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93480U - 高稳定性螺杆泵双向推力万向联轴器 - Google Patents

高稳定性螺杆泵双向推力万向联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93480U
CN204493480U CN201520109353.5U CN201520109353U CN204493480U CN 204493480 U CN204493480 U CN 204493480U CN 201520109353 U CN201520109353 U CN 201520109353U CN 204493480 U CN204493480 U CN 2044934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tooth wheel
joint
lower tooth
wheel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0935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先杰
张光栋
陈传刚
李鑫
陈祥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YANSHAN PUMP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YANSHAN PUMP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YANSHAN PUMP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YANSHAN PUMP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0935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934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934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9348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高稳定性螺杆泵双向推力万向联轴器,属于潜油机械技术领域。联接管(11)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上齿轮套(9)和下齿轮套(17),上齿轮轴(4)下端通过上零齿差内啮合鼓形齿轮(8)与上齿轮套(9)的内齿啮合,下齿轮轴(21)的上端通过下零齿差内啮合鼓形齿轮(13)与下齿轮套(17)的内齿啮合;所述关节轴承包括第一关节轴承(6)、第二关节轴承(10)、第三关节轴承(16)和第四关节轴承(18),第一关节轴承(6)和第二关节轴承(10)相对设置在上零齿差内啮合鼓形齿轮(8)两端,第三关节轴承(16)和第四关节轴承(18)相对设置在下零齿差内啮合鼓形齿轮(13)两端,具有承载能力大、可承受双向轴向力等优点。

Description

高稳定性螺杆泵双向推力万向联轴器
技术领域
高稳定性螺杆泵双向推力万向联轴器,属于潜油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潜油螺杆泵采油技术是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引起重视的一种新型采油技术。电动潜油螺杆泵是一种无杆采油设备,适用于高粘度稠油井,高含砂、含气井及斜井的原油开采,并具有传统设备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电动潜油螺杆泵专用万向联轴器是电动潜油螺杆泵采油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连接电动机动力输出轴和螺杆泵转子,由于螺杆泵运转的特性,要求专用联轴器在传递扭矩的同时,既要实现连接电动机端的输入轴的定轴运动向连接螺杆泵转子端的输出轴的行星偏摆运动的转换,又要传递螺杆泵转子产生的轴向力,故专用万向联轴器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电动潜油螺杆泵系统的性能及使用寿命。
目前电动潜油螺杆泵专用万向联轴器多采用球面副实现运动形式的变换,但目前的专用万向联轴器只能承受向下的轴向力,无法承受螺杆泵转子反转时产生的向上的轴向力,而且通常只用一个圆锥滚子轴承对输入轴进行径向定位,定心效果不理想。承受轴向力的钢球球面副为点、面接触,易压坏而导致专用联轴器失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承载能力大、可承受双向轴向力、使用寿命长的高稳定性螺杆泵双向推力万向联轴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高稳定性螺杆泵双向推力万向联轴器,包括上齿轮轴、下齿轮轴、联接管和防护壳,联接管通过关节轴承连接在上齿轮轴和下齿轮轴之间,防护壳固定在下齿轮轴和联接管的外侧,下齿轮轴和防护壳之间设有径向固定下齿轮轴的扶正机构,下齿轮轴与防护壳之间还固定有推力轴承,所述联接管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上齿轮套和下齿轮套,上齿轮轴下端通过上零齿差内啮合鼓形齿轮与上齿轮套的内齿啮合,下齿轮轴的上端通过下零齿差内啮合鼓形齿轮与下齿轮套的内齿啮合;
所述关节轴承包括第一关节轴承、第二关节轴承、第三关节轴承和第四关节轴承,其中第一关节轴承和第二关节轴承均套在上齿轮轴和上齿轮套之间,第一关节轴承和第二关节轴承相对设置在上零齿差内啮合鼓形齿轮两端,第一关节轴承与上齿轮套上端相对固定,第三关节轴承和第四关节轴承均套在下齿轮轴和下齿轮套之间,第三关节轴承和第四关节轴承相对设置在下零齿差内啮合鼓形齿轮两端,第四关节轴承与下齿轮套下端相对固定,第一关节轴承、第二关节轴承、第三关节轴承和第四关节轴承均为推力关节轴承。
联接管两端分别装有二组推力关节轴承,使联接管可360°旋转,上齿轮轴和下齿轮轴与联接管由零齿差内啮合鼓形齿轮副传递扭矩,上齿轮轴可任意方向旋转,可以实现电动机转子的同轴转动变换为螺杆泵转子的行星偏摆运动。当该高稳定性螺杆泵双向推力万向联轴器受向下的轴向作用力时,载荷先作用于上齿轮轴上,通过上齿轮轴再压在第二关节轴承上,然后经联接管将载荷传递到第三关节轴承上,最后由第三关节轴承传递到下齿轮轴上,再由下齿轮轴将载荷传至额外安装的推力轴承组上;当该高稳定性螺杆泵双向推力万向联轴器受向上的作用力时,载荷先作用于上齿轮轴上,通过上齿轮轴作用于第一关节轴承上,然后经联接管将载荷传递到第四关节轴承上,最后由第四关节轴承载荷传递到下齿轮轴上,然后由推力轴承将载荷传递到外壳抵消,从而使该高稳定性螺杆泵双向推力万向联轴器能够承受双向轴向力,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关节轴承与上零齿差内啮合鼓形齿轮之间的上齿轮轴上卡固有传递轴向力的上轴向力传递机构,在所述第四关节轴承与下零齿差内啮合鼓形齿轮之间的下齿轮轴上卡固有传递轴向力的下轴向力传递机构。通过上轴向力传递机构和下轴向力传递机构传递轴向力,避免上零齿差内啮合鼓形齿轮与第一关节轴承相互磨损,避免下零齿差内啮合鼓形齿轮与第四关节轴承相互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上轴向力传递机构包括两个卡固在上齿轮轴上的上半环;所述下轴向力传递机构包括两个卡固在下齿轮轴上的下半环。
优选的,所述扶正机构包括上下间隔的套设在下齿轮轴上的第一导轴承和第二导轴承,第一导轴承和第二导轴承分别通过转接段与防护壳连接。通过第一导轴承和第二导轴承两个导轴承对下齿轮轴进行轴向固定,保证下齿轮轴同轴旋转,提高了扶正效果,减少磨损。
优选的,所述下齿轮轴在第二导轴承的上侧固定有一个防砂环。沙粒进入该联轴器后向下掉落,所以第二导轴承很容易因进入沙粒而磨损失效,防砂环可防止过多的沙粒进入轴承,提高第二导轴承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下齿轮轴在推力轴承的下端固定有一个推力盘,在推力盘的下端还固定有缓冲装置。推力盘可以向上将轴向力传递给推力轴承,也可以向下将轴向力传递给缓冲装置,缓冲装置能够吸收载荷冲击,降低联轴器下端的推力轴承组承受的冲击力,从而能够有效的延长整机设备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第一碟簧垫板、蝶形弹簧和第二碟簧垫板,第一碟簧垫板上端抵接推力盘,蝶形弹簧通过第二碟簧垫板固定在第一碟簧垫板的下侧,下齿轮轴在第二碟簧垫板的下侧设有第二碟簧垫板限位装置,第二碟簧垫板限位装置对第二碟簧垫板进行轴向限位。
优选的,所述推力盘的下侧通过螺母与下齿轮轴固定连接,第一碟簧垫板的上部开设有容纳螺母的螺母凹槽;第二碟簧垫板的上部开设有容纳蝶形弹簧的碟簧凹槽,且第二碟簧垫板上端与第一碟簧垫板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上齿轮套的上端固定有上关节轴承座,上齿轮轴穿过上关节轴承座,第一关节轴承固定在上关节轴承座的下侧,联接管的上端插入上齿轮套的内侧,第二关节轴承固定在联接管的上端。通过上关节轴承座固定第一关节轴承,结构简单,能够有效的将第一关节轴承的轴向力传递到上齿轮套和联接管上。
优选的,所述下齿轮套的下端固定有下关节轴承座,下齿轮轴穿过下关节轴承座,第四关节轴承固定在下关节轴承座的上侧,联接管的下端插入下齿轮套的内侧,第三关节轴承固定在联接管的下端。通过下关节轴承固定第四关节轴承,结构简单,下关节轴承座能够有效的将联接管上的轴向力传递到第四关节轴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联接管两端分别装有二组推力关节轴承,使联接管可360°旋转,上齿轮轴和下齿轮轴与联接管由零齿差内啮合鼓形齿轮副传递扭矩,上齿轮轴可任意方向旋转,可以实现电动机转子的同轴转动变换为螺杆泵转子的行星偏摆运动,工作可靠,在联接管摆动的过程中能够保证扭矩的传递,确保螺杆泵稳定工作,满足高粘度稠油的输送需求。
2、联接管两端分别设有两组关节轴承,有效传递向下轴向力的同时,安装推力轴承,使专用万向联轴器还可承受螺杆泵转子反转时产生的向上的轴向力, 能够承受双向轴向力,提高整机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采用二组推力关节轴承承担轴向力,既可有效产生螺杆泵转子运动所需的偏摆角度,又避免了球面副的点、面接触,提高了承载力及可靠性。
3、通过第一导轴承和第二导轴承两个导轴承对下齿轮轴进行轴向固定,保证下齿轮轴同轴旋转,提高了扶正效果,减少磨损。
4、下齿轮轴在第二导轴承的上侧固定有一个防砂环。防止过多的沙粒进入轴承,提高第二导轴承的使用寿命。
5、在推力盘的下端还固定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能够吸收载荷冲击,降低推力轴承组承受的冲击力,从而能够有效的延长整机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该高稳定性螺杆泵双向推力万向联轴器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上联接段  2、进水节  3、上联轴器  4、上齿轮轴  5、上关节轴承座  6、第一关节轴承  7、上半环  8、上零齿差内啮合鼓形齿轮  9、上齿轮套  10、第二关节轴承  11、联接管  12、防护壳  13、下零齿差内啮合鼓形齿轮  14、上轴套  15、第一导轴承  16、第三关节轴承  17、下齿轮套  18、第四关节轴承  19、下关节轴承座  20、转接段  21、下齿轮轴  22、防砂环  23、下轴套  24、第二导轴承  25、推力轴承  26、推力盘  27、止动垫圈  28、螺母  29、第一碟簧垫板  30、蝶形弹簧  31、第二碟簧垫板  32、轴用钢丝挡圈  33、下联轴器垫套  34、下联接段  35、下联轴器  36、下半环。
具体实施方式
图1~4是该高稳定性螺杆泵双向推力万向联轴器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4,该高稳定性螺杆泵双向推力万向联轴器,包括上齿轮轴4、下齿轮轴21、联接管11和防护壳12,联接管11通过关节轴承连接在上齿轮轴4和下齿轮轴21之间,防护壳12固定在下齿轮轴21和联接管11的外侧,下齿轮轴21和防护壳12之间设有径向固定下齿轮轴21的扶正机构,下齿轮轴21与防护壳12之间还固定有推力轴承25,联接管11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上齿轮套9和下齿轮套17,上齿轮轴4下端通过上零齿差内啮合鼓形齿轮8与上齿轮套9的内齿啮合,下齿轮轴21的上端通过下零齿差内啮合鼓形齿轮13与下齿轮套17的内齿啮合;本文中所说的上零齿差内啮合鼓形齿轮8和下零齿差内啮合鼓形齿轮13是指齿的外侧为圆弧形,整个齿轮外形为鼓形,零齿差是指上零齿差内啮合鼓形齿轮8与上齿轮套9齿数相同,下零齿差内啮合鼓形齿轮13和下齿轮套17齿数相同,上零齿差内啮合鼓形齿轮8和下零齿差内啮合鼓形齿轮13能够适应联接管11自传的同时摆动的特性,而且鼓形齿轮能够有效传递扭矩,提高可靠性。本实用新型采用联接管11传递动力,重量轻,减少关节轴承的受力,提高使用寿命。
关节轴承包括第一关节轴承6、第二关节轴承10、第三关节轴承16和第四关节轴承18,其中第一关节轴承6和第二关节轴承10均套在上齿轮轴4和上齿轮套9之间,第一关节轴承6和第二关节轴承10相对设置在上零齿差内啮合鼓形齿轮8两端,第一关节轴承6与上齿轮套9上端相对固定,第三关节轴承16和第四关节轴承18均套在下齿轮轴21和下齿轮套17之间,第三关节轴承16和第四关节轴承18相对设置在下零齿差内啮合鼓形齿轮13两端,第四关节轴承18与下齿轮套17下端相对固定,第一关节轴承6、第二关节轴承10、第三关节轴承16和第四关节轴承18均为推力关节轴承。
联接管11两端分别装有二组推力关节轴承,使联接管11可360°旋转,上齿轮轴4和下齿轮轴21与联接管11由零齿差内啮合鼓形齿轮副传递扭矩,上齿轮轴4可任意方向旋转,可以实现电动机转子的同轴转动变换为螺杆泵转子的行星偏摆运动。当该高稳定性螺杆泵双向推力万向联轴器受向下的轴向作用力时,载荷先作用于上齿轮轴4上,通过上齿轮轴4再压在第二关节轴承10上,然后经联接管11将载荷传递到第三关节轴承16上,最后由第三关节轴承16传递到下齿轮轴21上,再由下齿轮轴21将载荷传至额外安装的推力轴承组上;当该高稳定性螺杆泵双向推力万向联轴器受向上的作用力时,载荷先作用于上齿轮轴4上,通过上齿轮轴4作用于第一关节轴承6上,然后经联接管11将载荷传递到第四关节轴承18上,最后由第四关节轴承18载荷传递到下齿轮轴21上,然后由推力轴承25将载荷传递到外壳抵消,从而使该高稳定性螺杆泵双向推力万向联轴器能够承受双向轴向力,延长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高稳定性螺杆泵双向推力万向联轴器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高稳定性螺杆泵双向推力万向联轴器不限于下述的结构。
参照图1,上齿轮轴4的上端螺纹连接上联轴器3,上联轴器3设置在进水节2内,进水节2的上端连接上联接段1,上齿轮轴4的下部套设在防护壳12内。下齿轮轴21的下部固定有一个下联轴器垫套33,下联轴器垫套33固定连接下联轴器35,防护壳12的下端固定连接下联接段34,下联接段34间隔套在下联轴器垫套33的外侧。
较佳的,在第一关节轴承6与上零齿差内啮合鼓形齿轮8之间的上齿轮轴4上卡固有传递轴向力的上轴向力传递机构,在所述第四关节轴承18与下零齿差内啮合鼓形齿轮13之间的下齿轮轴21上卡固有传递轴向力的下轴向力传递机构,通过上轴向力传递机构和下轴向力传递机构传递轴向力,避免上零齿差内啮合鼓形齿轮8与第一关节轴承6相互磨损,避免下零齿差内啮合鼓形齿轮13与第四关节轴承18相互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上述的扶正机构包括上下间隔的套设在下齿轮轴21上的第一导轴承15和第二导轴承24,第一导轴承15与下齿轮轴21之间设有上轴套14,第二导轴承24与下齿轮轴21之间设有下轴套23,第一导轴承15和第二导轴承24分别通过转接段20与防护壳12连接,通过第一导轴承15和第二导轴承24两个导轴承对下齿轮轴21进行轴向固定,保证下齿轮轴21同轴旋转,提高了扶正效果,减少磨损。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导轴承15和第二导轴承24采用硬质合金材质,增加耐磨性,提高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的转接段20是同轴固定在防护壳12内的环形圆筒,转接段20有两段构成,分别与第一导轴承15和第二导轴承24的外壁紧密连接。本实施例在联接管11侧面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开设有交换孔,便于联接管11内的液体进行交换,防止泥沙在联接管11内沉积,确保联接管11工作稳定。
参照图2,上齿轮套9的上端固定有上关节轴承座5,上齿轮轴4穿过上关节轴承座5,第一关节轴承6固定在上关节轴承座5的下侧,联接管11的上端插入上齿轮套9的内侧,第二关节轴承10固定在联接管11的上端,联接管11上端固定有盖板,盖板用于支撑第二关节轴承10。本实施例中的上轴向力传递机构包括两个卡固在上齿轮轴4上的上半环7,上齿轮轴4在安装第一关节轴承6和上零齿差内啮合鼓形齿轮8之间的圆周上开设有固定上半环7的卡槽,上半环7一侧的截面形状为L形,上半环7的水平部对第一关节轴承6进行轴向固定并将上齿轮轴4的轴向力传递到第一关节轴承6上,第一关节轴承6同轴固定在上半环7的竖直部外侧,保证上齿轮轴4的行星偏摆运动。
参照图3,下齿轮套17的下端固定有下关节轴承座19,下齿轮轴21穿过下关节轴承座19,第四关节轴承18固定在下关节轴承座19的上侧,联接管11的下端插入下齿轮套17的内侧,第三关节轴承16固定在联接管11的下端,联接管11的下端固定有盖板,盖板支撑第三关节轴承16。下轴向力传递机构包括两个卡固在下齿轮轴21上的下半环36,下齿轮轴21在安装第四关节轴承18和下零齿差内啮合鼓形齿轮13之间的圆周上开设有固定下半环36的卡槽,下半环36一侧的截面形状为倒置的L形,下半环36水平部对第四关节轴承18进行轴向固定并将联接管11的轴向力传递到第二齿轮轴上。
参照图4,下齿轮轴21在第二导轴承24的上侧固定有一个防砂环22,防止过多的沙粒进入轴承。进一步的,本实施例区别于以往将导轴承固定在下齿轮轴21下端的安装方式,将第二导轴承24固定在下齿轮轴21的中部,从而有效克服以往轴承位置沙粒沉积造成轴承快速磨损的缺点,提高导轴承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整个设备工作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推力轴承25通过螺钉固定在转接段20的下端,下齿轮轴21在推力轴承25的下端固定有一个推力盘26,推力盘26将下齿轮轴21上的轴向力通过推力轴承25转移到防护壳12上,结构简单,在推力盘26的下端还固定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能够吸收载荷冲击,降低推力轴承组承受的冲击力,从而能够有效的延长整机设备的使用寿命。
较佳的,本实施例中的缓冲装置包括第一碟簧垫板29、蝶形弹簧30和第二碟簧垫板31,第一碟簧垫板29上端抵接推力盘26,蝶形弹簧30通过第二碟簧垫板31固定在第一碟簧垫板29的下侧,下齿轮轴21在第二碟簧垫板31的下侧设有第二碟簧垫板限位装置,第二碟簧垫板限位装置对第二碟簧垫板31进行轴向限位。蝶形弹簧30能够承受较大的载荷冲击,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压缩弹簧来对推力轴承25进行缓冲。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碟簧垫板限位装置包括下联轴器垫套33和轴用钢丝挡圈32,下联轴器垫套33的上端抵接在第二碟簧垫板31的下侧,下联轴器垫套33上端内侧开设有一个限位槽,轴用钢丝挡圈32卡固在第二碟簧垫板31下侧的下齿轮轴21上,所述限位槽的下端与轴用钢丝挡圈32相对限位。
本实施例中推力盘26的下侧通过螺母28与下齿轮轴21固定连接,且螺母28通过止动垫圈27与下齿轮轴21连接,确保工作可靠,第一碟簧垫板29的上部开设有容纳螺母28的螺母凹槽,螺母28位于螺母凹槽内,第一碟簧垫板29通过螺母凹槽的侧壁上端抵接推力盘26,通过螺母28对推力盘26进行轴向固定,同时第一碟簧垫板29能够实现轴向移动,从而保证在利用缓冲装置进行缓冲时推力盘26轴向位置是固定的,确保推力轴承25的可靠工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第二碟簧垫板31的上部开设有容纳蝶形弹簧30的碟簧凹槽,且第二碟簧垫板31上端与第一碟簧垫板29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中蝶形弹簧30有两组,且两组蝶形弹簧30开口相对的对接并固定在碟簧凹槽内,从而进一步的增加了蝶形弹簧30的缓冲行程,利用碟簧凹槽的侧壁对蝶形弹簧30进行径向定位,防止蝶形弹簧30发生错位,提高工作的可靠性。
工作过程:电机(图中未画出)带动下齿轮轴21旋转,下齿轮轴21通过下零齿差内啮合鼓形齿轮13带动联接管11转动,联接管11转动同时通过关节轴承带动上齿轮轴4做行星偏摆运动,上齿轮轴4通过上联轴器3带动螺杆(图中未画出)工作。当高稳定性螺杆泵双向推力万向联轴器受向下的轴向作用力时,载荷先作用于上齿轮轴4上,通过上齿轮轴4再压在第二关节轴承10上,然后经联接管11将载荷传递到第三关节轴承16上,最后由第三关节轴承16传递到下齿轮轴21上,再由下齿轮轴21从经键和螺母28固定在下齿轮轴21上的推力盘26将载荷传递到第一碟簧垫板29,经蝶形弹簧30吸收冲击后,由第二碟簧垫板31经下联轴器35将载荷传至额外安装的推力轴承组上。当高稳定性螺杆泵双向推力万向联轴器受向上的作用力时,载荷先作用于上齿轮轴4上,通过上齿轮轴4上卡住的两上半环7,再作用于第一关节轴承6上,然后经联接管11将载荷传递到第四关节轴承18上,最后由第四关节轴承18经卡在下齿轮轴21上的两下半环36将载荷传递到下齿轮轴21上,然后由经键和螺母28固定在下齿轮轴21上的推力盘26与用螺钉固定在转接头上的推力轴承25,将载荷传递到防护壳12抵消。本文中所说的推力轴承组并非推力轴承25,而是安装在本实用新型的高稳定性螺杆泵双向推力万向联轴器与电机之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高稳定性螺杆泵双向推力万向联轴器,包括上齿轮轴(4)、下齿轮轴(21)、联接管(11)和防护壳(12),联接管(11)通过关节轴承连接在上齿轮轴(4)和下齿轮轴(21)之间,防护壳(12)固定在下齿轮轴(21)和联接管(11)的外侧,下齿轮轴(21)和防护壳(12)之间设有径向固定下齿轮轴(21)的扶正机构,下齿轮轴(21)与防护壳(12)之间还固定有推力轴承(25),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管(11)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上齿轮套(9)和下齿轮套(17),上齿轮轴(4)下端通过上零齿差内啮合鼓形齿轮(8)与上齿轮套(9)的内齿啮合,下齿轮轴(21)的上端通过下零齿差内啮合鼓形齿轮(13)与下齿轮套(17)的内齿啮合;
所述关节轴承包括第一关节轴承(6)、第二关节轴承(10)、第三关节轴承(16)和第四关节轴承(18),其中第一关节轴承(6)和第二关节轴承(10)均套在上齿轮轴(4)和上齿轮套(9)之间,第一关节轴承(6)和第二关节轴承(10)相对设置在上零齿差内啮合鼓形齿轮(8)两端,第一关节轴承(6)与上齿轮套(9)上端相对固定,第三关节轴承(16)和第四关节轴承(18)均套在下齿轮轴(21)和下齿轮套(17)之间,第三关节轴承(16)和第四关节轴承(18)相对设置在下零齿差内啮合鼓形齿轮(13)两端,第四关节轴承(18)与下齿轮套(17)下端相对固定,第一关节轴承(6)、第二关节轴承(10)、第三关节轴承(16)和第四关节轴承(18)均为推力关节轴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性螺杆泵双向推力万向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关节轴承(6)与上零齿差内啮合鼓形齿轮(8)之间的上齿轮轴(4)上卡固有传递轴向力的上轴向力传递机构,在所述第四关节轴承(18)与下零齿差内啮合鼓形齿轮(13)之间的下齿轮轴(21)上卡固有传递轴向力的下轴向力传递机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稳定性螺杆泵双向推力万向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向力传递机构包括两个卡固在上齿轮轴(4)上的上半环(7);所述下轴向力传递机构包括两个卡固在下齿轮轴(21)上的下半环(36)。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性螺杆泵双向推力万向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机构包括上下间隔的套设在下齿轮轴(21)上的第一导轴承(15)和第二导轴承(24),第一导轴承(15)和第二导轴承(24)分别通过转接段(20)与防护壳(12)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稳定性螺杆泵双向推力万向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齿轮轴(21)在第二导轴承(24)的上侧固定有一个防砂环(22)。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性螺杆泵双向推力万向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齿轮轴(21)在推力轴承(25)的下端固定有一个推力盘(26),在推力盘(26)的下端还固定有缓冲装置。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稳定性螺杆泵双向推力万向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第一碟簧垫板(29)、蝶形弹簧(30)和第二碟簧垫板(31),第一碟簧垫板(29)上端抵接推力盘(26),蝶形弹簧(30)通过第二碟簧垫板(31)固定在第一碟簧垫板(29)的下侧,下齿轮轴(21)在第二碟簧垫板(31)的下侧设有第二碟簧垫板限位装置,第二碟簧垫板限位装置对第二碟簧垫板(31)进行轴向限位。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稳定性螺杆泵双向推力万向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盘(26)的下侧通过螺母(28)与下齿轮轴(21)固定连接,第一碟簧垫板(29)的上部开设有容纳螺母(28)的螺母凹槽;第二碟簧垫板(31)的上部开设有容纳蝶形弹簧(30)的碟簧凹槽,且第二碟簧垫板(31)上端与第一碟簧垫板(29)间隔设置。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性螺杆泵双向推力万向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齿轮套(9)的上端固定有上关节轴承座(5),上齿轮轴(4)穿过上关节轴承座(5),第一关节轴承(6)固定在上关节轴承座(5)的下侧,联接管(11)的上端插入上齿轮套(9)的内侧,第二关节轴承(10)固定在联接管(11)的上端。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性螺杆泵双向推力万向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齿轮套(17)的下端固定有下关节轴承座(19),下齿轮轴(21)穿过下关节轴承座(19),第四关节轴承(18)固定在下关节轴承座(19)的上侧,联接管(11)的下端插入下齿轮套(17)的内侧,第三关节轴承(16)固定在联接管(11)的下端。
CN201520109353.5U 2015-02-15 2015-02-15 高稳定性螺杆泵双向推力万向联轴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4934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09353.5U CN204493480U (zh) 2015-02-15 2015-02-15 高稳定性螺杆泵双向推力万向联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09353.5U CN204493480U (zh) 2015-02-15 2015-02-15 高稳定性螺杆泵双向推力万向联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93480U true CN204493480U (zh) 2015-07-22

Family

ID=53572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09353.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493480U (zh) 2015-02-15 2015-02-15 高稳定性螺杆泵双向推力万向联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934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53644A (zh) * 2015-02-15 2015-05-27 山东颜山泵业有限公司 高稳定性螺杆泵双向推力万向联轴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53644A (zh) * 2015-02-15 2015-05-27 山东颜山泵业有限公司 高稳定性螺杆泵双向推力万向联轴器
CN104653644B (zh) * 2015-02-15 2017-03-29 山东颜山泵业有限公司 高稳定性螺杆泵双向推力万向联轴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53644A (zh) 高稳定性螺杆泵双向推力万向联轴器
CN204493480U (zh) 高稳定性螺杆泵双向推力万向联轴器
CN204492770U (zh) 一种高效永磁电机直驱螺杆泵石油采输设备
CN102788116B (zh) 一种电潜稠油螺杆泵串式行星减速器
CN101776055B (zh) 一种摆筒式容积泵
CN202274055U (zh) 一种蜗轮蜗杆升降机
CN101476449A (zh) 一种用于抽油杆可调直的防脱防偏磨装置
CN105715545B (zh) 一种潜油直驱螺杆泵万向节传动装置
CN201705529U (zh) 一种用于驱动回转体的液压盘车装置
CN211647972U (zh) 一种水平定向钻机用旋转接头及水平定向钻机
CN204007082U (zh) 一种摩擦双传动两档支承回转窑
CN209943234U (zh) 一种带压作业机双向扭矩输出旋转装置
CN102390793B (zh) 升降机构
CN202690795U (zh) 用于电潜螺杆泵的万向联轴器
CN209067702U (zh) 胀紧联轴离合器
CN201284626Y (zh) 滑块式抽油杆防脱器
CN202170234U (zh) 升降机构
CN1443924A (zh) 一种潜油螺杆泵采油系统
CN204591116U (zh) 一种顶部驱动钻井装备中的回转体承载装置
CN204004315U (zh) 空心轴减速机落地安装装置
CN114233620B (zh) 双电机大功率立式驱动装置
CN221145180U (zh) 一种内置式球磨机专用行星齿轮减速器
CN204419881U (zh) 搅拌轴用复合轴承限偏装置
CN210371896U (zh) 一种用波纹管联轴器联接的限矩型液力偶合器
CN104612634A (zh) 一种高效永磁电机直驱螺杆泵石油采输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32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