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29341U - 处理器状态转换装置及移动电源 - Google Patents
处理器状态转换装置及移动电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229341U CN204229341U CN201420726096.5U CN201420726096U CN204229341U CN 204229341 U CN204229341 U CN 204229341U CN 201420726096 U CN201420726096 U CN 201420726096U CN 204229341 U CN204229341 U CN 20422934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istance
- output terminal
- processor
- level
- le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059 dorma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31 transform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处理器状态转换装置及移动电源,处理器状态转换装置包括:状态转换电路,其中,所述状态转换电路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当输入端接入负载时,所述状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的电平为触发电平;与所述状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相连的处理器,其中,当所述输出端的电平为触发电平时,处理器为工作状态;该装置能够完成处理器状态转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处理器状态转换装置及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0002] 各种电子设备目前都设置有开机、关机的功能。在使用时,按开机按钮,开机后使用该电子设备即是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处于工作模式;不使用时将其关闭即处理器处于断电模式,以节省电源。但是对于一些使用比较频繁的电子设备,这样的开关很不方便;若不设置开关又会造成电能的损耗。
[0003] 例如移动电源,由于手机的普及,移动电源已经成为手机等各种电子设备的标配,因此若移动电源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开关开启会很浪费用户的时间,使用户有不好的体验,特别是在紧急的情况下。若不设置开关,那么电量的损耗优惠使得移动电源的使用次数减少,可充电电量减少。
[0004] 因此,如何完成在不利用开关的情况下进行处理器状态转换,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器状态转换装置,该装置能够完成在不利用开关的情况下进行处理器状态转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移动电源。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处理器状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 状态转换电路,其中,所述状态转换电路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当输入端接入负载时,所述状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的电平为触发电平;
[0008]与所述状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相连的处理器,其中,当所述输出端的电平为触发电平时,处理器为工作状态。
[0009] 其中,所述状态转换电路包括:共射极放大电路。
[0010] 其中,所述共射极放大电路包括:电阻和晶体管,其中,
[0011] 晶体管的发射极与接地端和第二电阻的一端相连;晶体管的基极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一电阻的一端相连;晶体管的集电极与第三电阻的一端相连;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相连;
[0012] 其中,输入端为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的两条引线,一条引线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另一条引线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输出端为连接集电极的一条引线,所述引线连接集电极。
[0013] 其中,所述晶体管为双极性晶体管。
[0014]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移动电源包括:
[0015] 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
[0016] 状态转换电路,其中,当USB接口连接充电设备时,所述状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的电平为触发电平;
[0017] 与所述状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相连的处理器,当所述输出端的电平为触发电平时,处理器为充电状态。
[0018] 其中,所述状态转换电路包括:电阻和晶体管,其中,
[0019] 晶体管的发射极与接地端和第二电阻的一端相连;晶体管的基极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一电阻的一端相连;晶体管的集电极与第三电阻的一端相连;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相连;
[0020] 其中,输入端为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的两条引线,一条引线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另一条引线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输出端为连接集电极的一条引线,所述引线连接集电极。
[0021] 其中,输入端为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的两条引线,一条引线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为第一引线,另一条引线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为第二引线。
[0022] 其中,所述USB接口连接充电设备时,第一引线与USB接口的一端固定相连;第二引线与插入USB接口中的接线端口的一端相连。
[0023]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处理器状态转换装置包括:状态转换电路,其中,所述状态转换电路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当输入端接入负载时,所述状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的电平为触发电平;与所述状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相连的处理器,其中,当所述输出端的电平为触发电平时,处理器为工作状态;提供上述装置利用在转换电路中接入负载和断开负载,来改变转换电路输出端的电平,通过输出端电平的改变使得处理器状态能够进行转换。该装置能够完成在不利用开关的情况下进行处理器状态转换。
附图说明
[0024]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处理器状态转换装置的结构框图;
[0026]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结构框图;
[0027]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电源的结构框图;
[0028]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状态转换电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器状态转换装置,该装置能够完成在不利用开关的情况下进行处理器状态转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移动电源。
[0030]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1]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处理器状态转换装置的结构框图;该处理器状态转换装置可以包括:
[0032] 状态转换电路100,其中,所述状态转换电路100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当输入端接入负载时,所述状态转换电路100的输出端的电平为触发电平;
[0033] 其中,状态转换电路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用于连接负载,输出端用于与处理器相连,这里可以是与处理器的外部中断接口相连,在处理器中例如图1中所示的INT管脚。
[0034]当状态转换电路100的输入端接入了负载,则由于加入了负载会改变输出端的输出电平,使的状态转换电路100的输出端的电平为触发电平。例如当触发电平为低电平时,则状态转换电路100接入负载后的输出端的电平为低电平;当触发电平为高电平时,则状态转换电路100接入负载后的输出端的电平为高电平。
[0035] 处理器200与所述状态转换电路100的输出端相连,其中,当所述输出端的电平为触发电平时,处理器200为工作状态。
[0036] 其中,所述工作状态即为预先设定好的转换状态。
[0037] 其中,处理器200与所述状态转换电路100的输出端相连,这里可以使接入到了处理器200的的外部中断接口,检测状态转换电路100的输出端的电压的变化。当检测到触发电平时,处理器200就会按照预先规定好的程序,进行模式转换。
[0038] 例如当触发电平为低电平时,则状态转换电路100接入负载后的输出端的电平为低电平;处理器200的外部中断的INT管脚为低电平,此时处理器200的外部中断检测到下降沿,会使得处理器200按照预先设置好的程序进行相对应的模式转换,可以为唤醒处理器200,使得处理器200进入工作状态。例如当处理器200为移动电源内部的处理器200时,检测到触发电平时则进行模式转换进入工作状态,即可以是进行充电的状态;当检测到非触发电平时,则处理器200可以进入休眠状态或者低耗状态等。
[0039]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处理器状态转换装置,利用在转换电路中接入负载和断开负载,来改变转换电路输出端的电平,通过输出端电平的改变使得处理器状态能够根据检测到的电平的变化进行相应的工作状态的转换。该装置能够完成在不利用开关的情况下进行处理器状态转换。
[0040] 可选的,所述状态转换电路包括:共射极放大电路。
[0041] 其中,这里的共射极放大电路是出于完全导通状态下的,即利用的是共射极放大电路中晶体管的导通状态的不同得到输出端电平的不同。例如在晶体管出于截止状态时,输出端可以是高电平,晶体管在导通状态时,输出端为低电平这样;也可以是其他的情况,重点是,输出端可以有高低电平的改变,能够与处理器中的状态转换进行相适应的对应,例如处理器中需要在高点平时进入工作状态且为接入负载,则该电路中接入负载时,输出端电平必须为高。
[0042] 可选的,请参考图2,图2为所述共射极放大电路包括:电阻和晶体管,其中,
[0043] 晶体管140的发射极与接地端和第二电阻120的一端相连;晶体管140的基极与第二电阻120的另一端和第一电阻110的一端相连;晶体管140的集电极与第三电阻130的一端相连;第三电阻130的另一端与电源相连;
[0044] 其中,输入端为连接第一电阻110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130的另一端的两条引线,一条引线连接第一电阻110的另一端,另一条引线连接第三电阻130的另一端;输出端为连接集电极的一条引线,所述引线连接集电极。
[0045] 其中,按照图2连接的处于完全导通状态下的共射极放大电路,当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下,输出端为低电平;当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下,输出端为高电平。又可以通过在输入端接入负载控制晶体管的状态从而得到输出端的电平的改变。
[0046] 可选的,所述晶体管为双极性晶体管。
[0047] 其中,这里不仅仅可以使用双极性晶体管,还可以是其他的晶体管,只要具有此功能即可。
[0048]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处理器状态转换装置,利用在转换电路中接入负载和断开负载,来改变转换电路输出端的电平,通过输出端电平的改变使得处理器状态能够根据检测到的电平的变化进行相应的工作状态的转换;其中该状态转换电路可以是利用晶体管的共射极放大电路完成,该电路成本低、效果好;该装置能够完成在不利用开关的情况下进行处理器状态转换。
[0049] 在上述处理器状态转换装置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移动电源,请参考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电源的结构框图;该移动电源可以包括:
[0050] 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 300 ;
[0051] 状态转换电路100,其中,当USB接口连接充电设备时,所述状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的电平为触发电平;
[0052] 其中,状态转换电路100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用于连接负载即充电设备,输出端用于与处理器200相连,这里可以是与处理器200的外部中断接口相连,在处理器中例如图3中所示处理器中的INT管脚。
[0053] 当状态转换电路100的输入端接入了充电设备即负载,则由于加入了负载会改变输出端的输出电平,使的状态转换电路100的输出端的电平为触发电平。例如当触发电平为低电平时,则状态转换电路100接入负载后的输出端的电平为低电平;当触发电平为高电平时,则状态转换电路100接入负载后的输出端的电平为高电平。
[0054] 处理器200,与所述状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相连,当所述输出端的电平为触发电平时,处理器为充电状态。
[0055] 其中,这里的转换状态可以是充电状态和休眠低耗状态。可以是预先设定的状态,进行转换。
[0056]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移动电源,不仅可以让移动电源在待机的时候进入低功耗模式,达到省电的目的,而且可以自动识别负载,即通过输出端电平的变化,有处理器的外部中断管脚检测到有USB负载接入时即检测到触发电平时,移动电源被唤醒,进入工作状态即进入充电状态。
[0057] 可选的,请参考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状态转换电路的结构框图;所述状态转换电路可以包括:电阻和晶体管,其中,
[0058] 晶体管140的发射极与接地端和第二电阻120的一端相连;晶体管140的基极与第二电阻120的另一端和第一电阻110的一端相连;晶体管140的集电极与第三电阻130的一端相连;第三电阻130的另一端与电源相连;
[0059] 其中,输入端为连接第一电阻110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130的另一端的两条引线,一条引线连接第一电阻110的另一端为第一引线,另一条引线连接第三电阻130的另一端为第二引线;输出端为连接集电极的一条引线,所述引线连接集电极。
[0060] 其中,可以是当在输入端接入负载即充电设备时,输入端即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之间相当于接入一个电阻即能够形成一个回路即图中USB中1管脚和4管脚连通。晶体管的基极得到了一个电源电压,电阻的取合适的值使晶体管处于导通的状态下,则集电极也即输出端和发射极电平都与接地端一样为低电平。当输入端没有接入负载时,第一电阻和第三电阻是没有形成回路的,基极没有电压,因此晶体管相对应截止即没有导通;因此输出端相当于和电源的电平是一样的相对于接地端来说为高电平。
[0061] 即当输出端为高电平时,移动电源处于休眠低耗状态,当输出端为低电平时,处理器中的外部中断管脚可以检测到下降沿,即处理器内部处理中断程序,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工作状态的相对应转换。这里可以是由休眠低功耗变为充电模式。当输出端不再为低电平时,即处理器中的外部中断管脚不可以检测到下降沿时,就会由充电模式转变为休眠低功耗模式。
[0062] 可选的,所述USB接口连接充电设备时,第一引线与USB接口的一端固定相连;第二引线与插入USB接口中的接线端口的一端相连。
[0063] 其中,通过上述接法,既可以将负载也即充电设备接入到状态转换电路100中。
[0064]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多提供的移动电源不仅可以让移动电源在待机的时候进入低功耗模式,达到省电的目的,而且可以自动识别负载,即通过输出端电平的变化,有处理器的外部中断管脚检测到有USB负载接入时即检测到触发电平时,移动电源被唤醒,进入工作状态即进入充电状态。
[0065]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处理器状态转换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处理器状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状态转换电路,其中,所述状态转换电路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当输入端接入负载时,所述状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的电平为触发电平; 与所述状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相连的处理器,其中,当所述输出端的电平为触发电平时,处理器为工作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器状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转换电路包括:共射极放大电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器状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射极放大电路包括:电阻和晶体管,其中, 晶体管的发射极与接地端和第二电阻的一端相连;晶体管的基极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一电阻的一端相连;晶体管的集电极与第三电阻的一端相连;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相连; 其中,输入端为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的两条引线,一条引线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另一条引线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输出端为连接集电极的一条引线,所述引线连接集电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器状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管为双极性晶体管。
5.一种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 ; 状态转换电路,其中,当USB接口连接充电设备时,所述状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的电平为触发电平; 与所述状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相连的处理器,当所述输出端的电平为触发电平时,处理器为充电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转换电路包括:电阻和晶体管,其中, 晶体管的发射极与接地端和第二电阻的一端相连;晶体管的基极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一电阻的一端相连;晶体管的集电极与第三电阻的一端相连;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相连; 其中,输入端为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的两条引线,一条引线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为第一引线,另一条引线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为第二引线;输出端为连接集电极的一条引线,所述引线连接集电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接口连接充电设备时,第一引线与USB接口的一端固定相连;第二引线与插入USB接口中的接线端口的一端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726096.5U CN204229341U (zh) | 2014-11-26 | 2014-11-26 | 处理器状态转换装置及移动电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726096.5U CN204229341U (zh) | 2014-11-26 | 2014-11-26 | 处理器状态转换装置及移动电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229341U true CN204229341U (zh) | 2015-03-25 |
Family
ID=52927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726096.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29341U (zh) | 2014-11-26 | 2014-11-26 | 处理器状态转换装置及移动电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22934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58593A (zh) * | 2017-12-26 | 2018-06-15 | 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动态血糖仪的电源管理设备及电源管理方法 |
-
2014
- 2014-11-26 CN CN201420726096.5U patent/CN20422934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58593A (zh) * | 2017-12-26 | 2018-06-15 | 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动态血糖仪的电源管理设备及电源管理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933124U (zh) | 一种单接口移动电源、蓝牙键盘及保护套 | |
CN103580255B (zh) | 一种快速充电终端 | |
CN102324580B (zh) | 一种手机电池的充电方法 | |
CN204216616U (zh) | 一种移动电源 | |
CN103118204B (zh) | 一种用于开关机控制的移动终端及其开关机控制方法 | |
CN204967314U (zh) | 外部装置侦测电路与电子装置 | |
CN204229341U (zh) | 处理器状态转换装置及移动电源 | |
CN203734663U (zh) | 基于nfc的蓝牙配对电路 | |
CN104035344A (zh) | 省电装置 | |
CN202798456U (zh) | 一种提高电池实际使用容量的电路 | |
CN204205574U (zh) | 一种过放电保护电路 | |
CN204290714U (zh) | 一种电源控制电路以及电器设备 | |
CN203193323U (zh) | 一种可对外充电的手机 | |
CN103226724B (zh) | 一种nfc标签及一种nfc电子设备 | |
CN204859016U (zh) | 一种ac-dc转换电路 | |
CN203933582U (zh) | 一种降低关机漏电的开关电路 | |
CN201945944U (zh) | 电源控制电路、电源控制装置及其可携式电子装置 | |
CN204103765U (zh) | 一种电池模拟器 | |
CN204334064U (zh) | 一种多接口快速充电移动电源 | |
CN203707842U (zh) | 一种应急专用多功能移动电源休眠电路 | |
CN203574420U (zh) | 便携式电子设备供电装置 | |
CN203720775U (zh) | 一种电子设备的通断电控制装置和一种电子设备 | |
CN103149854B (zh) | 一种电源节能控制电路 | |
CN211351757U (zh) | 一种低功耗待机电路、移动电源及机器人 | |
CN201438289U (zh) | 一种电脑电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25 Termination date: 2019112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