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60789U - 智能温差回水节能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温差回水节能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60789U
CN204460789U CN201520079150.6U CN201520079150U CN204460789U CN 204460789 U CN204460789 U CN 204460789U CN 201520079150 U CN201520079150 U CN 201520079150U CN 204460789 U CN204460789 U CN 2044607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water
user
backwater
gate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7915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松平
段秋平
郑文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Autumn Waters--Limid Eyes Vast Of Heaven Environmental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Autumn Waters--Limid Eyes Vast Of Heaven Environmental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Autumn Waters--Limid Eyes Vast Of Heaven Environmental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Autumn Waters--Limid Eyes Vast Of Heaven Environmental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7915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607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607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6078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智能温差回水节能控制系统,包括,回水箱、供水箱、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用户管路、回水部以及控制部,其中,供水箱通过第一管路与用户管路连接,用于为用户提供所需的热水;用户管路末端与第二管路连接,第二管路通过回水部与第三管路连接,第三管路与回水箱连接,用于回收流经用户管路后的热水;回水部上设有用于检测其内部水温的第一温度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成本低,实施方便,维修方便且简单,节能效果明显,通过缩短回水管路长度,减少回水水量,从而减少热能损耗,节约电能消耗,达到节能目的。

Description

智能温差回水节能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热水器,具体涉及智能温差回水节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水器是把太阳光能转化为热能,将水从低温度加热到高温度,以满足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的热水使用。在太阳能热水系统中,采用回水方式,是因为管道内的水温下降,达不到用户用水使用的要求,为了升高管道内的水温,同时,将管道内的低温水进行回收,所以使用该循环回水模式。
一般太阳能热水系统中,主管内的水温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降低时,当降低至某一温度(一般设置为45℃)时,需将整个系统管路中的热水回收至回水箱,由于回收管路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若干条向下提供热水的供水管,另一部分是多条进水管在楼层的底部汇集与同一条主管的回水管,然后通过该主管流入回水箱。由于管路较长,管路内包含的热水量较多。
为了给用户提供舒适温度(大于45℃)的热水,一般只需保证管路中向下提供热水的各供水立管由于温降产生的低温水(<45℃)被供水箱内的高温水(≥55℃),即可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管路中的水温降低,采用回水模式是因为将管路中的降低后的低温水回收至回水箱,同时,从供水箱内灌入新的高温55℃热水,升高管路内的水温。如果将整个管网中的降低后低温水全部回收入储热水箱,显然造成一部分热量浪费,即从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至储热水箱,这一部分回水进行更换,并未能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度,反而增加热损。所以亟需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温差回水节能控制系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智能温差回水节能控制系统,包括,回水箱、供水箱、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用户管路、回水部以及控制部,其中,
供水箱通过第一管路与用户管路连接,用于为用户提供所需的热水;
用户管路末端与第二管路连接,第二管路通过回水部与第三管路连接,第三管路与回水箱连接,用于回收流经用户管路后的热水;
回水部上设有用于检测其内部水温的第一温度计;
控制部与第一温度计电连接,根据第一温度计、第一温度计数据,控制回水部的工作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户管路上包括第一类管路以及第二类管路,第一类管路上设有第一闸阀,第二类管路上依次连接第二闸阀和减压阀。减压阀的设计有利于减小水压,方便用户使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三闸阀,用户管路上设有第四闸阀,第三闸阀设于供水箱出水口位置;第四闸阀设于第一管路与用户管路接口位置。第三闸阀可以用来控制供水箱的供水的状态,第四闸阀可以控制向用户管路供水的状态。灵活方便,操作简单。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回水部包括第一回水管路以及第二回水管路,第一回水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五闸阀、第一水泵、第一止回阀、第六闸阀;第二回水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七闸阀、第二水泵、第二止回阀、第八闸阀。当第一回水管路中,第五闸阀或者第六闸阀其中一个损坏,可以关闭这路水管另一个闸阀,从而维修另一个。当一路回水管路中,两个闸阀都损坏时,可以使用另一路回水管路,从而不会影响用户正常使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户管路、第一类管路、第二类管路以及第二闸阀为多个。可以满足多个用户对太阳能热水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成本低,实施方便,维修方便且简单,节能效果明显,通过缩短回水管路长度,减少回水水量,从而减少热能损耗,节约电能消耗,达到节能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智能温差回水节能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温差回水节能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回水箱2、供水箱1、第一管路3、第二管路4、第三管路5、用户管路6、回水部7以及控制部8,其中,
供水箱1通过第一管路3与用户管路6连接,用于为用户提供所需的热水;
用户管路6末端与第二管路4连接,第二管路4通过回水部7与第三管路5连接,第三管路5与回水箱2连接,用于回收流经用户管路6后的热水;
回水部7上设有用于检测回水入口处的水温的第一温度计71;
控制部8与第一温度计71通过信号线电连接,根据第一温度计71、第一温度计71数据,控制回水部7的工作状态。控制系统根据所述第一温度计71,采集的不同时间段的数据,对不同时间段的热量进行量化分析,与控制系统内设定温度等参数进行对比,并根据分析比较结果控制回水部7工作状态。
用户管路6上包括第一类管路61以及第二类管路62,第一类管路61上设有第一闸阀611,第二类管路62上依次连接第二闸阀621和减压阀622。减压阀622的设计有利于减小水压,方便用户使用。
第一管路3上设有第三闸阀31,用户管路6上设有第四闸阀63,第三闸阀31设于供水箱1出水口位置;第四闸阀63设于第一管路3与用户管路6接口位置。第三闸阀31可以用来控制供水箱1的供水的状态,第四闸阀63可以控制向用户管路6供水的状态。灵活方便,操作简单。
回水部7包括第一回水管路以及第二回水管路,第一回水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五闸阀72、第一水泵73、第一止回阀74、第六闸阀75;第二回水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七闸阀76、第二水泵77、第二过滤78器、第八闸阀79。当第一回水管路中,第五闸阀72或者第六闸阀75其中一个损坏,可以关闭这路水管另一个闸阀,从而维修另一个。当一路回水管路中,两个闸阀都损坏时,可以使用另一路回水管路,从而不会影响用户正常使用。
用户管路6、第一类管路61、第二类管路62以及第二闸阀621为多个。可以满足多个用户对太阳能热水的需求。
下面提供一个实施例,对其进行实验,以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节能效果。
实验条件:
设备配置:
整个热水系统包含两个10m3的水箱,一个为10m3的供水箱1,另一个为10m3回水箱2,同时配备连接管路相关的配件、水泵、热泵等设备。两个水箱置于15层的屋顶,从供水箱1向下供水,第一管路3为一根公称直径100mm的联塑管,第一管路3分支13根分支管,用户管路6也分为13根,由每个分支管对应连接每个用户管路6向楼下住户供应热水。第三管路5为一根公称直径40mm的联塑管,回水入回水箱2,第一水泵73和第二水泵77置于楼栋低层。在回水部7上设有用于检测回水入口处的水温的第一温度计71,第一温度计71测得的数据计做T1,在供水箱1内设有用于检测其内部水温的第二温度计,第二温度计测得的数据计做T2,在回水箱2内设有用于检测其内部水温的第三温度计,第三温度计测得的数据计做T3。
实验条件:
设定楼面以下13根用户管路6的所有用户均不使用热水,这样检测的热损数据就只来源用户管路6与第三管路5的管路热损消耗。
实验过程:
下面通过控制部设置3个不同的第一水泵72和第二水泵77停止条件,得出如下实验数据。理论分析,一般只要T1的温度得到升高,就说明用户管路6内的低温水均已被替换成高温水。
实验一
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启动的条件:T1≤45℃
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停止的条件:T1≥48℃
实验时间长度:24小时
太阳能集热水箱初始温度:55℃
供水箱初始温度:55℃
太阳能集热水箱初始液位:0%
供水箱初始液位:100%
用户管路(单个分支)的高度:15层,45米
第三管路的长度:15层,45米
表1表示,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停止条件为48℃时对应的实验结果数据。
表1
实验二
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启动的条件:T1≤45℃
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停止的条件:T1≥47℃
实验时间长度:24小时
太阳能集热水箱初始温度:55℃
供水箱初始温度:55℃
太阳能集热水箱初始液位:0%
供水箱初始液位:100%
用户管路(单个分支)的高度:15层,45米
第三管路的长度:15层,45米
表2表示,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停止条件为47℃时对应的实验结果数据。
表2
实验三
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启动的条件:T1≤45℃
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停止的条件:T1≥46℃
实验时间长度:24小时
太阳能集热水箱初始温度:55℃
供水箱初始温度:55℃
太阳能集热水箱初始液位:0%
供水箱初始液位:100%
用户管路(单个分支)的高度:15层,45米
第三管路的长度:15层,45米
表3表示,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停止条件为46℃时对应的实验结果数据
表3
实验结论,以上三个实验可以看出,实验三是最节能的回水模式,第一水泵72和第二水泵77启动的平均时长短,第二管路的回水到回水箱2的水量最少。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回水部7上设有用于检测回水入口处的水温的第一温度计71,捕捉第二管路4的水温差,判断用户管路的低温水均已被替换,这时,停止第一水泵72和第二水泵77的启动,则可减少回水的水量,从而,节省不必要的热能损耗。
由于设定的第一水泵72和第二水泵77停止条件(温度)不一样,因此,第一水泵72和第二水泵77工作的时间长度有所区别。在本实用新型中只要回水管温度得到升高,说明用户管路6的低温水被替换,即已达到升高用户管路6内的水温目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成本低,实施方便,维修方便且简单,节能效果明显,通过缩短回水管路长度,减少回水水量,从而减少热能损耗,节约电能消耗,达到节能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智能温差回水节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水箱(2)、供水箱(1)、第一管路(3)、第二管路(4)、第三管路(5)、用户管路(6)、回水部(7)以及控制部(8),其中,
所述供水箱(1)通过所述第一管路(3)与所述用户管路(6)连接,用于为用户提供所需的热水;
所述用户管路(6)末端与所述第二管路(4)连接,所述第二管路(4)通过所述回水部(7)与所述第三管路(5)连接,所述第三管路(5)与所述回水箱(2)连接,用于回收流经所述用户管路(6)后的热水;
所述回水部(7)上设有用于检测其内部水温的第一温度计(71);
所述控制部(8)与所述第一温度计(71)电连接,根据所述第一温度计(71)数据控制所述回水部(7)的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温差回水节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管路(6)上包括第一类管路(61)以及第二类管路(62),所述第一类管路(61)上设有第一闸阀(611),所述第二类管路(62)上依次连接第二闸阀(621)和减压阀(6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温差回水节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3)上设有第三闸阀(31),所述用户管路(6)上设有第四闸阀(63),所述第三闸阀(31)设于所述供水箱(1)出水口位置;所述第四闸阀(63)设于所述第一管路(3)与所述用户管路(6)接口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温差回水节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部(7)包括第一回水管路以及第二回水管路,所述第一回水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五闸阀(72)、第一水泵(73)、第一止回阀(74)、第六闸阀(75);所述第二回水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七闸阀(76)、第二水泵(77)、第二过滤(78)器、第八闸阀(7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温差回水节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管路(6)、所述第一类管路(61)、所述第二类管路(62)以及所述第二闸阀(621)为多个。
CN201520079150.6U 2015-02-04 2015-02-04 智能温差回水节能控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607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79150.6U CN204460789U (zh) 2015-02-04 2015-02-04 智能温差回水节能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79150.6U CN204460789U (zh) 2015-02-04 2015-02-04 智能温差回水节能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60789U true CN204460789U (zh) 2015-07-08

Family

ID=53667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7915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60789U (zh) 2015-02-04 2015-02-04 智能温差回水节能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607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8580A (zh) * 2019-01-24 2019-03-29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液压回油过滤系统及双轮铣槽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8580A (zh) * 2019-01-24 2019-03-29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液压回油过滤系统及双轮铣槽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68123A (zh) 一种地暖换热降温设备
CN203980431U (zh) 浴室卫生热水节能型加热系统
CN207893830U (zh) 一种太阳能和燃气壁挂炉组合采暖热水系统
CN204460789U (zh) 智能温差回水节能控制系统
CN206234896U (zh) 一种太阳能、燃气壁挂炉与地暖集合供热系统
CN203908027U (zh) 一种热水器节水系统
CN205717939U (zh) 燃气热水器节水装置
CN107101250A (zh) 一种适用于寒冷地区太阳能供暖系统的夜间温度补偿装置
CN205825402U (zh) 一种节能节水热水器
CN203083396U (zh) 热废水能源回收利用系统
CN207162739U (zh) 一种楼宇地暖用节能监测系统
CN205825425U (zh) 一种节能型热水系统
CN204252223U (zh) 一种冷水回收装置
CN207317290U (zh) 一种智能热库
CN201476357U (zh) 由太阳能热水器、电热水器组成一体化系统及节能综合阀
CN202350160U (zh) 浴室集中供热设备
CN206755336U (zh) 一种用于燃气锅炉节能的供热调节系统
CN206575210U (zh) 太阳能光伏管线疏通辅助设备以及具备该设备的伴热系统
CN203704129U (zh) 一种快速供热水节能设备
CN205119513U (zh) 一种智能中央热水系统
CN204923474U (zh) 热水器的热水管加热保温装置
CN201539914U (zh) 太阳能中央热水供给系统
CN208671122U (zh) 取暖装置
CN203771514U (zh) 一种承压式太阳能热泵
CN204830072U (zh) 一种环保节能聚热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8

Termination date: 2018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