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24347U - 用于微电动汽车且易于拆装的电池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微电动汽车且易于拆装的电池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424347U CN204424347U CN201520154305.8U CN201520154305U CN204424347U CN 204424347 U CN204424347 U CN 204424347U CN 201520154305 U CN201520154305 U CN 201520154305U CN 204424347 U CN204424347 U CN 2044243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 electric automobile
- micro
- disassembling
- screwed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group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5000004443 Ricinus commun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微电动汽车且易于拆装的电池结构,电池结构设置于车体后部的地板(21)下方,且位于后防撞结构(22)和后车轮(23)之间;电池结构包括电池仓(24)和电池(25);电池仓(24)底壁靠外的位置设置有第1螺纹孔,该第1螺纹孔穿过电池仓(24)底壁而伸入到车体架;电池(25)包括电池本体、套设于电池本体外部的保护壳体、固定安装于保护壳体端面的安装板(27)。优点为:(1)通过对电池结构在车体上的设置位置以及电池自身结构的改进,非常方便拆卸或安装电池。(2)电池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电池与电池仓结合牢固、寿命长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微电动汽车且易于拆装的电池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的车辆。与传统汽车相比,电动汽车具有对环境影响较小的优点,因此,电动汽车具有优良的应用前景。
[0003] 现有电动汽车推广的难点之一为:由于电动汽车的充电电池体积较大,并且设置于前座位下面,因此,不方便取出和安装电池,也不方便移动电池,所以,目前的方法为:需要借助专业的充电粧对置于电动汽车内部的充电电池充电。该种方式较大的不足为:目前,我国城市公用充电粧设置数量有限,而私人充电粧安装成本较高,因此,车主非常不方便对电动汽车充电,由此限制了电动汽车的广泛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微电动汽车且易于拆装的电池结构,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微电动汽车且易于拆装的电池结构,所述电池结构设置于车体后部的地板(21)下方,且位于后防撞结构(22)和后车轮(23)之间;
[0007] 所述电池结构包括电池仓(24)和电池(25);所述电池仓(24)横向水平设置,具有侧向开口 ;所述电池仓(24)底壁靠外的位置设置有第I螺纹孔,该第I螺纹孔穿过所述电池仓(24)底壁而伸入到车体架;所述电池(25)包括电池本体、套设于所述电池本体外部的保护壳体、固定安装于所述保护壳体端面的安装板(27);所述安装板(27)设置有第2螺纹孔(26),在将所述电池(25)从所述电池仓(24)的侧向开口推入到所述电池仓(24)的内部时,所述第2螺纹孔(26)和所述第I螺纹孔的孔中心位于一条垂直线。
[0008] 优选的,所述电池本体为锂电池;所述保护壳体为铝合金材质。
[0009] 优选的,安装所述安装板(27)的所述保护壳体的端面还安装有电池把手。
[0010] 优选的,所述电池仓(24)的内壁固定有至少一个缓冲块(28)。
[0011] 优选的,所述缓冲块(28)为橡胶缓冲块。
[001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微电动汽车且易于拆装的电池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0013] (I)通过对电池结构在车体上的设置位置以及电池自身结构的改进,非常方便拆卸或安装电池,因此,当需要充电时,可将电池从微电动汽车卸下,然后可采用运输小车的方式,将电池运输到家中充电;然后,再将充好电的电池通过运输小车而运输到车辆所在位置,再将电池装入电池仓,达到方便对电池充电的目的。
[0014] (2)电池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电池与电池仓结合牢固、寿命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安装于车体后的截面示意图;
[0016] 图2为图1中电池端面的局部放大图;
[0017] 图3为电池与电池仓的结合状态示意图;
[0018] 图4为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20] 结合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微电动汽车且易于拆装的电池结构,对电池在车体中的安装位置进行改进,使电池结构设置于车体后部的地板21下方,且位于后防撞结构22和后车轮23之间;由于电池结构设置于车体后部,因此,方便拆卸和安装电池;电池可采用轻的锂电池,另外,将电池放置于车体后部,还合理分配整车重心,提高行车稳定性。
[0021] 电池结构包括电池仓24和电池25 ;电池仓24横向水平设置,具有侧向开口 ;电池仓24底壁靠外的位置设置有第I螺纹孔,该第I螺纹孔穿过电池仓24底壁而伸入到车体架;电池25包括电池本体、套设于电池本体外部的保护壳体、固定安装于保护壳体端面的安装板27 ;保护壳体可采用铝合金材质;安装板27设置有第2螺纹孔26,在将电池25从电池仓24的侧向开口推入到电池仓24的内部时,第2螺纹孔26和第I螺纹孔的孔中心位于一条垂直线;保护壳体的端面还安装有电池把手。电池仓24的内壁固定有至少一个缓冲块28,例如,橡胶缓冲块。
[0022] 因此,当将电池需要安装到电池仓内时,打开后车门,将电池25从电池仓24的侧向开口推入到电池仓24的内部,缓冲块对电池施加挤压力;当将电池推到位后,第2螺纹孔26和第I螺纹孔的孔中心正好位于一条垂直线,采用一根螺栓,使螺栓穿过第2螺纹孔26和第I螺纹孔,并用螺母锁紧固定,从而将电池紧固到车体架;又由于缓冲块的施力作用,进一步保证电池牢靠位于电池仓中,防止电池在行车过程中晃动,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当需要拆卸取出电池时,只要进行相反操作,拧下螺母,取出螺栓,再握住电池把手,即可将电池从电池仓中取出。
[0023]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微电动汽车且易于拆装的电池结构具有以下优占.V.
[0024] (I)通过对电池结构在车体上的设置位置以及电池自身结构的改进,非常方便拆卸或安装电池,因此,当需要充电时,可将电池从微电动汽车卸下,然后可采用运输小车的方式,将电池运输到家中充电;然后,再将充好电的电池通过运输小车而运输到车辆所在位置,再将电池装入电池仓,达到方便对电池充电的目的。
[0025] (2)电池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电池与电池仓结合牢固、寿命长的优点。
[0026] 下面介绍一种特殊的运输小车,可非常方便对电池进行运输:
[0027] 如图4所示,为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10代表运输装置;电池运输装置包括主体框架2,主体框架2的上方设置拉手框架1,并且,拉手框架I套设于主体框架2的框架内部,拉手框架I可沿主体框架2滑动升降并固定;因此,当将电池运输装置收置于车体内时,如果车体高度有限,可将拉手框架收置于主体框架2内部;当需要使用电池运输装置运输电池时,再将拉手框架从主体框架2内部拉出,使人手通过握紧拉手框架1,达到拖动电池运输装置的目的;
[0028] 主体框架2的下方设置支撑框架3,并且,支撑框架3套设于主体框架2的框架内部,主体框架2可沿支撑框架3滑动升降并固定;该种设计结构的好处为:当将电池运输装置收置于车体内时,通过滑动主体框架,可调节整个电池运输装置的高度;
[0029] 支撑框架3的中部可折叠设置支撑平台4,支撑平台用于放置电池,为达到对电池稳定固定的目的,可采用以下两种结构形式:(I)在支撑框架3的左右两侧还设置有拉紧带;在将电池置于支撑平台时,通过拉紧带紧固电池;(2)支撑平台4的上表面具有与电池外形相适配的凹槽;凹槽用于放置并固定电池。
[0030] 最后,支撑框架3的底部设置脚轮。通过脚轮,达到对电池运输装置轻松移动的目的。由于通常情况下,在运输电池到家中充电的途中,当遇到楼梯时,为使电池运输装置轻松通过楼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三轮设计结构的脚轮形式,即:脚轮包括:通过曲轴设置于支撑框架3底部左右两侧的左轮系统5和右轮系统6 ;左轮系统5和右轮系统6结构相同,均包括:前轮5.3、后轮5.2和上轮5.1 ;前轮5.3、后轮5.2和上轮5.1呈正三角形布置形式。在通过楼梯时,前轮和上轮卡在楼梯上,向上拉动运输装置时,三个轮子位置互换,即可轻松将运输装置移动到上一层台阶。
[0031] 此外,为增加电池运输装置的功能性,还可以在主体框架2设置有至少一个挂钩7 ;挂钩7与主体框架2可折叠连接。通过挂钩,当运输装置未运输电池时,可使用运输装置去购物,例如,将购物袋挂于挂钩上,从而扩展运输装置的功能,满足人们不同使用需求。
[0032]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微电动汽车的电池运输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0033] (I)可方便的运输微电动汽车的电池,从而达到轻松对电池充电的目的,使微电动汽车更易推广;
[0034] (2)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功能多样、收纳时占用空间小的优点。
[0035]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用于微电动汽车且易于拆装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结构设置于车体后部的地板(21)下方,且位于后防撞结构(22)和后车轮(23)之间; 所述电池结构包括电池仓(24)和电池(25);所述电池仓(24)横向水平设置,具有侧向开口 ;所述电池仓(24)底壁靠外的位置设置有第I螺纹孔,该第I螺纹孔穿过所述电池仓(24)底壁而伸入到车体架;所述电池(25)包括电池本体、套设于所述电池本体外部的保护壳体、固定安装于所述保护壳体端面的安装板(27);所述安装板(27)设置有第2螺纹孔(26),在将所述电池(25)从所述电池仓(24)的侧向开口推入到所述电池仓(24)的内部时,所述第2螺纹孔(26)和所述第I螺纹孔的孔中心位于一条垂直线。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电动汽车且易于拆装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本体为锂电池;所述保护壳体为铝合金材质。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电动汽车且易于拆装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安装所述安装板(27)的所述保护壳体的端面还安装有电池把手。
4.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电动汽车且易于拆装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24)的内壁固定有至少一个缓冲块(28)。
5.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微电动汽车且易于拆装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28)为橡胶缓冲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54305.8U CN204424347U (zh) | 2015-03-18 | 2015-03-18 | 用于微电动汽车且易于拆装的电池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54305.8U CN204424347U (zh) | 2015-03-18 | 2015-03-18 | 用于微电动汽车且易于拆装的电池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424347U true CN204424347U (zh) | 2015-06-24 |
Family
ID=53474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154305.8U Active CN204424347U (zh) | 2015-03-18 | 2015-03-18 | 用于微电动汽车且易于拆装的电池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42434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25603A (zh) * | 2017-04-15 | 2018-11-02 | 奥迪股份公司 | 在具有底置电池的机动车的底板中封闭车身开口的布置结构和方法 |
CN108928326A (zh) * | 2017-05-27 | 2018-12-04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电池包拆装转运装置 |
-
2015
- 2015-03-18 CN CN201520154305.8U patent/CN20442434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25603A (zh) * | 2017-04-15 | 2018-11-02 | 奥迪股份公司 | 在具有底置电池的机动车的底板中封闭车身开口的布置结构和方法 |
CN108928326A (zh) * | 2017-05-27 | 2018-12-04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电池包拆装转运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158433Y (zh) | 箱式双轮可转向折叠车 | |
CN204424347U (zh) | 用于微电动汽车且易于拆装的电池结构 | |
CN204441358U (zh) | 用于微电动汽车的电池运输装置 | |
CN203094323U (zh) | 带有减震装置的折叠式电动自行车 | |
JP2015120537A (ja) | 脱着コンテナ | |
CN204124275U (zh) | 一种便携式代步机 | |
CN202243613U (zh) | 手扶电动上楼梯步行车 | |
CN105818861A (zh) | 一种双桥双驱大型电动货车底盘 | |
CN203094327U (zh) | 带电池动力的便携式自行车 | |
CN201792953U (zh) | 拉杆箱式两轮电动折叠车 | |
CN205168765U (zh) | 便携式电动车 | |
CN209521559U (zh) | 一种便携式电动汽车应急电池 | |
CN210258164U (zh) | 用于短途物流运输的分离式装载系统 | |
CN207535922U (zh) | 一种新型建筑用推车 | |
CN104627142A (zh) | 一种蓄电池卸载台推拉机构 | |
CN103129688A (zh) | 折叠式电动自行车 | |
CN203637595U (zh) | 一种电动沙滩车 | |
CN208360234U (zh) | 一种定位连接座用运输装置 | |
CN206106914U (zh) | 电动三轮车锂电装置 | |
CN204713313U (zh) | 具有行李箱的电动旅行车 | |
CN202294896U (zh) | 行李车 | |
CN2935921Y (zh) | 坐式电动行李箱 | |
CN210971392U (zh) | 一种车厢开放式工地用电动三轮货车 | |
CN205417948U (zh) | 微型折叠电动车 | |
CN205737872U (zh) | 一种三轮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