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34033U - 一种电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434033U CN204434033U CN201420823191.7U CN201420823191U CN204434033U CN 204434033 U CN204434033 U CN 204434033U CN 201420823191 U CN201420823191 U CN 201420823191U CN 204434033 U CN204434033 U CN 20443403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vator
- compensated chain
- chain
- coupling end
- compensa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具体涉及一种电梯补偿链的安装结构。该电梯包括电梯井道、轿厢与对重,所述电梯包括第一补偿链和第二补偿链,所述第一补偿链的一连接端与电梯井道的第一侧壁相连,所述第一补偿链的第二连接端与对重相连,所述第二补偿链的一连接端与轿厢底部相连,第二连接端与井道的第二侧壁相连。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梯,通过设置第一补偿链与第二补偿链,在平衡曳引钢丝绳重量变化的同时,较好地避免了因补偿链悬挂位置至轿厢重心偏移的问题,增加了电梯运行的稳定性与舒适性,同时也延长了部件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具体涉及一种电梯补偿链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电梯在运行过程中,轿厢侧和对重侧的钢丝绳的长度在不断变化,从而引起曳引轮两侧钢丝绳重量的变化。当轿厢位于最低层站时,钢丝绳的重量大部分作用于轿厢侧;当轿厢位于最高层站时,钢丝绳的重量大部分作用于对重侧。这种变化在电梯提升高度不大时,对电梯的运行性能影响不大,但提升超过一定高度时,会严重影响电梯运行的稳定性,危及乘客的安全。为此,当电梯的提升高度超过一定高度时,必须要设置电梯补偿链来平衡因高度变化带来的重量变化。
请参考图1,图1是现有技术中电梯补偿链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在现有技术中,电梯补偿链1的一连接端连接对重,另一连接端连接轿厢2的底部。但是由于电梯轿厢2在运行过程中,对重侧补偿链1不能和对重护栏等其他井道内部部件发生干涉,因此对补偿链1的悬垂半径有所限制。受到补偿链悬垂半径的影响,补偿链的悬垂半径不能过大,因此,补偿链1的另一连接端只能与轿厢2底部的边侧相连。但是,当楼层较高,电梯向上运行时,补偿链1自身重量会随着电梯上升产生变化,电梯越往上,补偿链1作用在电梯轿厢2上的力就越大,这时电梯轿厢2的重心会发生偏转,轿厢2的导靴就会严重单侧受力,导致电梯运行不平稳,乘客的不舒适感增加。同时导靴加快磨损,大大缩短其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行稳定,乘客舒适感较好的电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梯,包括电梯井道、轿厢与对重,所述电梯包括第一补偿链和第二补偿链,所述第一补偿链的一连接端与电梯井道的第一侧壁相连,所述第一补偿链的第二连接端与对重相连,所述第二补偿链的一连接端与与轿厢底部重心相连,第二连接端与井道的第二侧壁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补偿链与井道的第一侧壁的中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补偿链与井道的第二侧壁的中部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梯,通过设置第一补偿链与第二补偿链,在平衡曳引钢丝绳重量变化的同时,较好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补偿链只能悬挂在靠轿厢底部边侧的问题,增加了电梯运行的稳定性与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梯补偿链的安装结构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梯补偿链的第一运行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梯补偿链的第二运行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梯包括电梯井道16、轿厢13、对重12、曳引绳15、第一补偿链11、第二补偿链14。其中,所述电梯轿厢13、对重12与曳引绳15的连接方式及井道16与现有技术中电梯,轿厢、对重与曳引绳的连接方式及井道相同,从简明出发,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着重描述与现有技术中不同的部分,即第一补偿链11与第二补偿链14的连接结构。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梯补偿链的安装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补偿链11的一连接端与电梯井道16的第一侧壁相连,所述第一补偿链11的第二连接端与对重12相连,所述第二补偿链14的一连接端与与轿厢13底部中部相连,第二连接端14与井道16的第二侧壁相连。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补偿链与11井道16的第一侧壁的中部相连。所述第二补偿链14与井道16的第二侧壁的中部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梯,图2当电梯在高层位置时,曳引绳的重量集中在对重12的一侧,第一补偿链11对对重侧重量补偿较小,第二补偿链14对轿厢侧的重量补偿较大。请参考图3,当电梯的位置在低层时,曳引绳重量集中在轿厢侧,所述第一补偿链11对对重侧的重量补偿较大,所述第二补偿链14对轿厢侧的重量补偿较小。以此来平衡轿厢因高度变化带来的重量差。
更重要的是,通过设置第一补偿链与第二补偿链,并且将第二补偿链与轿厢底部中部处相连,在平衡曳引钢丝绳重量变化的同时,较好地避免了因补偿链悬挂位置至轿厢重心偏移的问题,增加了电梯运行的稳定性与舒适性,同时也延长了部件的使用寿命。
Claims (3)
1.一种电梯,包括电梯井道、轿厢与对重,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包括第一补偿链和第二补偿链,所述第一补偿链的一连接端与电梯井道的第一侧壁相连,所述第一补偿链的第二连接端与对重相连,所述第二补偿链的一连接端与与轿厢底部相连,第二连接端与井道的第二侧壁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偿链与井道的第一侧壁的中部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补偿链与井道的第二侧壁的中部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823191.7U CN204434033U (zh) | 2014-12-23 | 2014-12-23 | 一种电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823191.7U CN204434033U (zh) | 2014-12-23 | 2014-12-23 | 一种电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434033U true CN204434033U (zh) | 2015-07-01 |
Family
ID=53601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823191.7U Active CN204434033U (zh) | 2014-12-23 | 2014-12-23 | 一种电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43403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51957A (zh) * | 2015-09-24 | 2015-12-16 | 南通兴华达高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轿厢平衡补偿链系统 |
CN113247738A (zh) * | 2021-05-21 | 2021-08-13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电梯补偿装置 |
-
2014
- 2014-12-23 CN CN201420823191.7U patent/CN20443403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51957A (zh) * | 2015-09-24 | 2015-12-16 | 南通兴华达高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轿厢平衡补偿链系统 |
CN113247738A (zh) * | 2021-05-21 | 2021-08-13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电梯补偿装置 |
CN113247738B (zh) * | 2021-05-21 | 2023-03-31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电梯补偿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45578B (zh) | 一种电梯装置 | |
CN103130070A (zh) | 无对重双轿厢电梯 | |
CN205855679U (zh) | 一种电梯对重补偿装置 | |
CN104760870A (zh) | 双主机驱动电梯 | |
CN201002908Y (zh) | 一种无机房曳引绳轮式电梯 | |
CN204434033U (zh) | 一种电梯 | |
CN105110140A (zh) | 一种荷载变化自适应的钢丝绳牵引提升系统 | |
CN103523638A (zh) | 一种无机房电梯的井道布置结构 | |
CN105217416A (zh) | 丝杆啮合式升降电梯 | |
CN102372218A (zh) | 一种4比1无机房电梯的曳引系统布置结构 | |
CN102491153B (zh) | 6:1无机房载货电梯的曳引系统设计方法 | |
KR101227639B1 (ko) | 승강기용 비상정지장치 | |
CN103010906B (zh) | 无机房电梯的曳引机布置结构 | |
CN202729537U (zh) | 下置式间接驱动电梯 | |
CN202449696U (zh) | 无对重双轿厢电梯 | |
CN102408052A (zh) | 无对重曳引式乘客电梯 | |
CN214780113U (zh) | 一种无机房下置主机顶吊式电梯 | |
CN2926159Y (zh) | 一种无机房电梯 | |
CN201713185U (zh) | 一种电梯上背包式轿架系统 | |
CN202038799U (zh) | 4:1小机房载货电梯的对重装置 | |
CN204917531U (zh) | 一种用于双主机驱动电梯的补偿装置 | |
CN202717479U (zh) | 一种超高速电梯重量补偿装置 | |
CN105084156A (zh) | 一种用于双主机驱动电梯的补偿装置 | |
JP2016008131A (ja) | エレベーター及び既設エレベーターの改造方法 | |
CN102127982B (zh) | 一种用于汽车升降机的起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