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91464U - 多功能插座转换器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插座转换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391464U CN204391464U CN201520077632.8U CN201520077632U CN204391464U CN 204391464 U CN204391464 U CN 204391464U CN 201520077632 U CN201520077632 U CN 201520077632U CN 204391464 U CN204391464 U CN 20439146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n
- socket
- receptacle
- flat jack
- rectangul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换插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插座转换器;该多功能插座转换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半壳和与该第一半壳对应安装的第二半壳;所述第一半壳的壳壁上设有二脚扁插头、二脚圆柱插头和三脚矩形柱插头,所述第二半壳的壳壁上设有零线插口集成区、火线插口集成区和地线插口集成区,所述零线插口集成区和所述火线插口集成区呈对称设置于所述地线插口集成区两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插座转换器,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安全对多国插头、插座的转换问题,避免因插头与插座之间接触面积小而导致接触不良,进而导致引发短路、起火现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换插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插座转换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转换器只能针对一国进行转换,而采用万能孔的万能转换器可对多国插座、插孔进行转换。但是万能孔由于一孔多用,需要兼顾多种形状,因此插头与插座之间接触面积小,容易因接触不良导致发热量大,进而引发火灾,存在较大的火灾隐患。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急需提供一种新的多功能插座转换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插座转换器,该多功能插座转换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安全对多国插头、插座的转换问题,避免因插头与插座之间接触面积小而导致接触不良,进而导致引发短路、起火现象。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插座转换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半壳和与该第一半壳对应安装的第二半壳;所述第一半壳的壳壁上设有二脚扁插头、二脚圆柱插头和三脚矩形柱插头,所述第二半壳的壳壁上设有零线插口集成区、火线插口集成区和地线插口集成区,所述零线插口集成区和所述火线插口集成区呈对称设置于所述地线插口集成区两侧;
所述零线插口集成区包括第一矩形插口、第一圆插口、第一扁插口和第一斜扁插口;所述火线插口集成区包括与所述第一矩形插口对称设置的第二矩形插口,与所述第一圆插口对称设置的第二圆插口,与所述第一扁插口对称设置的第二扁插口,与所述第一斜扁插口对称设置的第二斜扁插口;所述地线插口集成区包括第三矩形插口和第三圆插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矩形插口的中心点、所述第二矩形插口的中心点和所述第三矩形插口的中心点相互之间的连线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所述第一矩形插口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三矩形插口的中心点之间连线的长度等于第二矩形插口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三矩形插口的中心点之间连线的长度;所述第一矩形插口与所述第二矩形插口沿所述第三矩形插口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矩形插口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二矩形插口的中心线均与所述第三矩形插口的中心线垂直设置;
所述第一斜扁插口的中心点、所述第二斜扁插口的中心点和所述第三矩形插口的中心点相互之间的连线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所述第一斜扁插口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三矩形插口的中心点之间连线的长度等于第二斜扁插口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三矩形插口的中心点之间连线的长度;所述第一斜扁插口与所述第二斜扁插口沿所述第三矩形插口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斜扁插口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斜扁插口的中心线向下延伸并且交汇于所述第三矩形插口的中心线上;
所述第一扁插口与所述第二扁插口沿所述第三矩形插口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扁插口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二扁插口的中心线均与所述第三矩形插口的中心线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圆插口的中心点、所述第二圆插口的中心点和所述第三圆插口的中心点处于同一直线上,且所述第一圆插口与所述第二圆插口沿所述第三矩形插口中心线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三圆插口两侧;
所述地线插口集成区还包括马蹄插口,所述马蹄插口位于所述第三矩形插口的中心线上。采用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使多功能插座转换器结构更加紧凑,便于携带。
进一步地,所述二脚扁插头包括呈位置对应设置的第一扁头插脚和第二扁头插脚;所述二脚圆柱插头包括呈位置对应设置的第一圆头插脚和第二圆头插脚;所述三脚矩形柱插头包括第一方头插脚、第二方头插脚和第三方头插脚,所述第一方头插脚、所述第二方头插脚和所述第三方头插脚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一半壳上的第一方头插脚位置点、第二方头插脚位置点和第三方头插脚位置点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方头插脚位置点、所述第二方头插脚位置点和所述第三方头插脚位置点相互之间的连线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所述第一方头插脚位置点与所述第三方头插脚位置点之间连线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方头插脚位置点与所述第三方头插脚位置点之间连线的长度;
所述第一扁头插脚、所述第一圆头插脚、所述第一方头插脚、所述第一矩形插口、所述第一圆插口、所述第一扁插口和所述第一斜扁插口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一半壳的壳壁内的第一导电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扁头插脚、所述第二圆头插脚、所述第二方头插脚、所述第二矩形插口、所述第二圆插口、所述第二扁插口和所述第二斜扁插口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一半壳的壳壁内的第二导电线电连接;所述第三方头插脚、所述第三矩形插口、所述第三圆插口和所述马蹄插口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一半壳的壳壁内的第三导电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半壳上还设有USB适配器和与该电连接的USB插口;所述USB插口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半壳的壳壁上,所述USB适配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半壳的壳壁内;所述USB适配器包括第一USB输入端和第二USB输入端,所述第一USB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线,所述第二USB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线。采用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便于给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器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半壳两侧的壳壁上各设有一个二扁插座;一侧所述二扁插座包括第三扁插口和第四扁插口,另一侧所述二扁插座包括第五扁插口和第六扁插口;所述第三扁插口、所述第五扁插口与所述第一导电线电连接,所述第四扁插口、所述第六扁插口与所述第二导电线电连接。采用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增加可以同时使用的二个输出端,提高了多功能插座转换器的使用效率,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二脚扁插头还包括扁插头主体;所述第一扁头插脚和所述第二扁头插脚分别与所述扁插头主体连接,并穿设于所述第一半壳外;所述扁插头主体上设有第一推动开关,所述第一推动开关包括第一推板和设置在该第一推板下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推板位于第一滑动槽口上,所述第一滑动槽口为所述第一半壳的壳壁上的开槽,所述第一连接板沿所述第一滑动槽口伸入并与位于所述第一半壳内的所述扁插头主体上端连接;所述第一推板可沿所述第一滑动槽口滑动。采用这样的设计,一方面保护二脚扁插头不易被损坏,另一方便使多功能插座转换器结构紧凑、便于携带。
进一步地,所述扁插头主体上设有两个旋转套;所述第一扁头插脚和所述第二扁头插脚均设有与所述旋转套相适应的旋转柱;所述第一扁头插脚和所述第二扁头插脚分别通过所述旋转柱与所述旋转套套接;所述旋转套的套口处设有用于防止所述旋转柱脱离的止挡边。采用这样的设计,实现了至少两种插头的功能,从而使多功能插座转换器结构紧凑、便于携带。
进一步地,所述二脚圆柱插头包括圆柱插头主体;所述第一半壳的壳壁上设有用于容置所述二脚圆柱插头的第一收容槽;所述圆柱插头主体一端置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内,并与该第一收容槽的槽壁铰接,所述圆柱插头主体另一端的端面上并排连接所述第一圆头插脚和所述第二圆头插脚。采用这样的设计,一方面保护了二脚圆柱插头不易被损坏,另一方便使多功能插座转换器的结构更加紧凑、便于携带。
进一步地,所述三脚矩形柱插头还包括矩形柱插头主体;所述第一方头插脚和所述第二方头插脚分别与所述矩形柱插头主体连接,并穿设于所述第一半壳外;所述矩形柱插头主体上设有第二推动开关,所述第二推动开关包括第二推板和设置在该第二推板下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推板位于第二滑动槽口上,所述第二滑动槽口为所述第一半壳的壳壁上的开槽,所述第二连接板沿所述第二滑动槽口伸入并与位于所述第一半壳内的所述矩形柱插头主体上端连接;所述第二推板可沿所述第二滑动槽口滑动;所述第一半壳的壳壁上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三方头插脚的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三方头插脚一端置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内,并与该第二收容槽的槽壁铰接。采用这样的设计,一方面保护了三脚矩形柱插头不易被损坏,另一方便使多功能插座转换器结构紧凑、便于携带。
进一步地,所述多功能插座转换器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半壳内的变压电路和位于所述第二半壳上的转换开关,所述变压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第四输入端、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出端和第四输出端;
所述转换开关包括开关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电连接的第一开关输出端、与所述第四输入端电连接的第二开关输出端以及与所述第二矩形插口、所述第二圆插口、所述第二扁插口和所述第二斜扁插口分别电连接的第三开关输出端;
所述第一扁头插脚、所述第一圆头插脚和所述第一方头插脚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三输入端,所述第一矩形插口、所述第一圆插口、所述第一扁插口和所述第一斜扁插口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三输出端;所述第二扁头插脚、所述第二圆头插脚、所述第二方头插脚分别电连接所述开关输入端,所述第二矩形插口、所述第二圆插口、所述第二扁插口和所述第二斜扁插口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和所述第四输出端。采用这样的设计,通过调整转换开关实现输入电压和一般家用电器使用电压的转换,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游客旅行中因家用电器使用电压与旅游所在地电压不同而不能使用家用电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插座转换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采用所述二脚扁插头、所述二脚圆柱插头和所述三脚矩形柱插头支持一百多个国家的插座,实现了对多国插座的转换;因插头与插座之间的接触面积大,避免了接触不良导致引发的短路、起火现象;通过采用所述由第一矩形插口、第一圆插口、第一扁插口、第一斜扁插口、第二矩形插口、第二圆插口、第二扁插口、第二斜扁插口、第三矩形插口、第三圆插口和马蹄插口组成的多孔插座,结构紧凑、便于携带,实现了一孔一用;因支持一百多个国家的插头,实现了对多国插头的转换;因插头与插座之间的接触面积大,避免了接触不良导致引发的短路、起火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多功能插座转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多功能插座转换器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多功能插座转换器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多功能插座转换器的第三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多功能插座转换器的第四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多功能插座转换器的第五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多功能插座转换器的电路连接示意图(框图);
附图标记:
1-第一半壳; 2-第二半壳;
3-二脚扁插头; 301-第一扁头插脚; 302-第二扁头插脚;
303-第一推动开关; 304-第一滑动槽口;
4-二脚圆柱插头; 401-第一圆头插脚; 402-第二圆头插脚;
403-圆柱插头主体; 404-第一收容槽;
5-三脚矩形柱插头; 501-第一方头插脚; 502-第二方头插脚;
503-第三方头插脚; 504-第二收容槽;
6-第一矩形插口; 7-第一圆插口; 8-第一扁插口;
9-第一斜扁插口; 10-第二矩形插口; 11-第二圆插口;
12-第二扁插口; 13-第二斜扁插口; 14-第三矩形插口;
15-第三圆插口; 16-马蹄插口; 17-USB插口;
18-二扁插座; 1801-第三扁插口; 1802-第四扁插口;
1803-第五扁插口; 1804-第六扁插口; 19-转换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插座转换器,其中,为了更清楚的显示各部分结构,图1所示为第二半壳朝外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6所示为第一半壳朝外的五种状态示意图,图2所示第一状态为二脚扁插头、二脚圆柱插头和三脚矩形柱插头伸出状态,图3所示第二状态为在图2的基础上令二脚圆柱插头和三脚矩形柱插头缩回状态,图4所示第三状态为在图3的基础上令二脚扁插头的第一扁头插脚和第二扁头插脚旋转角度的状态;图5所示第四状态为在图2的基础上令二脚扁插头和三脚矩形柱插头缩回状态,图6所示第五状态为在图2的基础上令二脚扁插头和二脚圆柱插头缩回状态。
具体而言,所述多功能插座转换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半壳1和与该第一半壳1对应安装的第二半壳2;所述第一半壳1的壳壁上设有二脚扁插头3、二脚圆柱插头4和三脚矩形柱插头5,所述第二半壳2的壳壁上设有零线插口集成区、火线插口集成区和地线插口集成区,所述零线插口集成区和所述火线插口集成区呈对称设置于所述地线插口集成区两侧;
所述零线插口集成区包括第一矩形插口6、第一圆插口7、第一扁插口8和第一斜扁插口9;所述火线插口集成区包括与所述第一矩形插口6对称设置的第二矩形插口10,与所述第一圆插口7对称设置的第二圆插口11,与所述第一扁插口8对称设置的第二扁插口12,与所述第一斜扁插口9对称设置的第二斜扁插口13;所述地线插口集成区包括第三矩形插口14和第三圆插口1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零线插口集成区的各个插口分别输出零线,所述火线插口集成区的各个插口分别输出火线,所述地线插口集成区的各个插口分别输出地线,同理,三者互换亦可;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第一矩形插口6、所述第一圆插口7、所述第一扁插口8和所述第一斜扁插口9分别输出零线,所述第二矩形插口10、所述第二圆插口11、所述第二扁插口12和所述第二斜扁插口13分别输出火线,所述第三矩形插口14和所述第三圆插口15分别输出地线;所述第一半壳1和所述第二半壳2分别为耐热绝缘材料。
本实施例中,所述二脚扁插头3、所述二脚圆柱插头4和所述三脚矩形柱插头5支持一百多个国家的插座,实现了对多国插座的转换;因插头与插座之间的接触面积大,避免了接触不良导致引发的短路、起火现象。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矩形插口6的中心点、所述第二矩形插口10的中心点和所述第三矩形插口14的中心点相互之间的连线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所述第一矩形插口6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三矩形插口14的中心点之间连线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矩形插口10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三矩形插口14的中心点之间连线的长度;所述第一矩形插口6与所述第二矩形插口10沿所述第三矩形插口14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矩形插口6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二矩形插口10的中心线均与所述第三矩形插口14的中心线垂直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矩形插口6的中心线是沿其矩形纵向的中心线,所述第二矩形插口10的中心线是沿其矩形纵向的中心线,所述第三矩形插口14的中心线是沿其矩形纵向的中心线;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矩形插口6、所述第二矩形插口10、所述第三矩形插口14组成的插座采用G型插座,又称为英国标准插座,用于联合王国,爱尔兰,塞浦路斯,马耳他,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斜扁插口9的中心点、所述第二斜扁插口13的中心点和所述第三矩形插口14的中心点相互之间的连线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所述第一斜扁插口9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三矩形插口14的中心点之间连线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斜扁插口13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三矩形插口14的中心点之间连线的长度;所述第一斜扁插口9与所述第二斜扁插口13沿所述第三矩形插口14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斜扁插口9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斜扁插口13的中心线向下延伸并交汇于所述第三矩形插口14的中心线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斜扁插口9的中心线是沿其矩形纵向的中心线,所述第二斜扁插口13的中心线是沿其矩形纵向的中心线;所述第一斜扁插口9、所述第二斜扁插口13相对于所述第三矩形插口14呈倒八字设计;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斜扁插口9和所述第二斜扁插口13优选位于所述第一矩形插口6、所述第二矩形插口10和所述第三矩形插口14相互之间的连线形成的等腰三角形之内,亦可位于其外;采用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所述第一斜扁插口9、所述第二斜扁插口13、所述第一矩形插口6、所述第二矩形插口10和所述第三矩形插口14的结构更加紧凑,从而减小多功能插座转换器的体积,便于携带;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斜扁插口9、所述第二斜扁插口13、所述第三矩形插口14组成的插座采用I型插座,又称为澳洲标准插座,用于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扁插口8与所述第二扁插口12沿所述第三矩形插口14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扁插口8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二扁插口12的中心线均与所述第三矩形插口14的中心线平行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扁插口8的中心线是沿其矩形纵向的中心线,所述第二扁插口12的中心线是沿其矩形纵向的中心线;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扁插口8、所述第二扁插口12组成的插座采用A型插座,又称为美国标准插座,用于中国、美国、日本等国。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插口7的中心点、所述第二圆插口11的中心点和所述第三圆插口15的中心点处于同一直线上,且所述第一圆插口7与所述第二圆插口11沿所述第三矩形插口14中心线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三圆插口15两侧;所述第一圆插口7、所述第二圆插口11和所述第三圆插口15组成的插座采用F型插座,又称为意大利标准插座,用于意大利、德国、奥地利等国;所述第一圆插口7、所述第二圆插口11组成的插座采用C型插座,又称为欧洲标准插座,用于欧洲大部分国家。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地线插口集成区还包括马蹄插口16,所述马蹄插口16位于所述第三矩形插口14的中心线上,所述马蹄插口16的马蹄口背对于所述第三矩形插口14方向;本实施例中所述马蹄插口16兼容马蹄形插脚和圆头插脚,输出地线;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扁插口8、所述第二扁插口12、所述马蹄插口16组成的插座可以按照B型插座使用,用于美国、日本等国;所述第一圆插口7、所述第二圆插口11、所述马蹄插口16组成的插座可以按照J型插座使用,用于瑞士等国。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由所述第一矩形插口6、所述第一圆插口7、所述第一扁插口8、所述第一斜扁插口9、所述第二矩形插口10、所述第二圆插口11、所述第二扁插口12、所述第二斜扁插口13、所述第三矩形插口14、所述第三圆插口15和所述马蹄插口16组成的多孔插座,结构紧凑、便于携带,实现了一孔一用;因为支持一百多个国家的插头,实现了对多国插头的转换;因插头与插座之间的接触面积大,避免了接触不良而导致引发的短路、起火现象。
参见图2-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二脚扁插头3包括呈位置对应设置的第一扁头插脚301和第二扁头插脚302;所述二脚圆柱插头4包括呈位置对应设置的第一圆头插脚401和第二圆头插脚402;所述三脚矩形柱插头5包括第一方头插脚501、第二方头插脚502和第三方头插脚503,所述第一方头插脚501、所述第二方头插脚502和所述第三方头插脚503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一半壳1上的所述第一方头插脚501位置点、所述第二方头插脚502位置点和所述第三方头插脚503位置点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方头插脚501位置点、所述第二方头插脚502位置点和所述第三方头插脚503位置点相互之间的连线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所述第一方头插脚501位置点与所述第三方头插脚503位置点之间连线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方头插脚502位置点与所述第三方头插脚503位置点之间连线的长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扁头插脚301、所述第一圆头插脚401、所述第一方头插脚501、所述第一矩形插口6、所述第一圆插口7、所述第一扁插口8和所述第一斜扁插口9分别通过电线与位于第一半壳1的壳壁内的第一导电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扁头插脚302、所述第二圆头插脚402、所述第二方头插脚502、所述第二矩形插口10、所述第二圆插口11、所述第二扁插口12和所述第二斜扁插口13分别通过电线与位于第一半壳1的壳壁内的第二导电线电连接;所述第三方头插脚503、所述第三矩形插口14、所述第三圆插口15和所述马蹄插口16分别通过电线与位于第一半壳1的壳壁内的第三导电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导电线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扁头插脚301、所述第一圆头插脚401、所述第一方头插脚501连接外部零线,所述第二导电线分别通过所述第二扁头插脚302、所述第二圆头插脚402、所述第二方头插脚502连接外部火线,所述第三导电线通过所述第三方头插脚503连接外部地线,同理,三者互换亦可;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第一导电线连接零线,所述第二导电线连接火线,所述第三导电线连接地线。
参见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半壳2上还设有USB适配器(属于现有技术,图中未显示)和与该USB适配器电连接的USB插口17;所述USB插口17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半壳2的壳壁上,所述USB适配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半壳2的壳壁内;所述USB适配器包括第一USB输入端D1和第二USB输入端D2,所述第一USB输入端D1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线,即第一USB输入端D1与零线连接,所述第二USB输入端D2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线,即第二USB输入端D2与火线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采用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便于给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器充电。
本实施例中USB适配器的输入电压为100V-240V的交流电压,输出电压为安全电压,优选3V、5V、6V、9V,其输出电流0.1A-5A,优先0.1A,0.5A,1A,2A,5A;设置在第二半壳2的上壳壁或侧壳壁USB插口17的数量为1个、2个或多个;优选设置1个通过USB插口17输出USB适配器的电压电流为5V/2A;优选设置2个通过USB插口17分别输出USB适配器的相同电压电流为5V/2A;优选设置2个通过USB插口17分别输出USB适配器的不同电压电流:5V/2A,5V/1A;本实用新型中通过USB插口17输出USB适配器的电压电流可根据各国的标准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USB适配器型号选为LJE001适配器,输入电压为:100V-240V,输出电压:5V/1A。
参见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半壳2两侧的壳壁上各设有一个二扁插座18;一侧二扁插座18包括第三扁插口1801和第四扁插口1802,另一侧二扁插座18包括第五扁插口1803和第六扁插口1804;所述第三扁插口1801、所述第五扁插口1803通过所述第一导电线分别电连接第一扁头插脚301、第一圆头插脚401、第一方头插脚501分别输出零线,第四扁插口1802、第六扁插口1804通过所述第二导电线分别电连接第二扁头插脚302、第二圆头插脚402、第二方头插脚502分别输出火线;本实施例中二扁插座18采用A型插座,又称为美国标准插座,用于中国、美国、日本等国,亦可根据各国对二扁插座18的规定采用其他标准的插座;二扁插座18优选对称设置于第二半壳2两侧,也可以在第二半壳2一侧设置一个二扁插座18,同理,可以设置于第一半壳1壳壁上;本实施例中采用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二扁插座18与多孔插座可以同时使用,提高了多功能插座转换器的使用效率,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参见图2-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二脚扁插头3还包括扁插头主体(属于现有技术,图中未显示);第一扁头插脚301和第二扁头插脚302分别与扁插头主体连接,并穿设于第一半壳1外;所述扁插头主体上设有第一推动开关303,第一推动开关303包括第一推板(图中未显示)和设置在该第一推板下的第一连接板(图中未显示);所述第一推板位于第一滑动槽口304上,第一滑动槽口304为第一半壳1的壳壁上的开槽,所述第一连接板沿第一滑动槽口304伸入并与位于第一半壳1内的所述扁插头主体上端连接;所述第一推板可沿第一滑动槽口304滑动;本实施例中,所述二脚扁插头3随所述第一推板向下滑动置于第一半壳1内,随所述第一推板向上滑动其第一扁头插脚301和第二扁头插脚302穿设于第一半壳1外;采用这样的设计,一方面保护二脚扁插头3不易被损坏,另一方便使多功能插座转换器结构紧凑、便于携带。
本实施例中所述扁插头主体上设有两个旋转套(属于现有技术,图中未显示);所述第一扁头插脚301和所述第二扁头插脚302均设有与所述旋转套相适应的旋转柱(属于现有技术,图中未显示);所述第一扁头插脚301和所述第二扁头插脚302分别通过所述旋转柱与所述旋转套套接;所述旋转套的套口处设有用于防止所述旋转柱脱离的止挡边(属于现有技术,图中未显示);参见图2、图3所示,第一扁头插脚301和第二扁头插脚302分别沿所述旋转套旋转呈平行位置时,所述二脚扁插头3采用与A型插座对应的A型插头,又称为美国标准插头,用于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参见图4所示,所述第一扁头插脚301和所述第二扁头插脚302旋转呈倒八字位置时,所述二脚扁插头3采用与I型插座对应的I型插头,又称为澳洲标准插头,用于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采用这样的设计,实现了至少两种插头的功能,从而使多功能插座转换器结构紧凑、便于携带。
参见图2-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二脚圆柱插头4包括圆柱插头主体403;第一半壳1的壳壁上设有用于容置二脚圆柱插头4的第一收容槽404;圆柱插头主体403一端置于第一收容槽404内,并与该第一收容槽404的槽壁铰接,圆柱插头主体403另一端的端面上并排连接第一圆头插脚401和第二圆头插脚402;本实施例中二脚圆柱插头4沿槽壁旋转完全置于第一收容槽404内,沿槽壁反方向旋转其第一圆头插脚401和第二圆头插脚402置于第一半壳1外;二脚圆柱插头4的旋转角度为45度-135度,优选90度;二脚圆柱插头4采用与C型插座对应的C型插头,又称为欧洲标准插头,用于欧洲大部分国家;采用这样的设计,一方面保护了二脚圆柱插头4不易被损坏,另一方便使多功能插座转换器结构紧凑、便于携带。
参见图2-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三脚矩形柱插头5还包括矩形柱插头主体(图中未显示);第一方头插脚501和第二方头插脚502分别与所述矩形柱插头主体连接,并穿设于第一半壳1外;所述矩形柱插头主体上设有第二推动开关(图中未显示),所述第二推动开关包括第二推板(图中未显示)和设置在该第二推板下的第二连接板(图中未显示);所述第二推板位于第二滑动槽口(图中未显示)上,所述第二滑动槽口为第一半壳1的壳壁上的开槽,所述第二连接板沿所述第二滑动槽口伸入并与位于第一半壳1内的所述矩形柱插头主体上端连接;所述第二推板可沿所述第二滑动槽口滑动;第一半壳1的壳壁上设有用于容置第三方头插脚503的第二收容槽504;第三方头插脚503一端置于第二收容槽504内,并与该第二收容槽504的槽壁铰接。
参见图2-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矩形柱插头主体随所述第二推板向下滑动置于第一半壳1内,随所述第二推板向上滑动其第一方头插脚501和第二方头插脚502穿设于第一半壳1外;第三方头插脚503沿槽壁旋转完全置于第二收容槽504内,沿槽壁反方向旋转置于第一半壳1外并与第一方头插脚501和第二方头插脚502平行;第三方头插脚503的旋转角度为45度-135度,优选90度;三脚矩形柱插头5采用与G型插座对应的G型插头,又称为英国标准插头,用于联合王国,爱尔兰,塞浦路斯,马耳他,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采用这样的设计,一方面保护了三脚矩形柱插头5不易被损坏,另一方便使多功能插座转换器结构紧凑、便于携带。
参见图1、图2、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多功能插座转换器还包括位于第二半壳2内的变压电路(属于现有技术,图中未显示)和位于第二半壳2上的转换开关19,所述变压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T1、第二输入端T2、第三输入端T3、第四输入端T4、第一输出端TO1、第二输出端TO2、第三输出端TO3和第四输出端TO4,转换开关19包括开关输入端K、与第二输入端T2电连接的第一开关输出端K1,与第四输入端T4电连接的第二开关输出端K2,与第二矩形插口10、第二圆插口11、第二扁插口12和第二斜扁插口13分别电连接的第三开关输出端K3;第一扁头插脚301、第一圆头插脚401、第一方头插脚501分别电连接第一输入端T1和第三输入端T3,第一矩形插口6、第一圆插口7、第一扁插口8、第一斜扁插口9、第三扁插口1801和第五扁插口1803分别电连接第一输出端TO1和第三输出端TO3;第二扁头插脚302、第二圆头插脚402、第二方头插脚502分别电连接开关输入端K,第二矩形插口10、第二圆插口11、第二扁插口12、第二斜扁插口13、第四扁插口1802和第六扁插口1804分别电连接第二输出端TO2和第四输出端TO4。
参见图1、图2、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输入端T1、第二输入端T2、第一输出端TO1、第二输出端TO2为所述变压电路的第一变压模块,第三输入端T3、第四输入端T4、第三输出端TO3、第四输出端TO4为所述变压电路的第二变压模块;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变压模块实现交流电升压功能,所述第二变压模块实现交流电降压功能,同理,反之亦可;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变压模块实现交流电输入电压110V-120V转换输出电压220V-240V,所述第二变压模块实现交流电输入电压220V-240V转换输出电压110V-120V。
参见图1、图2、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输入端T1和第三输入端T3分别通过第一扁头插脚301、第一圆头插脚401、第一方头插脚501电连接零线,第一矩形插口6、第一圆插口7、第一扁插口8、第一斜扁插口9、第三扁插口1801和第五扁插口1803分别通过第一输出端TO1和第三输出端TO3输出零线;第一输入端T1和第三输入端T3可合并为同一个端口,本实施例优选不合并端口;第一输出端TO1和第三输出端TO3可合并为同一个端口,本实施例优选不合并端口;开关输入端K接通第一开关输出端K1,第二输入端T2分别通过第二扁头插脚302、第二圆头插脚402、第二方头插脚502电连接火线,第二矩形插口10、第二圆插口11、第二扁插口12、第二斜扁插口13、第四扁插口1802和第六扁插口1804分别通过第二输出端TO2输出火线,输出火线的电压经过第一变压模块将输入火线的电压升压;开关输入端K接通第二开关输出端K2,第四输入端T4分别通过第二扁头插脚302、第二圆头插脚402、第二方头插脚502电连接火线,第二矩形插口10、第二圆插口11、第二扁插口12、第二斜扁插口13、第四扁插口1802和第六扁插口1804分别通过第四输出端TO4输出火线,输出火线的电压经过所述第二变压模块将输入火线的电压降压;第二输出端TO2和第四输出端TO4可合并为同一个端口,本实施例优选不合并端口;开关输入端K接通第三开关输出端K3,第二矩形插口10、第二圆插口11、第二扁插口12、第二斜扁插口13、第四扁插口1802和第六扁插口1804分别电连接第二扁头插脚302、第二圆头插脚402、第二方头插脚502输出火线,输出火线的电压与输入火线的电压相同;采用这样的设计,通过调整转换开关19实现输入电压和一般家用电器使用电压的转换,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游客旅行中因家用电器使用电压与旅游所在地电压不同而不能使用家用电器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变压电路采用SO-SOURCE型号的变压器,第一变压模块实现交流电输入电压110V-120V转换输出电压220V-240V,第二变压模块实现交流电输入电压220V-240V转换输出电压110V-120V。
本实施例中多功能插座转换器还包括位于第一半壳1与第二半壳2组成的腔体内的保险座(属于现有技术,图中未显示)和安装在此保险座内的保险管(属于现有技术,图中未显示);所述保险管一端分别与第二扁头插脚302、第二圆头插脚402、第二方头插脚502电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开关输入端K、第二USB输入端D2电连接;采用这样的设计,增加了多功能插座转换器使用的安全性能,使用更加放心;本实施例中保险管采用220V,10A的保险管。
本实施例中多功能插座转换器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多孔插座、所述二扁插座18内的儿童安全门(属于现有技术,图中未显示),采用这样的设计,增加了多功能插座转换器使用的安全性能,可以有效地防止儿童将手指及手持金属物件意外插入而触电的风险。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插座转换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半壳和与该第一半壳对应安装的第二半壳;所述第一半壳的壳壁上设有二脚扁插头、二脚圆柱插头和三脚矩形柱插头,所述第二半壳的壳壁上设有零线插口集成区、火线插口集成区和地线插口集成区,所述零线插口集成区和所述火线插口集成区呈对称设置于所述地线插口集成区两侧;
所述零线插口集成区包括第一矩形插口、第一圆插口、第一扁插口和第一斜扁插口;所述火线插口集成区包括与所述第一矩形插口对称设置的第二矩形插口,与所述第一圆插口对称设置的第二圆插口,与所述第一扁插口对称设置的第二扁插口,与所述第一斜扁插口对称设置的第二斜扁插口;所述地线插口集成区包括第三矩形插口和第三圆插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插座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插口的中心点、所述第二矩形插口的中心点和所述第三矩形插口的中心点相互之间的连线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所述第一矩形插口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三矩形插口的中心点之间连线的长度等于第二矩形插口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三矩形插口的中心点之间连线的长度;所述第一矩形插口与所述第二矩形插口沿所述第三矩形插口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矩形插口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二矩形插口的中心线均与所述第三矩形插口的中心线垂直设置;
所述第一斜扁插口的中心点、所述第二斜扁插口的中心点和所述第三矩形插口的中心点相互之间的连线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所述第一斜扁插口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三矩形插口的中心点之间连线的长度等于第二斜扁插口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三矩形插口的中心点之间连线的长度;所述第一斜扁插口与所述第二斜扁插口沿所述第三矩形插口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斜扁插口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斜扁插口的中心线向下延伸并且交汇于所述第三矩形插口的中心线上;
所述第一扁插口与所述第二扁插口沿所述第三矩形插口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扁插口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二扁插口的中心线均与所述第三矩形插口的中心线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圆插口的中心点、所述第二圆插口的中心点和所述第三圆插口的中心点处于同一直线上,且所述第一圆插口与所述第二圆插口沿所述第三矩形插口中心线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三圆插口两侧;
所述地线插口集成区还包括马蹄插口,所述马蹄插口位于所述第三矩形插口的中心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功能插座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脚扁插头包括呈位置对应设置的第一扁头插脚和第二扁头插脚;所述二脚圆柱插头包括呈位置对应设置的第一圆头插脚和第二圆头插脚;所述三脚矩形柱插头包括第一方头插脚、第二方头插脚和第三方头插脚,所述第一方头插脚、所述第二方头插脚和所述第三方头插脚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一半壳上的第一方头插脚位置点、第二方头插脚位置点和第三方头插脚位置点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方头插脚位置点、所述第二方头插脚位置点和所述第三方头插脚位置点相互之间的连线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所述第一方头插脚位置点与所述第三方头插脚位置点之间连线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方头插脚位置点与所述第三方头插脚位置点之间连线的长度;
所述第一扁头插脚、所述第一圆头插脚、所述第一方头插脚、所述第一矩形插口、所述第一圆插口、所述第一扁插口和所述第一斜扁插口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一半壳的壳壁内的第一导电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扁头插脚、所述第二圆头插脚、所述第二方头插脚、所述第二矩形插口、所述第二圆插口、所述第二扁插口和所述第二斜扁插口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一半壳的壳壁内的第二导电线电连接;所述第三方头插脚、所述第三矩形插口、所述第三圆插口和所述马蹄插口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一半壳的壳壁内的第三导电线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多功能插座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壳上还设有USB适配器和与该电连接的USB插口;所述USB插口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半壳的壳壁上,所述USB适配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半壳的壳壁内;所述USB适配器包括第一USB输入端和第二USB输入端,所述第一USB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线,所述第二USB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多功能插座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壳两侧的壳壁上各设有一个二扁插座;一侧所述二扁插座包括第三扁插口和第四扁插口,另一侧所述二扁插座包括第五扁插口和第六扁插口;所述第三扁插口、所述第五扁插口与所述第一导电线电连接,所述第四扁插口、所述第六扁插口与所述第二导电线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多功能插座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脚扁插头还包括扁插头主体;所述第一扁头插脚和所述第二扁头插脚分别与所述扁插头主体连接,并穿设于所述第一半壳外;所述扁插头主体上设有第一推动开关,所述第一推动开关包括第一推板和设置在该第一推板下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推板位于第一滑动槽口上,所述第一滑动槽口为所述第一半壳的壳壁上的开槽,所述第一连接板沿所述第一滑动槽口伸入并与位于所述第一半壳内的所述扁插头主体上端连接;所述第一推板可沿所述第一滑动槽口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多功能插座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扁插头主体上设有两个旋转套;所述第一扁头插脚和所述第二扁头插脚均设有与所述旋转套相适应的旋转柱;所述第一扁头插脚和所述第二扁头插脚分别通过所述旋转柱与所述旋转套套接;所述旋转套的套口处设有用于防止所述旋转柱脱离的止挡边。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多功能插座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脚圆柱插头包括圆柱插头主体;所述第一半壳的壳壁上设有用于容置所述二脚圆柱插头的第一收容槽;所述圆柱插头主体一端置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内,并与该第一收容槽的槽壁铰接,所述圆柱插头主体另一端端面上并排连接所述第一圆头插脚和所述第二圆头插脚。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多功能插座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脚矩形柱插头还包括矩形柱插头主体;所述第一方头插脚和所述第二方头插脚分别与所述矩形柱插头主体连接,并穿设于所述第一半壳外;所述矩形柱插头主体上设有第二推动开关,所述第二推动开关包括第二推板和设置在该第二推板下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推板位于第二滑动槽口上,所述第二滑动槽口为所述第一半壳的壳壁上的开槽,所述第二连接板沿所述第二滑动槽口伸入并与位于所述第一半壳内的所述矩形柱插头主体上端连接;所述第二推板可沿所述第二滑动槽口滑动;所述第一半壳的壳壁上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三方头插脚的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三方头插脚一端置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内,并与该第二收容槽的槽壁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3-9中任一所述多功能插座转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半壳内的变压电路和位于所述第二半壳上的转换开关,所述变压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第四输入端、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出端和第四输出端;
所述转换开关包括开关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电连接的第一开关输出端、与所述第四输入端电连接的第二开关输出端以及与所述第二矩形插口、所述第二圆插口、所述第二扁插口和所述第二斜扁插口分别电连接的第三开关输出端;
所述第一扁头插脚、所述第一圆头插脚和所述第一方头插脚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三输入端,所述第一矩形插口、所述第一圆插口、所述第一扁插口和所述第一斜扁插口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三输出端;所述第二扁头插脚、所述第二圆头插脚、所述第二方头插脚分别电连接所述开关输入端,所述第二矩形插口、所述第二圆插口、所述第二扁插口和所述第二斜扁插口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和所述第四输出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77632.8U CN204391464U (zh) | 2015-02-04 | 2015-02-04 | 多功能插座转换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77632.8U CN204391464U (zh) | 2015-02-04 | 2015-02-04 | 多功能插座转换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391464U true CN204391464U (zh) | 2015-06-10 |
Family
ID=53364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07763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91464U (zh) | 2015-02-04 | 2015-02-04 | 多功能插座转换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39146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59782A (zh) * | 2018-12-07 | 2019-04-19 | 深圳市中孚能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兼容多种标准结构的插头转换器 |
-
2015
- 2015-02-04 CN CN201520077632.8U patent/CN20439146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59782A (zh) * | 2018-12-07 | 2019-04-19 | 深圳市中孚能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兼容多种标准结构的插头转换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564981U (zh) | 充电器 | |
CN204391464U (zh) | 多功能插座转换器 | |
CN204144626U (zh) | 一种电源插头转换适配器 | |
CN203911178U (zh) | 可收线式多功能插排 | |
CN204927752U (zh) | 一种usb排插 | |
CN102148464A (zh) | 带usb接口的电源插座 | |
CN104868288B (zh) | 插排 | |
CN201966465U (zh) | 子母型立式组合转接插座 | |
CN205212053U (zh) | 一种可360°旋转的自由组合插座 | |
CN207819522U (zh) | 可分离式移动电源 | |
CN204577765U (zh) | 一种带无线路由功能的长排插座 | |
CN203445357U (zh) | 一种多功能模块化插排 | |
CN204760696U (zh) | 多功能插座 | |
CN103490232A (zh) | 一种多功能模块化插排 | |
CN209982140U (zh) | 一种多功能充电器 | |
CN202759091U (zh) | 一种电源插座面板 | |
CN201893477U (zh) | 三相四线插座及对应的插头 | |
CN207664319U (zh) | 一种拼接式翻转智能插座 | |
CN203434348U (zh) | 一种新式多功能插排 | |
CN205488910U (zh) | 一种多功能错位插座面板 | |
CN202434821U (zh) | 一种新型多功能电源转换器 | |
CN204885724U (zh) | 一种墙壁插座 | |
CN205159713U (zh) | 一种耐压三极电源插头 | |
CN201063373Y (zh) | 一种万能转换插座 | |
CN203260855U (zh) | 一种多功能usb插座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0 Termination date: 2017020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