安装座的截面为圆形,且其下部内圈设有凸台,所述管线安装座的下侧外圈密封连接有面罩,所述管线安装座的上部左右两侧分别导通设有人工输气管和输氧管,所述管线安装座的下部凸台外圈套接设有过滤罩,所述管线安装座的凸台下部中心位置固定有内杆,所述内杆的上侧外圈设有缓震弹簧,所述内杆的下侧外圈滑动套接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下侧外圈设有若干呼吸孔,所述套管的上侧外圈设有分泌物吸附罩,所述管线安装座上设有呼吸频率采集器,且呼吸频率采集器上设有显示屏,所述人工输气管上设有二号阀门,所述人工输气管的顶端设有人工呼吸嘴,所述输氧管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软管、一号阀门和加热盘管,所述软管与输氧管连接处设有单向阀,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设有气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面罩为硅胶材料制成的波纹状弹性罩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罩为圆环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泌物吸附罩为锥体结构,且分泌物吸附罩的内侧设有干燥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呼吸频率采集器的感应探头通过控制线连接于内杆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盘管位于输氧管的下部内壁上,且加热盘管为螺旋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输氧管内设置加热盘管,将面罩设置为波纹状弹性结构,将内杆与套管弹性连接,都大大提升了病人使用时的舒适度,且可避免病人因苏醒或者惊醒时,造成额外的肢体擦伤,通过气囊可以手动调节加速氧气的流动速率,有助于病人心率稳定,过滤罩套接于凸台上,拆卸消毒更换方便,可以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在套管的上侧设置分泌物吸附罩和干燥剂,可以对病人呼吸产生的分泌物进行吸附干燥,可以优化面罩内的气体环境,提升病人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急诊救护用缓震呼吸器,包括内杆1、缓震弹簧2、呼吸频率采集器3、加热盘管4、一号阀门5、气囊6、软管7、单向阀8、输氧管9、人工呼吸嘴10、二号阀门11、人工输气管12、显示屏13、管线安装座14、过滤罩15、分泌物吸附罩16、面罩17、干燥剂18、套管19和呼吸孔20,所述管线安装座14的截面为圆形,且其下部内圈设有凸台,所述管线安装座14的下侧外圈密封连接有面罩17,所述面罩17为硅胶材料制成的波纹状弹性罩体,所述管线安装座14的上部左右两侧分别导通设有人工输气管12和输氧管9,所述管线安装座14的下部凸台外圈套接设有过滤罩15,所述过滤罩15为圆环状结构,通过过滤罩15对人工输气管12和输氧管9流通的气体进行过滤,且过滤罩15拆卸方便,便于更换,所述管线安装座14的凸台下部中心位置固定有内杆1,所述内杆1的上侧外圈设有缓震弹簧2,所述内杆1的下侧外圈滑动套接设有套管19,通过缓震弹簧2使得套管19弹性滑动,所述套管19的下侧外圈设有若干呼吸孔20,通过呼吸孔20有助于气体流动和病人呼吸,所述套管19的上侧外圈设有分泌物吸附罩16,所述分泌物吸附罩16为锥体结构,且分泌物吸附罩16的内侧设有干燥剂18,通过分泌物吸附罩16和干燥剂18的配合作用对病人呼吸产生的粘液分泌物进行吸附干燥,所述管线安装座14上设有呼吸频率采集器3,且呼吸频率采集器3上设有显示屏13,所述呼吸频率采集器3的感应探头(未示出)通过控制线连接于内杆1的底部,通过呼吸频率采集器3对病人的呼吸频率进行监测,并通过显示屏13进行显示。
所述人工输气管12上设有二号阀门11,所述人工输气管12的顶端设有人工呼吸嘴10,通过人工呼吸嘴10可以进行人工呼吸,且通过二号阀门11进行气体流通控制,所述输氧管9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软管7、一号阀门5和加热盘管4,所述软管7与输氧管9连接处设有单向阀8,所述软管7的另一端设有气囊6,通过气囊6加速氧气的流动,使得氧气的流通速率呈波浪形状,所述一号阀门5用于对输氧管9内的气体流通进行控制,所述加热盘管4位于输氧管9的下部内壁上,且加热盘管4为螺旋状结构,通过加热盘管4对输入的氧气进行加热,以增加病人呼吸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需要对病人进行辅助呼吸时,通过将面罩17罩于病人口部,并将套管19插于病人口腔即可,既可以通过人工输气管12进行人工辅助呼吸,同样可以通过输氧管9进行输氧呼吸,在输氧呼吸时通过气囊6可以周期性加速氧气的流动,更有助于病人心率恢复正常,且通过加热盘管4可以对氧气进行加热,以保持正常体温,增加病人的适应程度,通过呼吸频率采集器3可以对病人的呼吸频率进行监控,并通过显示屏13进行显示,通过分泌物吸附罩16和干燥剂18配和可以对病人呼吸时产生的分泌物进行吸附干燥,此外,通过将内杆1和套管19弹性连接,将面罩17设置为波纹状弹性结构,当病人苏醒或者惊醒时,可以通过缓震弹簧2和面罩17进行弹性缓冲,避免对病人造成额外的损伤。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急诊救护用缓震呼吸器,包括内杆、呼吸频率采集器、加热盘管、气囊、输氧管、人工输气管、显示屏、管线安装座、分泌物吸附罩、面罩和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安装座的截面为圆形,且其下部内圈设有凸台,所述管线安装座的下侧外圈密封连接有面罩,所述管线安装座的上部左右两侧分别导通设有人工输气管和输氧管,所述管线安装座的下部凸台外圈套接设有过滤罩,所述管线安装座的凸台下部中心位置固定有内杆,所述内杆的上侧外圈设有缓震弹簧,所述内杆的下侧外圈滑动套接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下侧外圈设有若干呼吸孔,所述套管的上侧外圈设有分泌物吸附罩,所述管线安装座上设有呼吸频率采集器,且呼吸频率采集器上设有显示屏,所述人工输气管上设有二号阀门,所述人工输气管的顶端设有人工呼吸嘴,所述输氧管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软管、一号阀门和加热盘管,所述软管与输氧管连接处设有单向阀,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设有气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诊救护用缓震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为硅胶材料制成的波纹状弹性罩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救护用缓震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罩为圆环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救护用缓震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泌物吸附罩为锥体结构,且分泌物吸附罩的内侧设有干燥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救护用缓震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频率采集器的感应探头通过控制线连接于内杆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救护用缓震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盘管位于输氧管的下部内壁上,且加热盘管为螺旋状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256133.5U CN204563204U (zh) | 2015-04-20 | 2015-04-20 | 一种急诊救护用缓震呼吸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256133.5U CN204563204U (zh) | 2015-04-20 | 2015-04-20 | 一种急诊救护用缓震呼吸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563204U true CN204563204U (zh) | 2015-08-19 |
Family
ID=53855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25613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63204U (zh) | 2015-04-20 | 2015-04-20 | 一种急诊救护用缓震呼吸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563204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08004A (zh) * | 2016-03-31 | 2016-06-29 | 杨溢 | 呵气自暖防蚊被褥及服装 |
CN105079931B (zh) * | 2015-09-10 | 2017-03-29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呼吸器 |
CN111001065A (zh) * | 2018-10-06 | 2020-04-14 | 辽宁泓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医疗用简易呼吸器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
2015
- 2015-04-20 CN CN201520256133.5U patent/CN20456320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79931B (zh) * | 2015-09-10 | 2017-03-29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呼吸器 |
CN105708004A (zh) * | 2016-03-31 | 2016-06-29 | 杨溢 | 呵气自暖防蚊被褥及服装 |
CN111001065A (zh) * | 2018-10-06 | 2020-04-14 | 辽宁泓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医疗用简易呼吸器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261280B (zh) | 一种内科护理诊断监测呼吸装置 | |
CN207356342U (zh) | 一种婴儿专用麻醉呼吸面罩 | |
CN204563204U (zh) | 一种急诊救护用缓震呼吸器 | |
CN208809249U (zh) | 一种带支撑机构的鼻氧管 | |
CN108404269B (zh) | 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治疗仪 | |
CN204972608U (zh) | 一种气管插管 | |
CN203763622U (zh) | 一种内科用呼吸装置 | |
CN204233572U (zh) | 急诊内科用呼吸面罩 | |
CN106474609A (zh) | 一种内科用呼吸机 | |
CN204319452U (zh) | 一种内科护理呼吸器 | |
CN201279335Y (zh) | 新型呼吸器 | |
CN203749976U (zh) | 呼吸机面罩 | |
CN205626650U (zh) | 小儿肺炎隔离呼吸治疗器 | |
CN204275235U (zh) | Cpap鼻面罩固定组件 | |
CN204379929U (zh) |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呼吸器 | |
CN208693983U (zh) | 一种一次性使用吸氧管 | |
CN208770624U (zh) | 一种临床麻醉面罩 | |
CN207429485U (zh) | 一种内科临床用呼吸装置 | |
CN211935082U (zh) | 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装置 | |
CN213642646U (zh) | 一种重症监护用呼吸管固定装置 | |
CN201271421Y (zh) | 呼吸机用鼻塞 | |
CN112870512B (zh) | 一种具有防交叉感染结构的救治可脱卸呼吸装置 | |
CN202516123U (zh) | 稳固型呼吸机鼻塞 | |
CN213852624U (zh) | 一种多功能氧气湿化瓶 | |
CN202105283U (zh) | 一种吸氧鼻塞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 Termination date: 201604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