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91751U - 一种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91751U
CN204391751U CN201420805188.2U CN201420805188U CN204391751U CN 204391751 U CN204391751 U CN 204391751U CN 201420805188 U CN201420805188 U CN 201420805188U CN 204391751 U CN204391751 U CN 2043917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circuit
input
series
recei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0518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文华
李建国
刘文辉
宋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inewell Convert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80518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917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917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917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30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40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harmonic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属于电气自动化设备领域。在电源电压正常时,串联开关电路中的反并联旁路可控硅轮流导通将电源电压输送到三相四线交流负载,三相四线电压源变流及交流输出滤波器被控制运行于无功补偿与谐波电流补偿模式;当电源电压发生跌落时,串联开关电路中的反并联旁路可控硅通过控制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的半导体开关被快速强制关断,三相四线电压源变流及交流输出滤波器被控制运行于负荷电压补偿模式,稳定负荷端电压。串联开关电路发生故障时,其内部的自动旁路开关会被自动控制到闭合状态,保证负载的供电不受影响,此后断开检修开关即可对串联开关电路进行检修。

Description

一种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属于电气自动化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动态电压补偿器(或称动态电压恢复器,DVR)用于对发生跌落或过冲的电网电压进行快速补偿,使负荷端的电压保持稳定,不受电网电压异常的影响。
动态电压补偿器可以采用串联在线路中的补偿方式,也可以采用并联在线路上的补偿方式。传统的动态电压补偿器一般采用串联在线路中的方式,其优点是需要补偿的电压幅值越小,需要的动态电压补偿器容量也越小,但电网电压正常时补偿器逆变器无法发挥作用。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优点是在电网电压正常时可以运行在动态无功和谐波电流补偿模式,而一旦发生电网电压跌落,则转变为电网电压补偿模式运行,稳定负荷端电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在电网电压正常时可以运行在动态无功和谐波电流补偿模式,而一旦发生电网电压跌落,则转变为电网电压补偿模式运行,稳定负荷端电压。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包括A相串联开关电路、B相串联开关电路、C相串联开关电路、一台三相四线电压源变流及交流输出滤波器、第一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第二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一个斩波电抗器和储能超级电容;
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交流输入端A接到所述的A相串联开关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零线输入端N1接到A相串联开关电路的第二输入端,A相串联开关电路的输出端接到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交流输出端U;
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交流输入端B接到所述的B相串联开关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零线输入端N1接到B相串联开关电路的第二输入端,B相串联开关电路的输出端接到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交流输出端V;
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交流输入端C接到C相串联开关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零线输入端N1接到C相串联开关电路的第二输入端,C相串联开关电路的输出端接到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交流输出端W;
所述的三相四线电压源变流及交流输出滤波器的三相交流输出端X、Y、Z、N3分别接到所述的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四个交流输出端U、V、W、N2,所述的三相四线电压源变流及交流输出滤波器的直流正极端接到所述的第一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的集电极,三相四线电压源变流及交流输出滤波器的直流负极端接到所述的第二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的发射极以及所述的储能超级电容的负极,第一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的发射极连接到第二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的集电极以及所述的斩波电抗器的一端,斩波电抗器的另一端连接到储能超级电容的正极。
上述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中的串联开关电路,包括一个旁路可控硅强制关断电路、一组反并联旁路可控硅、第一检修开关、第二检修开关以及一个自动旁路开关;所述的串联开关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接到所述的第一检修开关的一端及所述的自动旁路开关的一端,串联开关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接到所述的旁路可控硅强制关断电路的输入端,旁路可控硅强制关断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接到第一检修开关的另一端及所述的反并联旁路可控硅的一端,旁路可控硅强制关断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接到所述的第二检修开关的一端及所述的反并联旁路可控硅的另一端,第二检修开关的另一端接到所述的自动旁路开关的另一端,并作为所述的串联开关电路的输出端。
上述串联开关电路中的旁路可控硅强制关断电路,包括第一整流二极管、第二整流二极管、一个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第一个滤波电感、第二滤波电感以及一个电阻和电容串联滤波支路;所述的第一整流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的第二整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在一起作为所述的旁路可控硅强制关断电路的输入端,第一整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到所述的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的正极端,第二整流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到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的负极端,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电容桥臂的输入端连接到所述的第一滤波电感的一端,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的半导体开关桥臂的输入端连接到所述的第二滤波电感的一端,第一滤波电感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的电阻和电容串联滤波支路的一端,并作为旁路可控硅强制关断电路第一输出端,第二滤波电感的另一端连接到电阻和电容串联滤波支路的另一端,并作为旁路可控硅强制关断电路第二输出端。
上述旁路可控硅强制关断电路中的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以及第二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所述的第一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一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集电极连接到一起作为所述的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的正极端,所述的第二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二个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发射极连接到一起作为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的负极端,第一个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二个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作为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电容桥臂的输入端,第一个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发射极和第二个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集电极连接到一起作为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半导体开关桥臂的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优点是:在电网电压正常时可以运行在动态无功和谐波电流补偿模式,而一旦发生电网电压跌落,则转变为负荷电压补偿模式运行,稳定负荷端电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串联开关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旁路可控硅强制关断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两电平三相四线电压源变流及交流输出滤波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三电平三相四线电压源变流及交流输出滤波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1-图5中,1是A相串联开关电路,2是B相串联开关电路,3是C相串联开关电路,4是三相四线电压源变流及交流输出滤波器,5是第一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6是第二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7是斩波电抗器,8是储能超级电容,9是旁路可控硅强制关断电路,10是反并联旁路可控硅组,11是第一检修开关,12是第二检修开关,13是自动旁路开关,14是第一整流二极管,15是第二整流二极管,16是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17是第一滤波电感,18是第二滤波电感,19是电阻和电容串联滤波支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包括A相串联开关电路、B相串联开关电路、C相串联开关电路、一台三相四线电压源变流及交流输出滤波器、第一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第二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一个斩波电抗器和储能超级电容;
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交流输入端A接到所述的A相串联开关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零线输入端N1接到A相串联开关电路的第二输入端,A相串联开关电路的输出端接到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交流输出端U;
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交流输入端B接到所述的B相串联开关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零线输入端N1接到B相串联开关电路的第二输入端,B相串联开关电路的输出端接到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交流输出端V;
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交流输入端C接到C相串联开关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零线输入端N1接到C相串联开关电路的第二输入端,C相串联开关电路的输出端接到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交流输出端W;
所述的三相四线电压源变流及交流输出滤波器的三相交流输出端X、Y、Z、N3分别接到所述的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四个交流输出端U、V、W、N2,所述的三相四线电压源变流及交流输出滤波器的直流正极端接到所述的第一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的集电极,三相四线电压源变流及交流输出滤波器的直流负极端接到所述的第二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的发射极以及所述的储能超级电容的负极,第一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的发射极连接到第二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的集电极以及所述的斩波电抗器的一端,斩波电抗器的另一端连接到储能超级电容的正极。
上述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中的串联开关电路,包括一个旁路可控硅强制关断电路、一组反并联旁路可控硅、第一检修开关、第二检修开关以及一个自动旁路开关;所述的串联开关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接到所述的第一检修开关的一端及所述的自动旁路开关的一端,串联开关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接到所述的旁路可控硅强制关断电路的输入端,旁路可控硅强制关断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接到第一检修开关的另一端及所述的反并联旁路可控硅的一端,旁路可控硅强制关断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接到所述的第二检修开关的一端及所述的反并联旁路可控硅的另一端,第二检修开关的另一端接到所述的自动旁路开关的另一端,并作为所述的串联开关电路的输出端。
上述串联开关电路中的旁路可控硅强制关断电路,包括第一整流二极管、第二整流二极管、一个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第一个滤波电感、第二滤波电感以及一个电阻和电容串联滤波支路;所述的第一整流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的第二整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在一起作为所述的旁路可控硅强制关断电路的输入端,第一整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到所述的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的正极端,第二整流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到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的负极端,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电容桥臂的输入端连接到所述的第一滤波电感的一端,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的半导体开关桥臂的输入端连接到所述的第二滤波电感的一端,第一滤波电感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的电阻和电容串联滤波支路的一端,并作为旁路可控硅强制关断电路第一输出端,第二滤波电感的另一端连接到电阻和电容串联滤波支路的另一端,并作为旁路可控硅强制关断电路第二输出端。
上述旁路可控硅强制关断电路中的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以及第二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所述的第一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一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集电极连接到一起作为所述的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的正极端,所述的第二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二个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发射极连接到一起作为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的负极端,第一个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二个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作为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电容桥臂的输入端,第一个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发射极和第二个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集电极连接到一起作为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半导体开关桥臂的输入端。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电路原理图,包括A相串联开关电路(1),B相串联开关电路(2),C相串联开关电路(3),一台三相四线电压源变流及交流输出滤波器(4),第一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5)S1,第二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6)S2,一个斩波电抗器(7)L及一组储能超级电容(8)C。
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交流输入端A接到A相串联开关电路(1)的第一输入端AI 1,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零线输入端N1接到A相串联开关电路(1)的第二输入端AI2,A相串联开关电路(1)的输出端AO接到交流输出端U;
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交流输入端B接到B相串联开关电路(2)的第一输入端AI 1,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零线输入端N1接到B相串联开关电路(2)的第二输入端AI2,B相串联开关电路(2)的输出端AO接到交流输出端V;
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交流输入端C接到C相串联开关电路(3)的第一输入端AI 1,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零线输入端N1接到C相串联开关电路(3)的第二输入端AI2,C相串联开关电路(3)的输出端AO接到交流输出端W;
三相四线电压源变流及交流输出滤波器(4)的三相交流输出端X、Y、Z、N3分别接到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四个交流输出端U、V、W、N2,三相四线电压源变流及交流输出滤波器(4)的直流正极端DC+接到第一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5)S1的集电极,三相四线电压源变流及交流输出滤波器(4)的直流负极端DC-接到第二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6)S2的发射极以及储能超级电容(8)C的负极,第一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5)S1的发射极连接到第二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6)S2的集电极以及斩波电抗器(7)L的一端,斩波电抗器(7)L的另一端连接到储能超级电容(8)C的正极。
图2所示为上述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中的串联开关电路,包括一个旁路可控硅强制关断电路(9),一组反并联旁路可控硅(10)S3/S4,第一检修开关(11)K2,第二检修开关(12)K3及一个自动旁路开关(13)K1。串联开关电路的第一输入端AI 1接到第一检修开关(11)K2的一端及自动旁路开关(13)K1的一端,串联开关电路的第二输入端AI2接到旁路可控硅强制关断电路(9)的输入端,旁路可控硅强制关断电路(9)的第一输出端接到第一检修开关(11)K2的另一端及反并联旁路可控硅(10)S3/S4的一端,旁路可控硅强制关断电路(9)的第二输出端接到第二检修开关(12)K3的一端及反并联旁路可控硅(10)S3/S4的另一端,第二检修开关(12)K3的另一端接到自动旁路开关(13)K1的另一端,并作为串联开关电路的输出端AO。
图3所示为上述串联开关电路的旁路可控硅强制关断电路,包括第一整流二极管(14)D1,第二整流二极管(15)D2,一个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16),第一滤波电感(17)L1,第二滤波电感(18)L2及一个电阻和电容串联滤波支路(19)RF/CF。第一整流二极管(14)D1的阳极和第二整流二极管(15)D2的阴极连接在一起作为旁路可控硅强制关断电路的输入端AI,第一整流二极管(14)D1的阴极连接到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16)的正极端,第二整流二极管(15)D2的阳极连接到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16)的负极端,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16)电容桥臂的输入端连接到第一滤波电感(17)L1的一端,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16)的半导体开关桥臂的输入端连接到第二滤波电感(18)L2的一端,第一滤波电感(17)L1的另一端连接到电阻和电容串联滤波支路(19)的一端,并作为旁路可控硅强制关断电路第一输出端AO1,第二滤波电感(18)L2的另一端连接到电阻和电容串联滤波支路(19)的另一端,并作为旁路可控硅强制关断电路第二输出端AO2。电阻和电容串联滤波支路(19)由电容CF和电阻RF串联而成。
上述旁路可控硅强制关断电路中的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16),如图3中所示,由两个电容C1/C2和两个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S5/S6组成,电容C1的一端和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S5的集电极连接到一起作为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16)的正极端,电容C2的一端和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S6的发射极连接到一起作为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16)的负极端,电容C1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作为该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16)电容桥臂的输入端,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S5发射极和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S6的集电极连接到一起作为该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16)半导体开关桥臂的输入端。
三相四线电压源变流及交流输出滤波器可以采用常规的两电平三相四线电压源变流及交流输出滤波器,如图4所示;也可以采用常规的三电平三相四线电压源变流及交流输出滤波器,如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工作原理图是:在电源电压正常时,串联开关电路中的反并联旁路可控硅轮流导通将电源电压输送到三相四线交流负载,三相四线电压源变流及交流输出滤波器被控制运行于无功补偿与谐波电流补偿模式;当电源电压发生跌落时,串联开关电路中的反并联旁路可控硅通过控制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的半导体开关被快速强制关断,三相四线电压源变流及交流输出滤波器被控制运行于负荷电压补偿模式,稳定负荷端电压。串联开关电路发生故障时,其内部的自动旁路开关会被自动控制到闭合状态,保证负载的供电不受影响,此后断开检修开关即可对串联开关电路进行检修。
本实用新型电路也可以增加其他辅助电路作为变形后的应用,储能超级电容也可以使用其他储能元件(比如各种储能电池),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电路所作的等效变换电路,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其特征在于,该动态电压补偿器包括A相串联开关电路、B相串联开关电路、C相串联开关电路、一台三相四线电压源变流及交流输出滤波器、第一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第二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一个斩波电抗器和储能超级电容;
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交流输入端A接到所述的A相串联开关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零线输入端N1接到A相串联开关电路的第二输入端,A相串联开关电路的输出端接到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交流输出端U;
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交流输入端B接到所述的B相串联开关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零线输入端N1接到B相串联开关电路的第二输入端,B相串联开关电路的输出端接到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交流输出端V;
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交流输入端C接到C相串联开关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零线输入端N1接到C相串联开关电路的第二输入端,C相串联开关电路的输出端接到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交流输出端W;
所述的三相四线电压源变流及交流输出滤波器的三相交流输出端X、Y、Z、N3分别接到所述的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四个交流输出端U、V、W、N2,所述的三相四线电压源变流及交流输出滤波器的直流正极端接到所述的第一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的集电极,三相四线电压源变流及交流输出滤波器的直流负极端接到所述的第二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的发射极以及所述的储能超级电容的负极,第一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的发射极连接到第二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的集电极以及所述的斩波电抗器的一端,斩波电抗器的另一端连接到储能超级电容的正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每相串联开关电路包括一个旁路可控硅强制关断电路、一组反并联旁路可控硅、第一检修开关、第二检修开关以及一个自动旁路开关;所述的串联开关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接到所述的第一检修开关的一端及所述的自动旁路开关的一端,串联开关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接到所述的旁路可控硅强制关断电路的输入端,旁路可控硅强制关断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接到第一检修开关的 另一端及所述的反并联旁路可控硅的一端,旁路可控硅强制关断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接到所述的第二检修开关的一端及所述的反并联旁路可控硅的另一端,第二检修开关的另一端接到所述的自动旁路开关的另一端,并作为所述的串联开关电路的输出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旁路可控硅强制关断电路,包括第一整流二极管、第二整流二极管、一个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第一个滤波电感、第二滤波电感以及一个电阻和电容串联滤波支路;所述的第一整流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的第二整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在一起作为所述的旁路可控硅强制关断电路的输入端,第一整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到所述的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的正极端,第二整流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到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的负极端,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电容桥臂的输入端连接到所述的第一滤波电感的一端,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的半导体开关桥臂的输入端连接到所述的第二滤波电感的一端,第一滤波电感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的电阻和电容串联滤波支路的一端,并作为旁路可控硅强制关断电路第一输出端,第二滤波电感的另一端连接到电阻和电容串联滤波支路的另一端,并作为旁路可控硅强制关断电路第二输出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以及第二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所述的第一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一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集电极连接到一起作为所述的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的正极端,所述的第二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二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发射极连接到一起作为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的负极端,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作为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电容桥臂的输入端,第一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发射极和第二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集电极连接到一起作为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半导体开关桥臂的输入端。
CN201420805188.2U 2014-12-17 2014-12-17 一种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 Active CN2043917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05188.2U CN204391751U (zh) 2014-12-17 2014-12-17 一种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05188.2U CN204391751U (zh) 2014-12-17 2014-12-17 一种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91751U true CN204391751U (zh) 2015-06-10

Family

ID=53364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05188.2U Active CN204391751U (zh) 2014-12-17 2014-12-17 一种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91751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6630A (zh) * 2017-05-16 2017-09-22 深圳市盛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强制关断晶闸管的系统以及方法
CN108736736A (zh) * 2017-04-14 2018-11-02 陈红兵 一种单相三电平Buck型动态电容装置
CN113890072A (zh) * 2021-11-19 2022-01-04 江苏莱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先进分布式模块化无线并联动态电压恢复器
CN114362569A (zh) * 2021-11-10 2022-04-15 四川旷谷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共用直流母线的动车组地面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36736A (zh) * 2017-04-14 2018-11-02 陈红兵 一种单相三电平Buck型动态电容装置
CN107196630A (zh) * 2017-05-16 2017-09-22 深圳市盛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强制关断晶闸管的系统以及方法
CN114362569A (zh) * 2021-11-10 2022-04-15 四川旷谷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共用直流母线的动车组地面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CN114362569B (zh) * 2021-11-10 2023-08-15 四川旷谷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共用直流母线的动车组地面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CN113890072A (zh) * 2021-11-19 2022-01-04 江苏莱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先进分布式模块化无线并联动态电压恢复器
CN113890072B (zh) * 2021-11-19 2023-12-15 江苏莱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先进分布式模块化无线并联动态电压恢复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8929B (zh) 基于mmc的电子电力变压器
CN103280829B (zh) 一种应用于大容量电池储能的隔离双级链式变流器
CN105958823A (zh) 一种电流连续型高增益开关升压准z源变换器电路
CN203399000U (zh) 基于mmc的电子电力变压器
CN103178582B (zh) 一种具有功率因数校正功能的工频在线式不间断电源
CN204391751U (zh) 一种三相四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
CN104682395B (zh) 一种综合电能质量控制器
CN205490225U (zh) 一种高频斩波隔离型双向ac/dc电路
CN105186919A (zh) 非隔离并网变换器、空调系统及变换器控制方法
CN104538974A (zh) 一种三相三线串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
CN104934995A (zh) 一种具有不间断电源功能的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
CN102496932A (zh) 一种并联型电压暂降补偿装置
CN203827203U (zh) 一种大功率光储一体化变流器
CN103078525A (zh) 一种基于交流链接技术的ac-dc变换器
CN204967650U (zh) 一种单级可升降压车载电源逆变器
CN204271658U (zh) 一种三相三线并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
CN208015613U (zh) 一种并网逆变器
CN207053406U (zh) 一种串联式中高压电网的电力电子变压器
CN105429452A (zh) 一种共模抑制双Boost无桥PFC变换器
CN104167946A (zh) 带续流开关的中点箝位型单相非隔离光伏逆变器主电路拓扑
CN204794089U (zh) 一种三相三线和四线串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
CN201766494U (zh) 一种高压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中链节的旁路电路
CN203813687U (zh) 提高z源三电平中点钳位式逆变器输出电压的装置
CN204597809U (zh) 一种光伏逆变器
CN210405078U (zh) 三相多重工频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531

Address after: 100084 west main building, Tsinghua University, Haidian District two, district 102, Beijing

Co-patentee after: BEIJING SINEWELL CONVERTER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Liu Wenhua

Address before: 100084 west main building, Tsinghua University, Haidian District two, district 102,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Liu Wenhu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613

Address after: 100085 floor 107, 2 Building 1, seven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QINGTE TECHNOLOGY CENTER (LIMITED PARTNERSHIP)

Address before: 100084 two district 102, west main building, Tsinghua University,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Co-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INEWELL CONVERTER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Liu Wenhu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16

Address after: Room 310, 3rd Floor, Building 5, Yard 1, Nongda South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5

Patentee after: BEIJING SINEWELL CONVERT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5 floor 107, 2 Building 1, seven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QINGTE TECHNOLOGY CENTER (LIMITED PARTNERSHI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