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42992U - 织机的卷布张力调整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织机的卷布张力调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42992U
CN204342992U CN201420677774.3U CN201420677774U CN204342992U CN 204342992 U CN204342992 U CN 204342992U CN 201420677774 U CN201420677774 U CN 201420677774U CN 204342992 U CN204342992 U CN 2043429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il diameter
bar
linkage
dwa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7777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名木启一
田村公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udakom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sudakom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udakoma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udakoma Industrial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429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4299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49/00Details o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looms of a particular type
    • D03D49/04Control of the tension in warp or cloth
    • D03D49/20Take-up motions; Cloth bea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oo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织机的卷布张力调整装置。该织机的卷布张力调整装置具备根据卷绕在卷布辊上的织物的卷径的变化而转动的卷径追随杆、以及根据卷径追随杆的转动量来调整卷布转矩的卷布转矩调整装置,通过适当地变更每单位卷径增加时的卷布转矩,来防止卷绕在卷布辊上的织物产生褶皱。其中,具备连杆机构,包括:转动杆,其与卷径追随杆分开设置,并与卷布转矩调整装置连结;以及一个以上的连结部件,其连结卷径追随杆和转动杆,关于连杆机构的卷径追随杆、转动杆以及连结部件的初始配置,以如下方式设定:相对于刚开始卷绕后的伴随着规定的单位卷径增加量的卷径的增加的卷径追随杆的转动得到的转动杆的转动量,刚结束卷绕前的转动杆的转动量变小。

Description

织机的卷布张力调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织机所使用的卷布张力调整装置,尤其涉及具备能够转动地支撑于织机框架上并且根据卷绕在卷布辊上的织物(卷布)的卷径(卷布辊加上卷布的直径)的变化而转动的卷径追随杆、以及根据上述卷径追随杆的转动量来调整卷布辊的驱动转矩(卷布转矩)的卷布转矩调整装置的卷布张力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上述的卷布张力调整装置的现有技术,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卷布张力调整装置具备:作为上述卷径追随杆的探测杆;以及卷布转矩调整装置,该卷布转矩调整装置具备连接由织机主轴(原动马达)旋转驱动的旋转体和与卷布辊连结的轴的摩擦传递单元,并且根据伴随着卷布的卷径(以下也简称为“卷径”。)的增加的探测杆的转动量来变更摩擦传递单元的传递转矩。并且,根据该卷布张力调整装置,探测杆伴随纺织的进行引起的卷径的增加而转动,与该探测杆的转动量相应地,对卷布转矩调整装置的摩擦传递单元的摩擦板的按压力成比例地增大,其结果,与卷径的增加相应地,使卷布转矩成比例地增加(图4(a)中的单点划线I),可调整卷布的张力(卷布张力)。
此外,卷布张力通过卷布转矩除以卷径来算出。即、若将卷布张力设为F、将卷布转矩设为T、将卷径设为D,则以F=T/D求出。另外,在织机中,关于伴随着纺织的进行(上述卷径的增加)的卷布张力的调整,一般希望卷布张力成比例地减少,换言之,希望每单位卷径增加量的卷径的增加引起的卷布张力的减少程度(以下也简称为“减少程度”。)固定。
其中,这里所说的“单位卷径增加量”的意思是预先规定的卷径的增加量。因此,“单位卷径增加量的卷径的增加”的意思是,例如在将单位卷径增加量设为100mm的情况下,卷径从100mm增加至200mm的情况、或从200mm增加至300mm的情况等。此外,以下也将该“单位卷径增加量的卷径的增加”简称为“单位卷径增加”。另外,“每单位卷径增加量的卷径的增加引起的卷布张力的减少程度”的意思是,在各单位卷径增加中的最后的时刻(该时刻的卷径:De)的卷布张力相对于最初的时刻(该时刻的卷径:Ds)的卷布张力的向减少方向的变化比率(相当于图4(b)的图的倾斜)。具体而言,是下述意思,例如,若将单位卷径增加量设为100mm,则De=200mm时的卷布张力的值相对于Ds=100mm时的卷布张力的值的变化比率、或者De=300mm时的卷布张力的值相对于Ds=200mm时的卷布张力的值的变化比率等。
另外,若将上述最初的时刻(卷径:Ds)的卷布张力设为Fs、将上述最后的时刻(卷径:De)时的卷布张力设为Fe,则上述减少程度(变化比率)基于Fs和Fe的差(以下也简称为“张力差”。)。另一方面,若考虑Fe相对于Fs的关系,则在将上述最初的时刻的卷布转矩设为Ts、将上述最后的时刻的卷布转矩设为Te,则如上所述卷布张力通过卷布转矩除以卷径来算出,因此两者的比:Fe/Fs成为Te相对于Ts的比率:Te/Ts除以De相对于Ds的比率:De/Ds。即、成为Fe/Fs=(Te/Ts)/(De/Ds)。因此,若将上述卷布转矩的比率设为Tr(=Te/Ts)、将卷径的比率设为Dr(=De/Ds),则Fs与Fe的关系成为Fe=Tr/Dr×Fs。而且,如果上述张力差、即、Fs-Fe=(1-Tr/Dr)×Fs在每单位卷径增加时为固定,则上述减少程度为固定。
并且,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卷布张力调整装置中,为了使上述减少程度为更加接近固定的状态、即、尽可能减小每单位卷径增加的上述张力差,采用如上述那样的结构。更为详细而言如下。
例如,在卷布转矩如图4(a)所示的双点划线J那样,从织物的卷绕开始至卷绕结束为固定的情况下,上述减少程度如图4(b)所示的双点划线J那样,伴随卷径的增加而逐渐变小。其原因是,如上所述,上述减少程度基于上述张力差,另外,其张力差通过在各单位卷径增加中的Fs(=Ts/Ds)乘以上述的(1-Tr/Dr)来求出,但在卷布转矩为固定的情况下,上述卷布转矩的比率为固定(Tr=Te/Ts=1),因此上述张力差成为(1-1/Dr)×Fs。
并且,就每单位卷径增加时的上述卷径的比率Dr(=De/Ds)而言,随着卷径变大而成反比例地变小(例如,若将单位卷径增加量设为100mm,则上述卷径的比率Dr在卷径从100mm增加至200mm的情况下成为2倍,在卷径从200mm增加至300mm的情况下成为1.5倍。另外,在卷径从300mm增加至400mm的情况下成为约1.33倍,在卷径从400mm增加至500mm的情况下成为1.25倍),因此每单位卷径增加时的上述的(1-1/Dr)伴随卷径的增加而逐渐变小,另外,Fs也伴随卷径的增加而逐渐变小。因此,每单位卷径增加的上述张力差随着卷径变大而逐渐变小,上述减少程度(变化比率)伴随卷径的增加而逐渐变小。
这样,若卷布转矩从卷绕开始至卷绕结束为固定,则上述减少程度伴随卷径的增加而逐渐变小,卷布张力伴随卷径的增加而成反比例地减少。并且,其结果,在卷绕于卷布辊上的织物产生褶皱,产生纺织的织物的品质下降之类的问题。
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卷布张力调整装置中,为了减轻上述减少程度在每单位卷径增加时的变化,而采用如上所述的结构,使卷布转矩与卷径的增加相应地成比例地增大。并且,根据该结构,与卷布转矩为固定的情况相比,每单位卷径增加时的上述卷径的比率Dr伴随卷径的增加的变化相同,但上述卷布转矩的比率Tr成为在各单位卷径增加时比卷布转矩为固定的情况大的值,因此每单位卷径增加时的上述张力差变小,如图4(b)的图中的单点划线I所示,上述减少程度被减轻。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02-013503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根据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卷布张力调整装置,尽管上述减少程度与卷布转矩为固定的情况相比被减轻(变小),但依然伴随卷径的增加而逐渐变小,因此不能充分防止卷绕在卷布辊上的织物产生褶皱。更为详细而言如下所述。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卷布张力调整装置中,卷布转矩与伴随探测杆的转动而转动的卷布转矩调整装置中的杆的转动量成比例地变更,但在该卷布张力调整装置中,成为上述杆由固定有探测杆并且伴随探测杆的转动而转动的轴来转动的结构。具体而言,上述杆成为相对于固定有探测杆的上述轴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撑的结构。因此,在该卷布张力调整装置中,成为上述杆以与探测杆相同量转动的结构,另一方面,探测杆在每单位卷径增加时以规定量成比例地转动,因此卷布转矩成比例地增加。
在此,关于每单位卷径增加的各区间,例如,将单位卷径增加量设为100mm,将卷径从100mm增加至200mm的区间设为第一区间,将卷径从200mm增加至300mm的区间设为第二区间,将卷径从300mm增加至400mm的区间设为第三区间,将卷径从400mm增加至500mm的区间设为第四区间,将卷绕开始(第一区间的上述最初的时刻)的卷布张力设为F1,将卷布转矩设为T1,之后,每单位卷径增加卷布转矩便以a成比例地增加、即、各区间的上述最初的时刻的卷布转矩若在第二区间为T1+a,在第三区间为T1+2a,在第四区间为T1+3a,则各区间的上述最初的时刻的卷布张力Fs与上述最后的时刻的卷布张力Fe的张力差R1、R2、R3、R4在第一区间为R1=1/2×{(T1-a)/T1×F1},在第二区间为R2=1/6×{(T1-a)/T1×F1},在第三区间为R3=1/12×{(T1-a)/T1×F1},在第四区间为R4=1/20×{(T1-a)/T1×F1}。顺便说一下,在卷布转矩为固定的情况下,上述a为0。
从上述计算式可知,与卷布张力的减少程度对应的卷布张力的上述张力差在上述a为固定的情况、即、卷布转矩在每单位卷径增加时成比例地增加的情况下,{(T1-a)/T1×F1}成为常数,以逐渐变小的方式变化,在第一区间为该常数的1/2,在第二区间为该常数的1/6、在第三区间为该常数的1/12、在第四区间为该常数的1/20,逐渐变小地变化。因此,在如专利文献1的卷布张力调整装置那样,使卷布转矩按照卷径的增加成比例地增加的结构中,与卷布转矩从卷绕开始至卷绕结束为固定的情况相同,上述减少程度不是接近固定,卷布张力伴随卷径的增加而成反比例地减少。因此,根据专利文献1的卷布张力调整装置,也不能充分防止卷绕在卷布辊上织物产生褶皱。
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还公开了随着卷径的增加而使卷布转矩以二次曲线地(反比例地)增加的技术。详细而言,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卷布张力调整装置中构成为,通过变更对摩擦传递单元的摩擦板给与按压力的加压臂和与该加压臂连结的调整杆的相交角,并在上述杆相对于调整杆的各抵接位置使对上述杆向调整杆侧加力的弹簧的弹簧长度变化,从而构成为,改变在上述各抵接位置的弹簧的作用力,进而改变加压臂的向摩擦传递单元的摩擦板的按压力。
但是,如上所述,由于上述杆相对于固定有探测杆的上述轴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撑,因此,如上所述在伴随杆相对于调整杆的抵接位置的位移而使弹簧的作用力变化的情况下,由于弹簧的反作用力,在探测杆与织物的抵接位置中的探测杆对织物的抵接力变化,其成为原因而导致卷绕的织物的状态发生变化,有可能对织物的品质带来不良影响。
鉴于以上那样的现有的卷布张力调整装置的实际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织机的卷布张力调整装置,其不必使由弹簧对上述杆作用的作用力变化便可适当地变更每单位卷径增加时的卷布转矩,从而使卷布张力大致成比例地减少,能够防止卷绕在卷布辊上的织物产生褶皱。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以卷布张力调整装置为前提,该卷布张力调整装置具备:能够转动地支撑于织机框架上并且根据卷绕在卷布辊上的织物的卷径的变化而转动的卷径追随杆;以及根据上述卷径追随杆的转动量来调整卷布转矩的卷布转矩调整装置。
并且,以上述卷布张力调整装置为前提的本实用新型的卷布张力调整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连杆机构,包括:转动杆,其与上述卷径追随杆分开设置,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转动支撑于上述织机框架上,并与上述卷布转矩调整装置连结;以及一个以上的连结部件,其连结上述卷径追随杆和上述转动杆,关于上述连杆机构的上述卷径追随杆、上述转动杆以及上述连结部件的初始配置,以如下方式设定上述初始配置:相对于伴随着刚开始卷绕后的规定的单位卷径增加量的上述卷径的增加的上述卷径追随杆的转动得到的上述转动杆的转动量,伴随着刚结束卷绕结束前的上述单位卷径增加量的上述卷径的增加的上述卷径追随杆的转动得到的上述转动杆的转动量变小。
其中,“初始配置”的意思是,初始状态(卷绕开始时刻的状态、或者织物开始卷绕前的上述卷径追随杆相对于卷布辊抵接或近接而静止的状态(两状态实质上相同))的各连杆部件(作为构成上述连杆机构的连杆部件的上述卷径追随杆、上述转动杆以及上述连结部件)的配置。此外,关于上述初始配置,不限于只是上述卷径追随杆的转动支点或上述转动杆的转动支点(上述连结部件的情况下和与其连结的连杆部件的连结点)的位置,也包含根据连杆部件的长度而决定的相对于其他连杆部件的角度配置(例如,上述连结部件相对于上述转动杆构成规定的角度的状态的配置)。
另外,其特征在于,上述初始配置设定为满足下述(a)以及/或者下述(b)。此外,以下也将该(a)称为条件1,将该(b)称为条件2。
(a)对上述卷径追随杆的两转动点进行连结的线段、与对连结于上述卷径追随杆的上述连结部件的两转动点进行连结的线段,在上述卷径追随杆的转动方向侧所成的角度在上述卷径追随杆的转动范围内,卷绕结束时比卷绕开始时大,并且主要包含于从90°到180°的范围;
(b)对上述转动杆的两转动点进行连结的线段、与对连结于上述转动杆的上述连结部件的两转动点进行连结的线段,在上述转动杆的转动方向相反侧所成的角度在上述转动杆的转动范围内,卷绕结束时比卷绕开始时小,并且主要包含于从180°到90°的范围。
其中,“上述卷径追随杆的两转动点”是上述卷径追随杆的转动支点以及连结于上述卷径追随杆的上述连结部件的连结点,“上述连结部件的两转动点”是上述连结部件的两连结点,“上述转动杆的两转动点”是上述转动杆的转动支点以及连结于上述转动杆的上述连结部件的连结点。
另外,在本申请中,上述那样的“角度…主要包含于从X到Y的范围”是指,在上述卷径追随杆的转动范围(从卷绕开始至卷绕结束进行转动的范围)或者上述转动杆的转动范围中,优选上述角度基本上包含于从X到Y的范围内,但不一定限于此,上述角度包含于稍微大于X~Y的范围的范围的情况也可以。例如,对于上述条件1来说,该条件1中的角度如果是包含于稍微小于90°的角度至稍微大于180°的角度的范围也可以。
另外,其特征在于,上述初始配置设定为满足下述(a)以及/或者下述(b)。此外,以下也将该(a)称为条件3、将该(b)称为条件4。
(a)对上述卷径追随杆的两转动点进行连结的线段、与对连结于上述卷径追随杆的上述连结部件的两转动点进行连结的线段,在上述卷径追随杆的转动方向相反侧所成的角度在上述卷径追随杆的转动范围内,卷绕结束时比卷绕开始时小,并且主要包含于从90°到0°的范围;
(b)对上述转动杆的两转动点进行连结的线段、与对连结于上述转动杆的上述连结部件的两转动点进行连结的线段,在上述转动杆的转动方向侧所成的角度在上述转动杆的转动范围内,卷绕结束时比卷绕开始时大,并且主要包含于从0°到90°的范围。
即、方案一是一种织机的卷布张力调整装置,具备:能够转动地支撑于织机框架上并且根据卷绕在卷布辊上的织物的卷径的变化进行转动的卷径追随杆;以及根据上述卷径追随杆的转动量来调整卷布转矩的卷布转矩调整装置,
上述织机的卷布张力调整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备连杆机构,包括:
转动杆,其与上述卷径追随杆分开设置,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转动支撑于上述织机框架上,并与上述卷布转矩调整装置连结;以及
一个以上的连结部件,其连结上述卷径追随杆和上述转动杆,
关于上述连杆机构的上述卷径追随杆、上述转动杆以及上述连结部件的初始配置,以如下方式设定上述初始配置:相对于刚开始卷绕后的伴随着规定的单位卷径增加量的上述卷径的增加的上述卷径追随杆的转动得到的上述转动杆的转动量,刚结束卷绕前的伴随着上述单位卷径增加量的上述卷径的增加的上述卷径追随杆的转动得到的上述转动杆的转动量变小。
方案二的织机的卷布张力调整装置是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上述初始配置设定为满足下述(a)以及/或者下述(b):
(a)对上述卷径追随杆的两转动点进行连结的线段、与对连结于上述卷径追随杆的上述连结部件的两转动点进行连结的线段,在上述卷径追随杆的转动方向侧所成的角度在上述卷径追随杆的转动范围内,
卷绕结束时比卷绕开始时大,并且主要包含于从90°到180°的范围;
(b)对上述转动杆的两转动点进行连结的线段、与对连结于上述转动杆的上述连结部件的两转动点进行连结的线段,在上述转动杆的转动方向相反侧所成的角度在上述转动杆的转动范围内,
卷绕结束时比卷绕开始时小,并且主要包含于从180°到90°的范围。
方案三的织机的卷布张力调整装置是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上述初始配置设定为满足下述(a)以及/或者下述(b):
(a)对上述卷径追随杆的两转动点进行连结的线段、与对连结于上述卷径追随杆的上述连结部件的两转动点进行连结的线段,在上述卷径追随杆的转动方向相反侧所成的角度在上述卷径追随杆的转动范围内,
卷绕结束时比卷绕开始时小,并且主要包含于从90°到0°的范围;
(b)对上述转动杆的两转动点进行连结的线段、与对连结于上述转动杆的上述连结部件的两转动点进行连结的线段,在上述转动杆的转动方向侧所成的角度在上述转动杆的转动范围内,
卷绕结束时比卷绕开始时大,并且主要包含于从0°到90°的范围。
实用新型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作为上述的前提的卷布张力调整装置中,使用上述连杆机构并且如上述那样设定上述卷径追随杆、上述转动杆以及上述连结部件的初始配置,从而相对于伴随着刚开始卷绕后的规定的单位卷径增加量的卷径的增加的上述卷径追随杆的转动得到的上述转动杆的转动量,能够减小伴随着刚结束卷绕前的上述单位卷径增加量的卷径的增加的上述卷径追随杆的转动得到的上述转动杆的转动量。
并且,通过这样变更每单位卷径增加时的上述转动杆的转动量,从而无需采用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使弹簧长度变化的结构来使上述各抵接位置的弹簧产生的作用力变化,便可适当地变更每单位卷径增加时的卷布转矩。具体而言,如图4(a)所示的实线H那样,能够使卷布转矩成反比例地增加,其结果,每单位卷径增加时的卷布张力的减少程度成为大致固定,如图4(b)所示的实线H那样,卷布张力大致成比例地减少,因此能够防止卷绕在卷布辊上的织物产生褶皱。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连杆机构的初始状态的主视图。
图2(a)、图2(b)是卷布转矩调整装置的图,其中,图2(a)是包含一部分A-A线剖面的俯视图,图2(b)是主视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的连杆机构的从卷绕开始至卷绕结束的动作轨迹的图。
图4(a)、图4(b)是对于与卷径相应的卷布转矩、卷布张力的变化将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进行比较的图。
图5(a)、图5(b)是用波形曲线表示连杆机构的特性的图。
图6(a)、图6(b)是表示角度α、β在90°~180°的范围变化的情况的连杆机构的图。
图7(a)、图7(b)是表示角度α、β在0°~90°的范围变化的情况的连杆机构的图。
图8是表示满足条件1以及条件2的连杆机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是表示满足条件3以及条件4的连杆机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0是表示连杆机构的结构的变形例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中:
1—织物(卷布),2—织口,3—压纱辊,4—压布辊,5—压纱辊,6—卷布辊,6a—卷布辊6的轴心,7—轴部,8—轴承,9—织机框架,10—卷布转矩调整装置,11—连结轴,12—轴承,13—链轮,14—摩擦传递单元,15—圆盘外壳,15a—连结部,15b—中空部,16—摩擦传递部,17—按压力产生部,18—支撑销,19—旋转板,20—从动板,21—摩擦板,22—按压板,23—按压力设定部,24—摩擦力调整部,25—压缩弹簧,26—调整螺母,27—加压杆,27a—抵接面,28—从动杆,29—支撑轴,30—加压滚子,31—支撑杆,32—抵接杆,33—作用力设定部,34—支撑轴,34a—转动支点,35—轴承,36—支撑轴,37—滚子,38—引导轴,39—调整螺母,40—压缩弹簧,41—连杆机构,42—卷径追随杆,42a—支撑部,42b—中间部,42c—抵接部,42d、42e—贯通孔,43—转动杆,43a、43b—贯通孔,44—连结杆,44a、44b—贯通孔,45—支撑轴,45a—转动支点,46—滚子,46a—滚子46的轴心,47—连结棒,47a—连结点,48—连结销,48a—连结点,49—驱动侧连杆部件,50—从动侧连杆部件,51—连结杆,52—连结杆,53—支撑轴,54—连结杆,55—连结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卷布张力调整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织机中,如图1所示,纺织出的织物1从织口2经由压纱辊3、压布辊(服巻ロール)4、压纱辊5而卷绕在卷布辊6上。此外,卷布辊6在设于其两端部的轴部7,经由轴承8能够旋转地支撑在织机框架9上。另外,卷布辊6与未图示的织机主轴(原动马达)连结而由织机主轴旋转驱动,并且由夹装于织机主轴与卷布辊6之间的卷布转矩调整装置10对其旋转转矩进行调整。
该卷布转矩调整装置10例如是图2(a)、图2(b)所示的装置,但基本上是与上述的专利文献1中的卷布转矩调整装置相同的结构。详细而言,如图2(a)、图2(b)所示,卷布转矩调整装置10具备:与卷布辊6的轴部7连结的连结轴11;经由轴承12能够旋转地支撑在织机框架9上并且由织机主轴旋转驱动的链轮13;以及与该链轮13连结并且将链轮13的旋转传递至连结轴11的摩擦传递单元14。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链轮13以使其旋转轴线与卷布辊6的轴心6a一致的配置支撑在织机框架9上。另一方面,连结轴11以使轴线与卷布辊6的轴部7一致的状态连结固定。因此,链轮13与连结轴11成为相互同心的配置。并且,在链轮13的中心部形成有直径比连结轴11的轴径大的贯通孔,连结轴11贯通该贯通孔并向卷布辊6相反侧延伸。
摩擦传递单元14包括:以与链轮13同心的配置并在织机框架9的外侧相对不能旋转地连结的圆盘外壳15;连结圆盘外壳15和连结轴11的摩擦传递部16;以及使按压力作用于摩擦传递部16的按压力产生部17。其中,圆盘外壳15为中空圆筒状的部件,在轴线方向的两侧边缘的一方具有用于与链轮13连结的连结部15a,并且该连结部15a具有与上述的链轮13的贯通孔相同直径的贯通孔。并且,摩擦传递部16内设于圆盘外壳15的中空部15b。
摩擦传递部16具备:一对支撑销18,其从圆盘外壳15的连结部15a的内侧面与圆盘外壳15的旋转轴线平行地延伸,并且在隔着圆盘外壳15的旋转轴线对称的位置安装于圆盘外壳15的连结部15a;以及多张(图示例中为两张)圆盘状的旋转板19,其在圆盘外壳15的中空部15b内将一对支撑销18进行贯通卡合从而设置成与圆盘外壳15同轴且相对不能旋转。此外,该旋转板19相对于各支撑销18不固定,能够在圆盘外壳15的旋转轴线方向上位移。另外,旋转板19在其中心部具有直径比连结轴11的轴径大的贯通孔,连结轴11插通该贯通孔内。
另外,摩擦传递部16具备:设置在相邻的旋转板19之间、以及旋转板19与圆盘外壳15的连结部15a的内侧面之间的多张(图示例中为两张)圆盘状的从动板20;以及设置在旋转板19与从动板20、以及从动板20与圆盘外壳15的连结部15a的内侧面之间的多张圆盘状的摩擦板21。各从动板20在其中心部插嵌有连结轴11,并安装成相对于连结轴11在轴线方向上能够位移且相对不能旋转。其中,各从动板20的直径比旋转板19小,其外周边缘位于一对支撑销18的内侧。另外,各摩擦板21是与从动板20为相同直径且在内侧具有比上述的旋转板19的贯通孔大的贯通孔的环状部件。此外,各从动板20成为如下结构:其与外周侧的摩擦板21对置的部分的壁厚较薄,并在两面形成有阶梯部,与从动板20邻接的各摩擦板21卡合于该从动板20的阶梯部。因此,摩擦板21相对于安装在连结轴11上的从动板20在径向上不能相对位移。
并且,摩擦传递部16承受由按压力产生部17作用的圆盘外壳15的旋转轴线方向的按压力,由此从动板20经由摩擦板21而成为由支撑于圆盘外壳15上的旋转板19以及圆盘外壳15夹持的状态,利用伴随该夹持而在旋转板19与摩擦板21之间以及摩擦板21与从动板20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摩擦阻力),圆盘外壳15(链轮13)的旋转经由从动板20传递至与卷布辊6连结的连结轴11。并且,由按压力产生部17对按压力进行调整,从而变更上述摩擦力的大小,由此调整给与卷布辊6的旋转转矩。
在本实施例中,按压力产生部17具备:在比摩擦传递部16的最外侧(卷布辊6相反侧)的旋转板19靠外侧嵌装于连结轴11上的按压板22;与初始状态的上述按压力相关的按压力设定部23;以及伴随与纺织的进行相伴的卷布辊6(卷布1)的卷径的增加来调整上述按压力的摩擦力调整部24。
按压板22是与上述的摩擦传递部16的从动板20等相同的圆盘状的部件,与从动板20同样地设置成相对于连结轴11在轴线方向上能够位移且不能相对旋转。
另外,按压力设定部23具备:在比按压板22靠外侧与连结轴11同心状地插入安装的压缩弹簧25;以及以在与按压板22之间夹装压缩弹簧25的方式与形成于连结轴11的外侧端部的外螺纹部螺纹结合的调整螺母26。因此,按压力设定部23经由按压板22使压缩弹簧25的作用力(按压力)作用于摩擦传递部16。另外,变更调整螺母26相对于连结轴11的外螺纹部的旋入量来调整按压板22与调整螺母26之间的距离(压缩弹簧25的压缩量),从而变更压缩弹簧25的作用力对摩擦传递部16作用的按压力。
另外,摩擦力调整部24具备:加压杆27,其在一端与按压板22抵接并且在中间部能够转动地支撑在织机框架9上;以及从动杆28,其在一端能够转动地支撑在织机框架9上并且在另一端且在比转动中心靠按压板22相反侧与加压杆27抵接,从而对加压杆27向卷布辊6相反侧加力。
更为详细而言,加压杆27是如下部件:以一端侧具有一对臂部的方式形成为叉形,并且在比中间部靠另一端侧具有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抵接面27a,且该抵接面27a承受从动杆28的作用力。并且,该加压杆27以在织机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置,在中间部由支撑轴29能够转动地支撑。此外,支撑轴29由安装于织机框架9上的未图示的托架轴支承,进行支撑的加压杆27的一端侧(两叉侧)的端部配置成在上述前后方向上位于按压板22的中心附近。
另外,加压杆27配合后述的从动杆28的转动,形成为从正面观察时抵接面27a呈大致圆弧状。并且,在加压杆27的叉形侧的一对臂部的各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有加压滚子30。因此,成为如下结构:加压杆27的抵接面27a从从动杆28承受卷布辊6相反侧的作用力,从而加压杆27以支撑轴29为中心进行转动,安装在加压杆27上的加压滚子30使向卷布辊6侧的按压力作用于按压板22。
从动杆28包括:在一端能够转动地支撑于织机框架9上的支撑杆31;在中间部并在支撑杆31的另一端被支撑且在一端与加压杆27抵接的抵接杆32;以及使该抵接杆32的一端对加压杆27加力的作用力设定部33。
更为详细而言,支撑杆31在其一端经由支撑轴34能够转动地支撑于织机框架9上。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轴34相比卷布辊6配置在织口2侧的下方。并且,支撑轴34以其轴线与卷布辊6的轴线平行的方式经由轴承35能够旋转地支撑于织机框架9上,并且设置成向织机框架9的外侧突出。并且,支撑杆31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固定于支撑轴34的从织机框架9向外侧突出的部分。其中,支撑杆31在支撑轴34的轴线方向上以位于织机框架9与加压杆27的抵接面27a之间的方式配置。另外,支撑杆31在其另一端对支撑轴36进行支撑。具体而言,在支撑杆31的上述另一端设有在板厚方向上向外侧突出并且在支撑杆31的宽度方向上分离的一对轴支承部,支撑轴36以使其轴线与支撑杆31的长度方向正交的形态由一对轴支承部轴支承。
抵接杆32以使其长度方向与支撑杆31的长度方向一致的形态在其中间部经由支撑轴36能够转动地支撑于支撑杆31上,设置成其一端比支撑杆31的上述另一端突出。另外,在抵接杆32的上述一端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有滚子37。此外,在支撑轴34的轴线方向的抵接杆32的配置也成为滚子37位于织机框架9与加压杆27的抵接面27a之间的配置。并且,支撑杆31以及抵接杆32的其长度方向的尺寸设定为,在支撑杆31被支撑轴34支撑的状态下滚子37与加压杆27抵接。因此,从动杆28由滚子37而与加压杆27的抵接面27a能够抵接,在抵接杆32的另一端侧作用由作用力设定部33作用的向织机框架9侧的作用力,从而抵接杆32以支撑轴36为中心进行转动,成为滚子37对加压杆27的抵接面27a进行按压的状态。
作用力设定部33具备:以相对于支撑杆31朝向外侧突出的方式设置并且贯通抵接杆32的引导轴38;与形成于引导轴38的外侧端部的外螺纹部螺纹结合的调整螺母39;以及以同心状向引导轴38插入安装并且夹装于抵接杆32与调整螺母39之间的压缩弹簧40。此外,引导轴38以贯通形成于抵接杆32的另一端侧的贯通孔的方式设置,但该贯通孔形成为抵接杆32的长度方向的直径比引导轴38的轴径大,抵接杆32的以支撑轴36为中心的转动不会被引导轴38限制。并且,根据这种结构的作用力设定部33,由压缩弹簧40使上述的作用力作用于抵接杆32的另一端侧,并且变更调整螺母39相对于引导轴38的外螺纹部的旋入量,来调整抵接杆32与调整螺母39之间的距离(压缩弹簧40的压缩量),从而变更由压缩弹簧40对抵接杆32的作用力。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摩擦力调整部24,由于从动杆28使压缩弹簧40的作用力经由滚子37作用于加压杆27的抵接面27a,因此加压杆27在比转动中心(支撑轴29)靠摩擦传递部16相反侧承受朝向外侧的按压力,作为其结果,加压杆27成为由加压滚子30并经由按压板22对摩擦传递部16作用按压力的状态。因此,在摩擦传递单元14中,摩擦传递部16成为经由按压力产生部17所包含的按压板22承受由按压力设定部23以及摩擦力调整部24的各部施加的按压力的状态。
另外,在摩擦力调整部24,改变从动杆28的滚子37相对于加压杆27的抵接面27a的抵接位置、换言之改变在加压杆27的抵接面27a上的由从动杆28施加的按压力的作用位置,从而改变加压杆27经由加压滚子30而作用于摩擦传递部16的按压力。即、由于从加压杆27的转动中心(支点)至加压滚子30的位置(作用点)的距离为固定,因此如上述那样,改变加压杆27的抵接面27a上的按压力的作用位置(力点)(改变从支点至力点的距离),根据杠杆原理,加压滚子30作用于摩擦传递部16的按压力发生变化。例如,在图2(b)所示的位置S和位置E,相比滚子37在位置S与加压杆27抵接时,滚子37在位置E与加压杆27抵接时,加压滚子30作用于摩擦传递部16的按压力变大。即、随着从动杆28的滚子37相对于加压杆27的抵接面27a的抵接位置从加压杆27的转动中心离开,与该距离成比例地加压滚子30作用于摩擦传递部16的按压力变大。
并且,如上述那样使按压力产生部17(摩擦力调整部24)作用于摩擦传递部16的按压力变化,从而使给与卷布辊6的旋转转矩(卷布辊6的卷布转矩)与该按压力的变化成比例地变化。另外,如上述那样的从动杆28的滚子37相对于加压杆27的抵接面27a的抵接位置的变化是以支撑轴34的轴心为中心的从动杆28(支撑杆31)的转动而产生的,该从动杆28的转动由支撑轴34的转动而产生。
而且,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使支撑轴34随着卷绕在卷布辊6上的织物1的卷径的增加而转动,将包含与卷布1抵接而转动的卷径追随杆42的连杆机构41相对于支撑轴34进行连结。具体而言,该连杆机构41是图1所示的例子那样的结构,更为详细而言,如下所述。
在本实施例中,连杆机构41除了上述的卷径追随杆42以外,还具备:转动杆43,其支撑于对上述的摩擦传递单元14的支撑杆31进行支撑的支撑轴34上,即经由支撑轴34与卷布转矩调整装置10的从动杆28(支撑杆31)连结;以及作为一个以上的连结部件的一个连结杆44,其连结卷径追随杆42与转动杆43。
在本实施例的结构中,卷径追随杆42具有支撑部42a、中间部42b、以及抵接部42c,上述各部具有构成为一体的形状。另外,支撑部42a在一端形成在板厚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42d,并且在另一端侧连续有中间部42b。在图示的例子中,该中间部42b形成为相对于支撑部42a成大致45°的角度。另外,在中间部42b的与支撑部42a相反侧的端部连续有抵接部42c。并且,该抵接部42c形成为以与支撑部42a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形态在一端侧与中间部42b连续。另外,在抵接部42c的另一端侧将与卷布1抵接的滚子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成其轴线方向与板厚方向平行。
具有上述那样的结构的卷径追随杆42在织物宽度方向上配置在织机框架9与卷布辊6之间,并且经由嵌插于支撑部42a的贯通孔42d的支撑轴45能够转动地支撑于织机框架9上。此外,支撑轴45以使轴线与卷布辊6的轴线平行的状态轴支承于织机框架9上。因此,卷径追随杆42以其板厚方向与卷布辊6的轴线方向一致的状态被支撑,其转动方向(相当于图1中所示的双点划线的箭头)与卷布辊6的轴线方向正交。
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卷径追随杆42设置成经由安装于抵接部42c并向卷布辊6侧延伸的滚子46在织口侧与卷布辊6的周面(卷绕在卷布辊6上的织物1)抵接。即、卷径追随杆42以使中间部42b相对于支撑部42a向织口2侧倾斜的配置设置。在此,在图示的例子中,支撑卷径追随杆42的支撑轴45在上下方向上设于卷布辊6的轴心的上方。因此,卷径追随杆42成为利用其自重可维持滚子46对于卷绕在卷布辊6上的织物1的抵接状态的状态。详细而言,由于支撑轴45设置在卷布辊6的轴心的上方,因此以悬挂于该支撑轴45的形态设置的卷径追随杆42在滚子46且在比前后方向的卷布辊6的轴心(支撑轴45的铅垂下方)靠织口2侧与卷布辊6抵接,从而成为重心相比卷径追随杆42的支撑位置(支撑轴45的位置)向织口2侧位移的状态。因此,利用卷径追随杆42的自重,可维持滚子46对卷绕在卷布辊6上的织物1的抵接状态。
另外,卷径追随杆42在支撑部42a与中间部42b之间的弯曲部的织口2相反侧具有在板厚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42e。并且,与转动杆43连结的连结杆44在其一端经由嵌插于贯通孔42e的连结棒47与卷径追随杆42能够转动地连结。
转动杆43是在两端部分别形成有在板厚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43a、贯通孔43b的板状部件。并且,转动杆43在织物宽度方向上配置在织机框架9与卷径追随杆42之间,并且在一端侧经由嵌插于贯通孔43a的支撑轴34能够转动地支撑于织机框架9上。更为详细而言,能够转动地支撑于织机框架9上的支撑轴34除了如上述那样向织机框架9的外侧突出,还向织机框架9的内侧突出,转动杆43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该支撑轴34的向内侧突出的一侧的端部,经由支撑轴34能够转动地支撑于织机框架9上。因此,支撑轴34在其两端部的各端部支撑转动杆43和卷布转矩调整装置10的从动杆28(支撑杆31),换言之,转动杆43经由支撑轴34与卷布转矩调整装置10连结。
另外,如上所述,支撑轴34以使其轴线与卷布辊6的轴线平行的状态经由轴承35能够旋转地支撑于织机框架9上。因此,转动杆43以其板厚方向与卷布辊6的轴线方向一致的状态支撑于织机框架9上,并且其转动方向(相当于图1中所示的虚线箭头)与卷布辊6的轴线方向正交。
连结杆44是在两端部的各端部形成有在板厚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44a、贯通孔44b的板状部件,在织物宽度方向上配置在卷径追随杆42与转动杆43之间。并且,连结杆44连结卷径追随杆42与转动杆43,如上所述,在其一端与卷径追随杆42连结,并且在另一端与转动杆43连结。更为详细而言,连结杆44构成为,将嵌插于卷径追随杆42的贯通孔42e的连结棒47嵌插于一端侧的贯通孔44a从而与卷径追随杆42能够转动地连结,并且将嵌插于转动杆43的贯通孔43b的连结销48嵌插于另一端侧的贯通孔44b而与转动杆43能够转动地连结。这样,连结杆44连结卷径追随杆42与转动杆43。
在具有以上那样的结构的连杆机构41中,在本实施例中,关于各连杆部件(卷径追随杆42、转动杆43、以及连结杆44)的初始配置、即卷绕开始时刻的状态的各连杆部件的配置,设定为均满足下述的条件1以及条件2。
详细而言,将对卷径追随杆42的两转动点亦即支撑轴45的轴心(转动支点45a)与连结棒47的轴心(连结点47a)进行连结的线段设为线段N、将对转动杆43的两转动点亦即支撑轴34的轴心(转动支点34a)与连结销48的轴心(连结点48a)进行连结的线段设为线段K、将对连结杆44的两转动点亦即上述的连结点47a与连结点48a进行连结的线段设为线段R,将线段N与线段R在卷径追随杆42(线段N)的转动方向侧所成的角度设为角度α、将线段K与线段R在转动杆43(线段K)的转动方向相反侧所成的角度设为角度β之后,以均满足以下条件1以及条件2的方式设定上述初始配置。
条件1:角度α在卷径追随杆42(线段N)的转动范围内,卷绕结束时比卷绕开始时变大,并且主要包含于90°~180°的范围。
条件2:角度β在转动杆43(线段K)的转动范围内,卷绕结束时比卷绕开始时变小,并且主要包含于180°~90°的范围。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就卷布1的卷径而言,卷绕开始时设为100mm(≒卷布辊6的直径)、卷绕结束时设为500mm之后,为了满足上述的条件1以及条件2,在各连杆部件的初始配置中,设定为角度α=130°、角度β=165°。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设定各连杆部件的初始配置时,具体地基于以下的1~3来设定。
1:关于卷径追随杆42的初始配置,以下述a)、b)为前提。
a)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以使卷径追随杆42成为利用其自重来维持滚子46相对于卷绕在卷布辊6上的织物1的抵接状态的状态将支撑轴45设置于卷布辊6的轴心的上方。
b)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卷径追随杆42的转动范围,以卷径追随杆42的转动量相对于单位卷径增加量为固定的方式设定支撑轴45的位置以及滚子46对卷绕在卷布辊6上的织物1的抵接位置。即、求出连结支撑轴45的轴心(卷径追随杆42的转动支点45a的位置)和滚子46的轴心46a的线段A(图1)、与连结卷布辊6的轴心和滚子46的轴心46a的线段B所成的角度γ(图1),由于该角度γ对卷径追随杆42相对于单位卷径增加量的转动量造成影响,因此如上所述,为使卷径追随杆42相对于单位卷径增加量的转动量为固定,以在卷布1的卷径的增加的过程中上述角度γ保持为大致固定的方式决定支撑轴45的位置以及滚子46的上述抵接位置。
因此,关于支撑轴45的位置以及滚子46的上述抵接位置,以均满足上述a)、b)的前提的方式决定。其中,满足上述a)、b)的支撑轴45的位置以及滚子46的上述抵接位置并非只有特定的一个位置,关于各自的位置,存在能够设定的范围。因此,关于各自的位置,例如考虑以下位置,即、在满足上述a)的范围决定支撑轴45的位置,而且,在满足上述b)的范围内决定滚子46的上述抵接位置等。另外,当决定支撑轴45的位置以及滚子46的上述抵接位置时,伴随于此,确定初始配置的线段a的配置角度(相对于初始配置时的织口2侧或织口2相反侧的倾斜)以及从卷绕开始至卷绕结束的卷径追随杆42的转动量(卷径追随杆42的全部转动量)。
2:关于转动杆43的初始配置以及全部转动量,以下述c)、d)为前提。
c)如上所述,支撑转动杆43的支撑轴34也兼作支撑卷布转矩调整装置10的从动杆28的轴。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轴34的位置由织机的卷布转矩调整装置10的配置来确定。即、支撑轴34的位置成为使轴心与卷布转矩调整装置10的从动杆28的转动中心一致的位置。
d)另外,根据上述的本实施例的结构,转动杆43的转动量仍然成为从动杆28的转动量。另一方面,在卷布转矩调整装置10中,根据该装置结构,存在从动杆28的所希望的全部转动量。因此,关于转动杆43的全部转动量,以与卷布转矩调整装置10的从动杆28的上述所希望的全部转动量相同的方式确定。
3:根据上述1、2,各连杆部件的初始配置如下述e)h)那样决定。
e)根据上述1,决定支撑轴45的位置以及滚子46的上述抵接位置,并且求出卷径追随杆42的全部转动量。
f)根据上述2,决定支撑轴34的位置以及转动杆43应转动的全部转动量。
g)另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关于各连杆部件的初始配置,设定为线段N与线段R所成的角度α为130°、线段K与线段R所成的角度F为165°。因此,以由上述e)、f)决定的支撑轴45的位置、支撑轴34的位置、滚子46的抵接位置、卷径追随杆42的全部转动量、以及转动杆43的全部转动量为前提,以初始配置的角度α和角度β的上述设定为条件,来决定卷径追随杆42的支撑部42a(线段N)、转动杆43(线段K)、以及连结杆44(线段R)的长度。
h)根据以上的e)~g),可求出用于求出各连杆部件的初始配置的各连杆部件的结构(配置、长度)。
在如以上那样包括具有已设定各连杆部件的初始配置的连杆机构41、和具有经由支撑轴34而与该连杆机构41的转动杆43连结的从动杆28的卷布转矩调整装置10的卷布张力调整装置的织机中,伴随纺织的开始而开始卷布辊6的织物1的卷绕,然后,伴随纺织的进行,卷布辊6的卷布1的卷径逐渐增加。按照该卷布1的卷径的增加,在抵接部42c的另一端侧经由滚子46与卷布1抵接的卷径追随杆42沿着图1中所示的双点划线箭头朝向织口2侧转动。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如上述那样卷布1的卷径的增加的过程中,上述角度γ保持为大致固定,由此卷径追随杆42相对于从卷绕开始至卷绕结束的单位卷径增加量的卷径的增加(在本实施例中,将单位卷径增加量设为100mm。)总是以固定的转动量(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为11°)进行转动。
此外,在该卷径追随杆42的转动范围(从卷绕开始至卷绕结束卷径追随杆42转动的范围),在初始配置(卷绕开始时)中设定为130°的角度α(卷径追随杆42与连结杆44在卷径追随杆42的转动方向侧所成的角度)在卷绕结束时成为183°。即、该卷径追随杆42的转动范围的“在卷径追随杆42的转动方向侧所成角度”为“主要包含于从90°到180°的范围”。
并且,如上所述,随着卷径追随杆42进行转动,卷径追随杆42与连结杆44的连结点(连结棒47的轴心:连结点47a)朝向织口2侧位移,伴随于此,连结杆44改变姿势的同时向织口2侧位移。伴随该连结杆44的位移,转动杆43沿着图1中所示的虚线箭头朝向织口2侧转动。
另外,在该转动杆43的转动范围(从卷绕开始至卷绕结束转动杆43进行转动的范围),在初始配置(卷绕开始时)中设定为165°的角度β(转动杆43与连结杆44在转动杆43的转动方向相反侧所成的角度)在卷绕结束时成为123°。即、该转动杆43的转动范围的“转动杆43的转动方向相反侧所成的角度”为“主要包含于从180°到90°的范围”。
因此,在本实施例的连杆机构41中,角度β在纺织过程中的从织物1的卷绕开始至卷绕结束不足180°的角度范围变化。也就是,转动杆43在纺织过程中,伴随着卷布辊6的卷布1的卷径的增加,而另一端侧被连结杆44推压并朝向织口2侧进行转动。其中,“转动杆43被连结杆44推压并进行转动”与上述条件2中的“角度β在转动杆43的转动范围,卷绕结束时比卷绕开始时小,并且主要包含于从180°到90°的范围”对应。
其结果,伴随卷径追随杆42进行转动,转动杆43一边减少转动量一边转动。即、转动杆43在其转动范围内以伴随着每单位卷径增加量的卷径追随杆42的转动得到的转动杆43的转动量随着卷径的增加而逐渐变小的方式进行转动。
具体而言,如上所述,若将单位卷径增加量设为100mm,则从卷绕开始(卷径100mm)至卷绕结束(卷径500mm)中的伴随着单位卷径增加量的卷径的增加(单位卷径增加)的转动杆43的转动量(转动角度)如下述(1)~(4)那样发生变化(参照图3)。
(1)在卷径从100mm增加到200mm时,(刚开始卷绕后的)转动杆43的转动量成为27°。
(2)在卷径从200mm增加到300mm时,转动杆43的转动量成为14°。
(3)在卷径从300mm增加到400mm时,转动杆43的转动量成为8°。
(4)在卷径从400mm增加到500mm时,(刚结束卷绕前的)转动杆43的转动量成为2°。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就从卷绕开始至卷绕结束的伴随着单位卷径增加的转动杆43的转动量而言,相对于在刚开始卷绕后的由伴随着单位卷径增加的卷径追随杆42的转动得到的转动杆43的转动量(与上述(1)对应),刚结束卷绕前的由伴随着单位卷径增加的卷径追随杆42的转动得到的转动杆43的转动量(与上述(4)对应)变小。
并且,与转动杆43的转动量如上述(1)~(4)那样变化对应地,卷布转矩的增加量如图4(a)中所示的实线H那样逐渐变小。这样,卷布转矩按照卷径的增加以反比例增加,其结果,每单位卷径增加的卷布张力的减少程度成为大致固定,如图4(b)所示的实线H那样,卷布张力伴随卷径的增加而大致成比例地减少。并且,由于卷布张力这样大致成比例地减少,因此能够防止卷绕在卷布辊6上的织物1产生褶皱。
此外,上述那样的转动杆43的动作利用连杆机构的特性来实现。关于该特性,详细而言,如以下1)~3)。
1)连杆机构具有如下特性:按照驱动侧的连杆部件(以下也简称为“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有角度地或直线地位移(以下也简称为“驱动位移”。),从动侧的连杆部件(以下也简称为“从动侧连杆部件50”。)根据图5(a)以及图5(b)所示那样的波形曲线(以下也将图5(a)中所示的波形曲线简称为“波形曲线A”、将图5(b)中所示的波形曲线简称为“波形曲线B”。),以直线的或有角度的方式位移(以下也简称为“从动位移”。)。其中,波形曲线A和波形曲线B都是将横轴设为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驱动位移(图示的x)、将纵轴设为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图示的y)。
另外,波形曲线A表示如下关系:例如图6(a)、图7(a)中所示那样的连杆机构(驱动侧连杆部件49有角度地位移,伴随于此,从动侧连杆部件50直线地位移的连杆机构)中的相对于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驱动位移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的关系。另一方面,波形曲线B表示如下关系:例如图6(b)、图7(b)中所示那样的连杆机构(驱动侧连杆部件49以直线方式位移,伴随于此,从动侧连杆部件50以有角度的方式位移的连杆机构)中的相对于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驱动位移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的关系。
此外,以下,将图6(a)、图7(a)中所示的连杆机构设为“连杆机构A”,将该连杆机构A中的驱动侧连杆部件49与从动侧连杆部件50在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转动方向侧所成的角度设为“角度α”。另外,将图6(b)、图7(b)中所示的连杆机构设为“连杆机构B”,将该连杆机构B中的驱动侧连杆部件49与从动侧连杆部件50在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转动方向相反侧所成的角度设为“角度β”。
并且,在波形曲线A和波形曲线B中,如后文所述,相对于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驱动位移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的变化的倾向(变化倾向)在上述角度α、角度β的每个从0°到90°的角度范围不同,因此将横轴以角度α、角度β的每90°的角度范围分开表示。
2)关于连杆机构A以及连杆机构B中的相对于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驱动位移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的变化倾向,更为具体而言如下所述。
<关于连杆机构A>
在图6(a)中,表示在连杆机构A、即从动侧连杆部件50(直线地)伴随着驱动侧连杆部件49转动(有角度地驱动位移)而进行从动位移的连杆机构中,在上述的角度α在从90°到180°的范围变化的情况(驱动侧连杆部件49按压从动侧连杆部件50并使其位移的情况),而且使驱动侧连杆部件49按规定的单位角度(单位转动量/在图示的例子中θx)逐个转动的(驱动位移)状态。此外,以下将驱动侧连杆部件的有角度的或直线的规定的单位位移量的驱动位移称为“单位驱动位移”。
如从图中理解的那样,表示在连杆机构A中,在使驱动侧连杆部件49以角度α在从90°到180°的范围变化的方式被驱动位移的情况下,每单位驱动位移(θx)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量表示有如下的变化倾向:角度α接近90°变大,随着接近180°变小(在图示的例子中,从动位移量Ry1→Ry2→Ry3(Ry1>Ry2>Ry3))。
即、在连杆机构A中,具有如下变化特性:即,在图6(a)的情况下,在伴随着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转动的角度α的变化成为从90°到180°的范围的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转动范围中,就相对于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驱动位移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而言,角度α越接近90°效率越良好,随着角度α接近180°效率逐渐变差。
另外,关于连杆机构A,如图7(a)所示,在角度α在从0°到90°的范围变化的情况下,相对于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驱动位移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的变化倾向与上述的角度α在从90°到180°的范围变化的情况相反。即、相对于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单位驱动位移(在图示的例子中θx’)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量在角度α接近0°时变小,随着驱动侧连杆部件49驱动位移,从而角度α接近90°而变大(在图示的例子中,从动位移量Ry1’→Ry2’→Ry3’(Ry3’>Ry2’>Ry1’))。
根据以上所述,表示在连杆机构A中,表示如下的二次曲线的变化:就相对于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单位驱动位移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量而言,在角度α从0°到180°的范围越接近90°越大,越远离90°越小。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使驱动侧连杆部件49驱动位移以使角度α从180°变化为360°的情况下,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的方向反转(反转),并且就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的变化倾向而言,在角度α为从180°到270°的范围中表示与上述角度α为从90°到180°的范围相反的倾向,在角度α为从270°到360°的范围表示与上述角度α为从0°到90°的范围相反的倾向。
<关于连杆机构B>
在图6(b)中,连杆机构B、即、驱动侧连杆部件49(以直线方式)驱动位移,伴随于此,在从动侧连杆部件50进行转动(以有角度的方式从动位移)的连杆机构中,在上述角度β在从180°到90°的范围变化的情况(驱动侧连杆部件49按压从动侧连杆部件50并使其位移的情况)下,而且使驱动侧连杆部件49以直线方式以每单位驱动位移(在图示的例子中Rx)地驱动位移的状态。
如从该图所理解的那样,在连杆机构B中表示如下的变化倾向:在使驱动侧连杆部件49驱动位移以使角度β在从180°到90°的范围变化的情况下,就每单位驱动位移(Rx)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量而言,角度β接近180°时变大,随着接近90°变小(在图示的例子中θy1→θy2→θy3(θy1>θy2>θy3))。
即、在连杆机构B中,在图6(b)的情况下,具有以下变化特性:即、伴随着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驱动位移的角度β的变化在从180°到90°的范围的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位移范围中,相对于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驱动位移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在角度β越接近180°效率越好,随着角度β接近90°效率逐渐变差。
另外,关于连杆机构B,如图7(b)所示,在角度β从90°到0°的范围变化的情况下,相对于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驱动位移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的变化倾向与上述角度β从180°到90°的范围变化的情况相反。即、相对于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单位驱动位移(在图示的例子中为Rx’)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量在角度β接近90°时变小,随着驱动侧连杆部件49驱动位移从而角度β接近0°而变大(在图示的例子中,从动位移量θy1’→θy2’→θy3’(θy3’>θy2’>θy1’))。
根据以上所述,在连杆机构B中表示如下的二次曲线的变化,就相对于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单位驱动位移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量而言,在角度β为从180°到0°的范围,越接近90°越小,越远离90°越大。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使驱动侧连杆部件49驱动位移以使角度β在从360°到180°变化的情况下,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的方向在角度β为从360°到270°的范围相对于角度β为从180°到90°的范围反转,在角度β为从270°到180°的范围相对于角度β为从90°到0°的范围反转,并且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的变化倾向表示在角度β为从360°到270°的范围与上述角度β为从90°到0°的范围相反的倾向,并表示在角度β为从270°到180°的范围与上述角度β为从180°到90°的范围相反的倾向。
3)根据以上所述,关于各连杆机构A、B,就相对于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驱动位移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而言,若以角度α、角度β的每个从0°到90°的角度范围来划分表示,则成为图5(a)、图5(b)中的以波形曲线A、波形曲线B表示的位移。并且,根据该图5(a)、图5(b)中的波形曲线A、波形曲线B,关于各连杆机构A、B,角度α、角度β的每个从0°到90°的角度范围的、相对于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驱动位移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的变化倾向(特性)归纳为如下。
<关于连杆机构A>
关于连杆机构A的特性,成为图5(a)的波形曲线A所示的特性。并且,关于角度α,上述变化倾向在角度α的每个从0°到90°的角度范围的360°的一个周期中,按以下(1)~(4)四个倾向依次变化。
(1)在角度α的变化为从0°到90°的角度范围表示下述倾向:相对于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驱动位移,从动侧连杆部件50向正方向(纵轴的箭头方向)从动位移,而且,相对于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单位驱动位移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量伴随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驱动位移而逐渐变大。
(2)在角度α的变化为从90°到180°的角度范围表示下述倾向:相对于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驱动位移,从动侧连杆部件50向正方向(纵轴的箭头方向)从动位移,而且,相对于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单位驱动位移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量伴随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驱动位移而逐渐变小。
(3)在角度α的变化为从180°到270°的角度范围表示下述倾向:相对于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驱动位移,从动侧连杆部件50向负方向(纵轴的箭头相反方向)从动位移,而且,相对于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单位驱动位移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量伴随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驱动位移而逐渐变大。
(4)在角度α的变化为从270°到360°的角度范围表示下述倾向:相对于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驱动位移,从动侧连杆部件50向负方向(纵轴的箭头相反方向)从动位移,而且,相对于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单位驱动位移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量伴随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驱动位移而逐渐变小。
<关于连杆机构B>
关于连杆机构B的特性,成为图5(b)的波形曲线B所示的特性。此外,从图5(b)可知,表示连杆机构B的特性的波形曲线B如下:在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驱动位移的方向(横轴的箭头方向)上划分该波形曲线B的角度β的每个从0°到90°的角度范围的相位相对于图5(a)的波形曲线A的角度α的相位错开-90°。因此,关于连杆机构B的特性,角度β的从0°到360°的一个周期的每个90°的角度范围的上述变化倾向相当于使上述(1)~(4)的倾向的倾向按(2)→(3)→(4)→(1)的顺序变化。
若将以上那样的连杆机构的特性应用上述实施例,则连杆机构A的驱动侧连杆部件49相当于卷径追随杆42的支撑部42a(线段N),从动侧连杆部件50相当于连结杆44(线段R)。另外,连杆机构B的驱动侧连杆部件49相当于连结杆44(线段R),从动侧连杆部件50相当于转动杆43(线段K)。即、上述实施例的连杆机构41相当于将连杆机构A的驱动侧连杆部件49和连杆机构B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经由共同的连杆部件(连结杆44)而连结的结构。
因此,在上述实施例的连杆机构41中,根据连杆机构A的特性(图5(a)所示的(A)的范围的上述变化倾向),在卷径追随杆42转动(驱动位移)而使得角度α在从130°到183°的角度范围变化的过程中,相对于卷径追随杆42的单位驱动位移的连结杆44的从动位移量在角度α接近130°变大,随着接近183°变小。另外,根据连杆机构B的特性(图5(b)所示的(B)的范围的上述变化倾向),在连结杆44位移(驱动位移)而使得角度β在从165°到123°的角度范围变化的过程中,相对于连结杆44的单位驱动位移的转动杆43的转动量(从动位移量)在角度β接近165°时变大,随着接近123°变小。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的连杆机构41中,卷径追随杆42的每单位驱动位移中的连结杆44的位移量伴随卷径追随杆42的驱动位移逐渐变小,转动杆43按照这样使位移量逐渐变小的同时进行位移的连结杆44的驱动位移而从动地转动。因此,与如上述的连杆机构B那样驱动侧连杆部件49(连结杆44)按固定量进行单位驱动位移的情况相比,根据协作效果,转动杆43的转动量在接近卷绕开始(β=165°)时变得更大,随着接近卷绕结束(β=123°)而变得更小。
兼具以上两种变化特性(连杆机构A的变化特性和连杆机构B的变化特性)的上述实施例的连杆机构41根据协作效果可获得上述那样的转动杆43的动作(转动杆43的转动量的变化)。
另外,在上述条件1、条件2中,关于角度α“主要”记载为从90°到180°的范围、关于角度β“主要”记载为从180°到90°的范围,其意思是,从卷绕开始(初始配置)至卷绕结束的角度α的范围、角度β的范围应该包含的角度范围并不限于角度α为“从90°到180°的范围”、角度β为“从180°到90°的范围”,即使稍微超过该角度范围也可以。换言之,关于角度α,在卷绕开始时(初始配置)即使是稍微小于90°的角度也可以,在卷绕结束时,即使是稍微大于180°的角度也可以。另外,关于角度β也同样,在卷绕开始时(初始配置),即使是稍微大于180°的角度也可以,在卷绕结束时,即使是稍微小于90°的角度也可以。详细而言,如下所述。
<关于卷绕结束时的角度>
如上所述,关于卷绕结束时的角度,即使角度α是稍微大于180°的角度也可以,另外,即使角度β是稍微小于90°的角度也可以。换言之,角度α的角度范围也可以超过180°并包含在图5(a)所示的从180°到270°的范围,角度β的角度范围也可以小于90°并包含在图5(b)所示的从0°到90°的范围。
就角度α而言,如图5(a)所示,在角度α为从180°到270°的范围,连杆机构的特性表示位与角度α为从90°到180°的范围相反的倾向。即、在角度α为从180°到270°的范围,相对于角度α为从90°到180°的范围,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的位移方向反转,并且随着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驱动位移,相对于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单位驱动位移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量逐渐变大。但如上所述,关于连杆机构的特性,观察图5(a)也可知,在角度α的180°附近的角度范围,相对于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驱动位移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变得非常小。
因此,在角度α的角度范围的终端超过180°的情况下,即使该超过180°的终端侧的范围(180°~终端的范围)包含于角度α为从180°到270°的范围,即、即使该终端侧的范围包含于表示与角度α为从90°到180°的范围相反的倾向的范围,在该终端侧的范围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量也变得非常小,在对以本申请实用新型为目的的作用产生的影响小的情况下,能够允许该终端侧的范围。即、能够将这样的终端侧的范围作为允许范围。
并且,关于上述条件1的角度α的“主要为从90°到180°的范围”是相对于角度α为从90°到180°的范围至少加上上述那样的允许范围。此外,关于该允许范围,以下述方式设定上述允许范围即可,即、如上所述,若考虑驱动侧连杆部件49在其位移范围(转动的情况的转动范围)内以规定量进行单位驱动位移,则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上述位移范围中的最终的单位驱动位移的终端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位置相比其最终的单位驱动位移的始端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位置,不会成为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反转前的位移方向的位移相反侧。即、如上所述,若角度α超过180°,则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位移方向反转,因此基于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上述最终的单位驱动位移的其反转方向的从动位移量与直到角度α为180°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量的关系来设定上述允许范围即可,更为具体而言,求出上述反转方向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量比直到角度α为180°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量小的180°以上的角度α的角度范围,在该角度范围内设定上述允许范围即可。
但是,相对于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上述最终的单位驱动位移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量由于此时的连杆机构的结构(初始配置、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位移范围)而不同,因此上述允许范围需要按照此时连杆机构的结构设定为不同的范围。另一方面,如果角度α是超过180°的15°左右的范围,则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量非常小,实质上与角度α为180°时的位置几乎没有改变,因此能够与连杆机构的结构没有关系地将该范围作为上述允许范围。因此,上述允许范围优选角度α为从180°到+15°的范围、即、角度α为从180°到195°的范围。
因此,在以上述实施例的结构来考虑的情况下,卷径追随杆42与连结杆44之间的角度α的角度范围若包含于下述范围即可,该范围是至少与上述连杆机构41的结构没有关系地确定的包含允许范围在内的角度α为从90°到195°的范围,实际上,在上述实施例中,角度α的角度范围成为从130°到183°,角度α包含于从90°到195°的范围。即、在上述实施例的结构中,伴随着卷绕开始时至卷绕结束时的卷径追随杆42的转动的角度α的角度范围(角度α为从130°到183°的范围)包含于上述条件1的“主要为从90°到180°的范围”。
此外,以上对角度α的卷绕结束时(终端)的允许范围进行了说明,但可以说关于角度β的卷绕结束时(终端)也相同。因此,关于角度β,基于上述的想法,也能够在小于90°的范围设定上述允许范围,并且,作为更加优选的范围,设定从90°到-15°的范围、即将从90°到75°的范围设定为允许范围。因此,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即、对于转动杆43由于伴随着卷径追随杆42的转动的连结杆44的位移而进行转动的结构而言,由卷径追随杆42的转动(连结杆44的位移)得到的连结杆44与转动杆43之间的角度β的角度范围只要包含于至少包含上述允许范围的角度β为从180°到75°的范围即可,如果是该情况,伴随着卷绕开始时至卷绕结束时的卷径追随杆42的转动(连结杆44的位移)的角度β的角度范围包含于上述条件2的“主要为从180°到90°的范围”。
<关于卷绕开始时的角度>
如上所述,关于卷绕开始时(初始配置)的角度,即使是角度α稍微小于90°的角度也可以,另外,即使是角度β稍微大于180°的角度也可以。换言之,角度α的角度范围也可以在卷绕开始时包含于图5(a)所示的角度α为从0°到90°的范围,角度β的角度范围也可以在卷绕开始时包含于图5(b)所示的角度β为从270°到180°的范围。
就角度α(角度β)而言,如图5(a)(图5(b))所示,在角度α为从0°到90°(角度β为从270°到180°)的范围,就连杆机构的特性而言,相对于角度α为从90°到180°(角度β为从180°到90°)的范围,从动位移的位移方向相同、但上述变化倾向表示相反的倾向。即、在角度α为从0°到90°(角度β为从270°到180°)的范围,随着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驱动位移,相对于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单位驱动位移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量表示逐渐变大的增加倾向。
这样,在角度α为从0°到90°(角度β为从270°到180°)的范围,上述变化倾向表示上述那样的增加倾向,在该范围内的角度α越大(角度β越小),相对于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规定的驱动位移量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量变得越大,在终端的角度α为90°(角度β为180°)时,该从动位移量变得最大。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在角度α为从90°到180°(角度β为从180°到90°)的范围,与之相反,在该范围内的角度α越小(角度β越大),相对于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规定的驱动位移量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量变得越大,在始端的角度α为90°(角度β为180°)时,该从动位移量变得最大。
因此,在使驱动侧连杆部件49单位驱动位移的情况下,即使将角度α小于90°的(角度β大于180°的)状态作为始端,如果该始端在90°附近(角度β的情况为180°附近),则相对于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单位驱动位移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量与将角度α为90°(角度β为180°)作为始端的情况相比变大,比其以后的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单位驱动位移中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量也变大,因此满足以本申请实用新型为目的的作用。因此,角度α(角度β)的角度范围也可以包含卷绕开始时角度α小于90°的(角度β超过180°的)范围。并且,关于上述条件1中的角度α的“主要为从90°到180°的范围”以及关于上述条件2中的角度β的“主要为从180°到90°的范围”成为在卷绕开始侧加上这样的附近的范围后的范围。
此外,如图5(a)、图5(b)所理解的那样,在使驱动侧连杆部件49单位驱动位移的情况下,相对于终端的角度α为90°(角度β为180°)那样的单位驱动位移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量成为与相对于始端的角度α为90°(角度β为180°)的单位驱动位移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量相同的位移量。因此,在卷绕开始时(初始配置)的角度α(角度β)小于90°的(超过180°的)情况下,若使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最初的单位驱动位移为终端的角度α为90°(角度β为180°)那样的初始配置(将此时的角度α设为α0(将角度β设为β0)),则相对于针对最初的单位驱动位移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量,针对下一单位驱动位移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量不会变小,不满足以本申请实用新型为目的的作用。
因此,关于上述的“附近”的范围,在初始配置中的角度α(角度β)小于90°的(超过180°的)情况下,需要以角度α大于上述的α0(角度β小于上述的β0)的方式设定驱动侧连杆部件49与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初始配置。换言之,如果在角度α(角度β)大于上述的α0(小于β0)范围内设定初始配置,则即使在初始配置中的角度α小于90°的(角度β超过180°的)情况下,也满足以实用新型为目的的作用,上述的90°附近的角度α(180°附近的角度β)成为包含于这样的范围(α0<角度α<90°(β0>角度β>180°))的角度α(角度β)。
但是,上述附近的范围存在于角度α为从0°到90°(角度β为从270°到180°)的范围内。并且,在角度α为从0°到90°(角度β为从270°到180°)的范围,连杆机构的特性成为表示上述的变化倾向(增加倾向)的特性。因此,如上所述,在该范围内,角度α越大(角度β越小),相对于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规定的驱动位移量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量越大。
因此,在上述附近的范围设定初始配置中的角度α(角度β)的情况下,在最初的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单位驱动位移中的角度α(角度β)的角度范围的上述附近的范围较大的情况、即、初始配置中的角度α更接近上述α0(角度β为上述β0)的情况下,就相对于从卷绕开始直到卷绕结束的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单位驱动位移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量而言,虽然随着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驱动位移(卷径的增加)逐渐变小,但若着眼于最初的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单位驱动位移内,则在以比单位驱动位移小的单位的规定的驱动位移量(例如,在上述附近的范围,将使角度α(角度β)从初始配置的角度开始变化直到90°(180°)的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驱动位移量等分为多个后的一个驱动位移量。)来观察的情况下,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其每规定驱动位移量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量在刚开始卷绕后最小,随着角度α接近90°(角度β为180°)变大。即、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量表示随着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驱动位移逐渐变大的相反倾向。
因此,如果应用于上述实施例的结构的卷布张力调整装置,则在上述附近的范围设定初始配置中的角度α或角度β的情况下,根据该角度α或角度β的大小,在相当于卷径追随杆42的最初的单位驱动位移的卷径变化的过程中,从刚开始卷绕后的转动杆43的从动位移量的变化表示上述那样的相反倾向。因此,在该过程中的卷布张力的变化与(但不是现有技术)卷径的增加成反比例地减少。并且,由于该变化的程度,担心在此期间产生褶皱。
另一方面,上述附近的范围如果是角度α小于90°(角度β超过180°的)10°左右的范围,则相对于刚开始卷绕后的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驱动位移量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量足够大,另外,该范围的上述变化的程度(刚开始卷绕后与其以后的从动位移量的差)较小。即、在该范围内,在以上述规定的驱动位移量观察的情况下,相对于最初的规定的驱动位移量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量和相对于最终的规定的驱动位移量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量的差较小。因此,就该范围的卷布张力的变化而言,以往的反比例的变化较大且在该整个范围被相同程度地缓和,成为更加接近成比例变化的位移量。其结果,上述过程中的卷布张力的变化与卷径的增加大致成比例地变化(减少)。
因此,上述附近的范围优选角度α为从90°到-10°(角度β为从180°到+10°)的范围、即角度α为从80°到90°(角度β为从190°到180°)的范围。
另外,关于角度β的角度范围可以说也相同,按照上述实施例的结构来考虑的情况下,角度β的角度范围若包含于至少包含超过180°的范围的角度β为从190°到90°的范围即可。即、角度β的角度范围如果包含于该范围,则包含于上述条件2的“主要为从180°到90°的范围”。
<总结>
根据以上所述,角度α的角度范围若如上述条件1所记载的那样包含于“主要为从90°到180°的范围”即可,具体而言,该范围是在从90°到180°的范围的前后加上在上述的<关于卷绕结束时的角度>中说明的允许范围、和在上述的<关于卷绕开始时的角度>中说明的附近的范围后的范围。同样,角度β的角度范围若如上述条件2所记载的那样包含“主要为从180°到90°的范围”即可,具体而言,该范围是在从180°到90°的范围的前后加上在上述的<关于卷绕结束时的角度>中说明的允许范围、和在上述的<关于卷绕开始时的角度>中说明的附近的范围后的范围。并且,更为优选,根据以上的说明,关于角度α的角度范围,在角度α为从80°到195°的范围设定即可,另外,关于角度β的角度范围,在角度β为从190°到75°的范围设定即可。
此外,在以上的说明中,关于角度β,是“在卷绕开始时(初始配置)即使是稍微大于180°的角度也可以”的角度,由于连杆机构的结构(各连杆部件的配置等),存在相对于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驱动位移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位移的方向向与原本希望的位移方向相反的方向位移的情况,因此在这种连杆机构的情况下,希望在小于180°的范围设定角度β。具体而言如下。
在上述实施例的连杆机构41的情况下,卷径追随杆42伴随卷径的增加仅向一个方向转动。因此,连结杆44的与卷径追随杆42的连结点47a成为仅向一个方向转动的连结点。另一方面,关于转动杆43是在一端能够转动(转动自如)地支撑而在另一端支撑于连结杆44的结构。因此,连结杆44的与转动杆43的连结点48a成为位移方向不确定的自由端。因此,若连结杆44与转动杆43所成的角度β为180°,则在开始位移的时刻伴随卷径追随杆42的转动而使连结杆44作用于转动杆43的力的方向成为连接连结点48a与转动杆43的旋转中心(转动支点34a)的方向。
但是,在机械结构方面,在初始状态下,角度β并非严格地成为180°,虽然仅差一点,但实际上会成为大于180°的状态或小于180°的状态。因此,若伴随卷径追随杆42的转动从而连结杆44使力作用于转动杆43,则转动杆43向其倾斜的方向转动,其倾斜的方向(转动方向)并不一定限于原本希望的转动方向,存在转动杆43向与原本希望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位移的情况。
因此,初始配置中的角度β在从动侧连杆部件50被按压并位移的情况下优选设定为小于180°的值。
此外,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以上的实施例中说明的内容,即使在如以下(1)~(9)那样变形的形态下也能够实施。
(1)关于构成连杆机构的卷径追随杆、转动杆、以及连结杆,在上述实施例中,将作为各连杆部件的卷径追随杆42、转动杆43、以及连结杆44均采用板状部件,但本实用新型的连杆机构的各连杆部件并不限于这种形状,任意的连杆部件只要具有发挥作为连杆机构的连杆部件的功能的形状即可,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也可以将作为连结部件的连结杆44做成棒状的部件来代替板状的部件。
(2)关于卷径追随杆与连结部件(连结杆)的连结,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在卷径追随杆42的支撑部42a与中间部42b之间连结有连结杆44,但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卷径追随杆与连结部件的连结,并不限于这样在卷径追随杆的中间部连结连结部件的结构,也可以在卷径追随杆的端部(上述实施例中的抵接部42c的安装有滚子46的端部)连结连结部件。
(3)关于卷径追随杆的结构,在上述实施例中,该卷径追随杆42包括:存在于相同方向上的支撑部42a以及抵接部42c;以及连结支撑部42a和抵接部42c并且相对于支撑部42a以及抵接部42c构成角度的中间部42b,但本实用新型的卷径追随杆的结构并不限于这样的结构,也可以去除中间部42b而为仅由向相同方向延伸的支撑部42a以及抵接部42c构成的直线状的杆。
另外,关于卷径追随杆的结构,在上述实施例中,卷径追随杆42由单一部件构成,但卷径追随杆并不限于由这样的单一部件构成,也可以组合两个以上的部件来构成。即、关于上述实施例的卷径追随杆42,作为连杆机构的连杆部件发挥功能的是支撑部42a,中间部42b以及抵接部42c是作为用于使支撑部42a伴随卷布1的卷径的增加而转动的部分发挥功能的部分。因此,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卷径追随杆的结构,也可以将相当于上述实施例的卷径追随杆42的支撑部42a的部件、和相当于中间部42b以及抵接部42c的部件作为不同部件,并将上述两个部件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组合而成的结构。
(4)关于转动杆的支撑轴,在上述实施例中,做成转动杆43和卷布转矩调整装置10的从动杆28由相同轴(支撑轴34)支撑的结构,但在本实用新型的卷布张力调整装置中,并不限于这样的结构,也可以做成支撑转动杆的轴和支撑从动杆28的轴是不同的轴,该两轴同轴地配置并由轴接头等连结的结构。另外,也可以做成上述两轴非同轴地配置,而是经由齿轮、或带轮以及同步带等旋转传递单元来连结的结构。
(5)关于卷径追随杆的配置,在上述实施例中,卷径追随杆42以利用其自重维持滚子46相对于卷布1的抵接状态为前提,为满足该前提,将支撑卷径追随杆的支撑轴45的位置设定于卷布辊6的轴心6a的上方。但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卷径追随杆的配置,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支撑卷径追随杆的支撑轴配置于卷布辊周围的任意的位置。但是,由于该支撑轴的位置和相对于卷布的抵接位置的关系,存在滚子相对于卷布的抵接状态由卷径追随杆的自重等不能维持的情况。因此,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做成如下结构,即、使用弹簧等加力单元,使向卷布侧的作用力作用于卷径追随杆来维持滚子相对于卷布的抵接状态。
另外,关于卷径追随杆的配置,在上述实施例中,以相对于卷布1的单位卷径增加量的卷径追随杆42的转动量成为固定为前提,以满足该前提的方式设定支撑轴45的位置、以及滚子46相对于卷布1的抵接位置。但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卷径追随杆的配置并不限于满足上述前提,每单位卷径增加的卷径追随杆的转动量也可以不固定。详细而言如下所述。
例如,也可以构成为,根据卷径追随杆的配置(支撑卷径追随杆的支撑轴的位置、以及滚子相对于卷布的抵接位置的设定),每单位卷径增加的卷径追随杆的转动量随着卷径的增加而逐渐变小。具体而言,如上所述,角度γ(连结卷径追随杆的支撑轴的轴心和滚子的轴心的线段、与连结卷布辊的轴心和滚子的轴心的线段在卷径追随杆的转动方向相反侧所成的角度)是对卷径追随杆相对于单位卷径增加量的转动量带来影响的角度。并且,以初始配置中的该角度γ成为接近180°的角度的方式设定支撑卷径追随杆的支撑轴的位置、以及滚子相对于卷布的抵接位置,从而可实现上述那样的卷径追随杆的转动。并且,该情况下,利用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连杆机构)得到的作用的协作效果,关于以本申请实用新型为目的的作用(以下也称为“本作用”。),能够得到更大效果。
另外,根据卷径追随杆的配置,与上述相反,在每单位卷径增加的卷径追随杆的转动量随着卷径的增加而逐渐变大的情况、或者根据单位卷径增加量的大小而从卷绕开始至卷绕结束设定三个以上的单位卷径量的卷径的增加的情况下,还存在相比相对于刚开始卷绕后以及刚结束卷绕前的单位卷径增加量的卷径追随杆的转动量,相对于中间的单位卷径增加量的卷径追随杆的转动量变大的情况等。但是,即使在这些情况下,如果按照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连杆机构)得到的作用的关系,结果如果转动杆的转动是起到本作用的作用,则卷径追随杆的配置也可以是上述那样的配置。
(6)关于连杆机构的各连杆部件的初始配置,在上述实施例中,以如下方式设定连杆机构的各连杆部件的初始配置,即、在从卷绕开始至卷绕结束的卷径追随杆的转动中,作为满足上述条件1的配置,角度α在从130°到183°的角度范围(图5(a)中所示的(A)的范围)变化,作为满足上述条件2的配置,角度β在从165°到123°的角度范围(图5(b)中所示的(B)的范围)变化,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以下1)、2)那样的配置。
1)关于角度α伴随着从卷绕开始至卷绕结束的卷径追随杆的转动而变化的角度范围(初始配置中的角度α~卷绕结束时的角度α),只要满足上述条件1即可,如果主要包含于从90°到180°的范围则哪个角度范围都可以。同样,角度β伴随连结部件的位移(卷径追随杆的转动)而变化的角度范围只要满足上述条件2即可,如果主要包含于从180°到90°的范围则哪个角度范围都可以。
但是,如图5(a)、图5(b)所示,关于连杆机构的特性,随着接近角度α为从90°到180°的角度范围的终端侧(终端:角度α=180°),另外,随着接近角度β为从180°到90°的角度范围的终端侧(终端:角度β=90°),相对于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单位驱动位移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量变小,在角度α在180°附近变化的情况、以及在角度β在90°附近变化的情况下,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量非常小。因此,优选在初始配置中,以角度α最大至150°、角度β最小至120°设定的方法为宜。
2)并且,从上述的连杆机构的特性的说明可知,伴随卷径追随杆的转动而变化的角度α的角度范围越处于接近90°~180°的范围的范围(初始配置中的角度α为90°、卷绕结束时的角度α接近180°的范围)越得到大的效果(本作用),角度β的角度范围越处于接近180°~90°的范围的范围(初始配置中的角度β为180°、卷绕结束时的角度β为接近90°的范围)越得到大的效果(本作用)。因此,在考虑连杆机构的结构(各连杆部件的配置等)能够允许的设计范围,优选以如下方式设定连杆机构的各连杆部件的初始配置,即、在角度α更接近90°~180°的范围的范围变化,另外,在角度β更接近180°~90°的范围的范围变化。
顺便说一下,作为得到上述的较大的效果的具体例子,例如考虑图8所示的连杆机构。此外,图8省略详细而以线段表示,线段N、R、K分别对应于连结卷径追随杆的两转动点的线段N、连结连结部件的两转动点的线段R、连结转动杆的两转动点的线段K。
该图8的连杆机构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相对于单位卷径增加量的卷径追随杆的转动量为固定。另外,以从卷绕开始至卷绕结束的卷径的增加量分为四等分的方式设定单位卷径增加量。并且,在该图8的连杆机构中,为满足上述条件1以及条件2,在其初始配置中角度α设定为87°、角度β设定为177°。而且,在该连杆机构中,在卷绕结束时角度α成为177°、角度β成为87°,角度α在87°~177°的角度范围变化,角度β在177°~87°的角度范围变化。并且,其结果,相对于卷径追随杆的每单位卷径增加量的单位驱动位移(在图示的例子中为22.5°)的转动杆的从动位移量从卷绕开始依次向46°、22°、16°、7°变小的方向较大地变化。
(7)在上述实施例(以及上述(6)中说明的变形例)中,关于连杆机构的各连杆部件的初始配置,以均满足上述条件1以及条件2的方式设定,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关于上述初始配置,以均满足下述条件3以及条件4的方式设定也可以。
详细而言,关于连杆机构的各连杆部件的初始配置,将对卷径追随杆的两转动点进行连结的线段N与对连结部件的两转动点进行连结的线段R在卷径追随杆的转动方向相反侧所成的角度设为角度α,将对转动杆的两转动点进行连结的线段K与对连结部件的两转动点进行连结的线段R在转动杆的转动方向侧所成的角度设为角度β,而且,以均满足以下条件3以及条件4的方式设定上述初始配置也可以。
条件3:角度α在卷径追随杆(线段N)的转动范围内,卷绕结束时比卷绕开始时小,并且主要包含于从90°到0°的范围。
条件4:角度β在转动杆(线段K)的转动范围内,卷绕结束时比卷绕开始时大,并且主要包含于从0°到90°的范围。
并且,关于在上述的连杆机构的特性的说明中所使用的由驱动侧连杆部件49以及从动侧连杆部件50这两个连杆部件构成的连杆机构A、B(图6(a)、图6(b)、图7(a)、图7(b)),若考虑连杆机构A满足与角度α相关的上述条件3的情况,则将图7(a)所示的连杆机构A的结构中的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转动方向(箭头的方向)反转后的结构与其相当。同样地,若考虑连杆机构B满足上述条件4的情况,则将图7(b)所示的连杆机构B的结构中的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位移方向(箭头的方向)反转后的结构与其相当。并且,这种结构的情况下,与上述的图示的结构相反,从动侧连杆部件50被拉向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同时进行位移或转动。
此外,如上所述,在连杆机构A为图7(a)所示的结构的情况下,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每单位驱动位移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位移量随着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驱动位移(转动)逐渐变大。即、图7(a)所示的结构起到与本作用相反的作用(以下也成为“相反作用”。)。同样地,关于连杆机构B为图7(b)所示的结构的情况,也起到上述的相反作用。但是,在连杆机构A满足上述条件3的情况、以及连杆机构B满足上述条件4的情况下,如上所述,由于使图7(a)、图7(b)的结构中的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驱动位移的方向反转,因此相对于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驱动位移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位移的倾向与图7(a)、图7(b)的情况相反。因此,在连杆机构A满足上述条件3的情况下,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位移量随着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驱动位移(转动)逐渐变小,即、连杆机构A起到本作用。同样地,关于连杆机构B满足上述条件4的情况,连杆机构B也起到本作用。
根据以上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连杆机构中,以相当于连杆机构A的卷径追随杆(驱动侧连杆部件49)与连结部件(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组合满足上述条件3、相当于连杆机构B的连结部件(驱动侧连杆部件49)与转动杆(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组合满足上述条件4的方式,设定各组合的各连杆部件的初始配置,从而各组合起到本作用,并作为连杆机构整体而得到本作用。
此外,与上述条件1、条件2同样地,在上述条件3、条件4中,关于角度α、β的角度范围,角度α稍微超过90°~0°的范围、角度β稍微超过0°~90°的范围也可以,从而关于角度α记载为“主要包含于从90°到0°的范围”,关于角度β记载为“主要包含于从0°到90°的范围”。
具体而言,基于与上述条件1、条件2相同的想法,关于上述条件3的角度α的“主要为从90°到0°的范围”,成为在角度α为从90°到0°的范围的前后加上在上述的<关于卷绕结束时的角度>中说明的允许范围、和在上述的<关于卷绕开始时的角度>中说明的附近的范围后的范围,更加优选角度α为从100°到-15°的范围。此外,该角度α为从100°到-15°的范围是角度α从100°超过0°而成为-15°的范围。同样地,关于上述条件4的角度β的“主要为从0°到90°的范围”成为在从0°到90°的范围的前后加上在上述的<关于卷绕结束时的角度>中说明的允许范围、和在上述的<关于卷绕开始时的角度>中说明的附近的范围后的范围,更加优选角度β成为从-10°到105°的范围。此外,该角度β为从-10°到105°的范围是角度β从-10°超过0°成为105°的范围。
其中,上述的“-X°”的“-”的意思是,由两个线段形成的角度X所形成的一侧是与上述条件3的卷径追随杆的转动方向相反侧、以及与上述条件4的转动杆的转动方向侧反转。例如,在上述条件3中,在“卷径追随杆的转动方向相反侧所成的角度α为-15°”的意思是指“在卷径追随杆的转动方向侧所成的角度α为15°”。另外,在上述条件4中,“在转动杆的转动方向侧所成的角度β为-10°”的意思是指“在转动杆的转动方向相反侧所成的角度β为10°”。
因此,在上述条件3中,“角度α为从100°到-15°的范围”是包括“在卷径追随杆的转动方向相反侧所成的角度α为从100°到0°的范围”和“在卷径追随杆的转动方向侧所成的角度α为从0°到15°的范围”的范围。另外,在上述条件4中,“角度β为-10°~105°的范围”是包括“在转动杆的转动方向相反侧所成的角度β为从10°到0°的范围”和“在转动杆的转动方向侧所成的角度β为从0°到105°的范围”的范围。
另外,就角度α(角度β)成为0°时的卷径追随杆(转动杆)与连结部件的两连杆部件的关系而言,例如以钟表的长针和短针在12点时正好重叠的方式成为两连杆部件的线段正好重叠的状态。因此,上述的“角度α从100°超过0°成为-15°(角度β从-10°超过0°成为105°)”的意思是指,“卷径追随杆(转动杆)和连结部件从成100°(-10°)的状态重叠一次后,成为成-15°(105°)的状态”。此外,如上所述,在两连杆部件的线段正好重叠的状态下,角度α(角度β)也被看作360°,因此在本申请实用新型中,可以说“角度α(角度β)为0°”=“角度α(角度β)为360°”。
顺便说一下,如上所述,关于上述条件4中的角度β,在卷绕开始时(初始配置),稍微小于0°的角度(-10°~0°的范围的角度)也可以,但关于上述条件2中的角度β,根据与上述的“初始配置中的角度β优选设定为,在从动侧连杆部件50被按压并进行位移的情况下小于180°的值”相同的理由,关于上述条件4中的角度β,也优选设定为大于0°的值。即、根据初始配置中的角度β,存在转动杆(从动侧连杆部件50)向与原本希望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位移的情况,因此即使关于上述条件4中的角度β,初始配置中的角度β也优选设定为大于0°的值。
综上所述,作为满足上述条件3、条件4的连杆机构的具体例,例如考虑图9所示的连杆机构。此外,图9省略详细并以线段来表示,线段N、R、K分别对应于将卷径追随杆的两转动点进行连结的线段N、将连结部件的两转动点进行连结的线段R、以及将转动杆的两转动点进行连结的线段K。
该图9中的连杆机构也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相对于单位卷径增加量的卷径追随杆的转动量为固定。另外,以从卷绕开始至卷绕结束的卷径的增加量为四等分的方式设定单位卷径增加量。并且,在该图9中的连杆机构中,在其初始配置中,角度α设定为95°、角度β设定为5°。而且,在卷绕结束时,角度α成为2°、角度β成为94°,角度α在95°~2°的角度范围变化,角度β在5°~94°的角度范围变化。即、伴随从卷绕开始至卷绕结束的线段N的转动,角度α在上述条件3中的在“主要包含于从90°到0°的范围”的角度范围变化,角度β在上述条件4中的在“主要包含于从0°到90°的范围”的角度范围变化。即、图9所示的连杆机构以满足上述条件3、条件4的方式设定各连杆部件的初始配置。并且,该例子的情况下,相对于卷径追随杆的每单位卷径增加量的单位驱动位移(在图示的例子中32°)的转动杆的从动位移量从卷绕开始依次成为65°、31°、20°、7°,起到本作用。
(8)在上述实施例(以及以上(6)、(7)中说明的变形例)中,关于连杆机构中的各连杆部件的初始配置,以均满足上述条件1以及条件2的方式、或者以均满足上述条件3以及条件4的方式,设定上述初始配置,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关于上述初始配置,以仅满足各条件中的一方(上述条件1或上述条件2、或者上述条件3或上述条件4)的方式设定也可以。
但是,在这样设定上述初始配置的情况下,需要以如下方式设定上述初始配置,即、基于相当于上述的连杆机构A的卷径追随杆和连结部件的组合、以及相当于连杆机构B的连结部件和转动杆的组合的各组合的作用的关系,作为连杆机构整体不会成为无法得到本作用的结构,换言之,不会成为一方的组合所起的本作用因另一方组合所起的相反作用而抵消的结构、或者另一方的组合所起的相反作用比一方的组合所起的本作用大的结构。详细而言如下所述。
首先,关于连杆机构,如上所述,卷径追随杆和连结部件的组合对应于上述连杆机构A(驱动侧连杆部件49:卷径追随杆/从动侧连杆部件50:连结部件),连结部件和转动杆的组合对应于上述连杆机构B(驱动侧连杆部件49:连结部件/从动侧连杆部件50:转动杆),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前者的组合替换为连杆机构A、将后者的组合替换为连杆机构B来进行说明。
并且,该连杆机构A、B中的一方满足对应的上述条件中任意条件、另一方不满足对应的上述条件的任意条件,换言之,上述一方是起到本作用的结构,上述另一方是不起到本作用的(起到相反作用的)结构。该情况下,在连杆机构A是起到本作用的上述一方(连杆机构B是起到相反作用的上述另一方)情况下,需要以连杆机构A的本作用不被连杆机构B的相反作用而抵消的方式设定整体连杆机构的初始配置。反之,在连杆机构B是上述一方的(连杆机构A是上述另一方的)情况下,需要以连杆机构A的相反作用被连杆机构B的本作用而抵消从而整体得到本作用的方式设定整体连杆机构的初始配置。
更为详细而言,例如,连杆机构A为上述一方的连杆机构,相当于满足与角度α相关的上述条件1的图6(a)所示的结构,连杆机构B为上述另一方的连杆机构,相当于不满足与角度β相关的上述条件2、4的图7(b)所示的结构。该情况下,在连杆机构B中,如图7(b)所示,作为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连结部件以固定量进行驱动位移的情况下,作为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转动杆的从动位移量(转动量)逐渐变大、即、起到相反作用。但是,作为连杆机构B中的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连结部材在连杆机构A中是从动侧连杆部件50,根据连杆机构A的本作用,其位移量伴随卷径追随杆的单位驱动位移逐渐变小。因此,在作为组合连杆机构A、B而成的结构的连杆机构中,与图7(b)所示那样的驱动侧连杆部件49(连结部件)以固定量进行驱动位移的情况相比,相对于连杆机构A中的驱动侧连杆部件49(卷径追随杆)的每单位驱动位移的连杆机构B中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转动杆)的从动位移量(转动量θy')逐渐变小。
具体而言,若设定图6(a)所示的连杆机构A中的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最初的单位驱动位移时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量RY1、与图7(b)所示的连杆机构B中的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最初的驱动位移量Rx'为相同位移量,则相对于连杆机构A的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单位驱动位移的连杆机构B的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驱动位移量随着连杆机构A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逐渐变小。其结果,连杆机构B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量θy2、θy3'比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驱动位移量为Rx'的情况(图示的状态)变小。并且,根据与连杆机构A中的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两次以后的单位驱动位移对应的连杆机构B的驱动侧连杆部件49的驱动位移量,连杆机构B中的从动侧连杆部件50的从动位移量能够成为θy2'比θy1'小、θy3'比θy2'小的起到本作用的状态。
于是,如果以如下方式设定连杆机构A的初始配置:连杆机构B起到这样的本作用,即、连杆机构B中的驱动侧连杆部件49以在连杆机构B中起到上述本作用的方式进行驱动位移,则作为连杆机构整体(连杆机构A+连杆机构B)起到本作用。换言之,以起到不被作为起到相反作用的结构的连杆机构B抵消的程度的本作用的方式设定连杆机构A的初期配置,从而作为连杆机构整体而起到本作用。
这样,在由连杆机构A和连杆机构B构成的连杆机构中,即使连杆机构A和连杆机构B中的一方满足对应的上述条件中的任意条件、另一方不满足对应的上述条件的任意条件的情况下,如果上述一方的本作用不被上述另一方的相反作用抵消,则会作为连杆机构整体而起到本作用。
(9)在上述实施例(以及以上(6)(8)中说明的变形例)中,关于连杆机构的结构,做成卷径追随杆和转动杆经由一个连结部件连结的结构,但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杆机构是包含连结卷径追随杆和转动杆的一个以上的连结部件的结构,因此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连杆机构那样的结构,也可以做成卷径追随杆和转动杆经由两个以上的连结部件而连结的结构。
作为这样的卷径追随杆和转动杆经由两个以上的连结部件而连结的结构,例如考虑图10所示的结构。具体而言,该图10所示的连杆机构(以下也称为“连杆机构C”。)成为卷径追随杆42和转动杆43由连结杆51、连结杆52、连结杆54、以及连结杆55这四个连结杆(连结部件)连结的结构。此外,该连杆机构C在结构上可以说是组合两个上述实施例的连杆机构41而成的机构。即、在连杆机构C中,卷径追随杆42、连结杆51、以及连结杆52的组合对应于组合两个连杆机构41而成的机构的一方,连结杆54、连结杆55、以及转动杆43的组合对应于其另一方。
更为详细而言,如果连杆机构C中的卷径追随杆42为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则连杆机构C中的连结杆51相当于上述实施例的连结杆44。而且,在连杆机构C中,经由连结杆51与卷径追随杆42连结的连结杆52通过支撑轴53而能够转动地支撑于织机框架9上。即、连结杆52与上述实施例中的转动杆43相同,由固定配置的支撑轴能够转动地支撑于织机框架9上。因此,构成连杆机构C的一部分的由卷径追随杆42、连结杆51、以及连结杆52这三个连杆部件构成的连杆机构(上述一方/以下也称为“部分连杆机构C1”。)与上述实施例中的连杆机构41相同,是由固定配置的支撑轴(上述实施例:支撑轴34/连杆机构C:支撑轴53)能够转动地支撑的连杆部件和卷径追随杆42以单一的连结部件(上述实施例:连结杆44/连杆机构C:连结杆51)连结的四节连杆的连杆机构,也可以说是相当于上述实施例的连杆机构41的连杆机构。
另外,若连杆机构C中的转动杆43为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则连杆机构C中的连结杆55相当于上述实施例的连结杆44。而且,在连杆机构C中,经由连结杆55与转动杆43连结的连结杆54通过支撑轴53能够转动地支撑于织机框架9上。即、连结杆54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卷径追随杆42相同,由固定配置的支撑轴能够转动地支撑于织机框架9上。因此,构成连杆机构C的一部分的由连结杆54、连结杆55,以及转动杆43这三个连杆部件构成的连杆机构(上述另一方/以下也称为“部分连杆机构C2”。)与上述实施例中的连杆机构41相同,是由固定配置的支撑轴(上述实施例:支撑轴45/连杆机构C:支撑轴53)能够转动地支撑的连杆部件和转动杆43以单一的连结部件(上述实施例:连结杆44/连杆机构C:连结杆55)连结的四节连杆的连杆机构,也可以说是相当于上述实施例的连杆机构41的连杆机构。
根据以上说明,连杆机构C成为将部分连杆机构C1和部分连杆机构C2经由共同的支撑轴53组合后的结构,该部分连杆机构C1和部分连杆机构C2都是相当于上述实施例的连杆机构41的连杆机构,因此如上所述,在结构上可以说是组合两个上述实施例的连杆机构41而成的机构。此外,对于这样的连杆机构C而言,由于连结杆52和连结杆54这两杆相对于支撑轴53不能相对旋转地被固定,因此成为伴随与卷径追随杆42的转动相伴的连结杆52的转动,转动杆54以与转动杆52的转动量相同的量进行转动的结构。另外,即使在连杆机构C中,也与上述实施例相同,转动杆43经由支撑轴34与卷布转矩调整装置10连结。
并且,在由以上那样的结构构成的连杆机构C中,在图示的例子中以满足上述条件1以及条件2的方式设定其初始配置。具体而言,在图10的结构中,连结卷径追随杆42的两转动点的线段和连结连结杆51的两转动点的线段在卷径追随杆42的转动方向侧所成的角度α在卷绕开始时(初始配置)为130°、在卷绕结束时成为183°。另外,在图10的结构中,连结连结杆55的两转动点的线段与连结转动杆43的两转动点的线段在转动杆43的转动方向相反侧所成的角度β在卷绕开始时(初始配置)时为178°、在卷绕结束时成为90°。
而且,在图10所示的结构中,连结杆51与连结杆52之间的角度、以及连结杆54与连结杆55之间的角度也设定为起到本作用的角度。详细而言如下。
在图10的结构中,若着眼于部分连杆机构C1,则在该部分连杆机构C1中,连结杆52在如上所述与上述实施例的连杆机构41的对应关系中能够被看作转动杆43。因此,若与上述实施例同样地考虑,则如果部分连杆机构C1的连结杆51与连结杆52之间的角度(以下也称为“角度β’”。)在满足与上述实施例中的角度β相同条件的角度范围变化,则伴随卷径追随杆42的转动(连结杆51的位移),连结杆52的转动起到本作用。即、在连杆机构C的初始配置中,以如下方设定初始配置,即、部分连杆机构C1中的角度β’在满足将上述条件2或上述条件4中的β替换为β’的条件(条件2’、条件4’)的角度范围变化,从而连结杆52的转动起到本作用。于是,在图10的结构中,由于该初始配置,部分连杆机构C1中的角度β’在满足上述条件2’的角度范围变化。具体而言,在图10的结构中,连结连结杆51的两转动点的线段与连结连结杆52的两转动点的线段在连结杆52的转动方向相反侧所成的角度β’在卷绕开始时(初始配置)为165°、在卷绕结束时成为123°。
同样,在图10的结构中,若着眼于部分连杆机构C2,则在该部分连杆机构C2中,连结杆54在如上所述与上述实施例的连杆机构41的对应关系中能够被看作卷径追随杆42。因此,以如下方式设定连杆机构C的初始配置,即、该部分连杆机构C2中的连结杆54与连结杆55之间的角度(以下也称为“角度α’”。)在满足将上述条件1或上述条件3中的α替换为α’的条件(条件1’、条件3’)的角度范围变化,从而伴随与连结杆52的转动相伴的连结杆54的转动,连结杆55的从动位移起到本作用。于是,在图10的结构中,由于该初始配置,部分连杆机构C2中的角度α’在满足上述条件1’的角度范围变化。具体而言,连结连结杆54的两转动点的线段与连结连结杆55的两转动点的线段在连结杆54的转动方向侧所成的角度α’在卷绕开始时(初始配置)为121°、在卷绕结束时成为180°。
根据如上所述设定了初始配置的图10的连杆机构C,能够得到比上述实施例的连杆机构41大的本作用。详细而言如下。
首先,在图10的连杆机构C中,也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地,相对于单位卷径增加量的卷径追随杆42的转动量为固定。另外,以从卷绕开始至卷绕结束的卷径的增加量为四等分的方式设定单位卷径增加量。
而且,在部分连杆机构C1中,连结杆52的转动起到本作用如上述实施例所述。具体而言,相对于卷径追随杆42的每单位卷径增加量的单位驱动位移(在图示的例子中11°)的连结杆52的转动量从卷绕开始依次为27°、14°、8°、2°。另外,伴随于此,连结杆54也以相同转动量进行转动。
另一方面,在部分连杆机构C2中,角度α’和角度β两角度也如上所述在满足起到本作用的条件的角度范围变化,因此即使连结杆54与卷径追随杆42相同地以固定量进行转动,转动杆43的转动也起到本作用。并且,如上所述,在图10的连杆机构C的结构中,关于连结杆54的转动,伴随卷径追随杆42的转动,连结杆54的转动量与连结杆52的转动量相同的量地逐渐变小,因此,伴随于此,与连结杆54以固定量进行转动的情况相比,转动杆43的转动中的本作用更大。具体而言,在图10的连杆机构C的结构中,相对于卷径追随杆42的每单位卷径增加量的单位驱动位移的转动杆43的从动位移量从卷绕开始依次成为78°、14°、3°、1°。
如上所述,如上所述,图10的连杆机构C相当于组合两个上述实施例的连杆机构41而成的机构,由于成为由部分连杆机构C1来对包含转动杆43的部分连杆机构C2中的连结杆54进行转动驱动的机构,因此在卷径追随杆42以固定量进行转动的机构中,利用部分连杆机构C1的本作用,连结杆54(连结杆52)的转动量从卷绕开始至卷绕结束逐渐变小,随着该连结杆54的转动而被转动驱动的转动杆43的转动利用部分连杆机构C2的本作用起到变化更大的本作用。
此外,在以上所说明的图10的连杆机构C中,关于其初始配置,设定为角度α、角度β’、角度α’、以及角度β全部在满足起到本作用的条件的角度范围变化,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如上所述(变形例(8)的说明),关于上述初始配置,也可以设定为角度α以及角度β的至少一方在满足起到本作用的条件的角度范围变化,而且,作为整体作用的结果,只要转动杆的转动起到本作用即可。
例如,在连杆机构C中,关于其初始配置,与上述相同地,将上述初始配置设定为,角度α、β在满足上述条件1以及条件2(或上述条件3以及条件4)的角度范围变化,而且,即使在角度β’、α’在不满足上述条件1’以及条件2’(或上述条件3’以及条件4’)的角度范围变化、即、在该角度范围的角度β’、α’的变化起到相反作用,该相反作用不抵消角度α、β的上述角度范围的变化得到的本作用,结果,只要转动杆43的转动起到本作用即可。并且,在连杆机构C中,关于其初始配置,如果转动杆43的转动起到本作用,则设定仅角度α(β)在满足上述条件1或上述条件3(上述条件2或上述条件4)的角度范围变化、其他角度在不满足起动本作用的条件的角度范围变化这样的上述初始配置也是可以的。
另外,在图10的连杆机构C的结构中,连结杆52与连结杆54支撑于相同的轴(支撑轴53)并以相同量转动,因此还能够成为单一部件。并且,该情况下,在连杆机构C中,成为经由代替连结杆52、54的单一部件来连结连结杆51与连结杆55的结构,因此成为卷径追随杆42与转动杆43由三个连结部件(连结杆51、单一部件、以及连结杆55)连结的结构。
并且,如果基于这种想法,则还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连杆机构做成如下结构:即、根据相当于上述实施例的连杆机构41的连杆机构的组合的个数,将卷径追随杆与转动杆由五个以上的连结部件来连结。
此外,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则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3)

1.一种织机的卷布张力调整装置,具备:能够转动地支撑于织机框架上并且根据卷绕在卷布辊上的织物的卷径的变化进行转动的卷径追随杆;以及根据上述卷径追随杆的转动量来调整卷布转矩的卷布转矩调整装置,
上述织机的卷布张力调整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备连杆机构,包括:
转动杆,其与上述卷径追随杆分开设置,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转动支撑于上述织机框架上,并与上述卷布转矩调整装置连结;以及
一个以上的连结部件,其连结上述卷径追随杆和上述转动杆,
关于上述连杆机构的上述卷径追随杆、上述转动杆以及上述连结部件的初始配置,以如下方式设定上述初始配置:相对于刚开始卷绕后的伴随着规定的单位卷径增加量的上述卷径的增加的上述卷径追随杆的转动得到的上述转动杆的转动量,刚结束卷绕前的伴随着上述单位卷径增加量的上述卷径的增加的上述卷径追随杆的转动得到的上述转动杆的转动量变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机的卷布张力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初始配置设定为满足下述(a)以及/或者下述(b):
(a)对上述卷径追随杆的两转动点进行连结的线段、与对连结于上述卷径追随杆的上述连结部件的两转动点进行连结的线段,在上述卷径追随杆的转动方向侧所成的角度在上述卷径追随杆的转动范围内,
卷绕结束时比卷绕开始时大,并且主要包含于从90°到180°的范围;
(b)对上述转动杆的两转动点进行连结的线段、与对连结于上述转动杆的上述连结部件的两转动点进行连结的线段,在上述转动杆的转动方向相反侧所成的角度在上述转动杆的转动范围内,
卷绕结束时比卷绕开始时小,并且主要包含于从180°到90°的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机的卷布张力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初始配置设定为满足下述(a)以及/或者下述(b):
(a)对上述卷径追随杆的两转动点进行连结的线段、与对连结于上述卷径追随杆的上述连结部件的两转动点进行连结的线段,在上述卷径追随杆的转动方向相反侧所成的角度在上述卷径追随杆的转动范围内,
卷绕结束时比卷绕开始时小,并且主要包含于从90°到0°的范围;
(b)对上述转动杆的两转动点进行连结的线段、与对连结于上述转动杆的上述连结部件的两转动点进行连结的线段,在上述转动杆的转动方向侧所成的角度在上述转动杆的转动范围内,
卷绕结束时比卷绕开始时大,并且主要包含于从0°到90°的范围。
CN201420677774.3U 2013-11-15 2014-11-13 织机的卷布张力调整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34299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37450 2013-11-15
JP2013237450A JP6227980B2 (ja) 2013-11-15 2013-11-15 織機の布巻張力調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42992U true CN204342992U (zh) 2015-05-20

Family

ID=5322627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77774.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342992U (zh) 2013-11-15 2014-11-13 织机的卷布张力调整装置
CN201410641537.6A Active CN104652023B (zh) 2013-11-15 2014-11-13 织机的卷布张力调整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41537.6A Active CN104652023B (zh) 2013-11-15 2014-11-13 织机的卷布张力调整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227980B2 (zh)
CN (2) CN20434299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52023A (zh) * 2013-11-15 2015-05-27 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织机的卷布张力调整装置
CN109292511A (zh) * 2018-10-16 2019-02-01 泉州市先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卷布机自动变矩卷布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0413B (zh) * 2021-04-29 2023-03-21 南昌大学 一种脚踩式频率限制婴儿摇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6712679A (zh) * 1967-09-15 1969-03-18
US3762662A (en) * 1971-02-19 1973-10-02 Southern Machinery Co Off loom cloth take up or winder
CH603860A5 (zh) * 1976-09-21 1978-08-31 Saurer Ag Adolph
JPS617587U (ja) * 1984-06-19 1986-01-17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布巻きトルク調整装置
US5265649A (en) * 1991-07-10 1993-11-30 Kabushiki Kaisha Toyoda Jidoshokki Seisakusho Cloth roll exchange apparatus for a loom
JPH0586554A (ja) * 1991-09-21 1993-04-06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織機のクロスロール交換装置における空ロール挿入装置
JP2834365B2 (ja) * 1992-03-18 1998-12-09 鐘紡株式会社 ビームの巻取り制御方法
JPH11200198A (ja) * 1998-01-21 1999-07-27 Asagoe Kikai Seisakusho:Kk 畳表織機における経糸自動送出装置
JP2002302848A (ja) * 2001-04-09 2002-10-18 Tsudakoma Corp 織機の布巻制御装置
JP2008043995A (ja) * 2006-08-21 2008-02-28 Jfe Steel Kk 鋼帯巻き取り機
JP6227980B2 (ja) * 2013-11-15 2017-11-08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織機の布巻張力調整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52023A (zh) * 2013-11-15 2015-05-27 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织机的卷布张力调整装置
CN104652023B (zh) * 2013-11-15 2017-08-08 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织机的卷布张力调整装置
CN109292511A (zh) * 2018-10-16 2019-02-01 泉州市先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卷布机自动变矩卷布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52023B (zh) 2017-08-08
CN104652023A (zh) 2015-05-27
JP6227980B2 (ja) 2017-11-08
JP2015096663A (ja) 2015-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42992U (zh) 织机的卷布张力调整装置
TWI300822B (en) Bend adjustable roller
JP5044576B2 (ja) 巻取中にストリップを安定化させる方法及び装置
WO2014034705A1 (ja) 捲回装置および捲回方法
CN109305013A (zh) 车辆用扭力梁式悬架及车辆用扭力梁
CN204875014U (zh) 织机的卷布张力调整装置
CN206188135U (zh) 张紧止逆装置
JP2012205517A (ja) 魚釣用リール
JP2015171946A (ja) 巻取装置
JPH03186555A (ja) 並列集合したウエブの分離装置
CN212953569U (zh) 一种络筒用纱线张力控制装置
ITTO960183U1 (it) Dispositivo perfezionato di separazione delle spire di filato per appa recchi alimentatori di trama.
JP4908199B2 (ja) カーテン等の巻き上げ用摩擦装置
US5413304A (en)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coil material supply device
WO2018173278A1 (ja) マニピュレ-タの関節構造
JPH11297347A (ja) 電極体の巻取り装置
JPH0262378A (ja) 張力付与装置
JP2003334627A (ja) 線状体矯正装置
RU2273992C2 (ru) Рыболовная катушка (варианты)
CN106914492B (zh) 一种挤压辊装置和辊轧机设备
CN208615294U (zh) 一种用于薄膜生产的展平机
JP2005140249A (ja) 巻掛式回転伝動装置の張力調整装置
CN203115420U (zh) 簧片卷绕拉簧式支撑架
JPS5948683B2 (ja) 多段クラスタ圧延機における形状制御装置
CN214197170U (zh) 一种高压机构齿轮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80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