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04311U - 一种利用兰炭废气锅炉低温烟气余热供热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兰炭废气锅炉低温烟气余热供热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404311U CN204404311U CN201420842916.7U CN201420842916U CN204404311U CN 204404311 U CN204404311 U CN 204404311U CN 201420842916 U CN201420842916 U CN 201420842916U CN 204404311 U CN204404311 U CN 20440431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orking medium
- flue gas
- channel
- circulating water
- heat exchan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9000003546 flue gas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9000002918 waste hea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3610 charco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9000000571 cok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9000002912 waste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021 Ferro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97 pyro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himneys And Flu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利用兰炭废气锅炉低温烟气余热供热的装置,包括第一级换热装置以及第二级换热装置;第一级换热装置中设置有第一工质通道以及与第一工质通道中工质进行换热的烟气通道;其中,烟气通道的入口与兰炭废气锅炉排烟管道连接,烟气通道的出口与烟气排放装置连接;第二级换热装置中设置有第二工质通道以及与第二工质通道中工质进行换热的循环水通道;其中,工质通道通过工质管路依次与第一级换热装置和第二级换热装置以及泵形成工质回路;循环水通道通过循环水管路依次与用户供暖装置、循环水泵和第二级换热装置连接构成循环水回路,本实用新型将兰炭废气锅炉的低温烟气余热加以利用进行采暖,其系统简单易行,使废气资源更大限度地得到利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余热利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低温余热供热的装置,尤其是一种利用兰炭废气锅炉低温烟气余热供热的装置。
背景技术
兰炭被广泛应用于铁合金、钢铁、化工等行业。近几年,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兰炭行业发展迅速,产能在快速增长。我国作为发展中的煤炭大国,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兰炭生产国,占全球一半以上的兰炭市场份额。陕西省是目前国内兰炭主要产地,年产量在4000万吨左右,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
在炼半焦或称兰炭的工艺中,煤炭通过中低温干馏后会产生大量的废气,经过分析,兰炭废气属于一种混合气体,可燃成分约占40%左右,主要有H2、CH4、CO,低位热值一般在1700—2000Kcal/Nm3之间,是煤低位热值的25%左右,着火温度不到500℃,可以直接点火燃烧,燃烧性能优良,可以作为燃料加以利用。
在陕北地区有大量利用兰炭废气作为燃料的发电厂,装机大约2000~3000MW,其中燃烧兰炭废气的锅炉大约有60-100台,以50MW的发电机组为例:需要1台240t/h兰炭废气锅炉,锅炉出口烟气量298000Nm3/h,排烟温度150℃~180℃,250℃以下属于低温余热,所以兰炭废气锅炉的低温烟气余热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兰炭废气锅炉排放的烟气余热加以利用,更大限度地利用废气资源的利用兰炭废气锅炉低温烟气余热供热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包括第一级换热装置以及第二级换热装置;
所述的第一级换热装置中设置有第一工质通道以及与第一工质通道中工质进行换热的烟气通道;
其中,烟气通道的入口与兰炭废气锅炉排烟管道连接,烟气通道的出口与烟气排放装置连接;
所述的第二级换热装置中设置有第二工质通道以及与第二工质通道中工质进行换热的循环水通道;
其中,第一工质通道通过工质管路与第二工质通道及泵形成工质回路;
所述的循环水通道通过循环水管路与用户供暖装置及循环水泵形成循环水回路。
所述的烟气通道的入口烟气温度150-180℃,烟气通道的出口烟气温度为100-110℃。
第一工质通道的工质出口与第二工质通道入口之间的工质回路中的工质为130-140℃的高温热水;
第一工质通道的工质入口与第二工质通道出口之间的工质回路中的工质为90-100℃的高温热水。
所述的第一级换热装置以及第二级换热装置均为换热器。
所述的烟气排放装置为烟囱。
所述的循环水通道的循环水入口与用户供暖装置循环水出口之间的循环水管路中循环水的温度为60-70℃;循环水通道的循环水出口与用户供暖装置循环水入口之间的循环水管路中循环水的温度为9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兰炭废气锅炉排放的低温烟气通入第一级换热装置中,将第一工质通道中的工质加热后通过工质管路输送给第二级换热装置用于加热循环水通道中的循环水,经加热后的循环水向用户供暖装置供暖,经第二级换热装置换热后的工质由泵送入第一级换热装置中,重新开始循环,本实用新型将兰炭废气锅炉的低温烟气余热加以利用进行采暖,其系统简单易行,使得废气资源更大限度的得到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兰炭废气锅炉排烟管道;2、工质管路;3、循环水管道;4、第二级换热装置;5、泵;6、第一级换热装置;7、烟气排放装置;8、循环水泵;9、用户供暖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级换热装置6以及第二级换热装置4,第一级换热装置6中设置有第一工质通道以及与第一工质通道中工质进行换热的烟气通道;其中,烟气通道的入口与兰炭废气锅炉排烟管道1连接,烟气通道的出口与烟气排放装置7连接;第二级换热装置4中设置有第二工质通道以及与第二工质通道中工质进行换热的循环水管道;其中,第一工质通道通过工质管路2依次与第一工质通道及泵5形成工质回路;循环水管道3通过循环水泵8与用户供暖装置9形成供暖回路;其中,循环水管道3的入水口与用户供暖装置9的出水口连接,循环水管道3的出水口通过循环水泵8与用户供暖装置9的入水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烟气通道的入口烟气温度150-180℃,烟气通道的出口烟气温度为100-110℃。
第一工质通道的工质出口与第二工质通道入口之间的工质回路中的工质为130-140℃的高温热水;
第一工质通道的工质入口与第二工质通道出口之间的工质回路中的工质为90-100℃的高温热水。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换热装置6以及第二换热装置4均为换热器。
进入循环水管道3入口的循环水温度为60-70℃;
进入用户供暖装置9的循环水温度为90℃。
本实用新型的烟气排放装置7为烟囱。
本实用新型将兰炭废气锅炉的低温烟气余热加以利用进行采暖,其系统简单易行,将废气资源的再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1)将兰炭废气锅炉排放的150-180℃烟气通过兰炭废气锅炉排烟管道1送入第一级换热装置6,将90-100℃水加热成为130-140℃高温热水,经过工质管路2送入第二级换热装置;
2)130-140℃高温热水在第二级换热装置中经过换热器降90-100℃,同时将循环水由60-70℃加热至90℃;
3)经第二级换热装置换热后的90-100℃℃高温热水经泵5送入第一级换热装置6中重新循环;
4)兰炭废气锅炉排放的烟气经第一级换热装置6换热后温度降为100-110℃,通过烟气排放装置9排入大气。
本实用新型的1台240t/h兰炭废气锅炉,锅炉出口烟气量298000Nm3/h,排烟温度150℃,通过换热可以将约700吨100℃水加热至130℃。
Claims (6)
1.一种利用兰炭废气锅炉低温烟气余热供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级换热装置(6)以及第二级换热装置(4);
所述的第一级换热装置(6)中设置有第一工质通道以及与第一工质通道中工质进行换热的烟气通道;
其中,烟气通道的入口与兰炭废气锅炉排烟管道(1)连接,烟气通道的出口与烟气排放装置(7)连接;
所述的第二级换热装置(4)中设置有第二工质通道以及与第二工质通道中工质进行换热的循环水通道;
其中,第一工质通道通过工质管路(2)与第二工质通道及泵(5)形成工质回路;
所述的循环水通道通过循环水管路(3)与用户供暖装置(9)及循环水泵(8)形成循环水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兰炭废气锅炉低温烟气余热供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气通道的入口烟气温度150-180℃,烟气通道的出口烟气温度为100-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兰炭废气锅炉低温烟气余热供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工质通道的工质出口与第二工质通道入口之间的工质回路中的工质为130-140℃的高温热水;
第一工质通道的工质入口与第二工质通道出口之间的工质回路中的工质为90-100℃的高温热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兰炭废气锅炉低温烟气余热供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级换热装置(6)以及第二级换热装置(4)均为换热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兰炭废气锅炉低温烟气余热供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气排放装置(7)为烟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兰炭废气锅炉低温烟气余热供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水通道的循环水入口与用户供暖装置(9)循环水出口之间的循环水管路中循环水的温度为60-70℃;循环水通道的循环水出口与用户供暖装置(9)循环水入口之间的循环水管路中循环水的温度为9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842916.7U CN204404311U (zh) | 2014-12-25 | 2014-12-25 | 一种利用兰炭废气锅炉低温烟气余热供热的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842916.7U CN204404311U (zh) | 2014-12-25 | 2014-12-25 | 一种利用兰炭废气锅炉低温烟气余热供热的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404311U true CN204404311U (zh) | 2015-06-17 |
Family
ID=53428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842916.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404311U (zh) | 2014-12-25 | 2014-12-25 | 一种利用兰炭废气锅炉低温烟气余热供热的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404311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58518A (zh) * | 2015-11-11 | 2016-01-20 | 中国中轻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烟道气的热回收工艺及系统 |
CN109520333A (zh) * | 2018-12-28 | 2019-03-26 | 启明星宇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烟气余热回收换热系统 |
-
2014
- 2014-12-25 CN CN201420842916.7U patent/CN20440431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58518A (zh) * | 2015-11-11 | 2016-01-20 | 中国中轻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烟道气的热回收工艺及系统 |
CN109520333A (zh) * | 2018-12-28 | 2019-03-26 | 启明星宇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烟气余热回收换热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44214B (zh) | 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烟气冷凝热回收热电联供系统 | |
CN106016416B (zh) | 锅炉烟气与汽轮机乏汽耦合的高背压热电联产系统 | |
CN102607091B (zh) | 低温工业冷却循环水余热与区域集中供热联合方法 | |
CN203501200U (zh) | 一种全烧高炉煤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 |
CN108843418A (zh) | 一种双压高效燃气超临界二氧化碳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 |
CN110986031A (zh) | 一种避免燃气锅炉烟气再循环管道中水蒸气冷凝的系统 | |
CN103471084A (zh) | 低压热水烟气冷却系统及避免空气预热器低温腐蚀的方法 | |
CN204404311U (zh) | 一种利用兰炭废气锅炉低温烟气余热供热的装置 | |
CN201672815U (zh) | 利用煅烧炉水套水加热余热发电凝结水的装置 | |
CN201917228U (zh) | 一种烟气余热发电系统 | |
CN205535742U (zh) | 一种燃煤电站能量高效利用系统 | |
CN201420574Y (zh) | 应用螺杆膨胀机进行低温余热发电的装置 | |
CN204026649U (zh) | 锅炉余热利用装置 | |
CN202581272U (zh) | 一种燃烧褐煤电站提高锅炉空预器进口风温的系统 | |
CN202692728U (zh) | 一种煅烧炉余热利用系统 | |
CN203295539U (zh) | 高炉热风炉烟气余热发电系统 | |
CN202733874U (zh) | 一种利用低品位烟气余热的装置 | |
CN103017556B (zh) | 一种烟气回流余热利用工艺 | |
CN108868931A (zh) | 高效灵活的燃气超临界二氧化碳联合循环热电联产系统 | |
CN204402599U (zh) | 一种利用兰炭废气锅炉低温烟气余热发电的装置 | |
CN205779066U (zh) | 一种利用兰炭尾气发电的联合循环装置 | |
CN204345610U (zh) | 一种高效燃气式蒸汽过热装置 | |
CN115183222A (zh) | 一种余热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与天然气加热的耦合系统 | |
CN204730177U (zh) | 锅炉烟气余热梯级利用装置 | |
CN201672817U (zh) | 炭素煅烧炉水套水、省煤器尾气余热综合利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710054 No. 50 east section of Ring Road South, Beilin District, Xi'an, Shaanxi Patentee after: CEEC SHAANXI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Address before: No. 99, Yan Xiang Road, Xi'an,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anxi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