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97187U - 一种自动焊接线的堆叠上料工位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焊接线的堆叠上料工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97187U
CN204397187U CN201420742110.0U CN201420742110U CN204397187U CN 204397187 U CN204397187 U CN 204397187U CN 201420742110 U CN201420742110 U CN 201420742110U CN 204397187 U CN204397187 U CN 204397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cking
suction
positioning
platform
welding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4211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士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SIYU AUTOMATION SOLU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SIYU AUTOMATION SOLU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SIYU AUTOMATION SOLU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SIYU AUTOMATION SOLU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4211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971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97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9718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aking Paper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自动化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自动焊接线的堆叠上料工位,包括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并列设置有堆叠上料装置、送料装置和焊接装置,堆叠上料装置包括固定架,固定架设置横移机构,横移机构设置有吸料机构,吸料机构的下方依序设置有堆叠料仓、定位台和吸料台,堆叠料仓的内部设置有极耳定位腔,极耳定位腔的底部设置有推料机构;定位台包括定位垫片,定位垫片内部设置有极耳定位槽,吸料台的底部设置有吸盘,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整叠极耳的自动化上料,而且定位台上省去了XY方向的定位气缸,操作简单方便,维护检修容易,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设备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焊接线的堆叠上料工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自动化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自动焊接线的堆叠上料工位。
背景技术
堆叠上料工位由料仓、上升马达、极耳定位机构等主要部分组成。传统的方式是采用一片一片夹取定位的方式,步骤繁琐而且不稳定,添加极耳料的时候不方便操作,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尤其是极耳片的定位方面,在XY方向采用两组定位气缸,通过定位气缸对极耳片进行推顶进行定位,增加设备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焊接线的堆叠上料工位,实现极耳的自动化上料,操作简单方便,维护检修容易,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设备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焊接线的堆叠上料工位,包括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并列设置有堆叠上料装置、送料装置和焊接装置,所述堆叠上料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置横移机构,所述横移机构设置有吸料机构,所述吸料机构的下方依序设置有堆叠料仓、定位台和吸料台,所述堆叠料仓的内部设置有极耳定位腔,所述极耳定位腔的底部设置有推料机构;所述定位台包括定位垫片,所述定位垫片内部设置有极耳定位槽,所述吸料台的底部设置有吸盘。
作为优选,所述推料机构包括推料电机,所述推料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连接上下滑动的螺母套,所述螺母套连接有拨杆,所述拨杆伸入堆叠料仓的内部;所述堆叠料仓的顶部两侧设置有极耳感应器。
作为优选,所述极耳定位槽的底部设置有真空吸料平台。
作为优选,所述横移机构包括滑轨,所述滑轨延伸分布于堆叠料仓、定位台和吸料台的上方,所述滑轨固定连接于固定架,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连接有吸料气缸,所述吸料机构设置于吸料气缸的输出端。
作为优选,所述吸料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吸嘴和第二吸嘴,所述第一吸嘴位于堆叠料仓的上方,所述第二吸嘴位于定位台的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送料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横推气缸,所述横推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过渡支架,所述过渡支架连接有竖推气缸,所述竖推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夹取极耳的气动手爪。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底板设置有平移导轨,所述焊接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平移滑槽,所述焊接装置通过平移滑槽与平移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底板设置有用于调节焊接装置滑动的调节螺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自动焊接线的堆叠上料工位,安装底板并列设置有堆叠上料装置、送料装置和焊接装置,操作人员将一片片的极耳片堆叠于堆叠料仓内,极耳定位腔可对整叠极耳片进行定位,在底部推料机构的推动下可整体逐片上料;吸料机构可吸取堆叠料仓上的极耳片,通过横移机构送至定位台上,由于定位台的定位垫片设置有极耳定位槽,极耳片在重力作用下掉落于定位垫片上,在极耳定位槽的作用下,极耳片被准确定位在固定位置;通过横移机构,吸料机构吸取定位台上被定位好的极耳片,进一步运送至吸料台,吸料机构上的极耳片转交至吸料台的吸盘上;此时送料装置夹取吸料台上的极耳片并传送至焊接装置进行焊接,依次循环进行极耳片的自动化焊接。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整叠极耳的自动化上料,而且定位台上省去了XY方向的定位气缸,操作简单方便,维护检修容易,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设备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送料装置将极耳片转送至焊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堆叠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堆叠上料装置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堆叠上料装置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堆叠料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垫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安装底板           11—调节螺杆         2—堆叠上料装置
21—固定架            22—横移机构        221—滑轨
222—滑块            223—吸料气缸         23—吸料机构
231—固定板          232—第一吸嘴        233—第二吸嘴
24—堆叠料仓         241—极耳定位腔       25—定位台
251—定位垫片        252—极耳定位槽       26—吸料台
261—吸盘             27—推料机构        271—推料电机
272—丝杆             273—螺母套         274—拨杆
275—极耳感应器         3—送料装置        31—支撑架
32—横推气缸           33—过渡支架        34—竖推气缸
35—旋转电机           36—气动手爪        4—焊接装置
41—焊接头              42—极耳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焊接线的堆叠上料工位,包括安装底板1,所述安装底板1并列设置有堆叠上料装置2、送料装置3和焊接装置4,所述堆叠上料装置2包括固定架21,所述固定架21设置横移机构22,所述横移机构22设置有吸料机构23,所述吸料机构23的下方依序设置有堆叠料仓24、定位台25和吸料台26,所述堆叠料仓24的内部设置有极耳定位腔241,所述极耳定位腔241的底部设置有推料机构27;所述定位台25包括定位垫片251,所述定位垫片251内部设置有极耳定位槽252,所述吸料台26的底部设置有吸盘261。
安装底板1并列设置有堆叠上料装置2、送料装置3和焊接装置4,操作人员将一片片的极耳片42堆叠于堆叠料仓24内,极耳定位腔241可对整叠极耳片42进行定位,在底部推料机构27的推动下可整体逐片上料;吸料机构23可吸取堆叠料仓24上的极耳片42,通过横移机构22送至定位台25上,由于定位台25的定位垫片251设置有极耳定位槽252,极耳片42在重力作用下掉落于定位垫片251上,在极耳定位槽252的作用下,极耳片42被准确定位在固定位置;通过横移机构22,吸料机构23吸取定位台25上被定位好的极耳片42,进一步运送至吸料台26,吸料机构23上的极耳片42转交至吸料台26的吸盘261上;此时送料装置3夹取吸料台26上的极耳片42并传送至焊接装置4进行焊接,依次循环进行极耳片42的自动化焊接。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整叠极耳的自动化上料,而且定位台25上省去了XY方向的定位气缸,操作简单方便,维护检修容易,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设备生产成本。
本实施例的推料机构27包括推料电机271,所述推料电机271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272,所述丝杆272连接上下滑动的螺母套273,所述螺母套273连接有拨杆274,所述拨杆274伸入堆叠料仓24的内部;所述堆叠料仓24的顶部两侧设置有极耳感应器275。推料机构27可推动整叠极耳片42在堆叠料仓24内上下移动,当极耳片42被吸料机构23取走时,位于堆叠料仓24顶部的极耳感应器275感应不到极耳片42,感应器反馈信号,控制推料电机271旋转,旋转丝杆272带动螺母套273上升一片极耳片42的位移,螺母套273上的拨杆274推动堆叠料仓24内的极耳片42上升,极耳片42完成补给动作,通过上述循环动作,使极耳片42能不断自动上料。
本实施例的极耳定位槽252的底部设置有真空吸料平台。真空吸料平台可吸取掉落于极耳定位槽252内的极耳片42,极耳片42被牢固定位好,等待吸料机构23的取料动作。当然,极耳定位槽252可按照不同形状的极耳片42进行设置,通过斜槽式设计,引导极耳片42进行定位。
作为优选,所述横移机构22包括滑轨221,所述滑轨221延伸分布于堆叠料仓24、定位台25和吸料台26的上方,所述滑轨221固定连接于固定架21,所述滑轨221滑动连接有滑块222,所述滑块222连接有吸料气缸223,所述吸料机构23设置于吸料气缸223的输出端。滑块222在滑轨221上滑动,可带动吸料机构23往复运动于堆叠料仓24、定位台25和吸料台26的上方,结合吸料气缸223的动作,配合完成极耳片42的取料、定位与送料的动作。
作为优选,所述吸料机构23包括固定板231,所述固定板23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吸嘴232和第二吸嘴233,所述第一吸嘴232位于堆叠料仓24的上方,所述第二吸嘴233位于定位台25的上方。第一吸嘴232和第二吸嘴233相互协调配合吸料。第一吸嘴232将堆叠料仓24上的极耳片42吸取并放置于定位垫片251上进行定位,第一吸嘴232返回吸取第二片极耳片42,此时第二吸嘴233同步吸取定位垫片251上的极耳片42,第一吸嘴232与第二吸嘴233同步带动极耳片42操作,第一吸嘴232吸取的第二片极耳片42继续放置于定位垫片251,第二吸嘴233吸取的极耳片42放置于吸料台26,如此循环。
本实施例的送料装置3包括支撑架31,所述支撑架31的顶部设置有横推气缸32,所述横推气缸32的输出端连接有过渡支架33,所述过渡支架33连接有竖推气缸34,所述竖推气缸34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电机35,所述旋转电机35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夹取极耳的气动手爪36。由于焊接装置4的焊接头41阻挡,本实施例的气动手爪36夹取的极耳片42需要避让焊接头41。因此气动手爪36夹取吸料台26上的极耳片42后,旋转电机35将其旋转180度,竖推气缸34将气动手爪36往下推,此时极耳片42位于焊接头41的斜下方,此时横推气缸32将气动手爪36往焊接头41方向推送,极耳片42正好位于焊接头41的正下方,可进行焊接动作。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底板1设置有平移导轨,所述焊接装置4的底部设置有平移滑槽,所述焊接装置4通过平移滑槽与平移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底板1设置有用于调节焊接装置4滑动的调节螺杆11。根据实际焊接极耳片42的大小,可手动调节调节螺杆11,调节螺杆11带动焊接装置4沿平移导轨移动,方便焊接不同极耳片42的应用场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焊接线上的堆叠上料结构,可以把一片一片的极耳堆叠在堆叠料仓24,上料加料非常方便,通过这种新结构运用可简化设备结构,降低设备生产成本,提高运行效率,增强设备的稳定性。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自动焊接线的堆叠上料工位,包括安装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并列设置有堆叠上料装置、送料装置和焊接装置,所述堆叠上料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置横移机构,所述横移机构设置有吸料机构,所述吸料机构的下方依序设置有堆叠料仓、定位台和吸料台,所述堆叠料仓的内部设置有极耳定位腔,所述极耳定位腔的底部设置有推料机构;所述定位台包括定位垫片,所述定位垫片内部设置有极耳定位槽,所述吸料台的底部设置有吸盘。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焊接线的堆叠上料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机构包括推料电机,所述推料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连接上下滑动的螺母套,所述螺母套连接有拨杆,所述拨杆伸入堆叠料仓的内部;所述堆叠料仓的顶部两侧设置有极耳感应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焊接线的堆叠上料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定位槽的底部设置有真空吸料平台。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焊接线的堆叠上料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机构包括滑轨,所述滑轨延伸分布于堆叠料仓、定位台和吸料台的上方,所述滑轨固定连接于固定架,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连接有吸料气缸,所述吸料机构设置于吸料气缸的输出端。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焊接线的堆叠上料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料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吸嘴和第二吸嘴,所述第一吸嘴位于堆叠料仓的上方,所述第二吸嘴位于定位台的上方。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焊接线的堆叠上料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横推气缸,所述横推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过渡支架,所述过渡支架连接有竖推气缸,所述竖推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夹取极耳的气动手爪。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焊接线的堆叠上料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设置有平移导轨,所述焊接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平移滑槽,所述焊接装置通过平移滑槽与平移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底板设置有用于调节焊接装置滑动的调节螺杆。
CN201420742110.0U 2014-12-02 2014-12-02 一种自动焊接线的堆叠上料工位 Expired - Lifetime CN2043971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42110.0U CN204397187U (zh) 2014-12-02 2014-12-02 一种自动焊接线的堆叠上料工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42110.0U CN204397187U (zh) 2014-12-02 2014-12-02 一种自动焊接线的堆叠上料工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97187U true CN204397187U (zh) 2015-06-17

Family

ID=53421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42110.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397187U (zh) 2014-12-02 2014-12-02 一种自动焊接线的堆叠上料工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97187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39793A (zh) * 2014-12-02 2015-03-25 东莞市斯宇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焊接线的堆叠上料工位
CN106829499A (zh) * 2016-12-14 2017-06-13 广东鸿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极耳供料装置
CN107507996A (zh) * 2017-08-16 2017-12-22 深圳市联赢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装配焊接机
CN109346315A (zh) * 2018-11-13 2019-02-15 长兴水木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离合器线圈成型用自动上线机构
CN116810237A (zh) * 2023-08-30 2023-09-29 山西昕田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压缩机外壳焊接机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39793A (zh) * 2014-12-02 2015-03-25 东莞市斯宇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焊接线的堆叠上料工位
CN106829499A (zh) * 2016-12-14 2017-06-13 广东鸿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极耳供料装置
CN107507996A (zh) * 2017-08-16 2017-12-22 深圳市联赢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装配焊接机
CN107507996B (zh) * 2017-08-16 2024-05-31 深圳市联赢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装配焊接机
CN109346315A (zh) * 2018-11-13 2019-02-15 长兴水木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离合器线圈成型用自动上线机构
CN109346315B (zh) * 2018-11-13 2020-06-09 阜阳汇中芯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离合器线圈成型用自动上线机构
CN116810237A (zh) * 2023-08-30 2023-09-29 山西昕田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压缩机外壳焊接机
CN116810237B (zh) * 2023-08-30 2023-11-07 山西昕田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压缩机外壳焊接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39793B (zh) 一种自动焊接线的堆叠上料工位
CN204397187U (zh) 一种自动焊接线的堆叠上料工位
CN204148726U (zh) 一种方形铝壳锂电池电芯盖板焊接机
CN205011018U (zh) 玻璃上片机
CN106298562B (zh) 一种二极管引线框架合片装置及其合片工艺
CN205169822U (zh) 一种交互式供料装置
CN206437613U (zh) 一种有机板裁剪系统
CN106299448A (zh) 新能源动力电池全自动机器人高速叠片机
CN104070909A (zh) 一种多色彩马赛克颗粒多轨道的自动铺贴设备
CN204674931U (zh) 一种包装袋折叠设备的送袋机构
CN110181206A (zh) 电池片分片搬运装置、电池片调节方法及电池片串焊机
CN205346077U (zh) 电子元件上料机构
CN204262231U (zh) 自动送料下料机器人
CN110844183A (zh) 一种带码垛侧推式装箱机
CN105957922A (zh) 管式pecvd石墨舟工艺点上料装置
CN211618235U (zh) 一种带码垛侧推式装箱机
CN108454957A (zh) 一种自动套袋机
CN204751429U (zh) 限位调整机构
CN207522003U (zh) 一种纽扣马达自动压合机
CN207656484U (zh) 一种砂纸搬运装置
CN206134650U (zh) 一种二极管引线框架合片装置
CN206241132U (zh) 一种闭口桶罐身与面盖自动定向压合装置
CN212667868U (zh) 新型自动放说明书设备
CN205772016U (zh) 纸托分离机构
CN205554762U (zh) 一种包装袋装桶机械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427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427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