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56689U - 一种高空作业滑动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空作业滑动平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456689U CN204456689U CN201420820565.XU CN201420820565U CN204456689U CN 204456689 U CN204456689 U CN 204456689U CN 201420820565 U CN201420820565 U CN 201420820565U CN 204456689 U CN204456689 U CN 20445668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spension cable
- sliding platform
- roof girder
- group
- high ab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9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2965 rop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20 ply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本高空作业滑动平台,属于作业设施技术领域。其以双层檩条暗藏性保温屋面自身具备的第一屋面梁和第二屋面梁为前提,在第一屋面梁和第二屋面梁之间架设相互平行的第一悬索和第二悬索,将滑动平台本体通过第一组吊钩和第二组吊钩悬挂在第一悬索和第二悬索之间,应用时,滑动平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滑动平台本体在第一屋面梁和第二屋面梁之间行走,从而到达需要安装下层屋面板的位置后即可进行安装操作。该高空作业滑动平台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能够适用于底面有设备基础并且无行车梁系统的空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作业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空作业滑动平台。
背景技术
[0002] 双层檩条暗藏性保温屋面,下层屋面板安装在厂房高度较低且场地平整时可采用脚手架及轮胎制作临时高空作业平台,采用机械牵引循环使用,若较高车间具有行车时利用行车搭设平台或无行车利用行车梁搭设类似行车桁架平台滑动安装,此安装方法对车间内部有设备基础,且无行车时,安装下层板需搭设满堂脚手架或租用高空升降平台车辆,前者费时费力,后者成本较大且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够用于为双层檩条暗藏性保温屋面安装下层屋面板的高空作业滑动平台。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空作业滑动平台,用于为双层檩条暗藏性保温屋面安装下层屋面板,所述双层檩条暗藏性保温屋面至少在两端个分别设有第一屋面梁和第二屋面梁,所述高空作业滑动平台包括第一悬索、第二悬索、滑动平台本体、第一组吊钩、第二组吊钩和滑动平台本体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悬索连接于所述第一屋面梁和第二屋面梁之间、所述第二悬索也连接于所述第一屋面梁和第二屋面梁之间,所述第一悬索和第二悬索平行,所述第一组吊钩吊起所述滑动平台本体的一端,所述第二组吊钩吊起所述滑动平台本体的另一端,所述滑动平台本体通过所述第一组吊钩和第二组吊钩悬挂在所述第一悬索和第二悬索之间,所述滑动平台本体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滑动平台本体在沿所述第一悬索和第二悬索在所述第一屋面梁和第二屋面梁之间行走。
[0005] 作为优选,所述高空作业滑动平台还包括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所述第一卡环用于将第一悬索的末端卡扣在所述第一屋面梁上,所述第二卡环用于将所述第二悬索的末端卡扣在所述第二屋面梁上。
[0006]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悬索与所述第二屋面梁的连接处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悬索经过所述活动连接后具有第一自由端,通过对所述第一自由端施力,所述第一悬索处于所述第一屋面梁和第二屋面梁之间的部分拉紧;所述第二悬索与所述第二屋面梁的连接处也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悬索经过所述活动连接后具有第二自由端,通过对所述第二自由端施力,所述第二悬索处于所述第一屋面梁和第二屋面梁之间的部分拉紧。
[0007] 作为优选,所述高空作业滑动平台还包括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所述第一定滑轮通过绳索套设在所述第二屋面梁上,并为所述第一悬索提供穿过空间,所述第一悬索与所述第二屋面梁通过所述第一定滑轮实现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定滑轮通过绳索套设在所述第二屋面梁上,并为所述第二悬索提供穿过空间,所述第二悬索与所述第二屋面梁通过所述第二定滑轮实现活动连接。
[0008] 作为优选,所述高空作业滑动平台还包括第一施力单元和第二施力单元,所述第一施力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自由端施力,所述第二施力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自由端施力。
[0009]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施力单元是第一手摇葫芦,所述第一自由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手摇葫芦;所述第二施力单元是第二手摇葫芦,所述第二自由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手摇葫芦。
[0010] 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一组卡子和第二组卡子,所述第一组卡子串联在所述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二组卡子串联在所述第二自由端。
[0011]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组卡子包括至少3个卡子,所述第二组卡子包括至少3个卡子。
[0012] 作为优选,所述滑动平台本体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卷扬机和第二卷扬机,所述第一卷扬机用于驱动所述滑动平台本体吊设在所述第一悬索侧的部分,所述第二卷扬机用于驱动所述滑动平台本体吊设在所述第二悬索侧的部分。
[001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空作业滑动平台以双层檩条暗藏性保温屋面自身具备的第一屋面梁和第二屋面梁为前提,在第一屋面梁和第二屋面梁之间架设相互平行的第一悬索和第二悬索,将滑动平台本体通过第一组吊钩和第二组吊钩悬挂在第一悬索和第二悬索之间,应用时,滑动平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滑动平台本体在第一屋面梁和第二屋面梁之间行走,从而到达需要安装下层屋面板的位置后即可进行安装操作。该高空作业滑动平台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能够适用于底面有设备基础并且无行车梁系统的空间。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高空作业滑动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高空作业滑动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为了深入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17] 实施例一
[0018]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空作业滑动平台,用于为双层檩条暗藏性保温屋面安装下层屋面板,双层檩条暗藏性保温屋面至少在两端个分别设有第一屋面梁I和第二屋面梁10,高空作业滑动平台包括第一悬索5、第二悬索4、滑动平台本体6、第一组吊钩8、第二组吊钩7和滑动平台本体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第一悬索5连接于第一屋面梁I和第二屋面梁10之间、第二悬索4也连接于第一屋面梁I和第二屋面梁10之间,第一悬索5和第二悬索4平行,第一组吊钩8吊起滑动平台本体6的一端,第二组吊钩7吊起滑动平台本体6的另一端,滑动平台本体6通过第一组吊钩8和第二组吊钩7悬挂在第一悬索5和第二悬索4之间,滑动平台本体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用于驱动滑动平台本体6在沿第一悬索5和第二悬索4在第一屋面梁I和第二屋面梁10之间行走。
[0019]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空作业滑动平台以双层檩条暗藏性保温屋面自身具备的第一屋面梁I和第二屋面梁10为前提,在第一屋面梁I和第二屋面梁10之间架设相互平行的第一悬索5和第二悬索4,将滑动平台本体6通过第一组吊钩8和第二组吊钩7悬挂在第一悬索5和第二悬索4之间,应用时,滑动平台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能够驱动滑动平台本体6在第一屋面梁I和第二屋面梁10之间行走,从而到达需要安装下层屋面板的位置后即可进行安装操作。该高空作业滑动平台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能够适用于底面有设备基础并且无行车梁系统的空间。
[0020] 实施例二
[0021] 参见附图2,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高空作业滑动平台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高空作业滑动平台还包括第一卡环2b和第二卡环2a,第一卡环2b用于将第一悬索5的末端卡扣在第一屋面梁I上,第二卡环2a用于将第二悬索4的末端卡扣在第二屋面梁10上。由于该高空作业滑动平台本体6上需要载荷不少于5人,因此,需要选用6X37-18-1670型钢丝绳作为悬索,该型号钢丝绳难以打结,因此,为了增加第第一悬索5和第二悬索4连接在第一屋面梁I上的连接强度,才选用第一卡环2b和第二卡环
2β ο
[0022] 其中,第一悬索5与第二屋面梁10的连接处是活动连接,第一悬索5经过活动连接后具有第一自由端,通过对第一自由端施力,第一悬索5处于第一屋面梁I和第二屋面梁10之间的部分拉紧;第二悬索4与第二屋面梁10的连接处也是活动连接,第二悬索4经过活动连接后具有第二自由端,通过对第二自由端施力,第二悬索4处于第一屋面梁I和第二屋面梁10之间的部分拉紧。由于第一悬索5和第二悬索4自身自重及其上承载的滑动平台本体6、该滑动本体6上的载荷作用,第一悬索5和第二悬索4处于第一屋面梁I和第二屋面梁10之间的部分容易出现向下褶皱或者弯曲的现象,从而影响滑动平台本体6在第一悬索5和第二悬索4上的行走,因此,需要时常使第一悬索5和第二悬索4处于第一屋面梁I和第二屋面梁10之间的部分拉紧,因此出现了上述设计。
[0023] 其中,作为活动连接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高空作业滑动平台还包括第一定滑轮12和第二定滑轮(图中未示出),第一定滑轮12通过绳索套设在第二屋面梁10上,并为第一悬索5提供穿过空间,第一悬索5与第二屋面梁10通过第一定滑轮12实现活动连接;第二定滑轮(图中未示出)通过绳索套设在第二屋面梁10上,并为第二悬索4提供穿过空间,第二悬索4与第二屋面梁10通过第二定滑轮(图中未示出)实现活动连接。第一定滑轮12和第二定滑轮(图中未示出)能够将滑动摩擦力转换为滚动摩擦力,因此,能够降低第一悬索5和第二悬索4活动连接产生的摩擦力,进而,当对第一悬索5和第二悬索4施力时,能够减小所施加的力的大小。
[0024] 其中,高空作业滑动平台还包括第一施力单元14和第二施力单元17,第一施力单元14用于对第一自由端施力,第二施力单元17用于对第二自由端施力。第一施力单元14和第二施力单元17也是为了减小人手对第一悬索5和第二悬索4所施加的例的大小。
[0025] 其中,作为第一施力单元14和第二施力单元17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第一施力单元14是第一手摇葫芦,第一自由端连接于第一手摇葫芦;第二施力单元17是第二手摇葫芦,第二自由端连接于第二手摇葫芦。通过第一手摇葫芦对第一自由施力比直接对第一自由端施力时省力,通过第二手摇葫芦对第二自由端施力比直接对第二自由端施力时省力。
[0026]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通的高空作业滑动平台还包括第一组卡子13和第二组卡子16,第一组卡子13串联在第一自由端;第二组卡子16串联在第二自由端。该第一组卡子13的作用是减少第一悬索5在第一屋面梁I和第二屋面梁10之间褶皱或者向下弯曲的变形量,此时,由于第一组卡子13到第一屋面梁I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一旦第一悬索5的变形量过大,便会被第一组卡子13限制而无法继续变形。同理,第二组卡子16的作用与第一组卡子13的作用相同。
[0027] 其中,第一组卡子13包括至少3个卡子,第二组卡子16包括至少3个卡子。为了避免第一种卡子13中某个卡子失效,而将第一组卡子13设置为3个。同理,第二组卡子16至少包括3个卡子的目的也是如此。
[0028] 其中,滑动平台本体6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卷扬机(图中未示出)和第二卷扬机(图中未示出),第一卷扬机(图中未示出)用于驱动滑动平台本体6吊设在第一悬索5侧的部分,第二卷扬机(图中未示出)用于驱动滑动平台本体6吊设在第二悬索4侧的部分。之所以选择两台卷扬机(图中未示出),就是为了使滑动平台本体6沿第一悬索5和第二悬索4行走的运动形式为平移而不出现旋转。
[0029] 此外,在该高空作业滑动平台行走路径上如果遇到第三屋面梁9的阻挡,需要先将该第三屋面梁9拆下,安装完相应位置的下层屋面板并通过第三屋面梁9所处的位置之后,再将第三屋面梁9重新安装在其所处的位置上即可。
[0030]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高空作业滑动平台,用于为双层檩条暗藏性保温屋面安装下层屋面板,所述双层檩条暗藏性保温屋面至少在两端个分别设有第一屋面梁和第二屋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空作业滑动平台包括第一悬索、第二悬索、滑动平台本体、第一组吊钩、第二组吊钩和滑动平台本体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悬索连接于所述第一屋面梁和第二屋面梁之间、所述第二悬索也连接于所述第一屋面梁和第二屋面梁之间,所述第一悬索和第二悬索平行,所述第一组吊钩吊起所述滑动平台本体的一端,所述第二组吊钩吊起所述滑动平台本体的另一端,所述滑动平台本体通过所述第一组吊钩和第二组吊钩悬挂在所述第一悬索和第二悬索之间,所述滑动平台本体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滑动平台本体在沿所述第一悬索和第二悬索在所述第一屋面梁和第二屋面梁之间行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作业滑动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所述第一卡环用于将第一悬索的末端卡扣在所述第一屋面梁上,所述第二卡环用于将所述第二悬索的末端卡扣在所述第二屋面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作业滑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索与所述第二屋面梁的连接处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悬索经过所述活动连接后具有第一自由端,通过对所述第一自由端施力,所述第一悬索处于所述第一屋面梁和第二屋面梁之间的部分拉紧;所述第二悬索与所述第二屋面梁的连接处也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悬索经过所述活动连接后具有第二自由端,通过对所述第二自由端施力,所述第二悬索处于所述第一屋面梁和第二屋面梁之间的部分拉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空作业滑动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所述第一定滑轮通过绳索套设在所述第二屋面梁上,并为所述第一悬索提供穿过空间,所述第一悬索与所述第二屋面梁通过所述第一定滑轮实现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定滑轮通过绳索套设在所述第二屋面梁上,并为所述第二悬索提供穿过空间,所述第二悬索与所述第二屋面梁通过所述第二定滑轮实现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空作业滑动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施力单元和第二施力单元,所述第一施力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自由端施力,所述第二施力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自由端施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空作业滑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施力单元是第一手摇葫芦,所述第一自由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手摇葫芦;所述第二施力单元是第二手摇葫芦,所述第二自由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手摇葫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空作业滑动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组卡子和第二组卡子,所述第一组卡子串联在所述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二组卡子串联在所述第二自由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空作业滑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卡子包括至少3个卡子,所述第二组卡子包括至少3个卡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作业滑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平台本体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卷扬机和第二卷扬机,所述第一卷扬机用于驱动所述滑动平台本体吊设在所述第一悬索侧的部分,所述第二卷扬机用于驱动所述滑动平台本体吊设在所述第二悬索侧的部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820565.XU CN204456689U (zh) | 2014-12-19 | 2014-12-19 | 一种高空作业滑动平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820565.XU CN204456689U (zh) | 2014-12-19 | 2014-12-19 | 一种高空作业滑动平台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456689U true CN204456689U (zh) | 2015-07-08 |
Family
ID=53663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820565.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56689U (zh) | 2014-12-19 | 2014-12-19 | 一种高空作业滑动平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45668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82270A (zh) * | 2017-11-27 | 2018-04-06 |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超高空间劲性梁外包钢筋混凝土的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
-
2014
- 2014-12-19 CN CN201420820565.XU patent/CN20445668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82270A (zh) * | 2017-11-27 | 2018-04-06 |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超高空间劲性梁外包钢筋混凝土的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44086B (zh) | 一种桥梁斜拉索挂索系统及桥梁斜拉索挂索方法 | |
CN104088449B (zh) | 超高层幕墙安全快捷的双轨道式施工平台 | |
CN203855328U (zh) | 一种新型吊重机械 | |
CN203128112U (zh) | 双向牵引伸缩升降臂 | |
CN105442458A (zh) | 一种斜拉桥异形塔柱的斜拉索挂设安装方法 | |
CN205637622U (zh) | 垂直单元式玻璃幕墙吊装系统 | |
CN105000482B (zh) | 带行走机构的塔吊 | |
CN103899093A (zh) | 巨型框架钢桁架梁分步吊装施工工法 | |
CN204456689U (zh) | 一种高空作业滑动平台 | |
CN102992203B (zh) | 一种钢结构桥梁安装用简易吊装装置 | |
CN203461720U (zh) | 简易悬臂吊装机械 | |
CN103708360B (zh) | 动臂塔机及其标准节引进系统和标准节引进方法 | |
CN104150373A (zh) | 一种可移动桅杆式起重机 | |
CN202449757U (zh) | 一种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 | |
CN202245861U (zh) | 可整体提升超高、大跨度、重型钢通廊的装置 | |
CN204938801U (zh) | 能与建筑物实现连接的塔吊 | |
CN204434116U (zh) | 一种用于内天井管道吊装的吊装设备 | |
CN106276599A (zh) | 具备高亮照明功能的塔吊 | |
CN207001999U (zh) | 大型罐形设备吊装扁担梁 | |
CN102807178A (zh) | 倒斜角滑轨吊篮装置 | |
CN202744232U (zh) | 塔机长吊臂起升钢绳托绳装置 | |
CN105155427A (zh) | 悬索桥猫道铺设的施工方法 | |
CN209797335U (zh) | 施工现场高处作业物料倒运装置 | |
CN104627849B (zh) | 一种用于内天井管道吊装的吊装设备及吊装方法 | |
CN203976260U (zh) | 一种可移动桅杆式起重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424 Address after: 430080 Wuhan, Heilongjiang Province, Qingshan District, metallurgical Road, No. 122, No. Patentee after: Wuhan iron and steel construction Refco Group Ltd Address before: 430080 Friendship Avenue, Hubei, Wuhan, No. 999 Patentee before: Wuhan Iron & Steel (Group) Corp.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8 Termination date: 20171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