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66591U - 一种管件卸料装置及其平头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件卸料装置及其平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66591U
CN204366591U CN201420854397.6U CN201420854397U CN204366591U CN 204366591 U CN204366591 U CN 204366591U CN 201420854397 U CN201420854397 U CN 201420854397U CN 204366591 U CN204366591 U CN 2043665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fitting
stripper
discharging
fixed head
fit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5439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光德
尹高平
杨尼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ZHOU KAIFE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zhou Kai Fe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zhou Kai Fe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zhou Kai Fe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5439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665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665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6659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件卸料装置及其平头机,所述管件卸料装置包括一端设置在上夹具上的卸料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卸料固定板另外一端上的限位件、卸料板;所述卸料板的一端通过卸料板连接件转动连接在所述卸料固定板的另外一端上,所述卸料板的另外一端位于上料位置和加工位置之间且其能与在上料位置和加工位置之间移动的管件相接触,所述卸料板的另外一端能围绕所述卸料板一端的转动连接点朝加工位置一侧转动,通过所述卸料板与限位件相接触构成限制所述卸料板的另外一端朝上料位置一侧转动的限位结构。本实用新型能保证加工完成后管件的顺利卸料,缩短了管件的加工时间,提高了管件的加工效率且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管件卸料装置及其平头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管件进行加工的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对管件进行平头加工的平头机及其所包含的卸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直通管,三通管,弯头等管件在出厂前,需要对其端口部进行平头以保证质量。一般采用平头机对管件进行平头,平头机的加工效率是一个影响管件效益的重要因素,加工效率越高,管件产量越高,效益越大,许多厂家十分注重提高平头机的加工效率,对于如何提高平头机的加工效率是本行业长期一直讨论的问题,而通过加快管件的卸料速度来提高平头机的加工效率是现有的一种提高平头机加工效率的方法。
如图1至图3所示,现有的一种平头机进行管件卸料方法如下:
加工前,首先在上料位置1将管件2放置在下夹具3上,管件2的几个端口部外露于下夹具3的侧部形成管件端口外露部4,然后通过下夹具3带动管件2一起移动将管件2送至加工位置5,再控制上夹具6下压与下夹具3一起夹紧管件2,然后控制带刀头的动力头7对管件2的几个管件端口外露部4进行平头,平头加工完成后,通过设置在上夹具3处的挂钩装置8的挂钩钩住管件2一侧的管件端口外露部4,再上移上夹具6松开对管件2的夹紧且在上移的过程中,挂钩装置8和上夹具6一起上移,从而使得挂钩装置8的挂钩将管件2从下夹具6中勾起,再控制下夹具3从加工位置5移动到上料位置1,然后再控制挂钩装置8的挂钩松开管件2,使管件2从位于加工位置处的排料口(图中未示出)处掉落排出。
但是,利用挂钩装置将管件勾起进行卸料的方法,经常存在着勾不住管件等技术问题,不能完全保证管件的顺利卸料,必须停机处理,反而增加了管件的整个加工时间,影响了加工效率。
授权公告号为 CN 203526653 U,授权公告日为 2014年4月9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玛钢管件平头机,包括机架和PLC 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托料装置、加工时用于压紧固定管件的夹具装置、用于将管件从所述托料装置运送到所述夹具装置上的送料装置、用于加工管件的动力头装置,所述托料装置、夹具装置、送料装置、动力头装置和所述PLC 控制器电气控制连接,所述夹具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支撑板气缸;与所述支撑板气缸的活塞相连接的开有出料口的夹具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夹具支撑板上且位于出料口一侧的下夹具气缸;被分成两部分的下夹具,所述下夹具的一部分与所述下夹具气缸的活塞相连接,其另外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夹具支撑板上且位于出料口的另外一侧;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压料气缸;与所述压料气缸的活塞相连接的上夹具;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夹具装置导轨,所述夹具支撑板底部开有导槽,所述夹具装置通过所述导槽与所述机架上的夹具装置导轨配合滑动连接。
上述专利文献中公开了另外一种平头机进行管件卸料方法,即通过将下夹具设置成两半的分体结构,当管件加工时,两半的下夹具处于合拢状态,其与上夹具配合将管件夹紧以对管件的端口外漏部进行平头加工,当管件加工完毕后,通过将两半的下夹具分开,这时,加工好的管件就会从分开的下夹具中掉落排出,从而实现管件的卸料。但是,为了实现上述管件卸料的功能,下夹具处的结构设计得较为复杂,从而增加了整个平头机的生产成本,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综上,如何设计一种管件卸料装置及其平头机,其能保证加工完成后管件的顺利卸料,缩短管件的加工时间,提高管件的加工效率,又能保证其自身的结构不复杂,减少整个加工设备的生产成本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高一种管件卸料装置及其平头机,其能保证加工完成后管件的顺利卸料,缩短了管件的加工时间,提高了管件的加工效率且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实用性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件卸料装置,所述管件卸料装置包括一端设置在上夹具上的卸料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卸料固定板另外一端上的限位件、卸料板;所述卸料板的一端通过卸料板连接件转动连接在所述卸料固定板的另外一端上,所述卸料板的另外一端位于上料位置和加工位置之间且其能与在上料位置和加工位置之间移动的管件相接触,所述卸料板的另外一端能围绕所述卸料板一端的转动连接点朝加工位置一侧转动,通过所述卸料板与限位件相接触构成限制所述卸料板的另外一端朝上料位置一侧转动的限位结构。
优选的,所述卸料板的另外一端包括位于所述上料位置一侧的外侧部和位于所述加工位置一侧的弧形内侧部;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卸料固定板另外一端上且位于靠近上料位置一侧,通过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卸料板的另外一端的外侧部相接触构成限制所述卸料板的另外一端朝所述上料位置一侧转动的限位结构。
优选的,在所述卸料板的一端上固定设置有限位凸块,所述卸料板的另外一端包括位于所述上料位置一侧的外侧部和位于所述加工位置一侧的弧形内侧部;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卸料固定板上且位于靠近加工位置一侧,通过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卸料板一端上的限位凸块相接触构成限制所述卸料板的另外一端朝所述上料位置一侧转动的限位结构。
优选的,所述卸料板连接件包括锁紧螺栓、锁紧螺母、垫圈、中空管和轴承;将所述中空管穿过所述卸料固定板侧部从而将所述中空管设置在所述卸料固定板侧部上,在所述中空管的一端部上设置有所述垫圈,所述锁紧螺栓的杆部依次穿过所述轴承的内圈、垫圈和中空管后,通过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锁紧螺栓的杆部配合锁紧使得所述轴承的内圈被夹紧固定在所述垫圈和锁紧螺栓的头部之间;
在所述卸料板的一端上开有卸料板通孔,通过所述卸料板通孔与所述轴承的外圈相配合从而将所述卸料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卸料固定板上的另外一端上。
优选的,在所述中空管的外侧部上设置有外螺纹,在所述卸料固定板侧部上开有螺纹通孔,通过所述中空管外侧部上的外螺纹与所述卸料固定板侧部上的螺纹通孔相配合从而将所述中空管设置在所述卸料固定板侧部上。
优选的,所述管件卸料装置设置为一组,每组所述管件卸料装置中的卸料固定板、限位件和卸料板均设置为一个,所述管件卸料装置设置在所述上夹具的一侧上。
优选的,所述管件卸料装置设置为两组,每组所述管件卸料装置中的卸料固定板、限位件和卸料板均设置为一个,两组所述管件卸料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上夹具的两侧上。
优选的,在所述卸料固定板的一端上开有腰型通孔,通过连接螺栓穿过所述腰型通孔拧入所述上夹具中从而将所述卸料固定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上夹具上。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平头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能上、下移动的上夹具、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能在上料位置和加工位置之间来回移动的下夹具,所述下夹具和上夹具相配合能将管件夹紧固定住,在所述上夹具上还设置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管件卸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设计,使得当管件从上料位置往加工位置移动时,通过管件的端口外露部与卸料板另外一端外侧部相接触使得卸料板另外一端能朝加工位置一侧转动从而不会阻碍管件移动到加工位置,保证了管件的正常加工,当管件加工完毕后,管件从加工位置往上料位置移动时,通过管件的端口外露部与卸料板另外一端内侧部相接触且通过卸料板与限位件相接触配合构成限制所述卸料板的另外一端朝上料位置一侧转动的限位结构,从而使得管件被卸料板另外一端从下夹具中撬起并翻转出下夹具,从出料口排出,保证了加工完成后管件的顺利卸料,缩短了管件的加工时间,提高了管件的加工效率且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实用性强;本实用新型中的各部件均是能拆装的结构,当某个部件损坏时,可以很方便的对其进行更换,提高了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通过设置卸料板高度可调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能适用于各种高度规格的管件的卸料加工;通过设置卸料板在沿卸料板连接件中空管的轴向上位置可调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能适用于各种大小规格的管件的卸料加工,提高了通用性,降低了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管件进行平头加工时的示意图一;
图2为现有的管件进行平头加工时的示意图二;
图3为现有的管件进行平头加工时的示意图三;
图4为安装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平头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位于下夹具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安装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平头机进行管件加工时的示意图一;
图7为安装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平头机进行管件加工时的示意图二;
图8为安装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平头机进行管件加工时的示意图三;
图9为安装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平头机进行管件加工时的示意图四;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卸料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没有安装卸料板时位于卸料板连接件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安装有卸料板时位于卸料板连接件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安装有卸料板时位于卸料板连接件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安装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平头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安装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平头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位于下夹具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卸料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 上料位置,2. 管件,3. 下夹具,4. 管件端口外露部,5. 加工位置,6. 上夹具,7. 带刀头的动力头,8. 挂钩装置,9. 卸料固定板,91. 腰型通孔,92. 连接螺栓,10. 限位件,11. 卸料板,111. 外侧部,112. 弧形内侧部,113. 卸料板通孔,12. 卸料板连接件,121. 锁紧螺栓,122. 锁紧螺母,123. 垫圈,124. 中空管,125. 轴承,13. 排料口,14. 机架,15. 导向装置,16. 上夹具气缸,17. 拐臂连杆机构,18. 下夹具导轨,19. 下夹具气缸,20. 外螺纹,21. 限位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的阐述。
实施例1:如图4和图5所示,一种管件卸料装置,所述管件卸料装置包括一端设置在上夹具3上的卸料固定板9、设置在所述卸料固定板9另外一端上的限位件10、卸料板11;所述卸料板11的一端通过卸料板连接件12转动连接在所述卸料固定板的另外一端上,所述卸料板11的另外一端位于上料位置1和加工位置5之间且其能与在上料位置1和加工位置5之间移动的管件相接触,所述卸料板11的另外一端能围绕所述卸料板11一端的转动连接点朝加工位置5一侧转动,通过所述卸料板11与限位件10相接触构成限制所述卸料板11的另外一端朝上料位置1一侧转动的限位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卸料固定板9为一个L型的弯板,限位件10为一块限位板。
所述管件卸料装置设置为一组,每组所述管件卸料装置中的卸料固定板9、限位件10和卸料板11均设置为一个,所述管件卸料装置设置在所述上夹具6的一侧上。
如图6至图9所示,加工前,在上料位置1将管件放置在下夹具3上,再控制下夹具3带动管件一起朝加工位置5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管件的一侧管件端口外露部4与所述卸料板11的另外一端相接触从而推动所述卸料板11的另外一端围绕所述卸料板11一端的转动连接点朝加工位置5一侧转动,当管件的管件端口外露部4与卸料板11的另外一端分开后,卸料板11的另外一端在其重力的作用下又往回转动到原位;当下夹具3及管件2到达加工位置5后,再控制上夹具6下压与下夹具3一起夹紧管件,再控制带刀头的动力头(图中未示出)对管件的管件端口外露部4进行平头;平头加工完成后,控制上夹具6上移松开对管件的夹紧,再控制下夹具3带动管件一起从加工位置5往上料位置1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所述管件的一侧端口外露部4又与所述卸料板11的另外一端相接触从而推动所述卸料板11的另外一端围绕所述卸料板11一端的转动连接点朝上料位置1一侧转动,当所述卸料板11的另外一端转动到与所述限位件10相接触时,通过所述限位件10限制卸料板11的另外一端的继续转动,卸料板11的另外一端被固定住,而由于管件2还在被下夹具3继续带动朝上料位置1移动,从而使得管件2被卸料板11的另外一端从下夹具3中撬起从下夹具3中翻转掉出,然后从排料口13排出,下夹具6则继续移动到上料位置1,等待下次的管件上料加工。
如图5、图9和图10所示,所述卸料板11的另外一端包括位于所述上料位置一侧的外侧部111和位于所述加工位置一侧的弧形内侧部112;所述限位件10设置在所述卸料固定板9另外一端上且位于靠近上料位置1一侧,通过所述限位件10与所述卸料板11的另外一端的外侧部111相接触构成限制所述卸料板11的另外一端朝所述上料位置一侧转动的限位结构。所述卸料板11另外一端的外侧部设置为直边,其也可以设置成其他形状,卸料板11另外一端外侧部设置为直边是为了便于与管件的端口外露部接触。所述卸料板另外一端的内侧部为弧形,当管件的管件端口外露部与卸料板另外一端的弧形内侧部相接触时,随着下夹具继续朝上料位置移动,管件会沿着卸料板另外一端的弧形内侧部的弧形面向上翻转从下夹具中掉出,从而更加便于管件的卸料排出,提高了管件的卸料速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10为一块限位板,其通过螺丝连接在卸料固定板另外一端上。
如图5、图10、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卸料板连接件12包括锁紧螺栓121、锁紧螺母122、垫圈123、中空管124和轴承125;将所述中空管124穿过所述卸料固定板9侧部从而将所述中空管124设置在所述卸料固定板9侧部上,在所述中空管124的一端部上设置有所述垫圈123,所述锁紧螺栓121的杆部依次穿过所述轴承125的内圈、垫圈123和中空管124的空腔后,通过所述锁紧螺母122与所述锁紧螺栓121的杆部配合锁紧使得所述轴承125的内圈被夹紧固定在所述垫圈123和锁紧螺栓121的头部之间;在所述卸料板11的一端上开有卸料板通孔113,通过所述卸料板通孔113与所述轴承125的外圈相配合从而将所述卸料板11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卸料固定板9的另外一端上。这样设置可以保证卸料板的另外一端围绕其一端的转动连接点转动时,不会发生朝锁紧螺栓的轴向来回摆动的现象,从而使得卸料板的另外一端只会与管件的端口外露部相接触,不会发生朝锁紧螺栓的轴向来回摆动而碰撞到下夹具影响加工过程。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所述卸料固定板9的一端上开有腰型通孔91,通过连接螺栓92穿过所述腰型通孔91拧入所述上夹具6中从而将所述卸料固定板9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上夹具6上。设置有腰型通孔是为了便于卸料固定板在上夹具的高度方向上的调节,从而通过卸料固定板在高度方向上的调节来调节与其连接的卸料板的高度,使得本实施例能适用于各种高度规格的管件的卸料加工。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平头机,包括机架14、设置在所述机架14上且能上、下移动的上夹具6、设置在所述机架14上且能在上料位置1和加工位置5之间来回移动的下夹具3,所述下夹具3和上夹具6相配合能将管件夹紧固定住,在所述上夹具6上还设置有根据如上所述的管件卸料装置。在机架14上还设置有导向装置15和上夹具气缸16,上夹具气缸16可直接垂直安装在机架14的顶部,通过其活塞杆端与上夹具6直接连接来控制上夹具6的上、下移动,也可以像本实施例中一样,将上夹具气缸16的活塞杆端通过拐臂连杆机构17与上夹具6连接,通过上夹具气缸16的活塞杆的伸缩来带动上夹具6的上、下移动。所述导向装置15与上夹具6连接,在上夹具6上、下移动时,对上夹具6起到一个导向作用。在机架14上位于加工位置处开有排料口13,当管件从下夹具中掉落下来后,通用所述排料口13排出。在机架14上还设置有下夹具导轨18和下夹具气缸19,所述下夹具气缸19的活塞杆端与下夹具3连接,在下夹具气缸19的作用下,下夹具3能沿下夹具导轨18在上料位置1和加工位置5之间来回移动。所述平头机还包括位于加工位置处的带刀头的动力头(图中未示出)。
实施例2:如图13所示,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中空管124的外侧部上还设置有外螺纹20,在所述卸料固定板9侧部上开有螺纹通孔,通过所述中空管外侧部上的外螺纹20与所述卸料固定板9侧部上的螺纹通孔相配合从而将所述中空管124设置在所述卸料固定板9侧部上。这样通过拧动中空管124能调节整个卸料板连接件在沿所述中空管124轴向上的位置,从而调节卸料板在沿所述中空管124轴向上的位置,使得本实施例能适用于各种大小规格的管件的卸料加工。
实施例3:如图14所示,与实施例2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管件卸料装置设置为两组,每组所述管件卸料装置中的卸料固定板9、限位件10和卸料板11均设置为一个,两组所述管件卸料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上夹具的两侧上。当进行平头加工的管件为直通管或三通管时,当将直通管或三通管放置到下夹具中后,其相对两侧都外露于下夹具形成管件端口外露部,本实施例能通过两组所述管件卸料装置的卸料板分别与管件两侧的管件端口外露部相接触,使得两组所述管件卸料装置的卸料板从管件的两侧同时将管件撬起从下夹具中翻转掉出,这样使得管件的卸料速度更加快,进一步缩短了管件的卸料时间。
实施例4:如图15至图17所示,与实施例3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卸料板11的一端上固定设置有限位凸块21,所述限位凸块21与卸料板11为一体结构,所述卸料板11的另外一端包括位于所述上料位置一侧的外侧部111和位于所述加工位置一侧的弧形内侧部112;所述限位件10设置在所述卸料固定板9上且位于靠近加工位置一侧,通过所述限位件10与所述卸料板11一端上的限位凸块21相接触构成限制所述卸料板11的另外一端朝所述上料位置一侧转动的限位结构。当管件的管件端口外露部4与卸料板11的弧形内侧部112相接触推动卸料板11的另外一端朝上料位置一侧转动时,卸料板11一端上的限位凸块21则朝加工位置转动,当限位凸块21转动到与限位件10相接触时,通过限位件10限制卸料板11的继续转动,从而通过卸料板11的另外一端将管件从下夹具3中撬起,使得下夹具3翻转掉落。卸料板11的弧形内侧部112的作用和实施例1中卸料板的弧形内侧部的作用是一样的,在此不再累赘。
所述限位件设置为限位螺杆,在所述卸料固定板上开有限位螺纹通孔,通过所述限位螺杆穿过所述卸料固定板上的限位螺纹通孔将所述限位件连接在所述卸料固定板上。在此处,所述限位件也可以焊接在卸料固定板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设计,使得当管件从上料位置往加工位置移动时,通过管件的端口外露部与卸料板另外一端外侧部相接触使得卸料板另外一端能朝加工位置一侧转动从而不会阻碍管件移动到加工位置,保证了管件的正常加工,当管件加工完毕后,管件从加工位置往上料位置移动时,通过管件的端口外露部与卸料板另外一端内侧部相接触且通过卸料板与限位件相接触配合构成限制所述卸料板的另外一端朝上料位置一侧转动的限位结构,从而使得管件被卸料板另外一端从下夹具中撬起并翻转出下夹具,从出料口排出,保证了加工完成后管件的顺利卸料,缩短了管件的加工时间,提高了管件的加工效率且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实用性强;本实用新型中的各部件均是能拆装的结构,当某个部件损坏时,可以很方便的对其进行更换,提高了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通过设置卸料板高度可调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能适用于各种高度规格的管件的卸料加工;通过设置卸料板在沿卸料板连接件中空管的轴向上位置可调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能适用于各种大小规格的管件的卸料加工,提高了通用性,降低了加工成本。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或变换,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9)

1.一种管件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卸料装置包括一端设置在上夹具上的卸料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卸料固定板另外一端上的限位件、卸料板;所述卸料板的一端通过卸料板连接件转动连接在所述卸料固定板的另外一端上,所述卸料板的另外一端位于上料位置和加工位置之间且其能与在上料位置和加工位置之间移动的管件相接触,所述卸料板的另外一端能围绕所述卸料板一端的转动连接点朝加工位置一侧转动,通过所述卸料板与限位件相接触构成限制所述卸料板的另外一端朝上料位置一侧转动的限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板的另外一端包括位于所述上料位置一侧的外侧部和位于所述加工位置一侧的弧形内侧部;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卸料固定板另外一端上且位于靠近上料位置一侧,通过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卸料板的另外一端的外侧部相接触构成限制所述卸料板的另外一端朝所述上料位置一侧转动的限位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卸料板的一端上固定设置有限位凸块,所述卸料板的另外一端包括位于所述上料位置一侧的外侧部和位于所述加工位置一侧的弧形内侧部;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卸料固定板上且位于靠近加工位置一侧,通过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卸料板一端上的限位凸块相接触构成限制所述卸料板的另外一端朝所述上料位置一侧转动的限位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板连接件包括锁紧螺栓、锁紧螺母、垫圈、中空管和轴承;将所述中空管穿过所述卸料固定板侧部从而将所述中空管设置在所述卸料固定板侧部上,在所述中空管的一端部上设置有所述垫圈,所述锁紧螺栓的杆部依次穿过所述轴承的内圈、垫圈和中空管后,通过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锁紧螺栓的杆部配合锁紧使得所述轴承的内圈被夹紧固定在所述垫圈和锁紧螺栓的头部之间;
在所述卸料板的一端上开有卸料板通孔,通过所述卸料板通孔与所述轴承的外圈相配合从而将所述卸料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卸料固定板上的另外一端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件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空管的外侧部上设置有外螺纹,在所述卸料固定板侧部上开有螺纹通孔,通过所述中空管外侧部上的外螺纹与所述卸料固定板侧部上的螺纹通孔相配合从而将所述中空管设置在所述卸料固定板侧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卸料装置设置为一组,每组所述管件卸料装置中的卸料固定板、限位件和卸料板均设置为一个,所述管件卸料装置设置在所述上夹具的一侧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卸料装置设置为两组,每组所述管件卸料装置中的卸料固定板、限位件和卸料板均设置为一个,两组所述管件卸料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上夹具的两侧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管件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卸料固定板的一端上开有腰型通孔,通过连接螺栓穿过所述腰型通孔拧入所述上夹具中从而将所述卸料固定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上夹具上。
9.一种平头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能上、下移动的上夹具、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能在上料位置和加工位置之间来回移动的下夹具,所述下夹具和上夹具相配合能将管件夹紧固定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夹具上还设置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管件卸料装置。
CN201420854397.6U 2014-12-30 2014-12-30 一种管件卸料装置及其平头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665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54397.6U CN204366591U (zh) 2014-12-30 2014-12-30 一种管件卸料装置及其平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54397.6U CN204366591U (zh) 2014-12-30 2014-12-30 一种管件卸料装置及其平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66591U true CN204366591U (zh) 2015-06-03

Family

ID=53322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54397.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66591U (zh) 2014-12-30 2014-12-30 一种管件卸料装置及其平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66591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12614A (zh) * 2016-07-11 2016-11-16 平湖市品耀机器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管侧壁加工自动卸料夹具
CN108927682A (zh) * 2018-07-27 2018-12-04 苏州嘉迈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吹气卸料车床夹具
CN108927680A (zh) * 2018-07-27 2018-12-04 苏州嘉迈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吹气卸料车床夹具
CN108927679A (zh) * 2018-07-27 2018-12-04 苏州嘉迈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卸料车床夹具
CN108927681A (zh) * 2018-07-27 2018-12-04 苏州嘉迈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卸料车床夹具
CN110666348A (zh) * 2019-11-13 2020-01-10 无锡杰凯成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打标机
CN110935925A (zh) * 2019-12-05 2020-03-31 杭州国辰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桶自动切割倾倒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12614A (zh) * 2016-07-11 2016-11-16 平湖市品耀机器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管侧壁加工自动卸料夹具
CN108927682A (zh) * 2018-07-27 2018-12-04 苏州嘉迈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吹气卸料车床夹具
CN108927680A (zh) * 2018-07-27 2018-12-04 苏州嘉迈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吹气卸料车床夹具
CN108927679A (zh) * 2018-07-27 2018-12-04 苏州嘉迈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卸料车床夹具
CN108927681A (zh) * 2018-07-27 2018-12-04 苏州嘉迈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卸料车床夹具
CN110666348A (zh) * 2019-11-13 2020-01-10 无锡杰凯成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打标机
CN110935925A (zh) * 2019-12-05 2020-03-31 杭州国辰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桶自动切割倾倒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66591U (zh) 一种管件卸料装置及其平头机
CN211941063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pvc管道切割装置
CN105336497B (zh) 变压器加工装置
CN103128593A (zh) 铝管铝棒生产用流水线上工件运输方法及设备
CN204868076U (zh) 全自动五金装配机
CN108016877A (zh) 一种新型微型马达移载装置
CN106042351B (zh) 四氟空心管翻边成型设备
CN209336111U (zh) 一种旋熔焊接机
CN204425097U (zh) 一种抽油机电机调整固定装置
CN204262642U (zh) 一种矩形框焊接装置
CN208019433U (zh) 一种用于压缩机零件缸体加工的自动化设备
CN202803995U (zh) 一种卷板机自动送料机构辅助对正装置
CN103879920A (zh) 一种电缆线卷筒装卡举升装置
CN205685728U (zh) 四氟空心管翻边成型设备
CN208840642U (zh) 一种螺母用双面攻丝装置
CN208196984U (zh) 一种集污管打孔机
CN207656049U (zh) 数控直条切割机
CN203495352U (zh) 一种用于梳杰攻牙的全自动浮动攻牙机
CN106914780A (zh) 一种轴固立式加工专用夹装设备
CN205708804U (zh) 一种新型氢燃料电池反应堆的机械手自动抓取运输设备
CN203887586U (zh) 一种加工支撑调整装置
CN209902742U (zh) 一种双工位管段机铜管夹持装置
CN208245948U (zh) 一种高精度全自动多头锯管设备
CN106089133A (zh) 一种石油管线对中装置
CN207900061U (zh) 一种液压红冲原料上料传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12007 A3 Building of SME Promotion Park in Tianyuan District, Zhuzhou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uzhou Kaifeng Indust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412007 A3 Building of SME Promotion Park in Tianyuan District, Zhuzhou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uzhou Kai Feng Industrial Co., 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12007 Tianyi Avenue 959, Tianyuan District, Zhuzhou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uzhou Kaifeng Indust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412007 A3 Building of SME Promotion Park in Tianyuan District, Zhuzhou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uzhou Kaifeng Industrial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

Termination date: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