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84296U - 阻尼力可调的减震组件 - Google Patents
阻尼力可调的减震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284296U CN204284296U CN201420709349.8U CN201420709349U CN204284296U CN 204284296 U CN204284296 U CN 204284296U CN 201420709349 U CN201420709349 U CN 201420709349U CN 204284296 U CN204284296 U CN 20428429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mping force
- damping
- adjustable
- assembly
- piston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1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242 fo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6316 preloa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677 Nyl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778 nyl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809 Tefl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62 Tefl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43 anodi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467 diminish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32 lus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46 surface rough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阻尼力可调的减震组件,包括减震弹簧和阻尼器组件,阻尼器组件包括阻尼筒和活塞组件,阻尼器组件设有通过调整阻尼器组件的阻尼腔的大小调整阻尼力的阻尼力调节装置,阻尼力调节装置设有露于减震器外部的阻尼力调节端;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外部即可调整阻尼力的结构,使用时根据不同的路况等使用环境需要,可调整阻尼力这一关键性能参数,具有动态应用的效果,使得整车的舒适性和可靠性得到有效提高,提升整车对于不同路况的适应性,满足不同驾乘者的驾驶习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部件,特别涉及一种阻尼力可调的减震组件。
背景技术
减震器是机动车辆的必要部件,结构影响整车的操控性、舒适性,性能的稳定可靠与否,直接关系到整车的安全可靠,舒适性和操控性。现有减震器一般采用固定的结构以及固定的性能参数,包括减震器弹簧预载荷,复原阻尼力,压缩阻尼力等前减震性能的关键性能参数均为固定值,对整车在不同路况的适应范围比较窄,不能满足不同路况的不同使用需求,适应性较差。特别是对于摩托车等轻便车辆来说,适用范围较为广泛,仅仅采用标准化的减震器结构,会导致使用统一标准的减震器的摩托车不能适应于不同的使用环境,导致舒适性和可靠性不能很好地协调。
因此,设计一种减震器,使用时根据不同的路况等使用环境需要,可调整阻尼力这一关键性能参数,具有动态应用的效果,使得整车的舒适性和可靠性得到有效提高,提升整车对于不同路况的适应性,满足不同驾乘者的驾驶习惯。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阻尼力可调的减震组件,使用时根据不同的路况等使用环境需要,可调整阻尼力这一关键性能参数,具有动态应用的效果,使得整车的舒适性和可靠性得到有效提高,提升整车对于不同路况的适应性,满足不同驾乘者的驾驶习惯。
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力可调的减震组件,包括减震弹簧和阻尼器组件,所述阻尼器组件包括阻尼筒和活塞组件,所述阻尼器组件设有通过调整阻尼器组件的阻尼腔的大小调整阻尼力的阻尼力调节装置,所述阻尼力调节装置设有露于减震器外部的阻尼力调节端;阻尼力调节装置可采用调节管道输出或者直接的阀门调节,用于调节的端部需外露于减震器,以方便根据不同的行驶状况进行调节,并可设定调节刻度,以具有调节的参考作用。
进一步,所述阻尼力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螺钉和调节腔,所述调节腔通过一调节通道连通于阻尼腔,所述调节螺钉带动一锥形阀芯调整调节通道的流通面积,利用调节螺钉带动锥形阀芯打开、关闭或者可调的部分打开调节通道,在调整的过程中改变调节腔的大小和流通面积的大小,不但调节灵敏度较高,还具有线性特征,保证减震器的使用性能;如图所示,锥形阀芯与调节螺钉一体成形,调节腔形成于调节螺钉上的环形凸起的前端与减震器底筒之间,锥形阀芯位于调节螺钉前端并位于减震器底筒上形成的调节通道内。
进一步,所述阻尼筒通过一过油螺栓连接于减震器底筒,所述调节螺钉安装于减震器底筒且调节腔形成于调节螺钉与减震器底筒上用于安装调节螺钉的安装孔的孔底之间,所述调节通道通过过油螺栓的油道与阻尼腔连通;过油螺栓即为具有油流通通道,如图所示,过油螺栓同轴具有过油孔,外圆设有与过油孔连通的环形槽;过油螺栓螺纹配合连接于阻尼筒的筒底并将减震器的底筒固定于该筒底,阻尼筒的筒底设有贯穿的并与过油螺栓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过油螺栓的过油孔连通于阻尼筒内,所述环形槽连通于调节通道,形成完整的阻尼介质的流通通道;本结构简单并且调整方便,加上过油孔和环形槽使得整个调节通道较长并具有较好的节流阻尼效果,使阻尼器调节较缓且范围宽泛,适用于较宽的驾驶环境。
进一步,所述调节螺钉的螺纹形成于调节螺钉外圆的环形凸起,减震器底筒上螺纹配合设有用于对环形凸起向外限位的限位件,如图所示,该限位件外套于调节螺钉并螺纹配合设置于减震器底筒上设置的螺纹孔内,调节螺钉的环形凸起也螺纹配合靠内位于该螺纹孔内,该环形凸起前端与减震器底筒上的螺纹孔的孔底之间形成调节腔,调节通道位于孔底;通过限位件的设置可保证调节范围具有限制,并且可使调节范围具有二次可调性,使用简单方便。
进一步,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和活塞杆,减震弹簧可外套于活塞杆,也可外套于活塞杆和阻尼筒,在此不再赘述;位于活塞杆中部外套有导向套,导向套在活塞杆上轴向限位;导向套一般采用比弹簧软的材料,比如塑料或者橡胶等,避免弹簧工作过程受弯曲与活塞杆摩擦产生异响影响性能或造成活塞杆以及弹簧的磨损,使整个工作过程更加顺畅;轴向限位方式可采用现有的两端挡片限位的结构等,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活塞杆上至少轴向向外限位设置液压缓冲件,液压缓冲件的设置位置使活塞组件的活塞在行程末端防止刚性触底,液压缓冲件在活塞杆上轴向限位;工作行程末端指的是活塞在阻尼筒最低端以及弹簧压缩的最终行程,在工作行程末端设计液压阻尼缓冲结构,可使压缩阻尼力渐进式增大,在保证工作行程极限情况时不会出现生硬触底等不良状况,保证了舒适性,工作过程更加安全稳定可靠。
进一步,减震器的内筒固定连接于减震器底筒且轴向可滑动配合内套于外筒,所述减震弹簧上端顶住外筒或与外筒至少轴向向外固定的弹簧座,所述活塞组件的活塞杆以轴向位置可调的方式配合于减震器的外筒,且活塞杆外端面外露于减震器用于调节活塞杆相对于外筒的轴向位置;如图所示,活塞杆外端面设有用于驱动器转动的直槽,通过改锥直接驱动即能实现调节阻尼力大小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减震弹簧设有用于调节其预紧力的调节螺母,调节螺母螺纹配合于活塞杆或活塞杆上轴向固定的螺纹套并向下顶住外筒或与外筒固定的端件;通过调节螺母可以根据需求随时调节减震器弹簧预载荷,并可设定刻度,调整具有标准化。
进一步,所述减震器底筒为锻件并一体成形设有镂空的碟刹安装支架,可拆卸式连接设有挡泥板支架,外采用镂空式碟刹安装支架,强度能够保证,外观造型新颖,材料使用减少,簧下质量减轻,在外观商品性、性能结构稳定可靠性、成本和对整车舒适操控性都有较好的效果;底筒处挡泥安装支架采用螺栓与底筒连接方式,能够根据挡泥造型随时更换调整,产品互换通用性更高。
进一步,所述减震器底筒为锻件,该减震器底筒与内筒之间采用螺纹连接;一般在螺纹处涂抹厌氧胶防止旋转松动,同时设计止锁螺钉,进一步防止内筒旋合松动,保证此装配的稳定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力可调的减震组件,采用在外部即可调整阻尼力的结构,使用时根据不同的路况等使用环境需要,可调整阻尼力这一关键性能参数,具有动态应用的效果,使得整车的舒适性和可靠性得到有效提高,提升整车对于不同路况的适应性,满足不同驾乘者的驾驶习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向视图;
图3为图1B处放大图;
图4为图1C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沿A向视图,图3为图1B处放大图,图4为图1C处放大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阻尼力可调的减震组件,包括减震弹簧15和阻尼器组件,所述阻尼器组件包括阻尼筒14和活塞组件,所述阻尼器组件设有通过调整阻尼器组件的阻尼腔的大小调整阻尼力的阻尼力调节装置,所述阻尼力调节装置设有露于减震器外部的阻尼力调节端;阻尼力调节装置可采用调节管道输出或者直接的阀门调节,用于调节的端部需外露于减震器,以方便根据不同的行驶状况进行调节,并可设定调节刻度,以具有调节的参考作用;减震器包括内筒13、外筒1和减震器底筒11,属于现有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阻尼力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螺钉17和调节腔20,所述调节腔20通过一调节通道22连通于阻尼腔20,所述调节螺钉17带动一锥形阀芯19调整调节通道22的流通面积,利用调节螺钉17带动锥形阀芯19打开、关闭或者可调的部分打开调节通道22,在调整的过程中改变调节腔的大小和流通面积的大小,不但调节灵敏度较高,还具有线性特征,保证减震器的使用性能;如图所示,锥形阀芯19与调节螺钉17一体成形,调节腔20形成于调节螺钉17上的环形凸起17a的前端与减震器底筒上的用于安装调节螺钉17的孔底之间,锥形阀芯19位于调节螺钉17前端并位于减震器底筒11上形成的调节通道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阻尼筒14通过一过油螺栓16连接于减震器底筒11,所述调节螺钉17安装于减震器底筒且调节腔20形成于调节螺钉17与减震器底筒11上用于安装调节螺钉17的安装孔的孔底之间,所述调节通道22通过过油螺栓16的油道与阻尼腔20连通;过油螺栓16即为具有油流通通道的螺栓,如图所示,过油螺栓16同轴具有过油孔16a,外圆设有与过油孔连通的环形槽16b;过油螺栓螺纹配合连接于阻尼筒14的筒底并将减震器底筒11固定于该筒底,阻尼筒14的筒底设有贯穿的并与过油螺栓16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过油螺栓16的过油孔16a连通于阻尼筒内,所述环形槽16b连通于调节通道22,形成完整的阻尼介质的流通通道;本结构简单并且调整方便,加上过油孔和环形槽使得整个调节通道较长并具有较好的节流阻尼效果,使阻尼器调节较缓且范围宽泛,适用于较宽的驾驶环境。
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螺钉16的螺纹形成于调节螺钉外圆的环形凸起17a,减震器底筒11上螺纹配合设有用于对环形凸起17a向外限位的限位件18,如图所示,该限位件18外套于调节螺钉17并螺纹配合设置于减震器底筒11上设置的螺纹孔内,调节螺钉17的环形凸起17a也螺纹配合靠内位于该螺纹孔内,该环形凸起17a前端与减震器底筒11上的螺纹孔的孔底之间形成调节腔,调节通道22位于孔底;通过限位件18的设置可保证调节范围具有限制,并且可使调节范围具有二次可调性,使用简单方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和活塞杆5,减震弹簧15可外套于活塞杆5,也可外套于活塞杆5和阻尼筒,在此不再赘述;位于活塞杆5中部外套有导向套4,即套于活塞杆5的外露部分,实际使用时,导向套的长度不应短于活塞杆的三分之一,易于形成对活塞杆、弹簧的全面保护,避免接触且具有足够的缓冲长度;导向套4在活塞杆5上轴向限位;导向套4一般采用比弹簧软的材料,比如塑料或者橡胶等,成本较低且容易制成,具有较好的可更换性,同时,塑料或者尼龙具有一定的硬度和韧性,对于碰撞具有一定的自润滑作用,减轻摩擦损坏,优选采用塑料,比如可采用尼龙塑料、聚四氟乙烯等等,具有强度高且自润滑性好的特点;导向套沿纵向为中间大两头小的结构,适应于弹簧的变形,使用时发生滑顺的接触,进一步减小冲击;且导向套于圆周方向并列设置纵向槽,该纵向槽使导向套的横截面为花键型结构或者平滑过度的齿形结构,使导向套节约材料成品,减少摩擦接触面积,使导向套外圆降低硬度和冲击力,冲击时先柔后刚的顺序,对弹簧的变形碰撞具有有效的缓冲,同时,具有较好的导向效果,利于保护导向套不发生较快的磨损、撞击失效和有效的导向避免减震弹簧弯曲后性能下降,利于保持良好的减震精度;利于保护导向套不发生较快的磨损和;该结构避免减震弹簧15工作过程受弯曲与活塞杆5摩擦产生异响影响性能或造成活塞杆5以及减震弹簧15的磨损,使整个工作过程更加顺畅;轴向限位方式可采用现有的两端挡片限位的结构等,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活塞杆5上至少轴向向外限位设置液压缓冲件3,液压缓冲件3的设置位置使活塞组件的活塞在行程末端防止刚性触底,轴向向外指的是相对于阻尼筒向外,一般用于减震器是指向上,即向上限位即可实现发明目的,当然也可以是固定设置;液压缓冲件3的设置位置使活塞组件的活塞在行程末端防止刚性触底指的是:液压缓冲件3在活塞杆上的位置能够使液压缓冲件3在活塞触底之前接触阻尼筒端盖,防止活塞继续高速向下;工作行程末端指的是活塞在阻尼筒最低端以及弹簧压缩的最终行程,在工作行程末端设计液压阻尼缓冲结构,可使压缩阻尼力渐进式增大,在保证工作行程极限情况时不会出现生硬触底等不良状况,保证了舒适性,工作过程更加安全稳定可靠;如图所示,液压缓冲件3缓冲套结构,该缓冲套结构靠近阻尼筒的端部为向端面逐渐缩小的锥形;在活塞触底前进行缓缓时,锥形的小头端面首先接触阻尼筒端盖,形成由小逐渐增大的反作用力的接触,保证缓冲效果,提高减震器触底前的舒适性;如图所示,液压缓冲件通过内套2设置于活塞杆,并且两端实现轴向限位;如图所示,内套2为T形套,液压缓冲件3通过该T形套的大头和T形套外圆的挡片实现轴向限位,T形套一端与导向套4共用限位挡片,另一端通过独立限位挡片限位,在此不再赘述,该结构使缓冲过程分为两级,增加缓冲效果。
本实施例中,减震器的内筒13固定连接于减震器底筒11且轴向可滑动配合内套于外筒1,所述减震弹簧15上端顶住外筒1或与外筒1至少轴向向外固定的弹簧座6,本实施例为弹簧座6;所述活塞组件的活塞杆5以轴向位置可调的方式配合于减震器的外筒1,且活塞杆5外端面外露于减震器用于调节活塞杆相对于外筒的轴向位置;如图所示,活塞杆外端面设有用于驱动器转动的直槽,通过改锥直接驱动即能实现调节阻尼力大小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弹簧15设有用于调节其预紧力的调节螺母9,调节螺母9螺纹配合于活塞杆或活塞杆上轴向固定的螺纹套8并向下顶住外筒1或与外筒1固定的端件(筒盖16);如图所示,活塞杆5固定设有螺纹套8,所述调节螺母9螺纹配合设置于螺纹套8并顶住与外筒固定的端件(筒盖16),随时进行调整;通过调节螺母9可以根据需求随时调节减震器弹簧预载荷,并可设定刻度,调整具有标准化。
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器底筒11为锻件并一体成形设有镂空的碟刹安装支12架,且可拆卸式连接设有挡泥板支架10,外采用镂空式碟刹安装支架,强度能够保证,外观造型新颖,材料使用减少,簧下质量减轻,在外观商品性、性能结构稳定可靠性、成本和对整车舒适操控性都有较好的效果;底筒处挡泥安装支架采用螺栓与底筒连接方式,能够根据挡泥造型随时更换调整,产品互换通用性更高;整体适用于摩托车的前减震器。
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器底筒为锻件,该减震器底筒11与内筒13之间采用螺纹连接;一般在螺纹处涂抹厌氧胶防止旋转松动,同时设计止锁螺钉21,进一步防止内筒旋合松动,保证此装配的稳定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中,各种部件的连接中根据需要采用合理的密封结构,比如o型圈或者密封垫等,在此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中,外观方面,外筒均匀的螺旋纹路,表面采用阳极氧化处理,外观色泽鲜亮,质感强烈,防腐蚀性能稳定可靠;同时,对方向柱上下联扳装配段要求精细加工,控制表面粗糙度,方便装配并保证其与方向柱连扳装配的稳定可靠,从而有效保证左右减震器的平行,避免减震器工作偏磨卡滞的现象。
本发明独立使用适用于三轮、两轮摩托车的前减震器。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阻尼力可调的减震组件,包括减震弹簧和阻尼器组件,所述阻尼器组件包括阻尼筒和活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组件设有通过调整阻尼器组件的阻尼腔的大小调整阻尼力的阻尼力调节装置,所述阻尼力调节装置设有露于减震器外部的阻尼力调节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力可调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力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螺钉和调节腔,所述调节腔通过一调节通道连通于阻尼腔,所述调节螺钉带动一锥形阀芯调整调节通道的流通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力可调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筒通过一过油螺栓连接于减震器底筒,所述调节螺钉安装于减震器底筒且调节腔形成于调节螺钉与减震器底筒上用于安装调节螺钉的安装孔的孔底之间,所述调节通道通过过油螺栓的油道与阻尼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尼力可调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钉的螺纹形成于调节螺钉外圆的环形凸起,减震器底筒上螺纹配合设有用于对环形凸起向外限位的限位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力可调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和活塞杆,位于活塞杆中部外套有导向套,导向套在活塞杆上轴向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力可调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活塞杆上至少轴向向外限位设置液压缓冲件,液压缓冲件的设置位置使活塞组件的活塞在行程末端防止刚性触底,液压缓冲件在活塞杆上轴向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力可调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减震器的内筒固定连接于减震器底筒且轴向可滑动配合内套于外筒,所述减震弹簧上端顶住外筒或与外筒至少轴向向外固定的弹簧座,所述活塞组件的活塞杆以轴向位置可调的方式配合于减震器的外筒,且活塞杆外端面外露于减震器用于调节活塞杆相对于外筒的轴向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力可调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弹簧设有用于调节其预紧力的调节螺母,调节螺母螺纹配合于活塞杆或活塞杆上轴向固定的螺纹套并向下顶住外筒或与外筒固定的端件。
9.根据权利要求3至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阻尼力可调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底筒为锻件并一体成形设有镂空的碟刹安装支架,可拆卸式连接设有挡泥板支架。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阻尼力可调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底筒为锻件,该减震器底筒与内筒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709349.8U CN204284296U (zh) | 2014-11-21 | 2014-11-21 | 阻尼力可调的减震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709349.8U CN204284296U (zh) | 2014-11-21 | 2014-11-21 | 阻尼力可调的减震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284296U true CN204284296U (zh) | 2015-04-22 |
Family
ID=52867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709349.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84296U (zh) | 2014-11-21 | 2014-11-21 | 阻尼力可调的减震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284296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05818A (zh) * | 2014-11-21 | 2015-03-11 | 重庆隆鑫发动机有限公司 | 可调式减震器 |
CN105823678A (zh) * | 2016-06-08 | 2016-08-03 | 合肥工业大学 | 一种霍普金森压杆阻尼器 |
CN107654563A (zh) * | 2017-05-09 | 2018-02-02 | 襄阳博亚精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可调式阻尼器 |
-
2014
- 2014-11-21 CN CN201420709349.8U patent/CN20428429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05818A (zh) * | 2014-11-21 | 2015-03-11 | 重庆隆鑫发动机有限公司 | 可调式减震器 |
CN105823678A (zh) * | 2016-06-08 | 2016-08-03 | 合肥工业大学 | 一种霍普金森压杆阻尼器 |
CN107654563A (zh) * | 2017-05-09 | 2018-02-02 | 襄阳博亚精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可调式阻尼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91352B (zh) | 具有稳定装置的车轮悬挂单元 | |
CN204284296U (zh) | 阻尼力可调的减震组件 | |
CN101509533B (zh) | 可调阻尼和软硬的摩托车前减震器 | |
CN202971729U (zh) | 一种无级调节弹簧阻尼的摩托车减震器 | |
CN201368169Y (zh) | 可调阻尼和软硬的摩托车前减震器 | |
CN104405818A (zh) | 可调式减震器 | |
CN201306512Y (zh) | 缓冲阀 | |
CN202132440U (zh) | 一种阻尼力可调的减振器 | |
CN204253717U (zh) | 缓冲导向型减震器 | |
CN204253716U (zh) | 减震器阻尼力调节装置 | |
CN203442039U (zh) | 一种新型弹簧减震器 | |
EP2494233B1 (en) | Spring stiffness and pretension adjusting system | |
CN204284295U (zh) | 用于减震器的缓冲导向件 | |
CN204387191U (zh) | 车用减震器阻尼器机构 | |
CN200952546Y (zh) | 具防撞装置的避震器 | |
CN104482107B (zh) | 低噪平缓型减震总成 | |
CN104235257B (zh) | 流量调节器和减震器 | |
CN207750427U (zh) | 一种耐磨损型汽车减振器 | |
CN204253722U (zh) | 具有独立气囊的减震器 | |
CN218935122U (zh) | 减震器的液压缓冲机构 | |
CN215719925U (zh) | 缓冲减震的单作用油缸 | |
CN204387193U (zh) | 阻尼器总成 | |
CN211693340U (zh) | 一种电动调节摩托车摇臂式减震器 | |
CN204253723U (zh) | 变弹力减震器 | |
CN219623131U (zh) | 高压氮气阻尼可调减震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2 Termination date: 20151121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