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09607U - 口袋织物 - Google Patents

口袋织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09607U
CN204509607U CN201420868266.3U CN201420868266U CN204509607U CN 204509607 U CN204509607 U CN 204509607U CN 201420868266 U CN201420868266 U CN 201420868266U CN 204509607 U CN204509607 U CN 2045096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cket
fabric
bag
bag wall
pocket fab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6826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玲歴
林家豪
张明芳
张峻霖
余致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mosa Taffeta Zho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rmosa Taffet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mosa Taffeta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rmosa Taffet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6826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096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096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0960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袋织物。具体地,涉及一种横向或直向口袋织物,其是由复数条经纱及复数条纬纱交织而成,其包含:多个袋型区域,其各自独立包含A袋壁及B袋壁,所述的A袋壁是由第一经纱及第一纬纱所交织而成,所述的B袋壁是由第二经纱及第二纬纱所交织而成;及间隔区域L,其是由所述的A袋壁及所述的B袋壁接合处所界定。本实用新型不仅可省去车缝的成本,更可提升填充物于织物中的分散性及防漏性。

Description

口袋织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口袋织物,特别是一种直接以交织方式形成的可用于填绒的袋型区域的横向或直向口袋织物。
背景技术
一般织物是一种以经纱及纬纱交织而成的结构体,为单层的结构其所呈现的肌理效果随着经纱及纬纱的交织方式不同而有所变化。一般织物生产流程包含络筒、整经、浆纱、并经、绫取、穿综、穿筘、织布等工程。“络筒工程”是以络筒机将原纱或经染纱工程染成所要的颜色的纱重新整理,并以均匀的张力将纱绕在筒管上,形成筒子纱。再将筒子纱置于纱架上,利用“整经工程”以平行整齐且张力均一的方式拉出纱及将纱排列于经轴上。通过“浆纱工程”在经纱上加上浆料,使经纱毛羽伏贴及增加纱的强度及平滑性等性质,以减少后续织造时因织布机开口上下运动磨擦所产生的断纱及静电现象。通过“并经”及“绫取”工程,将经施加浆料的经纱根据所要织造的织物结构图,逐一穿过综框内的综丝,穿过钢筘的筘齿,到达织布机的卷布轴后,即可进行后续的织布工程。选用适合的织布机根据所欲获得的织物的织物结构图,将经纱及纬纱交织成织物(即胚布),再经染整加工后,形成织物成品。
织物结构图是用于描述经纬纱在织物中相互交织方式的重要工艺设计。不同的织物结构图所织得的织物当然不同,其不仅影响织物的外观,如平纹、斜纹、表面呈毛绒状等,更影响其性质,如手感、吸湿性、泼水性、防绒性、透气性等。一般而言,织物结构图包含组织结构、穿综图及纹版图。熟习织物设计的技艺人士可通过调整组织结构、穿综图及纹版图达到所欲获得的织物设计,亦可由织物中经纬纱交织方式分析推得其组织结构、穿综图及纹版图。
织物成品的外观及性质可于织物生产过程中调整,然而,织物成品的形状或功能性常需仰赖后端的机械或人工裁剪及缝纫机车缝。一般可填充如棉花或羽绒等填充物的御寒织物,例如羽绒衣或羽绒被等,在长久使用下,常会产生填充物团聚及漏绒的现象,无法保有完整覆盖性的御寒效果。为了避免此所不欲发生的填充物团聚及漏绒现象,现有技术利用先于织物上车出所要的网格线,形成可供填充棉花或羽绒的袋型区域,再将填充物平均填入所述的袋型区域中,使得填充物在长久使用下能可分散于织物中,达到有效御寒效果。然而此车缝方法不仅耗时费工,且因车线迭接的宽度,填充物无法填至迭接的十字区域,易产生“冷点”现象。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以织物设计方式,利用织布机特殊的穿综及纹版配列,于织布机织造胚布时,直接形成具有可供填充的袋型区域的口袋织物。本实用新型可在毋需额外的车缝程序下,于经纱及纬纱交织时就形成具有可供填充棉花或与羽绒的袋型区域的织物。相比于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不仅可省去车缝的成本,更可提升填充物于织物中的分散性及防漏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口袋织物,其可为横向或直向开口,其是由复数条经纱及复数条纬纱交织而成,其包含:多个袋型区域,其为各自独立包含A袋壁及B袋壁,所述的A袋壁是由第一经纱及第一纬纱所交织而成,所述的B袋壁是由第二经纱及第二纬纱所交织而成;及间隔区域L,其是由所述的A袋壁及所述的B袋壁交迭处所界定。
所述的A袋壁与所述的B袋壁各自出现在所述的口袋织物的同一侧上或交替出现在所述的口袋织物的相反侧上。所述的多个袋型区域可为完全连续者、部分连续且部分间隔者或完全不连续者。在所述的间隔区域处,所述的第一经纱分别为在所述的第二经纱的相邻两条之间。本实用新型的口袋织物的经纱及纬纱密度可各自独立地是每吋100条至1200条,优选是毎吋200条至1100条,更优选是每吋300条至1000条。所述的口袋织物的袋型区域可具有相同或不同的袋宽,是0.1cm至100cm。所述的口袋织物的袋型区域间之间距可为相同或不同。所述的经纱及纬纱可使用人造纤维(如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弹力纤维或聚丙烯纤维等亲水性纤维及疏水性纤维)、再生纤维(嫘萦)或天然纤维(如棉或羊毛)材质作为原料,其丹尼数是5丹尼至300丹尼,支数是10支至200支。
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制造口袋织物的方法,其包含:以复数条经纱及复数条纬纱交织成多个袋型区域,所述的多个袋型区域为各自独立包含A袋壁及B袋壁;及多个间隔区域L,其是由所述的A袋壁及所述的B袋壁交迭处所界定,其中所述的A袋壁是由第一经纱及第一纬纱所交织而成,所述的B袋壁是由第二经纱及第二纬纱所交织而成。其所制得的所述的A袋壁与所述的B袋壁可各自出现在所述的口袋织物的同一侧上或交替出现在所述的口袋织物的相反侧上。所述的多个袋型区域可为完全连续者、部分连续且部分间隔者或完全不连续者。
本文中的术语“完全连续式口袋织物”表示口袋织物的袋型区域为连续出现。
本文中的术语“完全不连续式口袋织物”表示口袋织物的每个袋型区域间均具有间隔。
本文中的术语“部分连续且部分间隔式口袋织物”表示口袋织物的袋型区域可同时以彼此相连及彼此不相连的混合方式出现,例如A-B-L型口袋织物即表示以两个相连的袋型区域为一组,所述的组袋型区域间隔出现的口袋织物态样,A-L-A-B-L型口袋织物即表示以单一袋型区域A为一组与两个相连的袋型区域A及B为一组,所述的二组袋型区域间隔出现的口袋织物的态样。
即以本实用新型的口袋织物的一侧观察,所述的口袋织物的袋壁A及B与间隔区域L可以(A)a-(L)l1(B)b-(L)l2方式表示,其中a、b及l1和l2均大于0,当a及b不等于0且l1及l2等于0时,以所述的口袋织物的一侧观察,所述的口袋织物的袋壁以-A-B-A-B-方式呈现,即所述的口袋织物的袋型区域是完全连续,所述的口袋织物为完全连续式口袋织物。当a、b、l1及l2均不等于0时,所述的口袋织物的袋壁与间隔区域可以例如-A-L-B-L-或-A-L-L-B-L-等方式呈现,所述的口袋织物的袋型区域是完全不连续,所述的口袋织物为完全不连续式口袋织物。当a及b不等于0、及l1与l2中任一者不等于0时,所述的口袋织物的袋壁与间隔区域以例如-A-B-L-、-A-B-L-L-、-A-A-B-L-L-、-A-L-B-、-A-A-L-L-B-或-A-L-L-B-B-等方式呈现,所述的口袋织物的袋型区域是部分连续且部分间隔,所述的口袋织物为部分连续且部分间隔式口袋织物。
本文中的术语“交替袋壁”表示口袋织物的袋壁各自交替出现在口袋织物的相反侧上。
本文中的术语“不交替袋壁”表示口袋织物的袋壁各自出现在口袋织物的同一侧上。
上文已相当广泛地概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从而使下文的本实用新型详细描述得以获得较佳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目标的其它技术特征将描述于下文。本领域技术人员应了解,可相当容易地利用下文揭示的概念与特定实施例可作为修改或设计其它结构或制造方法而实现与本实用新型相同的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了解,这类等效建构无法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向连续式口袋织物中的相连袋型区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交替袋壁的横向连续式口袋织物中的相连袋型区域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直向口袋织物的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实例1的具有不交替袋壁的横向完全连续式口袋织物的组织结构。
图4B为本实用新型实例2的具有不交替袋壁的横向完全不连续式口袋织物的组织结构。
图4C为本实用新型实例3的具有交替袋壁的横向完全连续式口袋织物的组织结构。
图4D为本实用新型实例4的具有交替袋壁的横向完全不连续式口袋织物的组织结构。
图5A及5B为本实用新型实例5至7的具有不交替袋壁的直向口袋织物的组织结构。
图5C为本实用新型实例8的具有交替袋壁的直向完全连续式口袋织物的组织结构。
图5D为本实用新型实例9的具有交替袋壁的直向部分连续且部分间隔式口袋织物的组织结构。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向不连续式口袋织物优选实例的组织结构。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袋宽不一的交替袋壁的横向完全不连续式口袋织物优选实例的组织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提供以原丝50/144聚酯拉伸变形纱(polyester DTY)制造以下口袋织物:
实例1:具有不交替袋壁的横向完全连续式口袋织物;
实例2:具有不交替袋壁的横向完全不连续式口袋织物;
实例3:具有交替袋壁的横向完全连续式口袋织物;
实例4:具有交替袋壁的横向完全不连续式口袋织物;
实例5:具有不交替袋壁的直向完全连续式口袋织物;
实例6:具有不交替袋壁的直向部分连续且部分间隔式口袋织物;
实例7:具有不交替袋壁的直向完全不连续式口袋织物;
实例8:具有交替袋壁的直向完全连续式口袋织物;及
实例9:具有交替袋壁的直向部分连续且部分间隔式口袋织物。
为利于判断及说明口袋织物成品的多个袋型区域的链接方式(如口袋的连续或间隔连结方式,以及袋壁的交替或不交替出现方式),均先将各实例的聚酯拉伸变形纱染为蓝色及白色。各织物的组织结构如图4A至4D及5A至5D所示。将纱经由整经工程、浆纱、并经、绫取工程后,再根据如图4A至4D及5A至5D所示的各织物组织结构及适合所述的组织结构的穿综图进行穿综、穿筘及织布等工程后,获得各别具有交替或不交替袋壁的完全连续、部分连续且部分间隔、或完全不连续式口袋织物,其中具有交替袋壁者为蓝白相间的口袋织物,具有不交替袋壁者则为单面单色的口袋织物,即一面为蓝色,一面为白色。
可通过调整袋壁组织及衔接袋壁间的间隔区域组织L的交织方式(如循环次数),使所述的A袋壁与所述的B袋壁可各自出现在所述的口袋织物的同一侧上或交替出现在所述的口袋织物的相同或相反侧上,亦可使所述的多个袋型区域连续或间隔地以相同或不同间距的方式出现。以下进一步说明织物组织结构与所获得的口袋织物结构的关是。
如图1及2示意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口袋织物可为横向开口,其是由复数条经纱111及112及复数条纬纱121及122交织而成,其包含:多个袋型区域10及11及间隔区域L。袋型区域为连续且分别包含A袋壁A及B袋壁B。所述的A袋壁是由第一经纱111及第一纬纱121所交织而成,所述的B袋壁是由第二经纱112及第二纬纱122所交织而成。通过控制经纱及纬纱的交织方式,所述的A袋壁与所述的B袋壁各自出现在所述的口袋织物的同一侧上(如图1所示),或交替出现在所述的口袋织物的相反侧上(如图2所示)。即在织物一侧的袋壁在与另一袋壁交会后,可出现在织物的同一侧或出现在织物的另一侧,由此可制作具有不同外观察织物,如双色相间的口袋织物。
如图3示意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口袋织物可为直向开口,其是由复数条经纱111及112及复数条纬纱121及122交织而成,其包含:多个袋型区域10及11及间隔区域L。袋型区域为连续且分别包含A袋壁A及B袋壁B。所述的A袋壁是由第一经纱111及第一纬纱121所交织而成,所述的B袋壁是由第二经纱112及第二纬纱122所交织而成。通过控制经纱及纬纱的交织方式,所述的A袋壁与所述的B袋壁交替出现在所述的口袋织物的相反侧上(如图3所示),或各自出现在所述的口袋织物的同一侧上(未显示于图中),由此可制作具有不同外观察织物,如双色相间的口袋织物。如图4A至4D及图5A至5D的织物组织结构所示,所述的组织结构方格中黑色代表经纱浮在纬纱上方称为经浮点。白色代表纬纱浮在经纱上方称为纬浮点。以所述的组织结构的横向为x轴,纵向为y轴以利说明。结合图1或2,所述的组织结构中的经向,如图4A的(x1,y1)至(x1,y10)、图4B的(x1,y1)至(x1,y10)、图4C的(x1,y1)至(x1,y16)及图4D的(x1,y1)至(x1,y8)组织点表示第一经纱111的方向,图4A的(x2,y1)至(x2,y10)、图4B的(x2,y1)至(x2,y10)、图4C的(x2,y1)至(x2,y16)及图4D的(x2,y1)至(x2,y8)组织点表示第二经纱112的方向。图4A至4D组织结构中的纬向(x1,y1)至(x16,y1)组织点表示纬纱的方向,其中纬向奇数组织点,如(x1,y1)、(x3,y1)、(x5,y1)等,表示第一纬纱121,纬向偶数组织点,如(x2,y1)、(x4,y1)、(x6,y1)等,表示第二纬纱122。
图4A为本实用新型实例1的具有不交替口袋的横向完全连续式口袋织物的组织结构,其中组织点x1至x16与组织点y1至y4所形成的区域以及组织点x1至x16与组织点y7至y10所形成的区域为袋壁的组织结构,组织点x1至x16与组织点y5及y6所形成的区域是使袋壁不交替出现的组织结构,并非使口袋不相连的间隔区域的组织结构。可通过设定袋壁的循环次数m及n,调整袋壁大小,使多个袋型区域是连续地以不同或相同袋宽的方式出现。袋壁组织结构的循环次数m及n可为5至10,000次,优选为10至5000次,最佳为100至1000次循环。
图4B为本实用新型实例2的具有不交替袋壁的横向完全不连续式口袋织物的组织结构,其中组织点x1至x16与组织点y1至y4所形成的区域为间隔区域L的组织结构,组织点x1至x16与组织点y5至y8所形成的区域为袋壁的组织结构。可通过调整袋壁与间隔区域的循环次数m及n,使多个袋型区域是间隔地以相同袋宽及相同间距的方式出现。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完全不连续式口袋织物优选实例的组织结构。袋壁组织结构的循环次数m可为5至10,000次,优选为10至5000次,最佳为100至1000次循环,例如为图4所示的200次循环。间隔区域的循环次数n可视情况所欲获得的口袋间隔大小调整,至少大于5。
图4C为本实用新型实例3的具有交替袋壁的横向完全连续式口袋织物的组织结构,其中组织点x1至x16与组织点y1至y4所形成的区域以及组织点x1至x16与组织点y5至y8所形成的区域分别为两种不同袋壁A及B的组织结构。可通过设定袋壁的循环次数m及n,调整袋壁A及B大小,使所述的多个袋型区域是连续地以相同或不同袋宽出现。袋壁组织结构的循环次数m及n可分别为5至10,000次循环及5至8,000次循环,优选为10至5000次循环及10至8000次循环,最佳为50至1000次循环,例如为图7所示的70次及140次循环。
图4D为本实用新型实例4的具有交替袋壁的横向完全不连续式口袋织物的组织结构,其中组织点x1至x16与组织点y1至y4所形成的区域以及组织点x1至x16与组织点y9至y12所形成的区域分别为两种不同袋壁A及B的组织结构。组织点x1至x16与组织点y5至y8以及组织点x1至x16与组织点y13至y16所形成的区域为袋壁L的组织结构。可通过设定袋壁A及B的循环次数m及o与间隔区域L的循环次数n及p,调整袋壁A、袋壁B与间隔区域L的大小,使所述的多个袋型区域是间隔地以相同或不同袋宽,及相同或不相同间距的方式出现。袋壁组织结构的循环次数m及o可分别为5至10,000次循环及5至8,000次循环,优选为10至5000次循环及10至8000次循环,最佳为50至1000次循环,例如为图7所示的70次及140次循环。间隔区域的循环次数m及o可视情况所欲获得的口袋间隔调整,至少大于5。
图5A至5D显示直向口袋织物的优选实例的组织结构,其中组织结构方格中黑色代表经纱浮在纬纱上方称为经浮点。白色代表纬纱浮在经纱上方称为纬浮点。以所述的组织结构的横向为x轴,纵向为y轴以利说明。结合图1,组织结构中的经向(x1,y1)至(x1,y4)组织点表示第一纬纱111的方向,(x2,y1)至(x2,y4)组织点表示第二纬纱122的方向。组织结构中的纬向(x1,y1)至(x16,y1)组织点表示经纱的方向,其中纬向奇数组织点,如(x1,y1)、(x3,y1)、(x5,y1)等,表示第一经纱111,纬向偶数组织点,如(x2,y1)、(x4,y1)、(x6,y1)等,表示第二经纱112。
图5A及5B为本实用新型实例5至7的具有不交替袋壁的直向口袋织物的组织结构。图5A中组织点x1至x4与组织点y1至y4所形成的区域、组织点x1至x4与组织点y5至y8所形成的区域以及组织点x9至x12与组织点y1至y4所形成的区域e各自为袋壁结构,组织点x13至x16与组织点y1及y4所形成的区域可为使袋壁不交替出现的组织结构或使口袋不相连的间隔区域的组织结构,可通过调整组织点x13至x16与组织点y1及y4所形成的区域的循环次数p,使口袋织物为完全连续者或部分连续且部分间隔者。当p为1至5次循环,图5A组织结构所形成者为完全连续式口袋织物。另可通过调整袋壁的循环次数m、n及o,使多个袋型区域是连续地以相同或不相同袋宽的方式出现。m、n及o各别独立地可为5至10,000次循环,优选为10至5000次循环,最佳为50至1000次循环。
图5B中组织点x1至x4与组织点y1至y4所形成的区域、组织点x9至x12与组织点y1至y4所形成的区域以及组织点x13至x16与组织点y1至y4所形成的区域为袋壁结构,组织点x5至x8与组织点y1至y4所形成的区域可为使袋壁不交替出现的组织结构或使口袋不相连的间隔区域的组织结构,可通过调整组织点x5至x8与组织点y1及y4所形成的区域的循环次数n,使口袋织物为完全连续者或部分连续且部分间隔者。当n为大于6次的循环时,图5B组织结构所形成者为完全不连续式口袋织物。另可通过调整袋壁的循环次数m、o及p,使多个袋型区域具有相同或不相同袋宽。m、o及p各别独立地可为5至10,000次循环,优选为10至5000次循环,最佳为50至1000次循环。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可知悉亦可通过调整图5A及5B的穿棕法,使图5A及5B的口袋织物转为连续或不连续者。
图5C为本实用新型实例8的具有交替袋壁的直向连续式口袋织物的组织结构,其中组织点x1至x4与组织点y1至y4所形成的区域、组织点x5至x8与组织点y1至y4所形成的区域、组织点x9至x12与组织点y1至y4所形成的区域以及组织点x13至x16与组织点y1至y4所形成的区域分别为不同袋壁的组织结构。可通过设定袋壁的循环次数m、n、o及p,调整袋壁大小,使所述的多个袋型区域是连续地以相同或不同袋宽方式出现。袋壁组织结构的循环次数m、n、o及p各别独立地为5至10,000次循环及5至8,000次循环,优选为10至5000次循环及10至8000次循环,最佳为50至1000次循环。
图5D为本实用新型实例9的具有交替袋壁的直向部分连续且部分间隔式口袋织物的组织结构,其中组织点x1至x4与组织点y1至y4所形成的区域以及组织点x5至x8与组织点y1至y4所形成的区域分别为两种不同袋壁A及B的组织结构。组织点x9至x12与组织点y1至y4以及组织点x13至x16与组织点y1至y4所形成的区域为袋壁L的组织结构。可通过设定袋壁的循环次数m及n与间隔区域的循环次数o及p,调整袋壁A、袋壁B与间隔区域L的大小,使所述的多个袋型区域是间隔地以两个袋宽相同或不同,间隔相同或不相同的方式出现。袋壁组织结构的循环次数m及n可各别独立地为5至10,000次循环及5至8,000次循环,优选为10至5000次循环及10至8000次循环,最佳为50至1000次循环。间隔区域的循环次数o及p可依所欲获得的口袋间隔大小视情况调整,至少大于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应了解,在不背离后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教示及揭示可作种种的替换及修饰。例如,上文揭示的许多制造方法可以不同的方法实施或以其它制造方法予以取代,或者采用上述二种方式的组合。
应了解在此说明书中所引用的任何数值范围欲包含其内所涵括的所有次范围。例如,从“1至10”的范围包括陈述的最小数值1及陈述的最大数值10的间所有的次范围(如从2至8、3至6或4至9等)且包含所述的两数值,也即包含等于或大于1的最小值以及等于或小于10的最大值的范围。因为所揭示的数值范围是连续的,因此他们包含最小值和最大值的间的每个数值。除非另加说明,否则此说明书中指明的各种数值范围是概略值。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并不局限于上文揭示的特定实施例的制造方法、机台、制造、物质的成份、装置、方法或步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了解,基于本实用新型教示及揭示制造方法、机台、制造、物质的成份、装置、方法或步骤,无论现在已存在或日后开发者,其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揭示者以实质相同的方式执行实质相同的功能,而达到实质相同的结果,也可使用于本实用新型。因此,以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用以涵盖用以此类制造方法、机台、制造、物质的成份、装置、方法或步骤。

Claims (15)

1.一种口袋织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复数条经纱及复数条纬纱交织而成,其包含:
多个袋型区域,其为各自独立包含A袋壁及B袋壁,其中所述的A袋壁是由第一经纱及第一纬纱所交织而成,所述的B袋壁是由第二经纱及第二纬纱所交织而成;及
间隔区域L,其是由A袋壁及B袋壁交迭处所界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袋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袋壁与所述的B袋壁各自出现在所述的口袋织物的同一侧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袋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袋壁与所述的B袋壁交替出现在所述的口袋织物的相反侧上。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口袋织物,其特征在于,其袋型区域可为完全连续者、部分连续且部分间隔者或完全不连续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袋织物,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的口袋织物的一侧观察,袋壁A及B与间隔区域L可以(A)a-(L)l1(B)b-(L)l2方式表示,其中a、b、l1及l2均大于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口袋织物,其特征在于,当a及b不等于0且l1及l2等于0时,所述的口袋织物的袋型区域是完全连续。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口袋织物,其特征在于,当a、b、l1及l2均不等于0时,所述的口袋织物的袋型区域是完全不连续。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口袋织物,其特征在于,当a及b不等于0,及l1与l2中任一者不等于0时,所述的口袋织物的袋型区域是部分连续且部分间隔。
9.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口袋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袋型区域的袋宽可为相同。
10.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口袋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袋型区域的袋宽可为不同。
11.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口袋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袋型区域的袋宽是0.1cm至100cm。
12.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口袋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袋织物的经纱及纬纱密度可各自独立地是每吋100条至1200条。
13.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口袋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纱及纬纱可使用可为亲水性或疏水性的人造纤维、再生纤维或天然纤维材质作为原料。
1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口袋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纱及纬纱的丹尼数是5丹尼至300丹尼。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袋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纱及纬纱的支数是10支至200支。
CN201420868266.3U 2014-12-31 2014-12-31 口袋织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096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68266.3U CN204509607U (zh) 2014-12-31 2014-12-31 口袋织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68266.3U CN204509607U (zh) 2014-12-31 2014-12-31 口袋织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09607U true CN204509607U (zh) 2015-07-29

Family

ID=53707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68266.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09607U (zh) 2014-12-31 2014-12-31 口袋织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0960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3625A (zh) * 2014-12-31 2016-07-27 福懋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口袋织物
CN106811855A (zh) * 2015-12-01 2017-06-09 福懋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多段式组织织物
CN112458594A (zh) * 2019-08-19 2021-03-09 福懋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多层口袋夹层织物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3625A (zh) * 2014-12-31 2016-07-27 福懋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口袋织物
CN105803625B (zh) * 2014-12-31 2019-06-07 福懋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口袋织物
CN106811855A (zh) * 2015-12-01 2017-06-09 福懋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多段式组织织物
CN112458594A (zh) * 2019-08-19 2021-03-09 福懋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多层口袋夹层织物
CN112458594B (zh) * 2019-08-19 2023-11-21 福懋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多层口袋夹层织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86290B (zh) 表里换层超柔软多层面料的设计与织造方法
CN204509607U (zh) 口袋织物
CN203834103U (zh) 一种多组织复合无缝拼接型立体床品面料
CN104652008B (zh) 一种双面异效应遮光窗帘织物
CN106567173B (zh) 一种六层布织物的织造工艺
CN104060367A (zh) 一种吸湿透气双层布
CN104562380B (zh) 具有三层立体效果的机织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5803625A (zh) 口袋织物
CN106868683B (zh) 一种提花机织造的带孔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CN213925235U (zh) 一种醋酯纤维丝和聚酯弹性纤维丝交织的双面弹力面料
CN109183239A (zh) 一种三层女式皱裙面料的设计方法与生产工艺
CN204385381U (zh) 一种观感和性能如针织物的机织物的布边
CN104420054A (zh) 一种高经密双层布
CN104988630B (zh) 一种假绞综纹路面料及其制造方法
CN209971739U (zh) 一种透光针织弹性面料
CN209636413U (zh) 一种牛仔面料
CN114908454A (zh) 一种抗菌保暖多层纱布绒类面料的织造方法和被毯
CN104342818B (zh) 一种透气织物
TWI583838B (zh) 口袋織物及其製造方法
CN206188981U (zh) 纬密变化的织带
CN214612937U (zh) 一种仿真丝雪纺面料
CN205617033U (zh) 一种真丝重重绉的面料
CN221071797U (zh) 一种领结变化双层柔顺纱布
CN213804172U (zh) 一种仿麻类提花织物面料
CN220116762U (zh) 一种纬向无色差的面料及具有其的服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602

Address after: God Creek Village, Shen Wan, Zhongsha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FORMOSA TAFFETA (ZHONGSHAN) CO.,LTD.

Address before: Taiwan County, Yunlin, China

Patentee before: FORMOSA TAFFETA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9

Termination date: 202112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